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1840B - 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1840B
CN111371840B CN202010095133.7A CN202010095133A CN111371840B CN 111371840 B CN111371840 B CN 111371840B CN 202010095133 A CN202010095133 A CN 202010095133A CN 111371840 B CN111371840 B CN 1113718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micro
data
preset
communica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51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1840A (zh
Inventor
王灵山
乔博
郝健楠
谢亚军
刘慧�
张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51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184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9437 priority patent/WO202115965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1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1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获取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计算出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若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压力级别阈值,则计算指定微服务与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若相似程度值大于相似程度阈值,则将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将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接收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将第一数据发送至关联微服务,并将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将第二数据发送至指定微服务,从而将指定微服务部署至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减轻了注册中心的负担。

Description

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对于普通的服务而言,在一个微服务架构中由多个微服务来代替普通的服务的方式,具有显著的优点。在微服务架构中,要部署新的微服务,传统的方法需要在微服务架构中的注册中心进行注册。这种部署时必须注册的方式,当微服务的数量较多时,会加重注册中心的负担,从而影响整个微服务架构的运作。而传统的微服务部署方法,无法避开在注册中心注册微服务的过程,因此无法减轻注册中心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微服务部署方法及装置、调用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减轻注册中心的负担。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微服务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所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预设的微服务架构中,所述微服务架构包括注册中心;
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
判断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
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其中所述关联微服务处于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并判断所述相似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
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根据预设的通信端口修改方法,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
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以及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预计的标准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其中x为自变量时间;
根据公式:
Figure 13211DEST_PATH_IMAGE002
,计算出压力评价函数M(x),其中min为最小值函数,Q为预设的大于0的参数;
根据公式:压力值=异常时长/总时长,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其中所述异常时长为所述函数M(x)的值等于Q时的时间之和,所述总时长为所述函数M(x)使用的时间窗口的总长度;
根据预设的压力值与负载压力级别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对应的负载压力级别。
进一步地,所述注册中心中预先记载有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所述部署指令携带有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第二介绍信息,所述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与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均以自然语言的形式呈现,所述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其中所述关联微服务处于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并判断所述相似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从所述注册中心中获取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并根据公式:
Figure 545692DEST_PATH_IMAGE004
计算出预选指数N,其中Ai为所述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中的第i个词出现的次数,Bi为所述第二介绍信息中的第i个单词出现的次数;
判断所述预选指数N是否大于预设的预选阈值;
若所述预选指数N大于预设的预选阈值,则将所述已注册微服务记为所述关联微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注册中心中预先记载有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第一介绍信息,所述部署指令携带有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第二介绍信息,所述第一介绍信息与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均以自然语言的形式呈现,所述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注册中心中获取所述第一介绍信息,并通过查询预设的词向量库,将所述第一介绍信息的多个单词分别映射为多个第一词向量;以及从所述部署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并通过查询预设的词向量库,将所述第二介绍信息的多个单词分别映射为多个第二词向量;
将所述多个第一词向量顺序组成第一序列,以及将所述多个第二词向量顺序组成第二序列;
根据公式:
Figure 836996DEST_PATH_IMAGE006
计算出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其中I为所述第一序列;R为所述第二序列;Tij为第一序列I中第i个词至第二序列R中的第j个词的权重转移量;di为第i个词在第一序列I中的词频;d’j为第j个词在第二序列R中的词频;c(i,j)为第一序列I中的第i个词与第二序列R中第j个词的欧氏距离;n为第一序列I中的单词数量;m为第二序列R中的单词数量;
将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记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并获取所述相似程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注册中心中,为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注册信息标注共享标记,所述共享标记用于表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指定微服务共享同一个通信端口;以及,为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注册信息标注所述相似程度值。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服务调用方法,所述调用方法用于调用前述任一项的微服务部署方法中的关联微服务或者指定微服务,包括:
利用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接收对微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
根据预设的请求类别判断方法,判断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还是属于第二数据,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
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
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二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服务部署装置,包括:
部署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所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预设的微服务架构中,所述微服务架构包括注册中心;
