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3007A - 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3007A
CN111353007A CN201811585891.6A CN201811585891A CN111353007A CN 111353007 A CN111353007 A CN 111353007A CN 201811585891 A CN201811585891 A CN 201811585891A CN 111353007 A CN111353007 A CN 111353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geographic
picking
geographic element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58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3007B (zh
Inventor
江金伟
马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58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3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3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3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3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3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0003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machine instructions
    • G06F9/30007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machine instructions to perform operations on data operands
    • G06F9/30036Instructions to perform operations on packed data, e.g. vector, tile or matrix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网络地理信息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地理要素的拾取效率。所述拾取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在展示的地图上的拾取操作;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拾取所述地理要素编码所对应的地理要素。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对地图中的地理要素的拾取。

Description

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 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Web 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工作在Web网上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传统的GIS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具有传统GIS的特点,可以实现空间数据的检索、查询、制图输出、编辑等GIS基本功能,同时也是Intemet上地理信息发布、共享和交流协作的基础。Web GIS客户端采用Web浏览器。
在Web GIS应用中,数据的展示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将矢量要素通过后台进行金字塔分层切割,切成一张张固定大小的图片(常用的256*256大小),然后浏览器请求这些图片进行拼接成一张地图在前端显示,这种方案能保证速度,但是在前端显示的是图片,无法做到要素级别的交互。
第二阶段,主要是针对第一阶段的实现方式的弊端提出的,同样是切片,但是切出来的是一个个矢量数据文件,浏览器通过解析文件,在前端Cavas(画布)上一个个要素绘制上去,由于不是图片,可以动态的改变要素的样式,同时还能做到要素级别的交互,针对要素级别的交互目前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在地图上每添加一个地理要素,比如一个点、线、或面,都对这个要素进行事件注册,比如注册点击事件,注册滑入滑出事件,注册双击事件。该方法能保证要素的快速拾取,但是当地图展示的要素过多,以及要素变更频繁的时候,对要素的销毁、事件的销毁、要素添加、事件添加等需要大量的内存开销,使得地理要素的拾取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地理要素的拾取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拾取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在展示的地图上的拾取操作;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拾取所述地理要素编码所对应的地理要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接收用户在展示的地图上的拾取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服务器获取地理要素编码集;或者,在本地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包括:
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点,则计算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线,则计算解析出的线的两个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面,则计算解析出的面的每条边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将值为第一编码值的编码值所围成的区域内的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面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生成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之后,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生成的二维编码矩阵,以多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包括: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包括:确定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根据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包括: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当前坐标与参考坐标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与参考坐标之间的差值,及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理尺寸,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包括:将所述拾取位置编码与地理要素编码集中的地理要素编码进行匹配;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对应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其中,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表明在该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中,该编码值所对应的像素点或像素区域对应有地理要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还包括: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另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另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邻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另一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或者,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另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另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所在的像素子区域相邻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另一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其中,所述像素子区域为作为一个编码点的多个像素所组成的像素区域中的一子区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编码方法,应用于服务端,所述编码方法包括: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包括: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点,则计算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线,则计算解析出的线的两个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面,则计算解析出的面的每条边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将值为第一编码值的编码值所围成的区域内的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面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生成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之后,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生成的二维编码矩阵,以多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包括: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装置,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拾取装置包括:拾取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展示的地图上的拾取操作;拾取位置编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地理要素编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要素拾取模块,用于拾取所述地理要素编码所对应的地理要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装置方法还包括:地理要素编码集获取模块,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地理要素编码集;或者,
