CN111376214A - 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6214A
CN111376214A CN201910782577.5A CN201910782577A CN111376214A CN 111376214 A CN111376214 A CN 111376214A CN 201910782577 A CN201910782577 A CN 201910782577A CN 111376214 A CN111376214 A CN 111376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king
impact
shaft
striking shaft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25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6214B (zh
Inventor
朱荣根
付祥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vron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vron H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vron HK Ltd filed Critical Chevron HK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76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6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6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6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16/006Mode changers; Mechanisms connect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1Gearings, speed selectors, clutch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打击轴,用于输出打击力;冲击块,用于向打击轴输出冲击力;机壳,支撑打击轴和冲击块;其中,打击轴相对机壳能沿第一轴线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打击轴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冲击块与打击轴脱离;在打击轴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冲击块能与打击轴接触以输出冲击力;电动工具还包括:保持装置,能产生驱动打击轴保持在第一位置的保持力;在打击轴处于第二位置时,保持装置产生第二保持力,所述电动工具对用户操作可有效反馈,操作便捷。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榔头、电锤等电动工具用于将紧固件打入基材时,比如将钉子钉入基材,一种控制方式中,先通过按动扳手控制电机启动,并装入钉子到工具连接部并按动,才可以激活打击,使得打击装置往复冲击钉子以将钉子钉到基材内。在用户高空作业或者角度不便时,往往导致难以激活打击装置,且不能给用户及时的反馈,因为不能提醒用户电动工具已经开启打击动作,用户可能惯性地多次按动以启动电动工具,安全性能不高,且操作不够便捷从上来看,传统的电动工具的开启控制方法和相关结构还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对用户操作可有效反馈,操作便捷。
为了实现以上主要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打击轴,用于输出打击力;冲击块,用于向打击轴输出冲击力;机壳,支撑打击轴和冲击块;打击轴相对机壳能沿第一轴线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打击轴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冲击块与打击轴脱离;在打击轴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冲击块能与打击轴接触以输出冲击力;电动工具还包括:保持装置,能产生驱动打击轴保持在第一位置的保持力;在打击轴受到一个能克服保持力的外力时,打击轴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打击轴处于第一位置时,保持装置产生第一保持力,在打击轴处于第二位置时,保持装置产生第二保持力,其中,第一保持力大于第二保持力。
可选的,保持装置包括磁性件,磁性件被设置由机壳固定,并与打击轴相对地设置,打击轴至少部分由铁磁性材料制作,且在打击轴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打击轴和磁性件吸附,且打击轴和磁性件具有0-0.4mm的间隙。
可选的,电动工具包括扳机开关,用于控制电动工具的启动,电动工具包括检测打击轴的位移的状态传感器,在打击轴沿第一轴线方向向后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者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且扳机开关被触发时,发送信号控制电动工具启动。
可选的,状态传感器是霍尔传感器,并与磁性件相对地设置。
可选的,磁性件被设为多个并被两两相对地设置。
可选的,打击轴和冲击机构构成转动连接,冲击机构沿第一轴线方向向打击轴施加冲击力。
可选的,冲击机构包括:冲击块,形成有用于冲击打击轴以输出冲击力的冲击面;支撑轴,用于支撑冲击块;电动工具还包括套接于冲击块的弹性装置,弹性装置用于辅助冲击块的往复冲击运动,并储存并提供冲击块产生冲击运动的部分能量。
可选的,保持装置还包括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与打击轴连接,在冲击轴在第二位置时,复位弹性件提供部分第二保持力。
可选的,所冲击块形成有容纳槽,支撑轴设有与容纳槽相对设置的引导槽,电动榔头包括设置在容纳槽和引导槽中的活动件,活动件在引导槽内滑动带动冲击块做往复冲击运动。
可选的,冲击结构包括设置机壳末端的扶钉机构,扶钉机构包括用于吸附固件的磁性件。
