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7203B - 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7203B
CN111297203B CN202010136265.XA CN202010136265A CN111297203B CN 111297203 B CN111297203 B CN 111297203B CN 202010136265 A CN202010136265 A CN 202010136265A CN 111297203 B CN111297203 B CN 111297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wing
cavity
powder
rotating seat
powder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62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7203A (zh
Inventor
彭龙燕
屈蒋军
李德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alanz Enterpris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alanz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alanz Enterpris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alanz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62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7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7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7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7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7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60Clean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24Coffee-making apparatus in which hot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filter under pressure, i.e. in which the coffee grounds are extracted under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酿造腔的进料口位于接粉位置,酿造腔的进料口与推压机构错开,将咖啡粉通过进料口装入到酿造腔中;酿造腔转动到压粉位置,进料口与推压机构的冲泡头相对应;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伸入到酿造腔的腔室内,对咖啡粉进行压制萃取处理;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从酿造腔的腔室内抽离出来,并由排渣机构带动接粉头移动,使接粉头移动到腔室的进料口处;由转动座带动酿造腔转动到接粉位置,在酿造腔转动到接粉位置时,刮料板同步将接粉头上的咖啡渣刮落下来,并进入下一个循环。能较好地将酿造腔的腔室内的咖啡渣完全排出,接粉步骤、压制萃取步骤及排渣步骤依次进行,无需人工清理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

Description

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
背景技术
酿造装置,例如咖啡机、茶饮料机或果汁机等等,成为越来越多人群的必备生活用具。下文主要是以酿造装置酿造咖啡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主要是实现自动接粉、自动压粉、自动冲泡、自动排渣等主要功能。传统的酿造装置包括机架、装设于机架上的推压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的酿造腔、以及用于将酿造腔内的咖啡渣进行排出的排渣机构。然而,传统的排渣机构不方便将咖啡渣完全排出,咖啡渣在酿造腔的底部或侧壁会存在残留。在咖啡酿造结束后,一般需要通过人为对酿造腔的底部及侧壁残留的咖啡渣进行清理,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它能够较好地将咖啡渣完全排出,能实现酿造咖啡完全自动化。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酿造装置,包括:架体;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架体上;转动座与酿造腔,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酿造腔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酿造腔相对于所述架体转动,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接粉头;排渣机构,所述排渣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排渣机构与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的接粉头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接粉头移动到所述腔室的底部或所述腔室的进料口;及刮料板,所述刮料板设置于所述架体或所述推压机构的第一壳体上,所述刮料板与所述进料口对应设置,用于在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酿造腔转动时同步将所述接粉头上的废料刮掉。
上述的酿造装置工作时,酿造腔的进料口位于接粉位置,酿造腔的进料口与推压机构错开,便可以将咖啡粉通过进料口装入到酿造腔中;酿造腔转动到压粉位置,进料口与推压机构的冲泡头相对应,便可以进行后续的压粉步骤;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伸入到酿造腔的腔室内,对腔室内的咖啡粉进行压制萃取处理;待咖啡粉压制萃取后,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从酿造腔的腔室内抽离出来,并由排渣机构带动接粉头移动,使接粉头移动到腔室的进料口处;由于接粉头位于进料口,由转动座带动酿造腔转动到接粉位置,在酿造腔转动到接粉位置时,刮料板能同步将接粉头上的咖啡渣刮落下来,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可见,能够较好地将酿造腔的腔室内的咖啡渣完全排出,接粉步骤、压制萃取步骤及排渣步骤能依次进行,可以无需人工进行清理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酿造装置还包括变轨机构,所述变轨机构用于与所述推压机构相连,所述变轨机构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着所述推压机构的推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倾斜设置;所述转动座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与所述转动座的背面相互可转动接触配合;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弧形孔,所述滑动件装设于所述转动座的背面上,所述滑动件能沿着所述弧形孔移动,所述滑动件穿过所述弧形孔后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变轨机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为可沿着所述弧形孔移动的转动板;或者,所述滑动件为可沿着所述弧形孔移动的一个以上第一传动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为所述变轨机构上设置的第一开口,所述变轨机构上设有沿着所述第一开口移动的防脱件,所述防脱件与所述滑动件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转轴孔,所述转动座上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压机构包括冲泡头、第一壳体、第一螺杆、第一涡轮与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壳体装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冲泡头装设于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涡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