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3341A - 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3341A
CN111313341A CN201911250758.XA CN201911250758A CN111313341A CN 111313341 A CN111313341 A CN 111313341A CN 201911250758 A CN201911250758 A CN 201911250758A CN 111313341 A CN111313341 A CN 111313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engaging
engaging body
cover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07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3341B (zh
Inventor
大石慎也
小林一辉
高桥千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13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3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3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3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1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抑制罩部件从箱体脱离。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具有:箱体,将第1箱体部件和第2箱体部件组装并且在第2箱体部件设置开口部而成;封闭开口部的罩部件;铰链结构体,通过使第2箱体部件的第1卡合体和罩部件的第2卡合体能够转动地卡合,从而将罩部件相对于第2箱体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以及维持该支承状态的卡定结构体,第1卡合体和第2卡合体中的一者被形成为转动轴,其中的另一者被形成为将沿着轴线方向插入后的转动轴的轴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的轴承,卡定结构体具有在第1箱体部件和第2箱体部件的组装完成时将第2卡合体从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以保持能够转动的状态的方式夹着并卡定的第1卡定体和第2卡定体。

Description

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汽车等车辆中搭载有各种各样的电连接对象物,并且设置有在内部具有与该电连接对象物相关的电连接部位的箱体。在该箱体中,在需要与电连接部位相关的作业(电连接对象物的拆装等)的情况下,形成有能够实施该作业的开口部。因此,在该箱体中,设置有能够封闭该开口部的罩。例如,关于这种箱体,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8-1135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罩既有与活性铰链等一起与箱体一体地成形的情况,也有成形为与箱体不同的元件(罩部件)并且经由铰链结构体而组装于箱体的情况。在后者的情况下,铰链结构体被构成为能够在相对于罩部件的开口部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因此,该铰链结构体优选构成为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都不会使罩部件从箱体脱离。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无论罩部件相对于箱体位于什么样的位置,该罩结构都能够抑制罩部件从箱体脱离。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第1箱体部件和第2箱体部件,在将所述第1箱体部件和所述第2箱体部件组装而形成的内部的空间中具有电连接部位,并且在所述第2箱体部件设置有能够实施与所述电连接部位相关的作业的开口部;罩部件,将所述开口部封闭;铰链结构体,所述铰链结构体具有在所述第2箱体部件设置的第1卡合体和在所述罩部件设置的第2卡合体,并且使所述第1卡合体和所述第2卡合体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卡合,从而在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将所述罩部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箱体部件转动;以及卡定结构体,维持在所述第2箱体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之间的基于所述铰链结构体的能够转动的支承状态,所述第1卡合体和所述第2卡合体中的一者被形成为转动轴,所述第1卡合体和所述第2卡合体中的另一者被形成为轴承,所述轴承将沿着轴线方向插入后的所述转动轴的轴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所述卡定结构体具有第1卡定体和第2卡定体,所述第1卡定体和所述第2卡定体在所述第1箱体部件和所述第2箱体部件的组装完成时,将所述第2卡合体从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以保持能够转动的状态的方式夹着而卡定。
此处,优选地,所述第1卡定体以能够将所述第2卡合体从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卡定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2箱体部件,所述第2卡定体形成为在所述第1箱体部件和所述第2箱体部件的组装完成时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与所述第1卡定体和所述第2卡合体对置配置。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2卡定体设置在所述第1箱体部件。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2卡定体形成为从所述第1箱体部件突出的突起体,所述第2箱体部件具有在与所述第1箱体部件的组装完成位置被所述第2卡定体插通的贯通孔。
