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2114A - 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2114A
CN111322114A CN202010158137.5A CN202010158137A CN111322114A CN 111322114 A CN111322114 A CN 111322114A CN 202010158137 A CN202010158137 A CN 202010158137A CN 111322114 A CN111322114 A CN 111322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pressure
tunnel
data
monitoring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81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拥军
王观群
胡同旭
迟胜超
刘芸
吕彦明
徐文协
王盛
刘洪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1581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2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2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2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风压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将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编号并固定于隧道衬砌或中隔墙;传感器采集隧道内的风压数据,数据采集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风压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在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环境中实时接收到云端数据库内的风压数据;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调用服务器数据库的风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格式转换完成后的风压数据导入Revit建模平台,BIM集成模块将隧道模型与风压数据结合形成集成风压数据的BIM隧道模型;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隧道风压数据。本发明实现了BIM模型的监测信息的可视化,快速掌握隧道的监测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风压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监测系统已将无线通信的技术应用于风压监测,其中一种基于ZigBee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的风压监测系统,通过风压传感器采集数据,无线传输网络由多个节点与一个网关构成,网关节点将传感器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同时将数据通过GPRS远程发送到数据监测中心。数据监测中心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实时显示等功能,但是风压实测数据跟隧道实体之间联系较少,可视化程度低,基本停留在二维空间上。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隧道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面对如此多的隧道(特别是城市地铁隧道),损坏隧道结构及其内部设施。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比较明显的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并且列车运行的速度越高,所引起的隧道空气动力学的问题就越多,尤其列车是在驶入、驶出隧道过程中,其产生的活塞风、脉动风效应作用,引起隧道内剧烈变化的空气交变压力,对隧道内的中隔墙结构或隧道内部照明灯具等附属设施设施产生不利影响,对隧道风压的监测是隧道健康监测问题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传统的监测是由于数据采集系统繁杂,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监测系统缺乏对数据资源的结构化组织。隧道风压实时动态监测自动化程度不足,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对隧道风压进行监测,信息化程度较低;无法在隧道模型属性中显示出风压监测数据,未与BIM模型相结合,可视化程度不高;信息集成化低,工程信息与自动化监测数据存于各自的系统中,产生“信息孤岛”局面,不仅会给相关人员提取有效信息造成困难,特别是不同单位不同专业进行相关资料查询时,由于对资料的不熟悉以及资料繁杂,往往导致在提取有用信息时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难以对其进一步的融合分析,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目前隧道风压实时动态监测自动化程度存在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对隧道风压进行监测,信息化程度较低。
(2)目前隧道风压实时动态监测自动化程度存在无法在隧道模型属性中显示出风压监测数据,未与BIM模型相结合,可视化程度不高。
(3)目前隧道风压实时动态监测自动化程度存在信息集成化低,给相关人员提取有效信息造成困难,导致在提取有用信息时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现有的风压监测系统大多基于是zigbee和无线传输等技术,现有的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风压的监测,难的是如何保证信息集成度,三维可视化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系统概述,有利于大众理解隧道风压监测的特点与重要性,同时在隧道监测实践中也对相关技术提供参考,特别是针对隧道风压监测方法、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监测系统的建构方面对我国目前隧道健康监测中的的风压监测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按照隧道设计信息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编号并固定于隧道衬砌或中隔墙;
