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5683A -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5683A
CN111345683A CN202010276277.2A CN202010276277A CN111345683A CN 111345683 A CN111345683 A CN 111345683A CN 202010276277 A CN202010276277 A CN 202010276277A CN 111345683 A CN111345683 A CN 111345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sitioning
weights
positioning block
limi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62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鹏
王俊
陈伟
李振合
程志斌
陈礼昌
安卉
刘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2762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5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5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56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该限压结构包括重锤组件、调节部件以及位置检测部件,重锤组件具有用于插设在排气管的管口内的封堵部;重锤组件包括多个重锤,多个重锤沿竖直方向依次叠置;调节部件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配合,以通过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调整压设在排气管固定板上的重锤的数量;位置检测部件设置在调节部件的一侧,以检测调节部件位置检测部件的位置;即通过调整压设在排气管上的重锤的数量来实现多级别限压;将该限压结构应用在压力锅中以对压力锅进行限压,即可实现对压力锅的多级别限压,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力锅的限压方式不能实现多级限压的问题。

Description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背景技术
高压锅又叫压力锅,压力煲,是一种厨房的锅具。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高压锅可以避免水沸点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
然而,现有的压力锅通过在排气管上设置一个重量固定的限压阀来限压,但是这种限压方式并不能实现多级限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力锅的限压方式不能实现多级限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限压结构,其包括:重锤组件,重锤组件具有用于插设在排气管的管口内的封堵部;重锤组件包括多个重锤,多个重锤沿竖直方向依次叠置;调节部件,调节部件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配合,以通过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调整压设在排气管上的重锤的数量;位置检测部件,位置检测部件设置在调节部件的一侧,以检测调节部件的位置。
进一步地,调节部件上设置有微动触片,位置检测部件为微动开关,以通过微动触片触发微动开关。
进一步地,微动触片为多个,多个微动触片沿调节部件的运动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重锤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相邻两个重锤具有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当相邻两个重锤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相邻两个重锤沿竖直方向相对固定;当相邻两个重锤处于第二连接状态时,相邻两个重锤具有沿竖直方向相对移动的预定移动行程。
进一步地,当相邻两个重锤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相邻两个重锤之间螺纹连接;各个重锤均具有将其重力与排气管脱离的抬升状态,在各个重锤处于抬升状态时,该重锤与其相邻的重锤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多个重锤包括位于最下层的第一重锤,位于第一重锤上方的各个重锤均具有相互连接的螺纹配合段和光面配合段,各个光面配合段位于相应的螺纹配合段的上方;各个重锤上均设置有与位于该重锤上方的重锤的螺纹配合段相配合的螺纹配合部;当各个重锤处于初始状态时,该重锤的螺纹配合部与该重锤上方的重锤的螺纹配合段相配合;当各个重锤处于抬升状态时,该重锤的螺纹配合部位于该重锤上方的重锤的光面配合段内。
进一步地,多个重锤包括位于最上层的第二重锤,封堵部设置在第二重锤上;调节部件与位于第二重锤下方的重锤均限位配合,以逐个抬升位于第二重锤下方的各个重锤。
进一步地,调节部件包括旋转盘,旋转盘上设置有定位块,重锤组件具有定位槽,以通过转动旋转盘调整定位块与定位槽之间的配合关系,以抬升或释放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
进一步地,定位块为一个,定位槽为多个,多个定位槽中的至少两个定位槽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差,以通过使定位块插设在相应的定位槽内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或者,定位块和定位槽均为多个,多个定位块和多个定位槽均沿旋转盘的周向布置;多个定位块中的至少两个定位块具有竖直方向的高度差,多个定位槽中的至少两个定位槽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差,以通过使各个定位块插设在相应的定位槽内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
进一步地,定位槽为条形槽,沿旋转盘的转动方向,定位槽的顶壁沿竖直方向逐渐延伸;定位块插设在定位槽内,以在旋转盘转动时,通过定位块的顶壁与定位槽的顶壁之间的配合抬升或释放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
进一步地,调节部件还包括转齿部,转齿部设置在旋转盘上,以通过推动转齿部带动旋转盘转动。
进一步地,调节部件还包括套筒部和锁定部,套筒部套设在旋转盘上,锁定部设置在套筒部上,锁定部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在套筒部的腔体内,锁定部与转齿部卡接,以在套筒部转动时通过锁定部推动旋转盘转动;或者,棘爪部,棘爪部与转齿部相配合,以通过驱动转齿部转动带动旋转盘转动。
进一步地,多个重锤包括第二重锤,封堵部设置在第二重锤上;第一重锤,第一重锤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重锤的下方;旋转盘,旋转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第一重锤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旋转盘具有初始位置和第一工作位置;其中,当旋转盘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重锤与第二重锤之间处于相互锁定状态,第一定位块位于第一定位槽内,以使第一重锤和第二重锤同时处于将其重力作用于排气管的初始状态;当旋转盘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重锤和第二重锤之间处于相互解锁状态,第一定位块由第一定位槽移出时以抬升第一重锤,以使第一重锤处于将其重力与排气管脱离的抬升状态。
进一步地,当旋转盘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重锤与第二重锤之间螺纹连接;当旋转盘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重锤与第二重锤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重锤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定位槽的深度;当旋转盘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卡设在第二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旋转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槽相配合;当旋转盘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定位块卡设在第二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多个重锤还包括第三重锤,第三重锤设置在第一重锤和第二重锤之间;旋转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块,第三定位块设置在第一定位块的外侧,第三重锤上设置有第三定位槽,第三定位槽沿第三重锤的周向延伸;旋转盘还包括第二工作位置,初始位置、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沿旋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其中,当旋转盘位于初始位置和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三重锤与第二重锤之间处于相互锁定状态,第三定位块位于第三定位槽内,以使第三重锤处于将其重力作用于排气管的初始状态;当旋转盘运动至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三重锤与第二重锤之间处于相互解锁状态,第三定位块由第三定位槽移出以抬升第三重锤。
