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1271B -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1271B
CN111351271B CN202010192038.9A CN202010192038A CN111351271B CN 111351271 B CN111351271 B CN 111351271B CN 202010192038 A CN202010192038 A CN 202010192038A CN 111351271 B CN111351271 B CN 111351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water
temperature sensor
refrigerant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20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1271A (zh
Inventor
李明
徐永锋
高慧敏
刘春元
李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University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University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University,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x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1920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1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1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1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1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1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3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6Accum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系统、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系统、冷水循环系统、制冷剂补充装置,这种带持续可再生除水装置的两级制冷系统的两级制冷系统分别为一级制取冷水系统和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蓄冷系统,因为工质直喷制冰系统中制冷工质直接在水中喷射吸热蒸发成气态,气态制冷剂中携带水份,如果直接被吸入压缩机内容,会对压缩机造成损伤,因此在第二级工质直喷吸气回路安装了可再生的除水装置,避免了对压缩机的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调能耗在国民经济总耗能中的比例高达30%,尤其在一些大中城市,空调用电量已占其高峰用电量的20%以上。为缓解电力系统峰谷负荷差,很多地区实行拉闸限电,降低了人们生活质量。采用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低谷电力进行制冰蓄冷,在日间电力高峰时段融冰放冷,做到削峰填谷,平衡电网负荷,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这一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两级制冷系统,其中两级制冷系统分别为一级制取冷水系统和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蓄冷系统,但是由于工质直喷制冰系统中制冷工质直接在水中喷射吸热蒸发成气态,气态制冷剂中携带水份,如果直接被吸入压缩机内容,会对压缩机造成损伤。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减小压缩机损伤的两级制冷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本发明采用两级除水系统有效除去了制冷剂中的水份,在干燥剂的加热和再生过程中还有效利用了系统压缩机的排气热量,做到了能量的综合高效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系统,所述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一;
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系统,所述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二、冷凝器二、板式换热器、干燥器、储液罐二、冷凝器三、喷嘴;
冷水循环系统,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储水箱一,储水箱二;
其中,所述压缩机二的排气口依次与所述冷凝器二、所述喷嘴、所述冷凝器三、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干燥器、所述储液罐二、所述压缩机二的吸气口连通,形成二级制冷蓄冷循环通路;
且,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二均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一中;所述压缩机一与所述干燥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喷嘴、所述冷凝器三均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二中,且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冷凝器三的底部;
制冷剂补充装置,所述制冷剂补充装置包括:制冷剂充气仪和至少一个制冷剂储存器;其中所述制冷剂充气仪分别与所述制冷剂储存器、所述干燥器、所述压缩机一通过管路连接。
本发明采用制冷剂补充装置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为了给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系统中的除水装置除水完成后给除水装置内自动补充制冷剂,此外,当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系统和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系制冷剂自然泄漏或缺少时,制冷剂补充装置也可为压缩机一和压缩机二自动补充制冷剂。
