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3526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3526A
CN111313526A CN202010243099.3A CN202010243099A CN111313526A CN 111313526 A CN111313526 A CN 111313526A CN 202010243099 A CN202010243099 A CN 202010243099A CN 111313526 A CN111313526 A CN 111313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battery
cold
type thermocou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30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恩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30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35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3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3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 charging set comprising a non-electric prime mover rotating at constant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1/00Generators or motor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obtain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H02N11/002Gene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备用充电组件,所述备用充电组件包括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所述至少一片所述温差发电片均连接至所述电池,每一温差发电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和冷端,每一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吸收热量使得所述热端和所述冷端之间形成温差,另所述冷端和所述热端之间形成电势差,以用于为所述电池充电。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的电量情况直接关系到相关电子元件的工作状态,进一步会影响电子设备所配置相关功能能否顺利执行。
在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通常都需要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至外部电源,来实现对电池的充电。以此,当用户手头无适配的充电器时,往往会造成无法充电的情况,电子设备被迫关机或者低电量运行,可能造成电池损伤,同时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池;
备用充电组件,所述备用充电组件包括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所述至少一片所述温差发电片均连接至所述电池,每一温差发电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和冷端,每一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吸收热量使得所述热端和所述冷端之间形成温差,另所述冷端和所述热端之间形成电势差,以用于为所述电池充电。
可选的,所述备用充电组件包括多片温差发电片,所述多片温差发电片串联,且所述多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朝向同一方向。
可选的,所述备用充电组件包括多个导电体,每一温差充电片包括P型电偶臂和N型电偶臂,所述P型电偶臂的热端和所述N型电偶臂的热端连接至相同的导电体、所述P型电偶臂的冷端和所述N型电偶臂的冷端连接至不同的导电体。
可选的,所述备用充电组件包括多片温差发电片,所述多片温差发电片并排设置且P型电偶臂和N型电偶臂间隔设置;
其中,位于端部的温差发电片中一方的P型电偶臂的冷端连接至所述电池的正极、另一方的N型电偶臂的冷端连接至所述电池的负极,相邻设置、且属于不同温差发电片的P型电偶臂的冷端和N型电偶臂的冷端连接至同一导电体。
可选的,所述备用充电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连接于所述温差发电片热端的导电体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与连接于所述温差发电片冷端的导电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至冷端的方向平行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且所述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靠近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设置。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设置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上,且所述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靠近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发热电子元件设置。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和所述电池,所述充电模块用于调节输入至所述电池的电信号。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截断所述备用充电组件通过所述充电模块流向所述电池的电信号。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手环、手表和指环中的至少之一。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的温差发电片可以利用热端和冷端之间由于温差而产生的电势差,来为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在无适配充电器的情况下需要为电子设备进行紧急充电的问题,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场景适应性,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还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电池1和备用充电组件2,该电池1为电子设备100内各个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进行供电,以使该电子设备100能够维持相关的功能操作。该备用充电组件2可以与电池1连接,并为该电池1进行充电。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该备用充电组件2可以包括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该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均连接至电池1,每一温差发电片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冷端和热端,并且该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可以吸收热量使得热端和冷孤单之间形成温差,从而温差发电片内会产生热扩散,自由电子会从热端向冷端进行扩散,使得同一温差发电片的冷端和热端之间形成电势差,温差发电片内产生电场,从而可以为电池1进行充电。例如,在一实施例中,以图2所示,该备用充电组件2可以包括第一温差发电片21,该第一温差发电片21可以包括热端211和冷端212,由于自由电子带负电荷,所以在热端211和冷端212之间会产生电势差、形成电场为电池1充电。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备用充电组件1可以包括第一温差发电片21、第二温差发电片22、第三温差发电片23和第四温差发电片,该第一温差发电片21、第二温差发电片22、第三温差发电片23和第四温差发电片之间相互串联,以此通过相互串联的温差发电片可以增大备用充电组件2的输出电压,有利于提高充电效率。其中,该第一温差发电片21、第二温差发电片22、第三温差发电片23和第四温差发电片24的热端朝向同一方向、冷端朝向同一方向,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温差发电片21的热端211、第二温差发电片22的热端221、第三温差发电片23的热端231和第四温差发电片24的热端241朝向同一方向、第一温差发电片21的冷端212、第二温差发电片22的冷端222、第三温差发电片23的冷端232和第四温差发电片24的冷端242朝向同一方向。当然,上述仅以备用充电组件2包括四片温差发电片为例进行说明,在他实施例中该备用充电组件2固然可以包括五片或者六片或者其他数量的温差发电片,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的温差发电片可以利用热端和冷端之间由于温差而产生的电势差,来为电池1进行充电,解决了在无适配充电器的情况下需要为电子设备100进行紧急充电的问题,提升了电子设备100的场景适应性,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备用充电组件2还可以包括导电体25,每一温差发电片可以包括P型电偶臂和N型电偶臂,并且P型电偶臂的热端和N型电偶臂的热端连接至相同的导电体、P型电偶臂的冷端和N型电偶臂的冷端连接至不同的导电体。