进一步地,第一重锤上设置有第四定位槽,第四定位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定位槽的深度;当旋转盘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卡设在第四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旋转盘上设置有第四定位块,第四定位块与第四定位槽相配合;当旋转盘处于初始位置时,第四定位块位于第四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当旋转盘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重锤与第三重锤螺纹连接,第二重锤与第三重锤螺纹连接;当旋转盘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重锤与第三重锤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第二重锤与第三重锤螺纹连接;当旋转盘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重锤与第三重锤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第二重锤与第三重锤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限压结构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和用于避让排气管的避让孔;其中,多个重锤包括位于最下层的第一重锤,第一重锤上设置有用于插设在定位孔内的定位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锅,其包括排气管和上述的限压结构,该限压结构用于将重力压设在排气管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限压结构包括重锤组件和调节部件,重锤组件的封堵部用于插设在排气管的管口内,以对排气管形成封堵效果;重锤组件包括多个重锤,多个重锤沿竖直方向依次叠置,以通过多个重锤起到限压作用;调节部件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配合,即通过调节部件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进而通过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来调整压设在排气管上的重锤的数量,即通过调整压设在排气管上的重锤的数量来实现多级别限压;将该限压结构应用在压力锅中以对压力锅进行限压,即可实现对压力锅的多级别限压,以实现压力锅的多级别压力保护和多种烹饪效果,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力锅的限压方式不能实现多级限压的问题。
另外,该限压结构还包括位置检测部件,位置检测部件设置在调节部件的一侧,以检测调节部件的位置,进而通过所检测到的调节部件的位置信息来确定调节部件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之间的配合状态,从而确定压设在固定板上的重锤的数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的限压结构去除位置检测部件后和排气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限压结构的去除位置检测部件后和排气管的配合结构的内部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限压结构的第一重锤和固定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限压结构的第一重锤和第二重锤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限压结构的旋转盘处于初始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的限压结构去除位置检测部件后和排气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限压结构的去除位置检测部件后和排气管的配合结构的内部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6中的限压结构的去除位置检测部件后和排气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6中的限压结构的调节部件的定位块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6中的限压结构的第一重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6中的限压结构的旋转盘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6中的限压结构的旋转盘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选的一种限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限压结构去除位置检测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3中的限压结构的调节部件的推动组件处于其初始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3中的限压结构的调节部件的推动组件推动旋转盘转动的过程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选的另一种限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7中的限压结构去除位置检测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17中的限压结构的调节部件的推动组件处于其初始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17中的限压结构的调节部件的推动组件推动旋转盘转动的过程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1、限压结构;104、排气管;
110、固定板;112、定位孔;113、避让孔;
130、重锤组件;
131、第一重锤;1312、定位柱;1314、第一让位孔;
132、第二重锤;1324、封堵部;1325、第二让位孔;
135、定位槽;1351、第一定位槽;1352、第二定位槽;
1371、螺纹配合段;1372、光面配合段;1373、螺纹配合部;
140、调节部件;141、旋转盘;143、转齿部;
142、定位块;1421、第一定位块;1422、第二定位块;
1441、套筒部;1442、锁定部;1443、第一弹性件;1445、安装座;1446、第一传动板;1447、第二传动板;1448、第一限位柱;1449、第一驱动部件;1450、限位通道;
1451、棘爪部;1452、推板;1453、第二弹性件;1454、第二限位柱;1455、第二驱动部件;
146、微动触片;
160、位置检测部件;161、固定座;
102、限压结构;
133、第三重锤;1331、第三限位杆;1332、第三让位孔;
1353、第三定位槽;1354、第四定位槽;
1423、第三定位块;1424、第四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压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20,限压结构包括重锤组件130、调节部件140以及位置检测部件160,重锤组件130具有用于插设在排气管104的管口内的封堵部1324;重锤组件130包括多个重锤,多个重锤沿竖直方向依次叠置;调节部件140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配合,以通过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调整压设在排气管104上的重锤的数量;位置检测部件160设置在调节部件140的一侧,以检测调节部件140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限压结构中,限压结构包括重锤组件130和调节部件140,重锤组件130的封堵部1324用于插设在排气管104的管口内,以对排气管104形成封堵效果;重锤组件130包括多个重锤,多个重锤沿竖直方向依次叠置,以通过多个重锤起到限压作用;调节部件140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配合,即通过调节部件140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进而通过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来调整压设在排气管104上的重锤的数量,即通过调整压设在排气管104上的重锤的数量来实现多级别限压;将该限压结构应用在压力锅中以对压力锅进行限压,即可实现对压力锅的多级别限压,以实现压力锅的多级别压力保护和多种烹饪效果,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力锅的限压方式不能实现多级限压的问题。
另外,该限压结构还包括位置检测部件160,位置检测部件160设置在调节部件140的一侧,以检测调节部件140的位置,进而通过所检测到的调节部件140的位置信息来确定调节部件140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之间的配合状态,从而确定压设在固定板110上的重锤的数量。
具体地,调节部件140上设置有微动触片146,位置检测部件160为微动开关,以通过微动触片146触发微动开关,进而确定触发微动开关的微动触片146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微动触片146为多个,多个微动触片146沿调节部件140的运动方向间隔布置。当相邻两个微动触片146依次触发微动开关,即可确定相邻两个微动触片146之间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相邻两个重锤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相邻两个重锤具有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当相邻两个重锤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相邻两个重锤沿竖直方向相对固定;当相邻两个重锤处于第二连接状态时,相邻两个重锤具有沿竖直方向相对移动的预定移动行程,以使相邻两个重锤之间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移动,进而在各个重锤沿竖直方向移动过程中,使这个重锤被抬升。
为了实现相邻两个重锤之间的配合,当相邻两个重锤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使相邻两个重锤之间螺纹连接;各个重锤均具有将其重力与排气管104脱离的抬升状态,在各个重锤处于抬升状态时,该重锤与其相邻的重锤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以使这两个相邻的重锤之间处于第二连接状态;当该重锤与其相邻的重锤之间螺纹配合,以使该重锤与其相邻的重锤之间沿竖直方向相互固定,即这两个相邻的重锤之间处于第一连接状态。
