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9134B - 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09134B CN111309134B CN202010207565.2A CN202010207565A CN111309134B CN 111309134 B CN111309134 B CN 111309134B CN 202010207565 A CN202010207565 A CN 202010207565A CN 111309134 B CN111309134 B CN 1113091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consumption
- operation unit
- adjusted
- instruction
- adju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43—Power saving in microcontroller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如果确定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如果确定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前提下,对多运算单元芯片中急剧变化的负载电流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多运算单元芯片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控制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说,负载电流的急剧爬升引起的压降可能导致部分电路的电压低于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从而导致电路中晶体管非预期的翻转。负载电流的急剧下降引起的压升可能导致部分电路的电压高于晶体管的击穿电压,从而导致电路中晶体管被击穿。上述问题会导致电路功能性错误甚至电路永久性损害。
现有技术中,如果已经设计好的电路中不具备调节负载电流的功能性模块,则需要对电路的硬件模块重新进行设计修改,如添加反馈单元等硬件模块。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对已经设计好的电路重新添加硬件模块,不仅会严重影响原有的电路设计,还会增加硬件成本。另外,部分已经设计好的电路可能已经封装完成,无法再重新进行设计修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实现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前提下,对多运算单元芯片中急剧变化的负载电流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多运算单元芯片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包括:
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
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
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
其中,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为软件控制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载电流调整装置,包括:
预判状态预测模块,用于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
上升速度调整模块,用于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
下降速度调整模块,用于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
其中,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为软件控制指令。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在确定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时,通过软件形式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在确定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时,通过软件形式的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解决现有通过硬件调整负载电流存在的硬件成本高、电路修改难度大等问题,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前提下,对多运算单元芯片中急剧变化的负载电流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多运算单元芯片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运算单元芯片功耗曲线效果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运算单元芯片功耗曲线效果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各运算单元按随机时间错开启动的效果示意图;
图2e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运算单元芯片功耗曲线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负载电流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利用软件控制指令对负载电流进行调整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负载电流调整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是服务器设备等。相应的,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S110、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
其中,多运算单元芯片可以是包括多个运算单元的芯片,运算单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Processor,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器)及VPU(vector processing units,向量处理单元)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多运算单元芯片中包括的运算单元的类型及数量进行限定。控制指令可以是由电子设备作为控制设备向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用于控制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软件指令。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各个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或服务器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控制指令可以用于对多运算单元芯片进行多种功能控制,如控制开启、关闭或执行某项功能等,本发明实施例同样不对控制指令的具体内容和类型进行限定。预判状态可以是电子设备根据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估得到的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状态。预判状态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急剧上升状态、正常工作状态、待机状态及急剧下降状态等。急剧上升状态为负载电流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的状态。正常工作状态为多运算单元芯片内各个运算单元正常工作时的负载电流状态,所谓正常工作即不会引起负载电流的异常或急剧变化。待机状态可以是多运算单元芯片内各个运算单元出现待机情况时负载电流的状态。急剧下降状态为负载电流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的状态。示例性的,假设控制指令为开启多运算单元芯片,则电子设备根据开启的控制指令可以确定,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急剧上升状态。
多运算单元芯片可以接收电子设备发出的各项控制指令,以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各个运算单元执行相应的功能。在运算单元的硬件设计中,不同控制指令使用到的硬件资源(如加法器或乘法器等)数量会有差异,对应的指令功耗也会有差异,有些控制指令使用的硬件资源比较多,功耗也比较大。而另外一些控制指令使用的硬件资源比较少,功耗也比较小。当运算单元在上述两类控制指令之间进行切换时,会伴随着功耗的变化。如果这种功耗的变化非常明显,可能会造成晶体管上的压降,最终导致功能性错误。在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尤其是当多个运算单元运行相同的控制指令序列时,在同一个时刻进行相同的控制指令切换操作的过程中,这种功耗的突变影响会被放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控制指令由电子设备发出,而电子设备根据控制指令的具体类型,能够准确该判断控制指令对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影响,如急剧上升、急剧下降或正常变化(如缓慢上升、缓慢下降、正常波动或保持不变等)等。因此,根据控制指令预测得到的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的准确率比较高。也即,可以有效保证预判状态的精准性,不会出现因预判状态判断失误,导致负载电流调整不合理而影响多运算单元芯片工作性能的情况。
S120、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