涡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外,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涡轮转动;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变轨机构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压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滑动通道,所述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通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推压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设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沿其轴向方向上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中;和/或,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变轨机构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外的第一承重套,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承重套紧固在所述第一螺杆上的第一锁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酿造装置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导轨与所述酿造腔的外壁上的挂台滑动配合,所述酿造腔在在接粉位置与压粉位置相互切换过程中,所述挂台沿着所述导轨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架体的支撑板上,所述导轨的底面用于与所述转动座的顶面滑动接触配合,所述导轨的顶面用于与所述挂台滑动接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台设置于所述酿造腔的外壁靠近于所述酿造腔的进料口的部位上;所述挂台与所述导轨均呈弧形状,且所述导轨的顶面与所述挂台相适应;所述转动座的顶面为弧形面,所述转动座与所述导轨的底面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渣机构包括升降组件与驱动杆;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螺杆、第二涡轮与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二涡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二涡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外,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涡轮转动,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驱动杆相连;所述驱动杆贯穿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底壁后与所述接粉头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渣机构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装设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二电机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涡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的排渣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导向板设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螺杆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在所述第二螺杆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导向块伸入到所述第二导向槽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二导向槽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渣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的第二止动筋,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与所述驱动杆相连,所述第二止动筋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所述第二止动筋用于与所述第二导向块抵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杆通过第二挂钩与所述驱动杆相连;所述驱动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挂钩相适应钩孔,所述第二挂钩装设于钩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座上设有由所述转动座的顶面延伸到所述转动座的底面的凹槽;所述转动座的正面开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槽口;所述凹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酿造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应设置,所述酿造腔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驱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一种酿造方法,采用了所述的酿造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装粉步骤,酿造腔的进料口处于接粉位置,排渣机构带动接粉头移动到酿造腔的腔室的底部,将咖啡粉装入到所述酿造腔的腔室中;
对接步骤,转动座带动所述酿造腔转动,使所述酿造腔的进料口与所述推压机构的冲泡头相对接;
压粉萃取步骤,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伸入到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对所述腔室内的咖啡粉进行压制萃取处理;
退回步骤,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从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抽离出来,所述排渣机构带动接粉头移动,使接粉头移动到腔室的进料口处;
排渣步骤,转动座带动酿造腔转动到接粉位置,在酿造腔转动到接粉位置时,刮料板同步将所述接粉头上的咖啡渣刮落下来。
上述的酿造方法,能够较好地将酿造腔的腔室内的咖啡渣完全排出,接粉步骤、压制萃取步骤及排渣步骤能依次进行,可以无需人工进行清理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对接步骤或所述退回步骤中,通过推压机构带动变轨机构动作,由变轨机构同步驱动转动座转动,以实现所述转动座上的所述酿造腔在接粉位置与压粉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一种酿造方法,采用了所述的酿造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装粉步骤,酿造腔的进料口处于接粉位置,排渣机构带动接粉头移动到酿造腔的腔室的底部,将咖啡粉装入到所述酿造腔的腔室中;
对接步骤,转动座带动所述酿造腔转动,使所述酿造腔的进料口与所述推压机构的冲泡头相对接;
压粉萃取步骤,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伸入到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对所述腔室内的咖啡粉进行压制萃取处理;
退回步骤,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从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抽离出来,同步使得酿造腔由压粉位置转动到接粉位置;
排渣步骤,所述排渣机构带动接粉头移动,使接粉头移动到酿造腔的进料口处,转动座带动酿造腔由接粉位置转动到压粉位置,在酿造腔转动到压粉位置时,刮料板同步将所述接粉头上的咖啡渣刮落下来。
