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7516A -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7516A
CN111327516A CN202010068407.3A CN202010068407A CN111327516A CN 111327516 A CN111327516 A CN 111327516A CN 202010068407 A CN202010068407 A CN 202010068407A CN 111327516 A CN111327516 A CN 111327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hared
user
receiving end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84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7516B (zh
Inventor
沈剑锋
胡海瑞
汪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84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7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7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7516A/zh
Priority to EP20187726.3A priority patent/EP3852341B1/en
Priority to US16/940,723 priority patent/US11477146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24487 priority patent/WO2021147430A1/zh
Priority to CN202080042552.2A priority patent/CN114303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7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7516B/zh
Priority to US17/939,336 priority patent/US2023000695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2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filtering or selective b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通过S10:获取筛选信息;S11:根据所述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可读存储介质。实现了智能选取待分享信息的目的。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讯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在人们获取到某些信息时,往往期望与他人分享,现有技术不能在选取待分享信息之前或选择时,智能处理待分享信息,譬如,不能自动过滤或提示不可分享信息(如语音),再如,不能智能转换可分享信息的数据类型或文件格式,还如,不能自动选择可分享信息等,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智能处理待分享信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S10:获取筛选信息;
S11:根据所述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筛选信息包括第一筛选信息和/或第二筛选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筛选信息是从发送端获取,所述第二筛选信息由所述接收端提供。
可选地,所述第一筛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发送端当前用户鉴权信息;
所述待分享信息的许可信息;
所述发送端剩余流量;
所述发送端当前网速条件;
所述发送端当前模式,所述当前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景模式、智能模式、安全模式、访客模式、儿童模式、老人模式。
可选地,所述S11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若所述发送端当前用户鉴权信息符合条件,才执行所述S11步骤;
若所述待分享信息的许可信息符合条件,才执行所述S11步骤;
若所述发送端剩余流量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发送端当前网速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发送端处于预设模式,则根据第三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筛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或文件类型;
所述接收端剩余空间和/或剩余流量;
所述接收端当前网速条件;
所述接收端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
所述接收端当前模式,所述当前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景模式、智能模式、安全模式、导航模式、会议模式、访客模式、儿童模式、老人模式;
所述接收端系统语言和/或当前应用语言;
所述接收端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端用户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S11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若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类型符合第三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四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文件类型符合第四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五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剩余空间符合第五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六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剩余流量符合第六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七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当前网速符合第七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八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处于预设情景模式,则根据第九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时间信息符合第八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十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位置信息符合第九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十一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处于预设模式,则根据第十二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系统语言不同于所述发送端系统语言,和/或所述接收端分享应用语言不同于所述发送端分享应用语言,则根据第十三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端用户状态信息符合第十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十四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可选地,所述待分享信息是预设类型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音频、视频、动画、图片、文档、文件、文本、分享记录、读书笔记、网页信息、网址。
可选地,所述待分享信息来源于以下至少一种:
系统预置信息、本地信息、网络下载信息、用户输入信息、分享记录。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过滤、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显示不支持分享的相应标识、输出提示信息、压缩、加密。
可选地,在所述S10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选择模式是否为预设模式;
若是,再执行所述S10步骤。
可选地,所述预设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智能模式、普通模式、省流量模式、安全模式。
可选地,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选择分享信息的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相关信息自动选择符合要求的待分享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至少一选择分享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过语音控制指令获取、通过界面选择操作获取、通过预设屏幕触控手势获取、通过预设隔空控制手势获取。
可选地,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数据类型、文件类型、展现形式、内容、显示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S10:获取筛选信息;S11:根据所述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在分享信息之前,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处获取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使发送端用户根据上述处理产生的结果来选择部分发送端此时方便发送的信息、使接收端用户根据上述处理产生的结果来选择部分接收端此时方便接收的信息,发送端用户还可以根据上述处理产生的结果可以选择直接取消分享的过程,避免了出现发送端和/或接收端不适合分享信息时依然进行信息分享的情况。实现了智能选取待分享信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中S10步骤的一界面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中S10步骤的另一界面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中S10步骤的又一界面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二实施例的一界面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界面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三实施例的一界面场景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S10:获取筛选信息;S11:根据所述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实现了智能选取待分享信息的目的。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没有考虑到发送端和/或接收端的当前具体情况直接进行信息分享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使信息分享变得智能化。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便携计算机等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移动终端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信息处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S10:获取筛选信息;
S11:根据所述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信息包括第一筛选信息和/或第二筛选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筛选信息是从发送端获取,所述第二筛选信息由所述接收端提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筛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发送端当前用户鉴权信息;
所述待分享信息的许可信息;
所述发送端剩余流量;
所述发送端当前网速条件;
所述发送端当前模式,所述当前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景模式、智能模式、安全模式、访客模式、儿童模式、老人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S11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若所述发送端当前用户鉴权信息符合条件,才执行所述S11步骤;
若所述待分享信息的许可信息符合条件,才执行所述S11步骤;
