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8115B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8115B
CN111328115B CN201811535571.XA CN201811535571A CN111328115B CN 111328115 B CN111328115 B CN 111328115B CN 201811535571 A CN201811535571 A CN 201811535571A CN 111328115 B CN111328115 B CN 111328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ity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downlink data
ca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55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8115A (zh
Inventor
邓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8115355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8115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EP19896235.9A priority patent/EP3897036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19251 priority patent/WO2020119404A1/zh
Priority to US17/311,694 priority patent/US11405834B2/en
Priority to EP23154727.4A priority patent/EP4221360A1/en
Priority to JP2021534129A priority patent/JP7206390B2/ja
Priority to KR1020217022006A priority patent/KR102505630B1/ko
Publication of CN111328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8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2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s or mobility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UE发生跨通信系统移动后,还没有一种将源通信系统中缓存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的方案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接收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MME实体发起建立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UE。由于本发明实施例UE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将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建立的用户面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UE,避免丢失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省电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一个重要设计目标,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定义了省电模式(PowerSaving Mode,PSM)和扩展的非连续接收(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eDRX)两种UE省电模式。
当UE处于省电模式时,将关闭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接收机,网络无法寻呼UE,UE处于不可达状态。当有UE的下行数据到达网络时,核心网将对UE的下行数据进行缓存。当UE再次发起注册过程或业务请求过程时,UE将恢复可达状态,核心网将缓存的数据发送给UE。但是,随着UE的移动,UE可能发生跨通信系统切换,例如,具备4G和5G接入能力的UE可能在4G通信系统和5G通信系统之间移动。因此,在UE发生跨通信系统移动后,若源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UE在移动到目标通信系统后,如何将缓存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UE发生跨通信系统移动后,还没有一种将源通信系统中缓存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UE发生跨通信系统移动后,还没有一种将源通信系统中缓存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的方案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接收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所述MME实体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所述SMF实体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MME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所述MME实体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种MME实体,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
接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种SMF实体,所述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
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MME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二种SMF实体,所述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
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AMF实体,所述A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
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二种MME实体,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
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三种MME实体,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三种SMF实体,所述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MME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十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四种SMF实体,所述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十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AMF实体,所述A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十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四种MME实体,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第十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十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上述第四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上述第五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在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接收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建立UE的用户面和/或控制面连接,通过建立的用户面和/或控制面将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从而提供了一种UE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将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建立的用户面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UE,避免丢失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在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接收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激活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通过激活的PDU会话连接将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从而提供了一种UE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将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激活的PDU会话连接发送给UE,避免丢失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数据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数据发送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数据发送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数据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数据发送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MME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SMF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MME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SMF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数据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SMF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AMF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MME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种SMF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AMF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种MME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数据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种数据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五种数据发送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本申请实施例中,名词“网络”和“系统”经常交替使用,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
(2)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3)“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支持UE在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或称为4G系统)和5G系统(5GS)之间的移动性,3GPP定义了EPS系统和5G系统之间的互联(interworking)架构。
如图1所示的网络互联架构,在此架构中,EPS系统中的家乡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与5GS系统中的统一数据管理实体(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合设,可以表示为HSS+UDM 101;
EPS系统中的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与5GS系统中的策略管理功能实体(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合设,可以表示为PCF+PCRF 102;
EPS系统中的分组数据网关-控制面(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ControlPlane,PGW-C),与5GS系统中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合设,可以表示为SMF+PGW-C 103;
EPS系统中的分组数据网关-用户面(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UserPlane,PGW-U),与5GS系统中的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 Function,UPF)合设,可以表示为UPF+PGW-U 10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统称为用户面功能实体;
并且在EPS系统中移动性管理实体106(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和5G系统中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实体107(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之间定义N26接口,用于在EPS系统和5G系统之间传递UE的上下文信息。