第二步,传感器采集隧道内的风压数据,数据采集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风压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在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环境中实时接收到云端数据库内的风压数据;
第三步,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调用服务器数据库的风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格式转换完成后的风压数据导入Revit建模平台,BIM集成模块将隧道模型与风压数据结合形成集成风压数据的BIM隧道模型;
第四步,依靠网络以及Web可视化技术实现BIM模型上传以及云端查看,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隧道风压数据。
进一步,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根据隧道的形式、长度、洞身净高工程信息,确定传感器布设的位置,在传感器安装过程中采用膨胀螺栓与隧道衬砌或中隔墙连接;将传感器按顺序编号,使传感器的编号与数据采集模块的通道号一一对应,将传感器的线缆至于保护套管内并固定在隧道内的桥架上;采集箱通过线缆连接至传感器,系统采集设备自动采集所述传感器的电信号,数据采集完成后将数据传输给无线发射装置,传感器的输出方式为模拟电路4-20mA的电信号输出,电流的输出范围与传感器量程之间有一个对应的关系式,为Fx=kq,k的取值和量程有关;模拟电路采集仪采集到的是电路信号,依据关系式将电流信号解算成具体风压值,通过内置的物联网卡使用运营商网络,将风压值传输至服务器,并将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
进一步,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传感器不同阶段的数据,对中隔墙的不同工况、不同时期的压力场变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不同时间段、不同传感器的风压数据进行量化对比显示,以表格、图表的形式呈现。
进一步,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通过IFC标准监测信息读写程序软件对保存在数据库中的监测数据进行调用并解析转换成IFC格式,集成风压数据的BIM的构建平台为Revit建模平台,将转换完成的IFC格式的数据导入到建立的Revit模型中,包含传感器模型和隧道模型,Revit实现对传感器的属性的拓展,在属性页面导入隧道设计信息、监测信息、列车运行信息。
进一步,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按照隧道设计信息在Revit平台上创建BIM模型,按照实际工程的材质,对隧道模型进行渲染,将创建的BIM模型保存为.rvt文件,并使用“IFC for Revit命令完成隧道模型IFC中性文件的导出,借助IFC标准监测信息读写程序软件;软件链接监测系统后台数据库,通过条件查询方式提取数据库风压监测数据以及监测点的编号,并保存至计算机内存,基于IFC标准完成对监测数据的格式转换。
进一步,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遍历通过Revit平台导出的原始隧道反馈分析集成模型IFC中性文件,检索传感器编号属性的语句,并记录该语句的编号,基于该传感器编号查找描述监测数据属性以及属性集的语句,将基于IFC标准处理的监测数据写入描述传感器监测数据属性的语句;对所有传感器将监测数据批量写入,输出集成监测数据的IFC物理文件;依靠网络以及Web可视化技术实现BIM模型上传以及云端查看,采用WebGraphics Library绘图技术标准将BIM模型轻量化;把轻量化的BIM模型嵌套进去,通过编写程序的Web链接端口将轻量化处理的隧道模型发布于互联网中,显示模块是与基于BIM技术的后台服务管理模块相连,包括括手机显示、计算机显示和平板电脑显示,用户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隧道风压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用户输入程序存储介质,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电子设备执行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将按照隧道设计信息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编号并固定于隧道衬砌或中隔墙;
第二步,传感器采集隧道内的风压数据,数据采集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风压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在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环境中实时接收到云端数据库内的风压数据;
第三步,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调用服务器数据库的风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格式转换完成后的风压数据导入Revit建模平台,BIM集成模块将隧道模型与风压数据结合形成集成风压数据的BIM隧道模型;
第四步,依靠网络以及Web可视化技术实现BIM模型上传以及云端查看,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隧道风压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供于电子装置上执行时,提供用户输入接口以实施所述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所述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系统,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风压监测数据的采集;
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实现风压监测数据无线传输;
格式转化模块,用于风压监测数据转化为IFC格式;
BIM集成模块,用于风压监测数据和设计信息等在模型上集成;
显示模块,用于对数据远程传输模块传输的水质数据进行数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系统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装置,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装置包括:传感器、模拟电路采集仪、无线发射装置、电脑、Web服务器;