其中,第一预判状态可以是负载电流的急剧上升状态。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针对第一预判状态的负载电流进行调整的控制指令。可选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为软件控制指令。软件控制指令可以是相应软件或固件所发出的控制指令。待调整运算单元可以是多运算单元芯片中,需要进行功耗调整的运算单元。也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多运算单元芯片中的部分或全部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进行功耗调整。
相应的,如果根据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得到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表明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即将出现急剧上升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使得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可以缓慢上升,以避免出现因负载电流的急剧上升导致多运算单元芯片电路中晶体管出现非预期的翻转等问题。
S130、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
其中,第二预判状态可以是负载电流的急剧下降状态。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针对第二预判状态的负载电流进行调整的控制指令。可选的,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为软件控制指令。软件控制指令可以是相应软件或固件所发出的控制指令。
相应的,如果根据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得到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表明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即将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第二功耗调整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使得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可以缓慢下降,以避免出现因负载电流的急剧下降导致多运算单元芯片部分电路中晶体管被击穿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各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相同或不同;和/或,各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相同或不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在指令内容上和指令数量上可以相同或不同。示例性的,待调整运算单元A对应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将待调整运算单元A的当前功耗上升调整为满功耗的四分之一功耗;待调整运算单元B对应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将待调整运算单元B的当前功耗上升调整为半功耗。或者,待调整运算单元A对应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将待调整运算单元A的当前功耗上升调整为满功耗的四分之一功耗之后,再上升调整为半功耗;待调整运算单元B对应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直接将待调整运算单元B的当前功耗上升调整为半功耗。同理,各个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在指令内容上和指令数量上也可以相同或不同。示例性的,待调整运算单元A对应的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将待调整运算单元A的当前功耗下降调整为满功耗的四分之一功耗;待调整运算单元B对应的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将待调整运算单元B的当前功耗下降调整为半功耗。或者,待调整运算单元A对应的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将待调整运算单元A的当前功耗下降调整为半功耗之后,再下降调整为满功耗的四分之一功耗;待调整运算单元B对应的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直接将待调整运算单元B的当前功耗下降调整为半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实时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得到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实时动态地向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或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以通过动态调整的方式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从而调整负载电流的上升或下降速度。另外,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电子设备通常会一次性将大批量的控制指令静态地发送给多运算单元芯片,因此,电子设备也还可以在大批量的控制指令中,根据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预先插入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或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并在控制指令及功耗调整指令编译完成后,一次性发送到多运算单元芯片,以通过静态调整的方式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从而调整负载电流的上升或下降速度。也即,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或第二功耗调整指令插入控制指令的方式进行限定。
由此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对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当前硬件装置进行任何改进,仅需通过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并在根据预判状态确定多运算单元芯片出现急剧上升或急剧下降状态时,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或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等软件控制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实现根据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实际工作情况调整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或下降速度,从而避免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出现急剧上升或急剧下降的状态,保证了多运算单元芯片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对多运算单元芯片的保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在确定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时,通过软件形式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在确定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时,通过软件形式的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解决现有通过硬件调整负载电流存在的硬件成本高、电路修改难度大等问题,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前提下,对多运算单元芯片中急剧变化的负载电流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多运算单元芯片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二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以及,通过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的具体实现方式。相应的,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10、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
S220、判断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是否为第一预判状态,若是,则执行S230,否则,执行S240。
S230、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
相应的,S230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操作:
S231、获取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
其中,运行状态信息可以是反应多运算单元芯片工作状态的信息,如各个运算单元的占用率或各个运算单元的硬件性能等,任何可以反应多运算单元芯片工作状态的信息均可以作为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的具体信息类型和内容进行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以反应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当前工作状态。例如,通过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以具体掌握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荷情况或各运算单元的硬件性能情况。
S232、根据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