在EPS系统中UE 110可以经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网络(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108与核心网进行通信;
在5GS系统中UE 110可以经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Radio AccessNetwork,NG-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
UE110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IoT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系统架构仅是对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系统架构的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系统架构相比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还可以增加其它实体,或减少部分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5GS和EPS互联的场景下,在该场景中,UE同时具备4G和5G接入能力,UE能够在EPS系统和5G系统之间移动。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UE在空闲态下发生跨系统移动;具体的,UE在源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空闲态,且源移动通信系统中有UE的缓存下行数据,在UE移动到目标通信系统后,通过目标通信系统将源通信系统中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
1、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且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2、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且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在EPS系统中,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中;在5GS系统中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用户面功能实体或SMF实体中。
下面针对不同的场景分别进行说明。
一、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
可选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发送系统包括:MME实体20、SMF实体21、AMF实体22;
其中,SMF实体21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MME 20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AMF实体22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
该SMF实体可以用于执行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MME实体的部分功能,主要负责为UE建立会话、管理会话等,可以根据UE的位置信息为UE选择合适的用户面功能实体;
该AMF实体主要功能包括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平面的终结点,非接入信令的终结点,移动性管理,合法监听,接入授权或鉴权等等。
MME实体20,用于接收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SMF实体21,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向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MME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AMF实体22,用于将接收所述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并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MME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MF实体与MME实体之间定义有N26接口,在SMF实体需要向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时,需要通过AMF实体进行转发。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UE是在空闲状态下进行跨系统移动,那么UE在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不可达状态,且AMF实体记录UE的状态为不可达。
其中,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SMF实体中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
在SMF实体确定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SMF实体确定自身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2、SMF实体确定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SMF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向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SMF实体还需要确定当前UE处于可达状态;
一种可选的方式为,AMF实体通知SMF实体UE在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具体的,空闲态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之后,UE向MME实体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可选的,第一请求消息为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消息。
MME实体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后,向AMF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可选的,第二请求消息为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UE的上下文;
实施中,MME实体通过N26接口向AMF实体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AMF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后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通知所述SMF实体;
可选的,AMF实体采用下列方式通知SMF实体UE在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AM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第三请求消息;
SMF实体接收到该第三请求消息后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其中,该第三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UE的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
在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时,SMF实体在确定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SMF实体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时,SMF实体在确定UE在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处于可达状态后,将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转发至用户面功能实体。
一种可选的方式为,SMF实体在接收到第三请求消息,确定UE在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处于可达状态后,向A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和UE的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
相应的,AMF实体向MME实体返回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及UE的上下文信息。
MME实体在接收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根据UE的上下文信息确定建立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
具体的,MME实体根据UE的上下文信息确定建立连接的类型;
MME实体可根据MME实体可根据UE的上下文信息中的PDN连接类型确定建立的连接类型;例如在PDN连接类型为Control Plane only时,确定建立控制面连接;
或者MME实体根据与UE之前的协商结果来判断连接类型,具体的,UE和MME实体在Attach和TAU过程中协商连接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在建立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之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建立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UE。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架构中,将EPS系统和5GS系统中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合设,在EPS系统中用户面功能实体可称为PGW-G,在5GS系统中可称为UPF实体。因此,当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在UE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用户面功能实体能够将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通过在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建立的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下发给UE。
下面以两个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UE从5GS系统移动到EPS系统,且5GS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发送流程图。
步骤301、UE向MME实体发送TAU请求消息;
其中,UE通过基站(eNB)向MME实体发送TAU请求消息。
步骤302、MME实体向AMF实体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
具体的,MME实体通过N26接口向AMF实体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
步骤303、AMF实体确定UE在EPS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步骤304、AM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并指示UE在EPS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其中,该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
步骤305、SMF实体确定UE在EPS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步骤306、SMF实体向AMF实体返回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及UE的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
步骤307、AMF实体向MME实体发送UE的上下文信息,以及转发SMF实体返回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步骤308、MME实体向AMF实体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309、MME实体根据UE的上下文信息确定建立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板连接;
其中,UE的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具体的,MME实体请求恢复SGW和PGW之间的S5承载,以及请求eNB恢复无线承载和S1承载;
UE的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具体的,MME实体建立与SGW之间的S11承载。
步骤310、MME实体向UE返回TAU接受消息;
具体的,MME实体通过基站(eNB)向UE返回TAU接受消息。
步骤311、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建立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UE。
实施例2:
UE从5GS系统移动到EPS系统,且5GS系统的SMF实体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发送流程图。
步骤401、UE向MME实体发送TAU请求消息;
其中,UE通过基站(eNB)向MME实体发送TAU请求消息。
步骤402、MME实体向AMF实体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
具体的,MME实体通过N26接口向AMF实体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
步骤403、AMF实体确定UE在EPS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步骤404、AM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并指示UE在EPS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其中,该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