优选地,所述冷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水泵一、冷凝器三、风机盘管、回水喷嘴、水泵二;
其中,所述储水箱一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水泵一、所述冷凝器三、所述储水箱一的进水口连接,形成一级冷水循环管路;
所述储水箱一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风机盘管、所述储水箱一的进水口连接,形成二级冷水循环管路;
所述储水箱二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风机盘管、所述回水喷嘴、所述储水箱二的进水口连接,形成三级冷水循环管路;
所述回水喷嘴位于所述储水箱二内,且位于所述储水箱二的顶部,采用将回水分散喷入水箱二内部,主要让回水分散进入储水箱,降低储水箱二内部的水温的波动。
优选地,所述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凝器一、储液罐一;
其中,所述压缩机一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冷凝器一、所述蒸发器、所述储液罐一、所述压缩机一的吸气口连接,形成一级制取冷水循环通路。
优选地,所述储液罐一与所述压缩机一之间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
优选地,所述干燥器内填充有可再生的变色硅胶,所述干燥器顶部设置有干燥器排气阀。
干燥器填充可再生的变色硅胶,是确保除水过程中硅胶完全吸收制冷剂中的水份,硅胶在受热时释放水份从干燥器排气阀排出。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一与干燥器之间设置有分流阀。通过分流阀可将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系统压缩机一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导入干燥器内,用于加热干燥硅胶,有利除水。
优选地,所述板式换热器底部设置有放水阀。在除水过程结束后,放掉板式换热器内部的水份。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二与所述储液罐二之间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缩机二与所述冷凝器二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装置。
压力感应装置是用于检测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系统内部压力变化,然后将检测的数据传递给控制仪表,控制仪表内程序自动判断压力变化情况,当检测到压力低于限定值时,开启制冷剂补充程序自动补充制冷剂。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二与所述喷嘴间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用于监测制冷剂喷射时的压力。
优选地,所述风机盘管与所述储水箱二之间设置有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制冷剂顶部设置有充气阀。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一顶部设置有储水箱一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一与所述蒸发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节流阀一、压力表二、温度传感器三,所述储液罐一与所述压缩机一之间设置有压力表三,所述压缩机一与干燥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压力表一、分流阀。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二与所述储液罐二之间设置有压力表四,所述压缩机二与所述冷凝器二之间设置有压力表五,所述冷凝器二与所述喷嘴间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四、节流阀二、压力表六、温度传感器十、温度传感器十一,所述储水箱一内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四,所述储水箱一内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九,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储液罐一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五,所述干燥器与所述储液罐二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六、阀门四,所述干燥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七。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二与所述冷凝器二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八,所述储水箱二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二,所述储水箱一的出水口与所述风机盘管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三、阀门八,所述储水箱一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凝器三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五、阀门六,所述冷凝器三与所述储水箱一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六、阀门七、温度传感器十七。
优选地,所述水泵二与所述风机盘管之间设置有阀门九、温度传感器十八和温度传感器二十,所述储水箱二与所述风机盘管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九、阀门十、温度传感器二十一。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仪表,系统所有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监测设备均与控制仪表连接,系统所有部件如压缩机、水泵、阀门等执行开关也与控制仪表连接,控制仪表接受传感器传回的检测信号,通过内部的程序控制压缩机、泵和阀门的开关;系统所采用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监测到的压力和温度均传回到控制仪表内,用于系统的自适应调整或优化。
