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4973B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4973B
CN111314973B CN202010086867.9A CN202010086867A CN111314973B CN 111314973 B CN111314973 B CN 111314973B CN 202010086867 A CN202010086867 A CN 202010086867A CN 111314973 B CN111314973 B CN 1113149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ore network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68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4973A (zh
Inventor
于映辉
李晨琬
单宝堃
黄正磊
王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68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4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4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4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0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services, e.g. MB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04W36/385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of the cor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用于有效保证终端窄带物联网中在接入到目标基站后能够完整的接收切换前或重选前未完整接收的下行数据,即有效保证该终端下行数据不丢失,从而确保该终端在连接态的移动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核心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所述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核心网设备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完成小区重选之后连接的基站。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为2016年08月1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80087893.5、发明名称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更高性能移动通信的追求从未停止。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将应运而生。物联网作为5G的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增长迅猛。目前3GPP标准在研究基于蜂窝网络,通过设计新的空口,充分利用窄带技术的特点,来承载IoT业务,这一类IoT被称为窄带物联网(英文全称:Narrow Band–Internet ofThings,简称:NB-IoT)。而NB-IoT自身网络、业务和终端的要求和特点,对于网络架构的设计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目前的物联网主要针对低移动性的终端和应用,只实现了空闲态的移动性功能,但是具有移动性的物联网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需求,所以需要解决连接态移动性的问题。
目前为实现该NB-IoT连接态的移动性,通常会将长期演进(英文全称: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的切换流程应用于该NB-IoT。
而由于该NB-IoT不包含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英文全称: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因此导致该NB-IoT无法在控制面进行数据传输,进而导致终端在接入到目标基站后,该终端无法完整的接收切换前未完成的下行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用于有效保证终端在接入到目标基站后能够完整的接收切换前或重选前未完整接收的下行数据,即有效保证该终端下行数据不丢失,从而确保该终端在连接态的移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核心网设备获取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的第一指示消息;然后核心网设备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完成小区重选之后连接的目标基站。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在确认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完成小区变更之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核心网设备为实现下行数据不丢失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进行数据处理:
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核心网设备将发送给源基站的该下行数据进行保存并在保存该下行数据之后启动第一定时器,该源基站为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完成小区重选之前连接的基站;这样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在该第一定时器未超时内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将发送给源基站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并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将该保存的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从而有效的保证该下行数据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若该第一定时器超时后,该核心网设备仍未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该核心网设备将保存的该下行数据删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在未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时,将已保存的下行数据进行删除,能有效的减小存储负担。
基于上述方式,该核心网设备接收用于指示该终端接收该下行数据情况的反馈信息;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已完整接收该下行数据,则该核心网设备删除该下行数据;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未完整接收该下行数据,则触发该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根据该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核心网设备的存储负担和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方式,该核心网设备获取到的该第一指示消息可以是是初始终端上下文消息Initial UE Message或路径转换Path Switch等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各种信令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能有效的提高该核心网设备的兼容性和效率。
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核心网在获取该第一指示消息之前,该核心网设备接收用于指示该终端将执行小区重选或该终端将执行小区变更的指示信令;然后该核心网设备停止向该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该下行数据为该核心网设备向该源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然后,该核心网设备在该第二定时器未超时内获取该第一指示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用于指示该终端将执行小区重选或该终端将执行小区变更的指示信令后,该核心网设备将下行数据暂停,然后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能有效保证该下行数据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若该第二定时器超时后,该核心网设备仍未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即该终端可能连接目标基站失败,这时该核心网设备开始恢复向该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操作,有利于提高该核心网设备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方式,该第一指示消息可以为上行非接入层消息传输UL NAS Transport或其他S1-AP消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各种信令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能有效的提高该核心网设备的兼容性和效率。
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核心网设备在获取该第一指示消息之前,该核心网设备接收用于指示该终端将执行小区重选或该终端将执行小区变更的指示信令;然后该核心网设备开始向该目标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并保持向该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三定时器,该下行数据为该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接着该核心网设备在该第三定时器未超时内获取该第一指示消息;最后,若该核心网设备在该第三定时器未超时内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该核心网设备向该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停止向该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可以采用同时向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的方式,可能有效的保证该下行数据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若该核心网设备在该第三定时器超时后仍未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即该终端有可能连接该目标基站失败,则该核心网设备停止向该目标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操作,有利于提高该核心网设备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方式,该第一指示消息为UL NAS Transport或其他S1-AP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各种信令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能有效的提高该核心网设备的兼容性和效率。
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核心网设备可以为移动性管理网元(英文全称:MobileManagenment Entity,简称:MME)。
实际应用中,该核心网设备还可以是其他实体装置,具体实体装置,此处不做限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该终端在完成小区重选之前或该终端在完成小区变更前所处的源服务小区对应的源基站获取用于指示终端开始执行小区变更或该终端开始执行小区重选的第二指示消息;然后该源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后该的目标服务小区对应的目标基站,以使得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源基站与该目标基站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可能有效的保证该下行数据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当该第二指示消息指示该终端完小区重选时,该源基站接收该目标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指示消息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消息;然后该源基站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最后该源基站接收该目标基站反馈的第二响应消息作为该第二指示消息。在这里该第一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为切换确认消息。其中,该第一请求消息与该第一响应消息都可以是X2-AP消息。若第一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其中在切换请求中有一个信元用于表示是否有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若有,则源基站在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下行数据是源基站未收到确认接收的数据,也可以是未发送出去的数据。第一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还可以在该切换请求中有一个信元用于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下行数据是源基站未收到确认接收的数据,也可以是未发送出去的数据。
当然该第二请求消息和该第二响应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具体情况,此处不做限定。
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当该第二指示消息指示该终端开始执行小区变更时,该源基站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最后该源基站接收该目标基站反馈的第二响应消息作为该第二指示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为切换确认消息。在这里该第二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为切换确认消息。其中,该第二请求消息与该第二响应消息都可以是X2-AP消息。若第二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其中在切换请求中有一个信元用于表示是否有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若有,则源基站在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下行数据是源基站未收到确认接收的数据,也可以是未发送出去的数据。第二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还可以在该切换请求中有一个信元用于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下行数据是源基站未收到确认接收的数据,也可以是未发送出去的数据。
当然该第二请求消息和该第二响应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具体情况,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源基站具体的指示消息采用具体的操作,能有效的提高该源基站的工作效率。
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该源基站通过基站之间的互连接口X2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当然,该源基站在向该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之前,该源基站会接收到该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由于基站间在传递数据时,仅传递数据,对于信令并不转发,因此该核心网设备在发送NAS信息给基站时,需要向该源基站指示发送的是数据还是信令。
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指示消息为上行直传消息UL InformationTransfer或其他无限资源控制RRC消息。具体的消息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上述仅描述了该源基站与该目标基站连接的核心网设备为同一个核心网设备时的场景。在实际应用中,该源基站与该目标基站连接的核心网设备可能会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将对跨核心网设备的场景进行描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源核心网设备获取用于指示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第三指示消息,该源核心网设备为该终端在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前所建立连接的源基站连接的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为该终端在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后所建立连接的目标基站连接的核心网设备;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以使得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核心网设备为实现下行数据不丢失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进行数据处理:
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源核心网设备保存该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一定时器,该下行数据为该源核心网设备通过该源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若该第一定时器超时且该源核心网设备未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该源核心网设备删除该下行数据;若该第一定时器未超时且该源核心网设备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触发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当该第一指示消息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时,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创建数据传输通道的第一请求信息,而该第一请求信息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连接该目标核心网设备的目标基站的第一指示信息后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从该源核心网设备获取该下行数据;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的第一响应消息;最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
其中,该第一请求信息可以为创建数据转发隧道请求create data forwardingtunnel request,该第一响应消息可以为创建数据转发隧道响应create data forwardingtunnel response。具体的信令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当该第一指示消息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时,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创建数据传输通道的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发送;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的第二响应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携带该下行数据。
其中,该第二请求信息可以为创建数据转发隧道请求create data forwardingtunnel request,该第二响应消息可以为创建数据转发隧道响应create data forwardingtunnel response。具体的信令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当该第一指示消息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时,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核心网发送的用于请求该下行数据的第三请求信息,该第三请求信息该第三请求信息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发送;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响应消息,该第三响应消息携带该下行数据。
其中,该第三请求信息可以为上下文和数据请求Context and Data Request,该第三响应消息可以为上下文和数据响应Context and Data Response。具体的信令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当该第一指示消息指示该终端执行小区变更时,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连接该源核心网设备的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该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根据该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数据分配请求;再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的数据分配响应作为该第一指示信息,该数据分配响应在该目标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反馈的切换响应之后发送;其次该源核心网设备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创建数据传输通道的第四请求信息;再其次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的创建数据传输通道的第四响应消息;最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