步骤405、SMF实体确定UE在EPS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步骤406、SMF实体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步骤407、SMF实体向AMF实体返回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及UE的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
步骤408、AMF实体向MME实体发送UE的上下文信息,以及转发SMF实体返回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步骤409、MME实体向AMF实体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410、MME实体根据UE的上下文信息确定建立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板连接;
其中,UE的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具体的,MME实体请求恢复SGW和PGW之间的S5承载,以及请求eNB恢复无线承载和S1承载;
UE的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具体的,MME实体建立与SGW之间的S11承载。
步骤411、MME实体向UE返回TAU接受消息;
具体的,MME实体通过基站(eNB)向UE返回TAU接受消息。
步骤412、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建立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UE。
二、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
可选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发送系统包括:SMF实体50、AMF实体51、MME实体52;
其中,SMF实体50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AMF实体51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MME 52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
该SMF实体可以用于执行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MME实体的部分功能,主要负责为UE建立会话、管理会话等,可以根据UE的位置信息为UE选择合适的用户面功能实体;
该AMF实体主要功能包括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平面的终结点,非接入信令的终结点,移动性管理,合法监听,接入授权或鉴权等等。
SMF实体50,用于接收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AMF实体51,用于接收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MME实体52,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向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MME实体在向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时,MME实体将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AMF实体,通过AMF实体将该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SMF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MF实体与MME实体之间定义有N26接口,在SMF实体需要向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时,需要通过AMF实体进行转发。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UE是在空闲状态下进行跨系统移动,那么UE在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不可达状态。
一种可选的方式为,UE在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的下行数据缓存在SGW中,MME实体在确定UE在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后,MME实体请求SGW将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转发到用户面功能实体;
实施中,SGW将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通过S5接口转发到用户面功能实体。
可选的,MME实体根据下列方式确定UE在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AMF实体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四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第四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可选的,第四请求消息为注册请求消息;
AMF实体向MME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五请求消息为上下文请求消息;
MME在接收到第五请求消息后,确定UE在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MME实体在确定UE在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且确定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之后,MME实体向A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另外,MME实体向AMF实体发送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MME实体通过一条命令将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和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发送给AMF实体;
或者,MME实体通过不同的命令将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和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发送给AMF实体;并且MME实体向A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和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定。
AMF实体接收到MME实体发送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之后,将所述EPS承载标识映射成PDU会话标识;
AMF实体根据PDU会话标识确定与该PDU会话关联的SMF实体,并向确定的SMF实体发送该PDU会话标识;
相应的,SMF实体根据AMF实体发送的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
另外,AMF实体将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SMF实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AMF实体可以通过一条信令向SMF实体发送PDU会话标识和下行数据缓存指示,或者AMF实体通过不同的信令向SMF实体分别发送PDU会话标识和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一种可选的方式为,AM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该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中携带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和PDU会话标识。
SMF实体根据AMF实体发送的PDU会话标识确定出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之后,激活该PDU会话标识对应的PDU会话连接;
在SMF实体激活PDU会话标识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之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激活的PDU会话连接发送给UE。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架构中,将EPS系统和5GS系统中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合设,在EPS系统中用户面功能实体可称为PGW-G,在5GS系统中可称为UPF实体。因此,当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在UE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用户面功能实体能够将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通过在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建立的UE的PDU会话连接下发给UE。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UE从EPS系统移动到5GS系统,且EPS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发送流程图。
步骤601、UE向AMF实体发送注册请求消息;
其中,UE通过NG-RAN向AMF实体发送注册请求消息。
步骤602、AMF实体向MME实体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
具体的,AMF实体通过N26接口向MME实体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
步骤603、MME实体确定UE在5GS系统中处于可达状态。
步骤604、MME实体请求SGW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步骤605、SGW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具体的,SGW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通过S5接口转发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步骤606、MME实体向A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及MME实体向AMF实体发送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
可选的,MME实体通过响应消息将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和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发送给AMF实体。
步骤607、AMF实体将EPS承载标识映射成PDU会话标识。
步骤608、AM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
其中,该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和PDU会话标识。
步骤609、SMF实体在接收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根据PDU会话标识激活对应的PDU会话连接。
步骤610、AMF实体向UE返回注册接受消息。
步骤611、用户面功能实体通过激活的PDU会话连接将缓存的UE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MME实体,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700、存储器701、收发机702以及总线接口。
处理器7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01可以存储处理器7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703用于在处理器7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7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01可以存储处理器7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0中,或者由处理器700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信号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7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1,处理器700读取存储器7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信号处理流程的步骤。
具体地,处理器700,用于读取存储器701中的程序并执行:
接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0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SMF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0还用于:
在接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
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以使所述AMF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后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通知所述SMF实体,以便所述SMF实体在确定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TAU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