优选地,所述板式热换气与所述干燥器之间设置有阀门一,所述板式热换气与所述冷凝器三之间设置有阀门五、压力表七,所述制冷剂充气仪与所述干燥器的制冷剂注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三,所述制冷剂充气仪与所述压缩机一的制冷剂注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二。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首先采用工质直喷即工质直接与水接触制冷可以极大的提高制冷效率,其次,为缓解制冷工质在水中直喷会带有较多水份对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带来的破坏作用,本发明采用两级除水系统有效除去了制冷剂中的水份,在干燥剂的加热和再生过程中还有效利用了系统压缩机的排气热量,做到了能量的综合高效利用。为保障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系统还对系统制冷和干燥两个过程进行动态监控,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系统的制冷剂自主补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的装置原理图。
其中,图中,
1、压缩机一,2、冷凝器一,3、节流阀一,4、压力表二,5、蒸发器,6、储水箱一,7、温度传感器五,8、储液罐一,9、压力表三,10、温度传感器一,11、分流阀,12、阀门三,13、阀门四,14、储液罐二,15、压缩机二,16、制冷剂充气仪,17、板式换热器,18、干燥器,19、冷凝器二,20、温度传感器四,21、温度传感器九,22、水泵一,23、温度传感器十三,24、节流阀二,25、制冷剂一,26、制冷剂二,27、阀门六,28、阀门七,29、储水箱一排气阀,30、温度传感器十七,31、温度传感器十六,32、流量计,33、温度传感器十,34、温度传感器十一,35、喷嘴,36、温度传感器十二,37、阀门八,38、阀门九,39、水泵二,40、温度传感器十八,41、冷凝器三,42、温度传感器十九,43、储水箱二,44、温度传感器二十,45、风机盘管,46、温度传感器二十一,47、控制仪表,48、温度传感器十四,49、回嘴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系统、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系统、冷水循环系统、制冷剂补充装置;
其中,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一1、冷凝器一2、蒸发器5、储液罐一8;压缩机一1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依次与冷凝器一2、蒸发器5、储液罐一8、压缩机一1的吸气口连接,形成循环通路;
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二15、冷凝器二19、板式换热器17、干燥器18、冷凝器三41、储液罐二14、喷嘴35;压缩机二15的排气口依次与冷凝器二19、喷嘴35、冷凝器三41、板式换热器17、干燥器18、储液罐二14、压缩机二15的吸气口连接,形成循环通路;冷凝器二19与蒸发器5一共同设置在储水箱一6中;喷嘴35、冷凝器三41设置在冷水循环系统的储水箱二43中,喷嘴35设置在冷凝器三41的底部;干燥器18的上部与压缩机一1通过管路连接;
冷水循环系统包括所述储水箱一6、水泵一22、冷凝器三41、风机盘管45、回水喷嘴48、储水箱二43、水泵二38,共形成3条循环管路;储水箱一6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管路与水泵一22、冷凝器三41、储水箱一6的进水口形成第1条循环管路;储水箱一6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管路与风机盘管45、储水箱一6的进水口形成第2条循环管路;储水箱二43的出水口依次与风机盘管63、回水喷嘴49、储水箱二43的进水口形成第3条循环管路;回水喷嘴48设置在储水箱二43中,且设置在冷凝器三41的顶部;
制冷剂补充装置包括制冷剂充气仪16和至少一个制冷剂储存器25(或者26)制冷剂充气仪16与制冷剂储存器25(或者26)通过管路连接,制冷剂充气仪16通过管路分别与干燥器18的底部制冷剂注入口、压缩机一1连接;
并且,冷凝器一2与蒸发器5之间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节流阀一3、压力表二4、温度传感器三,储液罐一8与压缩机一1之间设置有压力表三9,干燥器18内为可再生的变色硅胶,干燥器18顶部设置有干燥器排气阀,压缩机一1与干燥器18的上部之间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10、压力表一、分流阀11,板式换热器17底部设置有放水阀,压缩机15与储液罐二14之间设置有压力表四,压缩机二15与冷凝器二19之间设置有压力表五和温度传感器八,冷凝器二19与喷嘴35间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四48、节流阀二24、压力表六、温度传感器十33、温度传感器十一34。
风机盘管45与储水箱二43之间设置有流量计,制冷剂25顶部设置有充气阀,储水箱一6顶部设置有储水箱一排气阀29,储水箱一6内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四20,储水箱一6内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九21,蒸发器5与储液罐一8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五7,干燥器5与储液罐二14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六、阀门四13,干燥器18与板式换热器17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七,压缩机二15与冷凝器二19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八,压力表5,储水箱二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二36,储水箱一6与风机盘管45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三23、阀门八37,储水箱一6的出水口与冷凝器三41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五、阀门六27,冷凝器三41与储水箱一43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六31、阀门七28、温度传感器十七30,水泵二38与风机盘管45之间设置有阀门九38、温度传感器十八40和温度传感器二十44,储水箱二43与风机盘管45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九42、阀门十、温度传感器二十一46,还设置有控制仪表47,系统所采用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监测到的压力和温度均传回到控制仪表47内,用于系统的自适应调整或优化;
