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8543A - 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8543A
CN111328543A CN202010284605.3A CN202010284605A CN111328543A CN 111328543 A CN111328543 A CN 111328543A CN 202010284605 A CN202010284605 A CN 202010284605A CN 111328543 A CN111328543 A CN 111328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lade
crushing
arc portion
re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46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8543B (zh
Inventor
张晓冬
隋学艳
李润芳
路凌云
王存娥
刘世华
刘全兰
孙文彦
朱国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vf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rop Germplasm Resour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rop Germplasm Resour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rop Germplasm Resour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102846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8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8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8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5/00Harvesting of standing cr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015Cutting mechanism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gro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3/00Mower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erforming additional operations while mowing
    • A01D43/08Mower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erforming additional operations while mowing with means for cutting up the mown crop, e.g. forage harv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3/00Mower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erforming additional operations while mowing
    • A01D43/12Mower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erforming additional operations while mowing with soil-working implements, e.g. plough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该装置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的后端设置有作业单元。所述的工作单元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导向切割板。所述安装块的后侧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的固定刀片和通过滑座与安装板滑动连接的移动刀片,两个所述的滑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杆,所述的连接横杆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且所述的第二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拖拉机的后端输出轴相连。所述的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且驱动凸轮与刀架上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配合实现所述的移动刀片左右往复运动。该设备可以将绿肥作物直接进行剪切粉碎,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绿肥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背景技术
一些作物,可以利用其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绿色植物体,直接或间接翻压到土壤中作肥料,这些作物称为绿肥作物,其绿色植物体称为绿肥。绿肥作物能够提供作物养分,具有粮食产量、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理用地养地等作用。绿肥作为最清洁低碳的有机肥源,既是我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精华积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重要一环。2017年,农业农村部启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自然生草+绿肥”模式是果园4种替代技术模式之一;201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将“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农田绿肥高效生产及化肥替代技术”等,列入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化肥农药减施增效重点集成示范技术之一。“果园绿肥豆菜轮茬增肥技术”与“稻田冬绿肥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
绿肥粉碎还田技术是指在绿肥作物的生长期将其茎、叶切断粉碎,并翻压至土壤耕层的技术,是绿肥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的操作办法是,首先收割绿肥作物,然后将绿肥作物进行粉碎,再把粉碎后的绿肥抛撒到土地表面后进行翻耕,实现绿肥的还田。该方法需要进行多道工序,劳动量大,效率低,且需要配套刈割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等多套农业机械,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该设备可以将生长于田地中的绿肥作物直接进行剪切粉碎还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剪切粉碎后的绿肥作物长度短小,有利于在土壤中腐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包括与拖拉机机身固定连接的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的后端设置有作业单元;
所述的工作单元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面上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块,且所述安装块的前侧面为向前凸起的V型面,所述安装块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块相吻合的导向切割板;
所述导向切割板的前侧面的下端设置有刃部,且多个所述导向切割板的刃部依次相连形成一连续的切割刃;
所述安装块的后侧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固定刀片和移动刀片,所述的固定刀片与所述的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刀片的上端穿过所述的安装板延伸至所述安装板的上方,且所述移动刀片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板滑动连接的刀架,所述刀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刀架相配合的滑座;
