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1994A -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1994A
CN111331994A CN202010318692.XA CN202010318692A CN111331994A CN 111331994 A CN111331994 A CN 111331994A CN 202010318692 A CN202010318692 A CN 202010318692A CN 111331994 A CN111331994 A CN 111331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pressing plate
signal
sensor
lamin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86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shou Hengyi Clot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shou Hengyi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shou Hengyi Clot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shou Hengyi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86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19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1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199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1/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lamination processes; Safety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底座、第一压板、平整度测试仪、螺纹套筒、滑槽、立柱、顶板、第一温度传感器、压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电加热片、电动推杆、第二温度传感器、伺服电机、齿轮减速箱、连接块、滑块、第二压板、螺纹杆、红外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显示屏和操作面板;本发明是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与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粘附状况相联系,并通过数据采集、重定义与结合分析,来做出整体性的过程质量监管分析,在提升贴合过程中的贴合效果的同时,还对整体贴合操作进行全面性的贴合质量评判。

Description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织物面料是由细小、柔长的纱线经交叉、绕结和连接等方式所形成的经纬状平软片块物;机织物面料是由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针织物面料是由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织物面料是由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而交叉、绕结和连接等方式,可使众多纱线形成多重的稳定结构,并赋予织物面料稳定的形态和特定的力学性能。
且现有的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仅是具有完成贴合操作的功能,而难以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与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粘附状况相联系,并通过数据采集、重定义与结合分析,来做出整体性的过程质量监管分析,在提升贴合过程中的贴合效果的同时,还对整体贴合操作进行全面性的贴合质量评判;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是对面料的整体贴合过程进行监测、采集,且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经重定义、修正化公式分析与比对,得到相关联的过程评价信号,并据此控制部件再次的执行动作,以弥补之前处理过程中的不足,来提升面料的贴合效果,且还将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粘附状况,经重标记、层级化范围赋值和权重化公式分析与比对,得到相关联的前后评价信号,并将两阶级的评价信号相结合,据此做出针对性的文本显示,即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与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粘附状况相联系,并通过数据采集、重定义与结合分析,来做出整体性的过程质量监管分析,在提升贴合过程中的贴合效果的同时,还对整体贴合操作进行全面性的贴合质量评判。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现有的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仅是具有完成贴合操作的功能,而难以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与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粘附状况相联系,并通过数据采集、重定义与结合分析,来做出整体性的过程质量监管分析,在提升贴合过程中的贴合效果的同时,还对整体贴合操作进行全面性的贴合质量评判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压板、平整度测试仪、螺纹套筒、滑槽、立柱、顶板、第一温度传感器、压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电加热片、电动推杆、第二温度传感器、伺服电机、齿轮减速箱、连接块、滑块、第二压板、螺纹杆、红外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显示屏和操作面板,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一侧嵌入有显示屏,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粘接固定有振动传感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平整度测试仪和红外传感器;
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嵌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顶部均匀嵌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板的顶部一侧嵌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对应安装有两个立柱,且两个立柱的顶端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且两个立柱的相邻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螺纹套筒,所述顶板的一侧对应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设置有齿轮减速箱,所述螺纹杆竖直穿过螺纹套筒,且其一端与底座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且其另一端与齿轮减速箱相配合;
且两个螺纹套筒的相邻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底部均匀嵌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板的底部一侧嵌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压板的底部还均匀嵌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中心处嵌入有电加热片,所述第二压板的顶部均匀分布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一端穿过第二压板,且其与压块的顶部之间通过粘接固定;
所述操作面板与平整度测试仪、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均经无线传输方式相连通,所述操作面板与电加热片、电动推杆、伺服电机和显示屏均相电性连接;
所述操作面板的内部设置有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处理器、信号执行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
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而覆合工况信息由面料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组成,且压力因数表示第一压力传感器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之积,且振动因数表示振动传感器收集到的最大振幅数据,且温度因数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之积;
数据分析模块则依据接收到的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来对其进行面料覆合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分别标定为Q、W和E;
B: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60480530000041
得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q、w和e均为过程修正因子,q大于e大于w且q+w+e=2.6515;
C:当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大于预设范围r的最大值、位于预设范围r之内或小于预设范围r的最小值时,则将其分别生成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
且将得到的贴合过程中的面料所对应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经处理器传输至信号执行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低劣信号后,则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经齿轮减速箱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套筒移动,螺纹套筒带动第二压板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加热片升温,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均位于其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还控制电动推杆推出,电动推杆带动压块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低劣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一般信号后,则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经齿轮减速箱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套筒移动,螺纹套筒带动第二压板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动推杆推出,电动推杆带动压块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而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的两倍,且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一般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优异信号后,则不做出任何处理;
