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7560A - 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 Google Patents

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7560A
CN111337560A CN202010259279.0A CN202010259279A CN111337560A CN 111337560 A CN111337560 A CN 111337560A CN 202010259279 A CN202010259279 A CN 202010259279A CN 111337560 A CN111337560 A CN 111337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tected
water quality
quality detecti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92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峰
孙银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anzhong One Cor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anzhong One Cor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anzhong One Cor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anzhong One Cor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92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75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7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75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166Systems measuring a particular property of an electrolyte
    • G01N27/4168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e.g. for chlorination of wa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202Water filter means or strai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8Wa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该水质检测管道包括: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设置有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待测水体中的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待测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

Description

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系统、 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中, 水是人们最不可或缺的物质,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差,饮用水质量也越来越不能 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在国内不少自来水厂出厂的原水已经符合了新国标的 标准,但水是一种独特的介质,特别容易滋生细菌等有害物质,因此在自来水 管网输送过程中,为了要抑制和杀灭水体中的细菌。水厂一般在对源水进行净 化处理的过程中加入含氯的消毒剂,比如氯气、次氯酸钠或其它固体氯消毒剂。 它们在水中形成的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能有效地杀灭细菌等污染物,防止终端居 民用户因细菌超标而生病,比如细菌超标极容易引起腹泻拉肚子等。但是,次 氯酸消毒剂也不能过量。研究发现氯气消毒饮用水后残留在水里的余氯如果过量可引发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癌症高发。有一些证据 表明,儿童白血病的发生可能与长期饮用高含氯饮用水有很大关系。同时,还 有一些疾病对氯气非常过敏。如果余氯不能去除,我们每日所饮用的咖啡、茶 或汤,经加温煮沸饮用后,就相当于人体内即增加了3~4倍的致癌物。因此, 自来水最好是需要使用净水器对水质进行过滤以后再饮用。净水器不光可以过 滤掉残留在自来水的余氯,还可以过滤掉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其中就有对身 体毒性很大的重金属,也可以过滤掉水里的有机污染物。
以下以净水器为例说明现有的用水家用电器对于水质健康存在的技术问题。 目前市场上净水器一般都是层层过滤、灭菌处理,使得人们可以直接饮用自来 水。滤芯是净水器的核心部件,一般包括多级过滤滤芯,第一级是PP熔喷滤 芯(聚丙烯超细纤维热熔缠结制成),去除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第二级采用颗 粒活性炭滤芯,去除异味、余氯。第三级采用RO反渗透滤芯最为重要,过滤 精度可达万分之一微米(0.0001μm),水通过其微小的滤孔可去除抗生素、有 机物、重金属、水垢、细菌、病毒等。第四级颗粒活性炭,进一步改善口感。
净水器的净水效果是依靠滤芯性能来保证的,随着滤芯使用时间的增长, 滤芯的净化效果不断下降甚至损坏失效,导致出水水质变差,此时净水器生产 出来的纯净水水质就不再纯净,而消费者却无法知晓,比如:pH值为6.5-8.5、 氧化还原反应电位(ORP)值是重要的综合性指标,需要低于300mV才更利于 健康,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TDS)值指示何时要更换RO过滤模块,余 氯值指示何时要更换活性炭模块及消毒剂残留是否超标。现有的净水器滤芯更 换基本上都是依据安装时间或总净化水量建议的一个滤芯更换周期方法。两种 方法都有很大的不足,滤芯在原水水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寿命差距很大,上述 的更换滤芯的方法不能准确的反映滤芯的实际使用寿命状况,更换早了会产生 巨大的滤芯提前更换的浪费,更换不及时则会影响RO净水器产水水质。净水 器过滤后的水中残留的余氯分子、氧化还原电位、离子的导电率高或者溶解性 固体总量均在预设阈值之内,是满足直接饮用的标准。而现有的净水器,在使 用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存在滤芯的净化效果不断下降甚至损坏失效,导致出水 水质变差的技术问题。而传统的净水器缺乏对水质进行在线检测水质指标的技 术,用户无法准确知道合适要换过滤器,也不知道过滤器的效果如何。而当活 性炭过滤器过期没有即时更换的话,自来水里面的有机物和余氯残留就不能被 有效去除,导致饮水健康问题。同时余氯残留还会破坏后继的RO反渗透膜, 导致净水器反渗透膜的寿命大幅缩短。当反渗透膜损害没有即时更换,水质中 的溶解性固体总量(TDS)就会上升,从而不能去除有害金属离子,比如铅等 重金属,可能严重危害健康。
消费升级正推动家用电器进行智能化改造,其中水质在线检测一直是难题。 最新的智能净水器逐步集成了TDS电极来监测反渗透膜的工作状况,可在反渗 透膜失效后即时报警,提醒用户更换。也有个别高端机器使用了半导体光谱仪 来监测总有机物含量(TOD),从而可以监测活性炭过滤器的工作状况,可失效 报警并提醒用户更换。但是光谱模块价格昂贵,也不能监测水中余氯含量,在 家用电器中应用有限。环境监测等专业行业虽然有准确度很高的余氯、pH、ORP 电极,但由于采用传统电极结构和材料,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比如市场上主 流余氯电极一般是直径2厘米、长度10厘米以上的探头,售价高达数千元,无法应用于净水器及其它使用自来水的家用电器。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净水器 能够实时监测水中残留的余氯含量。由于技术和价格等多种限制,目前更没有 一种家电能够同时监测余氯、ORP、和TDS等多指标。
因此,亟需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对净化之 后的饮用水进行质量检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 智能家电,实现了对于饮用水的质量检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质检测管道,包括:
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设置有第一水质检测 装置,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 相连,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待测水体中的余氯含量、氧化还原 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水质检测单元、第一止回阀、减压阀 和第一水管阀,所述水质检测单元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减压阀的第一 端与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质检测单元的进水口与 所述减压阀的第二端相连,所述水质检测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止回阀的第 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水管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止回阀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 流量控制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 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流量控制器、第二水管阀和第二 止回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 相连,所述第二水管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 二止回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水管阀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止回阀的第二端 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所述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设置 有第二水质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与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 道的出水口相连;
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所述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设置有第三水质检测 装置,所述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 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复用为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装置,且复用为 所述第三水质检测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结构相 同;和/或,所述第三水质检测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结构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还包括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 流量控制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 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还包括第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流量控制 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三流量控制 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废水出水管道,所述废水出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 管阀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第三水管阀和第三 止回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的出水口 相连,所述第三水管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 三止回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水管阀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止回阀的第二端 与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系统,包括第一方面 任意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还包括移动终端,用于控制第一水管阀和第二水管 阀的打开或者截止,以及第一流量控制器和第二流量控制器的流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净水器,包括第一方面任意所述 的水质检测管道,还包括智能净水器水箱,所述智能净水器水箱包括饮用水出 水口,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
生活水出水口,与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
自来水入水口,与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的出水口相连;
废水出水口,与废水出水管道的进水口相连。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电,包括智能冰箱、智能水表、 智能热水器、智能洗碗机以及智能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方面任意所 述的水质检测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并且在第一 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设置第一水质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水质检测装置检测饮用水 中的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便于用户对第一待测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避免由于无法得知第一待测水体的 质量是否达标,以至于会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 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 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 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质检测管道应用到饮水机中时,示例 性的,第一待测水体可以是饮用水,第二待测水体可以是自来水,第三待测水 体可以是生活水。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净水器的饮用水出水管道,没有设置水质检 测装置,导致用户无法得知饮用水的出水质量是否达标,进一步会对用户的身 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质检测管道。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 水质检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水质检测管道包括:第一待测水体 检测管道1,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设置有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第一水质 检测装置10的进水口A1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的进水口B1相连,第一 水质检测装置1用于检测第一待测水体中的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 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示例性的,第一待测水体可以是饮用水,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出水口可 以与饮用水的水龙头相连。
