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5881B -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5881B
CN111345881B CN202010169071.XA CN202010169071A CN111345881B CN 111345881 B CN111345881 B CN 111345881B CN 202010169071 A CN202010169071 A CN 202010169071A CN 111345881 B CN111345881 B CN 111345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bsorbing
energy
patella
adjus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90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5881A (zh
Inventor
周继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gxia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690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58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5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5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5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5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0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 A61B17/8061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b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0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 A61B17/8085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with pliable or malleable elements or having a mesh-like structure, e.g. small strip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固定板、以及第二穿孔;其中,所述第一穿孔以及所述第二穿孔,被构造成用于穿行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所述固定板,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以达到治愈骨折的目的。本申请可使得病人髌骨主体骨折块与髌骨下极骨折块之间相互紧密接触及加压固定,能加速后续的骨折修复,能大大降低对病人髌骨下极的频繁操作和损伤,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康复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包括髌骨主体部分骨折及髌骨下极骨折两种。针对髌骨下极骨折的病人,临床上则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来对其进行骨折治疗。
经过申请人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髌骨下极骨折治疗方案如公开号为CN208784891U公开的髌骨下极骨折用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钛缆、第一固定垫圈片、第一固定螺钉、第二固定垫圈片及第二固定螺钉;第一固定垫圈片及第二固定垫圈片对应连接于固定钛缆两端;第一固定垫圈片端面中部开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垫圈片端面中部开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螺钉可拆卸穿设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螺钉可拆卸穿设于第二固定孔;或如公开号为CN206303961U公开的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装置,伞体将粉碎的髌骨下极骨折碎块包围于其内部限制其位移,使骨折碎块在限定范围内实现骨性愈合;可保持伞体与髌腱受力方始终保持动态匹配,将部分剪切应力转换为张应力。并防止骨折碎块在受髌腱牵拉时脱出。伞支采取多条且呈辐射状分布,可以均匀分散应力,并减少固定物对局部血运的影响;或如公开号为CN210019621U公开的一种髌骨骨折复位装置,克服现有复位钳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实用的髌骨复位装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病故下极骨折治疗方案操作繁琐,对于不同的髌骨下极骨折案例适用性不足,在术后进行早期锻炼运动的话容易造成固定装置失效,也容易提高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以解决所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固定板、以及第二穿孔;其中,
所述第一穿孔以及所述第二穿孔,被构造成用于穿行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
所述固定板,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以达到治愈骨折的目的。
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中,可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调节层、内板;其中,
所述调节层,被构造成用于吸收外力对髌骨下极产生的冲击力,增强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的紧密连接,降低病人在愈合期间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时髌骨下极的频繁操作造成的损伤;
所述内板,被构造成用于与髌骨下极贴合,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防止髌骨下极移位,提高髌骨下极骨折的固定强度。
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中,可选的,所述外板上开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内板上开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
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中,可选的,所述调节层包含若干个调节块,且所述调节块的中部开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
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中,可选的,所述调节层上开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
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中,可选的,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相向的一侧均为硬质结构,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相背的一侧均为软质结构。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通过所述调节层能够使得在愈合初期可以做康复锻炼的时候减少对髌骨愈合部位的损伤,康复训练中频繁运动中产生的动能以及冲击应力尽可能的减到最少,有利于术后实现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出现关节僵直、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2、由于内板与髌骨下极贴合的面为软质结构,能够很好的贴合髌骨下极以进行完全包裹,再加上固定装置固定后能够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
3、外板与周围软组织贴合的面为软质结构,能够降低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内固定物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度。
4、通过内板上的网板以及网板连接挂件来固定粉碎性病故下极骨折的小骨折块,降低内固定物松动乃至失效的概率。