两个所述的滑座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横杆,所述的连接横杆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的固定架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且所述的主动齿轮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拖拉机的后端动力输出轴相连;
所述的第二转轴上位于所述连接横杆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所述的刀架上位于所述驱动凸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且驱动凸轮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配合实现所述的移动刀片左右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述的固定架体和工作单元之间设置有中间架体,且所述的中间架体与所述的固定架体滑动连接,与所述的工作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架体和中间架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中间架体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架体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竖向框架和第二竖向框架,所述的中间架体设置于所述的第一竖向框架和第二竖向框架之间,所述的中间架体包括由十二根边梁所形成的长方体框架,且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竖向框架的第一竖梁和第二竖向框架的第二竖梁相配合的滑套,所述的长方体框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的主动锥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第一转轴上,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拖拉机后端输出轴的连接轴为万向轴,所述的安装板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下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部桁架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驱动丝杆相配合的丝母,所述驱动丝杆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驱动扳手相配合的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套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的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所述的定位销插入到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内时,所述的工作单元与地面脱离,当所述的定位销插入到所述的第二定位孔内时,所述的工作单元插入到地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刀架的上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竖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横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凸轮的侧面包括大弧形部、小弧形部和用于连接所述大弧形部和小弧形部的第一直面部和第二直面部,所述大弧形部和小弧形部的圆心重合,且所述大弧形部和小弧形部的圆心角呈对顶角关系,所述大弧形部和小弧形部的半径之和等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的最短距离。
进一步地,当所述的大弧形部与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相接触时,所述的移动刀片与所述的固定刀片相重合,所述大弧形部和小弧形部所对应的圆心角α为100-110°。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板上位于所述移动刀片的后侧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翻耕土壤的犁刀。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切割板的下端面为一前低后高的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设备可以将生长于田地中的绿肥作物直接进行剪切粉碎,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犁刀,可以将粉碎后的绿肥直接翻耕到土壤中,一次性完成绿肥的粉碎还田,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3、本设备剪切粉碎后的绿肥作物长度短小,细碎程度好,有利于在土壤中腐解。
4、本设备相对于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具有粉碎功能的秸秆粉碎设备而言,结构更加简单,巧妙,生产成本低,不需要像现有的具有粉碎功能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那样,需要单独的驱动系统、传动系统等,本设备只需要将其固定到拖拉机的机身上,利用拖拉机的后端输出动力即可。
5、本设备安装拆卸方便,有利于设备日后的维修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设备安装到拖拉机上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设备的右视图;
图5为本设备的后视图;
图6为图5中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设备的爆炸视图;
图8为固定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中间架体的后视图;
图10为中间架体的右视图;
图11为作业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图1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作业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图13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作业单元的爆炸视图;
图16为图15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移动刀片与刀架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凸轮转动的过程图一;
图20为凸轮转动的过程图二;
图21为凸轮转动的过程图三;
图22为凸轮转动的过程图四。
图中:1-拖拉机,2-固定架体,211-上部纵梁,212-上部横梁,221-第一竖梁,222-第一连接梁,231-第二竖梁,232-第二连接梁,24-下部纵梁,25-第三竖梁,26-加强纵梁,3-中间架体,31-边梁,321-第一功能梁,322-第二功能梁,323-第三功能梁,324-第四功能梁,325-第五功能梁,326-第六功能梁,33-滑套,34-第一转轴,35-主动锥齿轮,4-万向轴,5-作业单元,51-安装板,511-安装块,512-避让槽,52-导向切割板,521-刃部,53-固定刀片,54-移动刀片,55-刀架,551-第一滚轮,552-第二滚轮,56-滑座,57-连接横杆,58-第二转轴,581-驱动凸轮,5811-大弧形部,5812-小弧形部,5813-第一直面部,5814-第二直面部,582-从动齿轮,591-横板,592-竖板,61-驱动丝杆,611-插槽,62-丝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前后方向为纵向,左右方向为横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包括与拖拉机1固定连接的固定架体2,所述固定架体2的后端滑动设置有中间架体3,且所述的滑动架体可相对于所述的固定架体2上下滑动。所述的固定架体2和中间架体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中间架体3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中间架体3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剪切作业的作业单元5。
