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5496B - 使用镜像频率的双频带无线电听力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使用镜像频率的双频带无线电听力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5496B
CN111355496B CN201911325872.4A CN201911325872A CN111355496B CN 111355496 B CN111355496 B CN 111355496B CN 201911325872 A CN201911325872 A CN 201911325872A CN 111355496 B CN111355496 B CN 1113554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equency
pa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58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5496A (zh
Inventor
S·古尔斯托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N Hearing AS
Original Assignee
GN Hearing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N Hearing AS filed Critical GN Hearing AS
Publication of CN111355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5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5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5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switche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0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 H04R25/505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6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5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diplexing or multiplexing filter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0Frequency-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frequency-shift keying
    • H04L27/14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2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4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us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e.g. between microphone and amplifier or using T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4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separate antennas for the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51Aspects of antennas or their circuitry in or for hearing a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2Binau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在听力设备中的双频带通信的方法和听力设备。听力设备包括无线通信单元,该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天线信号,该天线信号携带在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频带中的信息和在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频带中的信息。该无线通信单元包括:本机振荡器,被配置为提供本机振荡器信号;混频器,被配置为接收本机振荡器信号并将天线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信号混合。混频器提供输出信号,并且中频(IF)滤波器配置为接收输出信号。中频滤波器被配置为具有中频中心频率,该中频中心频率是第二中心频率和第一中心频率之差除以2;其中,本机振荡器频率被配置为第二中心频率减去中频中心频率。

Description

使用镜像频率的双频带无线电听力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配置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听力设备,特别是用于这样的听力设备,其包括配置用于接收天线信号的无线通信单元,该天线信号携带在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频带中的信息和在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频带中的信息。
背景技术
诸如助听器之类的听力设备可包括天线和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双耳听力设备系统中的另一个听力设备进行通信,和/或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听力设备配件等)进行通信。
在有些情况下使用中频,该中频(IF)是天线信号或载波在发送或接收过程中作为中间步骤变换的频率。与高频信号的信号处理相比,在(较低的)中频处的信号可以进行较少复杂的信号处理。此外,当使用中频时,可以改进频率选择。
然而,需要提供与其他听力设备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改进的听力设备。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听力设备的改进的通信,特别是当接收双频带天线信号时。
公开了一种听力设备,其包括配置用于接收天线信号的无线通信单元,该天线信号携带在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频带中的信息和在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频带中的信息。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与天线互连;天线被配置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辐射。天线可以被配置用于提供天线信号。无线通信单元包括配置为提供本机振荡器信号的本机振荡器和配置为接收本机振荡器信号和天线信号的混频器。混频器被配置为将天线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信号混合。混频器提供输出信号,例如混合输出信号。无线通信单元还包括被配置为接收输出信号的中频(IF)滤波器。中频(IF)滤波器被配置为具有中频(IF)中心频率,该中频中心频率是第二中心频率与第一中心频率之差除以2。本机振荡器频率可以被配置为第二中心频率减去中频(IF)中心频率。本机振荡器频率可以被配置为等于第二中心频率减去中频(IF)中心频率除以2,例如基本等于,诸如等于+/-5%,例如+/-10%。