板式热换气17与干燥器18之间设置有阀门一,板式热换气17与冷凝器三41之间设置有阀门五、压力表七,制冷剂充气仪16与干燥器18的制冷剂注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三,制冷剂充气仪16与压缩机一1的制冷剂注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二。
其中,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的工作流程为:
压缩机一1的吸气口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内部的压缩系统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经分流阀11分流后一部分流经冷凝器一2冷凝成为液态的制冷剂,接着液态制冷剂经节流阀一3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饱和液态,然后流入内置于储水箱一6内部的盘管式蒸发器5内吸热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流出蒸发器,经储液器一8分离后被压缩机一1吸入,完成了一个第一级制取冷水循环。在制取冷水循环系统中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各个位置制冷剂的压力及温度进行了测量,采用压力表三9测量压缩机一1吸气口制冷剂的压力,压力表一和温度传感器一10测量压缩机一1排气口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温度传感器二测量冷凝器一2出口液态制冷剂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三和压力表二4测量经过节流阀一3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温度传感器五7测量经蒸发器5吸热后变成低温低压气态后的制冷剂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四20测量储水箱一6内中间冷水温度。
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蓄冷循环的工作流程为:
压缩机二15的吸气口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流入位于储水箱一6底层的盘管式冷凝器二19内由储水箱一6底部的冷水冷凝成为液态的制冷剂流出冷凝器,然后流入节流阀二24内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接着流入位于储水箱二43内部的多路并联的喷嘴35处直接喷射进入水中,喷射出的低温液态制冷剂从水中吸热气化,以气泡的形式从水中溢出,由于制冷剂直接从水中气化,气态制冷剂携带水分子,因此采用冷凝器三41横置储水箱二43的水面上空,气态制冷剂从水面溢出后流经冷凝器表面冷凝,可部分分离气态制冷剂携带的部分水份,然后经吸气回路流经阀门五,流入板式换热器17内,在板式换热器17内高温制冷剂吸热除去部分水份后经阀门一流入干燥器18内,干燥器18内充满了持续再生的干燥剂硅胶,吸收流入干燥器18内的制冷剂所携带的最后的水份,干燥的气态制冷剂流入干燥器18后经阀门四13流入储液器二14内,经储液器二14分离后被压缩机二15吸入,完成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采用压力表五和温度传感器八测量排出压缩机二15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温度传感器九21测量储水箱一6底层冷水温度,温度传感器十四48测量流出冷凝器二19后制冷剂的温度,压力表六和温度传感器十33测量经节流阀二24节流后的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温度传感器十一34和温度传感器十二36分别测量制冷剂喷嘴35的温度和储水箱二43内水的温度,压力表七测量二级工质直喷回路气态制冷剂流入板式换热器23前的压力,温度传感器七和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二级工质直喷回路气态制冷剂流入和流出干燥器18的温度。
冷水循环的工作流程为:
采用水泵一22将储水箱一6底部的冷水泵出,部分冷水经阀门六27流入冷凝器三41内冷凝从水中直喷吸热后汽化的制冷剂,以除去部分水份,然后经阀门七28流回储水箱一6内;另外一部分冷水经阀门八37流入风机盘管45内供冷,然后经阀门七28流回储水箱一6内;储水箱二43内的冷水经水泵二39泵出,经阀门九38控制流入风机盘管45内供冷然后经阀门十流回位于水箱二43内的回水喷嘴48内喷回储水箱二43内;采用温度传感器十三23和温度传感器十五分别测量从储水箱一6分别流入风机盘管45和冷凝器三41内的冷水温度,温度传感器十六31测量流出冷凝器三41的水温,温度传感器十七30测量流回储水箱一6内的水温,温度传感器十八40和温度传感器十九42分别测量流出和流入储水箱二43的水温,温度传感器二十44测量流入风机盘管45内的水温,温度传感器二十一46测量流出风机盘管45的水温,流量计32测量流回储水箱二43内水的流量。
持续再生除水装置的工作流程为:
分流阀11将压缩机一1排出的一部分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分流到位于干燥18内部盘管内用于深度加热干燥器18内部的干燥剂硅胶及工质直喷制冰蓄冷系统回路携带水份的制冷剂,最大限度除去水份,从盘管流出后的制冷剂仍具有一定温度,经过阀门一流入板式换热器17内用于初级加热工质直喷制冰蓄冷系统回路携带水份的制冷剂以除去水份,然后汇入冷凝器末端流回一级制取冷水系统。
干燥器内部的变色硅胶持续再生的方法为:
由于整个制冷系统是一级制取冷水循环先启动制冷供冷,当负载冷负荷达到平衡后一级制冷循环将冷量转移到二级制冰蓄冷循环制取动态冰块蓄存冷量;因此一级制冷循环启动后,二级制冰循环尚未启动,此时可利用一级制冷循环压缩机一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加热干燥器18内的变色硅胶使其再生,此时再生过程关闭二级制冰蓄冷循环中干燥球后端的阀门四13和板式换热器前的阀门五,使得制冰循环主要部件与空气隔绝,此时打开板式换热器17上的位于二级制冰循环一侧的放水阀,排出制冷剂携带的部分水份,排完液态水后立刻关闭防水阀,接着打开位于干燥球18上部的放气阀以便排出干燥球内硅胶和板式换热器中的水份,当变色硅胶受热释放水份后颜色由蓝色变为透明,立刻关闭放气阀,再次加热一段时间后,看干燥球18上端的硅胶是否变色,若没有变色,此时干燥球和板式换热器中完全干燥,干燥装置再生完成,若硅胶变色,则打开放气阀再次释放水份,直到干燥装置再生完成;干燥剂再生完成后,干燥器18和板式换热器17内是干燥的空气,不是制冷剂,此时需要对干燥球和板式换热器注入与二级工质直喷制冰蓄冷循环系统制冷剂相同的制冷剂,此时制冷剂补充装置开始工作,此时打开制冷剂一25的充气阀门,或者打开制冷剂二26的充气阀门,又或者打开其他制冷剂的充气阀门,又或者打开多种制冷剂阀门注入多种混合制冷剂,经制冷剂充气仪16调节充气,此时对干燥球18和板式换热器17注入制冷剂,此时阀门二关闭,阀门三12打开,干燥球18的制冷剂注入口打开,放气阀关闭,板式换热器17的放水阀打开放气,注入一段时间后,关闭放水阀,当制冷剂充气仪16的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与压力表六基本一致后关闭充气系统,打开阀门四13和阀门五,开机运行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系统,观察压力表四和压力表六是否与额定工况下的压力相同,若相同则工质注入完成,若不同,则应继续注入工质或打开放气阀放掉多余制冷剂,直至工质注入完成;也可将干燥器18内的硅胶取出放入烘箱高温干燥,干燥完成后放入干燥器18内,若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系统运行过程中干燥器18内全部的硅胶颜色均变色,则此时应停机开启干燥剂硅胶的再生工作。
