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2327B -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2327B
CN111362327B CN202010201631.5A CN202010201631A CN111362327B CN 111362327 B CN111362327 B CN 111362327B CN 202010201631 A CN202010201631 A CN 202010201631A CN 111362327 B CN111362327 B CN 111362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detection
communicated
power r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16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62327A (zh
Inventor
黄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Young Test Engineering Ltd Guizhou
Original Assignee
King Young Test Engineering Ltd Gui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Young Test Engineering Ltd Guizhou filed Critical King Young Test Engineering Ltd Guizhou
Priority to CN2020102016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2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2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2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62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2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8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03Downstream control, i.e. outlet monitoring, e.g. to check the treating agents, such as halogens or ozone, leaving the proces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其包括污水排管和预防池,污水排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泵、加压泵、污水检测部和换向阀,通过切换换向阀可将污水分别导入河道和预防池内;污水检测部包括文丘里管和检测管,换向阀的污水进口连通出口段;检测管的一端连通入口段,检测管的另一端连通喉部,检测管内设有污水检测传感器,加压泵与污水检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信号连接;喉部内设有动力环,动力环与喉部的内壁滑动连接,动力环内嵌永磁体,喉部的外周设有线圈,动力环相对线圈向不同方向滑动,线圈内形成不同方向的电动势,通过该电动势可以控制换向阀切换。

Description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如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由污水处理厂现场监测站、监测中心、管理中心和通讯网络系统组成。监测站一般设置在各期工程的进、出水口附近,一般每台分析仪器只分析一种水质指标,且需要配备一台水质采样器,当同一监测点需要监测多项水质指标时,需要配置几种不同的水质采样器来满足各在线监测分析仪器的需要。因为要得到比较准确的在线监测数据,在分析以前要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预处理(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其工作过程是监测站设备连续不间断地按设定采样时间间隔,重复进行采样并预处理、在线监测分析、对分析数据采集并传输出去,如有水质参数超标,就报警并留取水样备实验室检测核对。也就是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是先采样,后分析,当水质指标超标时再留样报警。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637003A,公开日2012年月15日,公开了一种水污染监测自动采样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线检测传感器、预处理电路、单片机、无线传输模块和采样装置;其中的在线检测传感器为含有PH值、电导率、溶解氧及浊度和温度的五个传感器组构成的在线监测传感系统,该在线监测传感系统通过预处理电路将采集的多路信号送入具有PH值、电导率、溶解氧及浊度、温度五个水质常规参数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算法的单片机信号输入端;该单片机通过接口电路与无线传输模块实现通信连接;该单片机的控制输出端通过接口电路与采样装置的驱动电路连接。
虽然现有的系统中设定了相应的传感器检测处理后的污水是否达标,但在处理后的污水未达标时,并为设置及时终止水排放的终止装置;因此,一旦污水处理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污水处理不达标时,就需要值班人员及时作出反应才能迅速终止不达标污水的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以在污水处理不达标时,及时终止污水排放。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包括污水排管和预防池,污水排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泵、加压泵、污水检测部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污水进口、第一排口和第二排口,第一排口通向河道,第二排口连通预防池;