信号处理模块则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从信息采集模块中调取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而粘附工况信息由面料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组成,且粘附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并依据红外传感器获取得到,且平整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平整度测试仪获取得到,且振动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振动传感器获取得到,来对其进行面料粘附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分别标定为T、Y和U;
B: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阶层T与均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前后仅有一次出现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均无粘贴剂或绒毛残留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M1、M2、M3,且M3大于M2大于M1;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平整阶层Y与均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N1、N2、N3,且N1大于N2大于N3;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振动阶层U与均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L1、L2、L3,且L1大于L2大于L3;
C:依据公式P=T*t+Y*y+U*u,得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t、y和u均为权重系数,t大于u大于y且t+y+u=4.3181;
D: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大于等于预设值p或小于预设值p时,则将其分别生成前后优异信号或前后低劣信号;
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优异信号和过程优异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突出”文本发送至显示屏;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低劣信号和过程低劣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极差”文本发送至显示屏;而其它情况下,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正常”文本发送至显示屏;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并将其存储至内部文件夹。
进一步的,所述平整度测试仪和红外传感器的监测采集面与第一压板的顶面相平齐,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顶面与第一压板的顶面相平齐,所述压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电加热片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底面与第二压板的底面相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的长、宽尺寸均相同,且两者互为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压板的底面比螺纹套筒的底面长出十厘米,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靠近底座的一侧面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靠近底座的另一侧面处,所述压块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为对应分布,所述压块与第一压力传感器为间隔分布。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方式如下:
先将面料的待贴合处置于第一压板上,并将粘贴剂涂覆于此,再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经齿轮减速箱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套筒移动,螺纹套筒带动第二压板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同时将电加热片升温至预设温度,并保持标定的时长后,来控制伺服电机反向转动,伺服电机同理的带动第二压板移动,直至其回至原处;
而在此整体过程中,先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收集,而覆合工况信息由面料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组成,且压力因数表示第一压力传感器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之积,且振动因数表示振动传感器收集到的最大振幅数据,且温度因数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之积,并对其进行面料覆合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分别标定为Q、W和E;
B: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60480530000071
得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q、w和e均为过程修正因子,q大于e大于w且q+w+e=2.6515;
C:当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大于预设范围r的最大值、位于预设范围r之内或小于预设范围r的最小值时,则将其分别生成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
且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低劣信号,来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经齿轮减速箱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套筒移动,螺纹套筒带动第二压板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加热片升温,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均位于其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还控制电动推杆推出,电动推杆带动压块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低劣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
而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一般信号,来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经齿轮减速箱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套筒移动,螺纹套筒带动第二压板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动推杆推出,电动推杆带动压块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而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的两倍,且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一般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
而在接收到过程优异信号后,则不做出任何处理;
且还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来调取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而粘附工况信息由面料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组成,且粘附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并依据红外传感器获取得到,且平整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平整度测试仪获取得到,且振动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振动传感器获取得到,来对其进行面料粘附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分别标定为T、Y和U;
B: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阶层T与均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前后仅有一次出现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均无粘贴剂或绒毛残留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M1、M2、M3,且M3大于M2大于M1;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平整阶层Y与均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N1、N2、N3,且N1大于N2大于N3;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振动阶层U与均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L1、L2、L3,且L1大于L2大于L3;
C:依据公式P=T*t+Y*y+U*u,得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t、y和u均为权重系数,t大于u大于y且t+y+u=4.3181;
D: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大于等于预设值p或小于预设值p时,则将其分别生成前后优异信号或前后低劣信号;