负载压力级别计算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
负载压力级别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
相似程度阈值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其中所述关联微服务处于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并判断所述相似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
三叉通信端口修改单元,用于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根据预设的通信端口修改方法,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
三叉通信端口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服务调用装置,所述调用装置用于调用前述任一项的微服务部署方法中的关联微服务或者指定微服务,包括:
调用请求接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接收对微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
数据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请求类别判断方法,判断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还是属于第二数据,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
关联微服务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
指定微服务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二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获取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减轻了注册中心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微服务部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 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微服务部署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 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服务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所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预设的微服务架构中,所述微服务架构包括注册中心;
S2、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
S3、判断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
S4、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其中所述关联微服务处于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并判断所述相似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
S5、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根据预设的通信端口修改方法,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
S6、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
本申请的执行主体可为任意可行主体,例如为具有微服务架构的全部管理权限的终端。本申请通过借用原有的关联微服务的通信端口的方式,免去了指定微服务在注册中心进行注册的过程,从而减轻了注册中心的负担,更以与关联微服务的相似程度值作为服务发现的途径,以保证指定微服务具有被发现从而被调用,以实现微服务的部署。
本申请的一个应用场景例如为银行场景,即银行机构采用了具有微服务架构的全部管理权限的终端作为执行主体。相应地,关联微服务可处于银行网络中的任一可行终端中,例如处于银行窗口的计算机终端中,同样的,指定微服务也可处于银行网络中的任一可行终端中。从而,采用了本申请的方案后,银行网络中的注册中心的负担将得到减轻,避免了传统方案中当大量微服务进行注册操作时造成的延迟、甚至于宕机等情况,从而提升了整个体系的运行流畅度,避免可能的客户损失(例如时间损失和可能的金钱损失等)。
如上述步骤S1所述,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所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预设的微服务架构中,所述微服务架构包括注册中心。其中所述微服务架构可为任意可行的架构,例如为spring架构、dubbo架构等等。
如上述步骤S2所述,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当注册中心负载不重时,可直接采用注册中心进行注册的方式;当注册中心负载过重时,可采用借用关联微服务的通信端口的方式,完成微服务部署。其中,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例如为: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以及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预计的标准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其中x为自变量时间;根据公式:
Figure 369608DEST_PATH_IMAGE008
,计算出压力评价函数M(x),其中min为最小值函数,Q为预设的大于0的参数;根据公式:压力值=异常时长/总时长,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其中所述异常时长为所述函数M(x)的值等于Q时的时间之和,所述总时长为所述函数M(x)使用的时间窗口的总长度;根据预设的压力值与负载压力级别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对应的负载压力级别。
如上述步骤S3所述,判断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负载压力级别反应了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状况。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不应再加重注册中心的负担,因此不应通过注册中心完成微服务的部署;反之,可以直接处用注册中心进行注册。其中所述压力级别阈值的设置方式,例如为(以注册数量为例):获取所述注册中心预先设置的最大可承载的注册数量,将所述最大可承载的注册数量乘以预设的参数从而得到压力级别阈值。其中,所述预设的参数小于1且大于0,例如为0.5。
如上述步骤S4所述,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其中所述关联微服务处于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并判断所述相似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意味着注册中心负载过重,因此本申请采用借用关联微服务的通信端口的方式,避开注册中心以完成微服务的部署。其中,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的方式例如为:从所述注册中心中获取所述第一介绍信息,并通过查询预设的词向量库,将所述第一介绍信息的多个单词分别映射为多个第一词向量;以及从所述部署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并通过查询预设的词向量库,将所述第二介绍信息的多个单词分别映射为多个第二词向量;将所述多个第一词向量顺序组成第一序列,以及将所述多个第二词向量顺序组成第二序列;根据公式:
Figure 37350DEST_PATH_IMAGE010
计算出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其中I为所述第一序列;R为所述第二序列;Tij为第一序列I中第i个词至第二序列R中的第j个词的权重转移量;di为第i个词在第一序列I中的词频;d’j为第j个词在第二序列R中的词频;c(i,j)为第一序列I中的第i个词与第二序列R中第j个词的欧氏距离;n为第一序列I中的单词数量;m为第二序列R中的单词数量;将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记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并获取所述相似程度值。
如上述步骤S5所述,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根据预设的通信端口修改方法,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表明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指定微服务相似,借用所述关联微服务的通信端口,用利于相似微服务的调用,并且通过获取相似程度的途径,也有助于外界无需通过注册中心即可发现与调用所述指定微服务。根据预设的通信端口修改方法,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从而使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的一端仍接收数据,另一端改为两个分岔的信号通道,分别连接至所述关联微服务和所述指定微服务。其中预设的通信端口修改方法可为任意可行方法,例如在通信端口中新增一判断命令,用于在接收到输入的数据后,判断输入的数据的目标微服务,再根据判断的结果把输入的数据发送给相应的微服务。其中,所述相似程度阈值用于区分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是否相似。所述相似程度阈值的设置方式,例如为:当相似程度值最大为1时(此时表示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完全相同),设置相似程度阈值数值为0.8-0.9,优选0.85。
如上述步骤S6所述,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由于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与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相同,因此原指向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的数据也能指向所述三叉通信端口。从而,若有意图调用所述指定微服务的请求,指向所述原有通信端口,即能到达所述三叉通信端口。再通过判断输入的数据是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即可将输入的数据发送至对应的微服务。从而实现了在不加重注册中心的负担的前提下,完成微服务的部署。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的步骤S2,包括:
S201、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以及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预计的标准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其中x为自变量时间;
S202、根据公式:
Figure 909491DEST_PATH_IMAGE012
,计算出压力评价函数M(x),其中min为最小值函数,Q为预设的大于0的参数;
S203、根据公式:压力值=异常时长/总时长,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其中所述异常时长为所述函数M(x)的值等于Q时的时间之和,所述总时长为所述函数M(x)使用的时间窗口的总长度;
S204、根据预设的压力值与负载压力级别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对应的负载压力级别。
如上所述,实现了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其中,注册中心的负载与注册微服务的数量直接相关。因此本申请采用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以及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预计的标准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根据公式:
Figure 632683DEST_PATH_IMAGE014
,计算出压力评价函数M(x),其中min为最小值函数,Q为预设的大于0的参数;根据公式:压力值=异常时长/总时长,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根据预设的压力值与负载压力级别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对应的负载压力级别。其中本申请采用了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与预设的标准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进行全面对比的方式,得到的负载压力级别更准确,且能动态反应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状况。其中,注册中心中的注册微服务数量,会因为旧的微服务注销和新的微服务注册而变化,因此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即为考虑了旧的微服务注销和新的微服务注册之后的曲线对应的函数。在极端情况下,没有旧的微服务注销和新的微服务注册,那么曲线函数f(x)将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而标准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是预设的理想状态下的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对应的函数。例如预计当前将有A个微服务进行注册,B个微服务注销,那么标准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将考虑到这些情况,从而形成曲线函数F(x)。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册中心中预先记载有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所述部署指令携带有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第二介绍信息,所述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与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均以自然语言的形式呈现,所述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其中所述关联微服务处于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并判断所述相似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的步骤S4之前,包括:
S31、从所述注册中心中获取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并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计算出预选指数N,其中Ai为所述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中的第i个词出现的次数,Bi为所述第二介绍信息中的第i个单词出现的次数;
S32、判断所述预选指数N是否大于预设的预选阈值;
S33、若所述预选指数N大于预设的预选阈值,则将所述已注册微服务记为所述关联微服务。
如上所述,实现了将所述已注册微服务记为所述关联微服务。注册中心中的已注册微服务的数量有很多,若能预先选出与指定微服务相近的微服务,有助于提高本申请的微服务部署效率。因此,本申请通过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计算出预选指数N,其中Ai为所述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中的第i个词出现的次数,Bi为所述第二介绍信息中的第i个单词出现的次数;若所述预选指数N大于预设的预选阈值,则将所述已注册微服务记为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方式,进行了预选操作。其中,所述预选指数N的最大值为1,即当预选指数N等于1时,表明所述已注册微服务与所述指定微服务最相似。从而利用了以自然语言呈现的介绍信息,完成了关联微服务的预选,以利于提高微服务的部署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册中心中预先记载有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第一介绍信息,所述部署指令携带有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第二介绍信息,所述第一介绍信息与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均以自然语言的形式呈现,所述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的步骤S4,包括:
S401、从所述注册中心中获取所述第一介绍信息,并通过查询预设的词向量库,将所述第一介绍信息的多个单词分别映射为多个第一词向量;以及从所述部署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并通过查询预设的词向量库,将所述第二介绍信息的多个单词分别映射为多个第二词向量;
S402、将所述多个第一词向量顺序组成第一序列,以及将所述多个第二词向量顺序组成第二序列;
S403、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计算出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其中I为所述第一序列;R为所述第二序列;Tij为第一序列I中第i个词至第二序列R中的第j个词的权重转移量;di为第i个词在第一序列I中的词频;d’j为第j个词在第二序列R中的词频;c(i,j)为第一序列I中的第i个词与第二序列R中第j个词的欧氏距离;n为第一序列I中的单词数量;m为第二序列R中的单词数量;
S404、将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记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并获取所述相似程度值。
如上所述,实现了计算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将相似度值SIM记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本申请利用以自然语言呈现的介绍信息,作为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的依据。先利用词向量库,将第一介绍信息与第二介绍信息均影射为词向量,并分别组成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再计算出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即可直接用所述相似度值SIM作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其中相似度值SIM利用了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并借用了欧氏距离的算法。从而快速获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的步骤S6之后,包括:
S61、在所述注册中心中,为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注册信息标注共享标记,所述共享标记用于表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指定微服务共享同一个通信端口;以及,为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注册信息标注所述相似程度值。
如上所述,实现了便于发现所述指定微服务。由于所述指定微服务未在所述注册中心进行注册,因此无法直接通过注册中心发明所述指定微服务。但是由于所述指定微服务与所述关联微服务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可借助所述关联微服务来发现所述指定微服务。具体地,采用在所述注册中心中,为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注册信息标注共享标记,所述共享标记用于表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指定微服务共享同一个通信端口;以及,在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注册信息标注上所述相似程度值的方式,以便于指定微服务被发现。从而,通过搜寻共享标记以及相似程度值,即可发现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利于指定微服务被发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服务调用方法,所述调用方法用于调用前述任一项的微服务部署方法中的关联微服务或者指定微服务,所述调用方法包括:
ST1、利用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接收对微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
