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3662B - 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 - Google Patents

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3662B
CN111373662B CN201880074594.7A CN201880074594A CN111373662B CN 111373662 B CN111373662 B CN 111373662B CN 201880074594 A CN201880074594 A CN 201880074594A CN 111373662 B CN111373662 B CN 111373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information bits
polar code
assignment vector
polarization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45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3662A (zh
Inventor
杨阳
蒋靖
G·萨尔基斯
Y·王
W·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818,39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432357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819,82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623138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73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3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3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3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支持高效的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在一些情形中,无线设备(例如,用户装备(UE)或基站)可传送包括使用极性码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合的码字,或接收包括使用极性码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合的码字。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无线设备可基于分区指派向量来确定极性码中的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具体地,无线设备可针对一个或多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划分,并且基于该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信息比特。一旦确定了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无线设备就可基于信息比特的所确定比特位置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或者传送经编码码字。

Description

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由Yang等人于2017年11月21日提交的题为“Sequence-BasedPolar Code Description(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美国部分继续专利申请No.15/819,828;由Yang等人于2017年11月20日提交的题为“Sequence-Based Polar CodeDescription(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美国申请No.15/818,393;以及由Yang等人于2017年6月2日提交的题为“Sequence-Based Polar Code Description(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514,613的优先权;这些申请中的每一者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
背景技术
以下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基于序列的极性码(polar code)描述。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等。这些系统可以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TE)系统或新无线电(NR)系统)。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包括数个基站或接入网节点,每个基站或接入网节点同时支持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这些通信设备可另外被称为用户装备(UE)。
传送方设备(例如,基站或UE)可使用编码算法来对码块进行编码。纠错码可被用于在码块中引入冗余,使得传输差错可被检测到和纠正。具有纠错码的编码算法的一些示例包括卷积码(CC)、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极性码。一些编码技术(诸如极性编码)在编码和解码期间使用可靠性度量,以使得信息比特可被加载在与有利的(例如,高)可靠性度量相关联的编码器比特信道处(或从与有利的(例如,高)可靠性度量相关联的解码器比特信道中取回)。在一些方面,用于描述包括信息比特的比特信道的常规技术可能是不足的。
概述
所描述的技术涉及支持高效的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改进的方法、系统、设备或装置。在一些情形中,传送方无线设备(例如,用户装备(UE)或基站)可使用极性码来对来自信息比特集合中的码字编码,而接收方无线设备(例如,用户装备(UE)或基站)可接收该码字并执行解码操作以尝试取回该信息比特集合。如本文中所描述的,传送方无线设备和接收方无线设备可确定极性码中的信息比特集合的比特位置,其可由一个或多个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描述。
具体地,信息比特位置可通过以下操作给出:针对一个或多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基于与每个极化阶段相关联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分区指派信息比特。一旦分区具有预定数目的比特信道(例如,64个),无线设备就可基于固定序列来向比特信道指派每个群内的信息比特。传达方无线设备可基于信息比特的所确定比特位置来对码字进行编码,或者接收方设备可基于所确定比特位置来对所接收的码字进行解码。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其中该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多个信息比特,标识用于该多个信息比特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根据该极性码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以获得该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可包括:用于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的装置,其中该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多个信息比特,用于标识用于该多个信息比特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的装置,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用于根据该极性码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以获得该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的装置。
描述了另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与该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可操作用于使处理器: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其中该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多个信息比特,标识用于该多个信息比特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根据该极性码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以获得该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可操作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其中该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多个信息比特,标识用于该多个信息比特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根据该极性码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以获得该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针对每个阶段指派信息比特包括:将每个阶段的每个分区递归划分成子分区,并且针对每个阶段应用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以向这些子分区指派每个阶段的每个分区的数个信息比特。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与前一极化阶段相关联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的。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计算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与前一极化阶段相关联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比特的累积和,将该累积和的值编群为两个或更多个群,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群中的累积和的值来向每个群指派比特值。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群中的累积和的值来向每个群指派比特值包括:向包括群大小的倍数的首次出现的群指派一并向其他群指派零。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结果所得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值集合对应于被指派给这些群的比特值。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群大小对应于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结果所得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值集合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阶段的每个分区的大小。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包括相等数目的一和零。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可以是用于递归划分的前一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一半。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针对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递归划分可在给定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包括预定数目的比特信道时终止。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在给定极化阶段向每个分区内的比特信道指派信息比特可基于固定序列。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固定序列可从极化权重、生成器权重、密度演进、互信息评估、基于外部信息传递图表的评估、或其组合中推导出。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可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经排序比特值而被指派给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至少是极性码的长度。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比极性码的长度短。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使用极性码来对码字进行编码以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该码字包括信息比特向量,该信息比特向量包括多个信息比特,标识用于该多个信息比特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特位置集合根据该极性码来在该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可包括:用于使用极性码来对码字进行编码以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的装置,其中该码字包括信息比特向量,该信息比特向量包括多个信息比特,用于标识用于该多个信息比特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的装置,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特位置集合根据该极性码来在该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的装置。