可知的,净水器水箱50里包括净水装置,可以对从自来水供水通道获取的 自来水进行净化。
具体的,净水器水箱50包括饮用水出水口,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的 进水口B1相连,待检测的饮用水便可以进入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第一水 质检测装置10检测第一待测水体中的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 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若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 溶解性固体总量这些检测指标全部合格,用户便可以放心饮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并且在第 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设置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通过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 检测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 一种或多种,便于用户对第一待测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避免由于无法得知第 一待测水体的质量是否达标,以至于会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 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进水口A1与第一待测水体检 测管道1的进水口B1相连,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用于检测第一待测水体中的余 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下面 具体介绍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具体结构。
可选地,参见图2,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包括水质检测单元11、第一止回 阀12、减压阀13和第一水管阀14,水质检测单元11设置有进水口C1和出水 口C2,减压阀13的第一端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的进水口B1相连,水质 检测单元11的进水口C1与减压阀13的第二端相连,水质检测单元11的出水 口C2与第一止回阀12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水管阀14的第一端与第一止回阀 12的第二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水质检测单元11、第一止回阀12、减压阀13和第一水管 阀14的先后连接顺序可以灵活变化,比如第一水管阀14可以放在减压阀13的 前级,第一止回阀12也可以放在水管链路的任何位置,也能起到同样的上述功 能。其次,第一水管阀14可以是各种阀门,除了电磁阀,还可以是球阀等,本 发明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水质检测单元11包括:传感器,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 和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参比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电极通过待测水体 与处理电路组成导电回路,检测待测水体中的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 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参比 电极、待测水体以及处理电路组成导电回路,根据工作电极的电流可以转化为 输出信号,可以得到待测水体中的余氯含量。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待测水体 以及处理电路组成导电回路,根据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开路电位转化为 输出信号,可以得到待测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值。工作电极、对电极、待测水 体以及处理电路组成导电回路,根据工作电极的电流可以转化为输出信号,可 以得到待测水体中的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
示例性的,第一待测水体是引用水时,第一水管阀14的第二端可以与饮用 水的水龙头相连。
具体的,减压阀13的第一端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的进水口B1相连, 使得进入水质检测单元11的进水口C1的第一待测水体的流速和压力比较稳定, 可以提高水质检测单元11对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第一 止回阀12是单向阀,即水流方向是第一止回阀12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可以防 止检测完的第一待测水体倒流回水质检测单元11,影响水质检测单元11对待测 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第一水管阀14可作为开关,其控制 端N2可以与移动终端4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N1通信连接,基于导通控制信号, 第一水管阀14处于导通状态,将检测之后的第一待测水体输出;或者,基于截止控制信号,第一水管阀14处于截止状态,停止将检测之后的第一待测水体输 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进水口A1与第一待测水体检 测管道1的进水口B1相连,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饮用水中的余氯含 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下面通过 设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5来控制进入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的待测饮用水的流 量,进一步来保证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对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 确性。
可选地,参见图3,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5, 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5的进水口D1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的进水口B1相 连,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5的出水口D2与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进水口A1相 连。
具体的,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5的控制端可以与移动终端40通信连接,基 于增大流量控制信号,增大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5的出水口D2流出的第一待测 水体的流量;或者,基于减小流量控制信号,减小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5的出水 口D2流出的第一待测水体的流量。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来保证第一水质 检测装置10对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可选地,参见图2,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5包括第一流量控制器16、第二水 管阀17和第二止回阀18;第一流量控制器16的进水口E1与第一待测水体检 测管道1的进水口B1相连,第二水管阀17的第一端与第一流量控制器16的出 水口E2相连,第二止回阀18的第一端与第二水管阀17的第二端相连,第二止 回阀18的第二端与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进水口A1相连,其中,减压阀13 的第一端作为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进水口A1。