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优异信号和过程优异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突出”文本发送至显示屏;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低劣信号和过程低劣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极差”文本发送至显示屏;而其它情况下,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正常”文本发送至显示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对面料的整体贴合过程进行监测、采集,且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经重定义、修正化公式分析与比对,得到相关联的过程评价信号,并据此控制部件再次的执行动作,以弥补之前处理过程中的不足,来提升面料的贴合效果,且还将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粘附状况,经重标记、层级化范围赋值和权重化公式分析与比对,得到相关联的前后评价信号,并将两阶级的评价信号相结合,据此做出针对性的文本显示,即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与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粘附状况相联系,并通过数据采集、重定义与结合分析,来做出整体性的过程质量监管分析,在提升贴合过程中的贴合效果的同时,还对整体贴合操作进行全面性的贴合质量评判。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正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压板2、平整度测试仪3、螺纹套筒4、滑槽5、立柱6、顶板7、第一温度传感器8、压块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电加热片12、电动推杆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伺服电机15、齿轮减速箱16、连接块17、滑块18、第二压板19、螺纹杆20、红外传感器21、振动传感器22、显示屏23和操作面板24,底座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操作面板24,操作面板24的一侧嵌入有显示屏23,底座1的一侧通过粘接固定有振动传感器22,底座1的顶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平整度测试仪3和红外传感器21;
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嵌入有第一压板2,第一压板2的顶部均匀嵌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1,第一压板2的顶部一侧嵌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8,底座1的顶部对应安装有两个立柱6,且两个立柱6的顶端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7,且两个立柱6的相邻一侧均开设有滑槽5,滑槽5的内部安装有滑块18,滑块1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螺纹套筒4,顶板7的一侧对应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的底部设置有齿轮减速箱16,螺纹杆20竖直穿过螺纹套筒4,且其一端与底座1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且其另一端与齿轮减速箱16相配合;
且两个螺纹套筒4的相邻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17,且两个连接块17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压板19,第二压板19的底部均匀嵌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板19的底部一侧嵌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4,第二压板19的底部还均匀嵌入有压块9,压块9的底部中心处嵌入有电加热片12,第二压板19的顶部均匀分布有电动推杆13,且电动推杆13的一端穿过第二压板19,且其与压块9的顶部之间通过粘接固定;
操作面板24与平整度测试仪3、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4、红外传感器21和振动传感器22均经无线传输方式相连通,操作面板24与电加热片12、电动推杆13、伺服电机15和显示屏23均相电性连接;
其中,平整度测试仪3和红外传感器21的监测采集面与第一压板2的顶面相平齐,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1的顶面与第一压板2的顶面相平齐,压块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电加热片1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的底面与第二压板19的底面相平齐;
其中,第一压板2与第二压板19的长、宽尺寸均相同,且两者互为配合结构,第一压板2的底面比螺纹套筒4的底面长出十厘米,第一温度传感器8位于靠近底座1的一侧面处,第二温度传感器14位于靠近底座1的另一侧面处,压块9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1为对应分布,压块9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0为间隔分布;
且操作面板24的内部设置有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处理器、信号执行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
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而覆合工况信息由面料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组成,且压力因数表示第一压力传感器10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之积,且振动因数表示振动传感器22收集到的最大振幅数据,且温度因数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8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4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之积;
数据分析模块则依据接收到的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来对其进行面料覆合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分别标定为Q、W和E;
B: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60480530000121
得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q、w和e均为过程修正因子,q大于e大于w且q+w+e=2.6515;
C:当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大于预设范围r的最大值、位于预设范围r之内或小于预设范围r的最小值时,则将其分别生成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
且将得到的贴合过程中的面料所对应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经处理器传输至信号执行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低劣信号后,则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加热片12升温,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均位于其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还控制电动推杆13推出,电动推杆13带动压块9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低劣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一般信号后,则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动推杆13推出,电动推杆13带动压块9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而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的两倍,且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一般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优异信号后,则不做出任何处理;
信号处理模块则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从信息采集模块中调取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而粘附工况信息由面料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组成,且粘附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并依据红外传感器21获取得到,且平整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平整度测试仪3获取得到,且振动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振动传感器22获取得到,来对其进行面料粘附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分别标定为T、Y和U;
B: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阶层T与均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前后仅有一次出现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均无粘贴剂或绒毛残留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M1、M2、M3,且M3大于M2大于M1;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平整阶层Y与均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N1、N2、N3,且N1大于N2大于N3;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振动阶层U与均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L1、L2、L3,且L1大于L2大于L3;
C:依据公式P=T*t+Y*y+U*u,得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t、y和u均为权重系数,t大于u大于y且t+y+u=4.3181;
D: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大于等于预设值p或小于预设值p时,则将其分别生成前后优异信号或前后低劣信号;