如图8所示,所述的固定架体2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上部纵梁211,两根所述的上部纵梁211之间位于所述上部纵梁211的前端平行设置有多根上部横梁212,所述的上部纵梁211和上部横梁212共同形成了上部桁架。所述上部桁架的前端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竖梁221和第二竖梁231,两根所述的第一竖梁221之间位于所述第一竖梁22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梁222,且所述的第一竖梁221和第一连接梁222共同形成了呈U型第一竖向框架;两根所述的第二竖梁231之间位于所述第二竖梁23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梁232,且所述的第二竖梁231和第二连接梁232共同形成了呈U型的第二竖向框架。所述第二竖向框架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纵向向前延伸的下部纵梁24,且所述的下部纵梁24和对应的上部纵梁21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下部纵梁24和上部纵梁211的第三竖梁25。所述的对应的上部纵梁211即位于该下部纵梁24正上方的上部纵梁211。所述上部桁架的后端(即所述上部纵梁211的后端)和所述下部纵梁24的后端分别与拖拉机1的机身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固定架体2的结构强度,如图8所示,所述的第一竖向框架和第二竖向框架之间位于所述第一竖向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纵梁26,所述加强纵梁26的前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第二竖梁23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纵梁26的后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第一竖梁221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的中间架体3设置于所述的第一竖向框架和第二竖向框架之间。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的中间架体3包括由十二根边梁31所形成的长方体框架,且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竖梁221和第二竖梁231相配合的滑套33,所述的中间架体3在所述滑套33的导向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的固定架体2上下滑动。
如图7所示,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上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内分别设置有沿横向、纵向和/或竖向布置的功能梁。在这里,所述的功能梁一方面起到强化结构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中间架体3上的部件安装提供安装位置和结构支撑。因此所述的功能梁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定的要求,设计时根据安装部件的具体要求进行适应性设计即可。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前上边梁31和前下边梁31之间设置有两根沿竖向延伸第一功能梁321,两根所述的第一功能梁321之间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二功能梁322。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后上边梁31和后下边梁31之间设置有两根沿竖向延伸第三功能梁323,两根所述的第三功能梁323之间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第四功能梁324。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前上边梁31和后上边梁31的之间设置有两根前纵向延伸的第五功能梁325,两根所述的第五功能梁325之间设置有两根沿横向延伸的第六功能梁326。
如图6和图10所示,所述的长方体框架内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转轴34,且所述第一转轴34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转轴34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锥齿轮35。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转轴34的后端通过万向轴4与所述拖拉机1的后端动力输出轴相连。
如图6所示,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丝杆61,所述驱动丝杆61的下端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部桁架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驱动丝杆61相配合的丝母62,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丝杆6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驱动扳手相配合的截面呈六边形的插槽611。将驱动扳手插入到所述的插槽611内,并转动驱动手柄从而带动驱动丝杆61转动,驱动丝杆61与丝母62相配合实现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中间架体3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由于驱动丝杆61与丝母62之间的自锁作用不够可靠,所述的滑套33上设置有定位销(图中未示出),所述的第一竖梁221和第二竖梁231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当所述的定位销插入到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内时,所述的工作单元与地面脱离,当所述的定位销插入到所述的第二定位孔内时,所述的工作单元插入到所述的地面内,处于工作状态。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工作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架体3下方的一水平布置的安装板51,且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下侧面的边梁31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安装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51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长度和宽度对应相等。
如图11、图13和图15所示,所述安装板51的下侧面上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块511,且所述安装块511的前侧面为向前凸起的V型面。所述的安装块51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安装板51固定连接。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安装块51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导向切割板52,且所述的导向切割板52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安装块511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切割板52包裹住所述安装块511的左侧面、右侧面和前侧面,且所述导向切割板52的前侧面与所述安装块511的前侧面相吻合。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导向切割板52的下端面为一前低后高的斜面,所述导向切割板52的前侧面的下端设置有刃部521,且如图5和图14所示,多个所述导向切割板52的刃部521依次相连形成一连续的切割刃。
如图图6和图14所示,所述安装块511的后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刀片53,且所述的固定刀片53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安装块511固定连接。优选的,如图15所示,安装与所述安装块511上的固定刀片53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刀片53上方的连接部连接形成一呈锯齿状的整体,且所述的锯齿为方形齿。
如图6和图15所示,所述安装板51的下方位于所述固定刀片53的后侧设置有形状与所述的固定刀片53相同的移动刀片54,且所述移动刀片54的前侧面与所述固定刀片53的后侧面贴合。所述移动刀片54的上端穿过所述的安装板51延伸至所述安装板51的上方,所述的安装板51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移动刀片54的避让槽512。所述移动刀片5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刀架55。如图17所示,所述的刀架55包括一沿横向延伸的截面呈方形的滑动杆,如图11和图15所示,所述安装板51的上侧面上位于所述安装板5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座56,所述的滑座56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安装板51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座56上设置有沿横向贯穿所述滑座56的滑道,所述滑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的滑道内,并可与所述的滑道相配合相对于所述的安装板51左右滑动。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的刀架55包括一沿横向延伸的截面呈方形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下侧面中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夹板,所述的移动刀片54位于两个所述的夹板之间,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夹板固定连接。