其中,设定筛选规则可以是根据实际需求所设定的,用于从各运算单元中进行筛选,以确定待调整运算单元的规则。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当前负荷较轻时,或各运算单元的硬件性能比较理想时,无需对全部的运算单元进行功耗调整。当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当前负荷较重时,或各运算单元的硬件性能不理想时,则需要对大多数甚至全部的运算单元进行功耗调整。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依据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多运算单元芯片中需要调整功耗的待调整运算单元。示例性的,设定筛选规则可以是:将当前功耗大于预设功耗阈值的运算单元确定为待调整运算单元。其中,预设功耗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S233、通过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上升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
其中,中间阶段功耗可以是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与目标功耗的中间功耗值。目标功耗即为待调整运算单元最终需要调整的功耗。示例性的,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为低功耗,目标功耗为满功耗,则中间阶段功耗可以是四分之一满功耗或半功耗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中间阶段功耗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可以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功耗控制指令;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上升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可以包括: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所述第一功耗控制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上升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其中,顺序在后的所述第一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大于顺序在前的所述第一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可以包括至少两条,每一条第一功耗调整指令会对应一个中间阶段功耗。相应的,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时,可以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第一功耗控制指令将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上升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由于是对急剧上升状态的负载电流进行调整,因此,顺序在后的第一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要大于顺序在前的第一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
S234、通过第一目标功耗指令将上升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上升调整至第一目标功耗。
其中,第一目标功耗指令可以为多运算单元芯片最终要调整的目标功耗对应的控制指令,也可以是一种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可以将当前功耗调整至目标功耗,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第一目标功耗指令的具体类型进行限定。也即,当第一目标功耗指令为电子设备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时,可以引起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急剧上升。第一目标功耗即为多运算单元芯片需要调整的目标功耗。可选的,第一目标功耗可以是满功耗。
相应的,在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第一功耗控制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上升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后,此时已实现对负载电流的缓慢上升调整,然后即可通过第一目标功耗指令将上升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上升调整至第一目标功耗,从而完成对负载电流的最终控制。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假设运算单元的数量为N,每个运算单元都可以并行执行独立的任务。低功耗指令为add,高功耗指令为convolution。根据不同的功耗配置,高功耗指令还可以细分为: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半功耗指令convolution_half及1/4功耗指令convolution_quarter。假设电子设备向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了两条控制指令,从功耗角度来讲,两条控制指令分别可以作为低功耗指令add和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那么,在多运算单元芯片在低功耗指令add和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进行切换时,会带来明显的功耗变化的影响。此时由于N个运算单元同时发生该影响,会带来整个多运算单元芯片上面明显的功耗变换。
为了避免这种突然的功耗变换引起负载电流的急剧上升,首先可以根据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待调整运算单元。例如,随机选择一半数量的运算单元作为待调整运算单元。然后,可以在低功耗指令add与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之间插入冗余的功耗缓冲指令作为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并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对确定的待调整运算单元电路进行预热。具体的,可以将1/4功耗指令convolution_quarter以及半功耗指令convolution_half作为两条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并按顺序插入至低功耗指令add与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之间。如此,在各待调整运算单元当前运行的低功耗指令add执行完毕后,首先会执行第一条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即1/4功耗指令convolution_quarter,让各待调整运算单元当前功耗先上升到满功耗的四分之一,然后再执行第二条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即半功耗指令convolution_half,让各待调整运算单元当前功耗先继续上升到满功耗的二分之一。最后,执行第一目标功耗指令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以使各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功耗能够缓慢地从低功耗模式切换到高功耗模式,从而让原本需要急剧上升的负载电流可以缓慢上升。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运算单元芯片功耗曲线效果示意图,如图2b所示,通过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第一功耗控制指令将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上升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然后再通过第一目标功耗指令将上升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上升调整至第一目标功耗,可以实现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功耗进行缓慢上升调整的目的,进而实现对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进行缓慢上升调整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实际属于无效指令。也即,第一功耗调整指令不会对待调整运算单元产生任何控制逻辑,只会让待调整运算单元单纯消耗功耗。因此,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卷积或矩阵乘等计算量较大或对功耗影响较大的指令。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和密度可以根据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控制,例如根据多运算单元芯片当前的硬件性能实时调整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和密度。具体是:可以通过控制待调整运算单元的数量,和/或,每个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控制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可以通过控制对每个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和/或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的复杂程度,控制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的密度。
S240、通过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
