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8148B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8148B
CN111328148B CN202010168174.4A CN202010168174A CN111328148B CN 111328148 B CN111328148 B CN 111328148B CN 202010168174 A CN202010168174 A CN 202010168174A CN 111328148 B CN111328148 B CN 111328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ted
transmission queue
transmiss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81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8148A (zh
Inventor
周子铨
余慶華
李�浩
郝速志
徐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81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8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8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8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需要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或非延迟敏感类型;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一传输队列,所述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二传输队列;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保证延迟敏感类型数据及时传输,减小传输时延。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到数据的传输,而不同的数据类型对于传输的要求也不一样。针对一些延迟敏感的数据,需要尽量避免发生传输延迟时。例如语音数据就是一种延迟敏感的数据,在发生传输延迟时,接收方接收到的语音数据会断断续续,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目前基于WiFi的数据传输时,针对延迟敏感类型数据,采用的减少传输时延解决方案是,各传输队列基于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Access,EDCA)随机竞争获取传输空口,其中,每个传输队列中的数据类型不同,对时延较敏感的数据类型对应的传输队列通过随机竞争获取到传输空口实现数据优先传输的概率,要高于对时延不太敏感的数据类型对应的传输队列随机竞争获取到传输空口的概率。
然而,当周围环境中的设备比较多时,某一个设备竞争上信道的概率就会降低,目前的方案仍然存在优先级低的传输队列先于优先级高的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的可能性,当其中一个设备需要传输一些延迟敏感的数据时,比如音频数据、语音数据或者控制信令等,体验就会不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目前延迟敏感数据由于竞争不上信道导致传输时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WiFi协议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需要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或非延迟敏感类型;
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一传输队列,所述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二传输队列;
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
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
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包括通道信息和数据类型信息,则所述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
判断所述通道信息是否为专用通道信息;
在确定所述通道信息为所述专用通道信息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延迟敏感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通道信息不是专用通道信息时,判断所述数据类型信息是否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
确定所述数据类型信息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则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延迟敏感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类型信息不是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则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非延迟敏感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处于空闲状态;
根据每条第二传输队列的仲裁帧间间隔AIFS参数和随机回退参数,获取所述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不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已获取所述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传输队列包括语音VO传输队列、视频VI传输队列、尽力而为BE传输队列或者背景BK传输队列;
其中,对应的AIFS参数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其中,任意第二传输队列的随机回退参数是从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之中随机选择确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或非延迟敏感类型;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一传输队列,所述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二传输队列;
发送模块,用于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
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包括通道信息和数据类型信息,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通道信息是否为专用通道信息;
在确定所述通道信息为所述专用通道信息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延迟敏感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通道信息不是专用通道信息时,判断所述数据类型信息是否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
确定所述数据类型信息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则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延迟敏感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数据类型信息不是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则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非延迟敏感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之前: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处于空闲状态;
根据每条第二传输队列的仲裁帧间间隔AIFS参数和随机回退参数,获取所述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不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已获取所述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传输队列包括语音VO传输队列、视频VI传输队列、尽力而为BE传输队列或者背景BK传输队列;
其中,对应的AIFS参数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其中,任意第二传输队列的随机回退参数是从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之中随机选择确定。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其中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和非延迟敏感类型。通过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能够将待传输数据加入相应的传输队列,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一传输队列,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二传输队列。最后,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若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设置一条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传输队列,然后将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加入第一传输队列进行传输,无论哪一条第二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只要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都能够保证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能进行优先传输,避免了由于竞争信道失败导致一些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不能及时传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竞争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队列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待传输数据类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手机10和耳机11,手机10和耳机11之间基于WiFi协议连接。手机10可以向耳机11发送待传输数据,例如,当用户采用手机10上的音乐播放软件播放音乐时,手机10就会向耳机11发送音频数据,用户可以用耳机11听音乐。
图1示例的是手机10向一个耳机11传输数据的情形,手机10为第一设备,耳机11为第二设备。实际中,可能存在第一设备需要向多个第二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情况,因此,针对需要传输多个数据时,面临信道竞争的问题。目前基于WiFi协议的信道竞争,是根据数据的不同类型来确定的。例如音频、控制信令等数据,对于时延比较敏感,可以放在优先级较高的传输队列中进行传输,而对于时延不太敏感的数据,可以放在优先级较低的传输队列中进行传输。优先级高的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的概率比优先级低的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的概率高,从而使得时延敏感的数据在很多情况下能优先发送。