如图11和图15所示,两个所述的滑座56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杆57,且所述连接横杆57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滑座56的上侧面固定连接。如图6、图12、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的连接横杆57上设置有第二转轴58且所述的第二转轴58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连接横杆57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轴58上位于所述连接横杆57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主动锥齿轮35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的第二转轴58上位于所述连接横杆57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581,所述所述刀架55的滑动杆的上侧面上位于所述驱动凸轮58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驱动凸轮581相配合的第一滚轮551和第二滚轮552,且所述的刀架55在驱动凸轮581作用下带动所述的移动刀片54左右往复运动,从而与所述的固定刀片53相配合实现剪切动作。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二转轴58的结构稳定性,如图6和图16所示,所述刀架55的滑动杆的上方设置有横板591,所述横板59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竖板592,且所述的竖板592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安装板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8的下端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横板591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所述的驱动凸轮581的侧面包括大弧形部5811、小弧形部5812和用于连接所述大弧形部5811和小弧形部5812的第一直面部5813和第二直面部5814,且所述第一直面部5813和第二直面部58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大弧形部5811和小弧形部5812圆滑过渡连接。所述大弧形部5811和小弧形部5812的圆心重合,且所述大弧形部5811和小弧形部5812的圆心角呈对顶角关系。所述大弧形部5811和小弧形部5812的半径之和等于第一滚轮551和第二滚轮552之间的最短距离。
这样,如图19所示,当所述的大弧形部5811与左侧的第一滚轮551相接触时,所述的小弧形部5812便于另一侧第二滚轮552相接触,由于所述大弧形部5811和小弧形部5812的半径之和等于第一滚轮551和第二滚轮552之间的最短距离,因此,此时驱动凸轮581在转动过程中刀架55的位置保持不变,直至达到如图20所示的状态。此时驱动凸轮581继续转动,第一直面部5813便会压紧在第二滚轮552上,并在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的刀架55向右移动,直至达到如图21所示的状态。此时,所述的大弧形部5811与第二滚轮552相接触,所述的小弧形部5812便于所述的第一滚轮551相接触,同理,所述大弧形部5811和小弧形部5812的半径之和等于第一滚轮551和第二滚轮552之间的最短距离,因此,此时驱动凸轮581在转动过程中刀架55的位置仍然保持不变,直至达到如图22所示的状态。此时驱动凸轮581继续转动,第一直面部5813便会压紧在第一滚轮551上,并在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的刀架55向左移动,直至达到如图19所示的状态。完成一个循环。
优选的,当所述的大弧形部5811与第一滚轮551或第二滚轮552相接触时,所述的移动刀片54与所述的固定刀片53相重合。优选的,所述大弧形部5811和小弧形部5812所对应的圆心角α为100-110°。
这样,绿肥作用在导向切割板52的刃部521的切割作用下从根部切断,然后切断后的绿肥作物在导向切割板52的导向作用下插入到相邻两个导向切割板52之间的间隙内,从而输入到固定刀片53的方形齿之间,然后再移动刀片54的往复运动下,切割剪碎,形成细小的碎末。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安装板51上位于所述移动刀片54的后侧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翻耕土壤的犁刀(图中未示出),所述的犁刀可以将剪碎的绿肥翻耕到土壤下。优选的,所述的犁刀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安装板51固定连接。
所述的犁刀为现有的农用翻耕机械中常用的部件,其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犁刀的具体结构做过多赘述。

Claims (10)

1.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拖拉机机身固定连接的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的后端设置有作业单元;
所述的工作单元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面上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块,且所述安装块的前侧面为向前凸起的V型面,所述安装块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块相吻合的导向切割板;
所述导向切割板的前侧面的下端设置有刃部,且多个所述导向切割板的刃部依次相连形成一连续的切割刃;
所述安装块的后侧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固定刀片和移动刀片,所述的固定刀片与所述的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刀片的上端穿过所述的安装板延伸至所述安装板的上方,且所述移动刀片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板滑动连接的刀架,所述刀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刀架相配合的滑座;
两个所述的滑座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横杆,所述的连接横杆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的固定架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且所述的主动齿轮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拖拉机的后端动力输出轴相连;
所述的第二转轴上位于所述连接横杆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所述的刀架上位于所述驱动凸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且驱动凸轮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配合实现所述的移动刀片左右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体和工作单元之间设置有中间架体,且所述的中间架体与所述的固定架体滑动连接,与所述的工作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架体和中间架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中间架体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体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竖向框架和第二竖向框架,所述的中间架体设置于所述的第一竖向框架和第二竖向框架之间,所述的中间架体包括由十二根边梁所形成的长方体框架,且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竖向框架的第一竖梁和第二竖向框架的第二竖梁相配合的滑套,所述的长方体框