第一解析模块,用于在本地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第一矩阵生成模块,用于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第一编码集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矩阵生成模块,具体用于: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点,则计算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线,则计算解析出的线的两个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面,则计算解析出的面的每条边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将值为第一编码值的编码值所围成的区域内的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面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压缩模块,用于:对生成的二维编码矩阵,以多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编码集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确定模块,包括:切片编码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拾取位置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拾取位置编码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拾取位置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当前坐标与参考坐标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与参考坐标之间的差值,及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理尺寸,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地理要素编码确定模块,包括:匹配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拾取位置编码与地理要素编码集中的地理要素编码进行匹配;地理要素编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对应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其中,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表明在该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中,该编码值所对应的像素点或像素区域对应有地理要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地理要素编码确定子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另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另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邻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另一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或者,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另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另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所在的像素子区域相邻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另一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其中,所述像素子区域为作为一个编码点的多个像素所组成的像素区域中的一子区域。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编码装置,应用于服务端,所述编码装置包括:第二解析模块,用于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第二矩阵生成模块,用于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第二编码集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矩阵生成模块,具体用于: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点,则计算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线,则计算解析出的线的两个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面,则计算解析出的面的每条边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将值为第一编码值的编码值所围成的区域内的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面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的编码装置,还包括:第二压缩模块,用于对生成的二维编码矩阵,以多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编码集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进行地理要素拾取时,只需根据拾取操作所对应的拾取位置,确定拾取操作的拾取位置编码,然后确定与该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根据所述地理要素编码,即可快速地拾取到对应的地理要素,从而能够提高地理要素的拾取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张像素大小为256×256的矢量切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编码矩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点要素的编码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线要素的编码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面要素的编码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采用射线法进行面填充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压缩前的编码矩阵;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编码矩阵的压缩过程示意;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压缩后的编码矩阵;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地理要素的拾取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编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编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应用场景是Web GIS应用,能够提高地理要素的拾取效率。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应用于在客户端对矢量地图上的地理要素的拾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
S101、接收用户在展示的地图上的拾取操作。
本实施例中,地图在客户端进行展示。客户端可以是网页浏览器,如IE浏览器,FireFox浏览器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客户端也可以是安装在终端上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应用程序等。客户端展示的所述地图由矢量切片拼接而成。矢量切片是一种对矢量数据按照金字塔分层模型进行切割后获得的矢量数据文件,可为用户提供地图数据样式动态修改的功能,加强了地图定制化的程度。目前常用的矢量切片的切片格式有GeoJSON,TopoJSON和MapbBox Vector Tile(MVT)。矢量切片区别于栅格切片,栅格切片的最小单位是一张图片,地图数据一次渲染,无法修改,无交互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拾取操作可包括点击操作或滑动操作。其中的点击操作可为鼠标点击,也可为手指在触摸屏上的点击。
S102、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
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可包括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具体地,一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编码,可由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拾取位置坐标组合而成。
客户端展示的地图由多数个矢量切片拼接而成,每个矢量切片具有唯一的切片编码。根据拾取操作在地图中的拾取位置,可确定出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进而可确定出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
在确定出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后,可确定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比如,可根据矢量切片上的一参考位置(比如矢量切片的左上角),确定出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相对位置坐标。
S103、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
对于地图上的每个矢量切片上的各地理要素,可预先生成相应的地理要素编码,各地理要素编码构成一地理要素编码集。地理要素编码,可包括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地理要素的自身编码。具体地,一地理要素编码,可由该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该地理要素的自身编码组合而成。
在确定拾取操作在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后,可遍历地理要素编码集,从中查找出与该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
S104、拾取所述地理要素编码所对应的地理要素。