具体地,多个重锤包括位于最下层的第一重锤131,位于第一重锤131上方的各个重锤均具有相互连接的螺纹配合段1371和光面配合段1372,各个光面配合段1372位于相应的螺纹配合段1371的上方;各个重锤上均设置有与位于该重锤上方的重锤的螺纹配合段1371相配合的螺纹配合部1373,以当各个重锤处于初始状态时,该重锤的螺纹配合部1373与位于该重锤上方的重锤的螺纹配合段1371相配合;当各个重锤处于抬升状态时,该重锤的螺纹配合部1373位于该重锤上方的重锤的光面配合段1372内。
具体地,限压结构101还包括固定板110,第一重锤131设置在固定板110上;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定位柱1312,固定板110上设置有定位孔112,定位柱1312插设在定位孔112内,以使第一重锤131与固定板110之间相对固定。
具体地,多个重锤包括位于最上层的第二重锤132,封堵部1324设置在第二重锤132上,调节部件140与位于第二重锤132下方的重锤均限位配合,以逐个抬升位于第二重锤132下方的各个重锤。
为了实现调节部件140与位于第二重锤132下方的重锤之间的限位配合,调节部件140包括旋转盘141,旋转盘141上设置有定位块142,重锤组件130具有定位槽135,以通过转动旋转盘141调整定位块142与定位槽135之间的配合关系,以抬升或释放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
具体地,多个微动触片146沿旋转盘141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旋转盘141转动过程中,多个微动触片146随着旋转盘141同步转动,当相邻两个微动触片146依次触发微动开关,根据相邻两个微动触片146之间的夹角即可确定旋转盘141的转动位置信息,进而确定各个重锤所处的状态。
具体地,限压结构101还包括固定座161,位置检测部件160设置在固定座161内。
为了实现旋转盘141转动,调节部件140还包括转齿部143,转齿部143设置在旋转盘141上,以通过推动转齿部143带动旋转盘141转动。
为了实现推动转齿部143转动,调节部件140还包括推动组件,以通过推动组件推动转齿部143转动。
具体地,推动组件的一种实现方式为:如图17至图20所示,推动组件包括套筒部1441和锁定部1442,套筒部1441套设在旋转盘141上,锁定部1442设置在套筒部1441上,锁定部1442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在套筒部1441的腔体内,锁定部1442与转齿部143卡接,以在套筒部1441转动时通过锁定部1442推动旋转盘141转动。可选地,锁定部1442为块状结构。
具体地,推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443和安装座1445,安装座1445设置在套筒部1441上,以使安装座1445与套筒部1441相对固定;第一弹性件1443的两端分别与锁定部1442和安装座1445固定连接,以在第一弹性件1443的弹性作用下,使锁定部1442能够相对安装座1445在套筒部1441的腔体内进行伸缩。可选地,第一弹性件1443为弹簧。
具体地,推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板1446和第二传动板1447,第一传动板1446沿第一预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二传动板1447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传动板1446上,第二传动板1447用于与套筒部1441固定连接,以在第一传动板1446沿第一预定方向移动时,第一传动板1446推动第二传动板1447和套筒部1441转动,套筒部1441带动锁定部1442转动,并通过锁定部1442转动来推动旋转盘141转动。
可选地,第一传动板1446和第二传动板1447均为条形板,第二传动板1447的一端用于与第一传动板1446活动连接,第二传动板1447的另一端用于与套筒部1441连接。
具体地,第一传动板1446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1448,第二传动板1447具有限位通道1450,第一限位柱1448穿设在限位通道1450内,第一限位柱1448的外壁面与限位通道1450的内壁面相互配合,以实现第一传动板1446沿第一预定方向移动时,第一传动板1446推动第二传动板1447和套筒部1441转动。具体使用中,第一限位柱1448的外壁面与限位通道1450的内壁面接触,且在第一传动板1446推动第二传动板1447和套筒部1441转动时,第二传动板1447相对第一限位柱1448移动,以使第一限位柱1448的外壁面与限位通道1450的内壁面滑动接触。
可选地,限位通道1450为条形孔,该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传动板1447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传动板1447相对第一限位柱1448沿其延伸方向移动。
具体地,第一传动板1446可伸缩地设置,以使第一传动板1446具有其初始位置和最大伸展位置,第二传动板1447具有其初始位置和最大转动位置;锁定部1442具有其相对安装座1445的初始位置和最大移动位置,当锁定部1442处于其初始位置时,第一弹性件1443为自由状态;当锁定部1442处于其最大移动位置,第一弹性件1443被压缩。
如图19所示,当第一传动板1446处于其初始位置时,第二传动板1447处于其初始位置,此时第一限位柱1448位于限位通道1450内的靠近套筒部1441的端部;此时,锁定部1442处于其初始位置,即锁定部1442的推动面与转齿部143的齿面抵接,以使该推动组件处于其初始位置。
当第一传动板1446处于其最大伸展位置时,第二传动板1447处于其最大转动位置,此时第一限位柱1448位于限位通道1450内的远离套筒部1441的端部;此时锁定部1442处于其最大移动位置,锁定部1442脱离转齿部143。
具体地,转齿部143的相邻两个齿体之间具有滑动斜面。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0所示,在第一传动板1446由其初始位置向其最大伸展位置移动时,由于第二传动板1447上的第一限位柱1448的外壁面与第一传动板1446的限位通道1450的内壁面接触,且第二传动板1447与套筒部1441连接,故第一传动板1446推动第二传动板1447和套筒部1441转动,套筒部1441带动安装座1445和锁定部1442转动;由于锁定部1442的推动面与转齿部143的齿面抵接,故锁定部1442推动与其接触的齿体转动,进而推动旋转盘141转动;此过程中,第一弹性件1443逐渐被压缩,锁定部1442推动转齿部143转动一定角度,且锁定部1442与其所接触的转齿部143的齿体逐渐脱离,直至完全脱离转齿部143;第二传动板1447相对第一限位柱1448移动,以使第一限位柱1448的外壁面与限位通道1450的靠近套筒部1441的端部的内壁面接触转变为第一限位柱1448的外壁面与限位通道1450的远离套筒部1441的端部的内壁面接触。
其中,第一传动板1446由其初始位置向其最大伸展位置移动时的移动方向即为上述的第一预定方向。
在第一传动板1446由其最大伸展位置向其初始位置移动时,第一传动板1446推动第二传动板1447和套筒部1441沿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套筒部1441带动安装座1445和锁定部1442沿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且由于锁定部1442与转齿部143完全脱离,且第一弹性件1443被压缩,故在第一弹性件1443弹性作用力下和套筒部1441的作用力下,锁定部1442靠近转齿部143并抵接于转齿部143的一个滑动斜面,锁定部1442在抵接在该滑动斜面上后沿该滑动斜面滑动,直至滑动到该滑动斜面的端部,锁定部1442的推动面又再次与该滑动斜面端部的下一个齿体的齿面接触,以使锁定部1442恢复其初始位置;此过程中,第二传动板1447相对第一限位柱1448移动,以使第一限位柱1448的外壁面与限位通道1450的远离套筒部1441的端部的内壁面接触转变为第一限位柱1448的外壁面与限位通道1450的靠近套筒部1441的端部的内壁面接触,以使第二传动板1447回到其初始位置;此时,第一传动板1446也回到其初始位置。
其中,上述提到的“下一个齿体”是指沿与旋转盘14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与之前锁定部1442推动的齿体相邻的齿体。
推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1449,第一驱动部件1449与第一传动板1446连接,以驱动第一传动板1446进行伸缩运动。可选地,第一驱动部件1449为驱动气缸或直线电机。
具体地,推动组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如图13至图16所示,推动组件包括棘爪部1451,棘爪部1451与转齿部143相配合,以通过驱动转齿部143转动带动旋转盘141转动。
推动组件还包括推板1452,推板1452沿第二预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棘爪部1451可转动地设置在推板1452上,以在推板1452沿第二预定方向移动时,棘爪部1451相对推板1452转动;并在棘爪部1451转动过程中,棘爪部1451推动旋转盘141转动。
推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453,第二弹性件1453的两端分别与棘爪部1451和推板1452固定连接;在棘爪部1451相对推板1452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二弹性件1453被压缩。可选地,第二弹性件1453为弹簧。
具体地,推板1452可伸缩地设置,以使推板1452具有其初始位置和最大伸展位置,如图15所示,当推板1452处于其初始位置时,棘爪部1451也处于其相对推板1452的初始位置,以使推动组件处于其初始位置;此时,第二弹性件1453为自由状态,棘爪部1451的推动面与转齿部143的齿面抵接;当推板1452处于其最大伸展位置时,棘爪部1451也处于其相对推板1452的最大移动位置,此时,第二弹性件1453处于被压缩状态,棘爪部1451脱离转齿部143。
具体地,转齿部143的相邻两个齿体之间具有滑动斜面。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6所示,在推板1452由其初始位置向其最大伸展位置移动时,由于棘爪部1451抵接于转齿部143,故棘爪部1451自其初始位置向其最大移动位置转动,此过程中,第二弹性件1453逐渐被压缩,棘爪部1451推动转齿部143转动一定角度,且棘爪部1451与其所接触的转齿部143的齿体逐渐脱离,直至完全脱离转齿部143。