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的主动锥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第一转轴上,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拖拉机后端输出轴的连接轴为万向轴,所述的安装板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下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部桁架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驱动丝杆相配合的丝母,所述驱动丝杆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驱动扳手相配合的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的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所述的定位销插入到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内时,所述的工作单元与地面脱离,当所述的定位销插入到所述的第二定位孔内时,所述的工作单元插入到地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的上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竖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横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凸轮的侧面包括大弧形部、小弧形部和用于连接所述大弧形部和小弧形部的第一直面部和第二直面部,所述大弧形部和小弧形部的圆心重合,且所述大弧形部和小弧形部的圆心角呈对顶角关系,所述大弧形部和小弧形部的半径之和等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的最短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大弧形部与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相接触时,所述的移动刀片与所述的固定刀片相重合,所述大弧形部和小弧形部所对应的圆心角α为100-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上位于所述移动刀片的后侧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翻耕土壤的犁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切割板的下端面为一前低后高的斜面。
CN202010284605.3A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Active CN111328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4605.3A CN111328543B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4605.3A CN111328543B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543A true CN111328543A (zh) 2020-06-26
CN111328543B CN111328543B (zh) 2024-02-20

Family

ID=71175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4605.3A Active CN111328543B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85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9142A (zh) * 2022-10-13 2022-11-29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智能收割蔬菜的农用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0668A (zh) * 2012-10-30 2014-05-14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739606U (zh) * 2018-08-20 2019-04-16 塔里木大学 一种绿肥粉碎翻压机
CN110547089A (zh) * 2019-08-05 2019-12-10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履带自走背负式油菜割晒机
CN212393254U (zh) * 2020-04-13 2021-01-26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 一种绿肥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0668A (zh) * 2012-10-30 2014-05-14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739606U (zh) * 2018-08-20 2019-04-16 塔里木大学 一种绿肥粉碎翻压机
CN110547089A (zh) * 2019-08-05 2019-12-10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履带自走背负式油菜割晒机
CN212393254U (zh) * 2020-04-13 2021-01-26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 一种绿肥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9142A (zh) * 2022-10-13 2022-11-29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智能收割蔬菜的农用装置
CN115399142B (zh) * 2022-10-13 2023-06-3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智能收割蔬菜的农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543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78938Y (zh) 秸秆粉碎覆盖灭茬免耕施肥播种机
CN112655293B (zh) 一种油菜铲锹式联合耕整机
CN110622691A (zh) 甘蔗收割遁耕施肥一体机
CN1934920A (zh) 多功能耕旋、施肥联合作业机
CN212393254U (zh) 一种绿肥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CN111328543B (zh) 一种剪切粉碎还田一体机
CN201204801Y (zh) 小型农用耕作机
CN206323776U (zh) 一种葡萄园化肥深施机
CN202773298U (zh) 反转灭茬全耕层施肥机
CN2718987Y (zh) 多用途仿生阻力犁铧整耕机
CN212393174U (zh) 一种绿肥压切还田一体机
CN206835563U (zh) 一种多功能蔬菜作畦机
CN106489416B (zh) 一种除草机
CN210868804U (zh) 甘蔗收割遁耕施肥一体机
CN115399090A (zh) 一种艾草栽培用松土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1982493U (zh) 一种高效农田松土装置
CN110972578A (zh) 一种新型马铃薯动力中耕机
CN111010911A (zh) 一种开沟回填土壤置换的耕作设备
CN216491854U (zh) 一种翻耕陪肥用翻土设备
CN2857427Y (zh) 与拖拉机配套的条耕条播机
CN213127018U (zh) 一种高粱播种用松土装置
CN215379750U (zh) 一种宿根蔗平茬破垄深松蔸水肥一体管理机
CN220986524U (zh) 一种大葱用小型自动培土机
CN204579035U (zh) 一种施肥跨池旋耕机
CN111328479A (zh) 一种压切还田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4

Address after: 257000 441, building D, technical innovation center, intersection of Zhihui road and Haitang Road, nonggao District, Yellow River Delta,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Lvf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50100 No. 202 industrial North Road, Licheng District, Shandong, Ji'nan

Applicant before: CROP GERMPLASM RESOURCE CENTER OF SHANDONG PROVINCE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