若所述发送端剩余流量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发送端当前网速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发送端处于预设模式,则根据第三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筛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或文件类型;
所述接收端剩余空间和/或剩余流量;
所述接收端当前网速条件;
所述接收端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
所述接收端当前模式,所述当前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景模式、智能模式、安全模式、导航模式、会议模式、访客模式、儿童模式、老人模式;
所述接收端系统语言和/或当前应用语言;
所述接收端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端用户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S11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若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类型符合第三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四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文件类型符合第四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五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剩余空间符合第五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六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剩余流量符合第六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七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当前网速符合第七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八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处于预设情景模式,则根据第九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时间信息符合第八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十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位置信息符合第九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十一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处于预设模式,则根据第十二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系统语言不同于所述发送端系统语言,和/或所述接收端分享应用语言不同于所述发送端分享应用语言,则根据第十三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端用户状态信息符合第十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十四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待分享信息是预设类型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音频、视频、动画、图片、文档、文件、文本、分享记录、读书笔记、网页信息、网址。
进一步地,所述待分享信息来源于以下至少一种:
系统预置信息、本地信息、网络下载信息、用户输入信息、分享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过滤、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显示不支持分享的相应标识、输出提示信息、压缩、加密。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信息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S10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选择模式是否为预设模式;
若是,再执行所述S10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智能模式、普通模式、省流量模式、安全模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信息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选择分享信息的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相关信息自动选择符合要求的待分享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至少一选择分享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过语音控制指令获取、通过界面选择操作获取、通过预设屏幕触控手势获取、通过预设隔空控制手势获取。
进一步地,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数据类型、文件类型、展现形式、内容、显示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参照图2,在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筛选信息;
在发送端用户发送分享信息时,接收端用户此时可能并非适合接收该分享信息,如接收端用户在开车。此时,可以获取接收端用户的一些信息来确定接收端用户是否可以接收分享信息;另外,发送端也可能存在不适合分享的时候,如发送端电量不足以完成发送该分享信息这个过程。将所有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处得到的用来确定接收端和/或发送端是否支持信息分享的信息收集起来,并将这些信息作为筛选信息,将从发送端获取的筛选信息作为第一筛选信息,将由接收端提供的筛选信息作为第二筛选信息。
步骤S11,根据所述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
待分享信息的来源可以是终端系统预置信息,也可以是用户在网上下载的信息(如图片、应用软件等),也可以是用户在终端输入的信息,也可以是终端应用上的信息(如新闻、应用更新信息等),也可以是终端本地信息(如本地文件等),还可以是社交软件上的分享记录(如聊天记录、被分享信息等)。
上述的待分享信息可以是音频、视频、动画、图片、文档、文件、文本、分享记录、读书笔记、网页信息、网址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上述待分享信息为聊天记录时,如在用户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并非所有信息都是可以进行分享的。在根据筛选信息对聊天记录筛选之前,在用户选择想要分享的信息并且想要分享不止一条信息时,若用户选中了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则提示用户该信息不可分享,并且将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进行隐藏,或者是使这些信息不可被选中并给出提示(如聊天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参照图3,3000为发送端,3001、3002、3004为聊天记录中可进行分享的信息,3003、3005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3006、3007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并进行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在用户选中3003时,3006、3007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者是在这些信息旁边显示不支持分享的相应标识(如文字提示,参照图4,4000为发送端,4001、4002、4004为聊天记录中可进行分享的信息,4003、4005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4006为用户选择4003或4005之后弹出的提示框,提示该信息不支持分享并提供一个确认按钮,或者是不提供确认按钮,在该提示框弹出一定时间(如1s)后自动消失);若用户选中的想要分享的分享信息是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则也将剩余聊天记录信息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进行隐藏,或者是使这些信息不可被选中并给出提示(如聊天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者是在这些信息旁边显示不支持分享的相应标识(如文字提示)。
对于上述用户选择想要分享的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用户通过语音控制终端获取信息,或者是直接通过在终端界面上选择信息以获取,或者是通过预设的屏幕触控手势获取,或者是通过隔空控制手势获取。
对于聊天记录,在很多时候,用户并非只是想分享某一条或者是几条信息,而是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一般可根据类别信息分为几大类,如信息展现形式、信息内容、信息数据类型。展现形式可以是网址链接,用户向被分享人分享在与除被分享人之外的其他联系人聊天时被推荐了有趣的网站或者是对被分享人来说有用的信息时,可以直接将该网站的网址直接分享给被分享人,被分享人只需要点击该链接即可进入准确、具体的页面获取信息,那么当被分享人需要的信息在不同的网站时,用户则需要一个个选取,为方便用户分享,发送端可由用户选取的一条网址智能选取聊天记录中其他的网址,并最终由用户选择具体分享什么网址;信息内容可以是判断信息中的关键字,若多次出现相同关键字或者是出现多个相同的关键字,多次或多个可以设定以及根据用户体验情况进行调整,另外,信息内容还可以是位置信息,如定位信息,如用户想要分享的定位信息是其他用户的多个时刻的定位信息,数据类型可以是图片、文字、视频、文档等,在用户的聊天记录中同样可能存在着多个数据类型相同的信息,在用户进行信息分享时,根据数据类型智能选取与用户选取到的信息同类的信息,再由用户决定具体的分享信息;可以通过类别信息智能选取用户想要分享的信息。
具体地,发送端根据获取到的类别信息来在预设时间区间内获取与用户选取信息属于一类的信息。例,参照图5,5000为发送端,5001和5002为语音信息,5003、5004和5005为文字信息,用户选取文字信息5003后,发送端将关键字“明天”作为类别信息,发送端根据关键字“明天”选取同样包含关键字“明天”的文字信息5004,将文字信息5003和文字信息5004共同作为类别信息。
此外,在聊天记录根据上述筛选信息处理之后,根据类别信息从剩余可进行分享的信息中智能选取类别信息,可能会存在类别信息中只有部分信息满足上述筛选信息,也可能类别信息完全满足上述筛选信息,对于部分信息满足上述筛选信息的情况,还需要继续通过筛选信息对该类别信息进行筛选,并处理。
在待分享信息中并非所有信息都是可以进行分享的,对于待分享信息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可以根据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中部分或全部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进行过滤或隐藏处理,或者是使这些信息不可被选中并给出提示(如聊天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者是在这些信息旁边显示不支持分享的相应标识(如文字提示),或者是通过对话框输出提示信息,或者是将不可分享信息进行压缩处理,或者是将不可分享信息进行加密(如对文件这种类型的信息加密)处理;对于待分享信息是除用户输入信息(如语音)之外的其他信息时,若用户选中的想要分享的分享信息是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则也将剩余信息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进行过滤或隐藏,或者是使这些信息不可被选中并给出提示(如聊天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者是在这些信息旁边显示不支持分享的相应标识(如文字提示),或者是通过对话框输出提示信息,或者是将不可分享信息进行压缩处理,或者是将不可分享信息进行加密(如对文件这种类型的信息加密)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S10:获取筛选信息;S11:根据所述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在分享信息之前,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处获取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使发送端用户根据上述处理产生的结果来选择部分发送端此时方便发送的信息、使接收端用户根据上述处理产生的结果来选择部分接收端此时方便接收的信息,发送端用户还可以根据上述处理产生的结果可以选择直接取消分享的过程,避免了出现发送端和/或接收端不适合分享信息时依然进行信息分享的情况。实现了智能选取待分享信息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筛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发送端当前用户鉴权信息;
当前发送端用户为非机主或机主授权用户时,在该用户进行分享信息(选择分享信息或发送分享信息)时,特别是在该用户分享的信息中包含文件,尤其是该文件是加密文件时,有必要阻止该用户进行信息分享操作,鉴定用户身份信息的方式可以为生物识别(如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口令密码和输入密码等,对于以人脸信息进行用户身份信息鉴定的情况,可以在当前用户为机主时终端只检测当前用户是否为机主而不显示提示信息在验证通过后直接提供后续信息分享功能,只在当前用户为非机主时提示该用户禁止非机主进行信息分享,从而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所述待分享信息的许可信息;