具体的,第一流量控制器16的控制端N4可以与移动终端40的控制信号 输出端N1通信连接,基于增大流量控制信号,增大第一流量控制器16的出水 口E2流出的第一待测水体的流量;或者,基于减小流量控制信号,减小第一流 量控制器16的出水口E2流出的第一待测水体的流量。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 步来保证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对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其 中,第二水管阀17可作为开关,其控制端N3可以与移动终端40的控制信号 输出端N1通信连接,基于导通控制信号,第二水管阀17处于导通状态,使得 第一待测水体流入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进水口A1;或者,基于截止控制信 号,第二水管阀17处于截止状态,停止将第一待测水体流入第一水质检测装置 10的进水口A1。第二止回阀18是单向阀,即水流方向是第二止回阀18的第 一端向第二端,防止检测完的第一待测水体倒流回第一流量控制器16,影响水 质检测单元11对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为了进一步实现对第二待测水体以及第三待测水体的质量检测,本发明实 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示例性的,第二待测水体为自来水,第三待测水体为生活水。
可选地,参见图4,该水质检测管道还包括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第二 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设置有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的进 水口F1与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21的出水口G1相连。
具体的,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21的出水口G1流出的第二待测水体,通 过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检测第二待测水体中的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 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便于用户对第二待测水体的水质进 行监测,当第二待测水体时自来水时,便于用户对自来水的水质进行监测,自 来水的水质越好,通过对净化之后的饮用水的水质也会越有保障。
可选地,参见图5,该水质检测管道还包括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第三 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设置有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的 进水口H1与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的进水口I1相连。
第三待测水体是生活水时,可知的,净水器水箱50里包括净水装置,可以 对从自来水供水通道获取的自来水进行净化得到生活用水,通过生活水出水口 流出。
具体的,净水器水箱50包括生活水出水口,与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的 进水口H1相连,第三待测水体便可以进入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第三水质 检测装置30检测生活水中的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溶解性固 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若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溶解性固 体总量这些检测指标全部合格,用户便可以放心使用第三待测水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 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都设置了水质检测装置。
可选地,参见图6,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 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采用一个水质检测装置来检测第一待测水体、第二待 测水体以及第三待测水体的水质。可选地,参见图6,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复 用为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且复用为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包括水质检测单元11、第一止回 阀12、减压阀13和第一水管阀14,水质检测单元11设置有进水口C1和出水 口C2,减压阀13的第一端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的进水口B1相连,水质 检测单元11的进水口C1与减压阀13的第二端相连,水质检测单元11的出水 口C2与第一止回阀12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水管阀14的第一端与第一止回阀 12的第二端相连。又由于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复用为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 且复用为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因此,减压阀13的第一端还分别与第二待测 水体供水管道21的出水口G1和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的进水口H1相连。
具体的,减压阀13的设置,使得进入水质检测单元11的进水口C1的第一 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或者第三待测水体的流速和压力比较稳定,可以提高 水质检测单元11对于待测饮用水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第一止回阀12 是单向阀,即水流方向是第一止回阀12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可以防止检测完的 第一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或者第三待测水体倒流回水质检测单元11,影响 水质检测单元11对第一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或者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 稳定性和准确性。第一水管阀14可作为开关,其控制端N2可以与移动终端40 的控制信号输出端N1通信连接,基于导通控制信号,第一水管阀14处于导通 状态,将检测之后的第一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或者第三待测水体输出;或 者,基于截止控制信号,第一水管阀14处于截止状态,停止将检测之后的第一 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或者第三待测水体输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 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都设置了水质检测装置,可选地,参见图7,第一待 测水体检测管道1、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均通过 各自对应的水质检测装置来分别检测饮用水、自来水以及生活水的水质。