另外,优选地,所述卡定结构体在所述第1卡合体被形成为所述轴承并且所述第2卡合体被形成为所述转动轴的情况下,将所述轴承用作所述第1卡定体。
另外,优选地,所述转动轴具有在比所述轴承更靠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从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第2卡定体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与所述突出部对置配置,并且使所述轴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嵌合。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涉及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中,在第1箱体部件与第2箱体部件的组装完成时,相对于第2卡合体,第1卡定体在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对置配置,并且第2卡定体在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对置配置。因此,只要保持第1箱体部件与第2箱体部件组装完成状态,就能够用第1卡定体和第2卡定体从轴线方向上的两端侧以保持能够转动的状态的方式夹着该第2卡合体,因此,即使相对于第1卡合体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也能够被该第1卡定体或第2卡定体卡定在不会从第1卡合体脱离的范围内。卡定结构体无论罩部件相对于第2箱体部件位于什么位置,都能够展现相对于该第2卡合体的能够卡定的状态。因此,该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无论罩部件相对于箱体位于什么位置都能够抑制该罩部件从箱体意外地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实施方式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与作为其应用对象的电气元件容纳用具一起示出的处于关闭位置的立体图。
图2是将实施方式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与作为其应用对象的电气元件容纳用具一起示出的处于关闭位置的俯视图。
图3是将实施方式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与作为其应用对象的电气元件容纳用具一起示出的处于关闭位置的侧视图。
图4是将实施方式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与作为其应用对象的电气元件容纳用具一起示出的处于打开位置的立体图。
图5是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与电气元件容纳用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铰链结构体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第2箱体部件与罩部件组装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卡定结构体的变形方式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第2卡定体的变形方式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1、2 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10 箱体
10a 开口部
11 第1箱体部件
12 第2箱体部件
12c 贯通孔
20 罩部件
30 铰链结构体
31 第1卡合体
32 第2卡合体
32a 轴部
32b 连结部
32c 突出部
40、140 卡定结构体
41、141 第1卡定体
42、142 第2卡定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9,对本发明涉及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的实施方式之一进行说明。
图1至图5的标号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该罩结构1将容纳电气元件的电气元件容纳用具B作为应用对象(图1至图5)。例如,作为该电气元件容纳用具B,可以考虑所谓的电连接箱、所谓的汇流条模块等导电模块等。
在电连接箱中,例如,在绝缘性的箱体的内部容纳作为电连接对象物的电子元件,并且作为其他电连接对象物的导电部件(例如,导电性的汇流条)、电线等在内部与该电子元件电连接。在该电连接箱中,电连接部位是指:电子元件与导电部件物理且电气的连接部位、电子元件与电线物理且电气的连接部位、导电部件与电线物理且电气的连接部位、电线彼此经由端子配件而物理且电气的连接部位。电子元件例如是指,继电器、熔断器等电路保护元件等。此处,对于电路基板、电子控制单元(所谓ECU)等电子设备,认为是电子元件的一个方式。在该电连接箱中,例如,将多根电线拉出到外部,并且经由该电线而使车辆中的电连接对象的设备、电源等之间电连接。电连接箱与这样的电线一起构成线束。
在该电连接箱中,有时需要对箱体内部的电连接部位进行某些作业。作为与该电连接部位相关的作业,例如可以认为是:电子元件相对于导电部件的拆装作业(插拔作业)、电线末端的端子配件相对于电子元件或者导电部件的拆装作业(螺纹固定作业等)、端子配件彼此的拆装作业(螺纹固定作业等)、连接器相对于电子元件的拆装作业(插拔作业)、电路保护元件的检查作业等。因此,在箱体中形成有能够实施与该电连接部位相关的作业的开口部。该开口部被开闭自由的罩部件覆盖。