公开了一种听力设备,其包括与天线互连的无线通信单元。天线被配置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辐射。该天线可以是双频带天线。天线信号可以是双频带天线信号。双频带天线信号可以携带在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频带和在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频带中的信息。通常,天线是被配置用于以射频发射和接收电磁辐射的射频天线。
提供本机振荡器信号的本机振荡器可以是任何本机振荡器,本机振荡器可以是固定频率的本机振荡器信号,或者本机振荡器可以是可变频率的本机振荡器。混频器被配置为接收本机振荡器信号并将天线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信号混合。混频器可以以任何已知的方式实现,并且例如可以使用非线性分量或时变分量来产生和频信号和差频信号,例如拍频信号,其中,和频信号和差频信号的每个都包含天线信号的调制。
通常,当接收到输入射频(RF)信号时,混频器的输出可以包括fRF的RF信号、fLO的本机振荡器信号以及两个新的外差频率fRF+fLO和fRF-fLO。可以选择本机振荡器的频率fLO,以使射频fRF处的天线信号混合到fIF。可以选择本机振荡器频率以提供fRF+fLO的混频器产品或fRF-fLO的混频器产品。本机振荡器频率可以选择为小于天线信号频率,使得fIF=fRF-fLO(低侧注入)。可以将本机振荡器频率选择为高于天线信号频率,以使得fIF=fLO-fRF(高侧注入)。通常,这些中频中的一个将被选择并放大,而另一个,镜像响应频率,将被抑制。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当仔细选择第一中心频率、第二中心频率、本机振荡器频率和IF中心频率时,可以使用响应频率和镜像响应频率从而提供双频带无线通信单元。IF中心频率可以被选择为第二中心频率与第一中心频率之差除以2,并且本机振荡器频率可以被配置为第二中心频率减去IF中心频率。因此,无线通信单元将能够在其中fLO-f1=FIF的第一频率f1(高侧注入)处和其中f2-fLO=FIF的第二频率f2(低侧注入)处进行接收和/或发送。例如,对于选定的本机振荡器频率,fLO,信号及其能量在fLO+fIF和fLO–fIF处被转换为相同的IF频率。
作为示例,第一频率可以是1.6GHz,第二频率可以是2.4GHz,本机振荡器频率可以被选择为2GHz,并且诸如IF中心频率的中频是400MHz。因此,对于第一频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频率的第二信号,IF中心频率是相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在频率上相对接近,使得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之差约为第一频率的一半。第二频率可以是第一频率的两倍,诸如小于第一频率的两倍,例如比第一频率大不到100%,诸如比第一频率大不到50%,诸如大30%至50%之间。fLO±fIFnon-
在一些实施例中,IF中心频率被选择为相对较高的频率,诸如高于100MHz的频率,诸如高于200MHz的频率,诸如大约400MHz,诸如介于100MHz至800MHz之间,诸如介于200MHz至600MHz之间,诸如介于250MHz至550MHz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别是当具有高IF中心频率时,双转换无线通信单元可以是优选的,即具有第二混频器和第二本机振荡器的无线通信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携带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的信息的天线信号使用时分复用和/或频分复用。天线信号可以包括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信号和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被复用到天线信号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是不重叠的频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听力设备还包括开关,诸如开关元件。开关元件被配置用于在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之间进行切换。第一路径为天线信号的第一频带中的天线信号(例如为第一信号)提供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其中第一路径向无线通信单元提供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
开关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在包括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的多个切换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当开关处于第一切换位置时,第一路径被启用,而当开关处于第二切换位置时,第二路径被启用。
可以在用于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级的一部分处提供开关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提供开关元件时,第一路径包括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并且向无线通信单元提供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主要是第一信号)。从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关于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例如关于第一信号)的频率分布的信息。输入级因此可以包括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路径为天线信号的第二频带中的天线信号提供第一次级带通滤波器,其中,第二路径向无线通信单元提供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即主要是第二信号,被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由此,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关于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例如关于第二信号)的频率分布的信息。通过例如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开关,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间期间接收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并且在第二时间期间接收第二滤波的天线信号。因此,可以执行第一滤波后的信号和第二滤波后的信号的标准处理。输入级因此可以包括第一次级带通滤波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路径向无线通信单元提供天线信号。第二路径可以将天线信号作为未滤波的天线信号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