描述了另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与该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可操作用于使处理器:使用极性码来对码字进行编码以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该码字包括信息比特向量,该信息比特向量包括多个信息比特,标识用于该多个信息比特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特位置集合根据该极性码来在该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可操作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使用极性码来对码字进行编码以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该码字包括信息比特向量,该信息比特向量包括多个信息比特,标识用于该多个信息比特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特位置集合根据该极性码来在该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针对每个阶段指派信息比特包括:将每个阶段的每个分区递归划分成子分区,并且针对每个阶段应用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以向这些子分区指派每个阶段的每个分区的数个信息比特。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与前一极化阶段相关联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的。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计算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与前一极化阶段相关联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比特的累积和,将该累积和的值编群为两个或更多个群,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群中的该累积和的值来向每个群指派比特值。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群中的累积和的值来向每个群指派比特值包括:向包括群大小的倍数的首次出现的群指派一并向其他群指派零。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结果所得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值集合对应于被指派给这些群的比特值。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群大小对应于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结果所得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值集合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阶段的每个分区的大小。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包括相等数目的一和零。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用于每个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可以是用于递归划分的前一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一半。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针对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递归划分可在给定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包括预定数目的比特信道时终止。
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在给定极化阶段向每个分区内的比特信道指派信息比特可基于固定序列。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固定序列可从极化权重、生成器权重、密度演进、互信息评估、基于外部信息传递图表的评估、或其组合中推导出。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可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经排序比特值而被指派给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至少是极性码的长度。在上述方法、设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比极性码的长度短。
附图简述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设备的示例;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极性编码方案的示例;
图4和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针对不同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递归划分的示例示图;
图6解说了被用来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生成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示例方案;
图7和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设备的框图;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包括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用户装备(UE)的系统的框图;
图1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包括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基站的系统的框图;以及
图11和1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方法。
详细描述
描述了用于使用关于极性码的信息比特位置的基于序列的描述来确定信息比特在经编码码字中的比特位置的技术。无线设备(诸如基站或用户装备(UE))可使用极性码来对比特集进行编码以生成码字,该码字经由无线信道传送给接收机。由极性码编码器生成的比特数目(N)可基于幂函数(例如,2m)来确定。传送方无线设备可标识要包括在码字中的(例如,信息比特向量的)数个信息比特,并且可基于极性码的不同极化比特信道的可靠性次序(或可靠性次序的近似)来将这些信息比特映射到这些比特信道的比特位置。给定极化比特信道的容量可以因变于该比特信道的可靠性度量。信道容量在本文中也可被称为互信息。信息比特可被加载在与最高可靠性度量(或最高可靠性度量的近似)相关联的极化比特信道上,并且其余极化比特信道可被加载有冻结比特(以及在一些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
传送方无线设备和接收方无线设备可针对给定码长度N,基于N个比特信道的经排序列表来确定极性码中的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例如,传送方设备可确定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以将这些比特映射到极性码的比特信道,而接收方设备可确定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以解码这些比特。然而,用于描述包括信息比特的比特信道的常规技术可能是不足的(例如,可能需要大量的比特)。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支持对基于序列的极性码的高效描述,该描述可被用来确定极性码中的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
具体地,极性码的比特信道可针对极性码的一个或多个极化阶段被递归划分,并且信息比特可基于与每个极化阶段相关联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而被指派给不同的分区。与被用来使用常规技术描述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的比特数目相比,使用这些技术,被用来描述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的比特数目(即,在每个极化阶段在每个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所包括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可以较低。
以上介绍的本公开的各方面在以下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上下文中描述。随后描述了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过程和信令交换的各示例。本公开的各方面进一步通过并参考与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有关的装置示图、系统示图和流程图来解说和描述。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基站105、UE 115和核心网130。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长期演进(LTE)网络、高级LTE(LTE-A)网络、或新无线电(NR)网络。在一些情形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支持增强型宽带通信、超可靠(即,关键任务)通信、低等待时间通信、以及与低成本和低复杂度设备的通信。
基站10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基站天线来与UE 115进行无线通信。每个基站105可为相应的地理覆盖区域110提供通信覆盖。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示出的通信链路125可包括从UE 115到基站105的上行链路传输、或者从基站105到UE 115的下行链路传输。控制信息和数据可根据各种技术在上行链路信道或下行链路信道上被复用。控制信息和数据可以例如使用时分复用(TDM)技术、频分复用(FDM)技术或混合TDM-FDM技术在下行链路信道上被复用。在一些示例中,在下行链路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期间传送的控制信息可按级联方式在不同控制区划之间(例如,在共用控制区划与一个或多个因UE而异的控制区划之间)分布。
各UE 115可以分散遍及无线通信系统100,并且每个UE 115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UE 115也可被称为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某个其他合适术语。UE 115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个人电子设备、手持式设备、个人计算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物联网(IoT)设备、万物联网(IoE)设备、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电器、汽车、等等。
各基站105可与核心网130进行通信并且彼此通信。例如,基站105可通过回程链路132(例如,S1等)与核心网130对接。基站105可直接或间接地(例如,通过核心网130)在回程链路134(例如,X2等)上彼此通信。基站105可执行无线电配置和调度以用于与UE 115的通信,或者可在基站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进行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可以是宏蜂窝小区、小型蜂窝小区、热点等。基站105也可被称为演进型B节点(eNB)105。
基站105可通过S1接口连接到核心网130。核心网可以是演进型分组核心(EPC),该EPC可包括至少一个移动性管理实体(MME)、至少一个服务网关(S-GW)、以及至少一个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MME可以是处理UE 115与EPC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所有用户网际协议(IP)分组可通过S-GW来传递,S-GW自身可连接到P-GW。P-GW可提供IP地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P-GW可连接到网络运营商IP服务。运营商IP服务可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及分组交换(PS)流送服务。
核心网130可提供用户认证、接入授权、跟踪、IP连通性,以及其他接入、路由、或移动性功能。至少一些网络设备(诸如基站105)可包括子组件,诸如接入网实体,其可以是接入节点控制器(ANC)的示例。每个接入网实体可通过数个其他接入网传输实体来与数个UE115进行通信,每个其他接入网传输实体可以是智能无线电头端或传送/接收点(TRP)的示例。在一些配置中,每个接入网实体或基站105的各种功能可跨各种网络设备(例如,无线电头端和接入网控制器)分布或者被合并到单个网络设备(例如,基站105)中。