参见图7,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的结构与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结构相 同;和/或,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的结构与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结构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包括水质检测单元11、第一止回 阀12、减压阀13和第一水管阀14,水质检测单元设置有进水口C1和出水口 C2,减压阀13的第一端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的进水口B1相连,水质检 测单元11的进水口C1与减压阀13的第二端相连,水质检测单元11的出水口 C2与第一止回阀12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水管阀14的第一端与第一止回阀12 的第二端相连。
由于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的结构与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结构相同。因 此,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21的出水口G1与对应设置的减压阀13的第一端 相连。由于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的结构与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的结构相同。 因此,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的进水口H1与对应设置的减压阀13的第一端 相连。
具体的,减压阀13的设置,使得进入水质检测单元11的进水口C1的第一 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或者第三待测水体的流速和压力比较稳定,可以提高 水质检测单元11对于第一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或者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结果 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第一止回阀12是单向阀,即水流方向是第一止回阀12的 第一端向第二端,可以防止检测完的第一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或者第三待 测水体倒流回水质检测单元11,影响水质检测单元11对待测饮用水检测结果的 稳定性和准确性。第一水管阀14可作为开关,其控制端N2可以与移动终端40 的控制信号输出端N1通信连接,基于导通控制信号,第一水管阀14处于导通 状态,将检测之后的第一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或者第三待测水体输出;或 者,基于截止控制信号,第一水管阀14处于截止状态,停止将检测之后的第一 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或者第三待测水体输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现了第一待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以及第三待测水 体的质量检测,下面通过设置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2和第三流量控制装置31来 分别控制进入水质检测装置的水的流量,进一步来保证水质检测装置对第一待 测水体、第二待测水体以及第三待测水体的质量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可选地,参见图8,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还包括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2, 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2的进水口J1与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21的出水口G1相 连,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2的出水口J2与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的进水口F1相 连。
具体的,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2的控制端可以与移动终端40通信连接,基 于增大流量控制信号,增大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2的出水口J2流出的第二待测 水体的流量;或者,基于减小流量控制信号,减小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2的出水 口J2流出的第二待测水体的流量。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来保证第二水质检 测装置20对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可选地,参见图9,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还包括第三流量控制装置31, 第三流量控制装置31的进水口K1与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的进水口H1相 连,第三流量控制装置31的出水口K2与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的进水口I1相 连。
具体的,第三流量控制装置31的控制端可以与移动终端40通信连接,基 于增大流量控制信号,增大第三流量控制装置31的出水口K2流出的第三待测 水体的流量;或者,基于减小流量控制信号,减小第三流量控制装置31的出水 口K2流出的第三待测水体的流量。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来保证第三水质 检测装置30对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可选地,参见图6,该水质检测管道还包括废水出水管道4,废水出水管道 4的出水口L1与第一水管阀14的第二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水管阀14的第 一端与所述第一止回阀12的第二端相连,第一水管阀14处于截止状态或者导 通状态,由于第一止回阀12的流向只能是第一端向第二端,因此废水出水管道 4的出水口L1的水不会进入第一水质检测装置10。
参见图7,废水出水管道4,废水出水管道4的出水口L1直接将废水排出。
可选地,参见图6和图7,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2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23、 第三水管阀24和第三止回阀25;第二流量控制器23的进水口M1与第二待测 水体供水管道21的出水口G1相连,第三水管阀24的第一端与第二流量控制 器23的出水口M2相连,第三止回阀25的第一端与第三水管阀24的第二端相 连,第三止回阀25的第二端与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的进水口F1相连。参见图 6和图7,减压阀13的第一端作为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的进水口F1。
具体的,第二流量控制器23的控制端N6可以与移动终端40的控制信号 输出端N1通信连接,基于增大流量控制信号,增大第二流量控制器23的出水 口M2流出的第二待测水体的流量;或者,基于减小流量控制信号,减小第二 流量控制器23的出水口M2流出的第二待测水体的流量。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 一步来保证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对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其中,第三水管阀24可作为开关,其控制端N5可以与移动终端40的控制信 号输出端N1通信连接,基于导通控制信号,第三水管阀24处于导通状态,使得待检测的第二待测水体流入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的进水口F1;或者,基于 截止控制信号,第三水管阀24处于截止状态,停止将待检测的第二待测水体流 入第二水质检测装置20的进水口F1。第三止回阀25是单向阀,即水流方向是 第三止回阀25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防止检测完的第二待测水体倒流回第二流量 控制器23,影响水质检测单元11对待测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 性。
