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2328B - 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2328B
CN111372328B CN202010174195.7A CN202010174195A CN111372328B CN 111372328 B CN111372328 B CN 111372328B CN 202010174195 A CN202010174195 A CN 202010174195A CN 111372328 B CN111372328 B CN 111372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modification
radio frequ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41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2328A (zh
Inventor
熊伟
蒋耀辉
谢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one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3one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one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3onedat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41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2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2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2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2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2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的步骤包括: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将所述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将所述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修改报文,并通过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修改报文对应返回的回复报文,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本发明实现了通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按照预设份数对复制报文,将复制报文进行修改,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发送修改报文和回复报文,从而提高了局域网的数据冗余能力,提高了数据通信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数据通信采用的是无线网络通信方法,在无线网络通信的过程中,当无线网络接入点出现故障时,会导致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中断,再者,由于无线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弱,导致通信数据包的丢失,从而导致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中断。由此可知,目前数据通信方法中无线网络的数据冗余能力差,数据通信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数据通信方法中无线网络的数据冗余能力差,数据通信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的通信方法,所述数据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将所述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
将所述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修改报文,并通过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修改报文对应返回的回复报文,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优选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修改报文对应返回的回复报文,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接收所述回复报文,得到所述回复报文;
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局域网的客户端;
将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回复报文中的第一个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修改报文,并通过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特性对所述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所述修改报文;
通过所述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
将所述中转器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中的第一个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中转器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中的第一个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修改报文中除所述第一个修改报文外的其余修改报文存储在所述中转器中,并在所述中转器中获取所述其余修改报文对应的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
将所述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对应的端口地址存储于所述中转器中,并删除所述其余修改报文。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将所述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局域网的客户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第一客户端网络,以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网络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
将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第二客户端网络,以通过所述第二客户端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回复报文;
将所述客户端中的多射频模块与所述局域网的基站进行连接,建立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以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及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的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
复制模块,用于将所述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
修改模块,用于将所述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修改报文;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修改报文对应返回的回复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的通信设备,所述数据的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的通信程序,所述数据的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完成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的通信程序,所述数据的通信程序被处理器完成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将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将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修改报文,并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并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回复报文发送回第一终端设备,从而实现报文数据的通信。由此可知,本发明在报文数据的通信过程中,局域网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然后再通过该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回复报文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该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可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不会因为单个无线接入点故障,而导致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中断,从而提高了局域网的数据冗余能力,再者,若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为N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其中N的基数级为万级及其以上,假设每一条无线通信链路的丢包率为1%,在采取N射频无线通信链路之后的丢包率为1%的N次幂,N越大,丢包率越接近于零,从而提升了数据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局域网中各设备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数据的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数据的通信装置较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还提供实施例中局域网中各设备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局域网中各设备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即可为数据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中局域网中各设备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数据的通信方法基础的硬件框图由第一终端设备(PC2)、无线客户端Client、无线基站、交换网络、中转器和第二终端设备(PC1)所构成的。