但是,优先级高的传输队列只是竞争上信道的概率优先级低的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的概率高,并不能完全保证在两个传输队列竞争信道时、优先级高的传输队列一定能竞争上信道,因此,目前的方案并不能较好的保证延迟敏感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传输。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来解决该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介绍。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WiFi协议连接,可以包括:
S21,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需要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或非延迟敏感类型。
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第一设备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可以为手机,第二设备可以为耳机,手机和耳机通过WiFi协议连接,当用户用耳机听音乐时,则手机向耳机传输的待传输数据为音频数据等等。
待传输数据为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设备能够获知待传输数据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中,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和非延迟敏感类型,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指的是对传输时延比较敏感的数据,当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在传输时产生传输时延时,会造成待传输数据的不连续。例如,两个用户通过各自的手机连接WiFi,并在社交应用上进行语音通话时,若一个用户通过社交应用发送的语音数据不能及时传输到另一个用户的手机上,则会造成语音的断断续续,也会造成用户体验极差。
S22,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一传输队列,所述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二传输队列。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传输队列即为目前基于wifi协议的数据传输时,通过EDCA随机竞争获取传输空口的传输队列,第二传输队列有多条,而第一传输队列只有一条。当第一设备确定了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后,可以将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放入第一传输队列,将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放入第二传输队列。
S23,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确定了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后,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各第二传输队列通过随机竞争获取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其中,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都有一定的概率能够竞争上信道,也都存在竞争失败的可能性。最后,只有一条第二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在某一条第二传输队列竞争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首先判断在第一传输队列中是否存在待传输数据,若是,则此时第一设备先向第二设备传输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若否,则传输该竞争上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首先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其中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和非延迟敏感类型。通过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能够将待传输数据加入相应的传输队列,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一传输队列,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二传输队列。最后,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若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设置一条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传输队列,然后将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加入第一传输队列进行传输,无论哪一条第二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只要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都能够保证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能进行优先传输,避免了由于竞争信道失败导致一些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不能及时传输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基于EDCA随机竞争获取传输空口的部分进行介绍。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竞争示意图,如图3所示,目前的信道竞争主要是与两个参数有关,一个是仲裁帧间间隔(arbitration interframe space,AIFS)参数,还有一个是随机回退(backoff)参数。
当信道空闲时,多个第二传输队列会竞争信道,竞争信道的方式是,根据AIFS参数加上随机回退参数的时间进行倒计时,在倒计时到0后,若信道仍空闲,则占据信道,若信道已被占据,则需要在信道空闲后重新进行倒计时操作。
例如,某条传输队列的AIFS参数指示的是34us,随机回退时间为90us,则倒计时共124us。在信道空闲后,该传输队列进行倒计时,124us后,若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该条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可以通过信道传输该条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若信道已被其他传输队列占据,则在信道再次空闲后,仍然重新进行倒计时。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队列示意图,如图4所示,目前的传输队列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BK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和VO传输队列。
不同的传输队列的优先级不同,而传输队列的优先级是通过AIFS参数的时间和随机回退参数的时间范围的不同来确定的。优先级越高的传输队列,其AIFS参数的时间越短,随机回退参数的时间范围也越小,使得优先级越高的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的概率越高。
具体的,对应的AIFS参数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其中,任意第二传输队列的随机回退参数是从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之中随机选择确定。
例如,VO传输队列的AIFS参数的时间为AIFS[VO]=2*9us+16us=34us,VI传输队列的AIFS参数的时间为AIFS[VI]=2*9us+16us=34us,BE传输队列的AIFS参数的时间为AIFS[BE]=3*9us+16us=43us,BK传输队列的AIFS参数的时间为AIFS[BK]=7*9us+16us=79us,其中的9us就是时隙(slots),16us就是短帧间间隔简称(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
随机回退的机制是,在[CWmin,CWmax]中得到CW,初始值CW=CWmin,竞争信道失败后翻倍,更新CW=2CW,直到CW达到CWmax;竞争信道成功后CW恢复成CWmin。随机回退参数就是在[0,CW-1]中间随机选则一个数n,随机回退时间=n*9us。优先级越高的第二传输队列对应的[CWmin,CWmax]越小。
例如,对于BK传输队列,CWmin[BK]=16,CWmax[BK]=1024;
对于BE传输队列,CWmin[BE]=16,CWmax[BE]=1024。
对于VI传输队列,CWmin[BE]=8,CWmax[BE]=16。
对于VO传输队列,CWmin[BE]=4,CWmax[BE]=8。
例如,对于BE队列,初始的CW=CWmin=16,然后在[0,16-1]之间取个随机数,比如n[BE]=15,那么转换到backoff[BE]=n[BE]*9us=135us,以此类推。
如图4中所示,AIFS[BE]=43us,AIFS[BK]=79us。
n[BE]=15,则backoff[BE]=n[BE]*9us=135us;
n[BK]=10,则backoff[BK]=n[BK]*9us=90us。
此时,BE传输队列的AIFS参数时间加上随机回退参数时间为AIFS[BE]+backoff[BE]=43us+135us=178us;BK传输队列的AIFS参数时间加上随机回退参数时间为AIFS[BK]+backoff[BK]=79us+90us=169us。
在进行倒计时时,一般情况下,VO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的概率比较高,因为VO传输队列的AIFS参数小,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也小。如图4中所示,BK传输队列的AIFS参数和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均大于BE传输队列的AIFS参数和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但是此时BK传输队列的竞争时间要短于BE传输队列的竞争时间,此时BK传输队列可能先于BE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
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单独设置了一个第一传输队列,第一传输队列种包括的是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不论何时,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均先于第二传输队列中的数据传输,只有第一传输队列中没有待传输数据时,才传输第二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待传输数据类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首先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然后进一步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