上述的酿造方法,能够较好地将酿造腔的腔室内的咖啡渣完全排出,接粉步骤、压制萃取步骤及排渣步骤能依次进行,可以无需人工进行清理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酿造腔及驱动杆分解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架体及推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转动座的其中一视角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转动座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转动座内部剖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排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酿造腔及驱动杆的一视角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酿造腔及驱动杆另一视角图;
图10为图9在A-A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锁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第一螺杆及第一滑块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第一螺杆及第一滑块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排渣机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排渣机构的其中一工作状态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排渣机构的另一工作状态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排渣机构的第二螺杆的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排渣机构的第二螺杆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处于初始工作状态图;
图2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处于接粉位置的其中一视角图;
图2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处于接粉位置的另一视角图;
图2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处于酿造腔的进料口与冲泡头相对接时的一视角图;
图2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处于酿造腔的进料口与冲泡头相对接时的另一视角图;;
图2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处于压粉萃取状态的一视角图;
图2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的处于压粉萃取状态的另一视角图。
附图标记:
10、架体;11、支撑板;111、弧形孔;112、转轴孔;12、导轨;20、推压机构;21、冲泡头;22、第一壳体;221、滑动通道;23、第一螺杆;231、第一导向槽;24、第一涡轮;25、第一电机;26、第一蜗杆;27、第一滑块;271、第一承重套;2711、第一台阶;272、第一锁定件;2721、第一限位筋;2722、第一凸缘;2723、第一安装孔;273、第一挂钩;274、第一安装件;28、第一导向板;281、第一导向块;282、第一通孔;30、转动座;31、滑动件;32、背面;33、转动件;34、凹槽;341、第一凹槽;3411、凹口;342、第二凹槽;343、第三台阶;35、扣槽;40、酿造腔;41、腔室;411、进料口;42、接粉头;43、挂台;44、凸棱;45、锁扣机构;451、支架;452、扣件;453、弹簧;454、扣帽;50、排渣机构;51、驱动杆;511、钩孔;52、第二螺杆;521、第二导向槽;522、第二止动筋;523、第五安装孔;53、第二涡轮;54、第二电机;55、第二挂钩;56、第二壳体;57、第二导向板;571、第二导向块;58、止动组件;581、第二承重套;582、第二锁定件;583、第二安装件;59、第三锁定套;592、第三安装件;60、刮料板;70、变轨机构;71、第一轨道;72、第二轨道;73、防脱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酿造装置,包括:架体10、推压机构20、转动座30、酿造腔40、排渣机构50及刮料板60。所述推压机构20设置于所述架体10上。所述转动座3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架体10上,所述酿造腔40设置于所述转动座30上,所述转动座30带动所述酿造腔40相对于所述架体10转动,所述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接粉头42。
所述排渣机构50设置于所述转动座30上,所述排渣机构50与所述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的接粉头42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接粉头42移动到所述腔室41的底部或所述腔室41的进料口411。所述刮料板60设置于所述架体10或所述推压机构20的第一壳体22上,所述刮料板60与所述进料口411对应设置,用于在所述转动座30带动所述酿造腔40转动时同步将所述接粉头42上的废料刮掉。
上述的酿造装置工作时,请参阅图1、图2、图19至图25,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位于接粉位置,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与推压机构20错开,便可以将咖啡粉通过进料口411装入到酿造腔40中;酿造腔40转动到压粉位置,进料口411与推压机构20的冲泡头21相对应,便可以进行后续的压粉步骤;推压机构20带动冲泡头21伸入到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对腔室41内的咖啡粉进行压制萃取处理;待咖啡粉压制萃取后,推压机构20带动冲泡头21从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抽离出来,并由排渣机构50带动接粉头42移动,使接粉头42移动到腔室41的进料口411处;由于接粉头42位于进料口411,由转动座30带动酿造腔40转动到接粉位置,在酿造腔40转动到接粉位置时,刮料板60能同步将接粉头42上的咖啡渣刮落下来,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可见,能够较好地将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的咖啡渣完全排出,接粉步骤、压制萃取步骤及排渣步骤能依次进行,可以无需人工进行清理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22及图23,所述的酿造装置还包括变轨机构70。所述变轨机构70用于与所述推压机构20相连,所述变轨机构70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轨道71与第二轨道72。所述第一轨道71沿着所述推压机构20的推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轨道72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71倾斜设置。所述转动座30上设有滑动件31,所述滑动件3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71或所述第二轨道72上。
如此,当酿造腔40处于接粉位置(处于接粉位置时,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例如呈水平状态)时,滑动件31位于第二轨道72远离于第一轨道71的一端;当需要使得转动座30上的酿造腔40由接粉位置切换到压粉位置(处于压粉位置时,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需要与推压机构20的冲泡头21相互对位,此时酿造腔40的轴心方向例如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时,推压机构20动作,使滑动件31沿着第二轨道72移动到第一轨道71上,滑动件31带动转动座30及酿造腔40同步转动,使得酿造腔40及转动座30转动到压粉位置。当需要进行压粉萃取步骤时,推压机构20继续移动同步带动变轨机构70移动,滑动件31将沿着第一轨道71移动,由于第一轨道71的方向与推压机构20的移动方向相同,推压机构20移动时便不会带动转动座30及酿造腔40转动,冲泡头21伸入到酿造腔40内并进行压制萃取酿造腔40内的咖啡。也就是,推压机构20动作时,一方面,在变轨机构70的同步作用下,能实现转动座30及酿造腔40在接粉位置与压粉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当转动座30及酿造腔40处于压粉位置时,推压机构20继续动作时,便能实现冲泡头21伸入到酿造腔40内并进行压制萃取酿造腔40内的咖啡。这样只需要采用一个推压机构20便能实现转动座30及酿造腔40的位置转换,以及冲泡头21的压粉动作,使得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架体10包括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板面与所述转动座30的背面32相互可转动接触配合。