5、在需要时可以在协同连接管中使用克氏针插入到髌骨中,或只使用钢丝等捆绑物进行固定,可操作性更强,受限性低。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调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调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的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为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根据附图说明所示讲述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2、固定板1、以及第二穿孔3;其中,所述第一穿孔2以及所述第二穿孔3,被构造成空心管状结构,用于穿行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所述固定板1,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以达到治愈骨折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固定板1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11、调节层12、内板13;其中,所述调节层12,被构造成用于吸收外力对髌骨下极产生的冲击力,增强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的紧密连接,降低病人在愈合期间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时髌骨下极的频繁操作造成的损伤;所述内板13,被构造成用于与髌骨下极贴合,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防止髌骨下极移位,提高髌骨下极骨折的固定强度。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内板13与所述外板11相向的一侧均为硬质结构,所述内板13与所述外板11相背的一侧均为软质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外板11上开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11、所述内板13上开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31、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31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调节层12包含若干个调节块121,且所述调节块121的中部开有第三通孔122,所述第三通孔122与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131一一对应。可选的,所述调节层12上开有若干第三通孔122,所述第三通孔122与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131一一对应。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包含前述任一一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如图1-5所示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2、固定板1、以及第二穿孔3;其中,
所述第一穿孔2以及所述第二穿孔3,被构造成空心管状结构,用于穿行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所述条形结构可以为钛缆或钢丝。
所述固定板1,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以达到治愈骨折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固定板1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11、调节层12、内板13,所述调节层12的外围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板11与所述内板13连接的吸能外层19;其中,
所述调节层12,被构造成用于吸收外力对髌骨下极产生的冲击力,增强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的紧密连接,降低病人在愈合期间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时髌骨下极的频繁操作造成的损伤;
所述内板13,被构造成用于与髌骨下极贴合,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防止髌骨下极移位,提高髌骨下极骨折的固定强度;
所述吸能外层19,被构造成用于包裹所述调节层12并具有一定的弯度以在所述外板11或所述内板13接收到外力冲击时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以吸收动能降低冲击力。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外板11上开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11、所述内板13上开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31、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31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调节层12上开有若干第三通孔122,所述第三通孔122与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131一一对应;所述调节层12包括若干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单元123以及第二调节单元124,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与所述外板11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与所述内板13连接;
所述调节层12还包括若干根贯穿所述第三通孔122、所述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二通孔131的协调连接管1231;
优选地,所述协调连接管14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12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131的外端面持平或具有沉孔;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包括依次连接于所述协调连接管14上的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分隔吸能件1232、以及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与所述外板11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所述分隔吸能件1232、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端部上连接有连接吸能件1234,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的端部,所述分隔吸能件1232的两端与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的中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为多个半圆形同向连接形成的结构,且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所述分隔吸能件1232、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均连接于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的半圆形的端点上;
优选地,所述协调连接管14均穿过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所述分隔吸能件1232、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的中心,所述协调连接管14上设置有限位件17,所述限位件17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远离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的一面上,所述限位件17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处于有效吸能的范围内,防止各吸能件因为不处于弹性阶段而丧失吸能能力;
在所述分隔吸能件1232、所述端部吸能件1232和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围成的结构内部设置若干两端与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连接的弧形吸能件1235,所述弧形吸能件1235从中间至两端的弯曲半径逐渐减小,若干个所述弧形吸能件1235形成类似于橄榄球形状;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还包括环绕设置于其周围的固定轴1236,所述固定轴1236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摩擦吸能块1237;
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结构相同,所述协调连接管14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的中心;
在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中填充有弹性粘结填充材料15,所述弹性粘结填充材料15采用高阻尼橡胶制作而成,在所述吸能外层19与所述调节层之间填充有泡沫金属吸能材料16,优选地,所述泡沫金属吸能材料16采用泡沫铝制作而成;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之间设置若干组相互斜交叉拉结的形状记忆合金丝18,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18的两端和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固结连接,不仅可以增加吸能性,还可以保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之间接近而不能远离,进一步增大其协同吸能能力。
