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8697A - 自动配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配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8697A
CN111298697A CN202010259202.3A CN202010259202A CN111298697A CN 111298697 A CN111298697 A CN 111298697A CN 202010259202 A CN202010259202 A CN 202010259202A CN 111298697 A CN111298697 A CN 111298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driving
liquid injection
driving part
injectio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92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彦恒
徐曜
朱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Shenzhe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Priority to CN2020102592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86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8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86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20Measuring; Control or reg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40Mounting or supporting mixing devices or receptacles; Clamping or hold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01F35/43Supporting receptacles on frames or st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1Feed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1Feed mechanisms
    • B01F35/712Feed mechanisms for feeding fl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90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 B01F35/92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for heating the outside of the receptacle, e.g. heated jackets or bur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90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 B01F2035/99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23Mixing of laboratory samples e.g. in preparation of analysing or testing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配液装置。自动配液装置包括:多口电磁阀,具有第一输出端口和多个输入端口,多个输入端口用于分别与不同的标准液罐连通。第一连接管;注液泵,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输出端口连通;注液头,与注液泵连通;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输出端口选择地与多个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连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注液泵从标准液罐泵入标准液,并用于控制注液泵从注液头泵出标准液。相比于传统的自动配液装置,本申请的自动配液装置,注液泵与多口电磁阀之间只需要通过一根第一连接管将注液泵与第一输出端口连通,即可将多种标准液抽取到注液泵中,注液泵与多口电磁阀之间无需配置多根连接管,占用体积小。

Description

自动配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配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配液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和生物等基础学科的研究基于大量的重复性实验。在这其中,大量的实验需要在液相中进行,并且每种反应所需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配置反应标准液就成为了进行大部分反应的必需步骤。
目前,绝大多数实验室规模的配液都完全依赖于人工操作,通常会使用量杯,量筒,移液管和移液枪等设备辅助。最近,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小型自动配液设备,但是这些配液装置的体积仍比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配液装置的体积比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的自动配液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配液装置,用以将标准液罐内的标准液注入配液瓶内以进行配液,自动配液装置包括:
多口电磁阀,具有第一输出端口和多个输入端口,所述多个输入端口用于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标准液罐连通;
第一连接管;
注液泵,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通;
注液头,与所述注液泵连通;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口选择地与多个所述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连通;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注液泵从所述标准液罐泵入标准液,并用于控制所述注液泵从所述注液头泵出标准液。
上述的自动配液装置,由于可以通过多口电磁阀的多个输入端口分别与多个标准液罐连通,因此,注液泵与第一输出端口之间只需要一根第一连接管,即可将任意一个标准液罐中的标准液抽取到注液泵中,再从注液头泵出到配液瓶。相比于传统的自动配液装置,本申请的自动配液装置,注液泵与多口电磁阀之间只需要通过一根第一连接管将注液泵与第一输出端口连通,即可将多种标准液抽取到注液泵中,注液泵与多口电磁阀之间无需配置多根连接管,占用体积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管;所述多口电磁阀具有第二输出端口,所述注液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通;
所述多口电磁阀具有可相互切换的泵入状态和泵出状态,在所述泵入状态,所述第一输出端口选择地与多个所述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连通;在所述泵出状态,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通;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多口电磁阀在所述泵入状态和所述泵出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为特氟龙管;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管为特氟龙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配液瓶支撑部,用以支撑所述配液瓶,所述注液头可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与所述配液瓶支撑部相对平移,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不动;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部和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配液瓶