导电模块例如是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车辆中,在使构成电池模块的多个电池单元的相邻的电池单元彼此电连接时、使电池单元侧与电池监视单元侧电连接时使用。例如,在该导电模块中,绝缘性的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多个容纳室,在各个容纳室中容纳导电部件(例如,导电性的汇流条)。该导电部件使相邻的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彼此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另外,该导电部件在容纳室中物理连接且电连接有电线的一端。该电线的另一端被物理连接且电连接于电池监视单元(电池监控单元)。在该导电模块中,电连接部位是指:导电部件与电极端子物理且电气的连接部位、导电部件与电线物理且电气的连接部位、电线与电池监视单元物理且电气的连接部位。
在该导电模块中,在相对于电池模块进行拆装时,对箱体内部的电连接部位实施预定的作业。作为与该电连接部位相关的作业,可以进行导电部件相对于电极端子的拆装作业(螺纹固定作业、焊接作业等)、电线相对于导电部件的拆装作业(连接器插拔作业、焊接作业等)。因此,在箱体中形成有能够实施与该电连接部位相关的作业的开口部(容纳室的开口部)。该开口部被开闭自由的罩部件覆盖。
具体而言,罩结构1具有箱体10,箱体10在内部具有电连接部位,并且箱体10具有能够实施与该电连接部位相关的作业的开口部10a(图4和图5)。该箱体1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箱体10是组合了多个箱体部件的多个箱体部件集合体,通过组装该多个箱体部件,从而在内部形成空间。该箱体10在其内部的空间具有电连接部位。
该示例的箱体10具有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图1至图5),在将该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组装而形成的内部的空间具有电连接部位。此处示出的第1箱体部件11是将电连接对象物(省略图示)容纳在内部的容纳部件,被成形为具有1个开口11a的长方体状(图5)。另外,此处所示的第2箱体部件12被成形为将该第1箱体部件11的开口11a封闭的盖部件。在该箱体10中,在第2箱体部件12的矩形平板状的盖体12a形成有矩形的开口部10a(图4和图5),在该开口部10a的深处设置有电连接部位(省略图示)。该示例的第2箱体部件12具有在开口部10a的周缘上从盖体12a的外壁面突出的方筒状的周壁体12b(图4和图5)。
该罩结构1具有:罩部件20,封闭该开口部10a;以及铰链结构体30,在相对于该开口部10a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将罩部件2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2箱体部件12转动(图1至图5)。
罩部件2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示例的罩部件20具有:矩形的封闭体21,与开口部10a的形状匹配;以及方筒状的周壁体22,从该封闭体21的周缘突出(图1至图5)。该罩部件20位于关闭位置时,用该封闭体21将开口部10a封闭,并且用该周壁体22从外侧覆盖周壁体12b。
铰链结构体30具有:在第2箱体部件12设置的第1卡合体31以及在罩部件20设置的第2卡合体32(图1至图5)。该铰链结构体30通过使该第1卡合体31与第2卡合体32能够转动地卡合,从而在相对于开口部10a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将罩部件2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2箱体部件12转动。在该铰链结构体30中,该第1卡合体31和第2卡合体32中的一者被形成为转动轴。另外,该第1卡合体31和第2卡合体32中的另一者被形成为轴承,该轴承将沿着轴线方向插入后的转动轴的轴部能够转动地轴支承。在该示例中,第1卡合体31被形成为轴承,并且第2卡合体32被形成为转动轴。
作为转动轴的第2卡合体32设置在封闭体21的4个边部中的一个(第1边部21a)上(图1至图5)。该第2卡合体32沿着第1边部21a的长边方向来配置成为转动中心的自身轴线。在该示例的罩部件20中,使构成周壁体22的4个周壁部中的1个(第1周壁部22a)从第1边部21a突出,并且在该第1周壁部22a设置有第2卡合体32(图1、图2和图5)。该示例的第2卡合体32在成形罩部件20时与该罩部件20一体地成形。
该第2卡合体32具有:成为转动中心的轴部32a以及将该轴部32a与第1周壁部22a的外壁面连接的连结部32b(图1至图5)。该第2卡合体32通过使该轴部32a轴支承于第1卡合体31,从而使罩部件20围绕该轴部32a的轴转动。例如,轴部32a被形成为圆柱状或圆筒状。该轴部32a从轴线方向中的一个端部沿着该轴线方向插入到第1卡合体31。另外,连结部32b从第1周壁部22a的外壁面突出,并且使轴部32a相对于第1周壁部22a的外壁面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该连结部32b与轴部32a的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连结。因此,轴部32a以将一个端部侧作为自由端,将另一个端部侧作为固定端的悬臂状态与连结部32b连结。
作为轴承的第1卡合体31设置在第2箱体部件12的盖体12a上(图1至图5)。该示例的第1卡合体31在成形第2箱体部件12时与该第2箱体部件12一体地成形。此处,使第1卡合体31从盖体12a的外壁面突出。
该第1卡合体31以不会使进行轴支承的第2卡合体32的轴部32a在径向上脱离的方式形成。因此,该示例的第1卡合体31被形成为一方面禁止沿着轴部32a的径向插入到轴支承位置,另一方面允许沿着轴部32a的轴线方向插入到轴支承位置。此处示出的第1卡合体31形成为U字状,使其两端与盖体12a的外壁面连结。此处,将第1卡合体31形成为U型环状。基于此,在该第1卡合体31中,只有U字的圆弧部分的轴线方向上的各个开口中的一个成为到达轴部32a的轴支承位置的插入口。也就是说,在第1卡合体31中,只有该插入口成为轴部32a的一个端部侧(自由端侧)朝向轴支承位置的插入开始位置。因此,该第1卡合体31能够利用U字的圆弧部分将进行轴支承的轴部32a向径向的移动卡定,因此能够防止该轴部32a向径向脱离。