相应的,S240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操作:
S241、获取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
其中,运行状态信息可以是反应多运算单元芯片工作状态的信息,如各个运算单元的占用率或各个运算单元的硬件性能等,任何可以反应多运算单元芯片工作状态的信息均可以作为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的具体信息类型和内容进行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以反应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当前工作状态。例如,通过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以具体掌握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荷情况或各运算单元的硬件性能情况。
S242、根据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
其中,设定筛选规则可以是根据实际需求所设定的,用于从各运算单元中进行筛选,以确定待调整运算单元的规则。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当前负荷较轻时,或各运算单元的硬件性能比较理想时,无需对全部的运算单元进行功耗调整。当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当前负荷较重时,或各运算单元的硬件性能不理想时,则需要对大多数甚至全部的运算单元进行功耗调整。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依据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多运算单元芯片中需要调整功耗的待调整运算单元。示例性的,设定筛选规则可以是:将当前功耗大于预设功耗阈值的运算单元确定为待调整运算单元。其中,预设功耗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S243、通过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下降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
其中,中间阶段功耗可以是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与目标功耗的中间功耗值。目标功耗即为待调整运算单元最终需要调整的功耗。示例性的,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为满功耗,目标功耗为低功耗,则中间阶段功耗可以是四分之一满功耗或半功耗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中间阶段功耗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可以包括至少两条第二功耗控制指令;所述通过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下降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可以包括: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所述第二功耗控制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下降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其中,顺序在后的所述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小于顺序在前的所述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可以包括至少两条,每一条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会对应一个中间阶段功耗。相应的,通过第二功耗调整指令调整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时,可以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第二功耗控制指令将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下降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由于是对急剧下降状态的负载电流进行调整,因此,顺序在后的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要小于顺序在前的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
S244、通过第二目标功耗指令将下降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下降调整至第二目标功耗。
其中,第二目标功耗指令可以为多运算单元芯片最终要调整的目标功耗对应的控制指令,也可以是一种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可以将当前功耗调整至目标功耗,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第二目标功耗指令的具体类型进行限定。也即,当第二目标功耗指令为电子设备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时,可以引起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急剧下降。第二目标功耗即为多运算单元芯片需要调整的目标功耗。可选的,第二目标功耗可以是低功耗。
相应的,在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第二功耗控制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下降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后,此时已实现对负载电流的缓慢下降调整,然后即可通过第二目标功耗指令将下降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下降调整至第二目标功耗,从而完成对负载电流的最终控制。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假设运算单元的数量为N,每个运算单元都可以并行执行独立的任务。低功耗指令为add,高功耗指令为convolution。根据不同的功耗配置,高功耗指令还可以细分为: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半功耗指令convolution_half及1/4功耗指令convolution_quarter。假设电子设备向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了三条控制指令,从功耗角度来讲,三条控制指令分别可以作为低功耗指令add、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和低功耗指令add。那么,在多运算单元芯片在低功耗指令add和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进行切换时,会带来明显的功耗变化的影响。此时由于N个运算单元同时发生该影响,会带来整个多运算单元芯片上面明显的功耗变换。同理,在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执行完成切换回低功耗指令add时,也会发生类似的明显功耗变换。
相应的,为了避免这种突然的功耗变换引起负载电流的急剧下降,首先可以根据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待调整运算单元。例如,随机选择一半数量的运算单元作为待调整运算单元。然后,可以在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与低功耗指令add之间插入冗余的功耗缓冲指令作为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并通过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对确定的待调整运算单元电路进行预热。具体的,可以将半功耗指令convolution_half以及1/4功耗指令convolution_quarter作为两条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并按顺序插入至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与低功耗指令add之间。如此,在各待调整运算单元当前运行的满功耗指令convolution_full执行完毕后,首先会执行第一条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即半功耗指令convolution_half,让各待调整运算单元当前功耗先下降到满功耗的一半,然后再执行第二条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即1/4功耗指令convolution_quarter,让各待调整运算单元当前功耗先继续下降到满功耗的四分之一。最后,执行第二目标功耗指令满功耗指令低功耗指令add,以使各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功耗能够缓慢地从高功耗模式切换到低功耗模式,从而让原本需要急剧下降的负载电流可以缓慢下降。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运算单元芯片功耗曲线效果示意图,如图2c所示,通过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第二功耗控制指令将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下降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然后再通过第二目标功耗指令将下降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下降调整至第二目标功耗,可以实现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功耗进行缓慢下降调整的目的,进而实现对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进行缓慢下降调整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实际也属于无效指令。也即,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不会对待调整运算单元产生任何控制逻辑,只会让待调整运算单元在执行第二目标功耗指令之前时单纯消耗功耗。因此,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卷积或矩阵乘等计算量较大或对功耗影响较大的指令。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和密度也可以根据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控制,例如根据多运算单元芯片当前的硬件性能实时调整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和密度。具体是:可以通过控制待调整运算单元的数量,和/或,每个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控制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可以通过控制对每个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和/或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的复杂程度,控制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的密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控制全部运算单元按照匹配的时间间隔逐一开启或关闭。