可选的,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包括通道信息和数据类型信息,如图5所示,第一设备内部包括应用程序部分、WiFi驱动部分和WiFi底层部分,待传输数据需要从第一设备的应用程序部分、通过传输通道传输到WiFi驱动部分并进一步到达WiFi底层部分,最后从WiFi底层部分向第二设备发送。
在目前的传输方案中,待传输数据都是通过普通通道在第一设备内部从应用程序部分传输到WiFi底层部分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加了一条专用通道。当待传输数据需要从应用程序部分传输到WiFi底层时,对于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可以通过专用通道到达WiFi底层,也可以通过普通通道到达WiFi底层。对于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则只能通过普通通道到达WiFi底层。
因此,通过专用通道到达WiFi底层的待传输数据,即可确定为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其通道信息为专用通道信息。通过普通通道到达WiFi底层的待传输数据,可能为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也可能是非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此时需要进一步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信息是否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若是,则将该待传输数据的类型确定为延迟敏感类型,否则,将该待传输数据的类型确定为非延迟敏感类型。
然后,将所有的通道信息为专用通道信息的待传输数据,以及数据类型信息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的待传输数据加入至第一传输队列,其余的待传输数据加入第二传输队列。
在信道空闲时,各第二传输队列根据对应的AIFS参数和随机回退参数竞争信道,确定获取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在某条第二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后,以VI传输队列为例,此时第一设备判断第一传输队列中是否存在待传输数据,若是,则VI传输队列将传输数据的机会让给第一传输队列,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传输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若否,则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传输VI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首先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其中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和非延迟敏感类型。通过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能够将待传输数据加入相应的传输队列,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一传输队列,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二传输队列。最后,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若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设置一条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传输队列,然后将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加入第一传输队列进行传输,无论哪一条第二传输队列竞争上信道,只要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都能够保证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能进行优先传输,避免了由于竞争信道失败导致一些延迟敏感类型的数据不能及时传输的问题。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第一处理模块61、第二处理模块62和发送模块63,其中:
第一处理模块61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或非延迟敏感类型;
第二处理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一传输队列,所述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二传输队列;
发送模块63用于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61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
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包括通道信息和数据类型信息,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61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通道信息是否为专用通道信息;
在确定所述通道信息为所述专用通道信息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延迟敏感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61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通道信息不是专用通道信息时,判断所述数据类型信息是否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
确定所述数据类型信息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则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延迟敏感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61还用于:
确定所述数据类型信息不是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则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非延迟敏感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2还用于,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之前: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处于空闲状态;
根据每条第二传输队列的仲裁帧间间隔AIFS参数和随机回退参数,获取所述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63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不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已获取所述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传输队列包括语音VO传输队列、视频VI传输队列、尽力而为BE传输队列或者背景BK传输队列;
其中,对应的AIFS参数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其中,任意第二传输队列的随机回退参数是从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之中随机选择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数据传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1和存储器72。其中,处理器71和存储器72通过总线73连接。
可选地,该模型确定还包括通信部件。例如,通信部件可以包括接收器和/或发送器。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至少一个处理器71执行所述存储器7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71执行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处理器7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设备中。
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WiFi协议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需要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或非延迟敏感类型;
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一传输队列,所述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二传输队列;
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所述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
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包括通道信息和数据类型信息;
判断所述通道信息是否为专用通道信息;
在确定所述通道信息为所述专用通道信息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延迟敏感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通道信息不是专用通道信息时,判断所述数据类型信息是否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
确定所述数据类型信息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则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延迟敏感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类型信息不是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则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非延迟敏感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处于空闲状态;
根据每条第二传输队列的仲裁帧间间隔AIFS参数和随机回退参数,确定获取所述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不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已获取所述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传输队列包括语音VO传输队列、视频VI传输队列、尽力而为BE传输队列或者背景BK传输队列;
其中,对应的AIFS参数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其中,任意第二传输队列的随机回退参数是从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之中随机选择确定。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类型,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包括延迟敏感类型或非延迟敏感类型;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其中,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一传输队列,所述非延迟敏感类型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队列为第二传输队列;