通过以上设置,确保调节层内能够相互协调,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而且固定轴带动摩擦吸能块和泡沫金属吸能材料相互摩擦消耗并吸收能量,使吸能更充分,使固定板的动能或弹性势能等能量转化成热能等形式耗散掉,设置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和组合吸能件都是协同受力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具有超强的恢复变形能力,为该固定板在拉压方向的振动提供稳定的定位及自动复位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调节层12包含若干个调节块121,即所述调节块121包括一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且所述调节块121的中部开有第三通孔122,所述第三通孔122与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131一一对应。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内板13与所述外板11相向的一侧均为硬质结构,所述内板13与所述外板11相背的一侧均为软质结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包含前述任一一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如图1-5所示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2、固定板1、以及第二穿孔3;其中,
所述第一穿孔2以及所述第二穿孔3,被构造成空心管状结构,用于穿行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所述条形结构可以为钛缆或钢丝。
所述固定板1,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以达到治愈骨折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固定板1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11、调节层12、内板13,所述调节层12的外围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板11与所述内板13连接的吸能外层19;其中,
所述调节层12,被构造成用于吸收外力对髌骨下极产生的冲击力,增强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的紧密连接,降低病人在愈合期间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时髌骨下极的频繁操作造成的损伤;
所述内板13,被构造成用于与髌骨下极贴合,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防止髌骨下极移位,提高髌骨下极骨折的固定强度;
所述吸能外层19,被构造成用于包裹所述调节层12并具有一定的弯度以在所述外板11或所述内板13接收到外力冲击时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以吸收动能降低冲击力。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外板11上开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11、所述内板13上开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31、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31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调节层12上开有若干第三通孔122,所述第三通孔122与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131一一对应;所述调节层12包括若干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单元123以及第二调节单元124,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与所述外板11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与所述内板13连接;
所述调节层12还包括若干根贯穿所述第三通孔122、所述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二通孔131的协调连接管1231;
优选地,所述协调连接管14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12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131的外端面持平或具有沉孔;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包括依次连接于所述协调连接管14上的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分隔吸能件1232、以及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与所述外板11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所述分隔吸能件1232、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端部上连接有连接吸能件1234,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的端部,所述分隔吸能件1232的两端与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的中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为多个半圆形同向连接形成的结构,且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所述分隔吸能件1232、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均连接于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的半圆形的端点上;
优选地,所述协调连接管14均穿过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所述分隔吸能件1232、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的中心,所述协调连接管14上设置有限位件17,所述限位件17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远离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1231的一面上,所述限位件17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处于有效吸能的范围内,防止各吸能件因为不处于弹性阶段而丧失吸能能力;
在所述分隔吸能件1232、所述端部吸能件1232和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围成的结构内部设置若干两端与所述连接吸能件1234连接的弧形吸能件1235,所述弧形吸能件1235从中间至两端的弯曲半径逐渐减小,若干个所述弧形吸能件1235形成类似于橄榄球形状;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还包括环绕设置于其周围的固定轴1236,所述固定轴1236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摩擦吸能块1237;
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结构相同,所述协调连接管14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协调连接管14分为同心设置但不连接的第一协调连接管141以及第二协调连接管142,以此减少整体的所述协调连接管14造成的吸能效果减弱,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协调连接管141以及所述第二协调连接管142之间设置有若干折痕以使得所述协调连接管14长度可变,当需要对下极骨折处进行固定时,先在所述髌骨主体上钻孔,在所述协调连接管14中穿过医用钛缆再穿过髌骨主体上钻通的孔并将医用钛缆打结,以实现固定,同时由于钛缆的柔韧性,不影响协调吸能;也可以在所述协调连接管14中穿过特制螺钉打入到钻好的孔中,该特制螺钉(图中未画出)包括依次连接的螺帽、固定段、延长段、以及螺接段,其中,螺帽、固定段、以及螺接段与普通螺钉一样,延长段为可伸缩结构,以配合所述固定装置的协同调节进行长度变化。该特制螺钉(图中未画出)通过分段连接组成,非一体成型。
在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中填充有弹性粘结填充材料15,所述弹性粘结填充材料15采用高阻尼橡胶制作而成,在所述吸能外层19与所述调节层之间填充有泡沫金属吸能材料16,优选地,所述泡沫金属吸能材料16采用泡沫铝制作而成;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之间设置若干组相互斜交叉拉结的形状记忆合金丝18,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18的两端和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固结连接,不仅可以增加吸能性,还可以保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1233之间接近而不能远离,进一步增大其协同吸能能力。