其中,控制全部运算单元按照匹配的时间间隔逐一开启或关闭,可以是:控制全部运算单元按照各自随机的时间间隔逐一开启或关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对全部运算单元按照统一固定的延迟时间逐一开启或关闭,可能会造成多运算单元芯片有规律震荡的问题。也即,可能造成全部运算单元在某一时刻同时出现功率上升或下降的情况,所有运算单元功率上升或下降的叠加,就会引发电流的急剧上升或急剧下降。为了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控制全部运算单元按照匹配的时间间隔逐一开启或关闭,如,不同的运算单元按照随机的延迟时间进行开启或关闭,以避免多个运算单元在同一时刻或者短时间内陆续启动或关闭。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各运算单元按随机时间错开启动的效果示意图,如图2d所示,不同的运算单元按照随机的延迟时间进行开启,可以避免多个运算单元在同一时刻或者短时间内陆续启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如果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设定操作状态,则在所述设定操作状态期间,通过设定功耗调整指令将全部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调整为设定中间阶段功耗。
其中,设定操作状态可以是待机状态,即等待状态。设定功耗调整指令可以是针对设定操作状态进行功耗调整的指令。设定中间阶段功耗为通过设定功耗调整指令调整后得到的功耗值。
可以理解的是,多运算单元芯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待机状态,待机状态时的多运算单元处于低功耗状态。因此,进入待机状态时,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功耗从高功耗状态进入低功耗状态,多运算单元的负载电流会出现下降;从待机状态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时,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功耗从低功耗状态进入高功耗状态,多运算单元的负载电流会出现上升。由此可见,当多运算单元芯片出现短时间的待机状态时,可能会出现负载电流急剧下降后紧接着急剧上升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待机状态期间,通过设定功耗调整指令将全部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调整为设定中间阶段功耗。图2e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运算单元芯片功耗曲线效果示意图,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2e所示,可以通过半功耗指令调整全部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使得多运算单元芯片在待机状态期间保持一个半功耗状态,从而实现有效控制负载电流的下降和上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待调整运算单元,以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或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将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最终再通过第一目标功耗指令或第二目标功耗指令将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调整至第一目标功耗或第二目标功耗,从而实现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前提下,对多运算单元芯片中急剧变化的负载电流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多运算单元芯片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中各技术特征之间的任意排列组合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负载电流调整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预判状态预测模块310、上升速度调整模块320以及下降速度调整模块330,其中:
预判状态预测模块310,用于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
上升速度调整模块320,用于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
下降速度调整模块330,用于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
其中,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为软件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在确定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时,通过软件形式的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在确定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时,通过软件形式的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解决现有通过硬件调整负载电流存在的硬件成本高、电路修改难度大等问题,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前提下,对多运算单元芯片中急剧变化的负载电流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多运算单元芯片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上升速度调整模块320,包括:第一运行状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第一待调整运算单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第一中间阶段功耗调整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上升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第一目标功耗调整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目标功耗指令将上升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上升调整至第一目标功耗。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功耗控制指令;第一中间阶段功耗调整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所述第一功耗控制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上升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其中,顺序在后的所述第一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大于顺序在前的所述第一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
可选的,下降速度调整模块330,包括:第二运行状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第二待调整运算单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第二中间阶段功耗调整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下降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第二目标功耗调整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目标功耗指令将下降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下降调整至第二目标功耗。
可选的,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包括至少两条第二功耗控制指令;第二中间阶段功耗调整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所述第二功耗控制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下降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其中,顺序在后的所述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小于顺序在前的所述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