在该罩结构1中,设置有共用旋转中心的多个铰链结构体30。在该示例中,沿着封闭体21的第1边部21a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了2个铰链结构体30。在各个铰链结构体30中,各个第1卡合体31分别将U字的圆弧部分的轴线朝向相同方向,并且将该各个U字的圆弧部分在同轴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另外,在各个铰链结构体30中,各个第2卡合体32分别将轴部32a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自由端侧)在同轴上朝向相同方向并且在该同轴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各个第1卡合体31也可以配置为其间隔比轴部32a的轴长更宽。
在该罩结构1中,使各个第2卡合体32的轴部32a中的一个端部侧(自由端侧)相对于成对的第1卡合体31的插入口对置配置。而且,在该罩结构1中,开始将各个第2卡合体32的轴部32a中的一个端部侧(自由端侧)从各个第1卡合体31的插入口插入,并且将各个轴部32a插入到利用各个第1卡合体31进行轴支承的轴支承位置(图6)。在该罩结构1中,铰链结构体30经由这样的组装过程使第1卡合体31和第2卡合体32以能够转动的状态卡合,因此,例如,在与该组装过程反向的力作用在打开位置的罩部件20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各个第2卡合体32的轴部32a从各个第1卡合体31拔出。
因此,该罩结构1具有卡定结构体40,该卡定结构体40维持第2箱体部件12与罩部件20之间的基于铰链结构体30而能够转动的支承状态(图1至图5)。该卡定结构体40构成为在处于第1箱体部件11与第2箱体部件12的组装完成的状态时,将第2卡合体32从轴部32a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侧以保持能够转动的状态的方式夹着而将其卡定。基于此,该卡定结构体40能够维持第2箱体部件12与罩部件20之间的基于铰链结构体30而能够转动的支承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如无特别说明,则轴线方向的表述表示轴部32a的轴线方向。
具体而言,该卡定结构体40具有第1卡定体41和第2卡定体42,在第1箱体部件11与第2箱体部件12的组装完成时,第1卡定体41和第2卡定体42将第2卡合体32从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以保持能够转动的状态的方式夹着而进行卡定(图1至图5)。在该卡定结构体40中,将该第1卡定体41和第2卡定体42设置在不妨碍第1卡合体31与第2卡合体32之间的转动的位置。而且,在该卡定结构体40中,以第2卡合体32相对于第1卡合体31的向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量限定在不使第1卡合体31和第2卡合体32互相脱离的范围内的方式,设定第1卡定体41与第2卡合体32的在轴线方向上的间隔以及第2卡定体42与第2卡合体32的在轴线方向上的间隔。该卡定结构体40针对每个铰链结构体30而设置。
例如,第1卡定体41以能够从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卡定第2卡合体32的方式设置在第2箱体部件12。而且,第2卡定体42形成为在第1箱体部件11与第2箱体部件12的组装完成时,在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与第1卡定体41和第2卡合体32对置配置。也就是说,该第2卡定体42形成为在开始第1箱体部件11与第2箱体部件12的组装并且该组装完成时,能够从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卡定第2卡合体32。因此,第2卡定体42设置在与第2箱体部件12不同的部件。例如,该第2卡定体42可以设置在第1箱体部件11,也可以设置在被第1箱体部件11容纳的容纳元件中。该容纳元件是指被容纳且固定在第1箱体部件11内部的元件,例如,可以考虑保持电子元件的保持部件(所谓块)、电子元件的箱体等。在该示例中,将第2卡定体42设置在第1箱体部件11。
例如,此处示出的第1卡合体31被形成为U型环状的轴承,并且以该轴线方向上的U字的端面相对于第2卡合体32的连结部32b而在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对置的状态配置。而且,该第1卡合体31与连结部32b的对置配置状态无论罩部件20在相对于开口部10a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位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能够持续。因此,在此处所示的铰链结构体30中,将该作为轴承的第1卡合体31用作第1卡定体41(图1至图5)。
另一方面,第2卡定体42形成为从第1箱体部件11突出的突起体(图1至图5)。在该示例中,在第1箱体部件11的构成开口11a的周壁体上设置第2卡定体42,使该第2卡定体42从开口11a向外部侧突出。因此,第2箱体部件12具有贯通孔12c,贯通孔12c在与第1箱体部件11的组装完成位置被第2卡定体42插通(图1、图2、图4和图5)。该贯通孔12c针对每个铰链结构体30而设置。
在该罩结构1中,将各个第2卡合体32的轴部32a插入成对的第1卡合体31中直到轴支承位置,并且将罩部件20组装于第2箱体部件12,从而,针对每个卡定结构体40,被用作第1卡定体41的第1卡合体31与第2卡合体32的连结部32b在轴线方向上成为对置配置状态(图6和图7)。由此,在该罩结构1中,每个卡定结构体40被配置为该第1卡定体41(第1卡合体31)能够将第2卡合体32的连结部32b从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卡定。
接着,在该罩结构1中,通过将组装有该罩部件20的第2箱体部件12和第1箱体部件11组装,从而在第1箱体部件11设置的各个第2卡定体42被插入到第2箱体部件12中的各个贯通孔12c中。在该罩结构1中,在该第1箱体部件11与第2箱体部件12的组装完成时,每个卡定结构体40被配置为从贯通孔12c凸出后的第2卡定体42能够将第2卡合体32从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卡定(图1至图4)。