其中,推板1452由其初始位置向其最大伸展位置移动时的移动方向即为上述的第二预定方向。
在推板1452由其最大伸展位置向其初始位置移动时,由于在棘爪部1451与转齿部143完全脱离,且第二弹性件1453被压缩,故在第二弹性件1453的弹性作用力下和推板1452的作用力下,棘爪部1451靠近转齿部143并抵接于转齿部143的一个滑动斜面,棘爪部1451在抵接在该滑动斜面上后沿该滑动斜面滑动,直至滑动到该滑动斜面的端部,棘爪部1451的推动面又再次与该滑动斜面端部的下一个齿体的齿面接触,以使棘爪部1451恢复其初始位置,此时,推板1452也回到其初始位置。
其中,上述提到的“下一个齿体”是指沿与旋转盘14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与之前棘爪部1451推动的齿体相邻的齿体。
具体地,推板145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1454,棘爪部1451可转动地套设在该第二限位柱1454上。
棘爪部145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呈预定角度设置,该预定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第一板体的自由端面形成棘爪部1451的推动面,第二板体的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套设在第二限位柱1454上,第二弹性件1453连接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连接处。
推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1455,第二驱动部件1455与推板1452连接,以驱动推板1452进行伸缩运动。可选地,第二驱动部件1455为驱动气缸或直线电机。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限压结构为如图1至图5所示的限压结构101,本实施例中的限压结构101的重锤组件由第一重锤131和第二重锤132组成,构成二级限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重锤13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重锤132的下方。第二重锤132具有相互连接的螺纹配合段1371和光面配合段1372,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位于其螺纹配合段1371的上方;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与第二重锤132的螺纹配合段1371相配合的螺纹配合部1373,以在第一重锤131和第二重锤132均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重锤131的螺纹配合部1373与第二重锤132的螺纹配合段1371相配合,以使第一重锤131和第二重锤132之间螺纹连接;当第一重锤131处于其抬升状态时,第一重锤131的螺纹配合部1373位于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内。
在本实施例中,螺纹配合段1371为螺纹孔段,光面配合段1372为光孔段,第二重锤132的螺纹孔段与光孔段相互连通;螺纹配合部1373为外螺纹部。
可选地,为了保证第一重锤131和第二重锤132之间处于组合状态,螺纹配合段1371的孔径小于光面配合段1372的孔径;螺纹配合部1373为设置在相应的重锤上的凸缘部。
具体地,固定板110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排气管104让位的避让孔113,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用于对排气管104让位的第一让位孔1314,第二重锤132上设置有用于对排气管104让位的第二让位孔1325,以使排气管104依次穿设在避让孔113、第一让位孔1314和第二让位孔1325内。可选地,第二让位孔1325和第一让位孔1314之间、第一让位孔1314和避让孔113之间均连通。
具体地,第二让位孔1325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排气管104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以使排气管104与第二重锤132之间螺纹连接,进而使排气管104与第二重锤132之间相对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重锤131与调节部件140限位配合,以通过第一重锤131与调节部件140之间的配合来抬升第一重锤131。
具体地,封堵部1324位于第二让位孔1325内。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盘141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重锤131的外侧,以使旋转盘141相对第一重锤131转动;第二重锤132与调节部件140间隔设置。
具体地,定位块142为一个,定位槽135为多个,多个定位槽135中的至少两个定位槽135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差,以通过使定位块142插设在相应的定位槽135内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即在定位块142随旋转盘141转动的过程中,定位块142从深度较深的定位槽135内移动至深度较浅的定位槽135内,以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定位块142再从深度较浅的定位槽135内移动至深度较深的定位槽135内,以释放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
或者,定位块142和定位槽135均为多个,多个定位块142和多个定位槽135均沿旋转盘141的周向布置;多个定位块142中的至少两个定位块142具有竖直方向的高度差,多个定位槽135中的至少两个定位槽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差,以通过使各个定位块142插设在相应的定位槽135内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定位块142随旋转盘141转动的过程中,多个定位块142中的高度较高的定位块142从相应的深度较深的定位槽135内移动至相应的深度较浅的定位槽135内,以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多个定位块142中的高度较高的定位块142再从相应的深度较浅的定位槽135内移动至相应的深度较深的定位槽135内,以释放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
具体地,定位槽135为条形槽,沿旋转盘141的转动方向,定位槽135的顶壁沿竖直方向逐渐延伸;定位块142插设在定位槽135内,以在旋转盘141转动时,通过定位块142的顶壁与定位槽135的顶壁之间的配合抬升或释放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即通过定位块142的顶壁与相应的定位槽135的顶壁接触,来实现对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抬升或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盘141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1421,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351,旋转盘141具有初始位置和第一工作位置。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旋转盘141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重锤131与第二重锤132之间处于相互锁定状态,第一定位块1421位于第一定位槽1351内,以使第一重锤131和第二重锤132同时处于将其重力作用于排气管104的初始状态;当旋转盘14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重锤131和第二重锤132之间处于相互解锁状态,第一定位块1421由第一定位槽1351移出时以抬升第一重锤131,以使第一重锤131处于将其重力与排气管104脱离的抬升状态。
具体地,当旋转盘141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重锤131与第二重锤132之间螺纹连接;当旋转盘141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重锤131与第二重锤132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352,第二定位槽1352的深度小于第一定位槽1351的深度;当旋转盘14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1421卡设在第二定位槽1352内。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盘141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1422,第二定位块1422与第二定位槽1352相配合;当旋转盘141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定位块1422卡设在第二定位槽1352内。
在第一重锤131上设置第一定位槽组,第一定位槽组包括成对的第一定位槽1351和第二定位槽1352,成对的第一定位槽1351和第二定位槽1352沿第一重锤13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旋转盘141上设置第一定位块组,第一定位块组包括成对的第一定位块1421和第二定位块1422,成对的第一定位块1421和第二定位块1422沿旋转盘141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在第一重锤131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槽组,多个第一定位槽组沿第一重锤131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旋转盘141上设置一组第一定位块组。第一定位块1421位于多个第一定位槽组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内,第二定位块1422位于该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以使第一重锤131处于将其重力作用于排气管104的初始状态。