在一些情形中,无线设备(例如,基站105或UE 115)可使用极性码来对信息比特集合进行编码以传送给另一无线设备(例如,基站105或UE 115)。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无线设备可支持用于确定要在其处加载信息比特(例如,用于编码)或要在其处取回信息比特(例如,用于解码)的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的高效技术。具体地,传送方设备可确定要在其处加载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而接收方设备可确定要在其处取回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比特位置可基于在不同极化阶段对极性码的比特信道进行划分,并且在每个极化阶段基于与该极化阶段相关联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不同分区指派信息比特。一旦信息比特被指派给具有特定尺寸(例如,64个比特信道)的分区,则这些信息比特可基于固定序列被映射到特定比特信道。
图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设备200的示例。设备200可包括存储器205、编码器/解码器210和发射机/接收机215。总线220可连接存储器205和编码器/解码器210,并且总线225可连接编码器/解码器210和发射机/接收机215。在一些实例中,设备200可具有存储在存储器205中的数据以传送给另一设备,诸如UE115或基站105。为了发起数据传输,设备200可从存储器205取回包括信息比特的数据以进行传输。存储器205中所包括的信息比特可经由总线220传递至编码器/解码器210。信息比特数目可被表示为值K,如所示出的。
编码器210可对K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并输出具有长度N的码字,其中K<N。奇偶校验比特可被用在一些形式的外码中以提供冗余来保护信息比特,而冻结比特可通过对于编码器和解码器双方已知的给定值(0、1等)来标记(即,编码器在发射机处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而解码器对在接收机处接收到的码字进行解码)。从传送方设备的角度来看,设备200可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以产生码字,并且该码字可经由发射机215来传送。从接收方设备的角度来看,设备200可经由接收机215来接收经编码数据(例如,码字),并且可使用解码器210来解码经编码数据以获得信息比特。
如以上所提及的,设备200可使用极性码来生成具有长度N和维度K(对应于信息比特的数目)的码字。极性码是线性块纠错码的示例,已经表明极性码随着码长度增加而渐近地逼近理论信道容量。极性码可使用多个极化阶段来将非极化比特信道变换为可各自与可靠性度量相关联的极化比特信道(例如,信道实例或子信道)。极化比特信道的可靠性度量可近似极化比特信道成功地将信息比特传达给接收机的能力。每个极化比特信道随后可基于不同极化比特信道的可靠性度量(或不同极化比特信道的可靠性度量的近似)而被加载信息比特或非信息比特(例如,冻结比特或奇偶校验比特)以供传输。根据各个方面,可靠性度量可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对极性码的比特位置(例如,信道实例或子信道)进行递归划分,并且在每个极化阶段基于用于给定阶段的分区指派比特向量来向各子分区指派信息比特。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实现对比特位置的递归划分以允许设备确定比特信道的可靠性度量的极性编码方案300的示例。在第一极化阶段305-a,非极化比特信道集合可应用极化操作(例如,单个奇偶校验操作或重复操作),并且结果所得的极化比特信道可各自与基于非极化比特信道的可靠性度量(或互信息)确定的可靠性度量相关联。极化比特信道随后可基于不同极化比特信道的所确定可靠性度量被划分成扇区或群。例如,与单个奇偶校验操作相对应的比特信道可被划分成第一较低可靠性群,而与重复操作相对应的比特信道可被划分成第二较高可靠性群。极化过程可递归地继续至第二极化阶段305-b,直到在第三极化阶段305-c每个分区达到给定大小310。
传送方设备可标识供传输的信息比特(例如,信息比特向量)的数目,并且传送方设备可在递归划分期间基于极化比特信道的不同群的容量来向不同群分配或分发信息比特。由于不同群的容量可基于不同极化比特信道的可靠性度量,因此可基于与极化信道的不同群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来向极化信道的不同群分发或分配信息比特的子集。随后可基于极化度量(例如,极化权重、密度演进等)来向群内的特定极化比特信道指派信息比特。在每个群内指派信息比特可基于群内的比特信道的预定排序。如此,信息比特可被加载到与最高可靠性度量(或最高可靠性度量的近似)相关联的极化比特信道上,而其余比特(例如,奇偶校验比特和冻结比特)可被加载到其余极化比特信道上。
在一些方面,描述极性码中的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以使得设备可以能够基于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来对码字进行编码或解码可能是恰适的。在一些情形中,极性码中的信息比特的可能比特位置的数目可与由极性码生成的比特数目(即,N个比特)相对应,并且描述由极性码生成的N的每个值的比特位置可能是恰适的。由此,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经编码比特的比特位置可使用log2N个比特来描述,而由极性码生成的全部N个比特的比特位置可使用N*log2N个比特来描述。然而,这些技术可能是不足的,因为被用来描述由极性码生成的所有比特的比特位置的比特数目可能较高。
在其他情形中(例如,如参照图3所描述的),设备可将极性码的经编码比特映射到具有特定大小‘S’的比特信道的不同群(例如,在第三极化阶段305-c的64个比特信道)。随后可使用基于极化度量(例如,极化权重、密度演进等)的固定序列来将经编码比特映射到群中的比特信道。固定序列可使用S*log2S个比特来描述。另外,包括极性码的每个经编码比特的群可使用
Figure GDA0002843809270000121
个比特来描述,而包括极性码的所有比特的群可使用
Figure GDA0002843809270000122
个比特来描述。由此,被用来描述极性码中的所有比特的比特位置的比特数目可等于
Figure GDA0002843809270000131
个比特。尽管与使用比特信道的显式排序相比使用了较少的比特,但是这些技术也可能是不足的,因为被用来描述由极性码生成的所有比特的比特位置的比特数目可能仍然相对较高。
如本文中所描述的,被用来对要被传送的码字进行编码或对所接收的码字进行解码的极性码的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可使用递归划分和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高效地描述。具体地,一个或多个极化阶段的比特信道可被递归划分,并且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可基于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而被指派给各子分区。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每个比特可确定信息比特(如果针对该分区存在的话)被指派给第一子分区(例如,较高可靠性分区)或第二子分区(较低可靠性分区)。作为示例,对于图3中的K个信息比特中的信息比特,无线设备可确定在阶段305-a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指示该信息比特被加载到比特信道的较低群(K1)中的比特信道上。无线设备随后可对K1个信息比特(包括该信息比特)的比特信道进行划分,并且确定在阶段305-b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指示该信息比特被加载到比特信道的较低群(K11)中的比特信道上。
在第三极化阶段305-c,对比特信道的递归划分可以终止,因为在第三极化阶段305-c的比特信道的每个群可包括特定数目的比特信道‘S’。随后可基于固定序列来向该群的特定比特信道指派已经传播到每个群的数个信息比特。使用这些技术,极性码的每个经编码比特的比特位置可在阶段305-a使用N个比特并且在阶段305-b使用N/2个比特来描述。随后,在阶段305-c,每个经编码比特的比特位置可基于可使用S*log2S个比特来描述的固定序列。由此,被用来描述极性码中的所有比特的比特位置(或比特序列)的比特数目可等于S*log2S+N+N/2个比特,其可小于被用来使用上述其他常规技术描述极性码中的所有比特的比特位置的比特数目。该技术能够在极性码中存在附加阶段时被扩展以支持更高的N值。如能够理解的,用于N的任何给定值的比特数目将由S*log2S加上序列
Figure GDA0002843809270000132
给出,随着N增加,其逼近于2N的极限。由此,用于描述具有满足2m(其中m是整数,至多达并包括N)的多个码长中的任一者的极性码的信息比特位置的上边界由S*log2S+2N给出。
图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针对不同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的递归划分的示例示图400。在图4的一些方面,无线设备可对信息比特集合(例如,K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其中K可以小于或等于极性码的长度N。在一些示例中,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可基于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425、430和435来确定,以对要被传送的码字进行编码或对所接收的码字进行解码。
在图4的示例中,无线设备可生成N=16个经编码比特以供在无线信道上传输给另一无线设备。在第一极化阶段405-a,非极化比特信道410可被划分成比特信道的两个子分区415。无线设备随后可使用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425来确定信息比特中有多少信息比特要指派给比特信道的较低子分区(例如,与较高可靠性相关联)或比特信道的较高子分区(例如,与较低可靠性相关联)。
作为示例,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被用来确定K=8的信息比特的比特信道。从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425的第一比特位置(例如,图4中的底部)开始,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425中的一部分的比特值可被用来确定八(8)个信息比特中有多少信息比特要被分配给较低子分区和较高子分区。在所解说的示例中,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比特值‘0’指示一信息比特要被指派给较低子分区,而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比特值‘1’指示一信息比特要被指派给较高子分区。由此,信息比特中的六(6)个信息比特可被分配给较低子分区415-a,而这些信息比特中的两(2)个信息比特可被分配给较高子分区415-b。
在第二极化阶段405-b,比特信道的两(2)个分区415中的每一者可被划分成比特信道的子分区420。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430可以与在阶段405-a使用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425相同的方式来使用。具体地,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430可被用来在第二极化阶段将被指派给较低分区415-a的六(6)个比特指派给较低子分区420-a或较高子分区420-b,而第二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430也可被用来将被指派给较高分区415-b的两(2)个比特指派给较低子分区420-c或较高子分区420-d。
在第三极化阶段405-c,无线设备可基于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435来重复划分并且向分区指派比特(例如,信息比特)的过程。在该阶段之后,无线设备可确定比特信道群的大小(即,在阶段405-d)包括预定数目的比特信道(例如,在图4的示例中为两(2)个),并且无线设备可在该阶段终止对这些比特信道进行递归划分的过程。无线设备随后可使用固定序列来确定信息比特到每个群内的特定比特信道的映射。
由于在给定极化阶段405的每个子分区包括相同数目的比特,因此每个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包括相等数目的一和零,以使得在对于给定阶段,分区被指派给与分区长度相匹配的多个信息比特的情况下,每个信息比特被指派给子分区。所提供的示例被简化以便于解说,并且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一般可被应用于码字长度N大于特定阈值(例如,128、256等)的情形。在此类示例中,当码字长度N较大时,递归划分终止的比特信道群的大小也可能较大(例如,64个比特信道),以允许极性码的改进性能。
相应地,使用这些技术,信息比特的位置(例如,U域中的比特信道)可使用
Figure GDA0002843809270000151
个比特来描述。例如,在N=512且S=64的情形中,用于使用递归划分和二进制分区指派来描述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数目为1280个比特。注意到,这支持N∈{64,128,256,512}的极性码。此外,为了扩展该极性码描述以支持N∈{64,128,256,512,1024},只需要其他1024个比特。这些技术可以是优选的,因为如上所述,使用常规技术描述信息比特的位置所使用的比特数目可以为N*log2N或
Figure GDA0002843809270000152
由此,在以上针对N=512且S=64描述的示例中,信息比特的位置可基于常规技术分别使用4608个比特或1920个比特来描述,其中的每一种均显著地大于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来描述相同序列所使用的1280个比特。此外,在比特位置次序的常规描述的情形中,针对不同的N值可能需要单独的描述。