有益效果:该电动工具具有保持装置,能产生驱动过保持装置在第一位置的保持力,在打击轴被带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保持装置产生小于第一位置时的保持力,用户可以通过不同位置的不同保持力的反馈,获取当前电动工具的状态,因此对用户操作可有效反馈,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电动工具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动工具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电动工具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电动工具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为图1的电动工具的冲击块和储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为图1的电动工具的冲击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1的电动工具的第一容纳部内部元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图1的电动工具的需要克服的保持机构提供保持力与打击轴位移的关系图;
图9是为本发明之一个实施例电动工具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10是为本发明之一个实施例电动工具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电动工具300可以是电动榔头。参照图1至图3所示,电动榔头包括打击轴11,打击轴11包括能沿第一轴线200往复运动且在运动时能打击紧固件100的打击端1111,打击端1111形成有与紧固件100接触的打击面1123。可以理解的是,电动工具还可以被实施为钉枪、电锤、电钻等电动工具,并且紧固件100不是必须的工作对象,在此以电动榔头为例,举例说明本发明提出的电动工具的结构和控制原理,对本发明不造成限制,在电动工具300被实施为电动榔头时,所述紧固件100为钉子。
电动榔头还包括冲击机构10和驱动机构20,驱动机构20用于驱动冲击机构10,驱动机构20包括电机21,电机21包括电机轴24;冲击机构10用于冲击打击轴11往复运动;冲击机构10包括冲击块12和支撑轴70,冲击块12形成有用于与打击轴11接触以向打击轴11输出冲击力的冲击面1122,支撑轴70用于支撑冲击块12。
电动榔头还包括连接电机轴24和冲击机构10的传动机构30,通过传动机构30传动电机21输出的旋转力至冲击机构10的支撑轴70。支撑轴70联接打击轴11并提供能量,打击轴11被带动做往复冲击动作,以提供冲击脉冲将紧固件100打入基材中。
支撑轴70连接传动机构30和打击轴11,并由支撑轴70将驱动机构2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冲击块12的沿着第一轴线200的往复冲击运动。如图2,电动榔头用于将紧固件100打入基材,打击轴11直接作用在紧固件100上,通过沿着第一轴线200方向冲击紧固件100以使得紧固件100打入基材。电动榔头包括一前端装置14,前端装置14具有一打击口,通过将紧固件100置入打击口,由前端装置14相对冲击固件100,并由冲击组件提供多次脉冲将固件100打击进基材。
电动榔头还包括电源和机壳50,电源连接驱动机构20,并给驱动机构20提供能量使得驱动机构20运行。机壳50包裹电动榔头的内部零件,并供用户使用握持。机壳50包括第二容纳部51和第一容纳部52。
参照图1和图4,第一容纳部52围绕形成有基本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容纳腔521。打击轴11至少部分沿第一直线方向支撑在第一容纳腔521内,冲击机构10设置于第一容纳腔521内。第二容纳部51围绕形成有基本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容纳腔511,电机21设置在第二容纳腔511内,第二容纳部51设置在第一容纳部52的下侧。第二容纳部51还包括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511。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相互垂直,第一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200,第二直线垂直或近似垂直于第一轴线200。冲击块12通过与打击轴11之间进行面接触以传递冲击力至打击轴11。这样,一方面,因为打击轴11和冲击块12之间的接触形式是面接触,从而使得冲击块12能够可靠的将冲击力传递至打击轴11,从而提高了冲击强度;另一方面,冲击块12与打击轴11之间的接触面比较大,从而在相同的冲击力的情况下,较于接触面较小的情况,冲击块12和打击轴11所受到的压强较小,从而避免了冲击块12和打击轴11可能因为1强度不够而断裂的情形;再者,冲击块12与打击轴11之间的接触面比较大,从而降低了冲击块12和打击轴11被磨损的速度,延长了电动榔头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榔头基本为“T”结构,机壳50包括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纳部和第一容纳部的相对关系也可设计为其它类型,例如可以为“L”型结构,且电动榔头的形态也可不仅仅由第二容纳部和第一容纳部构成,也可以设有其它元件如连接臂,支撑臂等,并通过多种连接方式组成电动榔头的“L”型,矩形等形态,在此不再详述。
可选的,为了优化电动榔头的整机结构,传动轴34和打击轴11平行地设置,从而使得第二容纳部51沿第二直线方向的投影不超过第一容纳部沿第二直线方向的投影,优选的使得第二容纳部51相对连接于第一容纳部中部,使得电动榔头形成T字结构,并设计握持部511后缘向前内陷,以匹配用户握持握持部511的姿态。第二容纳部51在第二直线方向的投影不超过第一容纳部沿第二直线方向的投影的设计,使得用户握持握持部511时,手在第二直线方向的投影也不会超过第一容纳部在第二直线方向的投影,从而可以操作电动榔头在相对狭窄的空间内工作,提升电动榔头的适用性。
对应的,打击轴11分布在电机轴24所在的直线的两侧。电机轴24、支撑轴70、打击轴11被设置在一个平面内,从而使得电动榔头整机排布紧凑,整机尺寸小巧。以上整机排布的设置,使得机壳50在沿第一直线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与机壳50在沿第二直线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的比值可以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8,从而匹配用户握持电动榔头的状态,使得电动榔头整机较轻,并适用于狭窄的操作空间。
特别的,本发明包括检测组件40,检测组件40被设置感应用户的启动动作,并在感应到启动动作后产生一电信号a以激活冲击机构10的往复打击运动。优选的,检测组件40被设置在第一容纳部52的机壳50上,并检测打击轴11的位移状态,以获取用户的定钉动作。
电动榔头包括用于控制电机21开启和关闭的扳机开关82,扳机开关82设置于机壳50上,供用户握持控制。
具体的,打击轴11能相对机壳50沿第一轴线200向前移动至第一位置且能向后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打击轴11相对机壳50沿第一轴线200方向向后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者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且扳机开关82被触发时,电机21启动。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位置并不一定是打击轴11在第一轴线200上后移的最远距离,而是指打击轴11在第一轴线200上的常规的往复运动,并在第二位置上打击轴11接触冲击块12。特别的,定义电动榔头的冲击方向15为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方向。