聊天记录信息不可进行分享的情况有多种,如该信息是文章、视频等有版权或者是著作权的信息,在取得该信息创作人的授权之前是不允许被分享的;再如,该信息涉及他人隐私,或者是该信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者是该信息是违背社会道德的,都不允许被传播;同样的,对于终端系统预置信息、用户在网上下载的信息、用户在终端输入的信息以及终端应用上的信息,在不满足以上条件时也不允许进行分享。还有一种可能是,该信息本身不被发送端应用支持分享或不被接收端应用支持接收,如在微信中该信息是语音信息等。
所述发送端剩余流量;
我们知道,终端(如手机)数据流量的使用在超出流量包之后的计费是相当昂贵的,因此,需要考虑到在发送端进行信息分享时所使用的数据流量是否会超出流量包,所以,有必要在选取分享信息时,获取信息的大小,同时获取发送端的剩余流量(参照图6,当前手机一般都有获取手机数据流量使用情况以及剩余流量大小的功能,6000为发送端,6001、6002、6004为聊天记录中可进行分享的信息,6003、6005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6006为用户选择6001、6002或6004之后弹出的提示框,提示该接收端用户剩余流量不足以及还剩多少流量并提供一个确认按钮,或者是不提供确认按钮,在该提示框弹出一定时间(如1s)后自动消失,6007为6002信息大小超过接收端并进行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6008、6009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并进行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
若发送端剩余流量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也就是若发送端的剩余流量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发送端流量不足以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发送端的剩余流量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具体相差的流量大小,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的大小显示出来并建议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如,提示当前发送端的剩余流量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的大小相差300MB,建议取消分享一个大小为310MB的视频以继续分享。一般地,在待分享信息存在多个信息时,每个信息的大小基本都是不一的,此时,可以将信息大小大于剩余流量的信息进行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输出提示信息,然后由用户确定待分享信息中取消分享的信息,并且,在每次用户选择发送时,若剩余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仍然大于剩余流量的大小,则提示用户当前发送端流量不足以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发送端的剩余流量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具体相差的流量大小,直到剩余的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小于剩余流量的大小。除建议用户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之外,还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来保证待分享信息大小小于剩余流量的大小。当然,剩余流量的大小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剩余流量大小小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每次提示用户时,都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所述发送端当前网速条件;
发送端网速条件(如当前手机的一些管理工具(如腾讯管家)的悬浮窗处获得手机的实时网速条件)也需要被考虑。
若所述发送端当前网速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也就是在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发送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时,则根据第二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发送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时,如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为1000MB,而发送端当前网络条件只能达到10KB/s,那么该分享过程将是无意义的,因此,在信息分享过程中,有必要在用户选取分享信息时,获取信息的大小,同时获取发送端的网速大小,若发送端的网速远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分享所需要的网速,则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发送端网速过慢,不足以发送信息,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的大小显示出来并建议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一般地,在待分享信息存在多个信息时,每个信息的大小基本都是不一的,此时,可以将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发送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的信息进行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参照图7,7000为发送端,7001、7002、7004为聊天记录中可进行分享的信息,7003、7005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7006、7007为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发送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的情况下聊天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7008、7009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并进行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用户在选中7006后,自动将7006、7007、7008和7009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输出提示信息,然后由用户确定待分享信息中取消分享的信息,并且,在每次用户选择发送时,若剩余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仍然远大于当前发送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则提示用户当前发送端网速条件不足以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发送端的网速大小,并建议用户等待网速条件足以支持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再进行分享,或提示用户可选择让发送端在网速条件足以支持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自动发送当前选取的信息。除上述处理不满足网速条件的信息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来保证待分享信息大小满足网速条件。当然,网速条件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发送端的网速远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分享所需要的网速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每次提示用户时,都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所述发送端当前模式。
发送端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发送端的模式,如发送端处于访客模式时,一般此时的发送端用户并非机主,也就是机主出于保护隐私等考虑,在将终端(如手机)借给他人使用时,会将手机设置为访客模式,避免他人在使用过程中泄露机主隐私。因此,在访客模式下,若发送端用户选择分享的信息为本地存储的文件(如视频、文档、图片等)时,可提示用户当前处于访客模式,禁止进行此类信息分享;此外发送端处于安全模式时,若发送端用户选择分享的信息为文件(如视频、文档、图片等)时,可提示用户当前处于安全模式,并禁止进行此类信息分享;此外,在发送端处于儿童模式时,一般此时的发送端用户并非机主而是机主子女或其他晚辈,对于此时的发送端用户,可能存在对手机不熟悉的情况,并且在此情况下产生一系列的误操作,在误操作下就可能触发分享的过程,容易理解,此时发送端用户是没有分享信息的需求的,可提示用户当前处于儿童模式,并禁止进行信息分享;此外,发送端还可能处于老人模式,同样的,此时的发送端用户一般为机主的长辈,并且对当前的手机不熟悉,在使用时,同样会产生一系列的误操作导致触发分享的过程,但该用户是没有分享信息的需求的,可提示用户当前处于老人模式,并禁止进行信息分享。
另外,当前的手机情景模式大多还是由用户手动设置,但是,在一些情景下,手机可根据当前的使用情景自动进入相应的情景模式,如进入游戏应用时,手机会自动进入游戏模式。因此,无论上述访客模式、安全模式、儿童模式、老人模式是通过手动设置还是手机自动进入的都属于情景模式的范畴。
此外,由上述手机可根据当前的使用情景自动进入相应的情景模式可知,手机还可设置为相应的智能模式,以更快捷、智能的方式进入相应的手机情景模式。考虑到智能模式的智能程度问题,在刚开始使用时可能会影响到用户对手机的正常使用,所以智能模式的开关可设置于开发者模式中、调试模式中。
此外,除手机情景模式可设置为预设模式外,还可单独使手机中某个或某些应用处于预设模式,并且,手机情景模式所处预设模式可以不影响应用所处的预设模式,如手机情景模式处于智能模式,而应用处于普通模式,手机情景模式所处预设模式也可以影响应用所处的预设模式,如手机处于省流量模式,则应用不可以处于普通模式,具体地,手机情景模式优先级是否高与应用模式的优先级可通过系统预设。在发送端处于预设模式时,可根据第三预设规则,也就是手机情景模式和/或应用模式所处的具体模式来选择是否执行步骤S10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发送端获取第一筛选信息,根据获取到的第一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以保证发送端不超流量、发送端用户不必长时间等待信息发送完成以及保护发送端用户隐私。实现了智能选取待分享信息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在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筛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或文件类型;
对于接收端而言,它所能处理的数据类型和文件类型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若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类型符合第三预设条件,也就是接收端不支持发送端分享的待分享信息的数据类型,则根据第四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若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文件类型符合第四预设条件,也就是接收端不支持发送端分享的待分享信息的文件类型,则根据第五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待分享信息中,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可能是各种数据类型的信息,如语音数据、视频数据、图片数据、文本数据等,每种数据类型又包含一种或多种文件类型,如视频数据包括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d,音频视频交错)格式、MPEG(MotionPicture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等。若接收端为功能机,则无法查看视频MPEG格式的视频,因此,若发送端用户依旧将这些接收端不支持的信息发送给接收端的话,是没必要的,因此,在分享信息时,可以先获取接收端所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文件类型。一般地,在待分享信息存在多个信息时,每个信息的数据类型和/或文件类型是可能不一的,此时,可以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接收端所不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或文件类型的信息进行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输出提示信息。
所述接收端剩余空间和/或剩余流量;