在一些示例中,缩短(例如,已知比特穿孔)可被用于速率匹配的目的。在此类实例中,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经缩短比特(shortened bit)的位置被跳过,并且被用来确定已经使用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指派了多少信息比特的信息比特计数器对于经缩短比特不增加。用于经缩短比特的相应比特信道随后使用已知比特值来加载(例如,被视为冻结比特)。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针对不同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的递归划分的示例示图500。在图5的一些方面,无线设备可对信息比特集合(例如,K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其中K可以小于或等于极性码的长度N。在一些示例中,信息比特的比特位置可基于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525、530和535来确定,以对要被传送的码字进行编码或对所接收的码字进行解码。
在图5的示例中,无线设备可生成N=16个经编码比特以供在无线信道上传输给另一无线设备。然而,在该示例中,在第一极化阶段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例如,8)可以比极性码的长度(例如,16)短。尽管如此,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被用来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来向比特信道分区指派每个经编码比特。具体而言,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每个比特可被用来向比特信道分区指派多个经编码比特(例如,在该示例中为2个)。使用具有比极性码短的长度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比特信道指派经编码比特可以减少被用来向极性码的比特信道指派经编码比特的比特数目,进而带来在一个或多个极化阶段的比特信道指派的粒度的损失。
在第一极化阶段505-a,非极化比特信道510可被划分成比特信道的两个子分区515。无线设备随后可使用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525来确定信息比特中有多少信息比特要指派给比特信道的较低子分区(例如,与较高可靠性相关联)或比特信道的较高子分区(例如,与较低可靠性相关联)。
作为示例,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被用来确定K=8的信息比特的比特信道。从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525的第一比特位置(例如,图5中的底部)开始,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525中的一部分的比特值可被用来确定八(8)个信息比特中有多少信息比特要被分配给较低子分区和较高子分区。在所解说的示例中,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比特值‘0’指示两个信息比特要被指派给较低子分区,而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比特值‘1’指示两个信息比特要被指派给较高子分区。由此,信息比特中的六(6)个信息比特可被分配给较低子分区515-a,而这些信息比特中的两(2)个信息比特可被分配给较高子分区515-b。
在第二极化阶段505-b,比特信道的两(2)个分区515中的每一者可被划分成比特信道的子分区520。因为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包括与在阶段505-b要指派给比特信道分区的比特数目相同的比特数目,因此可以使用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每个比特来向一比特信道分区指派一比特。具体而言,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530可被用来在第二极化阶段将被指派给较低分区515-a的六(6)个比特指派给较低子分区520-a或较高子分区520-b,而第二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530也可被用来将被指派给较高分区515-b的两(2)个比特指派给较低子分区520-c或较高子分区520-d。
在第三极化阶段505-c,无线设备可基于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535来重复划分并且向分区指派比特(例如,信息比特)的过程。在该阶段之后,无线设备可确定比特信道群的大小(即,在阶段505-d)包括预定数目的比特信道(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为两(2)个),并且无线设备可在该阶段终止对这些比特信道进行递归划分的过程。无线设备随后可使用固定序列来确定信息比特到每个群内的特定比特信道的映射。
由于在给定极化阶段505的每个子分区包括相同数目的比特,因此每个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包括相等数目的一和零,以使得在对于给定阶段,分区被指派给与分区长度相匹配的多个信息比特的情况下,每个信息比特被指派给子分区。所提供的示例被简化以便于解说,并且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一般可被应用于码字长度N大于特定阈值(例如,128、256等)的情形。在此类示例中,当码字长度N较大时,递归划分终止的比特信道群的大小也可能较大(例如,64个比特信道),以允许极性码的改进性能。
相应地,使用这些技术,信息比特的位置(例如,U域中的比特信道)可使用甚至比参照图4描述的技术少的比特来描述。具体而言,被用来在一个或多个极化阶段向比特信道指派经编码比特的比特数目可被减少(例如,在上述示例中减少一半)。尽管上述示例讨论了基于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每个比特的比特值来向相应分区指派两个经编码比特,但是应理解,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每个比特可被用来向相应分区指派不同数目的经编码比特(例如,4)。在一些示例中,缩短(例如,已知比特穿孔)可被用于速率匹配的目的。在此类情形中,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经缩短比特的位置被跳过,并且被用来确定已经使用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指派了多少信息比特的信息比特计数器对于经缩短比特不增加。用于经缩短比特的相应比特信道随后使用已知比特值来加载(例如,被视为冻结比特)。
图6解说了用来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生成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示例方案600。参照图4和5描述的技术讨论了在每个极化阶段使用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比特信道分区指派在相应极化阶段的比特。尽管这些技术可以减少被用来描述由极性码生成的经编码比特的比特位置(或比特序列)的比特数目(例如,当与常规技术相比时),但是参照图6描述的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被用来描述由极性码生成的经编码比特的比特位置(或比特序列)的比特数目。
具体而言,如以上所提及的,可(例如,间接或直接地)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要被用来在特定极化阶段向比特信道分区指派经编码比特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以指被用来针对不同极化阶段生成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单个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因为可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针对不同极化阶段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因此被用来描述由极性码生成的经编码比特的比特位置(或比特序列)的比特数目可被减少(即,减少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在图6的示例中,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605可被用来推导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625。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625可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计算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605中的比特的累积和以生成累积和的值集合610。该累积和的值集合随后可被编群为多个群,每个群包括两个累积和的值。比特值随后可基于每个群中的累积和的值而被指派给每个群。
在一些情形中,一可被指派给包括群大小的倍数的首次出现的群,而零可被指派给其他群。在该示例中,因为每个群可包括两个累积和的值,因此一可被指派给包括二的倍数的首次出现的群,而零可被指派给其他群。由此,零可被指派给第一群620-a,零可被指派给第二群620-b,一可被指派给第三群620-c(例如,因为群620-c包括二的首次出现),零可被指派给第四群620-d,一可被指派给第五群620-e(例如,因为群620-e包括四的首次出现),零可被指派给第六群620-f,一可被指派给第七群620-g(例如,因为群620-g包括六的首次出现),并且一可被指派给第八群620-h(例如,因为群620-h包括八的首次出现)。
尽管上述技术讨论了直接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但是在某个特定极化阶段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也可以使用上述技术来从前一极化阶段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例如,其中前一极化阶段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的)。此外,尽管上述技术讨论了推导出大小为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前一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一半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但是应理解,具有不同长度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从另一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例如,为了从长度为N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长度为N/X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累积和的值可被编群为大小为X的群。如此,一可被指派给包括累积和的值(即,X的倍数)的首次出现的群,而零可被指派给其他群。
以上技术可由被配置成使用极性码来编码码字的UE或基站来实现。也就是说,UE或基站可使用上述技术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605或另一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推导出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以用来在特定极化阶段向比特信道分区指派比特。在此类情形中,因为可从单个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所以UE或基站可仅缓冲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例如,而非多个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此外,因为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某些比特值的累积可能与极性码中的比特信道的可靠性相对应,因此使用上述技术从较长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的较短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以准确地表示极性码中的比特信道的可靠性。
如能够理解的,参照图6描述的用于应用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技术可被用于针对图5描述的技术。例如,比极性码长度短的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被用于具有比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长的分区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极化阶段,而用于具有比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短的分区长度的附加极化阶段的每个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直接地、或经由附加中间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间接地推导出。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无线设备705的框图700。无线设备705可以是如本文中所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设备705可包括接收机710、通信管理器715和发射机720。无线设备705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处于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接收机710可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有关的信息等)。信息可例如经由链路725被传递至设备的其他组件。接收机710可以是参照图9和10描述的收发机935或收发机1035的各方面的示例。接收机71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天线集合。