在查找出与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后,即可拾取所述地理要素编码所对应的地理要素。一地理要素被拾取,表明该地理要素被选中。在一地理要素被拾取后可对地理要素进行交互操作,如改变样式、高亮显示、以特定颜色显示、还可以弹窗显示,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地理要素拾取时,只需根据拾取操作所对应的拾取位置,确定拾取操作的拾取位置编码,然后确定与该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根据所述地理要素编码,即可快速地拾取到对应的地理要素,从而能够提高地理要素的拾取效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S102),包括:
S1021、确定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
本步骤中,可根据如下步骤确定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
A1、确定拾取点在地图上所对应的地理坐标。
所述地理坐标可以是地图上的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
A2、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拾取点所对应的地图切片的行号和列号:
行号=(origin.y-point.y)/(N×resolution);
列号=(point.x-origin.x)/(M×resolution);
其中,origin.y为地图上参考点的行坐标;point.y为当前拾取点的行坐标;N为地图切片的像素行数;origin.x为地图上参考点的列坐标;point.x为当前拾取点的列坐标;M为地图切片的像素列数;resolution为单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理尺寸。
根据所述行号和列号,可唯一确定一矢量切片。
S1022、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
本步骤中,可根据如下步骤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
B1、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当前坐标与参考坐标之间的差值;
B2、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与参考坐标之间的差值,及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理尺寸,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
具体地,作为示例,可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拾取点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
x=(tileOrigin.y-point.y)/(resolution);
y=(point.x-tileOrigin.x)/(resolution);
其中,X为拾取点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行坐标;Y为拾取点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列坐标;tileOrigin.y为拾取点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参考点的行坐标;point.y为当前拾取点的行坐标;tileOrigin.x为拾取点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参考点的列坐标;point.x为当前拾取点的列坐标;resolution为单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理尺寸。
S1023、根据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
在得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后,可将二者相组合,得到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具体组合方式可为:切片编码&拾取位置。
比如,若确定一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为54008-10456,并且确定该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为第10像素行第20像素列。则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可为:54008-10456&(10,2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S103),可包括:
S1031、将所述拾取位置编码与地理要素编码集中的地理要素编码进行匹配。
匹配的过程,可包括:在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查找是否存在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对应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表明在该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中,该编码值所对应的像素点或像素区域有地理要素经过。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的编码值为第二编码值,表明在该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中,该编码值所对应的像素点或像素区域没有地理要素经过。其中,第二编码值的具体值与第一编码值的具体值不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编码值为1,第二编码值为0。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编码值也可为0,第二编码值为1。
S1032、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对应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其中,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表明在该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中,该编码值所对应的像素点或像素区域对应有地理要素。
比如,若确定一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为54008-10456,并且确定该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为第10像素行第20像素列。通过匹配,在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为54008-10456。同时,该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第10行第20列的编码值为1,则确定该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31中的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可预先在服务器端建立,浏览器端在每次展示地图时,可从服务器获取地理要素编码集。在从服务器获取地理要素编码集后,可将地理要素编码集在本地进行保存,以供下次继续使用。保存在本地的地理要素编码集也可定期从服务器进行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也可每次在本地动态生成,具体地,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接收用户在展示的地图上的拾取操作(S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S010、向服务器发送获取矢量切片的请求。
S011、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矢量切片。
S012、在本地对接收到的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
S013、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可选地,每个二维编码矩阵的阶数与矢量切片所对应的像素矩阵的阶数相同。
每一地理要素对应一二维编码矩阵。二维编码矩阵中的每个编码值(即元素)与矢量切片中的像素点或若干个像素点组成的区域的编码相对应。
每一矢量切片具有唯一的切片编码,根据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可知该地理要素归属于哪个矢量切片。多个地理要素可归属于同一矢量切片,亦即,在同一矢量切片中可具有多个地理要素。地理要素可以是点,也可以是线,还可以是面。
根据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和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可唯一确定该地理要素。
S014、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一地理要素编码,可由该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该地理要素的自身编码(即二维编码矩阵)组合而成。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张像素大小为256×256的矢量切片示意图。对整张切片进行编码时,0表示地理要素不经过该像素点(即该像素点无对应的地理要素),1表示地理要素经过该像素点(即该像素点有对应的地理要素),这样当对地理要素进行编码时,就产生一个256×256大小的二维矩阵。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编码矩阵示意图。为便于说明编码规则,本实施例中以16×16的二维矩阵来缩略表示编码矩阵。根据图3所示可知,图3所示的二维编码矩阵对应的矢量切片的中间部分具有一个矩形的面状地理要素。
下面对地理要素的编码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一)点要素的编码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点要素的编码过程示意图。参看图4,经过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之后,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点,则执行如下编码步骤:
C1、计算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本步骤中,可先计算矢量切片上参考点(如左上角(0,0)点)的地理坐标,然后计算点相对于参考点的像素偏移,从而得到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可选地,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解析出的点相对于参考点的像素偏移:
X=(point.X-origin.X)/(resolution);
Y=(origin.Y--point.Y)/(resolution);
其中,X为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行坐标;Y为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列坐标;point.X为矢量切片上参考点的地理列坐标;origin.X为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上的地理列坐标;point.Y为矢量切片上参考点的地理行坐标;origin.Y为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上的地理行坐标;resolution为单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理尺寸。