如图1所示,第一终端设备PC2与无线客户端连接,中转器与第二终端设备PC1连接,进行数据通信,上述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制于: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PC1和PC2并不限定于移动终端设备和非移动终端设备。无线客户端与无线基站连接建立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无线客户端为无线多射频模块设备并不限定于双频无线和蓝牙等,无线基站通过交换网络与中转器进行连接,交换网络包括但不限制于: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的通信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数据的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数据的通信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数据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完成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数据的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10,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将所述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
无线客户端,即无线Client(客户端模式)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来的报文,在接收到报文之后,无线客户端将报文按照在无线客户端中的预设份数对报文进行复制,从而得到复制报文。
其中,局域网就是局部区域形成的一个区域通信网络,在局域网中包括,无线客户端、无线基站和中转器等等,无线客户端为无线多射频模块设备,如双频无线AP(AccessPoint,无线接入点)、WiFi(Wireless Fidelity,行动热点)和蓝牙等。无线是指UWB(UltraWide Band,超宽带)、Zigbee(紫蜂)、Bluetooth(蓝牙)、WiFi和RF(Radio Frequency,射频)等可用于组建局域网的所有无线技术,本实施例不限制组建局域网无线技术的组合形式。中转器是指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架起的一个枢纽,用来传递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信息。终端设备是指能够接收以及发送数据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为移动终端设备,也可为非移动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是指与无线客户端连接的终端设备。报文是数据的一种,报文中包含有很多的数据信息,报文可为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报文,也可为以太网报文等。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份数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本实施例对预设份数的上限不作限制,是由无线客户端根据无线基站的个数而设定的,无线基站的个数等于预设份数。复制报文是复制后报文的集合,复制报文中所有的数据信息都是相同的。
在本实施例中,比如,无线基站的个数为100,报文为“3onedata”,无线客户端将报文“3onedata”复制100份,得到复制报文“3onedata-1”至“3onedata-100”。
步骤S20,将所述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修改报文,并通过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在无线客户端得到复制报文之后,无线客户端将复制报文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修改报文,然后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该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其中,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是无线客户端中的多射频模块与多个无线基站之间建立的多条无线通信链路,每一条无线通信链路在无线客户端中都有对应的链路端口,而且都能够传输数据。第二终端设备是指与中转器连接的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链路端口是无线客户端将报文发送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进行传输的入口,链路端口是虚拟的,而且每一个链路端口都是唯一的。
所述步骤S20还包括:
步骤a,根据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特性对所述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所述修改报文;
步骤b,通过所述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具体地,无线客户端先在复制报文中添加在无线客户端中预设的特殊标记信息,比如在复制报文的名称中加入前缀、后缀和特定字段等,无线客户端在添加特殊标记信息之后,获取复制报文中的源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局域网地址)地址,然后通过无线客户端中的MAC转发表得到无线客户端中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链路端口,根据不同链路端口对应端口地址不同的特性修改复制报文中的源MAC地址,比如,复制报文中的源MAC地址为B,链路端口对应的地址端口为B1-B99,则无线客户端将复制报文中的源MAC地址B改为B1-B99,目的MAC地址保持不变,从而得到修改报文,然后无线客户端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该修改报文发送中至第二终端设备。
其中,MAC转发表就是无线客户端中一张维护MAC地址与各链路端口之间关系的关系表,无线客户端可以通过报文中的MAC地址查询无线客户端中MAC转发表,通过此表找到对应的链路端口转发报文。报文中都包含有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都是唯一的,目的MAC地址是指中转器的端口地址,源MAC地址是指与链路端口对应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特殊标记信息是自行设定的,而且不会改变复制报文中的数据。修改后的源MAC地址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条无线通信链路中有多个源MAC地址相同的报文,那么将使得交换网络产生混乱和动荡。无线客户端将修改报文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一次性全部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而且在每一条无线通信链路中,相同的修改报文仅且只能存在一个。每一条无线通信链路中报文的传输速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相同类型的复制报文中添加的特殊信息是相同的。修改报文的数量和复制报文的数量是对应相等的。
在本实施例中,比如,复制报文有100份报文,其名称为“3onedata”,源MAC地址为B,目的MAC地址为D,无线客户端在100份复制报文的名称中全部加上前缀A的特殊标记信息,复制报文的名称则变为“A-3onedata”,表明100份复制报文都是相同类型的,通过无线客户端中的MAC转发表得到链路端口为B,其中链路端口B对应的地址端口特性为B1-B100,无线客户端则将100份复制报文的源MAC地址改为B1至B100,然后通过B1至B100链路端口将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步骤c,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
步骤d,将所述中转器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中的第一个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在无线客户端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修改报文发出后,无线基站接收该修改报文,并获取修改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然后通过交换网络将该修改报文发送至与目的MAC地址对应的中转器中,在中转器接收到该修改报文之后,中转器接收到该修改报文之后,将该修改报文还原至未修改之前的复制报文,即将修改报文中的源MAC地址进行还原,并删除特殊标记信息,然后根据接收到该修改报文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并将接收到该修改报文中的第一个修改报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中转器不会把相同类型的修改报文多次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相同类型的判别可为前缀相同,也可为后缀相同等其他形式,由中转器内部自行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比如,有修改报文“a-3onedata-1”、“a-3onedata-2”、“a-3onedata-3”等等,它们未修改前的源MAC地址为B,修改后对应的源MAC地址为B1至B3,目的MAC地址为C,无线客户端在得到修改报文之后,将修改报文发送至端口地址为C的中转器中,中转器接到修改报文后,将修改报文“a-3onedata-1”、“a-3onedata-2”、“a-3onedata-3”的源MAC地址为B1至B3还原至A,接收到修改报文的先后顺序为“a-3onedata-1”、“a-3onedata-2”、“a-3onedata-3”,中转器则将修改报文“a-3onedata-1”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若中转器同时接收到修改报文“a-3onedata-1”、“a-3onedata-2”、“a-3onedata-3”,中转器随机将任意一个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步骤S30,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修改报文对应返回的回复报文,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在中转器将修改报文发送到第二终端设备之后,并检测第二终端设备有无发出修改报文已回复的提示信息,在检测到该提示信息之后,中转器根据该提示信息接收第二终端设备根据修改报文返回的对应回复报文,然后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该回复报文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回复报文就是第二终端设备回复修改报文中对应的问题,对回复后的修改报文进行重新封装。回复报文中其他的数据信息没有改变,比如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等信息是没有改变等。