发射机720可传送由该设备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在一些情形中,发射机720可经由链路730来与通信管理器715进行通信。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720可与接收机710共处于收发机模块中。例如,发射机720可以是参照图9和10描述的收发机935或收发机1035的各方面的示例。发射机72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天线集合。
通信管理器715可以是参照图8、9和10描述的通信管理器815、通信管理器915或通信管理器1015的各方面的示例。通信管理器7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则通信管理器7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的功能可以由设计成执行本公开中所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执行。
通信管理器7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物理地位于各个位置处,包括被分布成使得功能的各部分在不同物理位置处由一个或多个物理设备实现。在一些示例中,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通信管理器7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以是分开且相异的组件。在其他示例中,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通信管理器7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硬件组件(包括但不限于I/O组件、收发机、网络服务器、另一计算设备、本公开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或其组合)相组合。
接收机710可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其中该码字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合;并且接收机710可经由链路725来将该码字传递至通信管理器715。通信管理器715可标识用于该信息比特集合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划分,以及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根据该极性码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以获得该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
通信管理器715还可使用极性码来对码字进行编码以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该码字包括信息比特向量,该信息比特向量包括信息比特集合,以及标识用于该信息比特集合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划分,以及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通信管理器715随后可经由链路730来将经编码码字传递至发射机720,并且发射机720可根据该极性码基于比特位置集合来在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无线设备805的框图800。无线设备805可以是如参照图7描述的无线设备705或UE 115或基站105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设备805可包括接收机810、通信管理器815和发射机820。无线设备805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处于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接收机810可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有关的信息等)。信息可例如经由链路840被传递至设备的其他组件。接收机810可以是参照图9和10描述的收发机935或收发机1035的各方面的示例。接收机81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天线集合。
通信管理器815可以是参照图7、9和10描述的通信管理器715、通信管理器915、或通信管理器1015的各方面的示例。通信管理器815可包括信息比特位置标识器825、解码器830和编码器835。
在一些方面,接收机810可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其中该码字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合;并且接收机810可经由链路840来将该码字传递至信息比特位置标识器。信息比特位置标识器825可标识用于该信息比特集合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划分,以及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信息比特位置标识器825随后可将信息比特集合的信息比特位置845-a传递至解码器830,并且解码器830可根据极性码来对所接收的码字进行解码以获得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
在其他方面,编码器835可使用极性码来对码字进行编码以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码字包括信息比特向量,该信息比特向量包括信息比特集合,并且编码器835可将信息比特集合的信息比特位置845-b传递至信息比特位置标识器825。信息比特位置标识器825可标识用于该信息比特集合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划分,以及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信息比特位置标识器825随后可经由链路850来将经编码码字传递至发射机820,并且发射机820可根据极性码基于比特位置集合来在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
在一些情形中,针对每个阶段指派信息比特包括:将每个阶段的每个分区递归划分成子分区,并且针对每个阶段应用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以向这些子分区指派每个阶段的每个分区的数个信息比特。在一些情形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与前一极化阶段相关联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的。
在一些情形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计算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与前一极化阶段相关联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比特的累积和,将该累积和的值编群为两个或更多个群,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群中的该累积和的值来向每个群指派比特值。
在一些情形中,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群中的累积和的值来向每个群指派比特值包括:向包括群大小的倍数的首次出现的群指派一并向其他群指派零。在一些情形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结果所得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值集合对应于指派给这些群的比特值。在一些情形中,群大小对应于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结果所得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
在一些情形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值集合基于每个阶段的每个分区的大小。在一些情形中,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包括相等数目的一和零。在一些情形中,用于每个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是用于递归划分的前一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一半。
在一些情形中,针对极性码的极化阶段集合对比特信道进行递归划分在给定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包括预定数目的比特信道时终止。在一些情形中,在给定极化阶段向每个分区内的比特信道指派信息比特基于固定序列。在一些情形中,固定序列是从极化权重、生成器权重、密度演进、互信息评估、基于外部信息传递图表的评估、或其组合中推导出的。在一些情形中,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经排序比特值而被指派给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在一些情形中,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至少是极性码的长度。在一些情形中,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比极性码的长度短。
发射机820可传送由该设备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在一些情形中,发射机820可经由链路850来与通信管理器815进行通信。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820可与接收机810共处于收发机模块中。例如,发射机820可以是参照图9和10描述的收发机935或收发机1035的各方面的示例。发射机82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天线集合。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包括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设备905的系统900的示图。设备905可以是如以上例如参照图7和8描述的无线设备705、无线设备805或UE 115的组件的示例或者包括这些组件。设备905可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其包括用于传送和接收通信的组件,包括UE通信管理器915、处理器920、存储器925、软件930、收发机935、天线940和I/O控制器945。这些组件可以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例如,总线910)处于电子通信。设备905可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5进行无线通信。
处理器920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通用处理器、DSP、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ASIC、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组件、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其任何组合)。在一些情形中,处理器920可被配置成使用存储器控制器来操作存储器阵列。在其他情形中,存储器控制器可被集成到处理器920中。处理器920可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功能或任务)。
存储器925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925可存储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930,这些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在一些情形中,存储器925可尤其包含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该BIOS可控制基本硬件或软件操作,诸如与外围组件或设备的交互。
软件930可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的代码,包括用于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代码。软件930可被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系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中。在一些情形中,软件930可以不由处理器直接执行,但可使得计算机(例如,在被编译和执行时)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