以图4中备用充电组件2包括第一温差发电片21为例,该第一温差发电片21可以包括P型电偶臂213和N型电偶臂214,如图4中下方的虚线框所示,该P型电偶臂213的热端和N型电偶臂214的热端连接至同一导电体25;如图4中上方的虚线框所示,该P型电偶臂213的冷端和N型电偶臂214的冷端连接至同一导电体25。其中,由于热端211和冷端212的温差作用,P型电偶臂213内的空穴会从冷端212向热端211流动、而N型电偶臂214内的电子会从热端211向冷端212运动,从而产生图4中自上而下的电流、而P型电偶臂213内的空穴会从热端211向冷端212运动,从而产生图4中自下而上的电流,所以在第一温差发电片21的N型电偶臂214的冷端会堆积电子、而在P型电偶臂213的冷端会堆积空穴,所以,该P型电偶臂213的冷端可以通过导电体25连接至电池1的正极、N型电偶臂214的冷端可以通过导电体25连接至电池1的负极。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以备用充电组件2包括第一温差发电片21为例继续宁说明,如图5所示,下述将以备用充电组件2包括三片温差发电片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该备用充电组件2包括第一温差发电片21、第二温差发电片22和第三温差发电片23,其中,该第一温差发电片21、第二温差发电片22和第三温差发电片23并排设置,且P型电偶臂和N型电偶臂间隔设置。如图5所示,第一温差发电片21包括图5中下方虚线框所述的热端211、上方虚线框所示的冷端212、P型电偶臂213和N型电偶臂214;第二温差发电片22包括图5中下方虚线框所述的热端221、上方虚线框所示的冷端222、P型电偶臂223和N型电偶臂224;第三温差发电片23包括图5中下方虚线框所述的热端231、上方虚线框所示的冷端232、P型电偶臂233和N型电偶臂234。
其中,由于该第一温差发电片21、第二温差发电片22和第三温差发电片23并排设置,并且P型电偶臂和N型电偶臂234间隔设置,且相邻设置、属于不同温差发电片的P型电偶臂的冷端和N型电偶臂的冷端连接至同一导电体,以此可以串联该第一温差发电片21、第二温差发电片22和第三温差发电片23,使得该备用充电组件2中可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电流流向,位于端部的第一温差发电片21的N型电偶臂214的冷端聚集电子,可以连接至电池1的负极、第三温差发电片23的P型电偶臂233的冷端聚集空穴,可以连接至电池1的正极,实现对电池1的充电。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以备用充电组件2包括三片温差发电片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备用充电组件2包括四片或者四片以上的温差发电片时,该多片温差发电片之间的串联方式可以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图5的实施例中,以同一温差发电片中从左至右布置N型电偶臂和P型电偶臂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从左至右布置是P型电偶臂和N型电偶臂,此时,位于端部的P型电偶臂连接至电池1的正极、位于端部的N型电偶臂连接至电池1的负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该备用充电组件2还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26和第二绝缘层27,该第一绝缘层26与连接在温差发电片的热端的导电体25连接、该第二绝缘层27与连接在温差发电片的冷端的导电体25连接,以进行绝缘保护。
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该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可以采用任意方式进行布置。在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至冷端的方向平行于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并且该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靠近电子设备的壳体设置,即P型电偶臂的热端和N型电偶臂的热端靠近电子设备的壳体设置,有利于P型电偶臂的热端和N型电偶臂的热端从电子设备100的外部吸热,从而形成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和冷端之间的温差。尤其地,当该电子设备100为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手环、指环或者手表时,该P型电偶臂的热端和N型电偶臂的热端可以靠近与用户皮肤接触的壳体,从而可以从用户皮肤出吸收热量,形成温差,对手环、指环或者手表进行充电。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设置于与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上,且该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靠近电子设备100内的发热电子元件设置,即P型电偶臂的热端和N型电偶臂的热端靠近电子设备100内的发热电子元件设置,以此可以通过吸收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对电池1进行充电,以在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的同时对电池1充电,降低电子设备100的温升。如图6所示,该发热电子元件可以包括控制器3,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电子元件也可以包括其他组件,本公开并不进行限制。
仍以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充电模块4,该充电模块4连接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和电池1,具体该充电模块4可以连接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的电压输出端和电压输入端,通过该充电模块4可以用于调节输入至电池1的电信号,例如可以实现稳压、降压,从而可以避免损伤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3,该控制器3可以与连接充电模块4,该控制器3可以用于在电池1处于充电状态时,截断备用充电组件2通过充电模块4流向电池1的电信号,从而可以避免多方对电池1同时充电,降低电池1被损伤的风险。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仍以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主充电组件5,该主充电组件5可以与外部电源连接,以为电池1进行充电。为了避免主充电组件5和备用充电组件2同时为电池1进行充电,该备用充电电池可以是在主充电组件5与外部电源之间断开时,为该电池1进行充电。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3也可以在主充电组件5处于断开状态(即未对电池1进行充电)、且电池1的电量低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备用充电组件2为电池1进行充电,以此可以避免高温造成电池1的损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
备用充电组件,所述备用充电组件包括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所述至少一片所述温差发电片均连接至所述电池,每一温差发电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和冷端,每一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吸收热量使得所述热端和所述冷端之间形成温差,另所述冷端和所述热端之间形成电势差,以用于为所述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充电组件包括多片温差发电片,所述多片温差发电片串联,且所述多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朝向同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充电组件包括多个导电体,每一温差充电片包括P型电偶臂和N型电偶臂,所述P型电偶臂的热端和所述N型电偶臂的热端连接至相同的导电体、所述P型电偶臂的冷端和所述N型电偶臂的冷端连接至不同的导电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充电组件包括多片温差发电片,所述多片温差发电片并排设置且P型电偶臂和N型电偶臂间隔设置;