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弧形孔111,所述滑动件31装设于所述转动座30的背面32上,所述滑动件31能沿着所述弧形孔111移动,所述滑动件31穿过所述弧形孔111后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变轨机构70上。如此,推压机构20动作使滑动件31沿着第二轨道72移动时,滑动件31同步沿着支撑板11上的弧形孔111移动,并同步带动转动座30相对于架体10转动,实现酿造腔40在由接粉位置到压粉位置的切换。此外,转动座30运行效果稳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轨道72为与弧形孔111对应设置的弧形轨道,或者,第二轨道72为能对应完全覆盖弧形孔111的条形活动口,该活动口相对于第一轨道71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图22及图23,所述滑动件31为可沿着所述弧形孔111移动的转动板;或者,所述滑动件31为可沿着所述弧形孔111移动的一个以上第一传动柱。如此,滑动件31沿着弧形孔111移动时带动转动座30移动,移动效果稳定。具体而言,滑动件31既可以是一个第一传动柱,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第一传动柱,当为两个以上第一传动柱,两个以上第一传动柱并列设置,所形成的结构类似于弧形状的转动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及图23,所述第一轨道71与所述第二轨道72为所述变轨机构70上设置的第一开口,所述变轨机构70上设有沿着所述第一开口移动的防脱件73,所述防脱件73与所述滑动件31可拆卸相连。如此,转动座30装设于变轨机构70上的过程中,将滑动件31装设于第一开口中后,通过防脱件73与滑动件31相连即可,能实现变轨机构70方便与转动座30组装在一起。防脱件73能避免滑动件31从第一开口上脱离下来。反之,当将防脱件73拆掉后,便可以将滑动件31与变轨机构70相分离,也就是可以将变轨机构70从转动座30上拆下来。具体而言,防脱件73为防脱板,防脱板可以随同滑动件31一起沿着第一轨道71与第二轨道72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22及图23,所述支撑板11上还设有转轴孔112,所述转动座30上设有转动件33,所述转动件3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孔112中。如此,转动座30相对于支撑板11进行转动时,将以转动件33为轴心进行转动。具体而言,转动件33为第二传动柱。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图22及图23,所述转轴孔112位于所述第一轨道71的延伸方向上。如此,通过第一螺杆23带动冲泡头21伸入到酿造腔40内的过程中,第一螺杆23的冲泡头21的正推力方向经过转轴孔112,酿造腔40不会转动,稳定性较好,能保证较好的压粉萃取效果。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转轴孔112也可以是设置于支撑板11上的其它位置,不一定要位于第一轨道71的延伸方向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12、图21至图25,所述推压机构20包括冲泡头21、第一壳体22、第一螺杆23、第一涡轮24与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壳体22装设于所述架体10上。所述冲泡头21装设于所述第一螺杆23的一端。所述第一涡轮24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22上,所述第一涡轮24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23外,所述第一电机2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涡轮24转动。所述第一螺杆23与所述变轨机构70相连。如此,第一电机25工作时,第一电机25驱动第一涡轮24转动,第一涡轮24带动第一螺杆23移动,第一螺杆23带动其端部的冲泡头21动作伸入到酿造腔40内进而压制萃取咖啡粉。此外,第一螺杆23移动过程中同步带动变轨机构70移动。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的推压机构20、排渣机构50不限于是电机驱动,还可以是气缸驱动、电缸驱动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1至图25,所述推压机构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杆23的另一端的第一滑块27。所述第一壳体22上设有滑动通道221,所述第一滑块27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通道221中。
如此,推压机构20工作时,由第一电机25驱动第一涡轮24转动,第一涡轮24带动第一螺杆23转动,由于第一螺杆23上的第一滑块27沿着滑动通道221滑动,从而实现第一螺杆23沿着滑动通道221移动。第一螺杆23沿着滑动通道221移动过程中带动冲泡头21移动,冲泡头21便可以进行压制萃取咖啡粉。相对于传统的推压方式,本申请中的冲泡头21在第一滑块27的导向与平衡作用下,冲泡头21的运动方向与酿造腔40的轴心重合,也就是以与轴心重合的正推力进行压粉,能够避免推压过程中产生偏心力,保证了机构运行顺畅性与可靠性。
需要解释的是,由于采用的是正推力压粉,推压机构20的强度能承受冲泡时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在冲泡过程中,其结构不容易弯曲变形,不会造成酿造腔40泄漏、运动机构无法顺利复位、容易卡死等缺陷。另外,连动关系较少、运动过于复杂、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分力小、正推力衰减小,在运行过程中不容易卡死,运行较为顺畅及可靠。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23,所述第一电机25的转轴连接有第一蜗杆26,第一蜗杆26与第一涡轮24传动相连。第一电机25的转轴带动第一蜗杆26转动,第一蜗杆26相应带动第一涡轮24转动。
此外,具体而言,请参阅图22及图23,第一轨道71的设置方向与第一螺杆23的移动方向相同。如此,当酿造腔40处于接粉位置(处于接粉位置时,酿造腔40的端口例如呈水平状态)时,滑动件31位于第二轨道72远离于第一轨道71的一端。当需要使得转动座30上的酿造腔40由接粉位置切换到压粉位置(处于压粉位置时,酿造腔40的端口需要与推压机构20的冲泡头21相互对位,此时酿造腔40的轴心方向例如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时,推压机构20动作,使滑动件31沿着第二轨道72移动到第一轨道71上,滑动件31带动转动座30及酿造腔40同步转动,使得酿造腔40及转动座30转动到压粉位置。
当需要进行压粉作业时,第一螺杆23继续移动时同步带动变轨机构70移动,滑动件31将沿着第一轨道71移动,由于第一轨道71的方向与第一螺杆23的移动方向相同,第一螺杆23移动时便不会带动转动座30及酿造腔40转动,冲泡头21伸入到酿造腔40内并进行压制萃取酿造腔40内的咖啡。也就是,第一电机25驱动第一螺杆23动作时,一方面,在变轨机构70的同步作用下,能实现转动座30及酿造腔40在接粉位置与压粉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当转动座30及酿造腔40处于压粉位置时,第一电机25驱动第一螺杆23继续动作时,便能实现冲泡头21伸入到酿造腔40内并进行压制萃取酿造腔40内的咖啡。这样只需要采用一个第一电机25便能实现转动座30及酿造腔40的位置转换,以及冲泡头21的压粉动作,使得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的推压机构20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2上的第一导向板28。所述第一导向板28设有第一导向块281。所述第一螺杆23的外壁沿其轴向方向上设有第一导向槽231,所述第一导向块281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231中。如此,第一涡轮24在驱动第一螺杆23移动时,第一导向块281通过第一导向槽231对第一螺杆23进行导向,能实现第一螺杆23沿着酿造腔40的轴心方向移动,移动效果较为平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第一导向槽231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导向块281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导向块281与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导向槽231一一对应设置。具体而言,第一导向槽231与第一导向块281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导向槽231设置于第一螺杆23的外壁的相对两侧。