这样,在该罩结构1中,在第1箱体部件11与第2箱体部件12的组装完成时,相对于第2卡合体32的连结部32b,第1卡定体41(第1卡合体31)在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对置配置,并且第2卡定体42在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对置配置。因此,只要第1箱体部件11与第2箱体部件12保持组装完成状态,就能够利用第1卡定体41和第2卡定体42从轴线方向上的两端侧以保持能够转动的状态的方式夹着该第2卡合体32的连结部32b,因此,即使相对于第1卡合体31在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也能够被第1卡定体41或第2卡定体42卡定在不会从第1卡合体31脱离的范围内。卡定结构体40无论罩部件20相对于第2箱体部件12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能够展现相对于该第2卡合体32的连结部32b能够卡定的状态。因此,该罩结构1无论罩部件20相对于第2箱体部件12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能够抑制该罩部件20从第2箱体部件12脱离。
另一方面,在该罩结构1中,通过将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分离,从而能够将在第1箱体部件11设置的各个第2卡定体42从第2箱体部件12中的各个贯通孔12c拔出。随之而来地,在该罩结构1中,能够消除各个第2卡定体42与各个第2卡合体32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的对置配置状态,因此,成为第1卡合体31与第2卡合体32之间能够脱离的状态。因此,该罩结构1能够通过将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分离,从而将罩部件20从第2箱体部件12取下。
如上所示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1通过具有卡定结构体40,从而无论罩部件20相对于箱体10位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能够将第1卡合体31和第2卡合体32保持为轴支承状态,因此,能够抑制该罩部件20意外地从箱体10脱离。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1例如在需要更换、维修第2箱体部件12、罩部件20时,只要将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分离,就能够将罩部件20从第2箱体部件12取下。
此处,作为转动轴的第2卡合体32也可以在比作为轴承的第1卡合体31更靠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具有突出部32c(图8和图9)。该突出部32c例如从轴部32a的外周面向径向的外侧突出。此处,设置有与轴部32a同心的圆环状的突出部32c。相对于具有该突出部32c的第2卡合体32,如下地构成卡定结构体140(图8和图9)。
卡定结构体140具有实现与之前的卡定结构体40的第1卡定体41和第2卡定体42相同功能的第1卡定体141和第2卡定体142(图8)。
在此处的第2卡合体32中,相对于突出部32c在轴线方向的一侧配置有第1卡合体31。因此,此处,如之前的例子那样,将该第1卡合体31用作第1卡定体141。另一方面,第2卡定体142在轴线方向上另一侧与突出部32c对置配置。该第2卡定体142与之前的例子同样地,从第1箱体部件11突出。该示例的第2卡定体142使轴部32a能够转动地嵌合,并且在该嵌合状态时,在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与突出部32c对置配置。此处,将该突出部32c的在突出方向侧的前端形成为U字状,使轴部32a能够转动地嵌合在该U字的内部。
在该卡定结构体140中,在第1箱体部件11与第2箱体部件12的组装完成时,相对于第2卡合体32的突出部32c,使第1卡定体141(第1卡合体31)在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对置配置,并且,使第2卡定体142在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对置配置。
在该罩结构2中,将各个第2卡合体32的轴部32a插入到成对的第1卡合体31中直到轴支承位置,并且将罩部件20组装于第2箱体部件12,从而针对每个卡定结构体140,也被用作第1卡定体141的第1卡合体31以及第2卡合体32的突出部32c在轴线方向上成为对置配置状态(图8)。基于此,在该罩结构2中,每个卡定结构体140配置为该第1卡定体141(第1卡合体31)能够将第2卡合体32的突出部32c从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卡定。
接着,在该罩结构2中,通过对组装有该罩部件20的第2箱体部件12和第1箱体部件11进行组装,从而在第1箱体部件11设置的各个第2卡定体142被插入到第2箱体部件12中的各个贯通孔12c。在该罩结构2中,在该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的组装完成时,每个卡定结构体140配置为轴部32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嵌合在从贯通孔12c凸出后的第2卡定体142的U字状的前端的内部,并且该第2卡定体142的U字状的前端能够将第2卡合体32的突出部32c从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卡定(图8和图9)。