收发机93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有线或无线链路进行双向通信,如上所述。例如,收发机935可表示无线收发机并且可与另一无线收发机进行双向通信。收发机935还可包括调制解调器以调制分组并将经调制的分组提供给天线以供传输、以及解调从天线接收到的分组。在一些情形中,无线设备可包括单个天线940。然而,在一些情形中,该设备可具有不止一个天线940,这些天线可以能够并发地传送或接收多个无线传输。
I/O控制器945可管理设备905的输入和输出信号。I/O控制器945还可管理未被集成到设备905中的外围设备。在一些情形中,I/O控制器945可代表至外部外围设备的物理连接或端口。在一些情形中,I/O控制器945可以利用操作系统,诸如
Figure GDA0002843809270000241
Figure GDA0002843809270000242
或另一已知操作系统。在其他情形中,I/O控制器945可表示调制解调器、键盘、鼠标、触摸屏或类似设备或者与其交互。在一些情形中,I/O控制器945可被实现为处理器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形中,用户可经由I/O控制器945或者经由I/O控制器945所控制的硬件组件来与设备905交互。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包括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设备1005的系统1000的示图。设备1005可以是如以上(例如参照图1、7和8)描述的无线设备705、无线设备805或基站105的组件的示例或者包括这些组件。设备1005可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其包括用于传送和接收通信的组件,包括基站通信管理器1015、处理器1020、存储器1025、软件1030、收发机1035、天线1040、网络通信管理器1045、以及站间通信管理器1050。这些组件可以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例如,总线1010)处于电子通信。设备1005可与一个或多个UE 115进行无线通信。
处理器1020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通用处理器、DSP、CPU、微控制器、ASIC、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组件、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其任何组合)。在一些情形中,处理器1020可被配置成使用存储器控制器来操作存储器阵列。在其他情形中,存储器控制器可被集成到处理器1020中。处理器1020可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功能或任务)。
存储器1025可包括RAM和ROM。存储器1025可存储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1030,这些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在一些情形中,存储器1025可尤其包含BIOS,该BIOS可控制基本硬件或软件操作,诸如与外围组件或设备的交互。
软件1030可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的代码,包括用于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代码。软件1030可被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系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中。在一些情形中,软件1030可以不由处理器直接执行,但可使得计算机(例如,在被编译和执行时)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
收发机103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有线或无线链路进行双向通信,如上所述。例如,收发机1035可表示无线收发机并且可与另一无线收发机进行双向通信。收发机1035还可包括调制解调器以调制分组并将经调制的分组提供给天线以供传输、以及解调从天线接收到的分组。
在一些情形中,无线设备可包括单个天线1040。然而,在一些情形中,该设备可具有不止一个天线1040,这些天线可以能够并发地传送或接收多个无线传输。网络通信管理器1045可管理与核心网的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回程链路)。例如,网络通信管理器1045可管理客户端设备(诸如一个或多个UE 115)的数据通信的传递。
站间通信管理器1050可管理与其他基站105的通信,并且可包括控制器或调度器以用于与其他基站105协作地控制与UE 115的通信。例如,站间通信管理器1050可针对各种干扰缓解技术(诸如波束成形或联合传输)来协调对去往UE 115的传输的调度。在一些示例中,站间通信管理器1050可提供LTE/LTE-A或NR无线通信网络内的X2或Xn接口以提供基站105之间的通信。
图11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方法1100的流程图。方法11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中所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100的操作可由如参照图7和8描述的通信管理器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 115或基站105可执行代码集以控制该设备的功能元件执行下述功能。附加地或替换地,UE 115或基站105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下述功能的各方面。
在框1105,UE 115或基站105可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其中该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多个信息比特。在一些情形中,码字也可基于多个冻结比特,并且UE115或基站105可在解码期间使用冻结比特来例如检测错误。冻结比特的值可由编码器(例如,传送方设备)和解码器(例如,UE 115或基站105)两者已知的给定值(0、1等)来标记。框1105的操作可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1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和8描述的接收机来执行。
在框1110,UE 115或基站105可标识用于该多个信息比特的该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该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该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框1110的操作可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1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和8描述的信息比特位置标识器来执行。
在框1115,UE 115或基站105可根据该极性码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以获得该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因为比特位置(或比特序列)可基于用于每个极化阶段的单个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标识,所以较少比特可被用来描述极性码中的比特位置(例如,相对于常规技术)以允许UE 115或基站105取回信息比特。框1115的操作可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1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和8描述的解码器来执行。
图12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的方法1200的流程图。方法12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中所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200的操作可由如参照图7和8描述的通信管理器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 115或基站105可执行代码集以控制该设备的功能元件执行下述功能。附加地或替换地,UE 115或基站105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下述功能的各方面。
在框1205,UE 115或基站105可标识用于多个信息比特的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该比特位置集合可使用以下操作来确定:针对极性码的至少一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划分,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该至少一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该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被用来确定给定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中有多少信息比特要指派给比特信道的较低子分区(例如,与较高可靠性相关联)或比特信道的较高子分区(例如,与较低可靠性相关联)。该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可(例如,直接或间接地)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其可以比极性码的长度长或短)中推导出。因为可以基于针对每个极化阶段的单个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标识比特位置(或比特序列),因此被用来描述极性码中的比特位置的比特数目可以比常规技术少。用于给定阶段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可以是用于递归划分的前一阶段的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的一半。对比特信道的递归划分可在处于某个极化阶段的比特信道的每个群包括特定数目的比特信道时或者在特定数目的阶段之后终止。一旦递归划分被终止,固定序列就可被用来向给定分区的比特信道指派用于该分区的该数目的信息比特。固定序列可从极化权重、生成器权重、密度演进、互信息评估、或基于外部信息传递图表的评估中推导出。框1205的操作可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2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和8描述的信息比特位置标识器来执行。
在框1210,UE 115或基站105可使用极性码的所标识比特位置集合来对多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以获得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的码字。在一些情形中,该编码将冻结比特应用于极性码的其他比特位置。接收方UE或基站也可在解码期间(例如,在SCL过程中)将其他比特位置指派给冻结比特。冻结比特的值可由编码器(例如,UE 115或基站105)和解码器(例如,接收方设备)两者已知的给定值(0、1等)来标记。框1210的操作可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2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和8描述的编码器来执行。
在框1215,UE 115或基站105可在该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框1215的操作可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2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以由如参照图7和8描述的发射机来执行。
应当注意,上述方法描述了可能的实现,并且各操作和步骤可被重新安排或以其他方式被修改且其他实现也是可能的。此外,来自两种或更多种方法的诸方面可被组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以及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无线电技术,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等。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IS-2000版本常可被称为CDMA2000 1X、1X等。IS-856(TIA-856)常被称为CDMA20001xEV-DO、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
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MB)、演进型UTRA(E-UTRA)、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LTE和LTE-A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NR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尽管LTE或NR系统的各方面可被描述以用于示例目的,并且在以上大部分描述中可使用LTE或NR术语,但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也可应用于LTE或NR应用以外的应用。
在LTE/LTE-A网络(包括本文所描述的此类网络)中,术语演进型B节点(eNB)可一般用于描述基站。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异构LTE/LTE-A或NR网络,其中不同类型的eNB提供对各种地理区划的覆盖。例如,每个eNB、下一代B节点(gNB)或基站可提供对宏蜂窝小区、小型蜂窝小区、或其他类型的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取决于上下文,术语“蜂窝小区”可被用于描述基站、与基站相关联的载波或分量载波、或者载波或基站的覆盖区域(例如,扇区等)。