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以致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配液瓶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和与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注液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以致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注液头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三驱动部和与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连接的第三传动组件,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以致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以及所述注液头共同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用以带动所述配液瓶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传动皮带、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皮带运动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驱动部为驱动所述第一皮带轮旋转的第一电机;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用以带动所述注液头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传动皮带、用以带动所述第二传动皮带运动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驱动部为驱动所述第二皮带轮旋转的第二电机;
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以及所述注液头共同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第三驱动部为第三电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
第一支撑光轴,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配液瓶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光轴滑动连接;
第二支撑光轴,与所述第二驱动部或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注液头与所述第二支撑光轴滑动连接;以及
第三支撑光轴,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三支撑光轴并与所述第三支撑光轴相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
第一限位开关,所述配液瓶支撑部接触到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时,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用以触发所述控制装置,以致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配液瓶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和/或,
第二限位开关,所述注液头接触到所述第二限位开关时,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用以触发所述控制装置,以致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注液头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第三限位开关,所述注液头接触到所述第三限位开关时,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用以触发所述控制装置,以致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注液头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液瓶支撑部上设有废液收集口,所述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废液收集容器,所述废液收集容器位于所述配液瓶支撑部的底部并与所述废液收集口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配液瓶支撑部的背向所述配液瓶的一侧的电加热器,用以对所述配液瓶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自动配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自动配液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配液装置100。自动配液装置100用以将标准液罐11内的液体注入配液瓶12内以进行配液。自动配液装置100包括:多口电磁阀110、注液头121、注液泵122、第一连接管123以及控制模块(未示出)。
每个标准液罐11内存储有不同的标准液,例如乙醇液、氯化钠溶液、水等。
多口电磁阀110具有第一输出端口(未示出)以及多个输入端口(未示出),多个输入端口用于分别与不同的标准液罐11连通。
具体地,多口电磁阀110具有多个端口。在本实施例中,多口电磁阀110为十六口电磁阀,具有十六个端口。多口电磁阀110的十六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可以作为第一输出端口。可以在其他十五个端口中选择任意数量个端口作为输入端口,例如可以选择十三个、十四个或十五个端口作为输入端口。
多个输入端口分别与不同的标准液罐11连通,且与标准液罐11一一对应。注液泵122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口和注液头121连通。注液泵122通过第一连接管123与第一输出端口连通。注液头121与配液瓶12的瓶口的位置相对。
可以理解的是,多口电磁阀110还可以为六口电磁阀、八口电磁阀等。
控制模块可以是微处理器、PLC控制器等。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第一输出端口选择地与多个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连通。
在自动配液装置100进行配液时,首先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多口电磁阀110,使第一输出端口选择地与一个输入端口连通,然后通过注液泵122从该输入端口对应的标准液罐11中抽取对应的标准液,该标准液经该输入端口流至第一输出端口,再从第一输出端口经第一连接管123进入注液泵122。注液泵122再将该标准液从注液头121泵出到配液瓶12内。
若需要向配液瓶12内注入其他标准液,则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多口电磁阀110,使第一输出端口选择地与该其他标准液的标准液罐11对应的输入端口连通,并通过注液泵122抽取该其他标准液,然后该其他标准液经第一输出端口再经第一连接管123进入注液泵122,再通过注液泵122从注液头121泵出到配液瓶12内。
上述的自动配液装置100,由于可以通过多口电磁阀110的多个输入端口分别与多个标准液罐11连通,因此,注液泵122与第一输出端口之间只需要一根第一连接管123,即可将任意一个标准液罐11中的标准液抽取到注液泵122中,再从注液头121泵出到配液瓶12。相比于传统的自动配液装置100,本申请的自动配液装置100,注液泵122与多口电磁阀110之间只需要通过一根第一连接管123将注液泵122与第一输出端口连通,即可将多种标准液抽取到注液泵122中,注液泵122与多口电磁阀110之间无需配置多根连接管,占用体积小。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配液装置100包括第二连接管124。多口电磁阀110包括第二输出端口(未示出)。注液头121通过第二连接管124与第二输出端口连通。多口电磁阀110具有可相互切换的泵入状态和泵出状态。在泵入状态,第一输出端口选择地与多个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连通。在泵出状态,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二输出端口连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十六口电磁阀的端口中选择一个端口作为第一输出端口,另一个端口作为第二输出端口,其他十四个端口作为输入端口。