电动榔头包括检测组件40和控制装置60,控制装置60与电机21连接以控制电机21是否启动;检测组件40包括检测打击轴11的位移的状态传感器,在打击轴11沿第一轴线200方向向后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者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且扳机开关82被触发时,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60控制电机21启动。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击轴11接触到冲击块12,直接触发电机21启动。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打击轴11接触到冲击块12后,直接触发电机21启动;或者,由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打击轴11接触到冲击块12后,发送信号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电机21启动,在此并非有所限制。
状态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41,检测组件40还包括与霍尔传感器41相对设置的第一类磁性件42,打击轴11至少部分被设置为磁性件,通过霍尔传感器41检测打击轴11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位移状态。检测组件40被设置由机壳50固定,并与打击轴11相对地设置,且在打击轴11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打击轴11和检测组件40贴合。检测组件40在电动榔头运行时,检测其对固件100如钉子的打击状态,并在检测到将打击完成后产生一电信号b以停止冲击机构10的往复打击运动,以关闭电动榔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检测组件40检测打击轴11冲击过程的位移,在打击轴11位移变化超过阈值或扳机开关82被关闭时,控制电机21停转。即,获取打击轴11位移变化值,求打击轴11位移的一阶导数作为检测值,在检测值大于阈值时,判定打击完成,打击轴11被释放,发送电信号b控制停止电机21转动。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对打击轴11的位移的速度取一阶导数,在获取的一阶导数突变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判定打击完成,控制电机21停转。
值得一提的是,状态传感器还可以是压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可以检测所述打击轴11位移或动作的传感器,在此不再详述。
电动榔头还包括和驱动机构20连接的控制装置60,优选的,控制装置60包括线路板61,以通过线路板61有线或无线连接到驱动机构20,并通过控制驱动机构20的运行控制电动榔头的电机21的启动关闭等运行状态。检测组件40连接于线路板61,其检测定钉动作后产生电信号a到控制装置60,控制装置60读取电信号a控制驱动机构20运行以驱动冲击机构10往复运动。
检测组件40在检测到打击轴11被释放后,产生电信号b并发送到控制装置60,进一步的,用户关闭控制扳机开关82,也会产生电信号b并发送到控制装置60,由控制装置60控制驱动机构20停止以结束电动榔头的打击动作。通过检测组件40的设置,使得电机21不再空转,寿命更长,可靠性良好,且对用户的操作感应灵敏,提升用户操作体验,并有效的提高了使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检测组件40还可以被设置为机械离合装置,即通过用户按压固件100推动检测组件40位移,使得检测组件40通过连杆或连接件触发电机21运行,当固件100打入基材后,不再推动检测组件40位移,此时机械离合使得连接件或连杆脱开,电机21停转,也可以起到通过打击轴11的位移激活电机21开启的作用,机械离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见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打击轴11包括轴体111和打击前端112,轴体111贯穿打击前端112,或自打击前端112两端面向两侧相对垂直地延伸,并且轴体111固定打击前端112,优选的打击前端112和轴体111一体成型。
如图6如图7所示,轴体111具有形成其一末端的打击端1111,打击端1111被设置具有平整的底面,并且打击端1111被设置在打击口内部,由打击端1111接触并打击固件100。打击端1111接受固件100的支撑力,并与冲击机构10配合,使得打击轴11可以往复冲击。打击轴11往复运动时,打击端1111在打击口内部随之往复运动,以将固件100钉入基材中。可以理解的是,轴体111可根据电动榔头的性能需求被设置为对应的空心结构或实心结构。
优选的,检测组件40被设置在打击前端112附近,并感应打击前端112的轴向位移,以获取启动动作,和电动榔头的工作完成的状态,以产生信号控制其的运行和停止。
参照图6,冲击机构10还包括弹性装置13和冲击块12,弹性装置13被设置套接在冲击块12上,冲击块12套接于支撑轴70,由支撑轴70接受驱动机构20的旋转驱动力,并将其转换到线性冲击运动到冲击块12,以带动冲击块12做冲击运动,并通过冲击块12冲击打击轴11以反复打击固件100,将其钉入基材内。优选的,弹性装置13选用弹簧,弹性装置13用于辅助冲击块12的往复冲击运动,并储存并提供冲击块12产生冲击运动的部分能量。为了提升冲击块12的冲击力,弹性装置的劲度系数采用30-45N/mm的范围区间内,从而提升弹性装置的弹力,提升冲击块12的冲击力。
冲击块12具有第一拦截件和冲击主体122,第一拦截件设置于冲击主体122末端,并相对冲击主体122向周围凸起,冲击主体122构成冲击块12的主体部分,并用于对冲击块12的冲击。第一拦截件用于拦截固定弹性装置13,防止弹性装置13从冲击块12上脱离。在弹性装置13被实施为弹簧时,第一拦截件具有一拦截端,弹簧的一末端被放置到拦截端内,拦截端辅助压缩弹簧。
电动榔头还包括设置于冲击机构10和机壳50之间的缓冲组件80,缓冲组件80至少包括缓冲垫片81和橡胶圈83,缓冲垫片81设置于橡胶圈83和冲击机构10之间。更具体的,缓冲组件80设置在冲击块12和内在冲击块12冲击打击轴11时,可能部分冲击到机壳50上,为了增强机壳50的强度和提升其使用寿命,设置缓冲组件80,并且具有对整机减震的作用。缓冲垫片81设置在橡胶圈83和冲击块12之间,冲击块12冲击缓冲垫片81,缓冲垫片81提升了缓冲组件80的受力面积,有效的增加缓冲组件80的缓冲效果。优选的,橡胶圈83和缓冲垫片81都环绕地设置在机壳50上。可选的,缓冲组件80还包括固定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缓冲垫片81和橡胶圈83。
