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7605A - 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7605A
CN111297605A CN202010089589.2A CN202010089589A CN111297605A CN 111297605 A CN111297605 A CN 111297605A CN 202010089589 A CN202010089589 A CN 202010089589A CN 111297605 A CN111297605 A CN 111297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onavirus
air pressure
hyperbaric oxygen
oxygen chamber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95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军
曹世磊
汪林蔚
石峰
刘睿泽
王強
胡小玲
胡艳
严丹
唐承容
周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bet Fud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bet Fud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bet Fud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bet Fud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95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76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7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7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0Treatment rooms or enclosures for medical purposes
    • A61G10/02Treatment rooms or enclosures for medical purposes with artificial climate; with means to maintain a desired pressure, e.g. for germ-free rooms
    • A61G10/023Room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t over- or under-pressure or at a variable pressure
    • A61G10/026Room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t over- or under-pressure or at a variable pressure for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包括:将预先提取的冠状病毒放置在密闭的玻璃器皿中,逐渐增大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空气压强直到所述冠状病毒破裂,记录所述冠状病毒破裂时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目标空气压强值,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将所述高压氧舱的大气压强值缓慢升高到气压指导值并持续预设时间段,同时跟踪监测所述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的生命特征,所述气压指导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空气压强值。利用高压氧舱提供的气压指导值将冠状病毒压至破裂死亡,即便病毒变异,也只需调整致使病毒破裂的气压指导值,从而实现彻底治疗冠状病毒的效果,且治疗设备简单以及治疗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 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 病毒,直径约80~120nm,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感染人、鼠、 猪、猫、犬、狼、鸡、牛、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 肺炎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 毒颗粒的直径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 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 显的差异。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
传统治疗冠状病毒通常采用特效药治疗方法,第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分析出 冠状病毒的外壳蛋白成份,研究出一种化学物质,利用这种物质能分解“冠状 病毒外壳的蛋白质”,在组织液中遇见病毒,就附在病毒身上,把病毒外壳进 行分解,这个时候病毒内的RNA核酸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但是这种化学物质在 分解冠状病毒外壳的蛋白质的同时,通常对人体的伤害也会很大,即具有药物 副作用。第二种方法的原理是在冠状病毒细胞核里面分解病毒的RNA,阻止其复 制。这种方法实现难度大,而且还要通过细胞膜的阻挡。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 冠状病毒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将预先提取的冠状病毒放置在密闭的玻璃器皿中,逐渐增大所述玻璃器皿 中的空气压强直到所述冠状病毒破裂,记录所述冠状病毒破裂时所述玻璃器皿 中的目标空气压强值;
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将所述高压氧舱的大气压强 值缓慢升高到气压指导值并持续预设时间段,同时跟踪监测所述已感染冠状病 毒的患者的生命特征,所述气压指导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空气压强值。