C2、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设置为1,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本步骤中,作为一示例,可通过创建空矩阵m,根据上述步骤C1计算出的X值和Y值,设置m[X][Y]=1,从而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若解析出的点有多个的话,可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编码完成。
对解析出的点的编码过程,相对简单,只需将矩阵中点对应的位置的值设置为1即可完成编码过程。
(二)线要素的编码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线要素的编码过程示意图。参看图5,经过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之后,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线,则执行如下编码步骤:
D1、计算解析出的线的两个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本步骤中,可先计算矢量切片上参考点(如左上角(0,0)点)的地理坐标,然后计算线的端点相对于参考点的像素偏移,从而得到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可选地,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线的端点相对于参考点的像素偏移:
X=(point.X-origin.X)/(resolution);
Y=(origin.Y--point.Y)/(resolution);
其中,X为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行坐标;Y为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列坐标;point.X为矢量切片上参考点的地理列坐标;origin.X为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上的地理列坐标;point.Y为矢量切片上参考点的地理行坐标;origin.Y为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上的地理行坐标;resolution为单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理尺寸。
D2、计算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D3、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1,生成与所述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本步骤中,作为一示例,可通过创建空矩阵m,根据上述步骤D1至D2计算出的X值和Y值,将端点和途径点值设置m[X][Y]=1,从而生成与解析出的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若解析出的线有多条的话,可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编码完成。
线要素的编码继承点要素的编码,复杂的地方是将两个端点连接线的途经点全部进行编码,这样在编码矩阵中1值是一个连续的线状区域。
(三)面要素的编码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面要素的编码过程示意图。参看图6,经过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之后,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面,则执行如下编码步骤:
E1、计算解析出的面的每条边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本步骤中,可先计算矢量切片上参考点(如左上角(0,0)点)的地理坐标,然后计算线的端点相对于参考点的像素偏移,从而得到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可选地,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线的端点相对于参考点的像素偏移:
X=(point.X-origin.X)/(resolution);
Y=(origin.Y--point.Y)/(resolution);
其中,X为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行坐标;Y为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列坐标;point.X为矢量切片上参考点的地理列坐标;origin.X为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上的地理列坐标;point.Y为矢量切片上参考点的地理行坐标;origin.Y为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上的地理行坐标;resolution为单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理尺寸。
E2、计算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E3、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1。
本步骤中,作为一示例,可通过创建空矩阵m,根据上述步骤E1至E2计算出的X值和Y值,将端点和途径点值设置m[X][Y]=1。
E4、将值为1的编码值所围成的区域内的各编码值设置为1,生成与所述面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本实施例中,面要素编码继承线的编码,在完成边线的编码后使用射线法调用fill方法对面进行填充,这里采用像素级别的射线法进行面填充,参看图7,具体填充规则如下:当以目标点为起点向右绘制射线,当射线与边线相交的个数是奇数个则该点在面内,该点的值设置为1否则为0。
上述实施例中,对地理要素的编码是按照256×256的单张矢量切片进行的,这样,对一个地理要素进行编码时,会导致编码很大同时编码时间也会很长,同时考虑到鼠标的识别点的精度和容差因素,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对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进行压缩,以提高拾取效率。具体地,在生成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之后,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对生成的二维编码矩阵,以多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
作为示例,在对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的过程中,可采用8×8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编码矩阵的压缩。8×8像素大小相当于一个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图标的大小,如图2中的中间矩形区域内的黑色填充矩形,所以这样的压缩是可行的,压缩后使得拾取更高效。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压缩方法是:只要在8×8的范围内的编码值有1,则该8×8的范围的编码值设为1,若在8×8的范围内的编码值无1,即均为0,则该8×8的范围的编码值设为0。
为便于说明,下面以16×16大小的一地理要素的编码为例,举例说明地理要素的编码的压缩过程:图8是压缩前的编码矩阵;图9是编码矩阵的压缩过程示意;图10是压缩后的编码矩阵。
本实施例中,由于对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的是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因此,在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时,可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来对地理要素编码集进行构建。
相应地,进行地理要素的匹配拾取过程则可为: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地理要素的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对应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拾取该地理要素。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对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进行了压缩处理,当鼠标点击位置处在编码矩阵的边缘时,可能使得地理要素无法拾取出来,因此,可在拾取的时候做一特殊处理,具体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另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另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邻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另一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拾取该另一地理要素。
本实施例中,除了与拾取点对应的拾取位置的地理要素被拾取到外,与拾取点对应的拾取位置相邻的地理要素也均可被拾取到,这样可有效提高地理要素被拾取到的几率。
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可提高地理要素被拾取到的几率,但因一次拾取操作而同时拾取到的地理要素较多,这样有可能会降低拾取的精度。为了有效平衡地理要素被拾取到的几率和拾取的精确度,可对作为一个编码点的多个像素所组成的像素区域做更为精细的划分,以更精准地对地理要素进行拾取,具体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另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另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所在的像素子区域相邻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另一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拾取该另一地理要素;其中,所述像素子区域为作为一个编码点的多个像素所组成的像素区域中的一子区域。
本实施例中,将作为一个编码点的多个像素所组成的像素区域,划分为多个像素子区域,在进行地理要素拾取时,除了拾取点对应的作为一个编码点的多个像素所组成的像素区域中的地理要素被拾取外,与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所在的像素子区域相邻的地理要素也会被拾取到。相对于与拾取点对应的拾取位置相邻的地理要素均可被拾取到而言,本实施例中,被拾取到的地理要素相对较少,这样既可提高地理要素被拾取到的几率,又可提高拾取的精度。
参看图11,下面以作为一个编码点的8×8的矩形区域M划分为1、2、3、4共4个子区域为例,来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地理要素的拾取过程:
如果鼠标拾取点在1区域,那么除了M区域的地理要素被拾取到外,A、B、D区域的地理要素也会被拾取到。
如果鼠标拾取点在2区域,那么除了M区域的地理要素被拾取到外,B、C、E区域的地理要素也会被拾取到。
如果鼠标拾取点在3区域,那么除了M区域的地理要素被拾取到外,D、F、G区域的地理要素也会被拾取到。