如图5和图6所示电动榔头还包括卡接滑件72,支撑轴70一端卡接到传动机构30,并不可相对移动的固定到传动机构30,以被传动机构30带动共同旋转。通过卡接滑件72卡接支撑轴70和冲击块12,卡接滑件72在冲击块12和支撑轴70之间一定轨道地滑动,从而带动支撑轴70和冲击块12之间的相对移动,并将支撑轴70的旋转运动转变到冲击块12的冲击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打击轴11和冲击机构10可转动连接,冲击机构10仅对打击轴11施加冲击力而不施加旋转力。
卡接滑件72被设置为一球体,从而可以在冲击块12和支撑轴70之间稳定的滑动。对应的,冲击块12具有形成于其内壁面的容纳槽121,其被设定为半球状,且与卡接滑件72的球体形态大小匹配,使得卡接滑件72可以一半或者部分被置入容纳槽121,并可在其内滑动。
支撑轴70包括支撑轴体,并具有设置支撑轴体表面的引导槽711,支撑轴体为空心设置,包围打击轴11的一部分,从而节约空间。打击轴11相对支撑轴体可朝向打击方向线性往复运动。引导槽711环绕支撑轴体。优选的引导槽711从支撑轴体外表面向内凹陷,其具有至少一引导边缘,第一转换区和第二转换区,引导边缘形成于引导槽711的边缘,引导边缘随着引导槽711被设置为曲线起伏形态。在第一转换区和第二转换区处引导槽711分别转变其轨道的升降。在此定义冲击方向15为下,并对应着引导槽711的相对位置的低处。
位于第一转换区的引导槽711被相对设置其位于支撑轴体的最低点,位于第二转换区的引导槽711被相对设置其位于支撑轴体的最高点,引导槽711从第一转换区延伸到第二转换区,并从第二转换区再延伸到第一转换区,从而使得引导槽711环绕支撑轴体,并且卡接滑件72在引导槽711上循环往复地从第一转换区滑动到第二转换区并滑动回第二转换区。
引导槽711的深度和卡接滑件72的球半径匹配,使得引导槽711的深度略大于或等于卡接滑件72的球半径,以顺时针方向为例,引导槽711在第一转换区到第二转换区的轨道平滑上移,在顺时针方向上,从第二转换区到第一转换区的轨道迅速下落。卡接滑件72在引导槽711内绕着支撑轴70滑动,并随着旋转动作被处于支撑轴70内高度不同的引导槽711限位,从而改变相对的上下位置。
通过将卡接滑件72安装到容纳槽121和引导槽711内,因为冲击块12套接在支撑轴70外圈,且卡接滑件72限定冲击块12和支撑轴70的相对移动,所以容纳槽121和引导槽711不会发生相对位移脱开,因此冲击块12被其引导槽711内的卡接滑件72的滑动轨迹带动移动,从而随着卡接滑件72在引导槽711内的上下运动,被带动上下运动,以朝向冲击方向15冲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卡接滑块被引导槽711限位做冲击方向15的往复位移。
因为容纳槽121和引导槽711的槽壁设置光滑,并与卡接滑件72的形态相匹配,因此卡接滑件72在容纳槽121和引导槽711之间的滑动是光滑的,且卡接滑件72和冲击块12通过面接触传递冲击力,和支撑轴70通过线接触传递能量,大大降低了对卡接滑件72的磨损,从而提升电动榔头的使用寿命。
对应的,支撑轴70具有第二拦截件716,第二拦截件716被设置在支撑轴体一端部,第二拦截件716与第一拦截件被相对的设置,并通过第一拦截件和第二拦截件716的配合相对限定弹性装置13的位移空间,使得弹性装置13被限定在冲击块12内。
在打击前端112被按动触发检测组件40时,检测组件40发送电信号a到驱动机构20,驱动机构20运行通过传动机构30驱动支撑轴70高速旋转,旋转的支撑轴70带动卡接滑块在容纳槽121内相对围绕卡接轴旋转,并因容纳槽121的轨迹变换限位卡接滑块做对应的轴向的冲击方向15的往复位移,以带动其卡接的冲击块12做对应的冲击位移。
在卡接滑件72从第一转换区滑动到第二转换区时,冲击块12被带动朝向打击方向相反的方向位移,冲击块12的第一拦截件压缩弹性装置13,此时弹性装置13被压缩而储存冲击块12的冲击能量,当卡接滑件72在容纳槽121内滑动到第二转换区后,冲击块12被带动朝向打击方向冲击位移,压缩的弹性装置13解压并释放冲击能量和冲击块12共同朝向打击方向冲击,并通过第一拦截件将其储存的能量传递给冲击块12。在卡接滑件72再次滑动到第一转换区后,重复往返冲击动作,直到检测组件40感应到打击动作完成,控制驱动机构20关闭,从而结束冲击块12的往复冲击动作。
打击轴11形成有用于与冲击面1122接触以接收冲击块12输出的冲击力的受力面1121;在冲击面1122和受力面1121接触以进行冲击时,受力面1121的与冲击面1122贴合的表面的面积与打击面1123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20。优选的,受力面1121为平面。从而提升冲击块12对打击轴11的冲击强度,并提升冲击稳定性,有效的延长打击轴11的使用寿命。
冲击面1122相对受力面1121远离打击端1111,朝向冲击方向15运动的冲击块12作用到打击前端112上,并冲击受力面1121,从而为打击轴11提供冲击力,打击轴11的打击端1111接触固件100,并通过冲击将固件100打击到基材内。打击面1122在电动榔头未运行或打击轴11冲击到其打击方向的极限时,与前端装置14处的机壳50贴合或吸附,并与检测组件40面贴合或距离最近。因此打击轴11的至少冲击面1122处检测组件40对应位置的制作材料应选用磁吸性的铁磁性材料制作。
在用户的按压电动榔头时,打击轴11受到固件100的反作用力,在单次打击作用完成后,冲击块12被支撑轴70带动压缩弹性装置13,打击轴11受力向冲击方向15的反向运动,并压缩弹性装置,直到冲击块12再次冲击,打击轴11再次受力并打击固件100,如此反复运行直到打击完成。
在检测组件40被设置以霍尔原理感应用户的定钉动作,以及定钉完成状态时,进一步的,打击轴11相对机壳50能沿第一轴线200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打击轴1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冲击块12与打击轴11脱离;在打击轴11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冲击块12能与打击轴11接触以输出冲击力。根据以上特性,设计电动榔头还包括保持装置90,能产生驱动打击轴11保持在第一位置的保持力;在打击轴11受到一个能克服保持力的外力时,打击轴11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打击轴11处于第一位置时,保持装置90产生第一保持力,在打击轴11处于第二位置时,保持装置90产生第二保持力,其中,第一保持力大于第二保持力。
保持装置90包括第二类磁性件142,第二类磁性件142被设置由机壳50固定,并与打击轴11相对地设置,且在打击轴11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打击轴11和第二类磁性件92贴合。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类磁性件92可以与检测组件40中的第一类磁性件42设置在同一平面。优选的,为了保证第一保持力和第二保持力的稳定和平衡性,第一类磁性件42和第二类磁性件92分别被设为多个并被两两相对地设置。优选的,第一类磁性件42设置为相对的两个,第二类磁性件92也设置为相对的两个,对称的分布在机壳50或与机壳50连接的固定装置中,因打击轴11的磁性件设置,第二类磁性件92对打击轴11产生磁吸力,即产生部分第一保持力和第二保持力,因为第一类磁性件42和第二类磁性件92相对的设计,从而使得两者对打击轴11的磁吸力均匀。所述第一类磁性件42和第二类磁性件92优选的为磁铁。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打击轴11和第一类磁铁件42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的是设置在打击轴11上的一个表面与第一类磁铁件42相对的一个表面相互邻近贴合,即相互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例如0.02mm间隙。