所述污水检测部包括文丘里管和检测管,文丘里管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段、喉部和出口段,所述换向阀的污水进口连通出口段;检测管的一端连通入口段,检测管的另一端连通喉部,检测管内设有污水检测传感器,加压泵为电控泵,加压泵与污水检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喉部内设有动力环,动力环与喉部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喉部的侧壁上设有位于换向阀和动力环之间的限位凸棱,限位凸棱和动力环之间设有压簧I;所述动力环内嵌有永磁体,且喉部的外周设有线圈,换向阀为电磁阀,电磁阀连接电源,且线圈通过三极管I和三极管II电连接换向阀以控制电磁阀换向。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
在对污水完成处理进行排放时,主泵和加压泵同时启动,以增大排水水压,提高排水流速;由于主泵和加压泵同时启动,污水排管内水压增大,因此水的压力将作用在动力环上,以克服压簧I的弹力,使得动力环向出口段滑动;由于动力环内嵌永磁体,在动力环相对于线圈运动时,线圈内将形成感应电动势,且动力环运动方向改变,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也将改变,即动力环朝向出口段运动,线圈内形成正向感应电动势,动力环背离出口段运动,线圈内形成反向的感应电动势。
将线圈内形成的感应电动势加载到三极管I和三级管II的栅极,可使三极管I和II导通。即动力环朝向出口段运动,三极管I导通,换向阀切换为连通污水排管和河道;动力环背离出口段运动,三级管II导通,换向阀切换为连通污水排管和预防池。
在主泵和加压泵均启动的情况下,文丘里管的入口段内将形成较大的水压,因此水流将快速经过喉部,从而使得喉部的压强降低,使得检测管的两端形成压力差,则在检测管内也会形成水流,检测管起到对污水取样的作用;并由污水检测传感器检测检测管内污水的杂质含量,并将相关数据反馈到控制器,在水中的各项杂质超标后,控制器将控制加压泵停止运行,从而污水排管内的水压降低,施加在动力环上的压力降低,则在压簧I的弹力作用下,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污水进入预防池内。
综上所述,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污水排放不达标时,污水将排入到预防池内,避免污水污染河水;在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后,再排放到河道中;另外,在换向阀将污水排管和预防池连通时,加压泵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预防池通常也设置在工厂内部,仅主泵工作即可满足短距离的输送;而在将污水泵入河道时,通常要对水进行长距离的输送,主泵和加压泵同时工作有利于水的长距离输送。
(2)由于污水排管在正常排放污水时,污水排管内形成急速高压的水流,以提高污水排放的效率,因此将污水检测传感器直接安装在污水排管内,使其长期受到高速水流的冲刷和挤压,极易导致污水检测传感器的损坏,导致维护成本升高;而将污水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检测管内,由于水流在检测管内通过入口段和喉部的压差流动,且检测管相对于污水排管的直径更小,水流在检测管内流动的阻力相对在污水排管内流动的阻力更大,因此检测管内的水流流速较缓,有利于延长污水检测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环可封堵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动力环向换向阀滑动,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导通,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封堵;所述检测管与入口段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进口连通入口段,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通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上设有取液口,取液口上连接手动截止阀。
在优选方案一中,动力环向出口段滑动并处于稳定位置后,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导通,从而污水排管中的水流才可进入检测管内。而在加压泵关闭的情况下,加压环退回到靠近入口段的一端,此时动力环使得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封堵,且检测管与入口段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因此检测管所采集的水样将被隔离在取样管内,通过打开手动截止阀,可排出检测管内的水样,从而便于对污水中的成分进行分析,以便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维护。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检测管与喉部连接的一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挤压杆的轴向设有若干通槽,并设有压簧II与挤压杆远离喉部的一端相抵;挤压杆朝向喉部一端设置为可伸入喉部的球面,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将挤压杆压入检测管内;检测管内壁设有可与通槽配合的凸棱,挤压杆被压入检测管时,凸棱与通槽配合。
在优选方案二中,在动力环向出口段滑动将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导通时,挤压杆将伸入喉部内,此时,检测管通过挤压杆侧面的通槽连通喉部。在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的过程中,动力环将挤压挤压杆的球面,从而使得挤压杆向检测管的内部滑动;同时,凸棱与通槽形成配合,挤压杆迅速将检测管阻断,且在挤压杆继续向检测管内部滑动时,挤压杆将对检测管内的水进行挤压,从而增大检测管内部的水压。由于检测管内部的水压增大,在打开手动截止阀时,便于检测管内部的水样排出。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检测管连接第一单向阀的一端设有热电截止阀,热电截止阀的拉杆上连接双金属片,双金属片弯曲截止阀关闭;三极管II和换向阀组成的电路中串联有电热板,双金属片的一端固定在电热板上,动力环向出口段滑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