基站可包括或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接入点、无线电收发机、B节点、eNB、g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基站的地理覆盖区域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数个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例如,宏或小型蜂窝小区基站)。本文中所描述的UE可以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基站和网络装备(包括宏eNB、小型蜂窝小区eNB、gNB、中继基站等)通信。可能存在不同技术的交叠地理覆盖区域。
宏蜂窝小区一般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数千米),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与网络供应商的服务订阅的UE接入。与宏蜂窝小区相比,小型蜂窝小区是可以在与宏蜂窝小区相同或不同的(例如,有执照、无执照等)频带中操作的低功率基站。根据各个示例,小型蜂窝小区可包括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以及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例如可覆盖较小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与网络供应商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也可覆盖较小地理区域(例如,住宅)且可提供有约束地由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该住宅中的用户的UE等等)的接入。用于宏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宏eNB。用于小型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eNB、微微eNB、毫微微eNB、或家用eNB。eNB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蜂窝小区(例如,分量载波)。
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可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各基站可具有相似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大致对齐。对于异步操作,各基站可具有不同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可以不在时间上对齐。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同步或异步操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下行链路传输还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而上行链路传输还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本文中所描述的每条通信链路(包括例如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其中每个载波可以是由多个副载波构成的信号(例如,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
本文结合附图阐述的说明描述了示例配置而不代表可被实现或者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示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示例性”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而并不意指“优于”或“胜过其他示例”。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描述的技术的理解。然而,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技术。在一些实例中,众所周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示出以避免模糊所描述的示例的概念。
在附图中,类似组件或特征可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相同类型的各个组件可通过在附图标记后跟随短划线以及在类似组件之间进行区分的第二标记来加以区分。如果在说明书中仅使用第一附图标记,则该描述可应用于具有相同的第一附图标记的类似组件中的任何一个组件而不论第二附图标记如何。
本文中所描述的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各样的不同技艺和技术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说明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结合本文中的公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框以及模块可以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其他示例和实现落在本公开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例如,由于软件的本质,上述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连线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也可物理地位于各种位置,包括被分布以使得功能的各部分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另外,如本文(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在项目列举(例如,以附有诸如“中的至少一个”或“中的一个或多个”之类的措辞的项目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包含性列举,以使得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列举意指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同样,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基于”不应被解读为引述封闭条件集。例如,被描述为“基于条件A”的示例性步骤可基于条件A和条件B两者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换言之,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基于”应当以与短语“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同的方式来解读。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非瞬态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压缩盘(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手段且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非瞬态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的,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以上介质的组合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本文中的描述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变形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40)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其中所述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多个信息比特;
标识用于所述多个信息比特的所述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所述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
根据所述极性码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以获得所述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信息比特包括:将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递归划分成子分区,并且针对所述每个极化阶段应用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以向各子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每个分区的数个信息比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从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与前一极化阶段相关联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计算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与所述前一极化阶段相关联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比特的累积和,将所述累积和的值编群为两个或更多个群,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群中的所述累积和的值来向每个群指派比特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群中的所述累积和的值来向每个群指派所述比特值包括:向包括群大小的倍数的首次出现的群指派一并向其他群指派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结果所得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值集合对应于被指派给所述群的所述比特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群大小对应于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结果所得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值集合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每个分区的大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包括相等数目的一和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是用于所述递归划分的前一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一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极性码的所述多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递归划分在给定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包括预定数目的比特信道时终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信息比特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经排序比特值而被指派给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至少是所述极性码的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比所述极性码的长度短。
1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使用极性码来对码字进行编码以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码字包括信息比特向量,所述信息比特向量包括多个信息比特;