更优的,第一类磁性件42和第二类磁性件92相对其在的机壳50下沉设置一定间隙,间隙的高度被设置为0.4mm内,使得打击轴11在冲击过程中不直接撞击第一类磁性件42和第二类磁性件92,可以有效延长第一类磁性件42和第二类磁性件92寿命,防止被过度撞击而损坏。
图8为图1的电动榔头的需要克服的保持机构提供保持力与打击轴11位移的关系图;参照图8,用户通过将固件100放置入扶钉头壳,固件100支撑打击轴11,使得打击轴11从第一位置移动,并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离开第一位置的时候,需要突破第一类磁性件42和磁吸性材料的磁吸力,如图8所示,会产生一个力的突变,即需要克服第一保持力,因而用户使用电动榔头时,在打击固件100时会有一个明显的力反馈,用户可以感知预打击的状态,且力反馈的发出和电机21的启动近乎时同时的,因而便于用户对电动榔头的控制使用。
保持装置90还包括复位弹性件91,复位弹性件91与打击轴11连接,在冲击轴在第二位置时,复位弹性件91提供部分第二保持力。可选的,弹性件被设置连接打击轴11的非打击端1111的轴体111末端,并与打击轴11所在腔体的内壁连接,在电动榔头未运行状态,复位弹性件91通过弹力将打击轴11向冲击方向15固定,此时打击前端112贴合检测组件40。
机壳50包括外机壳53和内机壳54,外机壳53形成于电动榔头最外部,并包围其内部元件,外机壳53优选选择塑料机壳50,其供用户把持,其形态被设置具有便于用户握持的弧度和纹路,以方便用户握持使用。外机壳53具有一定的隔热功效,防止用户使用电动榔头过程中,工具产热烫伤用户。内机壳54形成于第一容纳部52内,并位于外机壳53之内。在检测组件40被设置为霍尔原理感应用户动作时,此时内机壳54的材料不能选用磁性材料,防止内机壳54干扰霍尔传感器41的检测结果。优选的,内机壳54选用铝作为其制作材料,其具有一定的导热散热的功效。
检测组件40被安装到内机壳54内,并使得霍尔传感器41相对第一类磁性件42朝向内机壳54的设置。检测组件40被设置在打击前端112附近,并使得打击前端112被冲击下移到其极限时,打击前端112和第一类磁性件42面接触或距离最近,在此定义这种状态为贴合状态。在打击前端112和第一类磁性件42距离远近转变的过程中,因打击前端112为铁磁性材料制作,其影响第一类磁性件42产生的磁感线,从而霍尔感应装置捕捉磁感线的分布变换状态,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60,由控制装置60分析对应的运行状态并控制驱动机构20执行。
在电动榔头未被置入固件100时,此时打击前端112被向下固定,打击端1111与工具衬套相抵,此时打击前端112下移与检测组件40相抵或者距离最近。具体的,在电动榔头未被置入固件100的自然状态中,打击前端112处于其活动范围的打击方向极限位置,此时打击前端112的打击面1123贴合到第一类磁性件42,因为打击前端112为至少部分铁磁性材料制作,因此打击前端112和检测组件40的第一类磁性件42相吸合。
用户在需要将固件100钉入基材时,将固件100置入打击口,并且有一定高度的固件100将位于打击口内部的打击端1111向电动榔头内部顶起,此时打击轴11被带动整体向上移动,即相对远离打击口的方向移动,因为打击轴11的材质选为铁磁性材料,此时在将固件100顶到打击端1111的同时,需克服打击前端112和第一类磁性件42和第二类磁性件92的吸力而改变其吸合状态,用户仅需要提供一个微小的压力到电动榔头,即可改变两者的吸合状态,并可激活检测组件40,检测组件40感应启动动作发送电信号a到控制装置60,控制驱动机构20运行执行打击动作。
打击前端112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与检测组件40的相对位置随着往复运动而改变,检测组件40在此过程根据获取两者位置关系检测手持电动装置的运行状态。
在电动榔头运行往复打击动作将固件100敲击进入基材后,打击端1111不再受到固件100的反作用力,从而可以在打击口内停止往复运动,从而打击前端112与检测组件40贴合的时间间隔增大,设置激活间隔时间的监测值为m,在打击前端112与检测组件40的贴合状态间隔大于m时,检测组件40发送电信号b到控制装置60,判定当前属于冲击完成状态,控制驱动机构20停止运行以结束电动榔头的冲击作业。
激活间隔时间m根据电动榔头的结构规格对应,优选的,激活间隔时间m选为0.5s,即在打击前端112和检测组件40的贴合时间间隔大于0.5s时,发送电信号b到控制装置60停止电动榔头的冲击作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里,对电动榔头的结束状态检测被实施为检测打击前端112和检测组件40的贴合时间。在电动榔头运行往复打击动作将固件100敲击进入基材后,打击端1111不再受到固件100的阻碍,从而可以在打击口停止冲击,从而打击前端112与检测组件40贴合,设置激活间隔时间的监测值为n,在打击前端112与检测组件40的贴合时间大于n时,检测组件40发送电信号b到控制装置60,判定当前属于冲击完成状态,控制驱动机构20停止运行以结束电动榔头的冲击作业。优选的,n选择为1s。
优选的,为了加强电动榔头的冲击力,设置一连接打击前端112的,打击块相对打击前端112临近前端装置14,打击块和打击前端112一体成型。打击块被设置其截面半径小于打击前端112的截面半径,从而可以不受前端装置14附近机壳50的拦截在打击口内往复移动。打击块具有一定厚度,以保证冲击机构10的强度和提供稳定的冲击力。
前端装置14被设置在第一容纳部52末端,其包括扶钉头壳142和定位件141,定位件141套接打击轴11,用以限定打击轴11的线性冲击运动,以保证电动榔头的打击固件100的稳定性。扶钉头壳142包围以形成打击口,并用于相对固定固件100。
优选的,冲击机构10包括设置在前端装置14的扶钉机构144,扶钉机构包括用于吸附紧固件100的第三类磁性件143。扶钉头壳142设置固定扶钉机构144,在固件100具有磁吸性如钉子时,扶钉头壳142可以直接通过第三类磁性件143吸附固件100在打击口,从而不需要用户的手动扶持固件100,方便用户单手操作使用电动榔头,并减少对用户的伤害。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类磁性件141、第二类磁性件142、第三类磁性件143可以为同一材料,因设置用途和位置不同而被区分。
扶钉头壳可在第一直线方向相对机壳50活动,优选的,扶钉头壳通过前端弹性件145与机壳50连接,在用户使用电动榔头打击固件100时,随着固件100打入基材,基材压缩扶钉头壳,从而可以将固件100完全打入基材。
优选的,驱动机构20,电源,控制装置60设置在第二容纳部51内,冲击机构10和支撑轴70设置于第一容纳部52内,以使得电动榔头结构均匀。并通过设置于第二容纳部51和第一容纳部52之间的转接结构,将驱动机构20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容纳部52内。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20,电源,控制装置60之一或其任意组合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容纳部52内,因此本发明内第二容纳部51不是必要的,可以设置以第一容纳部52安装所有内部元件。