在自动配液装置100进行配液时,控制模块控制多口电磁阀110进入泵入状态,使第一输出端口选择地与多个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连通,则注液泵122可从标准液罐11中抽取到标准液。然后,控制模块控制多口电磁阀110切换至泵出状态,此时,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二输出端口连通。在泵出状态,注液泵122泵出的标准液从第一连接管123进入第一输出端口,再经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二连接管124流至注液头121,从注液头121流出后进入配液瓶12。
通过第二连接管124连通注液头121与第二输出端口,并将第二输出端口与第一输出端口连通,从而注液头121与多口电磁阀110之间只需要通过一根第二连接管124将注液头121与第二输出端口连通,即可实现将将多种标准液分别从注液头121泵出,注液头121与多口电磁阀110之间无需配置多根连接管,占用体积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23为特氟龙管。特氟龙管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能承受所有的强酸,包括王水、氢氟酸、浓盐酸、硝酸、发烟硫酸、有机酸等,强碱、强氧化剂、还原剂和各种有机溶剂的作用,非常适合高纯度化学品送料使用。由于多个标准液罐11的标准液进入注液泵122时,都需要经过第一连接管123,因此,第一连接管123采用特氟龙管,耐用且不容易污染标准液。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124为特氟龙管。由于多个标准液罐11的标准液进入注液头121时,都需要经过第二连接管124,因此,第二连接管124采用特氟龙管,耐用且不容易污染标准液。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配液装置100还包括多根第三连接管125。第三连接管125与输入端口一一对应。多根第三连接管125分别连通输入端口与标准液罐11。其中,多根第三连接管125中的任意根为特氟龙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管125的数量为十四根。十四根第三连接管125均采用特氟龙管,耐用且不容易污染标准液。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配液装置100还包括标准液罐架130,标准液罐架130上可放置多个标准液罐11,从而可以方便的增加或减少配液所需要的原料。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配液装置100还包括配液瓶支撑部140。配液瓶支撑部140用以支撑配液瓶12。注液头121可分别沿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与配液瓶支撑部140相对平移,便于进行配液。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
具体地,配液瓶支撑部140上可设置多个配液瓶12,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十四个配液瓶12。由于注液头121可分别沿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与配液瓶支撑部140相对平移,从而注液头121可相对移动至任意一个配液瓶12上方,进而注液泵122抽取一次液体,即可向多个配液瓶12内注入液体,实现多个配液瓶12并行配液,提高了配液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配液瓶支撑部140可以采用铝板。铝的导热性好,采用铝板支撑配液瓶12,可以从铝板底部进行加热,便于对配液瓶1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以提供合适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配液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配液瓶支撑部140的背向配液瓶12的一侧的电加热器(未示出)。电加热器用以对配液瓶12加热。
具体地,电加热器可以设置在配液瓶支撑部140的底部,方便对配液瓶12加热。
在一实施例中,配液瓶支撑部140上设有废液收集口(未示出)。自动配液装置100还包括废液收集容器(未示出),废液收集容器与废液收集口连通。
具体地,可在标准液罐11内盛放水或酒精。通过注液泵122从标准液罐11内抽取水或酒精,并从注液头121将水或酒精泵出,以清洗管路。由于注液头121可分别沿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与配液瓶支撑部140相对平移,从而注液头121可以移动至废液收集口上方,清洗管路之后的废液从注液头121泵出之后,从废液收集口流向废液收集容器,进而实现自动清洗管路和排出废液。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配液装置100还包括支架150、第一驱动组件(未示出)、第二驱动组件以及第三驱动组件。
支架150固定不动。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一传动组件。第一驱动部与支架150固定连接。第一驱动部与第一传动组件驱动连接。第一传动组件与配液瓶支撑部140连接。第一驱动部驱动第一传动组件运动,以致第一传动组件带动配液瓶支撑部140沿第一方向运动。
具体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皮带和第一皮带轮。第一驱动部为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皮带轮旋转,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一传动皮带运动,从而第一传动皮带带动配液瓶支撑部140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配液瓶支撑部140上设置的配液瓶12与注液头121沿第一方向做相对运动。
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二驱动部与第二传动组件连接。第二传动组件与注液头121连接。第二驱动部驱动第二传动组件,以致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注液头121沿第二方向运动。
具体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皮带(未示出)和第二皮带轮(未示出)。第二驱动部为第二电机161。第二电机161驱动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传动皮带运动,从而第二皮带轮带动注液头121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而注液头121与配液瓶12沿第二方向做相对运动。
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部和第三传动组件。第三驱动部与支架150固定连接。第三驱动部与第三传动组件驱动连接。第三传动组件与第二驱动部固定连接。第三驱动部驱动第三传动组件运动,从而第三传动组件带动第二驱动部、第二传动组件以及注液头121共同沿第三方向运动。
具体地,第三驱动部为第三电机162。第三电机162与支架150固定连接。第三传动组件包括丝杆163。丝杆163与第二驱动部固定连接。第三电机162转动时,驱动丝杆163沿第三方向运动,从而丝杆163带动第二驱动部、第二传动组件以及注液头121共同沿第三方向运动,进而注液头121与配液瓶12沿第三方向做相对运动。
通过设置上述的第一驱动组件带动配液瓶支撑部140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注液头121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三驱动组件带动注液头121沿第三方向运动,使得配液瓶12与注液头121可沿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做相对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161以及第三电机162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为步进电机。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第三驱动组件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驱动组件可以由电机和丝杆163构成、或由电机、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构成、或由电机和曲柄滑块机构构成。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配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支撑光轴(未示出)、第二支撑光轴164以及第三支撑光轴165。
第一支撑光轴与支架150固定连接。配液瓶支撑部140与第一支撑光轴滑动连接。具体地,配液瓶支撑部14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支撑光轴可以对配液瓶支撑部140起到支撑作用,减小第一传动组件的承重。由于第一支撑光轴为非常光滑的,配液瓶支撑部140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支撑光轴相对滑动时,阻力小。