手机的本地存储空间是有大小的。若接收端剩余空间符合第五预设条件,也就是若接收端剩余空间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则根据第六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发送端用户进行信息分享时,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有可能会超过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造成分享失败,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流量。因此,需要考虑到在发送端进行信息分享时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是否会超出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所以,有必要在选取分享信息时,获取信息的大小,同时获取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若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小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则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不足以接收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具体相差的大小(参照图8,8000为发送端,8001、8002、8004为聊天记录中可进行分享的信息,8003、8005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8006为用户选择8001或8002之后弹出的提示框,提示该被分享用户存储空间不足,以及需要减少多大的分享信息才支持继续分享,并提供一个确认按钮,或者是不提供确认按钮,在该提示框弹出一定时间(如1s)后自动消失,8007、8008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并进行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如,提示当前接收端剩余空间大小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的大小相差300MB,建议取消分享一个大小为310MB的视频以继续分享,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进行压缩后再进行分享,再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的大小显示出来并建议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
另外,手机数据流量的使用在超出流量包之后的计费是相当昂贵的,对于接收端来说,同样如此。
若接收端剩余流量符合第六预设条件,也就是若接收端的剩余流量大小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则根据第七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需要考虑到在发送端进行信息分享时所使用的数据流量是否会超出接收端的流量包,所以,有必要在选取分享信息时,获取信息的大小,同时获取接收端的可用流量大小,若接收端的可用流量小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则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接收端流量不足以接收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的剩余流量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具体相差的流量大小,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的大小显示出来并建议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如,提示当前接收端剩余流量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的大小相差300MB,建议取消分享一个大小为310MB的视频以继续分享。一般地,在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存在多个信息时,每个信息的大小基本都是不一的,此时,可以将信息大小大于剩余流量的信息进行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输出提示信息,然后由用户确定待分享信息中取消分享的信息,并且,在每次用户选择发送时,若剩余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仍然大于剩余流量的大小,则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流量不足以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的剩余流量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具体相差的流量大小,直到剩余的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小于剩余流量的大小。除建议用户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之外,还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来保证待分享信息大小小于剩余流量的大小。当然,剩余流量的大小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剩余流量大小小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每次提示用户时,都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所述接收端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
接收端用户可能和发送端用户同时区,也可能处于不同时区。
若接收端时间信息符合第八预设条件,也就是若接收端所处时区不同于发送端所处时区,则根据第十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两者处于同时区的情况下,发送端用户发送分享信息时一般会根据当前时间考虑是否适合分享;而若两者处于不同时区时,如发送端用户处于东八区,而接收端用户处于西八区,此时,发送端用户若疏于考虑接收端用户的当前时间信息显然是不合适的,如发送端用户当前时间为下午两点,则接收端用户当前时间为凌晨两点,显然此时不适合进行信息分享,因此,若接收端用户和发送端用户不在同一时区,发送端需提示发送端用户,接收端用户的当前时间信息,并提示发送端用户,接收端用户此时是否适合接收分享信息。
另外,发送端用户可能和接收端用户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地区。
若接收端位置信息符合第九预设条件,也就是若接收端所处地区不同于发送端所处地区,则根据第十一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两者处于不同地区的情况下,发送端用户需要考虑此时接收端用户所处位置信息是否适合接收被分享信息。如,接收端用户可能在休假,此时向接收端用户分享工作相关的信息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在进行信息分享时,发送端提示发送端用户接收端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并提示发送端用户,接收端用户此时是否适合接收分享信息。
当然,接收端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接收端用户和发送端用户不在同时区和/或同地区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提示用户时,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所述接收端当前网速条件;
相应的,接收端网速条件也需要被考虑。
若接收端当前网速符合第七预设条件,也就是在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接收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时,则根据第八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接收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时,如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为1000MB,而接收端当前网络条件只能达到10KB/s,那么该分享过程将是无意义的,因此,在信息分享过程中,有必要在用户选取分享信息时,获取信息的大小,同时获取接收端的网速大小,若接收端的网速远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分享所需要的网速,则提示接收端用户当前接收端网速过慢,不足以接收信息,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的大小显示出来并建议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一般地,在待分享信息存在多个信息时,每个信息的大小基本都是不一的,此时,可以将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接收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的信息进行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输出提示信息,然后由用户确定待分享信息中取消分享的信息,并且,在每次用户选择发送时,若剩余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仍然远大于当前接收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则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网速条件不足以接收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的网速大小,并建议用户等待网速条件足以支持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再进行分享,或提示用户可选择让发送端在接收端的网速条件足以支持接收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自动发送当前选取的信息。除上述处理不满足网速条件的信息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来保证待分享信息大小满足网速条件。当然,网速条件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接收端的网速远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分享所需要的网速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每次提示用户时,都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所述接收端当前模式;
若接收端处于预设情景模式,则根据第九预设规则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接收端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接收端的模式如接收端处于访客模式时,一般此时的接收端用户并非机主,也就是机主出于保护隐私等考虑,在将终端(如手机)借给他人使用时,会将手机设置为访客模式,避免他人在使用过程中泄露机主隐私。因此,在访客模式下,若发送端用户选择分享的信息为本地存储的文件(如视频、文档、图片等)时,可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处于访客模式,继续发送可能会泄露隐私,并由发送端用户确认是否仍然进行信息分享,或者是提示用户对分享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此外接收端处于安全模式时,若发送端用户选择分享的信息为文件(如视频、文档、图片等)时,可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处于安全模式,并禁止进行此类信息分享,或者是提示用户对分享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此外,在接收端处于儿童模式时,一般此时的接收端用户并非机主而是机主子女或其他晚辈,容易理解,此时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分享给除机主以外的人的,可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接收端处于儿童模式,或者是提示用户对分享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此外,接收端还可能处于老人模式,同样的,此时的接收端用户一般为机主的长辈,容易理解,此时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分享给除机主以外的人的,可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接收端处于老人模式,或者是提示用户对分享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对于儿童模式和老人模式,它们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接收端处于儿童模式和/或老人模式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提示用户时,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除上述模式之外,因需求的不同,接收端还可能处于导航模式,在接收端处于导航模式时,很明显是不方便接收信息的,此时发送端分享信息会威胁到接收端用户的行车安全;另外,当接收端处于会议模式时,接收端用户同样是不方便接收信息的,因此,在信息分享过程中,有必要在发送端用户发送分享信息之前,获取接收端当前模式,以避免在接收端用户不方便接收信息时打扰到接收端用户。因此,在获取到接收端处于导航模式或会议模式时,可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接收端处于导航模式或会议模式,当然,接收端处于导航模式或会议模式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接收端处于导航模式或会议模式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提示用户时,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另外,当前的手机情景模式大多还是由用户手动设置,但是,在一些情景下,手机可根据当前的使用情景自动进入相应的情景模式,如进入游戏应用时,手机会自动进入游戏模式。因此,无论上述访客模式、安全模式、儿童模式、老人模式是通过手动设置还是手机自动进入的都属于情景模式的范畴。