其中,该数据分配请求可以为前向重分配请求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该数据分配响应可以为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该第四请求信息可以为创建间接数据转发隧道请求Create Indirect data forwarding tunnel request,该第四响应消息可以为创建间接数据转发隧道响应Create Indirect data forwarding tunnel response。具体的信令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当该第一指示消息指示该终端执行小区变更时,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连接该源核心网设备的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该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根据该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数据分配请求;再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的数据分配响应作为该第一指示信息,该数据分配响应在该目标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反馈的切换响应之后发送;其次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请求信息,该第五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下行数据;最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五响应消息,该第五响应消息携带该下行数据。
其中,该数据分配请求可以为前向重分配请求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该数据分配响应可以为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该第五请求信息可以为上下文和数据请求Context and Data Request,该第五响应消息为可以上下文和数据响应Contextand Data Response。具体的信令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该源核心网设备还可以接收用于指示该终端接收该下行数据情况的反馈信息;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已完整接收该下行数据,则该源核心网设备删除该下行数据;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未完整接收该下行数据,则触发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用于指示该终端将执行小区重选或该终端将执行小区变更的指示信令;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停止向该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最后源核心网设备在该第二定时器未超时内获取该第一指示消息。
其中,该指示信令为上行非接入层传输消息UL NAS Transport或其他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上行消息。具体的信令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若该第二定时器超时且该源核心网设备未获取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该源核心网设备向该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
基于上述方式,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创建数据传输通道的第六请求信息,该第六请求信息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基站的第二指示信息后发送,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以及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从该源核心网设备获取该下行数据;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的第六响应消息;最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
其中,该第六请求信息可以为创建间接数据转发隧道请求Create Indirect dataforwarding tunnel request,该第六响应消息可以为创建间接数据转发隧道响应CreateIndirect data forwarding tunnel response。具体的信令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方式,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向该源核心网设备请求下行数据的第七请求信息,该第七请求信息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该第二指示信息后发送;然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的第七响应消息,该第七响应消息携带该下行数据。
其中,该第七请求信息可以为上下文和数据请求Context and Data Request,该第七响应消息可以为上下文和数据响应Context and Data Response。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该源核心网设备接收用于指示该终端将执行小区重选或该终端将执行小区变更的指示信令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开始通过该目标基站向该终端发送该下行数据,并开始通过该源基站向该终端发送该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三定时器;若该源核心网设备在该第三定时器未超时内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该源核心网设备停止通过该源基站向该终端发送该下行数据;若该源核心网设备在该第三定时器超时后未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该源核心网设备停止通过该目标基站向该终端发送该下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终端即将变更服务小区或目标核心网设备请求发送下行数据的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再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其中,该源核心网设备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都可以为移MME。在实际应用中,该源核心网设备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还可以是其他实体装置,具体实体装置,此处不做限定。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该终端在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前所处的源服务小区对应的源基站获取用于指示终端执行小区变更或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的第二指示消息;该源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后该的目标服务小区对应的目标基站,以使得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源基站与该目标基站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可能有效的保证该下行数据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当该第二指示消息指示该终端完小区重选时,该源基站接收该目标基站发送的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指示消息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消息;然后该源基站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最后该源基站接收该目标基站反馈的第二响应消息作为该第二指示消息。在这里该第一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为切换确认消息。其中,该第一请求消息与该第一响应消息都可以是X2-AP消息。若第一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其中在切换请求中有一个信元用于表示是否有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若有,则源基站在收到切换确认消息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下行数据是源基站未收到确认接收的数据,也可以是未发送出去的数据。第一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还可以在该切换请求中有一个信元用于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下行数据是源基站未收到确认接收的数据,也可以是未发送出去的数据。
当然该第二请求消息和该第二响应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具体情况,此处不做限定。
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当该第二指示消息指示该终端开始执行小区变更时,该源基站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最后该源基站接收该目标基站反馈的第二响应消息作为该第二指示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为切换确认消息。在这里该第二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为切换确认消息。其中,该第二请求消息与该第二响应消息都可以是X2-AP消息。若第二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其中在切换请求中有一个信元用于表示是否有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若有,则源基站在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下行数据是源基站未收到确认接收的数据,也可以是未发送出去的数据。第二请求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还可以在该切换请求中有一个信元用于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下行数据是源基站未收到确认接收的数据,也可以是未发送出去的数据。
当然该第二请求消息和该第二响应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具体情况,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源基站具体的指示消息采用具体的操作,能有效的提高该源基站的工作效率。
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该源基站通过基站之间的互连接口X2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当然,该源基站在向该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之前,该源基站会接收到该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由于基站间在传递数据时,仅传递数据,对于信令并不转发,因此该核心网设备在发送NAS信息给基站时,需要向该源基站指示发送的是数据还是信令。
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指示消息为上行直传消息UL InformationTransfer或其他无限资源控制RRC消息。具体的消息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获取方法,包括:在终端与当前源服务小区处于连接状态时,该终端获取该当前源服务小区的第一质量参数;若该第一质量参数低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该终端获取测量小区集合;然后该终端对该测量小区集合中的各测量小区进行测量得到第二质量参数集合;最后该终端根据第二预设阈值或按照使用第二质量参数按照小区重选规则进行计算排序从该第二质量参数集合中确定与第二质量参数对应的目标服务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终端在自身确定目标服务小区,减少了连接态中的测量耗能,节省了终端的功耗。
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测量小区集合包括:该终端在空闲态测量得到的质量参数超过预设值的小区,该终端在空闲态测量得到的质量参数排序靠前的小区,该终端可连接的小区,该终端接收到的广播消息中小区列表中的小区,该终端接收到的该广播消息中的频点信息相关的小区其中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集中测量小区的选择范围,从而节省终端的测量次数,节省了终端的功耗。
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将该目标小区的信息通过上行直传消息上报给该当前源服务小区对应的源基站。其中该目标小区的信息可以包括该目标服务小区的标识ID或该目标服务小区的索引值。
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将该目标小区通过上行直传消息上报给该当前源服务小区对应的源基站之后,该源基站可以确定一个目标基站;然后该源基站向该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源基站接收该目标基站反馈的切换响应消息;该终端接收该源基站通过RRC连接释放消息或下行直传消息发送目标小区的信息。其中该终端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上行直传消息至少一种方式向目标基站发送小区变更确认消息。
基于上述方式,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时,该终端可以通过相应的信令向该目标基站指示建立连接的原因,该连接原因可以是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也可以是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还可以是该终端与网络的连接中断,需要再次连接等,具体的原因,此处不做限定。同进该终端采用的信令也可以有多种,此处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方式,该终端在与目标基站进行随机接入时,该终端可以通过具体的专用信令或系统广播获取non-anchor Carrier的配置。其中专用信令可以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或RRC Connection release等消息,系统消息可以是SIB1,SIB2等系统消息,具体情况,此处不做限定。关于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包括:随机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随机接入资源的起始时间,随机接入资源的载波偏移量,随机接入资源的子载波数,随机接入资源消息3的子载波起始位置,最大前导码尝试次数,每个前导码重复的次数,随机接入响应的对应NPDCCH重复次数,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起始位置,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偏移量等信息。而该non-anchor Carrier的配置对应随机接入响应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响应的对应NPDCCH重复次数,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起始位置,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偏移量等信息,具体的情况,此处不做限定。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该核心网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核心网设备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核心网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指示消息,该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
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目标基站为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完成小区重选之后连接的基站。
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核心网设备包括:
收发器,处理器,总线;
该收发器与该处理器通过该总线相连;
该收发器,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第一指示消息,该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目标基站为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完成小区重选之后连接的基站。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基站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指示消息,该第二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开始执行小区变更或该终端开始执行小区重选,该源基站为该终端在完成小区重选之前或该终端在完成小区变更前所处的源服务小区对应的基站;
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以使得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该目标基站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后该的目标服务小区对应的基站。
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基站包括:
收发器,处理器,总线;
该收发器与该处理器通过该总线相连;
该收发器,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第二指示消息,该第二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开始执行小区变更或该终端开始执行小区重选,该源基站为该终端在完成小区重选之前或该终端在完成小区变更前所处的源服务小区对应的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以使得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该目标基站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后该的目标服务小区对应的基站。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该核心网设备在确认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完成小区变更之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可以有效的保证下行数据在小区变更或小区重选后不丢失,进而保证该终端在移动状态下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小区获取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所示的网络系统,该网终端系统包括,基站,终端与核心网设备。该网络系统中可以有多个基站,多个核心网设备以及多个终端。基站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通过S1接口进行数据传递,基站与基站之间通过X2口进行数据传递,该终端通过基站与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终端可以空闲状态下进行小区重选,也可以在连接状态下进行小区变更,在这两种情况下,该终端都需要由通过源服务小区对应的基站与核心网进行数据交互变为通过目标服务小区对应的基站与核心网进行数据交互。
目前3GPP标准在研究基于蜂窝网络,通过设计新的空口,充分利用窄带技术的特点,来承载IoT业务,这一类IoT被称为窄带物联网。而NB-IoT主要针对低移动性的终端和应用,只实现了空闲态的移动性功能,但是具有移动性的物联网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需求,所以需要解决连接态移动性的问题。目前为实现该NB-IoT连接态的移动性,通常会将LTE的切换流程应用于该NB-IoT。而由于该NB-IoT不包含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英文全称: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因此导致该NB-IoT无法在控制面进行数据传输,进而导致终端在接入到目标基站后,该终端无法完整的接收切换前未完成的下行数据。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核心网设备获取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的第一指示消息;核心网设备将下行数据通过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完成小区重选之后连接的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
具体请参阅如下几个实施例,其中,图2至图12为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图13至图22为终端进行小区变更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具体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共用一个核心网设备。
201、核心网设备保存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一定时器。