优选的,所述冠状病毒包括HCoV-229E(人冠状病毒229E)、HCoV-OC43(人 冠状病毒OC43)、HCoV-NL63(人冠状病毒NL63)、HCoV-HKU1(长翼蝠冠状病 毒)、SARS-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 征MERS-CoV)和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对冠状病毒进行受压测试,从而计算出冠状 病毒致死的目标气压值,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利用高 压氧舱提供的气压指导值可将患者体内的冠状病毒压至破裂死亡,即便病毒变 异,也只需重新对变异后的病毒进行受压测试,计算出变异后的冠状病毒致死 的目标气压值,从而只需调整高压氧舱提供的气压指导值即可,从而实现彻底 治疗冠状病毒的效果,且不用针对每一种冠状病毒或变异后的冠状病毒进行研 发特效药,而人体对特效药物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方法 的治疗效果更彻底,且节约因研发特效药的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冠状病毒的 治疗成本,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使用的治疗设备简单,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使用。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的流程 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体与大自然形成的外循环系统和内循环系统 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的治疗 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 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 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 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S1,将预先提取的冠状病毒放置在密闭的玻璃器皿中,逐渐增大所述玻璃 器皿中的空气压强直到所述冠状病毒破裂,记录所述冠状病毒破裂时所述玻璃 器皿中的目标空气压强值;
S2,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将所述高压氧舱的大气 压强值缓慢升高到气压指导值并持续,同时跟踪监测所述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 者的生命特征,所述气压指导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空气压强值。
高压氧舱在疾病治疗上适用范围很广,临床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CO中毒、 气栓病、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具体结构 在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810064333.9,名称为高压氧舱)中已有详细说明, 在此不再赘述。其工作原理为:氧气由血液携带进入到肺里就会立刻溶解到血 液中,正常人的血液中所溶解氧气量与环境压力有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气 压的环境下,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只有1/5,所以人血里溶解的氧气很少,满足不 了人体的需要。但氧气容易进入到红血球中并随红血球移动而运输,溶解在血 液里的氧很少。但由于红细胞携带的氧气比溶解到血中的氧气高几十倍,所以 正常人能满足运送氧气的吸氧量。如高压氧实验:1956年荷兰的科学家实验。 将小猪身上的血从动脉抽出后再从静脉注入盐水,然后放到高压氧舱中并加上 三个大气压的氧气,小猪在这个高压氧舱中活了15分钟,把血重新输入到小猪 的身上后它活的还是很好,小猪是靠溶解氧而继续活着的,科学家将此实验命 名为无血液的生命。早有多次实验得出结论:人在高压氧舱中溶解在血液中的 氧随着高压氧舱的压力增高而增加。在2个大气压的高压氧舱里吸纯氧后溶解 在血里的氧气增加了14倍,而在3个大气压下就增加了21倍。在已知治疗病 毒的过程中,病人的肺部等器官功能衰竭,都会采用为病人输入高压氧进行辅助。
具体的,在不同环境下进行的临床医学实验,比比皆是,如天空医疗、水 下医疗。其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就是改变“压强”的变化。其证明外界压强不仅 对人体表面有影响,对人体内部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冠状病毒主要在人体组织 间液中四处游荡,在细胞内核中进行复制,等细胞内核资源用完后就破开细胞 膜,又在组织间液中四处游荡,寻找下一个细胞内核。而人体与大自然是一个 完整的连通器:有外循环系统和内循环系统,如图2所示。外循环系统“吸: 大气-肺-心-动脉血管(O2,氧气),内循环系统“呼:静脉血管(CO2,二氧化碳)-肺-大气”。大气中的O2经动脉血管进入组织间液,再进入细胞膜,由细 胞加工生成CO2再进入组织间液,由静脉血管呼出到大气中。外循环与内循环通 过“血管”形成连通器。如果外气压升高,内气压必然升高。高压氧仓的多次 实验数据测试证明,人在高压氧舱中溶解在血液中的氧随着氧舱的压力增高而 增加。血管中的氧渗透到组织间液中,组织间液的氧经过细胞膜渗透进细胞内 核,细胞内核利用氧进行反应产生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细胞内核中渗透到 组织间液中。所以冠状病毒与细胞就是被放置在肺这个“玻璃缸”中的两种实 验球。