如果鼠标拾取点在4区域,那么除了M区域的地理要素被拾取到外,E、G、H区域的地理要素也会被拾取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装置,能够提高地理要素的拾取效率。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应用于在客户端对矢量地图上的地理要素的拾取,如图12,所述拾取装置包括:
拾取操作接收模块11、拾取位置编码确定模块12、地理要素编码确定模块13、以及要素拾取模块14;其中,拾取操作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用户在展示的地图上的拾取操作;拾取位置编码确定模块12,用于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地理要素编码确定模块13,用于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要素拾取模块14,用于拾取所述地理要素编码所对应的地理要素。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拾取装置,还包括:地理要素编码集获取模块,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地理要素编码集。
参看图13,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拾取装置,还可包括:第一解析模块16,用于在本地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第一矩阵生成模块17,用于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第一编码集构建模块18,用于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本实施例中,对地理要素的解析、二维编码矩阵的生成、以及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的过程,可参看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第一矩阵生成模块17,可具体用于: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点,则计算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线,则计算解析出的线的两个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面,则计算解析出的面的每条边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将值为第一编码值的编码值所围成的区域内的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面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本实施例中,对二维编码矩阵的生成的具体过程,可参看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参看图1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拾取装置,还可包括:第一压缩模块19,用于:对生成的二维编码矩阵,以多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编码集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本实施例中,对二维编码矩阵进行压缩的过程及效果,可参看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确定模块12,可包括:切片编码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拾取位置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拾取位置编码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拾取位置确定子模块122,可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当前坐标与参考坐标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与参考坐标之间的差值,及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理尺寸,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
本实施例中,对拾取位置编码确定的过程及效果,可参看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地理要素编码确定模块13,可包括:匹配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拾取位置编码与地理要素编码集中的地理要素编码进行匹配;地理要素编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对应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其中,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表明在该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中,该编码值所对应的像素点或像素区域对应有地理要素。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地理要素编码确定子模块132,还可用于:
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另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另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邻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另一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或者,
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另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另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所在的像素子区域相邻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另一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其中,所述像素子区域为作为一个编码点的多个像素所组成的像素区域中的一子区域。
本实施例中,对地理要素编码确定的过程及效果,可参看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编码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参看图15,所述编码方法包括:
S301、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
S302、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
S303、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本实施例中,对地理要素解析及编码的过程,可参看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地理要素进行解析及编码,可在进行地理要素拾取时,只需根据拾取操作所对应的拾取位置,确定拾取操作的拾取位置编码,然后确定与该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根据所述地理要素编码,即可快速地拾取到对应的地理要素,从而能够提高地理要素的拾取效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S302),可包括: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点,则计算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线,则计算解析出的线的两个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面,则计算解析出的面的每条边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将值为第一编码值的编码值所围成的区域内的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面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本实施例中,对地理要素的具体编码过程及效果,可参看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生成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之后,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生成的二维编码矩阵,以多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所述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包括: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本实施例中,对编码矩阵进行压缩的过程及效果,可参看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编码装置,应用于服务端,参看图16,所述编码装置可包括:第二解析模块31,用于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第二矩阵生成模块32,用于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第二编码集构建模块33,用于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矩阵生成模块32,具体用于: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点,则计算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线,则计算解析出的线的两个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面,则计算解析出的面的每条边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计算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将值为第一编码值的编码值所围成的区域内的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面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参看图1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第二压缩模块34,用于对生成的二维编码矩阵,以多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编码集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参看图18,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41、处理器42、存储器43、电路板44和电源电路45,其中,电路板44安置在壳体41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42和存储器43设置在电路板44上;电源电路45,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43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42通过读取存储器43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处理器42对上述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处理器42通过运行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进一步执行的步骤,可以参见本发明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拾取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是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拾取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在展示的地图上的拾取操作;