当然,第一导向槽231与第一导向块281也可以是其它数量,例如一个、三个或其它数量,在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第一导向板28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23相应的第一通孔282,所述第一螺杆23套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82中,所述第一导向块281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282的孔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第一螺杆23带动冲泡头21移动到极限位置时,通过第一滑动块与第一导向板28进行抵触来限制第一螺杆23继续移动,起到止动作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推压机构20还包括第一止动筋。所述第一止动筋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231的远离于所述冲泡头21的一端,所述第一止动筋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块281抵触配合。如此,第一止动筋设置于第一导向槽231的靠近于第一滑块27的一端,第一螺杆23带动冲泡头21移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一止动筋与第一导向板28的第一导向块281相抵触,第一导向块281限制第一螺杆23继续移动,起到止动作用。此外,由于第一止动筋设于第一螺杆23的第一导向槽231中,并非凸出到第一螺杆23的外部,从而占用空间较小,也就是能够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实现止动的功能,同时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动筋远离于第一螺杆23的轴心的表面到所述第一螺杆23的轴心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螺杆23的半径。如此,第一止动筋不突出到第一螺杆23的侧壁外,也就不占用额外的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动筋为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231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止动筋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231内。如此,通过两个第一止动筋抵触限制第一导向板28的两个第一导向块281,对移动组件具有较好的限位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及图24,所述第一滑块27与所述变轨机构70相连。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第一滑块27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23外的第一承重套271,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承重套271紧固在所述第一螺杆23上的第一锁定件272。如此,第一滑块27不仅能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第一滑块27稳固地设置于第一螺杆23上,使得有足够大的力来驱动变轨机构70移动。具体而言,第一滑块27与变轨机构70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第一滑块27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承重套271相连的第一挂钩273。所述第一挂钩273与所述变轨机构70相连。所述第一承重套271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23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如此,第一挂钩273能用于挂设变轨机构70,便于与变轨机构70相连。此外,第一挂钩273对第一螺杆23所施加的拉力与剪切力均由两零件的相配合的多圈、大面积螺纹来承担,定向则由第一锁定件272来实现,保证了第一挂钩273与第一螺杆23的连接部位的抗拉、抗剪强度,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第一锁定件272为第一锁定套,所述第一锁定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23外,所述第一锁定套与所述第一承重套27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锁定套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筋2721,所述第一限位筋2721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231中。如此,一方面,第一锁定套与第一承重套271固定相连;另一方面,第一锁定套通过其第一限位筋2721设于第一导向槽231中实现与第一螺杆23相互定位,这样便能实现第一锁定件272、第一螺杆23与第一挂钩273三者稳固地结合在一起,三者能实现快速组装固定,操作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槽231与所述第一限位筋2721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筋2721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231一一对应设置。如此,两个第一限位筋2721分别对应设于两个第一导向槽231中,能实现第一锁定套与第一螺杆23稳固地结合在一起,定向作用力较大。当然,第一导向槽231与第一限位筋2721还可以一个、三个、四个或其它数量,在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23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杆23的外壁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筋272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套的内壁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第一承重套271的端部设有周向的第一台阶2711,所述第一锁定套设有周向的第一凸缘2722,所述第一凸缘2722套设于所述第一台阶2711外。如此,能使得第一锁定套稳固地装设于第一承重套271上,两者结合较为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第一锁定套通过若干个第一安装件274与所述第一承重套271固定相连。当然,第一锁定套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第一承重套271固定相连,例如粘接或焊接,在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件274沿着所述第一锁定套的周向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套上。具体而言,第一安装件274为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或其它数量。若干个第一安装件274等间隔设置于第一锁定套上。其中,第一安装件274为螺钉、螺栓、销钉、铆钉或其它第一安装件274,第一安装孔2723与第二安装孔为与所述第一安装件274相应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第一锁定套的一端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件274相应的第一安装孔2723。所述第一安装孔2723由所述第一锁定套的一端壁面沿着所述第一锁定套的轴向方向延伸到所述第一锁定套的另一端壁面,所述第一承重套271的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723相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件274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2723、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一锁定套紧固于所述第一承重套27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第一承重套271与所述第一锁定套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杆23的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3、图21及图25,所述第一承重套271的外壁形状为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一锁定套的外壁形状为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当然,第一承重套271与第一锁定套的外壁还可以是其它形状,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块27的外壁形状为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所述滑动通道221的内壁形状相应为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也就是说,第一滑块27的外壁形状与滑动通道221的内壁形状相适应,第一滑块27的外壁贴着滑动通道221的内壁沿着滑动通道221移动,从而能保证第一滑块27稳定地沿着滑动通道221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及图23,所述的酿造装置还包括导轨12。