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建立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可选的,所述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所述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SMF实体,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800、存储器801、收发机802以及总线接口。
处理器8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1可以存储处理器8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803用于在处理器8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8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1可以存储处理器8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0中,或者由处理器800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信号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8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1,处理器800读取存储器8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信号处理流程的步骤。
具体地,处理器800,用于读取存储器801中的程序并执行:
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MME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800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MME实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80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SMF实体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或
确定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在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所述AMF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的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的第三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为所述AMF实体接收到所述MME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确定所述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的;
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在所述SMF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时,在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之后,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可选的,所述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所述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MME实体,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902,用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SMF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还用于:
在接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
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以使所述AMF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后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通知所述SMF实体,以便所述SMF实体在确定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TAU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
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
可选的,第一处理模块9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建立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可选的,所述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所述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SMF实体,所述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01,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1002,用于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MME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002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MME实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001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SMF实体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或
确定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002还用于:
在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所述AMF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的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的第三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为所述AMF实体接收到所述MME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确定所述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的;
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001还用于:
在所述SMF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时,在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之后,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可选的,所述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所述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7、图9所示的MME实体执行的功能,以及上述图8、图10所示的SMF实体执行的功能,适用于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场景。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时,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1101、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接收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步骤1102、所述MME实体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MME实体接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包括:
所述MME实体接收所述SMF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在所述MME实体接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还包括:
所述MME实体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
所述MME实体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以使所述AMF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后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通知所述SMF实体,以便所述SMF实体在确定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TAU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
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
可选的,所述MME实体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包括:
所述MME实体根据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建立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可选的,所述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所述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时,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1201、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步骤1202、所述SMF实体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MME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SMF实体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包括:
所述S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MME实体。
可选的,所述SMF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包括:
所述SMF实体确定自身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或
所述SMF实体确定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SMF实体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还包括:
所述SMF实体接收所述AMF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的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的第三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为所述AMF实体接收到所述MME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确定所述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的;
所述SMF实体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SMF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时,在所述SMF实体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SMF实体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可选的,所述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所述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在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SMF实体,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1300、存储器1301、收发机1302以及总线接口。
处理器13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301可以存储处理器13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1303用于在处理器13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3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3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13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301可以存储处理器13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300中,或者由处理器1300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信号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30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13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301,处理器1300读取存储器13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信号处理流程的步骤。
具体地,处理器1300,用于读取存储器1301中的程序并执行:
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0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MME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AMF实体发送的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其中,所述PDU会话标识是所述AMF实体根据接收到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AMF实体,A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1400、存储器1401、收发机1402以及总线接口。
处理器14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401可以存储处理器14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1403用于在处理器14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4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4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14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401可以存储处理器14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400中,或者由处理器1400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信号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40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14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401,处理器1400读取存储器14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信号处理流程的步骤。
具体地,处理器1400,用于读取存储器1401中的程序并执行:
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400还用于:
在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四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四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
向所述MME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以使所述MME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五请求消息后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在确定所述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400还用于:
接收所述MME实体发送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将所述EPS承载标识映射成PDU会话标识;将所述PDU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根据所述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MME实体,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1500、存储器1501、收发机1502以及总线接口。
处理器1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501可以存储处理器1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1503用于在处理器15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5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1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501可以存储处理器1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500中,或者由处理器1500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信号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50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15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501,处理器1500读取存储器15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信号处理流程的步骤。
具体地,处理器1500,用于读取存储器1501中的程序并执行:
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500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SMF实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500还用于:
在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所述AMF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500还用于:
在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之后,请求所述SGW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500还用于:
向所述AMF实体发送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以使所述AMF实体根据所述EPS承载标识确定PDU会话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种SMF实体,所述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601,用于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1602,用于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601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MME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AMF实体发送的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其中,所述PDU会话标识是所述AMF实体根据接收到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AMF实体,所述A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1701,用于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第二发送模块1702,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第三接收模块1701还用于:
在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四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四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
向所述MME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以使所述MME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五请求消息后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在确定所述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所述第三接收模块1701还用于:
接收所述MME实体发送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将所述EPS承载标识映射成PDU会话标识;将所述PDU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根据所述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种MME实体,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1801,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第三发送模块1802,用于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第三发送模块1802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SMF实体。
可选的,所述第三发送模块1802还用于:
在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所述AMF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三发送模块1802还用于:
在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之后,请求所述SGW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
可选的,所述第三发送模块1802还用于:
向所述AMF实体发送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以使所述AMF实体根据所述EPS承载标识确定PDU会话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3、图16所示的SMF实体执行的功能,上述图14、图17所示的AMF实体执行的功能,以及上述图15、图18所示的MME实体执行的功能,适用于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场景。
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1901、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
步骤1902、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SMF实体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包括:
所述SMF实体接收所述MME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包括:
所述SMF实体根据所述AMF实体发送的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其中,所述PDU会话标识是所述AMF实体根据接收到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如图2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提供另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2001、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步骤2002、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AMF实体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还包括:
所述AMF实体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四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四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
所述AMF实体向所述MME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以使所述MME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五请求消息后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在确定所述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AMF实体接收所述MME实体发送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
所述MME实体将所述EPS承载标识映射成PDU会话标识;
所述AMF实体将所述PDU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根据所述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如图2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提供另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2101、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步骤2102、所述MME实体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可选的,所述MME实体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包括:
所述MME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SMF实体。
可选的,在所述MME实体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还包括:
所述MME实体接收所述AMF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
所述MME实体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MME实体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MME实体请求所述SGW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MME实体向所述AMF实体发送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以使所述AMF实体根据所述EPS承载标识确定PDU会话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在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3)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管理MME实体接收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会话管理功能SMF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所述MME实体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ME实体接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还包括:
所述MME实体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
所述MME实体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以使所述AMF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后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通知所述SMF实体,以便所述SMF实体在确定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跟踪区更新TAU请求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实体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包括:
所述MME实体根据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建立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服务网关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所述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6.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所述S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以使所述MME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SMF实体确定自身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或所述SMF实体确定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MF实体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还包括:
所述SMF实体接收AMF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的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的第三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为所述AMF实体接收到所述MME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确定所述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的;
所述SMF实体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MF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时,在所述SMF实体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SMF实体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所述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10.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包括:
所述SMF实体根据AMF实体发送的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其中,所述PDU会话标识是所述AMF实体根据接收到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确定的。
12.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MF实体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还包括:
所述AMF实体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四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四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
所述AMF实体向所述MME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以使所述MME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五请求消息后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在确定所述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AMF实体接收所述MME实体发送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
所述MME实体将所述EPS承载标识映射成PDU会话标识;
所述AMF实体根据所述PDU会话标识确定与PDU会话关联的SMF实体,将所述PDU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根据所述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
15.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所述MME实体将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ME实体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还包括:
所述MME实体接收AMF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
所述MME实体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ME实体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MME实体请求所述SGW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MME实体向AMF实体发送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以使所述AMF实体根据所述EPS承载标识确定PDU会话标识。
19.一种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
接收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接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
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以使所述AMF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后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通知所述SMF实体,以便所述SMF实体在确定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TAU请求消息。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建立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
23.如权利要求19~22任一项所述的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所述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24.一种S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
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MME实体,以使所述MME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确定所述SMF实体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或确定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S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向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AMF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的会话管理上下文信息的第三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为所述AMF实体接收到所述MME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确定所述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的;
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S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SMF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时,在确定所述UE移动到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之后,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
27.如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S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基站,再由所述基站经由数据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所述控制面连接是指下行数据经由SGW发送到MME实体,再由所述MME实体经由NAS消息发送给所述UE的连接。
28.一种S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
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S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AMF实体发送的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其中,所述PDU会话标识是所述AMF实体根据接收到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确定的。
30.一种A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A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
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A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接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所述UE发送的第四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四请求消息为所述UE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发送的;
向所述MME实体发送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以使所述MME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五请求消息后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并在确定所述UE处于可达状态后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A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MME实体发送的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将所述EPS承载标识映射成PDU会话标识;将所述PDU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根据所述PDU会话标识确定需要激活的PDU会话连接。
33.一种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
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向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缓存指示之前,接收AMF实体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五请求消息;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确定UE移动到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后处于可达状态之后,请求所述SGW将缓存的所述UE的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向AMF实体发送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EPS承载标识,以使所述AMF实体根据所述EPS承载标识确定PDU会话标识。