这样,在该罩结构2中,在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的组装完成时,相对于第2卡合体32的突出部32c,使第1卡定体141(第1卡合体31)在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对置配置,并且使第2卡定体142在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对置配置。因此,只要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保持组装完成状态,就能够利用第1卡定体141和第2卡定体142从轴线方向上的两端侧以保持能够转动的状态的方式夹着该第2卡合体32的突出部32c,因此即使相对于第1卡合体31在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也能够被该第1卡定体141和第2卡定体142卡定在不会从第1卡合体31脱离的范围内。由于该第2卡合体32的突出部32c被形成为圆环状,因此卡定结构体140无论罩部件20相对于第2箱体部件12位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能够展现相对于该突出部32c能够卡定的状态。因此,该罩结构2无论罩部件20相对于第2箱体部件12位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能够抑制该罩部件20从第2箱体部件12脱离。
另一方面,在该罩结构2中,通过将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分离,从而能够将在第1箱体部件11设置的各个第2卡定体142从第2箱体部件12中的各个贯通孔12c拉出。随之而来地,在该罩结构2中,能够消除各个第2卡定体142与各个第2卡合体32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的对置配置状态,因此,成为第1卡合体31与第2卡合体32之间能够脱离的状态。因此,该罩结构2能够通过将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分离从而将罩部件20从第2箱体部件12取下。
如上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2通过具有这样的卡定结构体140,从而无论罩部件20相对于箱体10位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能够将第1卡合体31和第2卡合体32保持为轴支承状态,因此能够抑制该罩部件20意外地从箱体10脱离。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2例如在需要更换、维修第2箱体部件12、罩部件20时,只要将第1箱体部件11和第2箱体部件12分离,就能够将罩部件20从第2箱体部件12取下。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第1箱体部件和第2箱体部件,在将所述第1箱体部件和所述第2箱体部件组装而形成的内部的空间中具有电连接部位,并且在所述第2箱体部件设置有能够实施与所述电连接部位相关的作业的开口部;
罩部件,其将所述开口部封闭;
铰链结构体,所述铰链结构体具有在所述第2箱体部件设置的第1卡合体和在所述罩部件设置的第2卡合体,并且使所述第1卡合体和所述第2卡合体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卡合,从而在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将所述罩部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箱体部件转动;以及
卡定结构体,其维持在所述第2箱体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之间的基于所述铰链结构体所形成的能够转动的支承状态,
所述第1卡合体和所述第2卡合体中的一者被形成为转动轴,
所述第1卡合体和所述第2卡合体中的另一者被形成为轴承,所述轴承将沿着轴线方向插入后的所述转动轴的轴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
所述卡定结构体具有第1卡定体和第2卡定体,所述第1卡定体和所述第2卡定体在所述第1箱体部件和所述第2箱体部件的组装完成时,将所述第2卡合体从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以保持能够转动的状态的方式夹着而卡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卡定体以能够将所述第2卡合体从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卡定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2箱体部件,
所述第2卡定体形成为在所述第1箱体部件和所述第2箱体部件的组装完成时,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与所述第1卡定体和所述第2卡合体对置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卡定体设置在所述第1箱体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卡定体形成为从所述第1箱体部件突出的突起体,
所述第2箱体部件具有在与所述第1箱体部件的组装完成位置被所述第2卡定体插通的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卡合体被形成为所述轴承并且所述第2卡合体被形成为所述转动轴的情况下,所述卡定结构体将所述轴承用作所述第1卡定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具有在比所述轴承更靠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从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第2卡定体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与所述突出部对置配置,并且使所述轴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嵌合。
CN201911250758.XA 2018-12-11 2019-12-09 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Active CN111313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1815 2018-12-11