优选的,所述冠状病毒包括HCoV-229E(人冠状病毒229E)、HCoV-OC43(人 冠状病毒OC43)、HCoV-NL63(人冠状病毒NL63)、HCoV-HKU1(长翼蝠冠状病 毒)、SARS-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 征MERS-CoV)和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以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例进行说 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 毒。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肺细胞中,以肺细胞内核为原料复制自 己,造成肺炎,危机生命并进行传染。其发病机制与过程为:病毒通过人体的 口、鼻、眼等处的黏膜到达肺部,扮演成一种营养物质漂浮在肺泡的组织间液 中,欺骗人体免疫细胞的巡查。当病毒的伪装成功后,就在肺泡的组织间液中 大胆的游荡,进入细胞,进行复制。病毒是125纳米数量级,远远小于细胞大 小,一个病毒进入一个细胞中,利用细胞的核酸组织就能复制出上万的新病毒 出来。成万上亿的病毒在组织间液中游荡,见到细胞就进入,疯狂的复制。
然而,对于无法捉摸的病毒,比起细菌还要小多个数量级,如同原子比分 子小多个数量级一样。而比分子更小的科学研究,就不是化学思维了,是物理 思维。而物理思维中最强大的工具就是“力”,力无处不在,力连接万物,也 可破坏万物。我们不用化学分子去分解病毒的外壳,而可以用力把病毒的外壳 刺破。但由于2019-nCoV是在组织间液中可以立体式的到处游荡,一个方向的 力,它会到处跑,是无法刺破2019-nCoV的。为此,我们采用一个立体式的刺 破力,从上下左右进行刺破。而在我们的日常中,这种模型非常容易建立并理 解。我们现在假设把两种球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缸中。一种球假设叫病毒球, 其个子小、外壳薄、壳是密闭性不透气的。一种球假设叫细胞球,个子大、内 膜比病毒外壳厚,内膜还有一个关键性的特点,具有气体进出的通透性。当我 们向这个密闭的玻璃缸中注入大气,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第一、细胞球随着 大气的注入,越来越大,开始膨胀。第二、病毒球,因为其外壳不透气,被压 缩的越来越小,最后爆裂开来。
因此,首先将预先提取的2019-nCoV病毒放置在密闭的玻璃器皿中,逐渐 压缩玻璃器皿中的空气,增大压强,直到2019-nCoV病毒破裂死亡,从而计算 出2019-nCoV病毒的“死亡气压值”,而这个“死亡气压值”就是高压氧舱的 气压指导值。即在计算得到2019-nCoV病毒的“死亡气压值”之后,人体进入 高压氧舱内部,将高压氧舱的气压值缓慢升压到大于或等于2019-nCoV病毒的 “死亡气压值”的气压指导值,但由于病毒比细菌还小几个数量级,细菌比细 胞也小几个数量级,1个病毒利用1个细胞的内核原料可以复制出上千上万的病 毒出来。所以1个能刺破病毒外壳的力,对人体细胞的影响来说,可以忽略不 计,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高压氧舱升压到2019-nCoV病毒的“死亡气压 值”,以通过2019-nCoV病毒的“死亡气压值”的压力刺破2019-nCoV病毒, 从而达到治疗2019-nCoV病毒,对人体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还需要说明的 是,所述气压指导值是小于或等于人体安全承受范围内的大气压强值,以避免 过高的气压值对人体造成不适甚至危险,具体气压指导值的取值,可根据实际 治疗需求进行设定,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原理如图3所示,例如,在正常标准大气压下,组织间液中的O2和CO2含量包括3个O2和3个CO2,分布在2019-nCoV病毒的周围,即一个标准大气压 环境,此时压力用F0表示,即F0=1MPa,而2019-nCoV病毒本就在正常标准大气 压状态下孕育而成,这种气压力对于2019-nCoV病毒来说非常舒适。当人体进 入高压氧舱内部,经过缓慢的升压过程,并升至气压指导值时,在人体外循环 与内循环连通器的影响下,组织间液中的O2和CO2含量将逐渐增加,例如,当气 压指导值为2个标准大气压,即F1=2MPa时,组织间液中包括9个O2和9个CO2,此时压力用F1表示。由于气压指导值是高于2019-nCoV病毒的“死亡气压值” 的,气压指导值的压力足够破裂病毒的外壳,从而让2019-nCoV病毒死亡,达 到治疗的效果。还需要说明的是,持续一段时间是为了让治疗效果更好,而预 设时间段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治疗需求进行设定,例如1小时、2小时等,此处不 再赘述。
优选的,可将被感染的物件放置在所述高压氧舱中,并将所述气压指导值 设定为高于人体最大承受大气压值,由于气压指导值更高,不用考虑人体安全 承受大气压值的影响,被感染的物件的消毒效果更加快速有效。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对冠状病毒进行受压测试,从而计算出冠状 病毒致死的目标气压值,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利用高 压氧舱提供的气压指导值可将患者体内的冠状病毒压至破裂死亡,即便病毒变 异,也只需重新对变异后的病毒进行受压测试,计算出变异后的冠状病毒致死 的目标气压值,从而只需调整高压氧舱提供的气压指导值即可,从而实现彻底 治疗冠状病毒的效果,而不用针对每一种冠状病毒或变异后的冠状病毒进行研 发特效药,且人体对特效药物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方法 的治疗效果更彻底,且节约因研发特效药的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冠状病毒的 治疗成本,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使用的治疗设备简单,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使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 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 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 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 发明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将预先提取的冠状病毒放置在密闭的玻璃器皿中,逐渐增大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空气压强直到所述冠状病毒破裂,记录所述冠状病毒破裂时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目标空气压强值;