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时,将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并启动第一定时器。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长预告配置,具体时长此处不做限定。该核心网设备可以是MME也可以是其他核心网设备,如SGW,具体形式此处不做限定,只要可以有效保证数据不丢失即可。本实施例中以MME为例,该第一定时器的时长为10秒。该MME向源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则该MME会将这五个数据包进行保存,并启动该第一定时器。当然,该MME可以发送完数据包1启动定时器1,发送完数据包2,启动定时器2,…以此类推,这些定时器的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时该MME也可以发完五个包后启动1个定时器。具体使用形式不限。
202、目标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该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
该终端在进行小区重选,在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成功之后,该目标基站会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通知该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
本实施例中,若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要进行连接,在RRC连接建立请求或RRC连接重建立请求等信息等中,该终端还可以携带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进行连接的原因,比如可以指示当前进行连接的原因是因为小区重选,也可以指示当前进行连接的原因是网络中断,需要重新连接数据;也可以指示当前连接的原因为小区变更,具体的原因,此处不做限定。具体的,由于NB-IOT中有两种数据传输方案,一种是基于控制面传输的方案,另一种是基于用户面传输的方案。对于控制面方案来说,终端与目标基站建立连接时可以通过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携带小区重选或者其他原因值,基站接收建立连接请求后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给终端,终端回复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给基站。
而对于使用用户面传输数据的方案来说,终端可以发送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携带区重选或者其他原因值。基站接收建立连接请求后发送RRC连接重建立消息给终端,终端回复RRC连接重建立完成消息给基站。
基站与终端建立起RRC连接后,基站将发送初始UE消息或者路径转换消息给核心网设备,该消息也携带终端建立连接的原因值。则核心网获知具体建立连接的原因。
具体的,对于控制面传输方案,如果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如果终端还有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下行确认消息没有收到,则终端可以通知NAS层,NAS层做决定恢复连接。终端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给目标基站,并携带一个原因值,指示本次建立连接是因为需要从核心网侧收到确认消息或者其他原因。目标基站可将此消息通过initial UE message发送给核心网。从而核心网知道建立连接的原因。
或者在这种场景下,终端在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时携带原因值为MT,并在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时,发送服务请求消息中增加一个信元,表示至此建立的原因,进而通过基站使用initial UE message发送给核心网。从而核心网知道建立连接的原因。
又或者,此种场景,终端发起跟踪区更新流程。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该终端在与目标基站进行随机接入时,该终端可以通过具体的专用信令或系统广播获取non-anchor Carrier的配置。其中专用信令可以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或RRC Connection release等消息,系统消息可以是SIB1,SIB2等系统消息,具体情况,此处不做限定。关于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包括:随机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随机接入资源的起始时间,随机接入资源的载波偏移量,随机接入资源的子载波数,随机接入资源消息3的子载波起始位置,最大前导码尝试次数,每个前导码重复的次数,随机接入响应的对应NPDCCH重复次数,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起始位置,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偏移量等信息。而该non-anchor Carrier的配置对应随机接入响应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响应的对应NPDCCH重复次数,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起始位置,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偏移量等信息,具体的情况,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消息可以是该目标基站在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InitialUE Message或Path Switch等消息。具体的消息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该目标基站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后也未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说明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失败或者是该终端在该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期间并未进行小区重选,则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将该保存的下行数据删除。比如在该MME保存该五个数据包之后过了10秒,该MME未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发送的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的消息,则该MME将这五个数据包删除。
203、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
该核心网设备将保存的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本实施例中,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的过程中,该终端还可以将接收下行数据的情况进行反馈。而该终端将接收下行数据的情况进行反馈可以是如下方式,比如若该终端还未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发反馈信息;若该终端已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不发反馈信息。当然也可以相反的,若该终端还未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不发反馈信息;若该终端已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发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携带在RRC连接建立请求信令或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而该目标基站在接收该反馈信息之后,该目标基站还可以将反馈信息携带在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初始化终端信息Initial UE Message或者数据通路切换Path Switch中,即通知该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已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或该终端还未完整接收到该下行数据。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已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删除该下行数据;若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还未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该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再通过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具体的反馈方式以及反馈信息的发送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则该终端可以判断自身是否接收到了该五个数据包,若该终端完整的接收到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五个数据包,则该终端可以通过该目标基站向该核心网设备反馈该终端已完整接收到这五个数据包,这时该核心网设备就不用通过该目标基站再向该终端发送这五个数据。若该终端确定自身只接收到数据包1,数据包2以及数据包3这三个数据包,则该终端可以通过该目标基站向该核心网设备反馈该终端未完整接收到五个数据包,这时该终端可以将已接收到的数据包1,数据包2以及数据包3进行删除,然后重新接收该核心网设备通过该目标基站向该终端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五个数据包。若终端终端确定自身只接收到数据包1,数据包2以及数据包3这三个数据包,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反馈接收到的数据包序号或者索引值,核心网设备则可以删除保存的前三个包,而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第四个和第五个包。若核心网设备只发了一个数据包,而终端未完整接收,则向网络侧反馈,并将未接收完整的NAS包进行删除,而MME重新通过目标基站进行发送该NAS包。具体的,UE知道NAS包可以根据每个数据的序号来获知接收了哪个包,反馈时可以反馈包序号,也可以反馈本次连接接受了几个NAS包,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204、目标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终端。
该目标基站将下行数据转发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确定该终端如何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上行数据。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从首个未收到源基站发送确认接收的数据包开始向目标基站发送;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开始建立连接的时候,该源基站就可以将已按序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同时该终端还可以在发送上行数据时,可以指示该上行数据是NAS信令还是NAS数据。并且该终端在发送数据时,还可以发送上行数据包的NAS Count,若发送小区重选,切换或者小区变更等情况,基站可以转发正确接收的但乱序的数据包和序号给目标基站,终端可以向目标基站发送未被确认接收的NAScount值对应的NAS包。
本实施例中,该核心网设备将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核心网设备将该保存的下行数据再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的核心网设备。
301、源核心网设备保存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一定时器。
源核心网设备通过源基站给终端发送下行数据时,将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并启动第一定时器。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长预告配置,具体时长此处不做限定。该核心网设备可以是MME也可以是其他核心网设备,如SGW,具体形式此处不做限定,只要可以将有效保证数据不丢失即可。本实施例中以MME为例,该第一定时器的时长为10秒。在小区重选前,该源MME向源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则该MME会将这五个数据包进行保存,并启动该第一定时器。
302、目标基站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令。
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会在建立连接的消息中,如RRC连接建立请求,RRC连接重建立请求,RRC连接建立完成,RRC重建立完成等消息中携带源基站的信息,以及源核心网设备的信息等内容,如GUTI。目标基站会将携带相关信息的内容转发给目标核心网设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的消息可以看作为第一指令,并且该指令可以指示核心网是否进行数据获取,若需要获取数据,则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向该源核心网设备请求该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该目标基站可以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Initial UE Massage,同时该Initial UE Massage中携带一个字段或信元用于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向源核心网设备请求该下行数据,这样该Initial UE Massage才可以作为该第一指令。比如,在本实施例中,该目标基站可以向该目标MME发送Initial UE Massage,并在该Initial UEMassage携带一个字段1100用于该目标MME需要向源MME请求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
303、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
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可以为create data forwarding tunnelrequest,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304、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
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同意建立该数据传输通道。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可以为create data forwarding tunnel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305、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数据传输通道建立完成之后,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比如该源MME向该目标MME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
306、目标核心网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源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将该下行数据转发给该目标基站。比如,本实施例中,该目标MME将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307、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确定该终端如何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上行数据。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从首个未收到源基站发送确认接收的数据包开始向目标基站发送;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开始建立连接的时候,该源基站就可以将已按序连续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保存的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的核心网设备。
步骤401至步骤403与步骤301至步骤30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04、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并携带下行数据。
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同意建立该数据传输通道并在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中携带该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可以为create data forwarding tunnel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405至步骤406与步骤306至步骤307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保存的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的核心网设备。
步骤501至步骤502与步骤301至步骤30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503、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
在该目标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向该源核心网设备请求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指令之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可以直接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可以为Context and Data Request,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504、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并携带下行数据。
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同意发送上下文信息以及该下行数据,并在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中携带该下行数据和该上下文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可以为Context and Data 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505至步骤506与步骤306至步骤307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保存的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相同的核心网设备。
601、终端向源基站发送指示信令,该指示信令用于指示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
终端在进行小区重选前向源基站发送指示信令,该指示信令用于通知该源基站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
本实施例中,该指示信令携带了小区重选指示,S-TMSI,目标基站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附加在RRC消息中,如RRC连接建立请求,RRC连接重建立请求;也可以附加在NAS消息中,比如UL Information Transfer。本实施例中,以MME为例。即可以作为NAS层的通知消息承载在RRC信令中,也可以在RRC消息中增加一个字段来通知小区重选。
602、源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
该源基站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指示信令之后,该源基站需要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通知该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的通知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通知消息可以是UL NAS Transport信令也可以是其他S1-AP消息。具体可以是使用NAS层的消息承载在S1-AP消息中来通知核心网,也可以直接在S1-AP消息或者信令中增加一个字段来指示核心网。具体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603、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
该核心网设备在获知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之后,该核心网设备启动第二定时器,该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长预告配置,具体时长此处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该MME停止向该源基站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五个数据包。
604、目标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该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
在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成功之后,该目标基站会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通知该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消息可以是该目标基站在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InitialUE Message或Path Switch等消息。具体的消息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该目标基站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也未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说明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失败。这时该终端将恢复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比如在该MME在该第二定时器超时后,该MME未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发送的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的消息,则该MME将重新开始向源基站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五个数据包。