所述导轨12设置于所述架体10上,所述导轨12与所述酿造腔40的外壁上的挂台43滑动配合,所述酿造腔40在在接粉位置与压粉位置相互切换过程中,所述挂台43沿着所述导轨12滑动。如此,由于在架体10上装设有与酿造腔40的外壁上的挂台43滑动配合的导轨12,这样在酿造腔40由接粉位置转动切换到压粉位置过程中,挂台43沿着导轨12滑动,从而能够提高对接可靠性,能实现酿造腔40的端口与推压机构20的冲泡头21的在轴向方向对位,对位准确,对接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及图23,所述导轨12设置于所述架体10的支撑板11上,所述导轨12的底面用于与所述转动座30的顶面滑动接触配合,所述导轨12的顶面用于与所述挂台43滑动接触配合。如此,转动座30相对于架体10转动时,转动座30的背面32相对于支撑板11的板面滑动,同时转动座30的顶面沿着导轨12的底面滑动,这样转动座30的转动效果较为稳定。此外,酿造腔40随着转动座30同步转动过程中,挂台43沿着导轨12的顶面滑动,稳定性较好,能够提高对接可靠性,能实现酿造腔40的端口与推压机构20的冲泡头21的在轴向方向对位,对位准确,对接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及图23,所述挂台43设置于所述酿造腔40的外壁靠近于所述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的部位上。所述挂台43与所述导轨12均呈弧形状,且所述导轨12的顶面与所述挂台43相适应。具体而言,所述转动座30的顶面为弧形面,所述转动座30与所述导轨12的底面相适应。如此,转动座30相对于架体10转动时,转动座30的背面32相对于支撑板11的板面滑动,同时转动座30的顶面沿着导轨12的底面滑动,这样转动座30的转动效果较为稳定。此外,酿造腔40随着转动座30同步转动过程中,挂台43沿着导轨12的顶面滑动,稳定性较好,能够提高对接可靠性,能实现酿造腔40的端口与推压机构20的冲泡头21的在轴向方向对位,对位准确,对接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5至图10,所述排渣机构50包括升降组件与驱动杆51。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螺杆52、第二涡轮53与第二电机54。所述第二电机54设置于所述转动座30上,所述第二涡轮5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30上,所述第二涡轮53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52外。所述第二电机5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涡轮53转动,第二电机54具体通过第二蜗杆与第二涡轮53相连。所述第二螺杆52与所述驱动杆51相连。所述驱动杆51具体例如贯穿所述酿造腔40的腔室41底壁后与所述接粉头42相连。如此,第二电机54工作时,第二电机54驱动第二涡轮53转动,第二涡轮53带动第二螺杆52移动,第二螺杆52带动驱动杆51移动,驱动杆51沿着酿造腔40的腔室41移动时带动接粉头42移动,例如需要在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进行装粉作业时,则由驱动杆51带动接粉头42移动到酿造腔40的腔室41的底部;再例如,在咖啡粉压制萃取作业步骤后,需要将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的接粉头42上的咖啡渣排出时,则由驱动杆51带动接粉头42移动到酿造腔40的腔室41的进料口411,此时便可以方便将接粉头42上的咖啡渣向外排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6及图10,第二螺杆52通过第二挂钩55与驱动杆51相连。驱动杆51的端部设有与第二挂钩55相适应钩孔511,第二挂钩55装设于钩孔511中。如此,一方面,能便于实现驱动杆51与第二螺杆52的组装配合;另一方面,由于驱动杆51与第二螺杆52为可拆卸的组装方式,可以将酿造腔40连带驱动杆51一并从转动座30上拆卸下来,然后对酿造腔40进行维修、更换、清洗等维护操作,操作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图7及图10,所述排渣机构50还包括第二壳体56,所述第二壳体56装设于所述转动座30上,所述第二电机54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56上,所述第二涡轮53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56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图7及图10,所述的排渣机构50还包括第二导向板57。所述第二导向板57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壳体56上,所述第二导向板57设有第二导向块571,所述第二螺杆52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导向槽521,所述第二导向槽521在所述第二螺杆52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导向块571伸入到所述第二导向槽521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二导向槽521移动。如此,第二涡轮53转动驱动第二螺杆52上下移动过程中,由于第一第二导向板57的第二导向块571伸入到第二螺杆52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导向槽521中,第二导向块571沿着第二导向槽521移动,从而保证螺杆沿着其轴心方向移动,移动效果较为稳定。螺杆在沿其轴心方向移动过程中同步带动驱动杆51沿着酿造腔40的腔室41移动,能实现驱动杆51的运动方向与酿造腔40的轴心重合,也就是以与轴心重合的正推力进行驱动接粉头42,能够避免推压过程中产生偏心力,保证了机构运行顺畅性与可靠性。
需要解释的是,由于采用的是正推力来推动接粉头42,排渣机构50的强度能承受较大压力,其结构不容易弯曲变形,不会造成酿造腔40泄漏、运动机构无法顺利复位、容易卡死等缺陷。另外,连动关系较少、运动过于复杂、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分力小、正推力衰减小,在运行过程中不容易卡死,运行较为顺畅及可靠。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图7及图10,所述第二导向槽521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导向块571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导向块571与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导向槽521一一对应设置。具体而言,第二导向槽521与第二导向块571均为两个,两个第二导向槽521设置于第二螺杆52的外壁的相对两侧。当然,第二导向槽521与第二导向块571也可以是其它数量,例如一个、三个或其它数量,在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图7及图10,所述第二导向板57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杆52相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杆52套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二导向块571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图7及图10,所述的排渣机构5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521内的第二止动筋522。所述第二螺杆52的底端与所述驱动杆51相连,所述第二止动筋522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52的顶端,所述第二止动筋522用于与所述第二导向块571抵触配合。