其中,位于端部的温差发电片中一方的P型电偶臂的冷端连接至所述电池的正极、另一方的N型电偶臂的冷端连接至所述电池的负极,相邻设置、且属于不同温差发电片的P型电偶臂的冷端和N型电偶臂的冷端连接至同一导电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充电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连接于所述温差发电片热端的导电体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与连接于所述温差发电片冷端的导电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至冷端的方向平行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且所述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靠近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设置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上,且所述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的热端靠近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发热电子元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至少一片温差发电片和所述电池,所述充电模块用于调节输入至所述电池的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截断所述备用充电组件通过所述充电模块流向所述电池的电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手环、手表和指环中的至少之一。
CN202010243099.3A 2020-03-31 2020-03-31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3135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3099.3A CN111313526A (zh) 2020-03-31 2020-03-3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3099.3A CN111313526A (zh) 2020-03-31 2020-03-3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3526A true CN111313526A (zh) 2020-06-19

Family

ID=71151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3099.3A Pending CN111313526A (zh) 2020-03-31 2020-03-3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352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7322A (ja) * 1994-07-21 1996-02-06 Seiko Instr Inc 熱電モジュール
CN102201761A (zh) * 2010-03-24 2011-09-28 岳凡恩 供电模块、系统及其方法
CN203278909U (zh) * 2013-04-18 2013-11-06 刘勇 一种智能手机可充电式外壳
CN104836318A (zh) * 2015-05-28 2015-08-1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温差发电的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CN104993552A (zh) * 2015-07-31 2015-10-2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5207337A (zh) * 2015-09-02 2015-12-3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676921A (zh) * 2019-11-26 2020-0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
CN110768350A (zh) * 2018-07-25 2020-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7322A (ja) * 1994-07-21 1996-02-06 Seiko Instr Inc 熱電モジュール
US5705770A (en) * 1994-07-21 1998-01-06 Seiko Instruments Inc. Thermoelectric modu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thermoelectric module
CN102201761A (zh) * 2010-03-24 2011-09-28 岳凡恩 供电模块、系统及其方法
CN203278909U (zh) * 2013-04-18 2013-11-06 刘勇 一种智能手机可充电式外壳
CN104836318A (zh) * 2015-05-28 2015-08-1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温差发电的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CN104993552A (zh) * 2015-07-31 2015-10-2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5207337A (zh) * 2015-09-02 2015-12-3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768350A (zh) * 2018-07-25 2020-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676921A (zh) * 2019-11-26 2020-0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1582B2 (en) Power metering and control system adaptable to multi-standard device
CN103138027A (zh) 高导热电池组件
US20150229011A1 (en) Battery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JP5935046B2 (ja) 蓄電池集合体制御システム
KR20170095052A (ko) 배터리 셀 냉각용 버스바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모듈
CN205178617U (zh) 体表温差充电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CN108899613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
CN105091399A (zh) 一种制冷电路和终端及终端制冷方法
CN108695462B (zh) 电池组电池和电池组模块
CN104917272A (zh) 佩戴式电子设备
JP2017509307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保護器
CN111009941A (zh) 一种配电站的微电网供电系统
CN111313526A (zh) 电子设备
US20240333018A1 (en) Energy recover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9766544U (zh) 保护器、电芯以及电池
US10027139B2 (en) Battery module
CN211428935U (zh) 一种配电站的微电网供电系统
CN220872777U (zh) 一种镜腿及应用该镜腿的ar眼镜
CN206042660U (zh) 一种高频充电模块
CN210444054U (zh) 一种具有恒功率功能的电池充电器
CN117955258B (zh) 无线充电装置和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CN221886442U (zh) 盒体及光伏接线盒
CN21947827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21961196U (zh) 一种电池切断单元以及电池包
CN222300758U (zh) 锂电保护板及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