通常,当使用使用混频器和IF下/上转换的无线通信单元时,例如当使用包括本机振荡器、混频器和IF滤波器的无线通信单元时,重要的是对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进行滤波,使得在其他频率下不会产生噪声,尤其是使得在镜像频率下(通常在fLO-fIF)不会产生噪声,因为否则镜像频率的信号会通过IF滤波器并干扰所需的滤波器。通常,在混频器之后已提供了额外的过滤器。然而,本发明人已经发现,由于利用两个信号频率都转换成相同的IF频率的事实,信号和镜像都被使用,并且不需要对输入进行滤波。
特别是用于具有很大空间限制的小型设备的听力设备时,其优点是单个无线电设备(例如单个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与携带在两个频带(例如,两个不同的频带)中的信息的天线信号一起使用。另一个优点是可以省略过滤级,因为过滤器也占据了听力设备中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级可以包括用于天线信号的第一频带中的天线信号的第二初级带通滤波器,以及用于天线信号的第二频带中的天线信号的第二次级带通滤波器。第二路径可以为天线信号的第一频带中的天线信号提供第二初级带通滤波器,并且为天线信号的第二频带中的天线信号提供第二次级带通滤波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元件被配置为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以500ms、200ms,诸如以100ms,诸如以介于100ms至500ms之间)在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之间进行切换。输出信号可以被配置为被提供给信号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器与开关元件连接,用于控制可切换元件,例如用于控制可切换元件的时序,即控制切换之间的时间。因此,可以控制可切换元件,以便允许信号处理器诸如使用标准时间或频率解复用方案(诸如通常与例如蓝牙通信一起使用)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解复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元件与第一频带或第二频带中的信号同步,开关元件可以被配置为与第一频带或第二频带中的信号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开关元件处于启用第一路径的第一切换位置时执行第一信号处理,并且被配置为在开关元件处于启用第二路径的第二切换位置时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比较第一信号处理结果和第二信号处理结果,以区分第一频带中携带的信息和第二频带中携带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信号是频分复用信号。信号处理可以包括频分复用信号的解复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频带的带宽和第二频带的带宽来选择IF滤波器的带宽。从而,分别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携带的信息,例如分别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携带的基本上所有的信息被提供给信号处理器。
还公开了一种听力设备中的双频带通信的方法。可以设想,与听力设备一起公开的所有元件同样适用于双频带通信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在无线通信单元中接收天线信号,该天线信号携带在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频带和在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频带中的信息。该方法还包括在本机振荡器中提供本机振荡器信号;以及在混频器中接收本机振荡器信号和天线信号,并将天线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信号混合。在混频器中提供输出信号。在IF滤波器中接收输出信号:IF滤波器被配置为具有IF中心频率,该IF中心频率是第二中心频率和第一中心频率之差除以2;其中,本机振荡器频率被配置为第二中心频率减去IF中心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路径或第二路径之间切换,并且在第一路径中,使用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对天线信号的第一频带中的天线信号进行滤波,以及向无线通信单元提供第一滤波后的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路径中,使用第一次级带通滤波器对天线信号的第二频带中的天线信号进行滤波,并向无线通信单元提供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可替换地,在第二路径中,不对天线信号进行滤波,并且向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诸如未滤波的天线信号之类的天线信号。
应当注意,尽管无线通信单元已经主要作为接收器进行了讨论,但是同样的设备和方法可以在作必要修改后用于发射器。
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单元可以被配置用于包括无线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并且在这点上与天线互连以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场。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发射器、接收器,诸如收发器、无线电、无线电电路等的发射器-接收器对。无线通信单元可以被配置为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协议进行通信,包括包含蓝牙低功耗、蓝牙智能等的蓝牙、WLAN标准、制造特定的协议,例如定制的接近天线协议、例如专有协议、例如低功率无线通信协议、例如CSR网等。
听力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并且仅作为示例,听力设备可以例如具有连接至无线通信单元的2.4GHz无线电天线和/或1.6GHz无线电天线以与无线网络通信和/或用于从无线网络接收信息。第一频带可以是从2.4GHz到2.5GHz的频带,例如从2400MHz到2483.5MHz的蓝牙频带。第一中心频率可以是2450MHz。第二频带可以是从1500MHZ到1700MHz,例如从1656.5MHz到1660MHz。第二中心频率可以是1658MHz。
听力设备可以包括麦克风、处理器、接收器或扬声器等。
听力设备可以是被配置用于补偿佩戴该听力设备的用户的听力损失的助听器。
听力设备可以是护耳设备或听力保护设备。
听力设备可以是噪声保护设备。
听力设备可以用于例如音乐、电话等的音频流。