605、核心网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将未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606、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将下行数据转发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确定该终端如何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上行数据。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从首个未收到源基站发送确认接收的数据包开始向目标基站发送;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开始建立连接的时候,该源基站就可以将已按序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的消息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暂停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的核心网设备。
步骤701与步骤6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702、源基站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
该源基站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指示信令之后,该源基站需要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通知该源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的通知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通知消息可以是UL NAS Transport信令也可以是S1-AP消息。具体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703、源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
该源核心网设备在获知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启动第二定时器,该源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长预告配置,具体时长此处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该源MME停止向该源基站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五个数据包。
704、目标基站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指令,该通知指令用于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并通知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请求数据。
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目标基站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该通知指令,该通知指令用于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并通知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向该源核心网设备请求该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该目标基站可以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Initial UE Massage,同时该Initial UE Massage中携带一个字段或信元用于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向源核心网设备请求该下行数据,这样该Initial UE Massage才可以作为该第一指令。比如,在本实施例中,该目标基站可以向该目标MME发送Initial UE Massage,并在该Initial UEMassage携带一个字段1100用于该目标MME需要向源MME请求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
705、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
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可以为create data forwarding tunnelrequest,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706、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
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同意建立该数据传输通道。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可以为create data forwarding tunnel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707、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数据传输通道建立完成之后,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比如该源MME向该目标MME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转发数据时,可以进行最后一个包指示,也可以是结束转发数据指示。当目标核心网设备接收目标基站指示信息后,向S-gw发送路径切换指示,表示从此目标MME为UE转发数据。
708、目标核心网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源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将该下行数据转发给该目标基站。比如,本实施例中,该目标MME将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709、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与目标基站建立连接后,目标基站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initial UEmessage或者path switch,目标核心网设备通过终端由基站转发的指示信息获得源MME和源基站的信息,目标核心网设备可以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一条信息,指示终端已经和目标核心网设备建立连接,触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建立数据通道或者传递数据请求,目标核心网设备回复响应消息。然后源核心网设备将数据转发给目标核心网设备。我们还可以确定该终端如何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上行数据。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从首个未收到源基站发送确认接收的数据包开始向目标基站发送;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开始建立连接的时候,该源基站就可以将已按序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的消息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暂停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的核心网设备。
步骤801至步骤805与步骤701至步骤705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806、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并携带下行数据。
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同意建立该数据传输通道并在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中携带该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可以为create data forwarding tunnel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807至步骤808与步骤708至步骤709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的消息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暂停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的核心网设备。
步骤901至步骤904与步骤701至步骤70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905、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
在该目标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向该源核心网设备请求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指令之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可以直接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可以为Context and Data Request,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906、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并携带下行数据。
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同意发送上下文信息以及该下行数据,并在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中携带该下行数据和该上下文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可以为Context and Data 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907至步骤908与步骤708至步骤709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的消息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暂停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10,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则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相同的核心网设备。
步骤1001至步骤1002与步骤601至步骤60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003、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三定时器。
该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用于指示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的第一指示消息之后,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启动第三定时器,同时该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S1接口向该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维持该核心网设备通过S1接口向该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1004、源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该目标基站可以在与该终端建立连接之后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而该源基站可以在与该终端保持连接的时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若该核心网设备采用如上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若终端已收到NASPDU但源基站未收到该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这时若目标基站再次发送该NAS PDU,即该终端接收到了两个NAS PDU。由于NAS PDU没有序号,则该终端可以将该NAS PDU通过NAScount在NAS层解决,即当发现相同的NAS count后,则删除一个NAS count对应的数据包。
1005、目标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第一指示消息指示该终端完小区重选。
在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成功之后,该目标基站会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通知该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消息可以是该目标基站在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InitialUE Message或Path Switch等消息。具体的消息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该目标基站在第三定时器超时后也未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说明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失败。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将停止向目标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同时维持该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的动作。
1006、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在该核心网设备获知该终端已经完成小区重选之后,该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若该源基站还有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则该源基站会将有序连续接收的数据继续发送给核心网设备,而其他乱序和未确认的数据包则丢弃。同时,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将会从首个未接收的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若出现重复数据包,则交由NAS层处理。
本实施例中,该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的消息后,该核心网设备将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也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11,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则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的核心网设备。
步骤1101至步骤1102与步骤701至步骤70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103、源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目标核心网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三定时器。
终端将指示性信息由源基站发送给源核心网设备,指示信息包括目标核心网设备和目标基站的信息,包括具体的ID,小区标识等,源核心网设备根据信息找到目标核心网设备,并发送建立数据通道请求以及指示原因,目标核心网设备收到消息后,发送给目标基站,表示小区重选或者变更请求,若目标基站决策同意,则将相应配置信息携带在响应消息中并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目标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目标基站的消息后,目标核心网设备回复建立数据通道请求确认,并将目标基站发送的信息转发给源核心网,并发送给终端。源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目标核心网设备确认消息后,将下行数据转发给目标核心网设备。可选的,源核心网设备可以直接发送数据传输请求,目标核心网发送响应信息,响应信息可以直接携带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相关配置信息,这里使用GTP-协议,源核心网设备收到响应信息后,将数据通过信令进行直接传输。
可选的,目标核心网设备接收数据后,启动第三定时器,在第三定时器内收到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信息,则目标核心网设备通知源核心网设备停止发送数据给源基站,若第三定时器超时,目标核心网设备仍未接收到终端的建立连接的信息,则目标核心网设备停止发送数据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将相关数据进行删除。
1104、源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该目标基站可以在与该终端建立连接之后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而该源基站可以在与该终端保持连接的时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若该源核心网设备采用如上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若终端已收到NAS PDU但源基站未收到或解错该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这时若目标基站再次发送该NASPDU,即该终端接收到了两个NAS PDU。由于NAS PDU没有序号,则该终端可以将该NAS PDU通过NAS count在NAS层解决,即当发现相同的NAS count后,则删除一个NAS count对应的数据包。在核心网侧出现重复包,解决方法相同。
1105、目标基站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指令,获得该信令后,目标核心网设备得知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
在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成功之后,该目标基站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通知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
本实施例中该通知指令可以是该目标基站在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的InitialUE Message或Path Switch等消息。具体的消息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1106、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
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获知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将会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的通知消息。
本实施例中,若该目标基站在第三定时器超时后也未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该通知指令,则说明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失败。同时该目标核心网设备也不会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该通知消息,这样该源核心网设备可以将停止向目标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同时维持该源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的动作。
1107、源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在该源核心网设备获知该终端已经完成小区重选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并停止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若该源基站还有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则该源基站会将有序连续接收的数据继续发送给核心网设备,而其他乱序和未确认的数据包则丢弃。同时,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将会从首个未接收的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重选的消息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也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12,该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由基站侧进行数据传递。
1201、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重选。
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目标基站会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有关于该源基站的信息,该目标基站可以根据该源基站的信息通过X2接口向该源基站发送用于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的指示信息。具体消息可以是小区重选指示,RLF indication中增加一个字段指示,具体消息不限。