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优异信号和过程优异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突出”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低劣信号和过程低劣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极差”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而其它情况下,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正常”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并将其存储至内部文件夹。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方式如下:
先将面料的待贴合处置于第一压板2上,并将粘贴剂涂覆于此,再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同时将电加热片12升温至预设温度,并保持标定的时长后,来控制伺服电机15反向转动,伺服电机15同理的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回至原处;
而在此整体过程中,先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收集,而覆合工况信息由面料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组成,且压力因数表示第一压力传感器10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之积,且振动因数表示振动传感器22收集到的最大振幅数据,且温度因数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8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4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之积,并对其进行面料覆合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分别标定为Q、W和E;
B: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60480530000151
得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q、w和e均为过程修正因子,q大于e大于w且q+w+e=2.6515;
C:当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大于预设范围r的最大值、位于预设范围r之内或小于预设范围r的最小值时,则将其分别生成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
且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低劣信号,来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加热片12升温,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均位于其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还控制电动推杆13推出,电动推杆13带动压块9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低劣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而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一般信号,来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动推杆13推出,电动推杆13带动压块9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而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的两倍,且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一般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而在接收到过程优异信号后,则不做出任何处理;
且还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来调取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而粘附工况信息由面料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组成,且粘附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并依据红外传感器21获取得到,且平整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平整度测试仪3获取得到,且振动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振动传感器22获取得到,来对其进行面料粘附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分别标定为T、Y和U;
B: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阶层T与均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前后仅有一次出现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均无粘贴剂或绒毛残留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M1、M2、M3,且M3大于M2大于M1;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平整阶层Y与均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N1、N2、N3,且N1大于N2大于N3;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振动阶层U与均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L1、L2、L3,且L1大于L2大于L3;
C:依据公式P=T*t+Y*y+U*u,得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t、y和u均为权重系数,t大于u大于y且t+y+u=4.3181;
D: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大于等于预设值p或小于预设值p时,则将其分别生成前后优异信号或前后低劣信号;
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优异信号和过程优异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突出”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低劣信号和过程低劣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极差”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而其它情况下,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正常”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本发明是对面料的整体贴合过程进行监测、采集,且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经重定义、修正化公式分析与比对,得到相关联的过程评价信号,并据此控制部件再次的执行动作,以弥补之前处理过程中的不足,来提升面料的贴合效果,且还将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粘附状况,经重标记、层级化范围赋值和权重化公式分析与比对,得到相关联的前后评价信号,并将两阶级的评价信号相结合,据此做出针对性的文本显示,即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与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粘附状况相联系,并通过数据采集、重定义与结合分析,来做出整体性的过程质量监管分析,在提升贴合过程中的贴合效果的同时,还对整体贴合操作进行全面性的贴合质量评判。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压板(2)、平整度测试仪(3)、螺纹套筒(4)、滑槽(5)、立柱(6)、顶板(7)、第一温度传感器(8)、压块(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电加热片(12)、电动推杆(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伺服电机(15)、齿轮减速箱(16)、连接块(17)、滑块(18)、第二压板(19)、螺纹杆(20)、红外传感器(21)、振动传感器(22)、显示屏(23)和操作面板(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操作面板(24),所述操作面板(24)的一侧嵌入有显示屏(23),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粘接固定有振动传感器(22),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平整度测试仪(3)和红外传感器(21);
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嵌入有第一压板(2),所述第一压板(2)的顶部均匀嵌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1),所述第一压板(2)的顶部一侧嵌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8),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应安装有两个立柱(6),且两个立柱(6)的顶端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7),且两个立柱(6)的相邻一侧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安装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螺纹套筒(4),所述顶板(7)的一侧对应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底部设置有齿轮减速箱(16),所述螺纹杆(20)竖直穿过螺纹套筒(4),且其一端与底座(1)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且其另一端与齿轮减速箱(16)相配合;
且两个螺纹套筒(4)的相邻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17),且两个连接块(17)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压板(19),所述第二压板(19)的底部均匀嵌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所述第二压板(19)的底部一侧嵌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4),所述第二压板(19)的底部还均匀嵌入有压块(9),所述压块(9)的底部中心处嵌入有电加热片(12),所述第二压板(19)的顶部均匀分布有电动推杆(13),且电动推杆(13)的一端穿过第二压板(19),且其与压块(9)的顶部之间通过粘接固定;