听力设备可被配置用于听力损失补偿、噪声保护、耳朵保护、听力保护、音频流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听力设备可以是耳内(ITE)听力设备、耳道内(ITC)听力设备、完全耳道内(CIC)听力设备或耳道内不可见(IIC)听力设备。
听力设备可以是耳内接收器(RITE)听力设备、耳内接收器(RIE)助听器或耳道内接收器(RIC)听力设备。听力设备可以是耳后(BTE)听力设备,例如其中,接收器布置在外壳中,该外壳配置为位于用户的耳部后面。
BTE听力设备可能包括一个挂在耳廓后面的盒。该盒可以通过传统的管、细管或线连接到听筒或圆顶上。管或线可从耳廓的上腹(ventral)部分延伸到外耳,在外耳处将听筒或圆顶插入外耳道。盒可以包含电子设备、控件、电池和麦克风,扬声器或接收器可以容纳在盒中,(例如传统的BTE)或容纳在听筒或圆顶中(例如耳道内接收器(RIC))。
本发明涉及不同的方面,包括上面和下面描述的听力设备和方法,以及相应的系统部件,方法、设备、系统、网络、套件、用途和/或产品手段,每个都产生一种或多种益处。结合第一提到的方面描述的实施例和优点,并且每个具有与结合第一提到的方面描述的和/或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实施例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以上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的听力设备的示例,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的听力设备的示例,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的听力设备的示例,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的听力设备的示例,
图5是听力设备中的双频带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开关元件的示例性时序。
图7示出了示例性听力设备。
附图标记列表
2:听力设备
3:天线
4:无线通信单元
5:输入级
6:天线信号
6’、6”:第一、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
6*:第一调制信号
6**:第二调制信号
8:第一本机振荡器
9、9'、9”:WCU输出
9*、9**:WCU输出
10:本机振荡器信号
12:第一混频器
13:第一放大器
14:第一输出信号
15:再下一步的转换阶段
16:第一IF滤波器
17:第二IF滤波器
18:开关元件
19:第二混频器
20:第一路径
21:第二本机振荡器
22:第二路径
23:第三路径
24: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
26:第一次级带通滤波器
32、32*、32**:信号处理器
36:第一切换位置
40:第二切换位置
42:第三切换位置
44:调制器开关
50:听力设备
54:听力设备处理单元
56:麦克风
58: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多种实施例。贯穿全文,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元件。因此,将不再关于每个附图的描述来详细描述相似的元件。还应注意,附图仅旨在促进实施例的描述。它们无意作为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详尽描述或对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另外,示出的实施例不必具有所示的所有方面或优点。结合特定实施例描述的方面或优点不必限于该实施例,并且即使未如此示出或未如此明确地描述,也可以在任何其他实施例中实践。
贯穿全文,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或相应的部分。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听力设备2的无线通信单元4。天线信号6被天线3接收,并且被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4的输入级5。无线通信单元4被配置用于接收天线信号6,天线信号6携带在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频带和在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频带中的信息。无线通信单元4与天线3互连;天线3被配置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辐射。天线3可以被配置用于提供天线信号6。
无线通信单元4包括:第一本机振荡器8,被配置为提供第一本机振荡器信号10;以及第一混频器12,第一混频器12被配置为用于接收第一本机振荡器信号10和天线信号6、6'。第一混频器12被配置为将天线信号6、6'与第一本机振荡器信号10混合。第一混频器12提供输出信号14,例如被第一放大器13放大的混合输出信号14。无线通信单元4还包括配置用于接收输出信号14的中频(IF)滤波器16。
取决于天线信号6的频率,无线通信单元4可以包括再下一步的转换阶段15,其包括第二本机振荡器21、第二混频器和第二IF滤波器17。
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信号9被提供给信号处理器32,以进一步处理和解复用输出信号9。
第一中频(IF)滤波器16被配置为具有中频(IF)中心频率,该中频(IF)中心频率是第二中心频率与第一中心频率之间的差除以2。本机振荡器频率可以被配置为第二中心频率减去中频(IF)中心频率。本机振荡器频率可以被配置为等于第二中心频率减去中频(IF)中心频率除以2,例如基本等于,诸如等于+/-5%,诸如+/-10%。
输入级5还包括开关18,例如开关元件18。开关元件18被配置为在第一路径20和第二路径22之间切换。第一路径20为天线信号的第一频带中的天线信号6(诸如为第一信号)提供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24,其中第一路径20向无线通信单元4提供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由此,无线通信单元4接收有关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的频率分布的信息,例如关于第一信号6'。输入级因此可以包括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24。
开关元件18可以被配置为在包括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的多个切换位置之间切换;当开关处于第一切换位置时,第一路径20被启用,而当开关处于第二切换位置时,第二路径22被启用。
如图1所示,当开关闭合或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路径22向无线通信单元提供天线信号。第二路径22将天线信号6作为未滤波的天线信号6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4。当开关闭合时,其使滤波器短路,并且携带在第一频带和频带中的信息的天线信号将在无线通信单元被接收。当开关断开时,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被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
通过切换开关元件18,从而交替地将未滤波的天线信号6和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提供给信号处理器32,因为已知第一信号,即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的频率成分,所以信号处理器可以对作为无线通信单元4的输出9提供的信号进行解复用。信号处理器32可以控制开关元件18,诸如开关的时序。