37.一种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其中,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38.一种S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MME实体,以使所述MME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后发起建立所述UE的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用户面连接和/或控制面连接发送给所述UE;其中,所述SMF实体确定自身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或所述SMF实体确定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缓存有所述UE的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39.一种S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S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其中,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以使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其中,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40.一种AMF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AMF实体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ME实体发送的下行数据缓存指示;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转发给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其中,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或所述UE的下行数据缓存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SMF实体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41.一种MME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实体位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SGW中缓存有UE的下行数据;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MF实体,通过所述AMF实体将所述下行数据缓存指示发送给位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SMF实体,以使所述SMF实体激活所述UE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对应的PDU会话连接,便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将缓存的下行数据通过所述PDU会话连接发送给所述UE;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为5GS系统,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为EPS系统。
42.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43.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535571.XA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1328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5571.XA CN111328115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PCT/CN2019/119251 WO2020119404A1 (zh) 2018-12-14 2019-11-18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US17/311,694 US11405834B2 (en) 2018-12-14 2019-11-18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23154727.4A EP4221360A1 (en) 2018-12-14 2019-11-18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in amf entity, smf entity and mme entity for transmitting buffered downklink data of a ue in eps-to-5gs mobility
EP19896235.9A EP3897036B1 (en) 2018-12-14 2019-11-18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21534129A JP7206390B2 (ja) 2018-12-14 2019-11-18 データの送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KR1020217022006A KR102505630B1 (ko) 2018-12-14 2019-11-18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5571.XA CN111328115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115A CN111328115A (zh) 2020-06-23
CN111328115B true CN111328115B (zh) 2022-03-11

Family

ID=7107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5571.XA Active CN111328115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5834B2 (zh)
EP (2) EP4221360A1 (zh)
JP (1) JP7206390B2 (zh)
KR (1) KR102505630B1 (zh)
CN (1) CN111328115B (zh)
WO (1) WO20201194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4112B (zh) * 2018-03-05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用户面功能设备
US20220140892A1 (en) * 2020-10-30 2022-05-05 Acer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Mobilit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8127A (zh) * 2016-06-23 2018-01-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067956A1 (en) * 2016-10-06 2018-04-12 Convida Wireless, Llc Session management with relaying and charging for indirect connec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ppplications in 3gpp network
CN108632915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在4g和5g网络间移动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696822A (zh) * 2017-03-17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起用户面路径重建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8881356A (zh) * 2017-05-11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数据的方法和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4611A1 (ko) * 2015-01-14 2016-07-2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영역 업데이트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355607B1 (ko) * 2017-03-23 2022-01-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위치에 따라서 세션의 상태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232241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Convida Wireless, Llc Small data transfer, data buffering, and data management as a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8127A (zh) * 2016-06-23 2018-01-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067956A1 (en) * 2016-10-06 2018-04-12 Convida Wireless, Llc Session management with relaying and charging for indirect connec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ppplications in 3gpp network
CN108696822A (zh) * 2017-03-17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起用户面路径重建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8632915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在4g和5g网络间移动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881356A (zh) * 2017-05-11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数据的方法和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arification on interworking with N26 interface;Huawei, Hisillicon;《S2-1810828》;20181019;全文 *
Clarification on N26 based interworking procedures;LG Electronics;《S2-187884》;20180824;全文 *
Clarifications on EPS to 5GS handover procedure using N26;China Mobile;《S2-182659》;20180302;4.11.1.2.2节,图4.11.1.2.2-1 *
Corrections to 5GS to EPS Idle mode mobility;Cisco Systems;《S2-1810190》;20181019;4.11.1.3.2节,图4.11.1.3.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05834B2 (en) 2022-08-02
EP3897036B1 (en) 2023-08-02
US20210368408A1 (en) 2021-11-25
CN111328115A (zh) 2020-06-23
EP4221360A1 (en) 2023-08-02
EP3897036A1 (en) 2021-10-20
KR102505630B1 (ko) 2023-03-02
KR20210101303A (ko) 2021-08-18
EP3897036A4 (en) 2022-01-26
WO2020119404A1 (zh) 2020-06-18
JP7206390B2 (ja) 2023-01-17
JP2022512444A (ja)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12897A1 (zh) 一种会话激活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09996303B (zh) 一种系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实体
WO2018170626A1 (zh) 一种连接恢复方法、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及用户设备
CN110913506B (zh) 一种下行数据的缓存方法、upf实体及amf实体
CN10942921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02975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EP373991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data
CN111328115B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WO2017004773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429366B (zh) 一种pdu会话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0831091B (zh) 一种激活pdu会话的方法及设备
EP3920585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handover method, network device, apparatus and medium
CN111200857B (zh) 一种用户路由更新方法及设备
WO2018010127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接入网实体和终端设备
WO2018214762A1 (zh) 一种获取寻呼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WO2010108355A1 (zh) 注册处理方法和接入处理方法
CN109246821B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913505A (zh) 一种下行数据缓存方法、网络设备及upf实体
WO2022142373A1 (zh) 一种通信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1024365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re network devi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996197B (zh) 一种短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831076A (zh) 一种pdu会话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0831087B (zh) 一种系统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157745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6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