1202、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在该源基站获知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后,该源基站向该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或者其他X2消息。
1203、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该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源基站的切换请求之后,该目标基站可以向该源基站发送一个切换确认消息或者其他X2消息。这样该目标基站与该源基站之间将会将切换信令作为该目标基站与该源基站之间的一个连接信令。
1204、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该源基站通过基站之间的X2接口向该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该目标基站与该源基站之间对于数据进行传递时,该目标基站与该源基站可以在切换请求中增加一个信元,用于转发数据,信元名称可以为dataforwarding for NAS PDU;或者该目标基站与该源基站之间使用一条增加有转发下行数据的X2-AP信令,信元名称可以为,DL data forwarding;或者该源基站在向该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命令(handover request)时,在切换请求中增加用于指示有数据要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元,并在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该源基站再发送一条用于传递数据信令给目标基站,这时该信令包含信元可以是data forwarding for NAS PDU;或者该目标基站建立一个对应于SRB1的X2承载,并建立一个新的E-RAB对应一个EPS承载,和一个用于承载该E-RAB的数据的隧道。该目标基站在该隧道建立完成后将对应的隧道地址发送给源基站,这样该源基站再通过该隧道将数据转发给该目标基站。这里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给目标基站可以有多种方式,此处不做限定。同时该源基站在转发数据完成后,向目标基站进行最后一个包指示,或者结束发送数据指示。这样目标基站可以先将源基站发送的数据发送给终端或核心网,然后在发送从核心网或终端获得的新数据,避免出现乱序情况。
1205、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将从该源基站获取到的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该目标基站为保证从源基站获取的数据能够按序发送,目标基站从源基站获取完数据后,再与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行信令交互,接收下行数据;或者目标基站先发送完从源基站获取的下行数据再接收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具体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源基站与该目标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13,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相同核心网设备。
1301、核心网设备保存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一定时器。
核心网设备通过源基站给终端发送下行数据时,将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并启动第一定时器。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长预告配置,具体时长此处不做限定。该核心网设备可以是MME也可以是其他核心网设备,如SGW,具体形式此处不做限定,只要可以将有效保证数据不丢失即可。本实施例中以MME为例,该第一定时器的时长为10秒。在小区重选前,该MME向源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则该MME会将这五个数据包进行保存,并启动该第一定时器。
1302、目标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该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
在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成功之后,该目标基站会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通知该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已完成小区变更。
本实施例中,若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要进行连接,在RRC连接建立请求或RRC连接重建立请求等信息等中,该终端还可以携带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进行连接的原因,比如可以指示当前进行连接的原因是因为小区重选,也可以指示当前进行连接的原因是网络中断,需要重新连接数据;也可以指示当前连接的原因为小区变更,具体的原因,此处不做限定。具体的,由于NB-IOT中有两种数据传输方案,一种是基于控制面传输的方案,另一种是基于用户面传输的方案。对于控制面方案来说,终端与目标基站建立连接时可以通过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携带小区重选或者其他原因值,基站接收建立连接请求后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给终端,终端回复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给基站。
而对于使用用户面传输数据的方案来说,终端可以发送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携带区重选或者其他原因值。基站接收建立连接请求后发送RRC连接重建立消息给终端,终端回复RRC连接重建立完成消息给基站。
基站与终端建立起RRC连接后,基站将发送初始UE消息或者路径转换消息给核心网设备,该消息也携带终端建立连接的原因值。则核心网获知具体建立连接的原因。
具体的,对于控制面传输方案,如果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如果终端还有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下行确认消息没有收到,则终端可以通知NAS层,NAS层做决定恢复连接。终端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给目标基站,并携带一个原因值,指示本次建立连接是因为需要从核心网侧收到确认消息或者其他原因。目标基站可将此消息通过initial UE message发送给核心网。从而核心网知道建立连接的原因。
或者在这种场景下,终端在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时携带原因值为MT,并在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时,发送服务请求消息中增加一个信元,表示至此建立的原因,进而通过基站使用initial UE message发送给核心网。从而核心网知道建立连接的原因。
又或者,此种场景,终端发起跟踪区更新流程。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该终端在与目标基站进行随机接入时,该终端可以通过具体的专用信令或系统广播获取non-anchor Carrier的配置。其中专用信令可以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或RRC Connection release等消息,系统消息可以是SIB1,SIB2等系统消息,具体情况,此处不做限定。关于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包括:随机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随机接入资源的起始时间,随机接入资源的载波偏移量,随机接入资源的子载波数,随机接入资源消息3的子载波起始位置,最大前导码尝试次数,每个前导码重复的次数,随机接入响应的对应NPDCCH重复次数,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起始位置,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偏移量等信息。而该non-anchor Carrier的配置对应随机接入响应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响应的对应NPDCCH重复次数,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起始位置,随机接入响应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偏移量等信息,具体的情况,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消息可以是该目标基站在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InitialUE Message或Path Switch等消息。具体的消息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该目标基站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后也未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说明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失败或者是该终端在该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期间并未进行小区重选,则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将该保存的下行数据删除。比如在该MME保存该五个数据包之后过了10秒,该MME未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发送的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的消息,则该MME将这五个数据包删除。
1303、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
该核心网设备将保存的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本实施例中,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的过程中,该终端还可以将接收下行数据的情况进行反馈。而该终端将接收下行数据的情况进行反馈可以是如下方式,比如若该终端还未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发反馈信息;若该终端已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不发反馈信息。当然也可以相反的,若该终端还未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不发反馈信息;若该终端已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发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携带在RRC连接建立请求信令或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而该目标基站在接收该反馈信息之后,该目标基站还可以将反馈信息携带在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初始化终端信息Initial UE Message或者数据通路切换Path Switch中,即通知该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已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或该终端还未完整接收到该下行数据。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已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删除该下行数据;若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还未完整接收了该下行数据,则该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再通过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具体的反馈方式以及反馈信息的发送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则该终端可以判断自身是否接收到了该五个数据包,若该终端完整的接收到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五个数据包,则该终端可以通过该目标基站向该核心网设备反馈该终端已完整接收到这五个数据包,这时该核心网设备就不用通过该目标基站再向该终端发送这五个数据。若该终端确定自身只接收到数据包1,数据包2以及数据包3这三个数据包,则该终端可以通过该目标基站向该核心网设备反馈该终端未完整接收到五个数据包,现时该终端可以将已接收到的数据包1,数据包2以及数据包3进行删除,然后重新接收该核心网设备通过该目标基站向该终端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五个数据包。若终端终端确定自身只接收到数据包1,数据包2以及数据包3这三个数据包,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反馈接收到的NAS包序号或者索引值,核心网设备则可以删除保存的前三个包,而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第四个和第五个包。若核心网设备只发了一个NAS包,而终端未完整接收,则向核心网设备反馈,并将未接收完整的NAS包进行删除,而核心网设备重新通过目标基站进行发送该NAS包。具体的,终端知道NAS包可以根据每个数据的序号来获知接收了哪个包,反馈时可以反馈包序号,也可以反馈本次连接接受了几个NAS包,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1304、目标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终端。
该目标基站将下行数据转发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确定该终端如何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上行数据。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从首个未收到源基站发送确认接收的数据包开始向目标基站发送;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开始建立连接的时候,该源基站就可以将已按序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
本实施例中,该核心网设备将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核心网设备将该保存的下行数据再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14,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核心网设备。
步骤1401与步骤13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402、源基站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示包括目标基站的信息以及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
该源基站在进行切换决策之后,该源基站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了该目标基站的信息以及该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切换请求可以是HO Required信令,也可以有其他信令表示,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1403、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数据分配请求。
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根据该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数据分配请求。
本实施例中,该数据分配请求可以为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信令,也可以为其他信令,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1404、目标核心网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数据分配请求之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向该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本实施例中,该切换请求可以是HO Required信令,也可以有其他信令表示,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1405、目标基站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响应。
该目标基站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切换响应。
本实施例中,该切换响应可以是HO Response信息,也可以有其他信令表示,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1406、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数据分配响应。
在该目标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目标基站反馈的切换响应之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反馈数据分配响应。
本实施例中,该数据分配响应可以为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信令,也可以为其他信令,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1407、源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的数据分配响应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通知该源基站可以进行切换了,
本实施例中,该切换命令可以是HO command信令,也可以是其他信令,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1408、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
该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可以为Create Indirect dataforwarding tunnel request,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1409、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
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之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会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用于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同意建立该数据传输通道。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可以为Create Indirect dataforwarding tunnel 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1410、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数据传输通道建立完成之后,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比如该源MME向该目标MME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
1411、目标核心网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源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将该下行数据转发给该目标基站。比如,本实施例中,该目标MME将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1412、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确定该终端如何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上行数据。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从首个未收到源基站发送确认接收的数据包开始向目标基站发送;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开始建立连接的时候,该源基站就可以将已按序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保存的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15,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核心网设备。
步骤1501至步骤1507与步骤1401至步骤1407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508、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
在该目标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向该源核心网设备请求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指令之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可以直接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可以为Context and Data Request,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1509、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并携带下行数据。