信号处理器32可以根据信号的调制来解调接收到的信号。可以使用任何调制技术来调制信号,例如频率调制、相移键控等。第一频率处的第一信号和第二频率处的第二信号可以
使用相同的调制技术进行调制,或者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对信号进行调制。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输入级5的用于听力设备2的无线通信单元4的另一实施例。天线信号6被天线3接收并且被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4的输入级5。图2中的无线通信单元4的配置类似于图1的无线通信单元4。图2的输入级5的实现不同于图1。在图2中,输入级5包括配置的开关元件18,其配置用于在第一路径20和第二路径22之间切换。第一路径20为天线信号的第一频带中的天线信号6(例如为第一信号)提供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24,其中第一路径20向无线通信单元4提供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从而,无线通信单元4接收关于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例如关于第一信号6')的频率分布的信息。输入级因此可以包括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24。
开关元件18可以被配置为在包括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的多个切换位置之间切换;当开关处于第一切换位置时,第一路径20被启用,而当开关处于第二切换位置时,第二路径22被启用。
如图2所示,当开关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路径22向无线通信单元提供天线信号。第二路径为天线信号的第二频带中的天线信号6提供第一次级带通滤波器26,由此第二路径22向无线通信单元4提供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即主要是第二信号,被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4。从而,无线通信单元4接收关于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例如关于第二信号)的频率分布的信息。通过例如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开关18,无线通信单元4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间期间接收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并且在第二时间期间接收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因此,可以在无线通信单元4和信号处理器32中执行第一滤波后的信号和第二滤波后的信号的标准处理。信号处理器32的输入,即无线通信单元4的输出信号9'、9”,将根据无线通信单元4的输入交替地变为输出信号9'和输出信号9”。通过切换开关元件18,使得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和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被交替地提供给信号处理器32,当信号已经被分割时,信号处理器可以以标准方式对作为无线通信单元4的输出9',9”提供的信号进行解复用。
建议的实施例包括另一个带通滤波器,即第一次级带通滤波器26,从而输入级5更加复杂。然而,由于已知每个信号的频率内容,所以输出信号9'、9”的处理可能更简单。如果例如两个频带中的信号都是强信号,那么图2中建议的实施例可以是有利的。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输入级5的用于听力设备2的无线通信单元4的另一实施例。天线信号6被天线3接收,并被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4的输入级5。图3中的无线通信单元4的配置类似于图1和图2中的无线通信单元。图3的输入级5的实现与图1和图2不同。在图3中,输入级5包括配置用于三路切换的开关元件18,例如用于在第一路径20、第二路径22和第三路径23之间进行切换。第一路径20为天线信号的第一频带中的天线信号6(例如为第一信号)提供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24,其中第一路径20向无线通信单元4提供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从而,无线通信单元4接收关于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例如关于第一信号6')的频率分布的信息。
开关元件18被配置为在包括第一切换位置36、第二切换位置40和第三切换位置42的三个切换位置36、40、42之间切换。当开关18处于第一切换位置36时,第一路径20被启用;当开关18处于第二切换位置40时,第二路径22被启用;并且当开关18处于第三切换位置42时,第三路径23被启用。
如图3所示,当开关18处于第二位置40时,第二路径22向无线通信单元4提供天线信号。第二路径22为天线信号的第二频带中的天线信号6提供第一次级带通滤波器26,从而第二路径22向无线通信单元4提供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即主要是第二信号,被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4。
当开关18处于第三位置42时,第三路径23向无线通信单元4提供天线信号6。第三路径23不提供对天线信号的任何滤波,从而第三路径23向无线通信单元4提供未滤波的天线信号6。
由此,无线通信单元4接收关于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和第三未滤波得天线信号6的频率分布的信息。这允许在信号处理器32中输出信号9、9'、9”'的进一步处理。
通过例如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切换开关18,无线通信单元4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间期间接收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在第二时间期间接收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并且在第三时间期间接收未滤波的天线信号6。
建议的实施例包括另一个带通滤波器,即如图2所示的第一次级带通滤波器26,从而输入级5更加复杂。然而,可以对组合的,即未滤波的天线信号6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6'、6”中的每一个都进行处理,可能在对输出信号9、9'、9'进行信号处理之后保留更多信息。