在本实施例中,比如,有修改报文“A-3onedata”,在第二终端设备对该修改报文进行回复之后,会发出修改报文“A-3onedata”已回复的提示信息,中转器根据提示信息中的“A-3onedata”,从而接收到修改报文“A-3onedata”对应回复报文,然后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该回复报文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
所述步骤S30还包括:
步骤e,通过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接收所述回复报文,得到所述回复报文;
步骤f,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具体地,在第二终端设备发出回复报文之后,中转器获取回复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中转器的端口地址与该目的MAC地址对应的中转器接收该回复报文,从而得到回复报文,然后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回复报文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比如,有回复报文“a-3onedata”,其目的MAC地址为C,则中转器端口地址为C的中转器接收回复报文“a-3onedata”,然后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回复报文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
所述步骤f还包括:
步骤g,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局域网的客户端;
步骤h,将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回复报文中的第一个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具体地,中转器在得到回复报文之后,获取回复报文中的源MAC地址,中转器根据预先存储在中转器中的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链路数量进行复制,得到复制后的回复报文,先通过交换网络将复制后的回复报文和预先存储在中转器中的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对应的端口地址发送至无线基站。在无线基站接收到该复制后的回复报文后,无线基站将复制后的回复报文通过预先存储在中转器中的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对应的端口地址发送到无线客户端中,在无线客户端接收到复制后的回复报文之后,无线客户端根据接收到该复制后的回复报文的先后顺序进行,将接收到该复制后的回复报文中的第一个回复报文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端口地址是指除去上述回复报文对应的修改报文之外,其余修改报文对应的源MAC地址,其余修改报文是指除去上述回复报文对应的修改报文之外的所有修改报文的集合,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端口地址是中转器预先存储于中转器内部系统中的。在无线客户端将复制后的回复报文中的第一个回复报文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之后,删除其余的回复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比如,回复报文“A-3onedata-1”中的源MAC地址为A1,预先存储在中转器中的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端口地址为A2-A99,中转器则将回复报文复制98份为“A-3onedata-2”至“A-3onedata-99”,分别对应的源MAC地址为A2-A99,中转器通过交换网络将回复报文“A-3onedata-1”至“A-3onedata-99”以及端口地址为A2-A99发送至无线基站,然后无线基站通过A1-A99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回复报文“A-3onedata-1”至“A-3onedata-99”同时发送给无线客户端,无线客户端将接收到的第一个回复报文为“A-3onedata-1”,然后将回复报文为“A-3onedata-1”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步骤i,将所述局域网的客户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第一客户端网络,以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网络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
步骤j,将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第二客户端网络,以通过所述第二客户端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回复报文;
步骤k,将所述客户端中的多射频模块与所述局域网的基站进行连接,建立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以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及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在无线客户端收报文之前,无线客户端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第一客户端网络,无线客户端通过该第一客户端网络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同时中转器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第二客户端网络,中转器可以通过该第二客户端网络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出的回复报文。接着无线客户端中的多射频模块与多个无线基站进行连接,建立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无线客户端通过该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修改报文,中转器通过该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回复报文,从而实现报文数据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客户端的多射频模块与无线基站可为一体的,即多射频模块与无线基站同为无线客户端的内部设备,是一体的,比如双频无线路由器,也可为不是一体的。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将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将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修改报文,并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并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回复报文发送回第一终端设备,从而实现报文数据的通信。由此可知,本发明在报文数据的通信过程中,局域网通过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然后再通过该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回复报文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该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可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不会因为单个无线接入点故障,而导致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中断,从而提高了局域网的数据冗余能力,再者,若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为N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其中N的基数级为万级及其以上,假设每一条无线通信链路的丢包率为1%,在采取N射频无线通信链路之后的丢包率为1%的N次幂,N越大,丢包率越接近于零,从而提升了数据通信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提出本发明数据的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
所述数据的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与所述数据的通信方法第一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数据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步骤l,将所述修改报文中除所述第一个修改报文外的其余修改报文存储在所述中转器中,并在所述中转器中获取所述其余修改报文对应的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
步骤m,将所述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对应的端口地址存储于所述中转器中,并删除所述其余修改报文。
在中转器将第一个修改报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之后,中转器通过获取除第一个修改报文外其余修改报文中的源MAC地址,然后根据该源MAC地址得到对应其余修改报文的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然后获取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端口地址,在得到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端口地址之后,中转器将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端口地址存储于自身的内部系统中,并删除上述的其余修改报文,在中转器接收到第一个修改报文对应的回复报文之后,能将该回复报文通过该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该回复报文发送会给第一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其余修改报文是指除去修改报文中第一个修改报文的所有修改报文的集合。中转器在删除修改报文之后,与这个修改报文相关的所有痕迹都会被清除。