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
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
拾取所述地理要素编码所对应的地理要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用户在展示的地图上的拾取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服务器获取地理要素编码集;或者,
在本地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
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
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包括:
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点,则计算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线,则计算解析出的线的两个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计算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面,则计算解析出的面的每条边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计算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
将值为第一编码值的编码值所围成的区域内的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面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之后,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生成的二维编码矩阵,以多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包括:
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包括:
确定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
根据所述拾取操作所对应的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以及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当前坐标与参考坐标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与参考坐标之间的差值,及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理尺寸,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对应的矢量切片上的拾取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包括:
将所述拾取位置编码与地理要素编码集中的地理要素编码进行匹配;
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对应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其中,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表明在该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中,该编码值所对应的像素点或像素区域对应有地理要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还包括:
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另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另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相邻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另一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或者,
若所述地理要素编码集中,有另一地理要素所属矢量切片的切片编码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切片编码相匹配,且该另一地理要素的二维编码矩阵中,与所述拾取操作对应的拾取位置所在的像素子区域相邻的编码点的编码值为第一编码值时,则确定该另一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编码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其中,所述像素子区域为作为一个编码点的多个像素所组成的像素区域中的一子区域。
9.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端,所述编码方法包括:
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
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
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包括:
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点,则计算解析出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点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线,则计算解析出的线的两个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计算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所述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所述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线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若解析出的地理要素为面,则计算解析出的面的每条边线的端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计算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在矢量切片中的相对位置坐标;
创建空矩阵,将所述空矩阵中与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以及每条边线的两个端点的连线途径的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所对应的编码值,均设置为第一编码值;
将值为第一编码值的编码值所围成的区域内的各编码值设置为第一编码值,生成与所述面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相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之后,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生成的二维编码矩阵,以多个像素作为一个编码点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包括:
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压缩后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12.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拾取装置包括:
拾取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展示的地图上的拾取操作;
拾取位置编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拾取操作在所述地图上的拾取位置编码;
地理要素编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拾取位置编码相匹配的地理要素编码;
要素拾取模块,用于拾取所述地理要素编码所对应的地理要素。
13.一种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端,所述编码装置包括:
第二解析模块,用于对矢量切片进行地理要素解析;
第二矩阵生成模块,用于对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其中,解析出的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中的至少一种要素;
第二编码集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解析出的各地理要素所属的矢量切片,以及与各地理要素对应的二维编码矩阵,构建地理要素编码集。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1811585891.6A 2018-12-24 2018-12-24 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353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5891.6A CN111353007B (zh) 2018-12-24 2018-12-24 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5891.6A CN111353007B (zh) 2018-12-24 2018-12-24 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3007A true CN111353007A (zh) 2020-06-30
CN111353007B CN111353007B (zh) 2024-03-01

Family