ST2、根据预设的请求类别判断方法,判断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还是属于第二数据,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
ST3、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
ST4、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二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
如上所述,实现了微服务的调用。本申请的微服务的调用,用于调用三叉通信端口对应的关联微服务或者指定微服务。利用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接收对微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由于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不变,因此以指向关联微服务的原通信端口的方式即可将调用请求发送给所述三叉通信端口,无需改变注册中心中的信息。再根据预设的请求类别判断方法,判断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二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实现微服务的调用。其中,所述调用请求中可以在指定位置记载了目标微服务,所述判断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方式,即为从所述调用请求中获取所述指定位置的记载内容,再根据所述记载内容确定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
本申请的微服务部署方法,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获取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减轻了注册中心的负担。
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服务部署装置,包括:
部署指令接收单元10,用于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所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预设的微服务架构中,所述微服务架构包括注册中心;
负载压力级别计算单元20,用于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
负载压力级别判断单元30,用于判断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
相似程度阈值判断单元40,用于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其中所述关联微服务处于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并判断所述相似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
三叉通信端口修改单元50,用于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根据预设的通信端口修改方法,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
三叉通信端口设置单元60,用于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
其中上述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微服务部署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压力级别计算单元20,包括:
曲线函数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以及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预计的标准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其中x为自变量时间;
压力评价函数M(x)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计算出压力评价函数M(x),其中min为最小值函数,Q为预设的大于0的参数;
压力值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公式:压力值=异常时长/总时长,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其中所述异常时长为所述函数M(x)的值等于Q时的时间之和,所述总时长为所述函数M(x)使用的时间窗口的总长度;
负载压力级别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压力值与负载压力级别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对应的负载压力级别。
其中上述子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微服务部署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册中心中预先记载有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所述部署指令携带有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第二介绍信息,所述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与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均以自然语言的形式呈现,所述装置,包括:
预选指数N计算单元,用于从所述注册中心中获取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并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计算出预选指数N,其中Ai为所述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中的第i个词出现的次数,Bi为所述第二介绍信息中的第i个单词出现的次数;
预选指数N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预选指数N是否大于预设的预选阈值;
关联微服务标记单元,用于若所述预选指数N大于预设的预选阈值,则将所述已注册微服务记为所述关联微服务。
其中上述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微服务部署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册中心中预先记载有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第一介绍信息,所述部署指令携带有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第二介绍信息,所述第一介绍信息与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均以自然语言的形式呈现,所述相似程度阈值判断单元40,包括:
词向量映射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注册中心中获取所述第一介绍信息,并通过查询预设的词向量库,将所述第一介绍信息的多个单词分别映射为多个第一词向量;以及从所述部署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并通过查询预设的词向量库,将所述第二介绍信息的多个单词分别映射为多个第二词向量;
序列获取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第一词向量顺序组成第一序列,以及将所述多个第二词向量顺序组成第二序列;
相似度值SIM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计算出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其中I为所述第一序列;R为所述第二序列;Tij为第一序列I中第i个词至第二序列R中的第j个词的权重转移量;di为第i个词在第一序列I中的词频;d’j为第j个词在第二序列R中的词频;c(i,j)为第一序列I中的第i个词与第二序列R中第j个词的欧氏距离;n为第一序列I中的单词数量;m为第二序列R中的单词数量;
相似程度值获取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记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并获取所述相似程度值。
其中上述子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微服务部署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
共享标记标注单元,用于在所述注册中心中,为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注册信息标注共享标记,所述共享标记用于表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指定微服务共享同一个通信端口;以及,为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注册信息标注所述相似程度值。
其中上述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微服务部署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服务调用装置,所述调用装置用于调用前述任一项的微服务部署方法中的关联微服务或者指定微服务,所述调用装置包括:
调用请求接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接收对微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
数据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请求类别判断方法,判断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还是属于第二数据,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
关联微服务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
指定微服务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二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