在本实施例中,比如,有修改报文“A-3onedata-1”至“A-3onedata-99”对应的源MAC地址分别为A1-A99。中转器接收到的第一个修改报文为“A-3onedata-1”,并将修改报文“A-3onedata-1”发送到第一终端设备,然后将修改报文“A-3onedata-2”至“A-3onedata-99”存储在自身的内部系统中,然后根据修改报文“A-3onedata-2”至“A-3onedata-99”的源MAC地址A2-A99得到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端口地址为A2-A99,在接收到修改报文“A-3onedata-1”对应的回复报文之后,通过A1-A99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该回复报文同时发送回第一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转器将其余修改报文存储在自身的内部系统中,并获取其余修改报文对应的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对应的端口地址存储于自身的内部系统中,在接收到第一个修改报文对应的回复报文之后,能将该回复报文通过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该回复报文发送会给第一终端设备,从而提升了报文的传输效率。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的通信装置参照图3,所述数据的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将所述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
复制模块20,用于将所述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修改报文;
修改模块30,用于通过所述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发送模块4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修改报文对应返回的回复报文;
所述接收模块1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修改报文返回的对应回复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40还用于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10还用于通过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接收所述回复报文,得到所述回复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40还用于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局域网的客户端;将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回复报文中的第一个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修改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特性对所述复制报文进行修改,得到所述修改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40还用于通过所述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将所述中转器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中的第一个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修改报文中除所述第一个修改报文外的其余修改报文存储在所述中转器中;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中转器中获取所述其余修改报文对应的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对应的端口地址存储于所述中转器中;
删除模块,删除所述其余修改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将所述局域网的客户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第一客户端网络,以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网络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将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第二客户端网络,以通过所述第二客户端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回复报文;将所述客户端中的多射频模块与所述局域网的基站进行连接,建立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以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及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本发明基于数据的通信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基于数据的通信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的通信设备。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4即可为数据的通信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4即可为数据的通信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数据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存储器1005,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数据的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WiFi模块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数据的通信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数据的通信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数据的通信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数据的通信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数据的通信程序以及其它软件或程序的运行。
在图所示的数据的通信设备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终端设备,以供终端设备连接局域网;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局域网,与终端设备进行报文数据通信;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的通信程序,并完成如上所述的数据的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数据的通信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数据的通信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的通信程序,所述数据的通信程序被处理器完成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数据的通信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数据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数据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货物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货物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数据的通信设备完成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Claims (9)

1.一种数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将所述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
在所述复制报文中添加预设的特殊标记信息,获取所述复制报文中的源MAC地址,通过MAC转发表得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链路端口,根据不同所述链路端口对应端口地址不同的特性修改所述复制报文中的所述源MAC地址,得到修改报文;
通过局域网的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出后,无线基站接收所述修改报文,并获取所述修改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然后通过局域网的交换网络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与所述目的MAC地址对应的中转器中,所述中转器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之后,将所述修改报文中的源MAC地址进行还原,并删除所述特殊标记信息,然后根据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并将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中的第一个修改报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及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修改报文对应返回的回复报文,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修改报文对应返回的回复报文,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接收所述回复报文,得到所述回复报文;
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局域网的客户端;
将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回复报文中的第一个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局域网的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中转器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中的第一个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修改报文中除所述第一个修改报文外的其余修改报文存储在所述中转器中,并在所述中转器中获取所述其余修改报文对应的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