当需要抬升第一重锤131时,首先通过旋拧第一重锤131或第二重锤132,使第一重锤131和第二重锤132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即使第一重锤131进入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第一重锤131在进入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后,第一重锤131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第一重锤131的螺纹配合部1373的下层凸缘会卡在第二重锤132的螺纹配合段1371的上层凸缘上,以使第一重锤131挂设在第二重锤132上,故第一重锤131的重力继续通过第二重锤132压设在排气管104上。
再转动旋转盘141使其相对第一重锤131转动,在旋转盘141相对第一重锤131转动过程中,第一定位块1421和第二定位块1422均随旋转盘141转动,当第一定位块1421移动至该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第一定位块1421插设在该第二定位槽1352内以顶起第一重锤131,以使第一重锤131处于其抬升状态;第二定位块1422移动至与该第一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处并使其至少部分插设在这个第一定位槽1351内。
继续转动旋转盘141,使第一定位块1421移动至与该第一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内并使其插设在这个第一定位槽1351内,以使第一重锤131恢复其初始状态,此时,第二定位块1422移动至与该第一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并插设在这个第二定位槽1352内。
可选地,在第一重锤131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槽组,多个第一定位槽组沿第一重锤131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旋转盘141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块组,多个第一定位块组与多个第一定位槽组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一定位块组中的第一定位块1421和第二定位块1422一一对应地插设在相应的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和第二定位槽1352内,以使第一重锤131处于其初始状态,此时,旋转盘141处于其初始位置。
当需要抬升第一重锤131时,首先通过旋拧第一重锤131或第二定位槽1352,使第一重锤131和第二重锤132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即使第一重锤131进入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再转动旋转盘141使其相对第一重锤131转动,在旋转盘141相对第一重锤131转动过程中,当各个第一定位块1421移动至其相应的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并顶起第一重锤131时,第一重锤131处于其抬升状态;此时,各个第二定位块1422移动至与其相应的第一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内,以使旋转盘141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
继续转动旋转盘141,使各个第一定位块1421移动至与其相应的第一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内,以使第一重锤131恢复其初始状态,此时,各个第二定位块1422移动至与其相应的第一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一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块1421和第二定位块1422均为椎形结构,沿远离旋转盘141的方向,第一定位块1421和第二定位块1422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减小,以便于第一定位块1421和第二定位块1422分别从第一定位槽1351和第二定位槽1352内移出;其中,第一定位块1421和第二定位块1422的横截面积均是指其垂直于旋转盘141的中心向的截面的面积。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限压结构101,能够实现二级限压。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力锅,该压力锅包括排气管104和上述的限压结构101,限压结构102设在排气管104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限压结构102,其重锤组件由第一重锤131、第二重锤132和第三重锤133构成,构成三级限压,实施例二中的限压结构102与实施例一中的限压结构101的区别如下:
请结合参考图6至图12,第三重锤133设置在第一重锤131和第二重锤132之间;旋转盘141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块1423,第三定位块1423设置在第一定位块1421的外侧,第三重锤133上设置有第三定位槽1353,第三定位槽1353沿第三重锤133的周向延伸。
具体实施过程中,旋转盘141还包括第二工作位置,初始位置、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沿旋转盘141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其中,当旋转盘141位于初始位置和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三重锤133与第二重锤132之间处于相互锁定状态,第三定位块142位于第三定位槽1353内,以使第三重锤133处于将其重力作用于排气管104的初始状态;当旋转盘141运动至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三重锤133与第二重锤132之间处于相互解锁状态,第三定位块142由第三定位槽1353移出以抬升第三重锤133。
具体地,第一重锤131上还设置有第四定位槽1354,第四定位槽1354的深度小于第一定位槽1351的深度;当旋转盘14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1421卡设在第四定位槽1354内。
具体地,旋转盘141上设置有第四定位块1424,第四定位块1424与第四定位槽1354相配合;当旋转盘141处于初始位置时,第四定位块1424位于第四定位槽1354内。可选地,第四定位块1424的高度与第二定位块1422的高度相同。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旋转盘141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二重锤132与第三重锤133螺纹连接,以使第三重锤133和第二重锤132相对固定,进而使第三重锤133通过第二重锤132将其重力压设在排气管104上;第一重锤131与第三重锤133螺纹连接,以使第一重锤131和第三重锤133相对固定,进而使第一重锤131通过第三重锤133和第二重锤132将其重力压设在排气管104上。
当旋转盘14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重锤131与第三重锤133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第二重锤132与第三重锤133螺纹连接;当旋转盘14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重锤131与第三重锤133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第二重锤132与第三重锤133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重锤132套设在第三重锤133上,第三重锤133套设在第一重锤131上;第二重锤132具有相互连接的螺纹配合段1371和光面配合段1372,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位于其螺纹配合段1371的上方,第三重锤133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重锤132的螺纹配合段1371配合的螺纹配合部1373;第三重锤133上还具有相互连接的螺纹配合段1371和光面配合段1372,第三重锤133的光面配合段1372位于其螺纹配合段1371的上方,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重锤133的螺纹配合段1371配合的螺纹配合部1373。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重锤132的螺纹配合段1371为螺纹孔段,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为光孔段,第二重锤132的螺纹孔段与光孔段相互连通,第三重锤133的螺纹配合部1373为外螺纹部;第三重锤133的螺纹配合段1371为螺纹杆段,第三重锤133的光面配合段1372为光杆段,第一重锤131的螺纹配合部1373为内螺纹部。
可选地,为了保证第三重锤133和第二重锤132之间处于组合状态,第二重锤132的螺纹配合段1371的孔径小于其光面配合段1372的孔径,第三重锤133的螺纹配合部1373为设置在第三重锤133上的凸缘部。
可选地,为了保证第一重锤131和第三重锤133之间处于组合状态,第三重锤133的螺纹配合段1371为设置在第三重锤133上的凸缘部。
具体地,第三重锤133具有第三限位杆1331,第三重锤133的螺纹配合段1371和光面配合段1372均位于第三限位杆1331上。第一重锤131的螺纹配合部1373位于第一让位孔1314内,以当第一重锤131的螺纹配合部1373与第三重锤133的螺纹配合段1371配合时,第三限位杆1331的至少部分插设在第一让位孔1314内。
具体地,第三重锤133具有第三让位孔1332,第三让位孔1332位于第三限位杆1331上,以使排气管104依次穿设在避让孔113、第一让位孔1314、第三让位孔1332和第二让位孔1325内。可选地,第二让位孔1325和第三让位孔1332之间、第三让位孔1332和第一让位孔1314之间、第一让位孔1314和避让孔113之间均连通。