发送模块,用于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后,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记信息包括通道信息和数据类型信息;
判断所述通道信息是否为专用通道信息;
在确定所述通道信息为所述专用通道信息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延迟敏感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通道信息不是专用通道信息时,判断所述数据类型信息是否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
确定所述数据类型信息为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则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延迟敏感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数据类型信息不是延迟敏感类型标记信息,则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为非延迟敏感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在任意一条第二传输队列获取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之前: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信道处于空闲状态;
根据每条第二传输队列的仲裁帧间间隔AIFS参数和随机回退参数,获取所述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不存在待传输数据,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已获取所述传输信道的第二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传输队列包括语音VO传输队列、视频VI传输队列、尽力而为BE传输队列或者背景BK传输队列;
其中,对应的AIFS参数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从小到大的各条第二传输队列依次为:
VO传输队列、VI传输队列、BE传输队列和BK传输队列;
其中,任意第二传输队列的随机回退参数是从对应的随机回退参数的范围之中随机选择确定。
13.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0168174.4A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328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8174.4A CN111328148B (zh)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8174.4A CN111328148B (zh)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148A CN111328148A (zh) 2020-06-23
CN111328148B true CN111328148B (zh) 2023-04-07

Family

ID=71173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8174.4A Active CN111328148B (zh)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81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9024A (zh) * 2021-02-22 2023-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2883041B (zh) * 2021-02-23 2024-03-0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12323B (zh) * 2021-06-03 2022-07-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并行文件系统中降低访问延迟的io请求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3708903B (zh) * 2021-07-09 2022-12-02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时间戳的信令确定性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766563A (zh) * 2021-09-23 2021-12-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3890859B (zh) * 2021-11-16 2024-03-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611A (zh) * 2005-03-22 2005-08-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保证无线局域网中的服务质量方法
CN107483349A (zh) * 2016-06-07 2017-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流的方法与设备
CN109286578A (zh) * 2018-09-27 2019-01-29 上海联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45381A (zh) * 2016-10-21 2019-06-04 佳能株式会社 无线网络中多用户edca传输模式下ac的增强管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91448A1 (ko) * 2012-06-18 2013-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에서 초기 액세스 분산 방법 및 장치
CN103457875A (zh) * 2013-08-29 2013-12-18 上海永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联网中基于多优先级的消息队列控制方法
CN105873233B (zh) * 2016-03-29 2019-03-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分层调度的IEEE802.11ax接入增强方法
CN109547357A (zh) * 2018-12-03 2019-03-2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系统中数据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787919B (zh) * 2018-12-27 2023-04-07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611A (zh) * 2005-03-22 2005-08-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保证无线局域网中的服务质量方法
CN107483349A (zh) * 2016-06-07 2017-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流的方法与设备
CN109845381A (zh) * 2016-10-21 2019-06-04 佳能株式会社 无线网络中多用户edca传输模式下ac的增强管理
CN109286578A (zh) * 2018-09-27 2019-01-29 上海联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148A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814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81800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access to wireless media using target wake time (TWT) defined in IEEE 802.11 standard
CN109246806B (zh) 在WiFi网络中提供差异化关联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WO2019178810A1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374283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channel occupancy duration of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CN112035145A (zh) 设备升级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2027957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channel occupancy duration of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EP3258617B1 (en) Antenna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JP2020537853A (ja)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リクエスト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CN112565876A (zh)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786276B (zh) 一种业务终端的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22000B (zh) 基于5g控制系统的智能LED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智能LED显示屏
US10250478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1514557A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リアンブルの伝送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CN11275229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30575A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160110892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경쟁 윈도우 크기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11960A (zh) 一种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11212482B (zh)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88545B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基站
US20240155685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3125909A1 (zh) 寻呼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116985A1 (zh) 资源感知方法及装置
CN116567856A (zh) 连接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90194B (zh) 无线传感网络中网络信标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