电机21包括定子和转子,两者配合产生交变磁场并驱动电机轴24转动,转子内设有第一类磁性件42,并在转子附近设置至少一霍尔传感器41,并将其检测信息传递到控制装置60,从而获取电机21的运行状态以分析电动榔头的运行。
传动机构30包括啮合的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以及一对锥齿轮33,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构成一级减速关系,以降低驱动机构20输出的转速。第一齿轮31啮合传动轴34,第二齿轮32连接支撑轴70,锥齿轮33啮合电机轴24和传动轴34,以通过锥齿轮33将驱动机构20的能量从第二容纳部51传递到与之相对垂直的第一容纳部52内。值得一提的是,锥齿轮33的相对的上下关系可以对调,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
传动机构30还包括与第二齿轮32啮合的连接件,其一端与第二齿轮32啮合,一端连接与之不可相对转动的支撑轴70,从而将支撑轴70和驱动机构20联接以受其驱动,并带动支撑轴70做旋转运动,并通过支撑轴70对能量的转换带动冲击块12做冲击运动。
电动榔头还包括开关,用于控制电机21的开闭,优选的,扳机开关82,扳机开关82控制电机21的开启和关闭,一种方式中,可以是通过控制电源控制,扳机开关82被打开之前,电源断开电动榔头不会运行,在扳机开关82打开后,用户通过激发开启动作,通过固件100按动手持电动固件100,检测组件40运行检测并控制电动榔头的冲击动作。
在执行启动动作时,克制打击前端112和第二类磁性件92之间的磁吸力并将两者分离的状态过程易获取,即分离吸附的磁性元件的反馈和分离非磁性的接触元件的反馈不同,因此用户可以轻易的感应到对打击前端112和第二类磁性件92的分离状态,并可停止按压,从而获取电动手持工具的开启状态,方便用户对使用电动手持工具过程的总体把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且操作便捷。因为检测组件检测灵敏,用户只需提供较小的力度,即可触发打击轴的位移,并在同时按动扳机开关82的情况下,控制电机启动,从而方便用户使用,节省体力,适用于更多的工作场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打击轴11也可以不完全采用铁磁性材料制作,可以在与第一类磁性件42相对的位置,或者在打击前端112部分设置选材铁磁性材料,以对应检测组件40的触发条件即可。同时检测组件40可以设置在打击前端112的打击面1123,而在机壳50的对应位置设置第一类磁性件42,在此不构成限制。可以理解的是,除了通过检测打击轴11的位移变化产生开启电机21信号,还可以检测与打击轴11联动的其它元件,在与打击轴11联动的其它元件上设置状态传感器,通过打击轴11的位移带动其它元件的位移,获取用户的按压启动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40被设置在轴体111顶端附近,此时轴体111顶端的制作材料采用铁磁性材料。在用户执行开启动作时,轴体111的打击端1111被顶起,检测组件40感应轴体111的运行状态位移变化,获取开启动作,并产生电信号a到控制装置60控制驱动机构20运行。
检测组件40也可以被设置在轴体111附近,此时对应位置的轴体111采用铁磁性材料制作,在用户执行开启动作时,轴体111的打击端1111被顶起,检测组件40感应轴体111的运行状态位移变化,获取开启动作,并产生电信号a到控制装置60控制驱动机构20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检测组件40可以被设置在其它可以感应用户启动动作的任意位置,并通过对应位置设置磁性材料的配合,完成对用户启动动作的自动获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组件也可以选择不限制于任何数量的陀螺仪,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并通过对冲击机构的状态位置检测,获取用户的开启动作,并激发驱动机构运行以开始打击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转接轴被设置具有容纳槽,对应的冲击块内壁设置具有引导槽,并通过卡接滑件将转接轴和冲击块连接并将驱动机构的转换到冲击能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动工具还包括设置在其末端的工具衬套,优选的工具衬套和前端装置可拆卸的卡接,通过工具衬套可拆卸地连接工具,工具衬套设有承接元件,工具可选择实施为锤头,凿头,铲头等,并与工具衬套可拆卸地连接形成锤子,凿子,铲子等工具。工具衬套可以通过夹爪,螺接等方式可拆卸地固定工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冲击块替代打击轴,此时冲击块包括冲击轴,此时冲击块上至少部分有磁性件,自冲击块向冲击方向延伸到打击口,并通过冲击轴直接打击固件。冲击轴被支撑轴带动做往复的冲击运动。
本发明提出的电动工具,还可以被实施为电钻,电锤,钉枪等,并通过对应的在输出轴上设置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用户的开启动作,控制原理与上述电动榔头一致,在此不再详述。
图9是为本发明之一个实施例电动榔头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工具的运行流程如下,以检测组件40选用霍尔传感器41为例,执行步骤S1按下扳机开关82,电动榔头属于待机状态,用户将执行步骤S2将固件100置入打击口,并朝向冲击方向15按动电动榔头,以执行步骤S3按动电动榔头。
执行步骤S4,检测组件检测打击轴的位移是否离开第一位置,具体地,通过固件100按动电动榔头,固件100作用到打击轴11的打击端1111,克服弹性装置13的弹力打击轴11朝向冲击方向15相反的方向移动,即使得打击轴11离开第一位置因为打击轴11的磁吸性材料或者部分磁吸性材料的设置,第一类磁性件42因打击轴11的位移而改变与打击前端112的贴合状态,两者分离,从而改变第一类磁性件42产生的磁感线分布,从而霍尔感应装置检测到磁感线的变换,执行步骤S5,激发霍尔感应装置发送电信号a到控制装置60,并执行步骤S6,控制装置60控制驱动机构20运行。
在驱动机构20运行过程中,执行步骤S7,控制装置60检测驱动机构20是否正常运行,若检测到未正常运行,重复步骤S6,若检测到正常运行,执行步骤S8,检测组件40检测打击轴11的位移变化是否超过阈值,具体的,在打击完成后,打击轴11因惯性空转,此时位移变化较打击过程会产生突变,预先多次测量突变数据并储存在控制装置60内,若打击轴11位移突变超过储存在控制装置60内的阈值,则判定打击停止,执行步骤S10发送电信号b到控制装置60,由控制装置60控制驱动机构20停止运行。在任何时候,执行步骤S9,关闭扳机开关82,驱动机构20都会停止运行。