此外,由上述手机可根据当前的使用情景自动进入相应的情景模式可知,手机还可设置为相应的智能模式,以更快捷、智能的方式进入相应的手机情景模式。考虑到智能模式的智能程度问题,在刚开始使用时可能会影响到用户对手机的正常使用,所以智能模式的开关可设置于开发者模式中、调试模式中。
此外,除手机情景模式可设置为预设模式外,还可单独使手机中某个或某些应用处于预设模式,并且,手机情景模式所处预设模式可以不影响应用所处的预设模式,如手机情景模式处于智能模式,而应用处于普通模式,手机情景模式所处预设模式也可以影响应用所处的预设模式,如手机处于省流量模式,则应用不可以处于普通模式,具体地,手机情景模式优先级是否高与应用模式的优先级可通过系统预设。在接收端处于预设模式时,可根据第十二预设规则,也就是手机情景模式和/或应用模式所处的具体模式来选择是否执行步骤S10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所述接收端系统语言和/或当前应用语言;
对于发送端用户来说,在进行信息分享操作时,会存在没有留意接收端用户是否具备浏览发送端用户分享信息的语言能力。
若接收端系统语言不同于发送端系统语言,和/或接收端分享应用语言不同于发送端分享应用语言,则根据第十三预设规则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若发送端用户分享给接收端用户的信息接收端因语言能力而无法获取被分享信息的内容,则此次分享信息的过程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在进行信息分享时,可以获取接收端的系统语言和/或当前应用语言(一般地,获取当前应用语言是针对即时通讯类软件而言的,因为这类软件通常具备专用的终端客户端,而获取系统语言则是针对信息分享过程中接收端不需要使用专用的客户端接收信息的情况。)在获取到接收端的系统语言和/或当前应用语言之后,若接收端的系统语言和/或当前应用语言与发送端分享信息的语言不同,则提示发送端用户该情况,并提供将该分享信息语言转换为接收端的系统语言和/或当前应用语言的功能。
所述接收端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端用户状态信息。
分享信息的大小会影响到发送信息和/或接收信息的时长
若接收端系统语言不同于发送端系统语言,和/或接收端分享应用语言不同于发送端分享应用语言,则根据第十三预设规则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发送端的状态,如电量不足以完成发送分享信息的过程时;或接收端的电量不足以完成接收分享信息的过程时,会导致信息分享失败。因此,有必要在分享信息时获取发送端和/或接收端的状态信息,以保证分享信息的过程顺利完成,若接收端状态信息和/或接收端用户状态信息不足以完成信息分享过程时,则取消信息的分享,或者是提示用户取消待分享信息中某些信息的分享以确保信息成功分享。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接收端获取第二筛选信息,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以保证接收端不超流量、接收端用户不必长时间等待信息发送完成、保护发送端用户隐私、不影响接收端用户、方便接收端用户浏览信息以及使发送端完成发送和/或使接收端完成接收分享信息。实现了智能选取待分享信息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第四实施例中,基于第二或第三实施例,在所述S10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选择模式是否为预设模式;
根据用户的选择来决定当前分享信息时当前终端(如手机)的信息选择模式是处于智能模式还是普通模式。该智能模式的开关可在手机处于系统设置中的开发者模式或是调试模式时才出现;也可以内置于应用中(如应用的实验室功能中);另外,由于当前手机可根据当前的使用情景自动进入相应的情景模式,手机情景模式还可设置为相应的智能模式(如用户打开游戏应用软件时,手机自动进入游戏模式),并且在手机用户在进行分享操作时,手机的选择模式将自动进入到智能模式。具体地,手机情景模式在智能模式时,手机可根据一定条件自动进入省流量模式(如剩余流量不足时,手机自动进入省流量模式)或者是安全模式(如分享信息中包含文件时,手机自动进入安全模式)。选择模式处于普通模式时,则跟随系统或相应应用的规则进行后续处理,如微信自带的分享功能。
当然,即使在选择模式处于普通模式时,也可以选择执行本方法。
若是,再执行所述S10步骤。
若手机情景模式处于上述智能模式、普通模式、省流量模式、安全模式的任意之一,则执行S10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判断手机当前的情景模式是否处于智能模式、普通模式、省流量模式、安全模式的任意之一来决定是否进行S10步骤之后的信息处理方法,并且上述模式可由用户选择开关,使得信息处理更加智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第五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四实施例,所述第一筛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发送端当前用户鉴权信息;
当前发送端用户为非机主或机主授权用户时,在该用户进行分享信息(选择分享信息或发送分享信息)时,特别是在该用户分享的信息中包含文件,尤其是该文件是加密文件时,有必要阻止该用户进行信息分享操作,鉴定用户身份信息的方式可以为生物识别(如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口令密码和输入密码等,对于以人脸信息进行用户身份信息鉴定的情况,可以在当前用户为机主时终端只检测当前用户是否为机主而不显示提示信息在验证通过后直接提供后续信息分享功能,只在当前用户为非机主时提示该用户禁止非机主进行信息分享,从而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所述待分享信息的许可信息;
聊天记录信息不可进行分享的情况有多种,如该信息是文章、视频等有版权或者是著作权的信息,在取得该信息创作人的授权之前是不允许被分享的;再如,该信息涉及他人隐私,或者是该信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者是该信息是违背社会道德的,都不允许被传播;同样的,对于终端系统预置信息、用户在网上下载的信息、用户在终端输入的信息以及终端应用上的信息,在不满足以上条件时也不允许进行分享。还有一种可能是,该信息本身不被发送端应用支持分享或不被接收端应用支持接收,如在微信中该信息是语音信息等。
所述发送端剩余流量;
我们知道,终端(如手机)数据流量的使用在超出流量包之后的计费是相当昂贵的,因此,需要考虑到在发送端进行信息分享时所使用的数据流量是否会超出流量包,所以,有必要在选取分享信息时,获取信息的大小,同时获取发送端的剩余流量(参照图6,当前手机一般都有获取手机数据流量使用情况以及剩余可用流量大小的功能,6000为发送端,6001、6002、6004为聊天记录中可进行分享的信息,6003、6005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6006为用户选择6001、6002或6004之后弹出的提示框,提示该接收端用户剩余流量不足以及还剩多少流量并提供一个确认按钮,或者是不提供确认按钮,在该提示框弹出一定时间(如1s)后自动消失,6007为6002信息大小超过接收端并进行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6008、6009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并进行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
若发送端剩余流量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也就是若发送端的剩余流量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发送端流量不足以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发送端的剩余流量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具体相差的流量大小,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的大小显示出来并建议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如,提示当前发送端的剩余流量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的大小相差300MB,建议取消分享一个大小为310MB的视频以继续分享。一般地,在待分享信息存在多个信息时,每个信息的大小基本都是不一的,此时,可以将信息大小大于剩余流量的信息进行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输出提示信息,然后由用户确定待分享信息中取消分享的信息,并且,在每次用户选择发送时,若剩余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仍然大于剩余流量的大小,则提示用户当前发送端流量不足以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发送端的剩余流量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具体相差的流量大小,直到剩余的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小于剩余流量的大小。除建议用户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之外,还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来保证待分享信息大小小于剩余流量的大小。当然,剩余流量的大小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剩余流量大小小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每次提示用户时,都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所述发送端当前网速条件;
发送端网速条件(如当前手机的一些管理工具(如腾讯管家)的悬浮窗处获得手机的实时网速条件)也需要被考虑。
若发送端当前网速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也就是在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发送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时,则根据第二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可以想象得到,在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发送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时,如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为1000MB,而发送端当前网络条件只能达到10KB/s,那么该分享过程将是无意义的,因此,在信息分享过程中,有必要在用户选取分享信息时,获取信息的大小,同时获取发送端的网速大小,若发送端的网速远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分享所需要的网速,则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发送端网速过慢,不足以发送信息,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的大小显示出来并建议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一般地,在待分享信息存在多个信息时,每个信息的大小基本都是不一的,此时,可以将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发送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的信息进行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参照图7,7000为发送端,7001、7002、7004为聊天记录中可进行分享的信息,7003、7005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7006、7007为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发送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的情况下聊天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7008、7009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并进行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用户在选中7006后,自动将7006、7007、7008和7009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输出提示信息,然后由用户确定待分享信息中取消分享的信息,并且,在每次用户选择发送时,若剩余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仍然远大于当前发送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则提示用户当前发送端网速条件不足以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发送端的网速大小,并建议用户等待网速条件足以支持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再进行分享,或提示用户可选择让发送端在网速条件足以支持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自动发送当前选取的信息。除上述处理不满足网速条件的信息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来保证待分享信息大小满足网速条件。当然,网速条件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发送端的网速远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分享所需要的网速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每次提示用户时,都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所述发送端当前模式。