第二支撑光轴164与第二驱动部或第三传动组件固定连接。注液头121与第二支撑光轴164滑动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为第二电机161。第三传动组件包括丝杆163。第二支撑光轴164与第二电机161或丝杆163固定连接。注液头121沿第二方向运动时,第二支撑光轴164可以对注液头121起到支撑作用,减小第二传动组件的承重。由于第二支撑光轴164为非常光滑的,注液头121沿第二方向与第二支撑光轴164相对滑动时,阻力小。
第三支撑光轴165与支架150固定连接。第二驱动部套设于第三支撑光轴165并且二者滑动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为第二电机161。第二电机161套设于第三支撑光轴165并与第三支撑光轴165相适配。第三驱动部为第三电机162。第三电机162驱动丝杆163运动,丝杆163带动第二电机161以及注液头121共同沿第三方向运动。由于第二电机161套设于第三支撑光轴165并与第三支撑光轴165相适配,从而可以防止第二电机161沿第三方向运动时产生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配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未示出)。第一限位开关与支架固定连接。配液瓶支撑部140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碰到第一限位开关的触头时,可以触发控制装置,从而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停止驱动配液瓶支撑部140运动,进而起到在第一方向上对配液瓶支撑部140起到限位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配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二限位开关(未示出)。第二限位开关与第二支撑光轴164固定连接。注液头121沿第二方向运动至碰到第二限位开关的触头时,可以触发控制装置,从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停止驱动配液瓶支撑部140运动,进而起到在第二方向上对注液头121起到限位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配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三限位开关(未示出)。第二限位开关与第三支撑光轴165固定连接。第二驱动部沿第三方向运动至碰到第三限位开关的触头时,可以触发控制装置,从而控制装置控制第三驱动组件停止驱动第二驱动部、第二传动组件以及注液头121在第三方向运动,进而起到在第三方向上对注液头121起到限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动配液装置,用以将标准液罐内的标准液注入配液瓶内以进行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口电磁阀,具有第一输出端口和多个输入端口,所述多个输入端口用于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标准液罐连通;
第一连接管;
注液泵,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通;
注液头,与所述注液泵连通;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口选择地与多个所述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连通;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注液泵从所述标准液罐泵入标准液,并用于控制所述注液泵从所述注液头泵出标准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管;所述多口电磁阀具有第二输出端口,所述注液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通;
所述多口电磁阀具有可相互切换的泵入状态和泵出状态,在所述泵入状态,所述第一输出端口选择地与多个所述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连通;在所述泵出状态,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通;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多口电磁阀在所述泵入状态和所述泵出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为特氟龙管;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管为特氟龙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液瓶支撑部,用以支撑所述配液瓶,所述注液头可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与所述配液瓶支撑部相对平移,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不动;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部和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配液瓶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以致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配液瓶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和与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注液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以致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注液头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三驱动部和与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连接的第三传动组件,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以致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以及所述注液头共同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用以带动所述配液瓶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传动皮带、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皮带运动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驱动部为驱动所述第一皮带轮旋转的第一电机;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用以带动所述注液头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传动皮带、用以带动所述第二传动皮带运动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驱动部为驱动所述第二皮带轮旋转的第二电机;
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以及所述注液头共同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第三驱动部为第三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光轴,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配液瓶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光轴滑动连接;
第二支撑光轴,与所述第二驱动部或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注液头与所述第二支撑光轴滑动连接;以及
第三支撑光轴,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三支撑光轴并与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限位开关,所述配液瓶支撑部接触到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时,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用以触发所述控制装置,以致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配液瓶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和/或,