将所述其余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对应的端口地址存储于所述中转器中,并删除所述其余修改报文。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将所述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局域网的客户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第一客户端网络,以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网络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
将所述局域网的中转器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第二客户端网络,以通过所述第二客户端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回复报文;
将所述客户端中的多射频模块与所述局域网的基站进行连接,建立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以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及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7.一种数据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报文;
复制模块,用于将所述报文按照预设份数进行复制,得到复制报文;
修改模块,用于在所述复制报文中添加预设的特殊标记信息,获取所述复制报文中的源MAC地址,通过MAC转发表得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的链路端口,根据不同所述链路端口对应端口地址不同的特性修改所述复制报文中的源MAC地址,得到修改报文;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局域网的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修改报文发出后,无线基站接收所述修改报文,并获取所述修改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然后通过局域网的交换网络将所述修改报文发送至与所述目的MAC地址对应的中转器中,所述中转器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之后,将所述修改报文中的源MAC地址进行还原,并删除特殊标记信息,然后根据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并将接收到所述修改报文中的第一个修改报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修改报文对应返回的回复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多射频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回复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8.一种数据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的通信程序,所述数据的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完成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的通信程序,所述数据的通信程序被处理器完成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2010174195.7A 2020-03-12 2020-03-12 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72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4195.7A CN111372328B (zh) 2020-03-12 2020-03-12 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4195.7A CN111372328B (zh) 2020-03-12 2020-03-12 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2328A CN111372328A (zh) 2020-07-03
CN111372328B true CN111372328B (zh) 2022-10-14

Family

ID=71210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4195.7A Active CN111372328B (zh) 2020-03-12 2020-03-12 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232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7364B (zh) * 2015-07-15 2020-09-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72013A (zh) * 2016-11-09 2017-04-19 蔡日基 单连接多路由备份的tcp网络系统
CN106656312B (zh) * 2016-11-17 2018-12-04 天津大学 平均节点度较高的光分组交换网络多链路故障保护方法
CN109561021B (zh) * 2017-09-25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9089331A (zh) * 2018-09-17 2018-12-25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实现多射频链路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CN109361614A (zh) * 2018-12-14 2019-02-19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xlan的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9889450B (zh) * 2019-03-13 2021-12-21 西南交通大学 组播速率控制方法以及组播传输设备
CN110061914B (zh) * 2019-04-29 2022-06-2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0099403B (zh) * 2019-05-17 2022-07-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8085B (zh) * 2019-07-05 2022-08-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2328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0020B (zh) 用于hessid中的公共属性以及关联查询的系统和方法
US8503349B2 (en) Wireless LAN relay apparatus
US7826462B2 (en) Address assignment apparatus, address assignment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01510853B (zh) Wlan无线桥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及无线接入客户端
US7864755B2 (en) Mobile node, base station, router and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complies with an edge mobility scheme
US200602855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frames in extended wireless LAN
EP1793538B1 (en) Seamless mobility in layer 2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821335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20120919A1 (en) Processing method supporting handove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820106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05125113A1 (ja) 無線子機
WO2007052913A1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connection identifiers for supporting multicast for each group in ipv6-based wireless network and network interface using the method
KR20040048143A (ko) 위치 관리 서버와 이를 구비한 이더넷 기반의 무선랜 분배시스템 및 그 구현 방법
US11917523B2 (en) Polymorphic network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supporting mobile access of terminal
CN113973399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JP4844159B2 (ja) 無線装置、ネットワーク及び通信方法
CN111372328B (zh) 数据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63901A1 (zh)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125168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050094641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medium for fast connection to link layer and network layer in a network system
JP2003060656A (ja) 無線lanにおけるvlan構築方法、無線中継機用vlanパケット処理プログラム、無線中継機用vlanパケット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vlan機能を有する無線中継機及び無線vlanシステム
EP2600572A2 (en) Network system
CN102655473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08193183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4830606A (zh) 组播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