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3709B - 终端配对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终端配对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3709B
CN111373709B CN201780097099.3A CN201780097099A CN111373709B CN 111373709 B CN111373709 B CN 111373709B CN 201780097099 A CN201780097099 A CN 201780097099A CN 111373709 B CN111373709 B CN 111373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rver
pairing
identity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70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3709A (zh
Inventor
李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nssion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sio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sion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sion Communic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73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3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3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3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终端配对方法、服务器及终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配对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服务器向第二终端转发配对请求,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在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配对码后,服务器判断第一配对码和第二配对码是否相同;若是,则服务器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该种终端配对方法可以在远程实现终端之间的配对,使终端的配对不受距离的限制。

Description

终端配对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终端配对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用户使用终端的过程中,用户经常需要将自己的终端与其它终端进行配对,进而通过配对的通信通道进行终端之间的通信传输。
现有技术中的终端配对方法,是由用户A和用户B将各自的终端靠近,利用红外、蓝牙或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使这两个终端相互配对并进行通信传输。
该种终端配对方法配受限于红外、蓝牙或NFC的传播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终端配对方法、服务器及终端,可以在远程实现终端之间的配对,使终端的配对不受距离的限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配对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转发所述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在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配对码后,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配对码和所述第二配对码是否相同;
若是,则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
所述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若否,则所述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若是,则所述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所述预设动画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配对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用户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
在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配对码之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若是,则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若否,则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并向所述第一终端转发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用户显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配对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配对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服务器转发的由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配对码;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请求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转发所述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配对码后,判断所述第一配对码和所述第二配对码是否相同;
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相同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
提示模块,用于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所述提示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发送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所述预设动画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配对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用户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发送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本地数据库中已经存储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时,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本地数据库中没有存储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时,所述请求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用户显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为第一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为第二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转发的由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配对码;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配对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方法,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执行第三方面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终端配对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终端配对方法。
第十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终端配对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终端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终端执行上述的各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终端配对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终端实施上述的各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终端配对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服务器向第二终端转发配对请求,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在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配对码后,服务器判断第一配对码和第二配对码是否相同;若是,则服务器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从而实现终端之间的远程配对,使终端的配对不受距离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配对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终端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终端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终端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配对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中包括第一终端101、服务器102和第二终端103,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与服务器通过网络通信连接。该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3可以是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该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移动装置。该服务器可以为运营商的服务器,也可以为第三方服务器。在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后,服务器可以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实现配对,使二者可以完成通话、传输文件等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配对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终端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终端配对方法包括:
S201、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具体地,第一终端归属于第一用户,第二终端归属于第二用户,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举例来说,第一终端和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远程通信连接。其中,第一终端为手机,第一用户启动第一终端上的配对应用,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配对请求,同时,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其中,配对是指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实现相互匹配,配对后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相互通信,实现互相通话或互传文件或互相控制。第一配对码可为由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代码,例如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配对码“0000”。
S202、服务器向第二终端转发配对请求,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具体地,服务器向第二终端转发配对请求,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第二终端接收服务器转发的由第一终端发送给服务器的配对请求,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第二终端和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远程通信连接。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出的配对请求后,向第二终端转发配对请求,该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其中,第二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码,与前述对应,第二配对码为由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代码。
S203、第二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码。
具体地,第二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码后,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配对码。
S204、服务器判断第一配对码和第二配对码是否相同,若是,则执行S105,若否,则流程结束。
S205、服务器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
当第二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码“0000”时,第二配对码和第一配对码相同,服务器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配对连接,配对后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相互通信,实现互相通话或互传文件或互相控制。
S206、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该配对成功信息可为一显示框,用以向第一终端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终端的第二用户显示“配对成功”字样。
具体地,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第二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终端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2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具体实现方式。具体如下,包括:
S301、服务器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若否,则执行S302,若是,则执行S303。
具体地,当第一终端和服务器连接时,服务器能获取第一终端所在网络地址,当第二终端和服务器连接时,服务器能获取第二终端所在网络地址。服务器通过判断第一终端所在网络地址和第二终端所在网络地址是否相同的方式,来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S302、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服务器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位于不同网络地址时,服务器仅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S303、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预设动画用于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指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服务器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位于同一网络地址时,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预设动画用于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指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理解,当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位于同一网络地址时,例如第一用户操作第一终端和第二用户操作第二终端位于同一校园网络内,还能接收预设动画,例如爱心动画,以向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发出提醒。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终端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实施例三基于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该终端配对方法包括:配对请求中还包括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所属用户显示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
在服务器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配对码之后,还包括:
S401、服务器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S402、若是,则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S403、若否,则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S404、服务器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并向第一终端转发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第一终端向第一终端所属的用户显示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从而使第一终端能获取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以向用户提示。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种服务器50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请求模块52,用于向第二终端转发配对请求,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判断模块53,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配对码后,判断第一配对码和第二配对码是否相同;
建立模块54,用于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相同时,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
提示模块55,用于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可选地,该种服务器中的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提示模块,具体用于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发送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预设动画用于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指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可选地,该种服务器中的配对请求中还包括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所属用户显示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服务器还包括:发送模块56;
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若判断模块判断本地数据库中已经存储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时,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若判断模块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没有存储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时,请求模块,还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第一终端向第一终端所属的用户显示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第一终端60包括:
发送模块6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接收模块62,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第二终端70,包括:
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服务器转发的由第一终端发送给服务器的配对请求,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发送模块72,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码;
该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服务器80包括:处理器81以及存储器82;其中
存储器8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还可以是flash(闪存)。
处理器8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终端配对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8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81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82是独立于处理器81之外的器件时,所述服务器80还可以包括:
总线8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82和处理器8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服务器执行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配对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服务器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配对方法。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终端90包括:处理器91以及存储器92;其中
存储器9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还可以是flash(闪存)。
处理器9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终端配对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9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91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92是独立于处理器91之外的器件时,所述终端90还可以包括:
总线9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92和处理器9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终端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终端执行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配对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终端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配对方法。
在上述服务器或者终端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终端配对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转发所述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在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配对码后,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配对码和所述第二配对码是否相同;
若是,则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
所述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若否,则所述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若是,则所述服务器发送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所述预设动画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所述配对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用户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
在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配对码之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若是,则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和/或,若否,则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并向所述第一终端转发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用户显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2.一种终端配对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若否,则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
若是,则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所述预设动画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所述配对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用户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
3.一种终端配对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服务器转发的由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配对码;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若否,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
若是,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所述预设动画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所述配对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用户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
在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配对码之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若是,则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和/或,若否,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4.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请求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转发所述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配对码后,判断所述第一配对码和所述第二配对码是否相同;
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相同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
提示模块,用于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所述提示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发送配对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发送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所述预设动画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所述配对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用户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发送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本地数据库中已经存储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时,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和/或,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本地数据库中没有存储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时,所述请求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用户显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第一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针对第二终端的配对请求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配对码;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为不处于同一局域网时,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在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为处于同一局域网时,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所述预设动画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所述配对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用户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第二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转发的由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用于索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配对码;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配对码;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为不处于同一局域网时,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在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为处于同一局域网时,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以及预设动画,所述预设动画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
所述配对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用户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服务器本地数据库中未存储有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时,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CN201780097099.3A 2017-09-28 2017-09-28 终端配对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Active CN111373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3837 WO2019061116A1 (zh) 2017-09-28 2017-09-28 终端配对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3709A CN111373709A (zh) 2020-07-03
CN111373709B true CN111373709B (zh) 2023-05-23