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同意发送上下文信息以及该下行数据,并在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中携带该下行数据和该上下文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可以为Context and Data 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1510至步骤1511与步骤1411至步骤141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保存,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保存的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16,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相同核心网设备。
1601、源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
源基站在进行切换决策之后,该源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该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
在本实施例中,该源基站可以发送一条S1-AP消息通知该核心网设备,信令名称可以为HO indication,也可以为其他信令,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1602、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
该核心网设备在获知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之后,该核心网设备启动第二定时器,该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长预告配置,具体时长此处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该MME停止向该源基站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五个数据包。
1603、目标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该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
在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成功之后,该目标基站会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通知该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已完成小区变更。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消息可以是该目标基站在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InitialUE Message或Path Switch等消息。具体的消息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该目标基站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也未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说明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失败。这时该终端将恢复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比如在该MME在该第二定时器超时后,该MME未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发送的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重选的消息,则该MME将重新开始向源基站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五个数据包。
1604、核心网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将未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1605、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将下行数据转发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确定该终端如何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上行数据。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从首个未收到源基站发送确认接收的数据包开始向目标基站发送;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开始建立连接的时候,该源基站就可以将已按序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的消息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暂停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17,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核心网设备。
1701、源基站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
源基站在进行变更决策之后,该源基站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该源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
在本实施例中,该源基站可以发送一条S1-AP消息,如UL NAS Transport通知该源核心网设备,信令名称可以为HO indication,也可以为其他信令,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1702、源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
该源核心网设备在获知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启动第二定时器,该源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长预告配置,具体时长此处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该源MME停止向该源基站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五个数据包。
1703、目标基站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指令,该通知指令用于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变更并通知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请求数据。
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目标基站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该通知指令,该通知指令用于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变更并通知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向该源核心网设备请求该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该目标基站可以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Initial UE Massage,同时该Initial UE Massage中携带一个字段或信元用于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向源核心网设备请求该下行数据,这样该Initial UE Massage才可以作为该第一指令。比如,在本实施例中,该目标基站可以向该目标MME发送Initial UE Massage,并在该Initial UEMassage携带一个字段1100用于该目标MME需要向源MME请求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
1704、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
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可以为create data forwarding tunnelrequest,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1705、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
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同意建立该数据传输通道。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可以为create data forwarding tunnel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1706、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数据传输通道建立完成之后,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比如该源MME向该目标MME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
1707、目标核心网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源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将该下行数据转发给该目标基站。比如,本实施例中,该目标MME将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5这个五个数据包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1708、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确定该终端如何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上行数据。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从首个未收到源基站发送确认接收的数据包开始向目标基站发送;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开始建立连接的时候,该源基站就可以将已按序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
可选的,也可由目标核心网设备先发送一个小区变更完成指示,进而触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通道或者发送数据和上下文请求消息,并接收目标核心网设备的响应信息。数据可以在请求中发送,也可以接收响应后发送。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的消息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暂停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18,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核心网设备。
步骤1801至步骤1804与步骤1701至步骤170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805、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并携带下行数据。
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创建数据传输通道请求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同意建立该数据传输通道并在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中携带该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该创建数据传输通道响应可以为create data forwarding tunnel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1806至步骤1807与步骤1707至步骤1708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的消息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暂停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19,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核心网设备。
步骤1901至步骤1903与步骤1701至步骤170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904、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
在该目标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该目标核心网设备需要向该源核心网设备请求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指令之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可以直接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可以为Context and Data Request,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1905、源核心网设备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并携带下行数据。
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上下文信息和数据请求消息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反馈一个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用于指示该源核心网设备同意发送上下文信息以及该下行数据,并在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中携带该下行数据和该上下文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文信息和数据响应可以为Context and Data Response,具体的信令,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1906至步骤1907与步骤1707至步骤1708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的消息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暂停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在该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该下行数据再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而再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20,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相同核心网设备。
步骤2001与步骤16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2002、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三定时器。
该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用于指示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的第一指示消息之后,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启动第三定时器,同时该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S1接口向该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维持该核心网设备通过S1接口向该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2003、源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该目标基站可以在与该终端建立连接之后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而该源基站可以在与该终端保持连接的时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若该核心网设备采用如上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若终端已收到NASPDU但源基站未收到该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这时若目标基站再次发送该NAS PDU,即该终端接收到了两个NAS PDU。由于NAS PDU没有序号,则该终端可以将该NAS PDU通过NAScount在NAS层解决,即当发现相同的NAS count后,则删除一个NAS count对应的数据包。
2004、目标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第一指示消息指示该终端完小区变更。
在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成功之后,该目标基站会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通知该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已完成小区变更。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消息可以是该目标基站在发送给该核心网设备的InitialUE Message或Path Switch等消息。具体的消息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该目标基站在第三定时器超时后也未向该核心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消息,则说明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失败。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将停止向目标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同时维持该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的动作。
2005、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在该核心网设备获知该终端已经完成小区变更之后,该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若该源基站还有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则该源基站会将有序连续接收的数据继续发送给核心网设备,而其他乱序和未确认的数据包则丢弃。同时,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将会从首个未接收的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本实施例中,该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的消息后,该核心网设备将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也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21,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由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源基站与目标基站连接不同核心网设备。
步骤2101与步骤17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2102、源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三定时器。
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用于指示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的第一指示消息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可以启动第三定时器,同时该源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S1接口向该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维持该源核心网设备通过S1接口向该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2103、源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该目标基站可以在与该终端建立连接之后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而该源基站可以在与该终端保持连接的时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若该源核心网设备采用如上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若终端已收到NAS PDU但源基站未收到该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这时若目标基站再次发送该NAS PDU,即该终端接收到了两个NAS PDU。由于NAS PDU没有序号,则该终端可以将该NAS PDU通过NAScount在NAS层解决,即当发现相同的NAS count后,则删除一个NAS count对应的数据包。
2104、目标基站向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指令,该通知指令用于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变更。
在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成功之后,该目标基站会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通知该目标核心网设备该终端已完成小区变更。
本实施例中该通知指令可以是该目标基站在发送给该目标核心网设备的InitialUE Message或Path Switch等消息。具体的消息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2105、目标核心网设备向源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变更。
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在获知该终端已完成小区变更后,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将会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指示该终端已完成小区变更的通知消息。