所述操作面板(24)与平整度测试仪(3)、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4)、红外传感器(21)和振动传感器(22)均经无线传输方式相连通,所述操作面板(24)与电加热片(12)、电动推杆(13)、伺服电机(15)和显示屏(23)均相电性连接;
所述操作面板(24)的内部设置有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处理器、信号执行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
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而覆合工况信息由面料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组成,且压力因数表示第一压力传感器(10)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之积,且振动因数表示振动传感器(22)收集到的最大振幅数据,且温度因数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8)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4)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之积;
数据分析模块则依据接收到的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来对其进行面料覆合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分别标定为Q、W和E;
B: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2460480520000021
得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q、w和e均为过程修正因子,q大于e大于w且q+w+e=2.6515;
C:当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大于预设范围r的最大值、位于预设范围r之内或小于预设范围r的最小值时,则将其分别生成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
且将得到的贴合过程中的面料所对应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经处理器传输至信号执行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低劣信号后,则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加热片(12)升温,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均位于其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还控制电动推杆(13)推出,电动推杆(13)带动压块(9)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低劣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一般信号后,则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动推杆(13)推出,电动推杆(13)带动压块(9)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而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的两倍,且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一般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优异信号后,则不做出任何处理;
信号处理模块则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从信息采集模块中调取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而粘附工况信息由面料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组成,且粘附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并依据红外传感器(21)获取得到,且平整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平整度测试仪(3)获取得到,且振动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振动传感器(22)获取得到,来对其进行面料粘附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分别标定为T、Y和U;
B: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阶层T与均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前后仅有一次出现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均无粘贴剂或绒毛残留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M1、M2、M3,且M3大于M2大于M1;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平整阶层Y与均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N1、N2、N3,且N1大于N2大于N3;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振动阶层U与均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L1、L2、L3,且L1大于L2大于L3;
C:依据公式P=T*t+Y*y+U*u,得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t、y和u均为权重系数,t大于u大于y且t+y+u=4.3181;
D: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大于等于预设值p或小于预设值p时,则将其分别生成前后优异信号或前后低劣信号;
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优异信号和过程优异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突出”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低劣信号和过程低劣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极差”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而其它情况下,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正常”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并将其存储至内部文件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度测试仪(3)和红外传感器(21)的监测采集面与第一压板(2)的顶面相平齐,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1)的顶面与第一压板(2)的顶面相平齐,所述压块(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电加热片(1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的底面与第二压板(19)的底面相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2)与第二压板(19)的长、宽尺寸均相同,且两者互为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压板(2)的底面比螺纹套筒(4)的底面长出十厘米,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位于靠近底座(1)的一侧面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位于靠近底座(1)的另一侧面处,所述压块(9)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1)为对应分布,所述压块(9)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0)为间隔分布。
4.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式如下:
先将面料的待贴合处置于第一压板(2)上,并将粘贴剂涂覆于此,再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同时将电加热片(12)升温至预设温度,并保持标定的时长后,来控制伺服电机(15)反向转动,伺服电机(15)同理的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回至原处;
而在此整体过程中,先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收集,而覆合工况信息由面料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组成,且压力因数表示第一压力传感器(10)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之积,且振动因数表示振动传感器(22)收集到的最大振幅数据,且温度因数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8)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4)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之积,并对其进行面料覆合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分别标定为Q、W和E;
B: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2460480520000061
得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q、w和e均为过程修正因子,q大于e大于w且q+w+e=2.6515;
C:当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大于预设范围r的最大值、位于预设范围r之内或小于预设范围r的最小值时,则将其分别生成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
且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低劣信号,来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加热片(12)升温,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均位于其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还控制电动推杆(13)推出,电动推杆(13)带动压块(9)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低劣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而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一般信号,来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动推杆(13)推出,电动推杆(13)带动压块(9)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而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的两倍,且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一般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而在接收到过程优异信号后,则不做出任何处理;