图10是为本发明之另一个实施例电动榔头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工具的运行流程如下,以检测组件40选用霍尔传感器41为例,执行步骤S11按下扳机开关82,电动榔头属于待机状态,用户将执行步骤S12将固件100置入打击口,并朝向冲击方向15按动电动榔头,以执行步骤S13按动电动榔头。
执行步骤S14,检测组件40检测按动动作,即检测组件检测打击轴的位移是否离开第一位置,具体地,通过固件100按动电动榔头,固件100作用到打击轴11的打击端1111,克服弹性装置13的弹力打击轴11朝向冲击方向15相反的方向移动,因为打击轴11的铁磁性材料或者部分铁磁性材料的设置,第一类磁性件42因打击轴11的位移而改变与打击前端112的贴合状态,两者分离,从而改变第一类磁性件42产生的磁感线分布,从而霍尔感应装置检测到磁感线的变换,执行步骤S15,激发霍尔感应装置发送电信号a到控制装置60,并执行步骤S16,控制装置60控制驱动机构20运行。
在驱动机构20运行过程中,执行步骤S17,控制装置60检测驱动机构20是否正常运行,若检测到未正常运行,控制驱动机构结束运行,若检测到正常运行,执行步骤S18,检测组件40检测激活间隔时间是否大于m,若大于m,执行步骤S20发送电信号b到控制装置60,由控制装置60控制驱动机构20停止运行。在任何时候,执行步骤S9,关闭扳机开关82,驱动机构20都会停止运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打击轴,用于输出打击力;
冲击块,用于向所述打击轴输出冲击力;
机壳,支撑所述打击轴和所述冲击块;
其中,所述打击轴相对所述机壳能沿第一轴线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打击轴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冲击块与所述打击轴脱离;在所述打击轴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冲击块能与所述打击轴接触以输出冲击力;
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
保持装置,能产生驱动所述打击轴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的保持力;
其中,在所述打击轴受到一个能克服所述保持力的外力时,所述打击轴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打击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保持装置产生第一保持力,在所述打击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保持装置产生第二保持力,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力大于所述第二保持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被设置由所述机壳固定,并与所述打击轴相对地设置,所述打击轴至少部分由铁磁性材料制作,且在所述打击轴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打击轴和所述磁性件吸附,且所述打击轴和所述磁性件具有0-0.4mm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包括扳机开关,用于控制电动工具的启动,所述电动工具包括检测所述打击轴的位移的状态传感器,在所述打击轴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向后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或者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且所述扳机开关被触发时,发送信号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启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传感器是霍尔传感器,并与所述磁性件相对地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被设为多个并被两两相对地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击轴和所述冲击机构构成转动连接,所述冲击机构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向所述打击轴施加冲击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包括:冲击块,形成有用于冲击所述打击轴以输出所述冲击力的冲击面;支撑轴,用于支撑所述冲击块;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套接于所述冲击块的弹性装置,弹性装置用于辅助冲击块的往复冲击运动,并储存并提供冲击块产生冲击运动的部分能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与所述打击轴连接,在所述冲击轴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复位弹性件提供部分第二保持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块形成有容纳槽,所述支撑轴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对设置的引导槽,所述电动榔头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和所述引导槽中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在所述引导槽内滑动带动所述冲击块做往复冲击运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结构包括设置所述机壳末端的扶钉机构,所述扶钉机构包括用于吸附固件的磁性件。
CN201910782577.5A 2018-12-28 2019-08-23 电动工具 Active CN1113762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6475 2018-12-28
CN2018116164758 2018-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6214A true CN111376214A (zh) 2020-07-07
CN111376214B CN111376214B (zh) 2023-03-31

Family

ID=70751684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2293.6A Pending CN111376213A (zh) 2018-12-28 2019-08-23 电动榔头
CN201910782339.4A Active CN111390843B (zh) 2018-12-28 2019-08-23 电动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21385872.9U Active CN210616409U (zh) 2018-12-28 2019-08-23 电动榔头