通过以上设置,确保调节层内能够相互协调,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而且固定轴带动摩擦吸能块和泡沫金属吸能材料相互摩擦消耗并吸收能量,使吸能更充分,使固定板的动能或弹性势能等能量转化成热能等形式耗散掉,设置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和组合吸能件都是协同受力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具有超强的恢复变形能力,为该固定板在拉压方向的振动提供稳定的定位及自动复位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调节层12包含若干个调节块121,即所述调节块121包括一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23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4,且所述调节块121的中部开有第三通孔122,所述第三通孔122与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131一一对应。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内板13与所述外板11相向的一侧均为硬质结构,所述内板13与所述外板11相背的一侧均为软质结构。
所述内板13与所述外板11均包括波形板131、网板132、波纹板连接件133、轻质吸能材料135、轻质弹性材料136、形状记忆合金137、涂层138,不同的是所述内板13上设置有网板连接挂件134,而所述外板11上设置有网板连接件139等,
波形板131的波谷与波谷相对相互靠紧,且由波纹板连接件133连接,波纹板连接件133优先均匀分布,且横、纵成排;
波形板131的波峰与波峰相对,形成类似椭圆的空腔,在每个类似椭圆的空腔内填充轻质吸能材料135;
在波形板131的远离所述调节层12的一侧上设置网板132,当为外板11时,采用网板连接件138将网板132与波形板131连接;当为内板13时,采用网板连接挂件134将网板132与波形板131连接,并向外伸出至髌骨下极骨折处,可以更好进行固定,同时,对于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可以通过网板连接挂件134固定好各碎骨于所述网板132的网孔中,并通过压紧力将碎骨与髌骨下极以及髌骨主体紧密连接;网板连接挂件134或网板连接件138优先选择穿过两侧波峰处,优先均匀分布,且横、纵成排;在波形板131和网板132之间填充轻质弹性材料136,在波形板131远离网板132的一侧同样填充轻质弹性材料136;
在网板132远离波形板131的一侧连接形状记忆合金137,并在所述形状记忆合金137远离所述网板132的一侧上喷涂高聚物涂层8。
轻质吸能材料135优先采用泡沫金属吸能材料。
轻质弹性材料136优先选用高阻尼橡胶。
形状记忆合金137优先采用纤维增强材料添加入轻质混凝土,纤维含量为0.5~5%,纤维优先选择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或碳纤维。
涂层138优先选择灭菌涂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通过所述调节层能够使得在愈合初期可以做康复锻炼的时候减少对髌骨愈合部位的损伤,康复训练中频繁运动中产生的动能以及冲击应力尽可能的减到最少,有利于术后实现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出现关节僵直、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而且由于内板与髌骨下极贴合的面为软质结构,能够很好的贴合髌骨下极以进行完全包裹,再加上固定装置固定后能够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同时外板与周围软组织贴合的面为软质结构,能够降低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内固定物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度,本申请还通过内板上的网板以及网板连接挂件来固定粉碎性病故下极骨折的小骨折块,降低内固定物松动乃至失效的概率,而且在需要时可以在协同连接管中使用克氏针插入到髌骨中,或只使用钢丝等捆绑物进行固定,可操作性更强,受限性低。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下权利要求(包括所有等同物)旨在限定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固定板、以及第二穿孔;其中,所述第一穿孔以及所述第二穿孔,被构造成空心管状结构,用于穿行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所述固定板,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调节层、内板;其中,所述调节层,被构造成用于吸收外力对髌骨下极产生的冲击力;所述内板,被构造成用于与髌骨下极贴合;
所述调节层的外围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连接的吸能外层;所述吸能外层被构造成用于包裹所述调节层并具有一定的弯度以在所述外板或所述内板接收到外力冲击时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以吸收动能降低冲击力;
所述外板上开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内板上开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
所述调节层上开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调节层包括若干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单元以及第二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外板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与所述内板连接;
所述调节层还包括若干根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协调连接管;所述协调连接管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外端面持平或具有沉孔;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依次连接于所述协调连接管上的第一端部吸能件、分隔吸能件、以及第二端部吸能件,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与所述外板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所述分隔吸能件、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端部上连接有连接吸能件,所述连接吸能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的端部,所述分隔吸能件的两端与所述连接吸能件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吸能件为多个半圆形同向连接形成的结构,且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所述分隔吸能件、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均连接于所述连接吸能件的半圆形的端点上;
所述协调连接管均穿过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所述分隔吸能件、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的中心,所述协调连接管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吸能件远离所述第一端部吸能件的一面上,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处于有效吸能的范围内,防止各吸能件因为不处于弹性阶段而丧失吸能能力;
在所述分隔吸能件、所述端部吸能件和所述连接吸能件围成的结构内部设置若干两端与所述连接吸能件连接的弧形吸能件,所述弧形吸能件从中间至两端的弯曲半径逐渐减小,若干个所述弧形吸能件形成类似于橄榄球形状;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还包括环绕设置于其周围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摩擦吸能块;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结构相同,所述协调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中心;
在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中填充有弹性粘结填充材料,所述弹性粘结填充材料采用高阻尼橡胶制作而成,在所述吸能外层与所述调节层之间填充有泡沫金属吸能材料,所述泡沫金属吸能材料采用泡沫铝制作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相向的一侧均为硬质结构,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相背的一侧均为软质结构。
CN202010169071.XA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Active CN111345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9071.XA CN111345881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9071.XA CN111345881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5881A CN111345881A (zh) 2020-06-30
CN111345881B true CN111345881B (zh) 2022-08-12