在图4中,示出了听力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没有输入级的用于听力设备2的无线通信单元4的另一实施例。天线信号6被天线3接收并提供给无线通信单元4。天线信号6包括使用第一调制类型调制的第一信号6*和使用第二调制类型调制的第二信号6**。图4中的无线通信单元4被配置为接收天线信号6,即未滤波的天线信号6,诸如包括第一信号6*和第二信号6**的复用天线信号6。天线信号6*携带在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频带中的信息,并且天线信号6**携带在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频带中的信息。无线通信单元4包括第一本机振荡器8、第一混频器12。天线信号6*、6**在初始放大器11中被放大并且被提供给第一混频器12。混频器接收天线信号6*、6**,例如放大的天线信号6*、6**和本机振荡器信号10。第一混频器12提供在第一放大器13处放大的输出14。无线通信单元4还包括一个中频(IF)滤波器16,其被配置用于接收输出信号14。
取决于天线信号6*、6**的频率,无线通信单元4可以包括再下一步的转换阶段15,其包括第二本机振荡器21、第二混频器和第二IF滤波器17。
无线通信单元4的输出信号9*、9**被提供给调制器开关44。调制器开关44将具有第一调制类型的信号切换到第一类型信号处理器32*,并且将具有第二调制类型的信号切换到第二类型信号处理器32**。因此,当使用诸如频率调制的第一调制类型来调制第一信号6*,并且使用诸如相移键控的第二调制类型来调制第二信号6**时,调制器开关44将第一输出信号9*切换到信号处理器32*,以便使用第一解调类型方案对第一输出信号9*进行进一步处理和解复用。同样,调制器开关44将第二输出信号9**切换到信号处理器32**,以便使用第二解调类型方案对第二输出信号9**进行进一步处理和解复用。第一类型可以是频率调制类型,而第二类型可以是相移键控类型,但是可以设想,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调制方案。
在图4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两个可使用调制器开关选择的解调器,从而可以通过在调制器开关处检测调制类型来选择接收到的频带。通常,调制开关使用两种不同的调制类型。有利的是,可以利用调制器开关来完成所提出的频带选择,特别是因为调制器开关可以比上述输入滤波器更容易实现。在一示例中,一个信号使用诸如蓝牙之类的2.4GHz频带来调制,另一个信号可以是使用与指定的蓝牙调制不同的调制类型的1.6GHz信号。可以设想,本公开不限于所提到的频率,此外,还可以执行其他形式的频带选择,例如,使用地址相关器、时序、协议等
同样对于图4中的实施例而言,第一中频(IF)滤波器16被选择为具有中频(IF)中心频率,该中频中心频率是(第二信号的)第二中心频率与(第一信号的)第一中心频率之差除以2。本机振荡器频率可以被配置为第二中心频率减去中频(IF)中心频率。本机振荡器频率可以被配置为等于第二中心频率减去中频(IF)中心频率除以2,例如基本等于,诸如等于+/-5%,诸如+/-10%。
图5是听力设备中的双频带通信的方法100的流程图。
方法100包括:在步骤102中,在无线通信单元中接收天线信号,该天线信号携带有在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频带和在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频带中的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步骤104:在本机振荡器中提供本机振荡器信号;步骤106:在混频器中接收本机振荡器信号和天线信号,并将天线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信号混合。在步骤108中,在混频器中提供输出信号。在步骤110中,在IF滤波器中接收输出信号。该IF滤波器被配置为具有IF中心频率,该IF中心频率是第二中心频率和第一中心频率之间的差除以2。其中,本机振荡器频率被配置为第二中心频率减去IF中心频率。
在图6中,提供了用于使用时间和频率多路复用的系统和方法的切换机制的示例,例如,诸如用于蓝牙系统。
本机振荡器的频带在高侧和低侧都是通用的。
选择本机振荡器以覆盖40个信道。这些信道沿y轴示出,并用62表示。图6示出了开关元件18和本机振荡器8的时序的示例(信道选择)。在x轴上显示时间60,时间从0到48。
从时间0->10,选择信道5,并且开关18选择高频带,即例如在图3中的第一路径20,从时间1到4,信号脉冲(例如天线信号6”)在高频带(即第一频带)中的信道5上传输,并且该信号脉冲从IF解码。
从时间11->20,选择信道9,并且开关18选择低频带,诸如例如在图3中的第二路径22,从时间14到17,信号脉冲在信道9的低频带上传输,因此在第二频带中的天线信号6”中传输,并从IF解码。
从时间21->30,选择信道25,并且开关18选择两个频带,即对应于图3中的第三路径23,以及信号6。从时间21至24,信号脉冲在信道25的低频带上传输,并从IF解码。从时间25到28,信号脉冲在信道15的高频带上传输,并从IF解码。
从时间31->46,选择信道15,并且开关选择低频带,即图3中的第一路径20。从时间33至36,信号脉冲在信道15的低频带上传输,并从IF解码。从时间42到45,信号脉冲在信道15的低频带上传输,并从IF解码。
从时间47->48,选择信道35,并且开关18选择低频带,即图3中的第一路径20。从时间47到48,信号脉冲串在信道35的高频带上传输,并且不从IF解码。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示例性听力设备。听力设备50包括听力设备处理单元54,该听力设备处理单元54被配置为提供用于补偿用户的听力损失的经处理的输出信号。听力设备50包括连接到处理单元54的麦克风56,用于将音频输入信号转换成麦克风输出信号以形成到麦克风的输入信号。听力设备50包括接收器58,该接收器58连接到处理单元54,用于将处理后的输出信号转换为音频输出信号。听力设备50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单元4,该无线通信单元4连接至处理单元54以从无线网络接收信息。
听力设备5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53,例如2.4GHz无线电天线和/或1.6GHz无线电天线,其连接至无线通信单元52以与无线网络通信和/或从无线网络接收信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特定的特征,但是应当理解,它们无意于限制要求保护的发明,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要求保护的发明旨在覆盖所有替代、修改和等同形式。

Claims (17)

1.一种听力设备,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用于接收天线信号,所述天线信号携带在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频带中的信息和在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频带中的信息,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包括:
本机振荡器,被配置用于提供本机振荡器信号;
混频器,被配置用于接收所述本机振荡器信号并将所述天线信号与所述本机振荡器信号混合,所述混频器提供输出信号;和
中频滤波器,被配置用于接收所述输出信号;
其中,所述中频滤波器的中频中心频率等于所述第二中心频率与所述第一中心频率之间的差除以2;
其中,与所述本机振荡器相关联的本机振荡器频率等于所述第二中心频率减去所述中频中心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设备,还包括:
开关元件,被配置用于在第一路径或第二路径之间切换,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用于过滤所述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的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其中所述第一路径被配置用于向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提供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路径包括用于过滤所述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的第一次级带通滤波器,其中所述第二路径被配置用于向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提供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路径被配置用于向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提供所述天线信号,而无需任何信号滤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路径被配置用于提供用于过滤所述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的第二初级带通滤波器,并提供用于过滤所述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的第二次级带通滤波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开关元件被配置用于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之间进行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力设备,还包括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与所述开关元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一频带中的信号或所述第二频带中的信号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力设备,还包括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元件处于与所述第一路径相关联的第一切换位置时执行第一信号处理,并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元件处于与所述第二路径相关联的第二切换位置时执行第二信号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设备,还包括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比较第一信号处理结果和第二信号处理结果,以区分所述第一频带中携带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频带中携带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设备,还包括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输出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天线信号为频分复用信号,并且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解复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设备,其中,基于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和所述第二频带的带宽,来选择所述中频滤波器的带宽。
14.一种由听力设备执行的双频带通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天线信号,所述天线信号携带在具有第一中心频率的第一频带中的信息和在具有第二中心频率的第二频带中的信息;
通过本机振荡器提供本机振荡器信号;
通过混频器将所述天线信号与所述本机振荡器信号混合;
通过所述混频器提供输出信号;
通过中频滤波器接收所述输出信号:
其中,所述中频滤波器的中频中心频率等于所述第二中心频率与所述第一中心频率之间的差除以2;
其中,所述本机振荡器的本机振荡器频率等于所述第二中心频率减去所述中频中心频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路径或第二路径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一路径中,使用第一初级带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频带中的天线信号进行滤波,并且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提供第一滤波后的天线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路径中,使用第一次级带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二频带中的天线信号进行滤波,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提供第二滤波后的天线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路径中,不对所述天线信号进行滤波,并且经由所述第二路径向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提供所述天线信号。
CN201911325872.4A 2018-12-20 2019-12-20 使用镜像频率的双频带无线电听力设备 Active CN111355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214366.9 2018-12-20
EP18214366.9A EP3672177A1 (en) 2018-12-20 2018-12-20 Hearing device having dual band radio using image frequenc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5496A CN111355496A (zh) 2020-06-30
CN111355496B true CN111355496B (zh) 2023-08-29

Family

ID=64949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5872.4A Active CN111355496B (zh) 2018-12-20 2019-12-20 使用镜像频率的双频带无线电听力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3914B2 (zh)
EP (1) EP3672177A1 (zh)
JP (1) JP2020113972A (zh)
CN (1) CN1113554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8268A (zh) * 2022-04-02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5737A (en) * 1975-11-13 1978-09-19 Sony Corporation Multi-band tuner
US4163943A (en) * 1976-06-14 1979-08-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receiver employing premixing and digital display