CN201921385506.3U Active CN211681905U (zh) 2018-12-28 2019-08-23 电动榔头
CN201910782577.5A Active CN111376214B (zh) 2018-12-28 2019-08-23 电动工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2293.6A Pending CN111376213A (zh) 2018-12-28 2019-08-23 电动榔头
CN201910782339.4A Active CN111390843B (zh) 2018-12-28 2019-08-23 电动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21385872.9U Active CN210616409U (zh) 2018-12-28 2019-08-23 电动榔头
CN201921385506.3U Active CN211681905U (zh) 2018-12-28 2019-08-23 电动榔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13762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684A (zh) * 2020-08-03 2020-11-20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后扩底机械锚栓敲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89769A1 (de) * 1985-01-31 1986-08-06 Willy Kress Bohr- oder Schlaghammer
CN1318446A (zh) * 2000-04-18 2001-10-24 希尔蒂股份公司 具有空击断路装置的电动手工工具机
CN1817568A (zh) * 2005-02-10 2006-08-16 百得有限公司
CN201848826U (zh) * 2010-07-02 2011-06-01 张强 一种连续锤击式打钉枪
CN102300662A (zh) * 2009-01-30 2011-12-28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往复式电动工具
CN104334317A (zh) * 2012-05-25 2015-02-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冲击机构单元
CN104936746A (zh) * 2013-01-24 2015-09-23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9479A (zh) * 2010-12-15 2011-05-25 乐舟中 一种钉钉子的冲击锤
CN102689288A (zh) * 2011-03-23 2012-09-2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自动打钉枪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89769A1 (de) * 1985-01-31 1986-08-06 Willy Kress Bohr- oder Schlaghammer
CN1318446A (zh) * 2000-04-18 2001-10-24 希尔蒂股份公司 具有空击断路装置的电动手工工具机
CN1817568A (zh) * 2005-02-10 2006-08-16 百得有限公司
CN102300662A (zh) * 2009-01-30 2011-12-28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往复式电动工具
CN201848826U (zh) * 2010-07-02 2011-06-01 张强 一种连续锤击式打钉枪
CN104334317A (zh) * 2012-05-25 2015-02-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冲击机构单元
CN104936746A (zh) * 2013-01-24 2015-09-23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684A (zh) * 2020-08-03 2020-11-20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后扩底机械锚栓敲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6213A (zh) 2020-07-07
CN211681905U (zh) 2020-10-16
CN210616409U (zh) 2020-05-26
CN111376214B (zh) 2023-03-31
CN111390843A (zh) 2020-07-10
CN111390843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101466A4 (en) Nailer Device
US8783378B2 (en) Auto hammer
US8127974B2 (en) Electrical motor driven nail gun
US8424734B2 (en) Clamping mechanism for an auto hammer
US8485276B2 (en) Auto hammer
US10131047B2 (en) Driving tool
US8348120B2 (en) Auto hammer
US20110108299A1 (en) Auto hammer
US20110100663A1 (en) Auto hammer
US20180043518A1 (en) Power tool
GB2474915A (en) Automatic hammer tool with striking device
EP2230050A1 (en) Electrical motor driven nail gun
US20110094764A1 (en) Auto hammer
US8596512B2 (en) Clamp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ic hammer
CN111376214B (zh) 电动工具
US20110100662A1 (en) Auto hammer
US8469250B2 (en) Auto hammer
WO2020135184A1 (zh) 电动工具
CN219649807U (zh) 钉枪及电动工具
AU2010101288A4 (en) Auto Hammer
AU2010101285A4 (en) Auto Hammer
CA2721619A1 (en) Auto hamm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1106 No. 529, 15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Qua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