在第一重锤131上设置第二定位槽组,第二定位槽组包括沿第一重锤13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槽1351、第二定位槽1352、第四定位槽1354;在旋转盘141上设置第二定位块组,第二定位块组包括沿旋转盘14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块1421、第二定位块1422和第四定位块1424。
可选地,在第一重锤131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槽组,多个第二定位槽组沿第一重锤131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旋转盘141上设置一组第二定位块组和一个第三定位块1423;在第三重锤133上设置多个第三定位槽1353,多个第三定位槽1353沿第三重锤133的周向间隔布置。
当旋转盘141处于其初始位置时,第一定位块1421位于多个第二定位槽组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内,第二定位块1422位于该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第四定位块1424位于该第二定位槽组的第四定位槽1354内,以使第一重锤131处于其初始状态;第三定位块1423位于多个第三定位槽1353中的其中一个第三定位槽1353内,以使第一重锤131,以使第三重锤133处于将其重力作用于排气管104的初始状态。
当需要抬升第一重锤131时,首先通过旋拧第一重锤131或第三重锤133,使第一重锤131和第三重锤133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即使第一重锤131处于第三重锤133的光面配合段1372,第一重锤131处于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后,第一重锤131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第一重锤131的螺纹配合部1373的下层凸缘会卡在第三重锤133的螺纹配合段1371的上层凸缘上,以使第一重锤131挂设在第三重锤133上,故第一重锤131的重力继续通过第三重锤133和第二重锤132压设在排气管104上。
再转动旋转盘141使其相对第一重锤131转动,在旋转盘141相对第一重锤131转动过程中,第一定位块1421、第二定位块1422、第三定位块1423和第四定位块1424均随旋转盘141转动;当旋转盘141相对第一重锤131转动并转动至其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1421移动至该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第一定位块1421插设在该第二定位槽1352内以顶起第一重锤131,使第一重锤131处于其抬升状态;第二定位块1422移动至该第二定位槽组的第四定位槽1354处并使其至少部分插设在该第四定位槽1354内,第四定位块1424移动至与该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处并使其至少部分插设在这个第一定位槽1351内;此转动过程中,第三定位块1423在其所处的第三定位槽1353内移动,并维持在该第三定位槽1353内,以使第三重锤133维持其初始状态。
当需要抬升第三重锤133时,首先通过旋拧第三重锤133或第二重锤132,使第三重锤133和第二重锤132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即使第三重锤133进入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第三重锤133在进入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后,第三重锤133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第三重锤133的螺纹配合部1373的下层凸缘会卡在第二重锤132的螺纹配合段1371的上层凸缘上,以使第三重锤133挂设在第二重锤132上,故第三重锤133的重力继续通过第二重锤132压设在排气管104上。
再继续转动旋转盘141使其相对第三重锤133和第一重锤131转动,并使旋转盘141由其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其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1421移动至该第二定位槽组的第四定位槽1354内,第一定位块1421插设在该第四定位槽1354内以维持其对第一重锤131的抬升状态,第二定位块1422移动至与该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处并使其至少部分插设在这个第一定位槽1351内,第四定位块1424移动至与该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处并使其至少部分插设在这个第二定位槽1352内;此转动过程中,第三定位块1423的至少部分从其所处的第三定位槽1353内移出以使第三定位块1423位于该第三定位槽1353的外侧,并与第三重锤133的底壁接触,以抬升第三重锤133,使第三重锤133处于其抬升状态。
继续转动旋转盘141,使第一定位块1421移动至与该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内并使其插设在这个第一定位槽1351内,以使第一重锤131恢复其初始状态,此时,第二定位块1422移动至与该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并插设在这个第二定位槽1352内,第四定位块1424移动至与该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四定位槽1354内并插设在这个第四定位槽1354内;第三定位块1423移动至与该第三定位槽1353相邻的第三定位槽1353内并插设在这个相邻的第三定位槽1353内,以使第三重锤133恢复其初始状态。
可选地,在第一重锤131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槽组,多个第二定位槽组沿第一重锤131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旋转盘141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块组和多个第三定位块1423,多个第三定位块142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二定位块组的第一定位块1421的外侧;多个第二定位块组与多个第二定位槽组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二定位块组中的第一定位块1421、第二定位块1422、第四定位块1424一一对应地插设在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第二定位槽1352、第四定位槽1354内;在第三重锤133上设置多个第三定位槽1353,多个第三定位槽1353沿第三重锤133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第三定位块1423一一对应地插设在多个第三定位槽1353内。
当旋转盘141处于其初始位置时,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限压结构102的旋转盘141处于其初始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各个第一定位块1421位于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内,各个第二定位块1422位于该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各个第四定位块1424位于该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四定位槽1354内,以使第一重锤131处于其初始状态;各个第三定位块1423位于相应的第三定位槽1353内,以使第三重锤133处于其初始状态。
当需要抬升第一重锤131时,首先通过旋拧第一重锤131或第三重锤133,使第一重锤131和第三重锤133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即使第一重锤131处于第三重锤133的光面配合段1372;再转动旋转盘141使其相对第一重锤131转动,在旋转盘141相对第一重锤131转动过程中,当旋转盘141转动至其第一工作位置时,如图11所示,各个第一定位块1421移动至其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以顶起第一重锤131,使第一重锤131处于抬升状态;各个第二定位块1422移动至其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四定位槽1354内,各个第四定位块1424移动至与其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内,此转动过程中,各个第三定位块1423在相应的第三定位槽1353内移动,并维持在相应的第三定位槽1353内,以使第三重锤133维持其初始状态。
当需要抬升第三重锤133时,首先通过旋拧第三重锤133或第二重锤132,使第三重锤133和第二重锤132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即使第三重锤133进入第二重锤132的光面配合段1372;再继续转动旋转盘141使其相对第三重锤133和第一重锤131转动,并使旋转盘141由其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其第二工作位置时,如图12所示,各个第一定位块1421移动至其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四定位槽1354内,以维持第一重锤131的抬升状态,各个第二定位块1422移动至与其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内,各个第四定位块1424移动至与其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此转动过程中,各个第三定位块1423的至少部分从相应的第三定位槽1353内移出,以使各个第三定位块1423位于相应的第三定位槽1353的外侧,并与第三重锤133的底壁接触,以抬升第三重锤133,使第三重锤133处于其抬升状态。