发送端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发送端的模式,如发送端处于访客模式时,一般此时的发送端用户并非机主,也就是机主出于保护隐私等考虑,在将终端(如手机)借给他人使用时,会将手机设置为访客模式,避免他人在使用过程中泄露机主隐私。因此,在访客模式下,若发送端用户选择分享的信息为本地存储的文件(如视频、文档、图片等)时,可提示用户当前处于访客模式,禁止进行此类信息分享;此外发送端处于安全模式时,若发送端用户选择分享的信息为文件(如视频、文档、图片等)时,可提示用户当前处于安全模式,并禁止进行此类信息分享;此外,在发送端处于儿童模式时,一般此时的发送端用户并非机主而是机主子女或其他晚辈,对于此时的发送端用户,可能存在对手机不熟悉的情况,并且在此情况下产生一系列的误操作,在误操作下就可能触发分享的过程,容易理解,此时发送端用户是没有分享信息的需求的,可提示用户当前处于儿童模式,并禁止进行信息分享;此外,发送端还可能处于老人模式,同样的,此时的发送端用户一般为机主的长辈,并且对当前的手机不熟悉,在使用时,同样会产生一系列的误操作导致触发分享的过程,但该用户是没有分享信息的需求的,可提示用户当前处于老人模式,并禁止进行信息分享。
另外,当前的手机情景模式大多还是由用户手动设置,但是,在一些情景下,手机可根据当前的使用情景自动进入相应的情景模式,如进入游戏应用时,手机会自动进入游戏模式。因此,无论上述访客模式、安全模式、儿童模式、老人模式是通过手动设置还是手机自动进入的都属于情景模式的范畴。
此外,由上述手机可根据当前的使用情景自动进入相应的情景模式可知,手机还可设置为相应的智能模式,以更快捷、智能的方式进入相应的手机情景模式。考虑到智能模式的智能程度问题,在刚开始使用时可能会影响到用户对手机的正常使用,所以智能模式的开关可设置于开发者模式中、调试模式中。
此外,除手机情景模式可设置为预设模式外,还可单独使手机中某个或某些应用处于预设模式,并且,手机情景模式所处预设模式可以不影响应用所处的预设模式,如手机情景模式处于智能模式,而应用处于普通模式,手机情景模式所处预设模式也可以影响应用所处的预设模式,如手机处于省流量模式,则应用不可以处于普通模式,具体地,手机情景模式优先级是否高与应用模式的优先级可通过系统预设。在发送端处于预设模式时,可根据第三预设规则,也就是手机情景模式和/或应用模式所处的具体模式来选择是否执行步骤S10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发送端获取第一筛选信息,根据获取到的第一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以保证发送端不超流量、发送端用户不必长时间等待信息发送完成以及保护发送端用户隐私。实现了智能选取待分享信息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在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第六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四实施例,所述第二筛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或文件类型;
对于接收端而言,它所能处理的数据类型和文件类型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若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类型符合第三预设条件,也就是接收端不支持发送端分享的待分享信息的数据类型,则根据第四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若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文件类型符合第四预设条件,也就是接收端不支持发送端分享的待分享信息的文件类型,则根据第五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待分享信息中,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可能是各种数据类型的信息,如语音数据、视频数据、图片数据、文本数据等,每种数据类型又包含一种或多种文件类型,如视频数据包括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d,音频视频交错)格式、MPEG(MotionPicture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等。若接收端为功能机,则无法查看视频MPEG格式的视频,因此,若发送端用户依旧将这些接收端不支持的信息发送给接收端的话,是没必要的,因此,在分享信息时,可以先获取接收端所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文件类型。一般地,在待分享信息存在多个信息时,每个信息的数据类型和/或文件类型是可能不一的,此时,可以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接收端所不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或文件类型的信息进行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输出提示信息。
所述接收端剩余空间和/或剩余流量;
手机的本地存储空间是有大小的。若接收端剩余空间符合第五预设条件,也就是若接收端剩余空间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则根据第六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发送端用户进行信息分享时,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有可能会超过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造成分享失败,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流量。因此,需要考虑到在发送端进行信息分享时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是否会超出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所以,有必要在选取分享信息时,获取信息的大小,同时获取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若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小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则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不足以接收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的本地存储空间剩余空间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具体相差的大小(参照图8,8000为发送端,8001、8002、8004为聊天记录中可进行分享的信息,8003、8005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8006为用户选择8001或8002之后弹出的提示框,提示该被分享用户存储空间不足,以及需要减少多大的分享信息才支持继续分享,并提供一个确认按钮,或者是不提供确认按钮,在该提示框弹出一定时间(如1s)后自动消失,8007、8008为聊天记录中不可进行分享的信息并进行聊天记录信息区域设置为不可选状态之后的效果),如,提示当前接收端剩余空间大小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的大小相差300MB,建议取消分享一个大小为310MB的视频以继续分享,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进行压缩后再进行分享,再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的大小显示出来并建议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
另外,手机数据流量的使用在超出流量包之后的计费是相当昂贵的,对于接收端来说,同样如此。
若接收端剩余流量符合第六预设条件,也就是若接收端的剩余流量大小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则根据第七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因此,需要考虑到在发送端进行信息分享时所使用的数据流量是否会超出接收端的流量包,所以,有必要在选取分享信息时,获取信息的大小,同时获取接收端的可用流量大小,若接收端的可用流量小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则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接收端流量不足以接收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的剩余流量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具体相差的流量大小,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的大小显示出来并建议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如,提示当前接收端剩余流量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的大小相差300MB,建议取消分享一个大小为310MB的视频以继续分享。一般地,在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存在多个信息时,每个信息的大小基本都是不一的,此时,可以将信息大小大于剩余流量的信息进行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输出提示信息,然后由用户确定待分享信息中取消分享的信息,并且,在每次用户选择发送时,若剩余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仍然大于剩余流量的大小,则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流量不足以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的剩余流量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具体相差的流量大小,直到剩余的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小于剩余流量的大小。除建议用户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之外,还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来保证待分享信息大小小于剩余流量的大小。当然,剩余流量的大小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剩余流量大小小于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每次提示用户时,都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所述接收端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
接收端用户可能和发送端用户同时区,也可能处于不同时区。
若接收端时间信息符合第八预设条件,也就是若接收端所处时区不同于发送端所处时区,则根据第十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两者处于同时区的情况下,发送端用户发送分享信息时一般会根据当前时间考虑是否适合分享;而若两者处于不同时区时,如发送端用户处于东八区,而接收端用户处于西八区,此时,发送端用户若疏于考虑接收端用户的当前时间信息显然是不合适的,如发送端用户当前时间为下午两点,则接收端用户当前时间为凌晨两点,显然此时不适合进行信息分享,因此,若接收端用户和发送端用户不在同一时区,发送端需提示发送端用户,接收端用户的当前时间信息。
另外,发送端用户可能和接收端用户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地区。
若接收端位置信息符合第九预设条件,也就是若接收端所处地区不同于发送端所处地区,则根据第十一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两者处于不同地区的情况下,发送端用户需要考虑此时接收端用户所处位置信息是否适合接收被分享信息。如,接收端用户可能在休假,此时向接收端用户分享工作相关的信息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在进行信息分享时,发送端提示发送端用户接收端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
当然,接收端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接收端用户和发送端用户不在同时区和/或同地区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提示用户时,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所述接收端当前网速条件;