且还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来调取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而粘附工况信息由面料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组成,且粘附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并依据红外传感器(21)获取得到,且平整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平整度测试仪(3)获取得到,且振动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振动传感器(22)获取得到,来对其进行面料粘附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分别标定为T、Y和U;
B: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阶层T与均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前后仅有一次出现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均无粘贴剂或绒毛残留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M1、M2、M3,且M3大于M2大于M1;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平整阶层Y与均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N1、N2、N3,且N1大于N2大于N3;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振动阶层U与均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L1、L2、L3,且L1大于L2大于L3;
C:依据公式P=T*t+Y*y+U*u,得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t、y和u均为权重系数,t大于u大于y且t+y+u=4.3181;
D: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前后贴合量级P大于等于预设值p或小于预设值p时,则将其分别生成前后优异信号或前后低劣信号;
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优异信号和过程优异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突出”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且当该面料与前后低劣信号和过程低劣信号相对应时,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极差”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而其它情况下,则编辑“整体质量处理正常”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CN202010318692.XA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Withdrawn CN1113319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8692.XA CN111331994A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8692.XA CN111331994A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1994A true CN111331994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77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8692.XA Withdrawn CN111331994A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199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5553A (zh) * 2021-07-02 2021-10-01 泰州市金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冲压件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14505813A (zh) * 2022-01-19 2022-05-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6767790A (zh) * 2023-03-09 2023-09-19 上海国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板材自动识别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6876A (zh) * 2011-04-27 2011-10-26 绥中滨海经济区乐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生产线的监控装置
CN102565574A (zh) * 2011-12-06 2012-07-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船舶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CN207808692U (zh) * 2017-11-09 2018-09-04 佛山市南海治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铝扣板热贴装置
CN209971792U (zh) * 2019-03-12 2020-01-21 武汉市鸿盛华航旅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度多层复合面料生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6876A (zh) * 2011-04-27 2011-10-26 绥中滨海经济区乐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生产线的监控装置
CN102565574A (zh) * 2011-12-06 2012-07-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船舶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CN207808692U (zh) * 2017-11-09 2018-09-04 佛山市南海治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铝扣板热贴装置
CN209971792U (zh) * 2019-03-12 2020-01-21 武汉市鸿盛华航旅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度多层复合面料生产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5553A (zh) * 2021-07-02 2021-10-01 泰州市金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冲压件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13465553B (zh) * 2021-07-02 2022-01-21 泰州市金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冲压件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14505813A (zh) * 2022-01-19 2022-05-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4505813B (zh) * 2022-01-19 2023-05-0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6767790A (zh) * 2023-03-09 2023-09-19 上海国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板材自动识别装置
CN116767790B (zh) * 2023-03-09 2024-03-08 刘广威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板材自动识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31994A (zh)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1378092B (zh) 太阳电池及组件隐裂检测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A2577662A1 (en) Belt connecting method, presetter, and belt connecting apparatus
CN108928502A (zh) 装配复合材料翼盒的工装及使用该工装装配翼盒的方法
CN114002215A (zh) 基于电缆接头生产线的电缆接头规格在线实时检测系统
CN103904836B (zh) 一种直驱永磁发电机定子铁芯的叠压装置及其叠压方法
CN205910131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检测支架
CN112874115A (zh) 一种智能金属板材加压复合装置
CN217893344U (zh) 一种高精度位置调节贴膜机
CN210257300U (zh) 一种房建板材用建筑隔热膜自动贴覆装置
CN212796159U (zh) 一种木塑复合板加工用辊压装置
CN210953636U (zh)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实验检测装置
CN107839252A (zh) 用嵌入在树脂中的多个纤维层来制造复合部件的方法
CN217240818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的压力测试装置
CN209240441U (zh) 一种tpo膜材压延复合成型设备
CN106677038A (zh) 一种基于震动压路机的路基均匀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07808698U (zh) 一种冷压装置及层压机构
CN215866180U (zh) 一种装配板检测装置
CN219055455U (zh) 一种高温摩擦材料压制结构
CN214703047U (zh) 一种用于土工格栅节点拉力试验的夹持装置
CN112554366A (zh) 一种建筑节能保温墙体建造施工方法
CN216284637U (zh) 一种具有抗拉力测试的涤纶布生产设备
CN216968975U (zh) 一种可调节多层板材热压装置
CN215283875U (zh) 一种pur热熔胶油胶两用复合机
CN205988027U (zh) 一种应用于鞋面贴头机的视觉识别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