JP2018231815A JP6898292B2 (ja) 2018-12-11 2018-12-11 電気接続箇所のカバー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3341A true CN111313341A (zh) 2020-06-19
CN111313341B CN111313341B (zh) 2021-09-28

Family

ID=71086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0758.XA Active CN111313341B (zh) 2018-12-11 2019-12-09 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98292B2 (zh)
CN (1) CN1113133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29335A1 (en) * 2020-07-27 2022-01-27 I-Pex Inc. Housing and Connect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1870A (zh) * 1997-11-15 1999-07-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微波炉门与微波炉主体的装配器件
CN203827651U (zh) * 2012-03-23 2014-09-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205985820U (zh) * 2016-08-05 2017-02-22 乐清市枫达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箱的防拆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1870A (zh) * 1997-11-15 1999-07-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微波炉门与微波炉主体的装配器件
CN203827651U (zh) * 2012-03-23 2014-09-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205985820U (zh) * 2016-08-05 2017-02-22 乐清市枫达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箱的防拆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29335A1 (en) * 2020-07-27 2022-01-27 I-Pex Inc. Housing and Connector
CN114006200A (zh) * 2020-07-27 2022-02-01 爱沛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及连接器
US11621512B2 (en) * 2020-07-27 2023-04-04 I-Pex Inc. Housing and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3341B (zh) 2021-09-28
JP2020096429A (ja) 2020-06-18
JP6898292B2 (ja) 2021-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4258B2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704350B2 (ja) 電気接続箱
JP7044744B2 (ja) コネクタ
CN108429206B (zh) 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
CN113140992B (zh) 电气连接箱以及电气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JP2018206672A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の樹脂ケース、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CN111313341B (zh) 电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US10840490B2 (en) Manual service disconnect for battery system
WO2016144358A1 (en) Low profile terminal assembly
CN109155378B (zh) 蓄电模块和控制设备的连接结构
WO2015122501A1 (ja) コネクタ
CN110854769A (zh) 锁定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
US9728366B2 (en) Sealed fuse holder
CN111200206B (zh) 电气连接部位的罩结构
CN112003057B (zh) 连接器和线束
JP2012059555A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及び、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2002133979A (ja) 安全プラグボックス
CN103222025A (zh) 用于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熔断器固定结构
KR100632301B1 (ko) 자동차용 배터리 단자 구조
JP7123475B2 (ja) 導電モジュール
JP3750876B2 (ja) 切換え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CN111200264B (zh) 电气接线箱
JP3749669B2 (ja) コネクタ取付け用治具
AU2016101505A4 (en) An Electrical Terminal Arrangement
JPH08195239A (ja) 電気自動車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