继续转动旋转盘141,使各个第一定位块1421移动至与其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一定位槽1351内,以使第一重锤131恢复其初始状态,此时,第二定位块1422移动至与其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二定位槽1352内,第四定位块1424移动至与其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组相邻的第二定位槽组的第四定位槽1354内;各个第三定位块1423移动至与其相应的第三定位槽1353相邻的第三定位槽1353内,以使第三重锤133恢复其第二初始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块1421、第二定位块1422、第三定位块1423和第四定位块1424均为椎形结构,沿远离旋转盘141的方向,第一定位块1421、第二定位块1422、第三定位块1423和第四定位块1424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减小,以便于第一定位块1421、第二定位块1422、第三定位块1423和第四定位块1424分别从第一定位槽1351、第二定位槽1352、第三定位槽1353和第四定位槽1354内移出;其中,第一定位块1421、第二定位块1422、第三定位块1423和第四定位块1424的横截面积均是指其垂直于旋转盘141的中心向的截面的面积。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限压结构102,能够实现三级限压。
以此类推,即可通过在第一重锤131和第二重锤132之间增加相应的重锤数量,并在旋转盘141上增加相应的定位块、在第一重锤131和所增加的重锤上增加相应的定位槽来进行配合,以实现更多级别的限压。
在本实施例中,微动触片146位三个,三个微动触片146沿旋转盘141的周向间隔布置,即相邻两个微动触片146之间的夹角位120度;三个微动触片146分别对应旋转盘141的三个状态,当第一个微动触片146触发微动开关,旋转盘141处于其初始状态,旋转盘141从其初始位置转动120度后,第二个微动触片146触发微动开关,旋转盘141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旋转盘141从其第一工作位置转动120度后,第三个微动触片146触发微动开关,旋转盘141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力锅,该压力锅包括排气管104和上述的限压结构102,限压结构102设在排气管104上。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限压结构中,限压结构包括重锤组件130和调节部件140,重锤组件130的封堵部1324用于插设在排气管104的管口内,以对排气管104形成封堵效果;重锤组件130包括多个重锤,多个重锤沿竖直方向依次叠置,以通过多个重锤起到限压作用;调节部件140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配合,即通过调节部件140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进而通过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来调整压设在排气管104上的重锤的数量,即通过调整压设在排气管104上的重锤的数量来实现多级别限压;将该限压结构应用在压力锅中以对压力锅进行限压,即可实现对压力锅的多级别限压,以实现压力锅的多级别压力保护和多种烹饪效果,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力锅的限压方式不能实现多级限压的问题。
另外,该限压结构还包括位置检测部件160,位置检测部件160设置在调节部件140的一侧,以检测调节部件140的位置,进而通过所检测到的调节部件140的位置信息来确定调节部件140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之间的配合状态,从而确定压设在固定板110上的重锤的数量。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锤组件(130),所述重锤组件(130)具有用于插设在排气管(104)的管口内的封堵部(1324);所述重锤组件(130)包括多个重锤,所述多个重锤沿竖直方向依次叠置;
调节部件(140),所述调节部件(140)与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配合,以通过抬升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调整压设在所述排气管(104)上的重锤的数量;
位置检测部件(160),所述位置检测部件(160)设置在所述调节部件(140)的一侧,以检测所述调节部件(140)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140)上设置有微动触片(146),所述位置检测部件(160)为微动开关,以通过所述微动触片(146)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触片(146)为多个,多个所述微动触片(146)沿所述调节部件(140)的运动方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重锤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重锤具有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当相邻两个所述重锤处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重锤沿竖直方向相对固定;当相邻两个所述重锤处于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重锤具有沿竖直方向相对移动的预定移动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相邻两个所述重锤处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重锤之间螺纹连接;各个所述重锤均具有将其重力与所述排气管(104)脱离的抬升状态,在各个所述重锤处于所述抬升状态时,该重锤与其相邻的所述重锤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重锤包括位于最下层的第一重锤(131),位于所述第一重锤(131)上方的各个重锤均具有相互连接的螺纹配合段(1371)和光面配合段(1372),各个所述光面配合段(1372)位于相应的所述螺纹配合段(1371)的上方;
各个所述重锤上均设置有与位于该重锤上方的所述重锤的螺纹配合段(1371)相配合的螺纹配合部(1373);当各个所述重锤处于初始状态时,该重锤的螺纹配合部(1373)与该重锤上方的所述重锤的螺纹配合段(1371)相配合;当各个所述重锤处于所述抬升状态时,该重锤的螺纹配合部(1373)位于该重锤上方的所述重锤的光面配合段(137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锤包括位于最上层的第二重锤(132),所述封堵部(1324)设置在所述第二重锤(132)上;所述调节部件(140)与位于所述第二重锤(132)下方的所述重锤均限位配合,以逐个抬升位于所述第二重锤(132)下方的各个所述重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140)包括:
旋转盘(141),所述旋转盘(141)上设置有定位块(142),所述重锤组件(130)具有定位槽(135),以通过转动所述旋转盘(141)调整所述定位块(142)与所述定位槽(135)之间的配合关系,以抬升或释放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块(142)为一个,所述定位槽(135)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槽(135)中的至少两个定位槽(135)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差,以通过使所述定位块(142)插设在相应的所述定位槽(135)内抬升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或者
所述定位块(142)和所述定位槽(135)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块(142)和多个所述定位槽(135)均沿所述旋转盘(141)的周向布置;多个所述定位块(142)中的至少两个定位块(142)具有竖直方向的高度差,多个所述定位槽(135)中的至少两个定位槽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差,以通过使各个所述定位块(142)插设在相应的所述定位槽(135)内抬升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35)为条形槽,沿所述旋转盘(141)的转动方向,所述定位槽(135)的顶壁沿竖直方向逐渐延伸;所述定位块(142)插设在所述定位槽(135)内,以在所述旋转盘(141)转动时,通过所述定位块(142)的顶壁与所述定位槽(135)的顶壁之间的配合抬升或释放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140)还包括:
转齿部(143),所述转齿部(143)设置在所述旋转盘(141)上,以通过推动所述转齿部(143)带动所述旋转盘(141)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140)还包括:
套筒部(1441)和锁定部(1442),所述套筒部(1441)套设在所述旋转盘(141)上,所述锁定部(1442)设置在所述套筒部(1441)上,所述锁定部(1442)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套筒部(1441)的腔体内,所述锁定部(1442)与所述转齿部(143)卡接,以在所述套筒部(1441)转动时通过所述锁定部(1442)推动所述旋转盘(141)转动;或者
棘爪部(1451),所述棘爪部(1451)与所述转齿部(143)相配合,以通过驱动所述转齿部(143)转动带动所述旋转盘(141)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锤包括:
第二重锤(132),所述封堵部(1324)设置在所述第二重锤(132)上;
第一重锤(131),所述第一重锤(13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重锤(132)的下方;
旋转盘(141),所述旋转盘(141)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1421),所述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351),所述旋转盘(141)具有初始位置和第一工作位置;
其中,当所述旋转盘(141)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重锤(131)与所述第二重锤(132)之间处于相互锁定状态,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351)内,以使所述第一重锤(131)和所述第二重锤(132)同时处于将其重力作用于所述排气管(104)的初始状态;