第三流量控制装置31的结构与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2的结构相同。
具体的,第三流量控制装置31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23、第三水管阀24和 第三止回阀25;第二流量控制器23的进水口M1与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 的进水口H1相连,第三水管阀24的第一端与第二流量控制器23的出水口M2 相连,第三止回阀25的第一端与第三水管阀24的第二端相连,第三止回阀25 的第二端与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的进水口I1相连。参见图6和图7,减压阀 13的第一端作为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的进水口I1。
第二流量控制器23的控制端N4可以与移动终端4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N1 通信连接,基于增大流量控制信号,增大第二流量控制器23的出水口M2流出 的第三待测水体的流量;或者,基于减小流量控制信号,减小第二流量控制器 23的出水口M2流出的第三待测水体的流量。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来保证 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对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其中,第三 水管阀24可作为开关,其控制端N5可以与移动终端4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N1 通信连接,基于导通控制信号,第三水管阀24处于导通状态,使得第三待测水 体流入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的进水口I1;或者,基于截止控制信号,第三水管 阀24处于截止状态,停止将第三待测水体流入第三水质检测装置30的进水口 I1。第三止回阀25是单向阀,即水流方向是第三止回阀25的第一端向第二端, 防止检测完的第三待测水体倒流回第二流量控制器23,影响水质检测单元11 对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6示出的水质检测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中,第三待测 水体检测管道3中的第二流量控制器23的出水口M2可以与生活水的水龙头相 连。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中的第一流量控制器16的出水口E2可以与饮用 水的水龙头相连。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中自来水供水管道21的出水口G1 可以与自来水的水龙头相连。图7示出的水质检测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中, 生活水出水检测管道3中的第一水管阀14的第二端可以与生活水的水龙头相 连。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中的第一水管阀14的第二端可以与饮用水的水龙 头相连。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中自来水供水管道21的出水口G1可以与自 来水的水龙头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打开生活水的水龙头、饮用水的水龙头或者自来水的水龙 头,然后将其关闭,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3、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以及 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对应设置的水质检测装置可以对静态待测水检测水质。 生活水的水龙头、饮用水的水龙头或者自来水的水龙头一直是打开状态,可以 通过移动终端40分别控制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5、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2以及第 三流量控制装置31的控制端,控制其出水口的待测水的流量,以及通过水质检 测装置中的减压阀13使得进入水质检测单元11的进水口C1的待测水的流速和 压力比较稳定,在获得比较大的检测信号的同时,可以提高水质检测单元11对 于待测饮用水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参见图6,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1、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2、第三待测 水体检测管道3采用一个水质检测装置来检测饮用水、自来水以及生活水的水 质,节省了成本。对于水质检测装置以及流量控制装置中包括的部件的连接关 系可以灵活设置,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技 术方案中任意的一种水质检测管道,还包括移动终端40,用于控制第一水管阀 14和第二水管阀17和的打开或者截止,以及第一流量控制器16和第二流量控 制器23的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40可以是智能手机,操作平台可以是APP。移动 终端40也可以是遥控器。移动终端40与控制器的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 以是无线连接,比如蓝牙,WiFi,NB-IOT,LORA,Zigbee,Sigfox等技术标准, 本发明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净水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的一种 水质检测管道,还包括净水器水箱50,净水器水箱50包括饮用水出水口,与 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生活水出水口,与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 道的进水口相连;自来水入口,与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的出水口相连;废水 出水口,与废水出水管道的进水口相连。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净水 器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电,包括智能冰箱、智能水表、智能热 水器、智能洗碗机以及智能洗衣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的一种水质检测 管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电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 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 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 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 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 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 