标识用于所述多个信息比特的所述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所述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根据所述极性码来在所述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信息比特包括:将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递归划分成子分区,并且针对所述每个极化阶段应用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以向各子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每个分区的数个信息比特。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从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与前一极化阶段相关联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推导出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计算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或与所述前一极化阶段相关联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中的比特的累积和,将所述累积和的值编群为两个或更多个群,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群中的所述累积和的值来向每个群指派比特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群中的所述累积和的值来向每个群指派所述比特值包括:向包括群大小的倍数的首次出现的群指派一并向其他群指派零。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结果所得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值集合对应于被指派给所述群的所述比特值。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群大小对应于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结果所得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值集合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每个分区的大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包括相等数目的一和零。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大小是用于所述递归划分的前一阶段的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一半。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极性码的所述多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递归划分在给定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包括预定数目的比特信道时终止。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信息比特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经排序比特值而被指派给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至少是所述极性码的长度。
2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比特长度比所述极性码的长度短。
2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操作用于使所述装置:
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其中所述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多个信息比特;
标识用于所述多个信息比特的所述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所述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
根据所述极性码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以获得所述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
3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操作用于使所述装置:
使用极性码来对码字进行编码以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码字包括信息比特向量,所述信息比特向量包括多个信息比特;
标识用于所述多个信息比特的所述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所述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根据所述极性码来在所述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
3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的装置,其中所述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多个信息比特;
用于标识用于所述多个信息比特的所述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的装置,其中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所述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极性码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以获得所述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的装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信息比特包括:将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递归划分成子分区,并且针对所述每个极化阶段应用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以向各子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每个分区的数个信息比特。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中针对所述极性码的所述多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递归划分在给定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包括预定数目的比特信道时终止。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信息比特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经排序比特值而被指派给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
3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使用极性码来对码字进行编码以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的装置,其中所述码字包括信息比特向量,所述信息比特向量包括多个信息比特;
用于标识用于所述多个信息比特的所述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的装置,其中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所述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根据所述极性码来在所述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的装置。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信息比特包括:将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递归划分成子分区,并且针对所述每个极化阶段应用相应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以向各子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每个分区的数个信息比特。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针对所述极性码的所述多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递归划分在给定极化阶段的每个分区包括预定数目的比特信道时终止。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所述信息比特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的经排序比特值而被指派给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
39.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码字,其中所述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使用极性码编码的多个信息比特;
标识用于所述多个信息比特的所述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所述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
根据所述极性码来解码所接收的码字以获得所述比特位置集合处的信息比特向量。
40.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使用极性码来对码字进行编码以供在无线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码字包括信息比特向量,所述信息比特向量包括多个信息比特;
标识用于所述多个信息比特的所述极性码的比特位置集合,其中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操作来确定的:针对所述极性码的多个极化阶段中的每个极化阶段对比特信道进行分区划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主二进制分区指派向量来向各分区指派所述每个极化阶段的信息比特;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特位置集合根据所述极性码来在所述无线信道上传送经编码码字。
CN201880074594.7A 2017-11-20 2018-11-16 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 Active CN1113736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18,393 US10432357B2 (en) 2017-06-02 2017-11-20 Sequence-based polar code description
US15/818,393 2017-11-20
US15/819,828 2017-11-21
US15/819,828 US10623138B2 (en) 2017-06-02 2017-11-21 Sequence-based polar code description
PCT/US2018/061618 WO2019099901A1 (en) 2017-11-20 2018-11-16 Sequence-based polar code descrip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3662A CN111373662A (zh) 2020-07-03
CN111373662B true CN111373662B (zh) 2021-04-23

Family

ID=6653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4594.7A Active CN111373662B (zh) 2017-11-20 2018-11-16 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14546A1 (zh)
CN (1) CN111373662B (zh)
WO (1) WO2019099901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2460A (zh) * 2016-09-21 2017-02-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极化码与重复码级联的纠错编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2460A (zh) * 2016-09-21 2017-02-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极化码与重复码级联的纠错编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14546A1 (en) 2020-09-30
CN111373662A (zh) 2020-07-03
WO2019099901A1 (en) 2019-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2199B (zh) 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
US10623138B2 (en) Sequence-based polar code description
CN111052616B (zh) 用于极化码的信道排序的构建
US11201691B2 (en) Mutual-information based recursive polar code construction
CN110431749B (zh) 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
RU2756094C2 (ru) Кодирование и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е широковещательного канала
CN110214420B (zh) 基于互信息的递归极化码构建
JP2020509660A (ja) 適応的誤り検出を用いる連結Polar符号
CN110419181B (zh) 基于互信息的极性码构造的方法、装置、装备和介质
CN111095831B (zh) 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技术
CN109690989B (zh) 传达信息加上对传输时间的指示
CN111373662B (zh) 基于序列的极性码描述
WO2018232562A1 (en) POLAR CODE PARITY BITS FOR EARLY STO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