其中上述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微服务调用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微服务部署装置,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获取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减轻了注册中心的负担。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微服务部署或者调用方法所用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微服务部署或者调用方法。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微服务部署或者调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骤分别与执行前述实施方式的微服务部署或者调用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的计算机设备,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获取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减轻了注册中心的负担。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微服务部署或者调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骤分别与执行前述实施方式的微服务部署或者调用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获取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从而减轻了注册中心的负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服务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所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预设的微服务架构中,所述微服务架构包括注册中心;
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
判断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
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并判断所述相似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其中所述关联微服务处于所述微服务架构中;
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根据预设的通信端口修改方法,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
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服务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以及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预计的标准注册微服务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函数F(x),其中x为自变量时间;
根据公式:
Figure 810177DEST_PATH_IMAGE002
,计算出压力评价函数M(x),其中min为最小值函数,Q为预设的大于0的参数;
根据公式:压力值=异常时长/总时长,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其中所述异常时长为所述函数M(x)的值等于Q时的时间之和,所述总时长为所述函数M(x)使用的时间窗口的总长度;
根据预设的压力值与负载压力级别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注册中心的压力值对应的负载压力级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服务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中心中预先记载有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所述部署指令携带有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第二介绍信息,所述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与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均以自然语言的形式呈现;
在所述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并判断所述相似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注册中心中获取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并根据公式:
Figure 399421DEST_PATH_IMAGE004
计算出预选指数N,其中Ai为所述已注册微服务的介绍信息中的第i个词出现的次数,Bi为所述第二介绍信息中的第i个单词出现的次数;
判断所述预选指数N是否大于预设的预选阈值;
若所述预选指数N大于预设的预选阈值,则将所述已注册微服务记为所述关联微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服务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中心中预先记载有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第一介绍信息,所述部署指令携带有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第二介绍信息,所述第一介绍信息与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均以自然语言的形式呈现;
所述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注册中心中获取所述第一介绍信息,并通过查询预设的词向量库,将所述第一介绍信息的多个单词分别映射为多个第一词向量;以及从所述部署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二介绍信息,并通过查询预设的词向量库,将所述第二介绍信息的多个单词分别映射为多个第二词向量;
将所述多个第一词向量顺序组成第一序列,以及将所述多个第二词向量顺序组成第二序列;
根据公式:
Figure 710317DEST_PATH_IMAGE006
计算出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其中I为所述第一序列;R为所述第二序列;Tij为第一序列I中第i个词至第二序列R中的第j个词的权重转移量;di为第i个词在第一序列I中的词频;d’j为第j个词在第二序列R中的词频;c(i,j)为第一序列I中的第i个词与第二序列R中第j个词的欧氏距离;n为第一序列I中的单词数量;m为第二序列R中的单词数量;
将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相似度值SIM记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并获取所述相似程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服务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注册中心中,为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注册信息标注共享标记,所述共享标记用于表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指定微服务共享同一个通信端口;以及,为所述关联微服务的注册信息标注所述相似程度值。
6.一种微服务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方法用于调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微服务部署方法中的关联微服务或者指定微服务,包括:
利用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接收对微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
根据预设的请求类别判断方法,判断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还是属于第二数据,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
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
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二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
7.一种微服务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部署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指定微服务进行部署的部署指令,所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预设的微服务架构中,所述微服务架构包括注册中心;
负载压力级别计算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压力级别计算方法和所述负载数据,计算出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
负载压力级别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
相似程度阈值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注册中心的负载压力级别大于预设的压力级别阈值,则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指定微服务与预设的关联微服务之间的相似程度值,其中所述关联微服务处于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并判断所述相似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
三叉通信端口修改单元,用于若所述相似程度值大于预设的相似程度阈值,则根据预设的通信端口修改方法,将所述关联微服务的原有通信端口修改为三叉通信端口;
三叉通信端口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数据的端口,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的端口,并将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的端口,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从而将所述指定微服务部署至所述微服务架构中。