在优选方案三中,动力环向出口段滑动,双金属片弯曲,从而将使得热电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动力环处于稳定状态后,电热板的温度逐渐降低,双金属片也将逐渐伸直,又使得热电截止阀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在加压泵打开时,检测管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导通,即检测管此时对污水排管内的水的采样具有迟滞的作用。由于污水排管内刚开始通过急速水流时,可能将原本吸附在污水排管上的残留物冲刷下来,从而导致加压泵刚打开时的污水存在不达标的情况,但经过短暂的时间后,污水排管内的水将处于达标状态。在本方案中,通过检测管暂缓对污水排管进行采样,可以避免加压泵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检测管上设有进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的进口与外部连通,进气单向阀的出口与检测管连通。在打开手动截止阀时,由于检测管内的水样呈高压状态,因此检测管内的水样将迅速从检测管内排出,从而导致检测管内产生负压区,则进气单向阀打开,在空气的推动下,有利于检测管内的水样排空。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簧II的一端固定在检测管内壁上,压簧II的另一端与挤压杆固定;压簧II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和压缩状态时,凸棱与通槽配合;压簧II处于拉伸状态时,凸棱与通槽脱离配合。
在优选方案五中,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连通,在检测管内部形成向喉部连通的水流,从而会促进挤压杆向喉部运动,则压簧II的呈拉伸状态。而在加压泵关闭时,污水排管内的水流减小,检测管两端的压差减小,第一单向阀无法被打开,此时压簧II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从而可以促进挤压杆缩回检测管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文丘里管10、入口段11、喉部12、出口段13、检测管21、第一单向阀22、热电截止阀23、手动截止阀24、进气单向阀25、动力环31、压簧I32、限位凸棱33、线圈34、挤压杆26、通槽261、半球面262、凸棱27、压簧II28、换向阀40、加压泵50。
实施例一: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包括污水排管和预防池,如图1所示,污水排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泵、加压泵50、污水检测部和换向阀40,主泵将经处理后的污水泵入污水排管内,而加压泵50用以提高污水排管内的水压。换向阀40为电磁阀,向电磁阀加载电信号可实现换向阀40的换向;换向阀40为两位三通阀,换向阀40包括污水进口、第一排口和第二排口,污水排管内的污水从污水进口进入换向阀40,然后根据换向阀40的状态从第一排口或第二排口排出,第一排口通向河道,第二排口连通预防池。
污水检测部包括文丘里管10和检测管21,文丘里管10为组成污水排管的一部分。文丘里管10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段11、喉部12和出口段13,其中喉部12的横截面积小于两端的入口段11和出口段13的横截面积,且换向阀40的污水进口连通出口段13。
检测管21的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22连接入口段11,第一单向阀22的进口与入口段11连通,第一单向阀22的出口与检测管21连通;检测管21的另一端为连通喉部12的控制端。喉部12内滑动连接有动力环31,喉部12靠近出口段13的一端设有限位凸棱33,在动力环31和限位凸棱33之间设有压簧I32I;在入口段11的压力增大时,水流可冲击动力环31向出口段13运动。在喉部12靠近入口段11的一端设有限位台阶,在入口的压力减小时,在压簧I32压力作用下,动力环31将向入口段11一端滑动,此时限位台阶对动力环31具有限位作用,以防止动力环31脱离喉部12。另外,动力环31还具有导通和阻断控制端的作用,具体为在动力环31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开口,在主泵和加压泵50同时工作时,动力环31向出口段13运动并保持稳定后,动力环31上的开口与与检测管21的控制端相对,以使检测管21与喉部12连通;而在仅有主泵工作或主泵与加压泵50均不工作的情况下,动力环31与限位台阶接触,此时动力环31与检测管21的端部相对,从而检测管21无法与喉部12连通。
如图2所示,检测管21的控制端内滑动连接有挤压杆26,挤压杆26的轴向设有若干通槽261,且挤压杆26通过压簧II28与检测管21连接;压簧II28的一段与检测管21的内部固定,压簧II28的另一端与挤压杆26固定。在主泵和加压泵50同时工作时,入口段11和喉部12产生较大的压差,该压差克服压簧I32的开启压力,从而在检测管21内形成水流,该水流还具有冲击挤压杆26的作用,从而此时压簧II28将处于拉伸状态。而在仅有主泵处于工作状态时,入口段11内部的压力减小,喉部12内水流流速也降低,从而入口段11与喉部12的压差相对较小,该压差无法开启第一单向阀22;因此在加压泵50关闭的瞬间,检测管21内不再有水流通过,压簧II28处于自然伸直状态,即在加压泵50关闭的瞬间,挤压杆26将向检测管21内缩回一段距离。在检测管21控制端的内壁上还设有凸棱27,当压簧II28处于压缩状态时,凸棱27与挤压杆26的通槽261配合;当压簧II28处于拉伸状态时,凹槽与挤压杆26不配合,从而通槽261将检测管21和喉部12连通;而在压簧II28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凸棱27和凹槽重叠1-2mm。在挤压杆26朝向喉部12一端设置为球面,在加压泵50关闭的瞬间,压簧II28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且挤压杆26仅有球面的部分位于动力环31的开口中;因此,在动力环31向入口段11滑动的过程中,动力环31开口的侧壁还会挤压挤压杆26的球面,从而将挤压杆26完成压入检测管21内,使得检测管21内部压力增大。