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水质检测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设置有第一水质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待测水体中的余氯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以及电导率或溶解性固体总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水质检测单元、第一止回阀、减压阀和第一水管阀,所述水质检测单元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减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质检测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减压阀的第二端相连,所述水质检测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止回阀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水管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止回阀的第二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流量控制器、第二水管阀和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水管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止回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水管阀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止回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所述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设置有第二水质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与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的出水口相连;
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所述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设置有第三水质检测装置,所述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复用为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装置,且复用为所述第三水质检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结构相同;和/或,所述第三水质检测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装置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还包括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还包括第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质检测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出水管道,所述废水出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管阀的第二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第三水管阀和第三止回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三水管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三止回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水管阀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止回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相同。
11.一种水质检测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还包括移动终端,用于控制第一水管阀和第二水管阀的打开或者截止,以及第一流量控制器和第二流量控制器的流量。
12.一种智能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还包括智能净水器水箱,所述智能净水器水箱包括饮用水出水口,与第一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
生活水出水口,与第三待测水体检测管道的进水口相连;
自来水入水口,与第二待测水体供水管道的出水口相连;
废水出水口,与废水出水管道的进水口相连。
13.一种智能家电,包括智能冰箱、智能水表、智能热水器、智能洗碗机以及智能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水质检测管道。
CN202010259279.0A 2020-04-03 2020-04-03 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Pending CN1113375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9279.0A CN111337560A (zh) 2020-04-03 2020-04-03 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9279.0A CN111337560A (zh) 2020-04-03 2020-04-03 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7560A true CN111337560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82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9279.0A Pending CN111337560A (zh) 2020-04-03 2020-04-03 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75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86547A1 (de) * 2021-05-04 2022-11-09 Liebherr-Hausgeräte Lienz GmbH Kühl- und/oder gefriergerät
DE102021114771A1 (de) 2021-05-04 2022-11-10 Liebherr-Hausgeräte Lienz Gmbh Kühl- und/oder Gefriergerä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86547A1 (de) * 2021-05-04 2022-11-09 Liebherr-Hausgeräte Lienz GmbH Kühl- und/oder gefriergerät
DE102021114771A1 (de) 2021-05-04 2022-11-10 Liebherr-Hausgeräte Lienz Gmbh Kühl- und/oder Gefriergerä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2057B (zh) 智能直饮水给水售水系统及其供水方法
CN204374188U (zh) 一种水质检测设备
CN111337560A (zh) 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CN103613165B (zh) 一种嵌入式紫外杀菌管道净水器
JP2015108253A (ja) 循環水利用システムの課金装置、循環水利用システム
CN212207195U (zh) 水质检测管道、系统、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CN111323456A (zh) 水质检测装置、管道、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CN105749757A (zh) 一种净水器滤芯使用寿命监测仪
CN207726897U (zh) 一种去离子水制水机
CN107098508A (zh) 直饮水分质给水设备及其供水方法
CN107892422A (zh) 一种去离子水制水机
CN213041775U (zh) 水质检测装置、管道、智能净水器及智能家电
CN204824484U (zh) 校园饮用水简易处理装置
CN205910535U (zh) 一种居民楼宇自来水进水的水质简易监测与控制装置
CN203656254U (zh) 一种净水龙头
CN105621661A (zh) 一种杀菌带智能监控的反冲洗渗透净水机
CN105621662A (zh) 杀菌带智能监控的反冲洗渗透净水机
CN105776644A (zh) 带智能监控的杀菌净水机
CN105621680A (zh) 带智能监控的反冲洗杀菌渗透净水机
CN105776649A (zh) 杀菌带实时监控的渗透净水机
KR20160131705A (ko) 씽크대 수전 연결형 정수기
CN105776637A (zh) 带智能监控的反冲洗杀菌渗透净水机
CN103711936A (zh) 一种净水龙头
CN105621694A (zh) 带监控的杀菌渗透净水机
CN105621663A (zh) 杀菌带智能监控的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