相应的,接收端网速条件也需要被考虑。
若接收端当前网速符合第七预设条件,也就是在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接收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时,则根据第八预设规则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具体地,在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接收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时,如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为1000MB,而接收端当前网络条件只能达到10KB/s,那么该分享过程将是无意义的,因此,在信息分享过程中,有必要在用户选取分享信息时,获取信息的大小,同时获取接收端的网速大小,若接收端的网速远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分享所需要的网速,则提示接收端用户当前接收端网速过慢,不足以接收信息,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将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的大小显示出来并建议取消哪条信息的分享。一般地,在待分享信息存在多个信息时,每个信息的大小基本都是不一的,此时,可以将信息大小远大于当前接收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的信息进行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或输出提示信息,然后由用户确定待分享信息中取消分享的信息,并且,在每次用户选择发送时,若剩余的待分享信息大小仍然远大于当前接收端单位时间内所能发送的数据大小,则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网速条件不足以接收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和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的网速大小,并建议用户等待网速条件足以支持发送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再进行分享,或提示用户可选择让发送端在接收端的网速条件足以支持接收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时自动发送当前选取的信息。除上述处理不满足网速条件的信息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来保证待分享信息大小满足网速条件。当然,网速条件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接收端的网速远小于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分享所需要的网速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每次提示用户时,都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所述接收端当前模式。
接收端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接收端的模式,如接收端处于访客模式时,一般此时的接收端用户并非机主,也就是机主出于保护隐私等考虑,在将终端(如手机)借给他人使用时,会将手机设置为访客模式,避免他人在使用过程中泄露机主隐私。因此,在访客模式下,若发送端用户选择分享的信息为本地存储的文件(如视频、文档、图片等)时,可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处于访客模式,继续发送可能会泄露隐私,并由发送端用户确认是否仍然进行信息分享,或者是提示用户对分享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此外接收端处于安全模式时,若发送端用户选择分享的信息为文件(如视频、文档、图片等)时,可提示用户当前接收端处于安全模式,并禁止进行此类信息分享,或者是提示用户对分享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此外,在接收端处于儿童模式时,一般此时的接收端用户并非机主而是机主子女或其他晚辈,容易理解,此时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分享给除机主以外的人的,可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接收端处于儿童模式,或者是提示用户对分享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此外,接收端还可能处于老人模式,同样的,此时的接收端用户一般为机主的长辈,容易理解,此时发送端用户想要分享的待分享信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分享给除机主以外的人的,可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接收端处于老人模式,或者是提示用户对分享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对于儿童模式和老人模式,它们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接收端的处于儿童模式和/或老人模式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提示用户时,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除上述模式之外,因需求的不同,接收端还可能处于导航模式,在接收端处于导航模式时,很明显是不方便接收信息的;另外,当接收端处于会议模式时,接收端用户同样是不方便接收信息的,因此,在信息分享过程中,有必要在发送端用户发送分享信息之前,获取接收端当前模式,以避免在接收端用户不方便接收信息时打扰到接收端用户。因此,在获取到接收端处于导航模式或会议模式时,可提示发送端用户当前接收端处于导航模式或会议模式,当然,接收端处于导航模式或会议模式并不会影响具体的分享过程,也就是说,在接收端处于导航模式或会议模式时,仅仅是提示用户,而并非限制用户的分享,因此,在提示用户时,需要给用户一个仍然发送的选择。
另外,当前的手机情景模式大多还是由用户手动设置,但是,在一些情景下,手机可根据当前的使用情景自动进入相应的情景模式,如进入游戏应用时,手机会自动进入游戏模式。因此,无论上述访客模式、安全模式、儿童模式、老人模式是通过手动设置还是手机自动进入的都属于情景模式的范畴。
此外,由上述手机可根据当前的使用情景自动进入相应的情景模式可知,手机还可设置为相应的智能模式,以更快捷、智能的方式进入相应的手机情景模式。考虑到智能模式的智能程度问题,在刚开始使用时可能会影响到用户对手机的正常使用,所以智能模式的开关可设置于开发者模式中、调试模式中。
此外,除手机情景模式可设置为预设模式外,还可单独使手机中某个或某些应用处于预设模式,并且,手机情景模式所处预设模式可以不影响应用所处的预设模式,如手机情景模式处于智能模式,而应用处于普通模式,手机情景模式所处预设模式也可以影响应用所处的预设模式,如手机处于省流量模式,则应用不可以处于普通模式,具体地,手机情景模式优先级是否高与应用模式的优先级可通过系统预设。在接收端处于预设模式时,可根据第十二预设规则,也就是手机情景模式和/或应用模式所处的具体模式来选择是否执行步骤S10来处理待分享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接收端获取第二筛选信息,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以保证接收端不超流量、接收端用户不必长时间等待信息发送完成、保护发送端用户隐私以及不影响接收端用户。实现了智能选取待分享信息的目的。
此外,上述第一预设规则、第二预设规则、第三预设规则、第四预设规则、第五预设规则、第六预设规则、第七预设规则、第八预设规则、第九预设规则、第十预设规则、第十一预设规则、第十二预设规则、第十三预设规则、第十四预设规则包括过滤、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显示不支持分享的相应标识、输出提示信息、压缩、加密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各预设规则之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此外,在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技术可实现的基础上,以上信息处理方法各实施例可任意二个或二个以上进行组合,重复方案进行适当删减,以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
在本发明信息分享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包含了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特征,说明书拓展和解释内容与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累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筛选信息;
S11:根据所述筛选信息对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信息包括第一筛选信息和/或第二筛选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筛选信息是从发送端获取,所述第二筛选信息由所述接收端提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发送端当前用户鉴权信息;
所述待分享信息的许可信息;
所述发送端剩余流量;
所述发送端当前网速条件;
所述发送端当前模式,所述当前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景模式、智能模式、安全模式、访客模式、儿童模式、老人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S11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若所述发送端当前用户鉴权信息符合条件,才执行所述S11步骤;
若所述待分享信息的许可信息符合条件,才执行所述S11步骤;
若所述发送端剩余流量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发送端当前网速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发送端处于预设模式,则根据第三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或文件类型;
所述接收端剩余空间和/或剩余流量;
所述接收端当前网速条件;
所述接收端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
所述接收端当前模式,所述当前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景模式、智能模式、安全模式、导航模式、会议模式、访客模式、儿童模式、老人模式;
所述接收端系统语言和/或当前应用语言;
所述接收端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端用户状态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S11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若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类型符合第三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四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文件类型符合第四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五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剩余空间符合第五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六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剩余流量符合第六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七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当前网速符合第七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八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处于预设情景模式,则根据第九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时间信息符合第八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十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位置信息符合第九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十一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处于预设模式,则根据第十二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系统语言不同于所述发送端系统语言,和/或所述接收端分享应用语言不同于所述发送端分享应用语言,则根据第十三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若所述接收端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端用户状态信息符合第十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十四预设规则处理所述待分享信息。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享信息是预设类型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音频、视频、动画、图片、文档、文件、文本、分享记录、读书笔记、网页信息、网址。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享信息来源于以下至少一种:
系统预置信息、本地信息、网络下载信息、用户输入信息、分享记录。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分享信息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过滤、隐藏、设置为不可选状态、显示不支持分享的相应标识、输出提示信息、压缩、加密。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0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选择模式是否为预设模式;
若是,再执行所述S10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智能模式、普通模式、省流量模式、安全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1或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选择分享信息的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相关信息自动选择符合要求的待分享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一选择分享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过语音控制指令获取、通过界面选择操作获取、通过预设屏幕触控手势获取、通过预设隔空控制手势获取。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数据类型、文件类型、展现形式、内容、显示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68407.3A 2020-01-20 2020-01-20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27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8407.3A CN111327516B (zh) 2020-01-20 2020-01-20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EP20187726.3A EP3852341B1 (en) 2020-01-20 2020-07-24 Information sharing method,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US16/940,723 US11477146B2 (en) 2020-01-20 2020-07-28 Information sharing method,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PCT/CN2020/124487 WO2021147430A1 (zh) 2020-01-20 2020-10-28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080042552.2A CN114303350A (zh) 2020-01-20 2020-10-28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7/939,336 US20230006950A1 (en) 2020-01-20 2022-09-07 Information sharing method,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8407.3A CN111327516B (zh) 2020-01-20 2020-01-20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7516A true CN111327516A (zh) 2020-06-23
CN111327516B CN111327516B (zh) 2021-09-24

Family

ID=71170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8407.3A Active CN111327516B (zh) 2020-01-20 2020-01-20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751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215A (zh) * 2021-03-31 2021-07-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9227A (zh) * 2021-06-01 2021-08-13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6249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James Hill Social network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238097A (zh) * 2010-05-07 2011-11-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im的信息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2801654A (zh) * 2012-08-15 2012-11-28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交互内容聚类输出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3177043A (zh) * 2011-12-26 2013-06-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跨系统平台传输文件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CN105099877A (zh) * 2015-06-26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即时通信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635133A (zh) * 2015-12-28 2016-06-0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内容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7707450A (zh) * 2017-08-22 2018-02-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文件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09533A (zh) * 2018-03-15 2018-09-0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截屏文件分享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60514A (zh) * 2019-08-19 2019-11-15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工具的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6249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James Hill Social network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238097A (zh) * 2010-05-07 2011-11-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im的信息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3177043A (zh) * 2011-12-26 2013-06-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跨系统平台传输文件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CN102801654A (zh) * 2012-08-15 2012-11-28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交互内容聚类输出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5099877A (zh) * 2015-06-26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即时通信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635133A (zh) * 2015-12-28 2016-06-0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内容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7707450A (zh) * 2017-08-22 2018-02-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文件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09533A (zh) * 2018-03-15 2018-09-0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截屏文件分享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60514A (zh) * 2019-08-19 2019-11-15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工具的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215A (zh) * 2021-03-31 2021-07-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9227A (zh) * 2021-06-01 2021-08-13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7516B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7764A (zh) 信息分享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150514B1 (ko) 디바이스 및 그를 이용한 컨텐츠 공유 방법
KR101092295B1 (ko) 자녀를 보호하기 위한 원격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496424B2 (en) Cross-application media exchange
CN110532764B (zh) 一种权限处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23218A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1327516B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06950A1 (en) Information sharing method,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CN111935802A (zh)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54894B (zh) 一种即时通讯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97408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nd sharing protected content
CN107423146B (zh) 控制应用程序相互调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27765B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91277A (zh)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9036439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message data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579665A (zh) 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677699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100005A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9491748B (zh) 一种基于小程序的可穿戴设备管控方法及管控终端
KR100597809B1 (ko) 이동 단말기의 대기 모드 상태에서 메시지를 출력하는방법 및 장치
CN111327766B (zh) 信息分享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00944A (zh) 好友添加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1414631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18588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CN107665149A (zh) 一种搜索方法、装置及客户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