8.一种微服务调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装置用于调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微服务部署方法中的关联微服务或者指定微服务,包括:
调用请求接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一端,接收对微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
数据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请求类别判断方法,判断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还是属于第二数据,其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关联微服务,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微服务为所述指定微服务;
关联微服务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一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二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关联微服务;
指定微服务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调用请求属于第二数据,则通过所述三叉通信端口的第三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指定微服务。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95133.7A 2020-02-14 2020-02-14 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718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5133.7A CN111371840B (zh) 2020-02-14 2020-02-14 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0/099437 WO2021159657A1 (zh) 2020-02-14 2020-06-30 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5133.7A CN111371840B (zh) 2020-02-14 2020-02-14 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840A CN111371840A (zh) 2020-07-03
CN111371840B true CN111371840B (zh) 2021-05-11

Family

ID=7121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5133.7A Active CN111371840B (zh) 2020-02-14 2020-02-14 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1840B (zh)
WO (1) WO20211596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1458B (zh) * 2022-02-16 2022-04-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微服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92259B2 (en) * 2015-12-17 2017-10-17 Software Ag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interactive exploration of dependencies in streaming data
CN107102847A (zh) * 2016-02-23 2017-08-29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软件开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12955A (zh) * 2016-07-12 2018-01-19 深圳市远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提供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50832A (zh) * 2017-03-01 2017-06-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云管理系统
US10860390B2 (en) * 2017-06-28 2020-12-08 Intel Corporation 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EP3543853A1 (en) * 2018-03-20 2019-09-25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Providing microservice information
CN108600360A (zh) * 2018-04-18 2018-09-28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zookeeper的REST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09714319A (zh) * 2018-12-06 2019-05-03 深圳市中农网有限公司 微服务的管理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34455A (zh) * 2019-04-12 2019-08-16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058864B (zh) * 2019-04-18 2023-08-22 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0224855B (zh) * 2019-05-13 2022-07-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微服务实例的注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45636B (zh) * 2019-07-03 2022-03-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管理平台的微服务预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661780A (zh) * 2019-08-15 2020-01-07 西安雷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aas应用的无线城市数据共享方法与系统
CN110753031B (zh) * 2019-09-18 2022-03-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框架的一起灰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840A (zh) 2020-07-03
WO2021159657A1 (zh) 2021-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2275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848037A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169144A (zh)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存储方法及服务器
CN111371840B (zh) 微服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84703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03034B (zh) 规则匹配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20210321358A1 (en) Sim card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846763A (zh) 核保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78797B (zh) 通证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89650B (zh) 客户端的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41102B (zh) 异常数据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36813A (zh) 一种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4315B (zh) 同步数据通道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75318A (zh) 一种保险理赔附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084476B (zh) 案件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460034A (zh) 保单分保合约查询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11078712B (zh) 大数据集群的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45329A (zh) 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842689B (zh) 一种选择服务器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37931A (zh) 接口调用的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46611A (zh) 一种基于ai网络的信息挖掘方法及智能化运算服务器
CN112789596A (zh) 一种任务处理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CN113435517A (zh) 异常数据点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42329B (zh) 基于模糊匹配的映射关系发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880107A (zh) 财务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