传感器与模拟电路采集仪连接,模拟电路采集仪与无线发射装置无线连接,无线发射装置与Web服务器无线连接,Web服务器与电脑无线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一次安装即可实现持久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对隧道列车通过隧道以及无列车运行时的风压实时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对于隧道风压进行全方位掌控,随时随地掌握风压变动情况。将监测数据与BIM模型相结合,使BIM模型的信息集中程度得到了提高,实现了BIM模型的监测信息的可视化,可以快速掌握隧道整体的监测情况,为隧道的安全运行管理提供了便捷性和直观性,可有效提高人员对有效信息的获取效率。本发明首次创造性的将风压监测系统和BIM相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数据采集模块;2、无线传输模块;3、数据格式转化模块;4、BIM集成模块;5、显示模块。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系统的拓扑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系统布点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6、传感器;7、模拟电路采集仪;8、无线发射装置;9、电脑;10、Web服务器。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测数据转换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BIM模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单次列车所引起的风压波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按照隧道设计信息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编号并固定于隧道衬砌或中隔墙;
S102:传感器采集隧道内的风压数据,数据采集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风压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在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环境中实时接收到云端数据库内的风压数据;
S103: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调用服务器数据库的风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格式转换完成后的风压数据导入Revit建模平台,BIM集成模块将隧道模型与风压数据结合形成集成风压数据的BIM隧道模型;
S104:依靠网络以及Web可视化技术实现BIM模型上传以及云端查看,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隧道风压数据。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1,用于风压监测数据的采集;
无线传输模块2,用于实现风压监测数据无线传输。
格式转化模块3,用于风压监测数据转化为IFC格式。
BIM集成模块4,用于风压监测数据和设计信息等在模型上集成。
显示模块5,用于对数据远程传输模块传输的水质数据进行数显。
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将按照隧道设计信息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编号并固定于隧道衬砌或中隔墙,传感器采集隧道内的风压数据,数据采集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风压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可在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环境中实时接收到云端数据库内的风压数据,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调用服务器数据库的风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格式转换完成后的风压数据导入Revit建模平台,BIM集成模块将隧道模型与风压数据结合形成集成风压数据的BIM隧道模型,依靠网络以及Web可视化技术实现BIM模型上传以及云端查看,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隧道风压数据,过程如图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根据隧道的形式、长度、洞身净高等工程信息,确定传感器布设的位置,如图5,在传感器安装过程中采用膨胀螺栓与隧道衬砌或中隔墙连接,确保传感器安装牢靠,以免出现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并保证传感器能够正常采集风压数据,将传感器按顺序编号,使所述传感器的编号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通道号一一对应,将所述传感器的线缆至于保护套管内并固定在隧道内的桥架上,传感器可根据监测需要增加或删减,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采集箱通过线缆连接至传感器,系统采集设备可自动采集所述传感器的电信号,数据采集完成后将数据传输给无线发射装置,传感器的输出方式为模拟电路4-20mA的电信号输出,电流的输出范围与传感器量程之间就会有一个对应的关系式,设为Fx=kq,k的取值和量程有关。模拟电路采集仪采集到的是电路信号,依据关系式将电流信号解算成具体风压值,然后通过内置的物联网卡使用运营商网络,将风压值传输至服务器,并将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
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有数据自动存储、备份、预警等功能,方便用户操作。通过对比分析传感器不同阶段的数据,可以对中隔墙的不同工况、不同时期的压力场变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不同时间段、不同传感器的风压数据进行量化对比显示,以表格、图表的形式呈现,便于项目对于数据的分析、也方便对于资料的存储与应用。为实现自动化数据的远程获取、检验、转换及应用功能,系统传输过程如图6。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6、模拟电路采集仪7、无线发射装置8、电脑9、Web服务器10。传感器6与模拟电路采集仪7连接,模拟电路采集仪7与无线发射装置8无线连接,无线发射装置8与Web服务器10无线连接,Web服务器10与电脑9无线连接。