Family

ID=65900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7099.3A Active CN111373709B (zh) 2017-09-28 2017-09-28 终端配对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3709B (zh)
WO (1) WO20190611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9942B (zh) * 2021-05-17 2023-03-24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84559A1 (zh) * 2022-04-02 2023-10-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751A (zh) * 2014-06-25 2014-09-17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86093A (zh) * 2014-11-19 2015-04-01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互动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WO2016000462A1 (zh) * 2014-07-02 2016-01-07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共享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282184A (zh) * 2014-05-29 2016-01-27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利用运动信息帮助配对交友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1095B1 (fr) * 2000-06-28 2002-10-25 Smain Benali Serveur informatique avec support memoire amovible permettant le controle de l'acces, par un poste client, aux parametres de configuration du serveur, et eventuellement une sauvegarde de ces parametres de configuration
CN101267581B (zh) * 2007-04-03 201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号码配对信息上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981025A (zh) * 2014-04-02 2015-10-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配对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184A (zh) * 2014-05-29 2016-01-27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利用运动信息帮助配对交友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52751A (zh) * 2014-06-25 2014-09-17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00462A1 (zh) * 2014-07-02 2016-01-07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共享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486093A (zh) * 2014-11-19 2015-04-01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互动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61116A1 (zh) 2019-04-04
CN111373709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0054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EP2955941B1 (en) Method for sharing terminal loc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15074600A1 (zh) 一种来电转接方法及终端
US850399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941058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JPWO2010001983A1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3312787B (zh) 一种通过指纹识别快速共享文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491279A (zh) 蓝牙扫描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7082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73709B (zh) 终端配对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05704106B (zh) 一种可视化ivr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6106737A1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终端
WO2020038194A1 (zh) 解调参考信号天线端口映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800794A (zh) 解调参考信号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US8712378B1 (en) Authorization method for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US110932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 display and dual SIM operations
CN108200636A (zh) 导航信息展示方法、终端
CN112308569A (zh) 应用功能调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929836A (zh) 一种基于蓝牙协议的平板电脑无线通信方法
CN107613099A (zh) 加载紧急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67432A (zh) 一种基于蓝牙传输协议实现近场信息发送的系统及方法
JP2015513729A (ja) 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及び装置
CN104219781A (zh) 一种智能终端间数据交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1253043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110108503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메시지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