US5926466A (en) * 1995-05-16 1999-07-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D wireless unit an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D/TDD dual mode wireless unit
US6075996A (en) * 1996-11-28 2000-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electing device for use in dual band cellular telephone and method thereof
US6567654B1 (en) * 1999-10-28 2003-05-20 Matsushita Electronic Components De Baja California, S.A. De C.V. Elimination of spurious signals in double conversion tuner using a dynamic intermediate frequency and a preselected crystal reference frequenc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9052A (en) * 1997-07-01 2000-0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ultiple-mode direct conversion receiver
EP1006669B1 (en) * 1998-11-30 2006-08-09 Robert Bosch Gmbh A switchable wide band receiver front end for a multiband receiver
US20170117532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Boston-Power, Inc. Detecting cell over-temperature in a battery cel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5737A (en) * 1975-11-13 1978-09-19 Sony Corporation Multi-band tuner
US4163943A (en) * 1976-06-14 1979-08-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receiver employing premixing and digital display
US5926466A (en) * 1995-05-16 1999-07-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D wireless unit an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D/TDD dual mode wireless unit
US6075996A (en) * 1996-11-28 2000-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electing device for use in dual band cellular telephone and method thereof
US6567654B1 (en) * 1999-10-28 2003-05-20 Matsushita Electronic Components De Baja California, S.A. De C.V. Elimination of spurious signals in double conversion tuner using a dynamic intermediate frequency and a preselected crystal reference frequenc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13972A (ja) 2020-07-27
EP3672177A1 (en) 2020-06-24
CN111355496A (zh) 2020-06-30
US20200204931A1 (en) 2020-06-25
US11223914B2 (en)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0661B2 (en) Multi-mode radio for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s
DK2661909T3 (en) HEARING SYSTEM WITH A DUAL MODE WIRELESS RADIO
EP2521221B1 (en)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retrieving an information signal from a magnetic induction signal
US11490212B2 (en) Radio frequency MEMS devices for improved wireless performance for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s
US9451372B2 (en) FM radio system for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s for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s
EP1953923A1 (en) Receiver apparatus
JP2020123968A (ja) 共通に使用されるフィルタを有するモバイル通信装置、このモバイル通信装置の動作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タの使用
CN111355496B (zh) 使用镜像频率的双频带无线电听力设备
US20110075870A1 (en) Radio with mems device for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s
US20180212642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system with multichannel transceiver
EP3110176A1 (en) Radio frequency mems devices for improved wireless performance for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s
WO2000019627A1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coupling multi-band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JP2010130052A (ja) 無線通信機と通信方法
CN114747147B (zh) 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DK1672957T3 (e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hea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 Antenna setup and hearing aid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