当所述旋转盘(14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重锤(131)和所述第二重锤(132)之间处于相互解锁状态,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由所述第一定位槽(1351)移出时以抬升所述第一重锤(131),以使所述第一重锤(131)处于将其重力与所述排气管(104)脱离的抬升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转盘(141)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重锤(131)与所述第二重锤(132)之间螺纹连接;当所述旋转盘(141)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重锤(131)与所述第二重锤(132)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352),所述第二定位槽(1352)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351)的深度;当所述旋转盘(14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卡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槽(1352)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限压结构,所述旋转盘(141)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1422),所述第二定位块(1422)与所述第二定位槽(1352)相配合;当所述旋转盘(141)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块(1422)卡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槽(1352)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锤还包括:
第三重锤(133),所述第三重锤(133)设置在第一重锤(131)和所述第二重锤(132)之间;
所述旋转盘(141)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块(1423),所述第三定位块(142)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的外侧,所述第三重锤(133)上设置有第三定位槽(1353),所述第三定位槽(1353)沿所述第三重锤(133)的周向延伸;所述旋转盘(141)还包括第二工作位置,所述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沿所述旋转盘(141)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当所述旋转盘(141)位于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重锤(133)与所述第二重锤(132)之间处于相互锁定状态,所述第三定位块(142)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槽(1353)内,以使所述第三重锤(133)处于将其重力作用于所述排气管(104)的初始状态;当所述旋转盘(141)运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重锤(133)与所述第二重锤(132)之间处于相互解锁状态,所述第三定位块(142)由所述第三定位槽(1353)移出以抬升所述第三重锤(133)。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第四定位槽(1354),所述第四定位槽(1354)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351)的深度;当所述旋转盘(14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卡设在所述第四定位槽(1354)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41)上设置有第四定位块(1424),所述第四定位块(1424)与所述第四定位槽(1354)相配合;当所述旋转盘(141)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四定位块(1424)位于所述第四定位槽(1354)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转盘(141)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重锤(131)与所述第三重锤(13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重锤(132)与所述第三重锤(133)螺纹连接;当所述旋转盘(14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重锤(131)与所述第三重锤(133)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重锤(132)与所述第三重锤(133)螺纹连接;当所述旋转盘(14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重锤(131)与所述第三重锤(133)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重锤(132)与所述第三重锤(133)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于解锁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结构还包括:
固定板(110),所述固定板(110)上设置有定位孔(112)和用于避让所述排气管(104)的避让孔(113);
其中,所述多个重锤包括位于最下层的第一重锤(131),所述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用于插设在所述定位孔(112)内的定位柱(1312)。
22.一种压力锅,包括排气管(104)和用于将重力压设在所述排气管(104)上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限压结构。
CN202010276277.2A 2020-04-09 2020-04-09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Pending CN1113456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6277.2A CN111345683A (zh) 2020-04-09 2020-04-09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6277.2A CN111345683A (zh) 2020-04-09 2020-04-09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5683A true CN111345683A (zh) 2020-06-30

Family

ID=71189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6277.2A Pending CN111345683A (zh) 2020-04-09 2020-04-09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56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3749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3749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40167U (zh)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US10641399B2 (en) Valve
CN111345683A (zh)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SE1050275A1 (sv) Handtagsanordning med aktiveringsorgan, ingreppsorgan och elektrisk drivanordning
US8221248B2 (en) Overload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shaft coupl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1345681A (zh)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CN212591604U (zh)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CN106852654B (zh) 驱动机构、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6880332A (zh) 一种内窥镜操作手轮手柄锁紧机构
GB2505285A (en) A self-closing toilet cover connection device
CN208855876U (zh) 一种无人机快拆件
CN101307859B (zh) 三脚架头
CN209661382U (zh) 锅盖总成和烹饪器具
CN212015296U (zh)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CN208501820U (zh) 一种按键定向的排水阀按钮支架
CN208709626U (zh) 一种料理机的安全开关结构
CN206220660U (zh) 一种方便反锁的双联动把手锁
CN113216758B (zh) 一种智能锁、户外柜
CN1628582A (zh) 名称为“蒸锅”的工业发明的描述
CN210343991U (zh) 一种快装螺母
CN210446889U (zh) 一种可调磁力防夹手双面擦玻璃器
CN204246057U (zh) 一键按压式便器盖板拆装支架
CN212730269U (zh) 一种吊塔
CN204310674U (zh) 一种通孔工件的移动装置
CN207728125U (zh) 智能锁通用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