Family

ID=71192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9071.XA Active CN111345881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5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8543B (zh) * 2020-03-19 2022-08-19 周继辉 一种用于髌骨下极骨折的钢板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024A (zh) * 2005-02-05 2005-08-24 浙江大学 无创性可调方位髌骨骨折加压外固定治疗器
CN103948421A (zh) * 2014-03-19 2014-07-30 天津市新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髌骨外固定架
CN206303961U (zh) * 2017-03-31 2017-07-07 郝明 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装置
CN208598502U (zh) * 2018-01-31 2019-03-15 咸丰县人民医院 髌骨后侧包裹固定金属板装置
CN109480992A (zh) * 2018-12-25 2019-03-19 深圳市大豪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悬吊钢板
CN208784891U (zh) * 2018-04-28 2019-04-2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髌骨下极骨折用内固定装置
CN110403689A (zh) * 2019-05-14 2019-11-0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用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固定装置
CN209595876U (zh) * 2018-09-29 2019-11-08 丁伟 一种髌骨骨折打包固定装置
CN209864206U (zh) * 2019-03-15 2019-12-31 韦卫甲 一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固定装置
CN209899549U (zh) * 2019-03-15 2020-01-07 管学庆 一种骨科用方便固定的骨折板
CN210019621U (zh) * 2019-04-23 2020-02-07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一种髌骨骨折复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2969B2 (en) * 2006-09-29 2014-03-18 Biomet Sports Medicine, Llc Fracture fixation device
CN104173096A (zh) * 2014-07-24 2014-12-03 封启明 一种髌骨骨折固定夹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024A (zh) * 2005-02-05 2005-08-24 浙江大学 无创性可调方位髌骨骨折加压外固定治疗器
CN103948421A (zh) * 2014-03-19 2014-07-30 天津市新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髌骨外固定架
CN206303961U (zh) * 2017-03-31 2017-07-07 郝明 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装置
CN208598502U (zh) * 2018-01-31 2019-03-15 咸丰县人民医院 髌骨后侧包裹固定金属板装置
CN208784891U (zh) * 2018-04-28 2019-04-2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髌骨下极骨折用内固定装置
CN209595876U (zh) * 2018-09-29 2019-11-08 丁伟 一种髌骨骨折打包固定装置
CN109480992A (zh) * 2018-12-25 2019-03-19 深圳市大豪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悬吊钢板
CN209864206U (zh) * 2019-03-15 2019-12-31 韦卫甲 一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固定装置
CN209899549U (zh) * 2019-03-15 2020-01-07 管学庆 一种骨科用方便固定的骨折板
CN210019621U (zh) * 2019-04-23 2020-02-07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一种髌骨骨折复位装置
CN110403689A (zh) * 2019-05-14 2019-11-0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用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5881A (zh)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7097B2 (en) Low-profile, high tension mesh plate for subcutaneous fracture fixation
ES2641778T3 (es) Conjuntos absorbentes de energía mecánica implantable extraarticular que tiene un miembro tensor
CN107184364B (zh) 一种波纹管
Abou Elmagd Common sports injuries
CN203425085U (zh) 可调式踝关节康复支具
CN111345881B (zh)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Cantu et al. Soft tissue healing considerations after surgery
US9173709B2 (en) Penis extender
Slutsky et al. Rehabilit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 biomechanical guide
CN105232129A (zh) 一种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
CN102920498B (zh) 可伸缩的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
CN111358543B (zh) 一种用于髌骨下极骨折的钢板装置
CN105496624A (zh) 一种骨科固定装置
CN109925036A (zh) 一种用于四肢骨折的组合式弹性外固定支架
CN205094565U (zh) 一种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
CN203790086U (zh) 椎板融合器
CN110051462A (zh) 一种肘关节外部骨科固定器
CN208710408U (zh) 一种波纹管
CN208287063U (zh) 一种单边型手指关节撑开器
CN209966528U (zh) 一种用于四肢骨折的组合式弹性外固定支架
CN111728686A (zh) 一种肩锁关节弹性固定装置
RU248836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стракцион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области лучезапястного сустава
Fragomen et al. Mechanical principles of the Ilizarov method
RU140692U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аппарат чрескостной фиксации стержневого типа
Pauwels et al. Biomechanics of fracture hea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15900 west side of floor 2 of Building 2,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ntrepreneurship Park, Qilin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Hanshou Coun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ou Jihui

Address before: 443001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Ren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No. 410 Yiling Avenue, Wujiagang District,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ou Jihui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Address after: Room 801, No. 15, Lane 1523, Wanhangdu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50

Patentee after: Shi Xuchun

Patentee after: Wang Jingyao

Address before: 415900 west side of floor 2 of Building 2,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ntrepreneurship Park, Qilin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Hanshou Coun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u Ji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8

Address after: Room 212, Building B8, No. 11 Kaiyuan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Lingxia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 No. 15, Lane 1523, Wanhangdu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50

Patentee before: Shi Xuchun

Patentee before: Wang Jingy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