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将所述高压氧舱的大气压强值缓慢升高到气压指导值并持续预设时间段,同时跟踪监测所述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的生命特征,所述气压指导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空气压强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状病毒包括HCoV-229E(人冠状病毒229E)、HCoV-OC43(人冠状病毒OC43)、HCoV-NL63(人冠状病毒NL63)、HCoV-HKU1(长翼蝠冠状病毒)、SARS-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和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
CN202010089589.2A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Pending CN1112976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9589.2A CN111297605A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9589.2A CN111297605A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7605A true CN111297605A (zh) 2020-06-19

Family

ID=7115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9589.2A Pending CN111297605A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760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9158B (zh) 一种小鼠抑郁症模型的构建方法
Low Molluscum contagiosum
KR20210134479A (ko) 코로나바이러스 예방 및 치료제
Gerritzen et al. Susceptibility of duck and turkey to severe hypercapnic hypoxia
CN106138109B (zh) 一种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Cornick et al. Cardiopulmonary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combinations of acepromazine/butorphanol and acepromazine/oxymorphone in dogs
CN111647526A (zh) 植物乳杆菌sd-h9、其益生菌菌剂及其应用
CN111297605A (zh) 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CN104971069B (zh) 一种大白栓菌中提取的3‑氢化松苓酸b在制药中的应用
Botting et al. Animals and medicine: The contribution of animal experiments to the control of disease
Escobar et al. Cardiorespiratory effects of isoflurane anesthesia in crested caracaras (Caracara plancus)
Jameel et al. Hematolog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effects of ivermectin in treatment of ovine dermatophytosis in Diyala Province-Iraq
CN114344343B (zh) 植物乳杆菌在制备抗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12970670B (zh) 一种肠粘膜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Parish et al. The effect of anaesthesia on anaphylaxis in guinea-pigs
Kantekin et al. An unusual cause of bleeding on the floor of mouth: leech infestation
Caulkett et al. Ursids (bears)
CN110559421B (zh) 胎盘转移因子的医药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3353B (zh) 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预防快速上浮脱险致减压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2078598A (zh) 一种防治猪病毒性疾病的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Tobin et al. The mare reproductive loss syndrome and the eastern tent caterpillar II: a toxicokinetic/clinical evaluation and a proposed pathogenesis: septic penetrating setae
Jesse et al. Severe parasitic gastroenteritis (PGE) in a goat: a veterinary case report and way forward
Bhattacharjee Human Coronavirus (Covid-19) Disease Vaccine
CN105010239A (zh) 一种饮水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豚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Cortes et al. PO-0338 Evaluation Of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In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Using Sidestream Dark Field Microscopy: Correlation With Other Routinely Used Variab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