本实施例中,若该目标基站在第三定时器超时后也未向该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该通知指令,则说明该终端连接目标基站失败。同时该目标核心网设备也不会向该源核心网设备发送该通知消息,这样该源核心网设备可以将停止向目标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同时维持该源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的动作。
2106、源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停止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在该源核心网设备获知该终端已经完成小区变更之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停止向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并停止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若该源基站还有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则该源基站会将有序连续接收的数据继续发送给核心网设备,而其他乱序和未确认的数据包则丢弃。同时,在该终端与该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将会从首个未接收的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本实施例中,该源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终端即将进行小区变更的消息后,该源核心网设备将既向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也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这样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具体请参阅图22,该终端进行小区变更,由基站侧进行数据传递。
2201、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在该源基站完成切换决策之后,该源基站向该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2202、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该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源基站的切换请求之后,该目标基站可以向该源基站发送一个切换确认消息。这样该目标基站与该源基站之间将会将切换信令作为该目标基站与该源基站之间的一个连接信令。
2203、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该源基站通过基站之间的X2接口向该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该目标基站与该源基站之间对于数据进行传递时,该目标基站与该源基站可以在切换请求中增加一个信元,用于转发数据,信元名称可以为dataforwarding for NAS PDU;或者该目标基站与该源基站之间使用一条增加有转发下行数据的X2-AP信令,信元名称可以为,DL data forwarding;或者该源基站在向该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命令(handover request)时,在切换请求中增加用于指示有数据要发送给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元,并在接收到该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该源基站再发送一条用于传递数据信令给目标基站,这时该信令包含信元可以是data forwarding for NAS PDU;或者该目标基站建立一个对应于SRB1的X2承载,并建立一个新的E-RAB对应一个EPS承载,和一个用于承载该E-RAB的数据的隧道。该目标基站在该隧道建立完成后将对应的隧道地址发送给源基站,这样该源基站再通过该隧道将数据转发给该目标基站。这里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给目标基站可以有多种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2204、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目标基站将从该源基站获取到的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该目标基站为保证从源基站获取的数据能够按序发送,目标基站从源基站获取完数据后,再与目标核心网设备进行信令交互,接收下行数据;或者目标基站先发送完从源基站获取的下行数据再接收目标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具体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源基站与该目标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保证重选过程中不会有下行数据进行丢失,进而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在该保持该终端在连接态的移动性的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提供如下方案达到节省该终端在连接态时的功耗。
具体请参阅图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获取方法,包括:
2301、在终端与当前源服务小区处于连接状态时,该终端获取该当前源服务小区的第一质量参数。
在终端与该当前源服务小区处于连接状态时,该终端可以实时获取该当前源服务小区的第一质量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质量参数可以是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具体的评判准则,此处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该终端与当前源服务处于连接状态时,即该终端与当前源服务小区对应的基站之间有数据或信令的交互时,该终端可以通过获取当前源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确定该当前源服务小区的第一质量参数。
2302、终端判断该第一质量参数是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303至步骤2305,若否,则执行步骤2306。
该终端在获取到该第一质量参数之后,该终端判断该第一质量参数是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若低于该第一预设阈值,则该终端执行步骤2303至步骤2305,若不低于该第一预设阈值,则该终端执行步骤2306。
在实际应用中,在连接状态的终端可以预先设置一个阈值,用于判断当前源服务小区的质量参数是否满足该终端在该当前源服务小区进行业务,而该终端在获取到该当前源服务小区的质量参数之后与该阈值进行比较。
2303、终端获取测量小区集合。
该终端确定自身可以进行测量的小区并生成测量小区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可以将空闲状态测量得到的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小区作为测量小区;也可以将该终端预设时间段内连接过的小区作为测量小区;也可以将该终端预设时间段内保存的信号质量达到预设阈值的小区作为该测量小区;也可以将该终端连接的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中的小区列表里的小区作为该测量小区或者是该小区列表中频点信息相关的小区作为该测量小区,具体的方式,此处不做限定,只要该终端可以获取到适合的测量小区集合即可。其中终端获取广播消息可以是在空闲态获得的也可以是在连接态获得的,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比如该终端在空闲状态时测量了20个小区,其中小区A,小区B,小区C的质量参数大于预设阈值80;同时该终端在最近2天内连接的小区有小区D,小区E,小区F;该终端在最近2天内测量得到的质量参数大于80的小区有小区G,小区H;该终端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中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有小区A至小区H;该终端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中的频点信息相关的小区有小区B,小区C,小区D,小区E。则该终端确定的测量小区集合至少包括小区A至小区H中的至少一项。
同时,若该终端确定的测量小区集合的测量小区的数目少于该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数目或和该频点信息相关的小区数目。
2304、该终端对测量小区集合中各测量小区进行测量得到第二质量参数集合。
该终端对测量小区集合中的各测量小区逐一进行测量得到该各测量小区的第二质量参数,并将该各第二质量参数生成第二质量参数集合。
在实际应用中,该终端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对各测量小区进行测量:
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为:该终端采用同频测量,异频测量和异系统测量中至少一种测量方式对该测量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进行测量得到该第二质量参数;
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为:该终端采用同频测量,异频测量和异系统测量中至少一种测量方式对该测量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量得到该第二质量参数。
2305、终端根据第二质量参数集合确定目标服务小区。
该终端根据该第二质量参数集合中的各第二质量参数从该测量小区集合中确定该目标服务小区。
在实际应用中,该终端可以将该第二质量参数大于预设阈值的测量小区作为目标服务小区或者是该终端选择该第二质量参数最好的测量小区作为目标服务小区。比如该终端确定的测量小区集合中有小区A,小区B,小区D,小区E,通过测量该小区A的第二质量参数为87,该小区B的第二质量参数为85,该小区D的第二质量参数为75,该小区E的第二质量参数为81,预设阈值为85,则该终端可以将小区A与小区B作为目标服务小区也可以将该小区A作为目标服务小区。
终端在对测量小区和服务小区测量后,获得第一质量参数和第二质量参数,也可以根据小区重选规则,如ranking机制或者优先级机制,确定目标小区。比如各个小区或频点相关的小区可以根据具体支持的业务在小区重选时增加补偿值或者偏移量,同时补偿值或者偏移量可以是各小区或者各频点相关的小区与终端事先设置好的默认值,或者该终端也可以通过接收基站广播的系统消息获取到该补偿值或者偏移量或者该终端也可以通过接收通过专用信令获取到该补偿值或者偏移量。该终端在获取到该补偿值或者偏移量后,当该终端执行目标业务且在进行小区重选时,可以优先选择支持该目标业务的小区。比如小区A支持SC-PTM业务,在系统广播中广播了支持SC-PTM业务的补偿值或者偏移量值,UE在进行小区重选时使用ranking机制,UE在对小区进行计算时,会添加该补偿值或者偏移量,以使得终端可以选择到该小区A。可选的,对于支持SC-PTM的终端,如果当前所在小区不支持SC-PTM业务,即使当前服务小区信号质量或者水平没有触发测量或者重选,通过系统广播或者其它方式知道某个小区或者频点支持SC-PTM,则触发测量,进行ranking并重选或者直接测量目标小区或该频点的小区,若满足阈值要求则进行重选。
可选的,对于某个支持SC-PTM的UE,若通过系统广播或者其它方式知道某个小区或者频点支持SC-PTM,触发测量并使用小区重选规则进行小区重选,或者直接测量该目标小区或频点的小区,若阈值满足重选或者驻留阈值则重选到该小区。或者发现支持该业务的小区,就重选到该小区。
2306、终端将目标服务小区的信息发送给基站。
该终端在确定好目标服务小区后,将该目标服务小区的索引或ID发送给该终端当前连接的基站。比如,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可以将该小区A的索引或者小区ID发送给该基站,或该终端可以将该小区A和小区B的索引或者小区ID发送给该基站。
2307、终端不触发测量。
该终端保持在该当前源服务小区的连接,不进行小区测量。
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自身确定目标服务小区,不再向基站上报测量数据等信息,从而降低该终端的功耗。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和核心网设备进行描述。
具体请参阅图24,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模块2401,发送模块2402;
该接收模块2401,用于获取第一指示消息,该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
该发送模块2402,用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该目标基站为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完成小区重选之后连接的基站。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核心网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2403,该处理模块2403用于保存该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一定时器,该下行数据为该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该源基站为该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或完成小区重选之前连接的基站;
该接收模块2401,还用于在该第一定时器未超时内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处理模块2403,还用于若该第一定时器超时且该接收模块未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则将保存的该下行数据删除。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接收模块2401,还用于接收该终端的反馈信息;
该处理模块2403,还用于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已完整接收该下行数据,则删除该下行数据;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未完整接收该下行数据,则触发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接收模块2401,还用于接收指示信令,该指示信令用于指示该终端将执行小区重选或该终端将执行小区变更;
该处理模块2403,还用于停止向该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该下行数据为该核心网设备向该源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该接收模块2401,还用于在该第二定时器未超时内获取该第一指示消息。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处理模块2403,还用于若该第二定时器超时且该接收模块未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则开始恢复向该源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接收模块2401,还用于接收该指示信令;
该发送模块2402,还用于开始向该目标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并保持向该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为该核心网设备向源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该处理模块2403,还用于启动第三定时器;
该接收模块2401,还用于在该第三定时器未超时内获取该第一指示消息;
该发送模块2402,还用于向该目标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并停止向该源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处理模块2403,还用于若该第一定时器超时且该接收模块未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则将保存的该下行数据删除。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接收模块2401,还用于接收该终端的反馈信息;
该处理模块2403,还用于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已完整接收该下行数据,则删除该下行数据;若该反馈信息指示该终端未完整接收该下行数据,则触发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处理模块2403,还用于若在该第三定时器超时后未获取到该第一指示消息,则停止向该目标基站发送该下行数据。
进一步的,图24中的服务器还可以用于执行图1至图22中任一项的核心网设备执行的任何步骤,实现图1至图22中任一项的核心网设备可以实现的任何功能。
本实施例中,该接收模块2401在接收到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的消息后,该发送模块2402就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可以有效保证终端在接入到目标基站后能够完整的接收切换前或重选前未完整接收的下行数据,即有效保证该终端下行数据不丢失,从而确保该终端在连接态的移动性。
具体请参阅图25,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收发器2501和处理器2502;该收发器2501和该处理器2502通过总线2503相互连接;
总线25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25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25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简称GAL)或其任意组合。
参见图25所示,该核心网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504;该存储器2504,用于保存下行数据;该存储器25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简称SSD);存储器25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可选地,存储器2504还可以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2502调用该存储器2504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可以执行图1至图22中任一项所示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其中可选的实施方式,实现上述方法中核心网设备行为的功能。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收发器2501,对应该核心网设备中的接收模块2401和发送模块2402,则该收发器250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核心网设备执行收发数据或信令的步骤。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处理器2502,对应该核心网设备中的处理模块2403,则该处理器2502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核心网设备处理模块2403执行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该收发器2501在接收到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的消息后,该收发器2501就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可以有效保证终端在接入到目标基站后能够完整的接收切换前或重选前未完整接收的下行数据,即有效保证该终端下行数据不丢失,从而确保该终端在连接态的移动性。
具体请参阅图26,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模块2601,发送模块2602;
接收模块2601,用于获取第二指示消息,该第二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开始执行小区变更或该终端开始执行小区重选,该源基站为该终端在完成小区重选之前或该终端在完成小区变更前所处的源服务小区对应的基站;
发送模块2602,用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以使得该目标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该目标基站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后该的目标服务小区对应的基站。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第二指示消息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
该接收模块2601,还用于接收该目标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指示消息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消息;
该发送模块2602,还用于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该接收模块2601,还用于接收该目标基站反馈的第一响应消息作为该第二指示消息。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第二指示消息指示该终端开始执行小区变更;
该发送模块2602,还用于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该接收模块2601,还用于接收该目标基站反馈的第二响应消息作为该第二指示消息。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发送模块2602,还用于通过基站之间的互连接口X2将该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目标基站。
进一步的,图26中的基站还可以用于执行图1至图22中任一项的基站执行的任何步骤,实现图1至图22中任一项的基站可以实现的任何功能。
本实施例中,该接收模块2601在接收到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小区变更的消息后,该发送模块2602就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可以有效保证终端在接入到目标基站后能够完整的接收切换前或重选前未完整接收的下行数据,即有效保证该终端下行数据不丢失,从而确保该终端在连接态的移动性。具体请参阅图27,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收发器2701和处理器2702;该收发器2701和该处理器2702通过总线2703相互连接;
总线2703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2702可以是CPU,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27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