通过IFC标准监测信息读写程序软件对保存在数据库中的监测数据进行调用并解析转换成IFC格式,所述集成风压数据的BIM的构建平台为Revit建模平台,将转换完成的IFC格式的数据导入到建立的Revit模型中,包含传感器模型和隧道模型,Revit中可以实现对传感器的属性的拓展,在其属性页面导入隧道设计信息、监测信息、列车运行信息等,使BIM模型的信息集中程度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对监测数据的精准高效的传递。
按照隧道设计信息在Revit平台上创建BIM模型,按照实际工程的材质,对隧道模型进行渲染,以增加三维模型的现实感,将创建的BIM模型保存为.rvt文件,并使用“IFCfor Revit”命令完成隧道模型IFC中性文件的导出,进而借助IFC标准监测信息读写程序软件,如图7所示,为IFC标准监测数据读写程序工作流程图,上述软件链接监测系统后台数据库,通过条件查询方式提取数据库风压监测数据以及监测点的编号,并保存至计算机内存,基于IFC标准完成对监测数据的格式转换。
遍历通过Revit平台导出的原始隧道反馈分析集成模型IFC中性文件,检索传感器编号属性的语句,并记录该语句的编号,基于该传感器编号查找描述监测数据属性以及属性集的语句,将上一步基于IFC标准处理的监测数据写入描述传感器监测数据属性的语句。对所有传感器按上述方法将监测数据批量写入,输出集成监测数据的IFC物理文件。依靠网络以及Web可视化技术实现BIM模型上传以及云端查看,采用Web Graphics Library绘图技术标准将BIM模型轻量化,防止因为模型数据太大而网络不能显示,然后把轻量化的BIM模型嵌套进去,即通过编写程序的Web链接端口将轻量化处理的隧道模型发布于互联网中,显示模块是与基于BIM技术的后台服务管理模块相连,包括括手机显示、计算机显示和平板电脑显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隧道风压数据,手机显示和平板电脑这些移动显示设备可以使监测人员不在监测现场也能够对现场隧道风压情况进行掌控,实现了隧道风压的实时监测并与BIM信息模型结合最终实现了远程可视化的隧道风压监测。
下面结合实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作详细的描述。
某隧道隧道全长4580m,区间采用单洞双线,隧道中设置300mm厚中隔墙,中隔墙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重合,每200m设置2个甲级防火门,在隧道两端进出口一定范围各设置16处射流风机段,列车在隧道的行驶速度为120km/h。
当列车通过隧道时,会引起隧道内和车体内外空气压力急剧变化,引起微气压波、列车活塞风等空气动力效应,这会对隧道中隔墙及砌筑墙产生侧向作用力,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及耐久性,而对于车站小站台砌筑墙的抗风压性能并未明确标准值。为了验证中隔墙和车站小站台砌筑墙的抗风压性能,现场安装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验证,因此本发明将通过在隧道内布设高敏感度的风压监测设备,对隧道中隔墙及小站台砌筑墙受到列车活塞风作用的数据进行监测及并统计分布特征。
数据采集及分析模块,在隧道风压监测过程中,数据采集模块以4赫兹的频率采集数据,同时传送到服务器,显示模块可以查看历史数据、实时风压曲线和测点位置等,对不同时段、不同测点的数据对比以及预警通知等功能。
图9是通过单次列车所引起的风压波动图。BIM模型在监控量测中的应用,在Revit实现对传感器的属性的拓展,在其属性页面导入隧道设计信息、监测信息、列车运行信息等。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设备和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设备及其模块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按照隧道设计信息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编号并固定于隧道衬砌或中隔墙;
第二步,传感器采集隧道内的风压数据,数据采集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风压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在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环境中实时接收到云端数据库内的风压数据;
第三步,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调用服务器数据库的风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格式转换完成后的风压数据导入Revit建模平台,BIM集成模块将隧道模型与风压数据结合形成集成风压数据的BIM隧道模型;
第四步,依靠网络以及Web可视化技术实现BIM模型上传以及云端查看,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隧道风压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根据隧道的形式、长度、洞身净高工程信息,确定传感器布设的位置,在传感器安装过程中采用膨胀螺栓与隧道衬砌或中隔墙连接;将传感器按顺序编号,使传感器的编号与数据采集模块的通道号一一对应,将传感器的线缆至于保护套管内并固定在隧道内的桥架上;采集箱通过线缆连接至传感器,系统采集设备自动采集所述传感器的电信号,数据采集完成后将数据传输给无线发射装置,传感器的输出方式为模拟电路4-20mA的电信号输出,电流的输出范围与传感器量程之间有一个对应的关系式,为Fx=kq,k的取值和量程有关;模拟电路采集仪采集到的是电路信号,依据关系式将电流信号解算成具体风压值,通过内置的物联网卡使用运营商网络,将风压值传输至服务器,并将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传感器不同阶段的数据,对中隔墙的不同工况、不同时期的压力场变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不同时间段、不同传感器的风压数据进行量化对比显示,以表格、图表的形式呈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通过IFC标准监测信息读写程序软件对保存在数据库中的监测数据进行调用并解析转换成IFC格式,集成风压数据的BIM的构建平台为Revit建模平台,将转换完成的IFC格式的数据导入到建立的Revit模型中,包含传感器模型和隧道模型,Revit实现对传感器的属性的拓展,在属性页面导入隧道设计信息、监测信息、列车运行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按照隧道设计信息在Revit平台上创建BIM模型,按照实际工程的材质,对隧道模型进行渲染,将创建的BIM模型保存为.rvt文件,并使用“IFC for Revit命令完成隧道模型IFC中性文件的导出,借助IFC标准监测信息读写程序软件;软件链接监测系统后台数据库,通过条件查询方式提取数据库风压监测数据以及监测点的编号,并保存至计算机内存,基于IFC标准完成对监测数据的格式转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遍历通过Revit平台导出的原始隧道反馈分析集成模型IFC中性文件,检索传感器编号属性的语句,并记录该语句的编号,基于该传感器编号查找描述监测数据属性以及属性集的语句,将基于IFC标准处理的监测数据写入描述传感器监测数据属性的语句;对所有传感器将监测数据批量写入,输出集成监测数据的IFC物理文件;依靠网络以及Web可视化技术实现BIM模型上传以及云端查看,采用Web Graphics Library绘图技术标准将BIM模型轻量化;把轻量化的BIM模型嵌套进去,通过编写程序的Web链接端口将轻量化处理的隧道模型发布于互联网中,显示模块是与基于BIM技术的后台服务管理模块相连,包括括手机显示、计算机显示和平板电脑显示,用户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隧道风压数据。