可选的,各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相同或不同;和/或,各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负载电流调整装置还包括:运算单元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控制全部运算单元按照匹配的时间间隔逐一开启或关闭。
可选的,负载电流调整装置还包括:设定中间阶段功耗调整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设定操作状态,则在所述设定操作状态期间,通过设定功耗调整指令将全部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调整为设定中间阶段功耗。
上述负载电流调整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
由于上述所介绍的负载电流调整装置为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的装置,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介绍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负载电流调整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负载电流调整装置如何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负载电流调整方法所采用的装置,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412的框图。图4显示的电子设备4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4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416,存储装置4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装置428和处理器416)的总线418。
总线4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电子设备4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4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装置4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4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432。电子设备4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4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418相连。存储装置4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6的程序436,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装置4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6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6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4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摄像头、显示器4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4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4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4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4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420通过总线418与电子设备4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4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4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4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
也即,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其中,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为软件控制指令。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其中,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为软件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
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
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二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
如果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设定操作状态,则在所述设定操作状态期间,通过设定功耗调整指令将全部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调整为设定中间阶段功耗;
其中,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为软件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为不会对待调整运算单元产生任何控制逻辑,只会让待调整运算单元单纯消耗功耗的无效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包括:
获取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
通过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上升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
通过第一目标功耗指令将上升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上升调整至第一目标功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的数量为至少两条第一功耗控制指令;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上升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包括:
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所述第一功耗控制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上升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
其中,顺序在后的所述第一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大于顺序在前的所述第一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包括:
获取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设定筛选规则确定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
通过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下降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
通过第二目标功耗指令将下降调整后的中间阶段功耗继续下降调整至第二目标功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包括至少两条第二功耗控制指令;
所述通过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下降调整至中间阶段功耗,包括:
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各所述第二功耗控制指令将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分别下降调整至匹配的中间阶段功耗;
其中,顺序在后的所述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小于顺序在前的所述第二功耗控制指令调整后的所述中间阶段功耗的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相同或不同;和/或
各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相同或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控制全部运算单元按照匹配的时间间隔逐一开启或关闭。
8.一种负载电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判状态预测模块,用于根据针对多运算单元芯片发出的控制指令预测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的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
上升速度调整模块,用于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一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一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上升速度;
下降速度调整模块,用于如果确定所述负载电流的预判状态为第二预判状态,则通过第二功耗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中至少一个所述待调整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以调整所述负载电流的下降速度;