第二限位开关,所述注液头接触到所述第二限位开关时,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用以触发所述控制装置,以致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注液头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第三限位开关,所述第二驱动部接触到所述第三限位开关时,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用以触发所述控制装置,以致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以及所述注液头共同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瓶支撑部上设有废液收集口,所述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废液收集容器,所述废液收集容器与所述废液收集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配液瓶支撑部的背向所述配液瓶的一侧的电加热器,用以对所述配液瓶加热。
CN202010259202.3A 2020-04-03 2020-04-03 自动配液装置 Pending CN1112986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9202.3A CN111298697A (zh) 2020-04-03 2020-04-03 自动配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9202.3A CN111298697A (zh) 2020-04-03 2020-04-03 自动配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8697A true CN111298697A (zh) 2020-06-19

Family

ID=7115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9202.3A Pending CN111298697A (zh) 2020-04-03 2020-04-03 自动配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86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3748A (zh) * 2021-08-16 2021-11-30 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药用核酸用自动配液合成仪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1956A (en) * 1996-03-22 2000-12-19 Wiwa Wilhelm Wagner Gmbh & Co. Kg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synchronous conveying of flowable materials in a mixing device
CN101564560A (zh) * 2009-05-15 2009-10-28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净化用配液及超滤装置
US20140220207A1 (en) * 2011-10-25 2014-08-07 Headmaster Ltd. Producing or Dispensing Liquid Products
CN205934434U (zh) * 2016-08-04 2017-02-08 佛山市科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料装置
CN108479874A (zh) * 2018-05-25 2018-09-0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电动移液器
CN109261060A (zh) * 2018-10-17 2019-01-25 华南农业大学 农药自动混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2549325U (zh) * 2020-04-03 2021-02-19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自动配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1956A (en) * 1996-03-22 2000-12-19 Wiwa Wilhelm Wagner Gmbh & Co. Kg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synchronous conveying of flowable materials in a mixing device
CN101564560A (zh) * 2009-05-15 2009-10-28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净化用配液及超滤装置
US20140220207A1 (en) * 2011-10-25 2014-08-07 Headmaster Ltd. Producing or Dispensing Liquid Products
CN205934434U (zh) * 2016-08-04 2017-02-08 佛山市科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料装置
CN108479874A (zh) * 2018-05-25 2018-09-0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电动移液器
CN109261060A (zh) * 2018-10-17 2019-01-25 华南农业大学 农药自动混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2549325U (zh) * 2020-04-03 2021-02-19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自动配液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广源;: "自动配液式油污清洗装置", 好家长, no. 82, 19 October 2018 (2018-10-1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3748A (zh) * 2021-08-16 2021-11-30 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药用核酸用自动配液合成仪
CN113713748B (zh) * 2021-08-16 2022-10-21 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药用核酸用自动配液合成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510620A5 (zh)
CN212549325U (zh) 自动配液装置
CN101196447B (zh) 一种生物芯片的清洗方法及装置
CN111298697A (zh) 自动配液装置
CN101294877B (zh) 一种染片机
CN113390702B (zh) 放射性锶固相萃取、样品制备及活度测量集成装置
CN111375595A (zh) 一种生物芯片清洗干燥装置
CN218445435U (zh) 一种污水实时在线检测分析设备
CN212041863U (zh) 毛细管清洗装置
CN213986175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盐碘分析仪
CN214485727U (zh) 一种材料分析中替代索氏提取器的加压萃取装置
CN115386472A (zh) 核酸检测卡微流控卡盒
CN114136743A (zh) 医学实验染色装置
CN212872322U (zh) 二元输液装置及液相色谱仪
CN211726856U (zh) 样品管清洗装置和固相萃取设备
CN114703050A (zh) 一种rna自动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0734851B (zh) 换液装置、基因测序仪
CN220339751U (zh) 一种反应试剂的等量取样结构
CN217578906U (zh) 一种应用于实验室微生物等量量取的配液移液器
CN217879161U (zh) 一种流路系统
CN213160872U (zh) 一种可升降多通道电动移液器
CN115245849B (zh) 一种食品科学与工程的试剂定量抽取设备
CN214516619U (zh) 一种化学教学仪器用清洗刷
CN218382850U (zh) 光谱检测设备
CN217212746U (zh) 取样机构及加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