7.一种接收用户输入程序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电子设备执行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将按照隧道设计信息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编号并固定于隧道衬砌或中隔墙;
第二步,传感器采集隧道内的风压数据,数据采集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风压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在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环境中实时接收到云端数据库内的风压数据;
第三步,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调用服务器数据库的风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格式转换完成后的风压数据导入Revit建模平台,BIM集成模块将隧道模型与风压数据结合形成集成风压数据的BIM隧道模型;
第四步,依靠网络以及Web可视化技术实现BIM模型上传以及云端查看,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隧道风压数据。
8.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供于电子装置上执行时,提供用户输入接口以实施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
9.一种运行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风压监测数据的采集;
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实现风压监测数据无线传输;
格式转化模块,用于风压监测数据转化为IFC格式;
BIM集成模块,用于风压监测数据和设计信息等在模型上集成;
显示模块,用于对数据远程传输模块传输的水质数据进行数显。
10.一种搭载权利要求9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系统的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风压可视化监装置包括:传感器、模拟电路采集仪、无线发射装置、电脑、Web服务器;
传感器与模拟电路采集仪连接,模拟电路采集仪与无线发射装置无线连接,无线发射装置与Web服务器无线连接,Web服务器与电脑无线连接。
CN202010158137.5A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Pending CN111322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8137.5A CN111322114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8137.5A CN111322114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2114A true CN111322114A (zh) 2020-06-23

Family

ID=71167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8137.5A Pending CN111322114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2114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2229A (zh) * 2020-11-13 2021-02-12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隧道中隔墙风压监测及危险预警方法
CN113110212A (zh) * 2021-04-29 2021-07-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钢结构建筑健康监测系统及其布置方法
CN114021225A (zh) * 2021-10-20 2022-02-08 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Web端模拟基站风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54426A (zh) * 2022-02-28 2022-03-29 深圳大学 地下空间深基坑开挖风险监测的轻量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14383720A (zh) * 2021-12-28 2022-04-2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 一种地下高铁站的结构物振动响应自动监测装置
CN114818086A (zh) * 2022-05-26 2022-07-29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隧道web监测可视化展示技术
CN115618033A (zh) * 2022-12-15 2023-01-17 山东科技大学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8094734A (zh) * 2024-04-26 2024-05-28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WebGIS的动态BIM模型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01018U (zh) * 2013-02-05 2013-07-31 长安大学 一种隧道通风模型试验测试系统
US20130339404A1 (en) * 2012-06-13 2013-12-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operability format trans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ifc architectural design file and simulation file formats