在喉部12的外周缠绕有线圈34,且动力环31内嵌有永磁体;当动力环31相对于线圈34运动时,线圈34内将形成感应电动势。而动力环31运动的方向改变,线圈34内形成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在本方案中,以动力环31向出口段13滑动,线圈34内形成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正向;以动力环31向入口段11滑动,线圈34内形成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负向。
换向阀40通过三级管连接直流电源,且三级管共设有两个,分别为三级管I和三级管II,三级管I和三极管II不同时导通,且三级管I和三级管II分别导通时,经过换向阀40的电流方向不同,即通过三极管I和三级管II分别导通,可以控制换向阀40换向。当三极管I导通,换向阀40的污水进口和第二排口连通;当三级管II导通,换向阀40的污水进口和第一排口导通。另外,将在线圈34内形成的电动势加载在三极管的栅极上,即可控制三级管的通断;具体为线圈34内形成正向感应电动势时,三级管II导通,线圈34内形成负向感应电动势时,三级管I导通。
检测管21连接第一单向阀22的一端设有热电截止阀23,热电截止阀23的拉杆上连接双金属片,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将拉动热电截止阀23的拉杆使其关闭,而双金属片变冷伸直后,热电截止阀23打开。三极管II和换向阀40组成的电路中串联有电热板,双金属片的一端固定在电热板上,动力环31向出口段13滑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从而在三级管II导通时,电热板同时会发热使得双金属片弯曲,即三级管II导通的同时热电截止阀23关闭。具体为动力环31向出口段13滑动到动力环31稳定的时间段内,热电截止阀23处于关闭状态;随后电热板的温度逐渐降低,热电截止阀23处于又打开状态;即在加压泵50打开时,检测管21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导通,从而防止前期污水排管中不稳定的水流进入检测管21内。
检测管21内设有污水检测传感器,污水检测传感器可以包括PH检测传感器、导电率传感器、浓度传感器等;污水检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连接加压泵50,污水检测传感器检测检测管21内污水的杂质含量,并将相关数据反馈到控制器,在水中的各项杂质超标后,控制器将控制加压泵50停止运行,从而污水排管内的水压降低。
检测管21上设有进气单向阀25和手动截止阀24,进气单向阀25的进口与外部连通,进气单向阀25的出口与检测管21连通。打开手动截止阀24时,由于检测管21内的水样呈高压状态,因此检测管21内的水样将迅速从检测管21内排出,使得检测管21内形成负压区,则进气单向阀25打开,在空气的推动下,促进检测管21内的水样排处。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以N沟道mos管开关电路替代三级管I和三极管II组成的电路,mos管开关电路为目前市面上具有封装的常规产品,因此采用mos管开关电路便于对电子元件进行维护、替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2)

1.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排管和预防池,污水排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泵、加压泵、污水检测部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污水进口、第一排口和第二排口,第一排口通向河道,第二排口连通预防池;
所述污水检测部包括文丘里管和检测管,文丘里管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段、喉部和出口段,所述换向阀的污水进口连通出口段;检测管的一端连通入口段,检测管的另一端连通喉部,检测管内设有污水检测传感器,加压泵为电控泵,加压泵与污水检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喉部内设有动力环,动力环与喉部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喉部的侧壁上设有位于换向阀和动力环之间的限位凸棱,限位凸棱和动力环之间设有压簧I;所述动力环内嵌有永磁体,且喉部的外周设有线圈,换向阀为电磁阀,电磁阀连接电源,且线圈通过三极管I和三极管II电连接换向阀以控制电磁阀换向;
所述动力环可封堵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动力环向换向阀滑动,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导通,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封堵;所述检测管与入口段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进口连通入口段,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通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上设有取液口,取液口上连接手动截止阀;
所述检测管与喉部连接的一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挤压杆的轴向设有若干通槽,并设有压簧II与挤压杆远离喉部的一端相抵;挤压杆朝向喉部一端设置为可伸入喉部的球面,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将挤压杆压入检测管内;检测管内壁设有可与通槽配合的凸棱,挤压杆被压入检测管时,凸棱与通槽配合;
所述检测管上设有进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的进口与外部连通,进气单向阀的出口与检测管连通;
所述压簧II的一端固定在检测管内壁上,压簧II的另一端与挤压杆固定;压簧II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和压缩状态时,凸棱与通槽配合;压簧II处于拉伸状态时,凸棱与通槽脱离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连接第一单向阀的一端设有热电截止阀,热电截止阀的拉杆上连接双金属片,双金属片弯曲截止阀关闭;三极管II和换向阀组成的电路中串联有电热板,双金属片的一端固定在电热板上,动力环向出口段滑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