当一级制取冷水循环制冷剂泄漏、改变运行参数及换制冷工质时,制冷剂补充装置再次开启工作,此时关闭二级工质直喷制冷循环充气支路阀门三12,开启一级制取冷水循环充气支路阀门二,打开压缩机一1的制冷剂注入口使得一级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与制冷剂充气仪16连通,只打开制冷剂一25的充气阀门,或者只开制冷剂二26的充气阀门,又或开启其他制冷剂的充气阀门,经制冷剂充气仪16对一级制冷循环注入制定制冷剂,注入过程密切关注压力表一和压力表三9的示数变化情况,到达制定压力后关闭制冷剂注入系统,开启压缩机一1运行,运行稳定后观察压力表一和压力表三9的示数是否处于指定工作范围,若正好合适,此时充气过程结束,若不在制定压力范围,则应调整制冷剂充气仪16释放或再次注入制冷剂,直到充气过程结束。
当二级工质直喷制冰蓄冷循环制冷剂泄漏、改变运行参数及更换制冷工质时,制冷剂补充装置再次开启工作,此时关闭一级制取冷水循环充气支路阀门二,开启二级工质直喷制冰蓄冷循环充气支路阀门二,打开制冷剂注入口二使得二级工质直喷制冰蓄冷循环的制冷剂与制冷剂充气仪16连通,打开制冷剂一25的充气阀门,或者只开制冷剂二26的充气阀门一,又或开启其他制冷剂的充气阀门,又或同时开启制冷剂一25的充气阀门、制冷剂二26的充气阀门和其他制冷剂的充气阀门,经制冷剂充气仪16对一级制冷循环注入制定单一制冷剂或混合制冷剂,注入过程密切关注压力表四和压力表五的示数变化情况,到达制定压力后关闭制冷剂注入系统,开启压缩机一1运行,运行稳定后观察压力表四和压力表五的示数是否处于指定工作范围,若正好合适,此时充气过程结束,若不在制定压力范围,则应调整制冷剂充气仪16释放或再次注入制冷剂,直到充气过程结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系统、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系统、冷水循环系统、制冷剂补充装置;
其中,一级制取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一、冷凝器一、蒸发器、储液罐一;压缩机一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依次与冷凝器一、蒸发器、储液罐一、压缩机一的吸气口连接,形成循环通路;
二级工质直喷动态制冰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二、冷凝器二、板式换热器、干燥器、冷凝器三、储液罐二、喷嘴;压缩机二的排气口依次与冷凝器二、喷嘴、冷凝器三、板式换热器、干燥器、储液罐二、压缩机二的吸气口连接,形成循环通路;冷凝器二与蒸发器一共同设置在储水箱一中;喷嘴、冷凝器三设置在冷水循环系统的储水箱二中,喷嘴设置在冷凝器三的底部;干燥器的上部与压缩机一通过管路连接;
冷水循环系统包括所述储水箱一、水泵一、冷凝器三、风机盘管、回水喷嘴、储水箱二、水泵二,共形成3条循环管路;储水箱一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管路与水泵一、冷凝器三、储水箱一的进水口形成第1条循环管路;储水箱一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管路与风机盘管、储水箱一的进水口形成第2条循环管路;储水箱二的出水口依次与风机盘管、回水喷嘴、储水箱二的进水口形成第3条循环管路;回水喷嘴设置在储水箱二中,且设置在冷凝器三的顶部;
制冷剂补充装置包括制冷剂充气仪和至少一个制冷剂储存器,制冷剂充气仪与制冷剂储存器通过管路连接,制冷剂充气仪通过管路分别与干燥器的底部制冷剂注入口、压缩机一连接;
并且,冷凝器一与蒸发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节流阀一、压力表二、温度传感器三,储液罐一与压缩机一之间设置有压力表三,干燥器内为可再生的变色硅胶,干燥器顶部设置有干燥器排气阀,压缩机一与干燥器的上部之间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压力表一、分流阀,板式换热器底部设置有放水阀,压缩机与储液罐二之间设置有压力表四,压缩机二与冷凝器二之间设置有压力表五和温度传感器八,冷凝器二与喷嘴间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四、节流阀二、压力表六、温度传感器十、温度传感器十一;
风机盘管与储水箱二之间设置有流量计,制冷剂顶部设置有充气阀,储水箱一顶部设置有储水箱一排气阀,储水箱一内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四,储水箱一内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九,蒸发器与储液罐一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五,干燥器与储液罐二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六、阀门四,干燥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七,压缩机二与冷凝器二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八,压力表,储水箱二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二,储水箱一与风机盘管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三、阀门八,储水箱一的出水口与冷凝器三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五、阀门六,冷凝器三与储水箱一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六、阀门七、温度传感器十七,水泵二与风机盘管之间设置有阀门九、温度传感器十八和温度传感器二十,储水箱二与风机盘管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十九、阀门十、温度传感器二十一,还设置有控制仪表,系统所采用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监测到的压力和温度均传回到控制仪表内,用于系统的自适应调整或优化;
板式热换气与干燥器之间设置有阀门一,板式热换气与冷凝器三之间设置有阀门五、压力表七,制冷剂充气仪与干燥器的制冷剂注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三,制冷剂充气仪与压缩机一的制冷剂注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二。