如此,第二止动筋522设置于第二螺杆52的顶端,第二螺杆52带动驱动杆51移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二止动筋522与第二导向板57的第二导向块571相抵触,第二导向块571限制第二螺杆52继续向下移动,起到止动作用。此外,由于第二止动筋522设于第二螺杆52的第二导向槽521中,并非凸出到第二螺杆52的外部,从而占用空间较小,也就是能够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实现止动的功能,同时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动筋522远离于第二螺杆52的轴心的表面到所述第二螺杆52的轴心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螺杆52的半径。如此,第二止动筋522不突出到第二螺杆52的侧壁外,也就不占用额外的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动筋522为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槽521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止动筋522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槽521内。如此,通过两个第二止动筋522抵触限制第二导向板57的两个第二导向块571,对移动组件具有较好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图14至图18,所述的排渣机构50还包括套设于第二螺杆52上的第三锁定套59。第三锁定套59与第二止动筋522相连。具体而言,第三锁定套59与第二止动筋522为一体化结构。此外,第三锁定套59通过第三安装件592固定装设于第二螺杆52上。所述第二螺杆52的顶端壁面上设有第五安装孔523,所述第三安装件592穿过所述第五安装孔523将所述第三锁定套59紧固于所述第二螺杆52上。第三安装件592例如为螺钉、螺栓、销钉、铆钉或其它安装件,第五安装孔523为与所述第三安装件592相应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图14至图18,所述第二螺杆52通过止动组件58与所述第二挂钩55相连。所述止动组件58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52外的第二承重套581,及用于将所述第二承重套581紧固在所述第二螺杆52上的第二锁定件582,所述第二承重套581与所述第二挂钩55相连。如此,实现了将止动组件58稳固地装设于第二螺杆52上,间接地实现了第二挂钩55装设于止动组件58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图14至图18,所述第二承重套581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杆52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如此,第二挂钩55对第二螺杆52所施加的拉力与剪切力均由两零件的相配合的多圈、大面积螺纹来承担,定向则由第二锁定件582来实现,保证了第二挂钩55与第二螺杆52的连接部位的抗拉、抗剪强度,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图14至图18,所述第二锁定件582为第二锁定套,所述第二锁定套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52外,所述第二锁定套与所述第二承重套581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锁定套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筋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521中。如此,一方面,第二锁定套与第二承重套581固定相连;另一方面,第二锁定套通过其第二限位筋设于第二导向槽521中实现与第二螺杆52相互定位,这样便能实现第二锁定件582、第二螺杆52与第二挂钩55三者稳固地结合在一起,三者能实现快速组装固定,操作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图14至图18,所述第二导向槽521与所述第二限位筋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筋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槽521一一对应设置。如此,两个第二限位筋分别对应设于两个第二导向槽521中,能实现第二锁定套与第二螺杆52稳固地结合在一起,定向作用力较大。当然,第二导向槽521与第二限位筋还可以一个、三个、四个或其它数量,在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槽52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52的外壁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筋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锁定套的内壁的相对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4至图18,所述第二承重套581的端部设有周向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锁定套设有周向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套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外。如此,能使得第二锁定套稳固地装设于第二承重套581上,两者结合较为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套通过若干个第二安装件583与所述第二承重套581固定相连。当然,第二锁定套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第二承重套581固定相连,例如粘接或焊接,在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件583沿着所述第二锁定套的周向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锁定套上。具体而言,第二安装件583为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或其它数量。若干个第二安装件583等间隔设置于第二锁定套上。其中,第二安装件583为螺钉、螺栓、销钉、铆钉或其它安装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图14至图18,所述第二锁定套的一端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件583相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由所述第二锁定套的一端壁面沿着所述第二锁定套的轴向方向延伸到所述第二锁定套的另一端壁面,所述第二承重套581的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583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将所述第二锁定套紧固于所述第二承重套58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4至图18,所述第二承重套581与所述第二锁定套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52的底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4至图18,所述第二承重套581的外壁形状为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二锁定套的外壁形状也为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5、图8至图11,所述转动座30上设有由所述转动座30的顶面延伸到所述转动座30的底面的凹槽34。所述转动座30的正面开设有与凹槽34相连通的槽口;所述凹槽34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341与第二凹槽342。所述酿造腔40与所述第一凹槽341相应设置,所述酿造腔4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41中。所述驱动杆51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342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5、图8至图11,所述第一凹槽341的槽壁上设有凹口3411,所述酿造腔40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凹口3411相适应的凸棱44,所述凸棱44设于所述凹口3411中。如此,酿造腔40装设到转动座30的第一凹槽341内时,凸棱44相应同步装设于槽壁处的凹口3411中,这样能使得酿造腔40稳固地装设于第一凹槽341内,避免酿造腔40在转动座30中晃动,也就是酿造腔40在转动座30上的稳固性较好。