CN202010201631.5A 2020-03-20 2020-03-20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Active CN111362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1631.5A CN111362327B (zh) 2020-03-20 2020-03-20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1631.5A CN111362327B (zh) 2020-03-20 2020-03-20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2327A CN111362327A (zh) 2020-07-03
CN111362327B true CN111362327B (zh) 2022-07-26

Family

ID=71202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1631.5A Active CN111362327B (zh) 2020-03-20 2020-03-20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232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2324A (zh) * 2017-04-10 2017-09-05 重庆文理学院 抽样式污水监控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7407645A (zh) * 2015-04-23 2017-11-28 朗盛流量测量公司 测量流体流的特性的系统
CN107860886A (zh) * 2017-11-17 2018-03-30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221034A (zh) * 2019-05-20 2019-09-10 北京都润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管道水质状态的电磁阀
CN110726815A (zh) * 2019-11-20 2020-01-24 福州智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水质测量管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7105A1 (en) * 2002-01-05 2003-07-10 Fontana Richard Remo Complete compac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7645A (zh) * 2015-04-23 2017-11-28 朗盛流量测量公司 测量流体流的特性的系统
CN107132324A (zh) * 2017-04-10 2017-09-05 重庆文理学院 抽样式污水监控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7860886A (zh) * 2017-11-17 2018-03-30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221034A (zh) * 2019-05-20 2019-09-10 北京都润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管道水质状态的电磁阀
CN110726815A (zh) * 2019-11-20 2020-01-24 福州智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水质测量管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2327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31125U (zh) 一种水中总磷在线监测仪
CN111362327B (zh)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CN110672383B (zh) 负压吸水式自动取样机
CN107677519A (zh) 气体检测管自动采样器
CN209531616U (zh) 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取样针清洗系统
CN103134916A (zh) 血液细胞分析设备中自动排堵方法及系统
CN207516108U (zh) 气体检测管自动采样器
CN103543647A (zh) 一种粗线检测处理电路
CN200941706Y (zh) 荧光在线分析仪x光管恒温控制装置
CN106122046B (zh) 基于小流量的水泵漏水控制方法及控制器、水泵
CN113447477B (zh) 一种余氯总氯二合一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3743602A (zh) 一种应用于sf6分解物在线监测设备的气体循环装置
CN209826327U (zh) 一种智能排水装置
CN211476347U (zh) 一种热水器节水系统
CN211355498U (zh) 动物血液采集装置及采集系统
JPS5594736A (en) Continuous monitoring device for particle shape of rolling mill oil
CN203376336U (zh) 磷、氟含量在线测试分析仪
CN106465673A (zh) 一种基于lora的智慧农业信息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2857897A (zh) 一种水质自动分步式循环采集监测系统
CN2483747Y (zh) 中央空调水泵电机变频控制装置
CN213398558U (zh) 液路装置及样本分析装置
CN200972594Y (zh) 轧机倍尺剪控制检测装置
CN220642588U (zh) 一种全自动废液收集排放机构
CN214953467U (zh) 一种人工智能污水运营系统
CN211847502U (zh) 一种移动式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