设定中间阶段功耗调整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多运算单元芯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设定操作状态,则在所述设定操作状态期间,通过设定功耗调整指令将全部运算单元的当前功耗调整为设定中间阶段功耗;
其中,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为软件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功耗调整指令和所述第二功耗调整指令为不会对待调整运算单元产生任何控制逻辑,只会让待调整运算单元单纯消耗功耗的无效指令。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负载电流调整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07565.2A CN111309134B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07565.2A CN111309134B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09134A CN111309134A (zh) | 2020-06-19 |
CN111309134B true CN111309134B (zh) | 2020-12-22 |
Family
ID=71145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07565.2A Active CN111309134B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091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58748B (zh) * | 2020-11-26 | 2023-05-12 |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功耗限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16144A (zh) * | 2012-04-25 | 2012-08-01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动汽车安全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2652297A (zh) * | 2009-12-14 | 2012-08-2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运算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529890A (zh) * | 2012-07-06 | 2014-01-22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软启动装置及方法 |
CN107924220A (zh) * | 2015-08-03 | 2018-04-1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分配网络(pdn)跌落/过冲的缓解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04978B1 (en) * | 1998-11-24 | 2001-10-16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of the rate of change of current consumption of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
US10719320B2 (en) * | 2017-07-31 | 2020-07-21 | Intel Corporation | Power noise injection to control rate of change of current |
CN110580096B (zh) * | 2018-06-08 | 2022-11-11 | 小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可降低功耗的微控制单元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213257B (zh) * | 2018-11-05 | 2020-12-29 |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功放轻载降功率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0
- 2020-03-23 CN CN202010207565.2A patent/CN1113091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2297A (zh) * | 2009-12-14 | 2012-08-2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运算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616144A (zh) * | 2012-04-25 | 2012-08-01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动汽车安全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3529890A (zh) * | 2012-07-06 | 2014-01-22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软启动装置及方法 |
CN107924220A (zh) * | 2015-08-03 | 2018-04-1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分配网络(pdn)跌落/过冲的缓解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09134A (zh) | 2020-06-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4022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in a processor system | |
KR101471303B1 (ko) | 그래픽 처리 장치를 위한 전력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 |
US20060294401A1 (en) | Power management of multiple processors | |
US7685444B2 (en) | Power saving in circuit functions through multiple power buses | |
US9552034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local hardware limit management and enforcement | |
US20030056127A1 (en) | CPU powerdow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CN105824393A (zh) | 片上系统、管理其功率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 |
KR20130002046A (ko) | 멀티 코어를 포함하는 저장 장치의 전력 관리 방법 | |
US9274584B2 (en) | Processor performance state optimization | |
KR20100036386A (ko) | 명령 사용에 기초한 적응형 전압 스케일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US20190286210A1 (en) | Control scheme to temporarily raise supply voltage in response to sudden change in current demand | |
CN101606135A (zh) | 时钟控制装置、时钟控制方法、时钟控制程序及集成电路 | |
US11016840B2 (en) | Low-overhead error prediction and preemption in deep neural network using apriori network statistics | |
US20070113114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power-saving strategy | |
CN111309134B (zh) | 一种负载电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175893B2 (en) | Predictive scheduler for memory rank switching | |
CN109584829B (zh) | 过流保护方法、显示面板及过流保护装置 | |
US7536485B2 (en) | Processor having inactive state of oper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18170503A (zh) | 一种异构处理器及相关调度方法 | |
CN111837105A (zh)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130166939A1 (e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lock signal on demand | |
US1102974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tantaneous current changes in parallel processors | |
US8307226B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leakage power consumption | |
JP2003150283A (ja) | 電力制御装置及び電力制御方法 | |
US10101795B2 (en) | System-on-chip (SoC)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optimiz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the SoC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