参见图27所示,该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704;该存储器27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HDD或SSD;存储器27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可选地,存储器2704还可以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2702调用该存储器2704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可以执行图1至图22中任一项所示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其中可选的实施方式,实现上述方法中基站行为的功能。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收发器270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中基站收发数据的步骤。
结合上述实施例,该处理器2702,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基站处理数据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该收发器2701在接收到指示该终端完成小区重选或小区更换的消息后,该收发器2701就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可以有效保证终端在接入到目标基站后能够完整的接收切换前或重选前未完整接收的下行数据,即有效保证该终端下行数据不丢失,从而确保该终端在连接态的移动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窄带物联网,包括:
核心网设备获取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所述终端进行小区变更是采用控制面方案进行连接重建,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完成小区变更之后连接的基站;
所述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为S1-AP消息。
3.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窄带物联网,包括:
终端使用控制面方案向目标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所述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携带原因值,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完成小区变更之后连接的基站;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RRC连接重建立消息;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因值为所述终端完成小区变更。
5.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窄带物联网,包括:
目标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所述终端进行小区变更是采用控制面方案进行连接重建,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完成小区变更之后连接的基站;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使用控制面方案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所述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携带原因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因值为所述终端完成小区变更。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为S1-AP消息。
9.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应用于窄带物联网,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所述终端进行小区变更是采用控制面方案进行连接重建,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完成小区变更后连接的基站;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为S1-AP消息。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窄带物联网,包括:
用于使用控制面方案向目标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立请求的单元,所述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携带原因值,所述目标基站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之后连接的基站;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RRC连接重建立消息的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数据的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因值为所述终端完成小区变更。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窄带物联网,所述装置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之后连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的单元,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小区变更,所述终端进行小区变更是采用控制面方案进行连接重建;
用于向所述终端转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数据的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使用控制面方案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所述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携带原因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因值为所述终端完成小区变更。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为S1-AP消息。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或3至4或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2或3至4或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核心网设备;以及
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
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通信装置。
CN202010086867.9A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1314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6867.9A CN111314973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6867.9A CN111314973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CT/CN2016/094983 WO2018027947A1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201680087893.5A CN109565728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7893.5A Division CN109565728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973A CN111314973A (zh) 2020-06-19
CN111314973B true CN111314973B (zh) 2021-12-14

Family

ID=6116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6867.9A Active CN111314973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201680087893.5A Active CN109565728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7893.5A Active CN109565728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91338A1 (zh)
EP (2) EP4167643A1 (zh)
JP (1) JP2019525640A (zh)
KR (2) KR20190034629A (zh)
CN (2) CN111314973B (zh)
WO (1) WO20180279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589B (zh) * 2018-05-04 2021-11-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85385A (zh) * 2018-11-19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234180B2 (en) * 2019-01-03 2022-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procedures with hierarchical mobility
KR102234070B1 (ko) * 2019-04-05 2021-04-01 데이터 로커 인코어퍼레이션 외장형 데이터 저장 장치의 원격 제어 시스템
CN110401935B (zh) * 2019-07-10 2022-05-03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nb-iot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98954B (zh) * 2021-01-18 2021-05-04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7858197A (zh) * 2022-09-30 202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24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CN101431780A (zh) * 2007-11-09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优化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494852A (zh) * 2008-01-24 2009-07-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为切换过程中用户分配跟踪区标识列表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83166A (zh) * 2008-05-16 2009-11-1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口切换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1998540A (zh) * 2007-11-09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优化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045802A (zh) * 2010-12-22 201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gw改变的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发送方法、pgw及基站
CN102223669A (zh) * 2011-06-24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44905A (zh) * 2010-05-14 201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释放切换源侧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2790A (zh) * 2006-12-25 2008-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切换时数据包路径转换方法
CN101400017B (zh) * 2007-09-29 2012-09-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进化的广播组播业务数据连续接收的方法
CN102651892B (zh) * 2007-09-29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1切换的下行及上行数据包转发方法
US8630259B2 (en) * 2008-08-04 2014-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DCP behaviour at handover and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CN101674621B (zh) * 2008-09-08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AU2009332075B2 (en) * 2008-12-26 2014-05-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management method in 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processing sec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00631B (zh) * 2009-01-19 2016-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控制的实现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JP5298062B2 (ja) * 2010-04-26 2013-09-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セル再選択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1724371B1 (ko) * 2010-05-28 2017-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들이 중첩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성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2075867A (zh) * 2011-01-19 2011-05-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设备切换方法及装置
EP2747481B1 (en) * 2011-07-14 2019-02-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port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2892162B (zh) * 2011-07-20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宿主基站、中继节点设备及增强路径转换的方法
US8750181B2 (en) * 2012-05-14 2014-06-10 Blackberry Limited Maintaining MBMS continuity
EP2713653A1 (en) * 2012-09-28 2014-04-02 Alcatel Lucent User plane handover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KR102163994B1 (ko) * 2012-12-24 2020-10-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의 빠른 복구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60066222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ulti-connectivity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6121567A1 (ja) * 2015-01-28 2016-08-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KR20170127448A (ko) * 2015-03-17 2017-1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Scptm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셀의 리스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484193B1 (en) * 2016-08-10 2021-03-24 Kyocera Corporation Wireless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24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CN101431780A (zh) * 2007-11-09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优化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998540A (zh) * 2007-11-09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优化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494852A (zh) * 2008-01-24 2009-07-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为切换过程中用户分配跟踪区标识列表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83166A (zh) * 2008-05-16 2009-11-1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口切换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2244905A (zh) * 2010-05-14 201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释放切换源侧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45802A (zh) * 2010-12-22 201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gw改变的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发送方法、pgw及基站
CN102223669A (zh) * 2011-06-24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34629A (ko) 2019-04-02
EP3496458A4 (en) 2019-07-03
KR20200140941A (ko) 2020-12-16
CN109565728B (zh) 2021-05-07
CN111314973A (zh) 2020-06-19
EP4167643A1 (en) 2023-04-19
KR102356205B1 (ko) 2022-02-08
US20190191338A1 (en) 2019-06-20
JP2019525640A (ja) 2019-09-05
EP3496458A1 (en) 2019-06-12
CN109565728A (zh) 2019-04-02
WO2018027947A1 (zh) 2018-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497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EP3562198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link and wireless connectio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US10356679B2 (en) Handover using dual active connections
US10687256B2 (en) Light-weight RRC connection setup in multi-RAT network
EP3675579B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CN107113681B (zh) 一种信令优化方法和设备
US9992815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making handover decis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 node thereof
JP6700434B2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07708104B (zh) 辅基站变更的方法及装置
US109120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o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20097979A (ko) 이동성 최적화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CN112088573A (zh) Mac重置过程
KR20190029516A (ko) 시스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4205883A (zh) 网络切片重映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945183B2 (en) Cell obtaining method, and terminal
JPWO2018034201A1 (ja) 通信方法
CN111567085A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14014682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접속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