ID=7119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5891.6A Active CN111353007B (zh) 2018-12-24 2018-12-24 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30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01519A (zh) * 2023-02-23 2023-06-23 深圳市万翼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渲染实体的局部信息拾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74671A (zh) * 2023-07-20 2023-10-31 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矢量面拾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4942A (ja) * 2003-03-28 2004-10-21 Hitachi Ltd 地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050285876A1 (en) * 2004-06-29 2005-12-29 Piotr Balaga Composition of raster and vector graphics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US8280414B1 (en) * 2011-09-26 2012-10-02 Google Inc. Map tile data pre-fetching based on mobile device generated event analysis
CN102841926A (zh) * 2012-07-12 2012-12-26 南京师范大学 尺度适应的矢量数据集要素位图嵌入式编码方法
CN103164517A (zh) * 2013-03-05 2013-06-19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地图切片库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3955955A (zh) * 2014-04-30 2014-07-30 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地图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40331100A1 (en) * 2009-11-24 2014-11-06 Cleversafe, Inc. Selecting storage units to rebuild an encoded data slice
US20160098598A1 (en) * 2014-09-02 2016-04-07 Apple Inc. Dynamic vector map tiles
CN105512288A (zh) * 2015-12-08 2016-04-20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矢量选择集绘制方法及系统
CN105701255A (zh) * 2016-03-22 2016-06-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应用于快速位置检索的区域地图坐标编码方法
CN105824905A (zh) * 2016-03-15 2016-08-03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地图聚合图层的构建、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6446004A (zh) * 2016-07-30 2017-02-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数字病理全切片图像检索方法
CN106504024A (zh) * 2016-10-26 2017-03-15 青岛西海岸投资促进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理信息处理方法
CN108595613A (zh) * 2018-04-20 2018-09-28 广州林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Gis局部地图编辑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4942A (ja) * 2003-03-28 2004-10-21 Hitachi Ltd 地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050285876A1 (en) * 2004-06-29 2005-12-29 Piotr Balaga Composition of raster and vector graphics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US20140331100A1 (en) * 2009-11-24 2014-11-06 Cleversafe, Inc. Selecting storage units to rebuild an encoded data slice
US8280414B1 (en) * 2011-09-26 2012-10-02 Google Inc. Map tile data pre-fetching based on mobile device generated event analysis
CN102841926A (zh) * 2012-07-12 2012-12-26 南京师范大学 尺度适应的矢量数据集要素位图嵌入式编码方法
CN103164517A (zh) * 2013-03-05 2013-06-19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地图切片库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3955955A (zh) * 2014-04-30 2014-07-30 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地图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60098598A1 (en) * 2014-09-02 2016-04-07 Apple Inc. Dynamic vector map tiles
CN105512288A (zh) * 2015-12-08 2016-04-20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矢量选择集绘制方法及系统
CN105824905A (zh) * 2016-03-15 2016-08-03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地图聚合图层的构建、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701255A (zh) * 2016-03-22 2016-06-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应用于快速位置检索的区域地图坐标编码方法
CN106446004A (zh) * 2016-07-30 2017-02-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数字病理全切片图像检索方法
CN106504024A (zh) * 2016-10-26 2017-03-15 青岛西海岸投资促进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理信息处理方法
CN108595613A (zh) * 2018-04-20 2018-09-28 广州林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Gis局部地图编辑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俞信等: "一种栅格化矢量地图的拾取交互方法", vol. 26, no. 1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01519A (zh) * 2023-02-23 2023-06-23 深圳市万翼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渲染实体的局部信息拾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01519B (zh) * 2023-02-23 2024-04-23 深圳市万翼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渲染实体的局部信息拾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74671A (zh) * 2023-07-20 2023-10-31 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矢量面拾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74671B (zh) * 2023-07-20 2024-02-23 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矢量面拾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3007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1199B (zh) 画面渲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994038B (zh) 不规则区域内兴趣点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9675309B (zh) 一种游戏场景的构造方法和装置
CN113032513B (zh) 一种针对空间地理数据的切片方法及渲染方法
CN110990516A (zh) 地图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09071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611056B (zh) 三维仿真地图的切图方法及装置
WO2023226371A1 (zh) 目标对象交互式重现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57804A (zh) 室内位置服务
CN111353007B (zh) 基于矢量切片的地理要素拾取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628123B (zh) 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动态切片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11797295B (zh) 一种多维时空轨迹融合方法、装置、机器可读介质及设备
Uznir et al. Improving 3D spatial queries search: Newfangled technique of space filling curves in 3D city modeling
CN114359231A (zh) 一种停车位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2305A (zh) 处理图像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503474A (zh) 位姿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2323939A (zh) 页面重排过程中确定重排后元素的背景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4238528A (zh) 一种地图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991400B (zh) 一种群组搜索方法及其设备
CN11298919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506680B (zh) 一种虚拟空间的评论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80274A (zh) 一种gis数据渲染方法
CN111274272B (zh) 一种对象的查找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02708109A (zh) 栅格数据的读取方法和装置,栅格数据的写入方法和装置
CN111738352B (zh) 建筑实体内部的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