CN202010192038.9A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 Active CN111351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2038.9A CN111351271B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2038.9A CN111351271B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1271A CN111351271A (zh) 2020-06-30
CN111351271B true CN111351271B (zh) 2022-06-10

Family

ID=71192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2038.9A Active CN111351271B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12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4388B (zh) * 2020-10-26 2022-04-22 哈尔滨海威艾斯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生产大体积透明冰系统与方法
CN113175719A (zh) * 2021-05-25 2021-07-2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工质直接接触式制冷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0973A (zh) * 2005-12-16 2006-10-04 珠海慧生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动态蓄冰节能机组
CN204202239U (zh) * 2014-10-24 2015-03-11 天津商业大学 组合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
CN205425244U (zh) * 2015-12-13 2016-08-03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制冷工质直喷两级制冷蓄能空调系统
CN205425243U (zh) * 2015-12-13 2016-08-03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动态冰蓄冷空调系统
CN110068183A (zh) * 2018-01-20 2019-07-30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压缩机冷媒干燥除水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40725B1 (ko) * 2006-10-17 2013-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수냉식 공기조화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0973A (zh) * 2005-12-16 2006-10-04 珠海慧生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动态蓄冰节能机组
CN204202239U (zh) * 2014-10-24 2015-03-11 天津商业大学 组合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
CN205425244U (zh) * 2015-12-13 2016-08-03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制冷工质直喷两级制冷蓄能空调系统
CN205425243U (zh) * 2015-12-13 2016-08-03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动态冰蓄冷空调系统
CN110068183A (zh) * 2018-01-20 2019-07-30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压缩机冷媒干燥除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1271A (zh)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9987B (zh) 基于超疏水翅片管换热器的空气源热泵喷淋除霜装置
CN105444446B (zh) 一种机房的制冷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1351271B (zh)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两级制冷系统
CN102563939B (zh) 风冷冷水机组
CN104748442B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装置
CN101776353A (zh) 基于冷却塔的溶液型冷热水机组
CN108072216A (zh) 一种高效自动脱冰系统
CN104634020A (zh) 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的除霜系统
CN108016241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08679871A (zh) 一种管板式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7120859A (zh) 一种冰箱制冷循环系统
CN109237833B (zh) 湿膜式低温型全热回收多联热泵机组
CN203478697U (zh) 一种一体化的热源塔热泵装置
DE60039580D1 (de) Dampfkompressionskühl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CN106352583B (zh) 一种基于冷冻再生及再生热量利用的热源塔热泵系统
CN207881051U (zh) 一种整体式单双级热泵系统
CN203501593U (zh) 一种迅速降温柜
CN206989669U (zh) 一种热泵烘干机系统
CN211653087U (zh) 一种用于电池包模组的直冷机组
CN209371591U (zh) 制冰机制冷系统
CN102901294A (zh) 采用空气循环制冷的冷冻蒸汽式冰浆制取系统
CN201637017U (zh) 一种热泵型冷热水供给装置
CN208075367U (zh) 一种改进型螺杆盐水冷冻机组
CN203704445U (zh) 一种基于闪蒸的溶液再生装置
CN208170747U (zh) 一种用于原油加热的空气源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