CN103699731A (zh) * 2013-12-19 2014-04-02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道工程真实场景模型协同设计平台的构建方法
CN110008274A (zh) * 2019-04-15 2019-07-12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39404A1 (en) * 2012-06-13 2013-12-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operability format trans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ifc architectural design file and simulation file formats
CN203101018U (zh) * 2013-02-05 2013-07-31 长安大学 一种隧道通风模型试验测试系统
CN103699731A (zh) * 2013-12-19 2014-04-02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道工程真实场景模型协同设计平台的构建方法
CN110008274A (zh) * 2019-04-15 2019-07-12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2229A (zh) * 2020-11-13 2021-02-12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隧道中隔墙风压监测及危险预警方法
CN112362229B (zh) * 2020-11-13 2022-03-08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隧道中隔墙风压监测及危险预警方法
CN113110212A (zh) * 2021-04-29 2021-07-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钢结构建筑健康监测系统及其布置方法
CN114021225A (zh) * 2021-10-20 2022-02-08 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Web端模拟基站风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83720A (zh) * 2021-12-28 2022-04-2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 一种地下高铁站的结构物振动响应自动监测装置
CN114254426A (zh) * 2022-02-28 2022-03-29 深圳大学 地下空间深基坑开挖风险监测的轻量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14254426B (zh) * 2022-02-28 2022-05-17 深圳大学 地下空间深基坑开挖风险监测的轻量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14818086A (zh) * 2022-05-26 2022-07-29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隧道web监测可视化展示技术
CN115618033A (zh) * 2022-12-15 2023-01-17 山东科技大学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8094734A (zh) * 2024-04-26 2024-05-28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WebGIS的动态BIM模型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2114A (zh) 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装置
Wong Design of a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for long-span bridges
CN103941675B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安全监测管理系统
US118165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ining discrete models
CN105425752A (zh) 一种管网实时监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8681781A (zh) 一种基于三维物联网技术的地铁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及方法
CN105549557A (zh) 电厂实时动态3d水平衡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368247A (zh) 基于bim的基坑智能监测及主动预警方法和系统
CN203849605U (zh) 一种智慧管网
CN107562953A (zh) 一种基于gis地理信息技术的河流信息系统
CN110633540A (zh) 金属矿山矿井通风三维可视化仿真辅助决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553659A (zh) 一种全生命建筑周期监控运维方法及系统
CN106023561A (zh) “四表合一”能源管理一体化服务系统
CN102072747B (zh) 基于热工参数场监测的建筑群能耗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10008274B (zh)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系统
CN117128448A (zh) 一种lng储罐结构智能监测系统
CN114186825A (zh) 一种天然气巡检规划方法
CN113222420A (zh) 地下综合体运行智能感知监测及预警系统
Hou et al. A 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based on web-BIM and dynamic multi-source monitoring data-driven
CN113743015B (zh) 火灾场景数据获取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879324B (zh) 城市燃气多级管网的仿真方法、仿真平台和介质
KR20140041054A (ko) 빌딩 에너지 관리를 위한 장비 배치 시뮬레이션 장치
Phutane IoT: based weather monitoring system
CN115759889A (zh) 数字化矿山三维孪生模型构建方法与系统
CN205983793U (zh) “四表合一”能源管理一体化服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