具体而言,凹口3411绕第一凹槽341的槽壁设置,凹口3411的口壁与第三台阶343平行设置,如此,在将酿造腔40通过凹槽34的槽口插入到凹槽34的过程中,酿造腔40的底壁沿着第三台阶343移动,凸棱44同步对齐凹口3411并插入到凹口3411。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凹口3411与凸棱44均为一个。此外,凹口3411也可以是不止一个,例如是两个、三个或其它数量,凸棱44的数量相应也不止是一个,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其它数量。一方面,两个以上凸棱44与两个以上凹口3411一一对应设置;另一方面,凸棱44的形状与凹口3411的形状相适应。如此,两个以上凸棱44对应装入到两个以上凹口3411中后,能实现酿造腔40稳固地装设于转动座30上。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凹口3411设置于酿造腔40的外壁上,而与凹口3411相适配的凸棱44则相应设置于第一凹槽341的槽壁上,同样在酿造腔40装设于第一凹槽341中时能实现酿造腔40的安装效果稳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5、图8至图11,所述第一凹槽341的开口大小大于所述第二凹槽342,所述第一凹槽341与所述第二凹槽342的相邻部位形成有第三台阶343,所述酿造腔40与所述第三台阶343相抵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5、图8至图11,所述酿造腔40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凹槽341的槽壁之间通过锁扣机构45与扣槽35进行卡接配合。如此,能实现酿造腔40快速拆装于转动座30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5、图8至图11,所述锁扣机构45包括设置于所述酿造腔40的外壁上的支架451,相对设置于所述支架451上的两个扣件452。所述第一凹槽341的槽壁设有两个所述扣槽35,两个所述扣槽35相对设置并与两个所述扣件452一一对应。具体而言,所述锁扣机构4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451上的弹簧453。弹簧45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扣件452相连,弹簧453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架451上。为了便于按压扣件452,支架451上设置有可移动地扣帽454,扣帽454与扣件452相连,通过按压扣帽454来按压扣件45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至图25,一种酿造方法,采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装粉步骤,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处于接粉位置,排渣机构50带动接粉头42移动到酿造腔40的腔室41的底部,将咖啡粉装入到所述酿造腔40的腔室41中;
对接步骤,转动座30带动所述酿造腔40转动,使所述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与所述推压机构20的冲泡头21相对接;
压粉萃取步骤,推压机构20带动冲泡头21伸入到所述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对所述腔室41内的咖啡粉进行压制萃取处理;
退回步骤,推压机构20带动冲泡头21从所述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抽离出来,所述排渣机构50带动接粉头42移动,使接粉头42移动到腔室41的进料口411处;
排渣步骤,转动座30带动酿造腔40转动到接粉位置,在酿造腔40转动到接粉位置时,刮料板60同步将所述接粉头42上的咖啡渣刮落下来,咖啡渣刮落后的转动座30复位,并可以进行下一个酿造循环。
上述的酿造方法,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位于接粉位置,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与推压机构20错开,便可以将咖啡粉通过进料口411装入到酿造腔40中;酿造腔40转动到压粉位置,进料口411与推压机构20的冲泡头21相对应,便可以进行后续的压粉步骤;推压机构20带动冲泡头21伸入到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对腔室41内的咖啡粉进行压制萃取处理;待咖啡粉压制萃取后,推压机构20带动冲泡头21从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抽离出来,并由排渣机构50带动接粉头42移动,使接粉头42移动到腔室41的进料口411处;由于接粉头42位于进料口411,由转动座30带动酿造腔40转动到接粉位置,在酿造腔40转动到接粉位置时,刮料板60能同步将接粉头42上的咖啡渣刮落下来,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可见,能够较好地将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的咖啡渣完全排出,接粉步骤、压制萃取步骤及排渣步骤能依次进行,可以无需人工进行清理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
进一步地,在所述对接步骤或所述退回步骤中,通过推压机构20带动变轨机构70动作,由变轨机构70同步驱动转动座30转动,以实现所述转动座30上的所述酿造腔40在接粉位置与压粉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酿造方法,采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酿造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装粉步骤,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处于接粉位置,排渣机构50带动接粉头42移动到酿造腔40的腔室41的底部,将咖啡粉装入到所述酿造腔40的腔室41中;
对接步骤,转动座30带动所述酿造腔40转动,使所述酿造腔40的进料口411与所述推压机构20的冲泡头21相对接;
压粉萃取步骤,推压机构20带动冲泡头21伸入到所述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对所述腔室41内的咖啡粉进行压制萃取处理;
退回步骤,推压机构20带动冲泡头21从所述酿造腔40的腔室41内抽离出来,同步使得酿造腔40由压粉位置转动到接粉位置;
排渣步骤,所述排渣机构50带动接粉头42移动,使接粉头42移动到酿造腔40的进料口处,转动座30带动酿造腔40由接粉位置转动到压粉位置,在酿造腔40转动到压粉位置时,刮料板60同步将所述接粉头42上的咖啡渣刮落下来。
上述的酿造方法,能够较好地将酿造腔40的腔室内的咖啡渣完全排出,接粉步骤、压制萃取步骤及排渣步骤能依次进行,可以无需人工进行清理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
进一步地,在排渣步骤之后还包括复位步骤,转动座30带动酿造腔40由压粉位置转动到接粉位置,并进入下一个循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
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架体上;
转动座与酿造腔,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酿造腔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酿造腔相对于所述架体转动,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接粉头;
排渣机构,所述排渣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排渣机构与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的接粉头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接粉头移动到所述腔室的底部或所述腔室的进料口;
刮料板,所述刮料板设置于所述架体或所述推压机构的第一壳体上,所述刮料板与所述进料口对应设置,用于在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酿造腔转动时同步将所述接粉头上的废料刮掉;
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架体的支撑板上,所述导轨的底面用于与所述转动座的顶面滑动接触配合,所述导轨的顶面用于与所述酿造腔外壁上的挂台滑动接触配合;所述酿造腔在在接粉位置与压粉位置相互切换过程中,所述挂台沿着所述导轨滑动;所述挂台设置于所述酿造腔的外壁靠近于所述酿造腔的进料口的部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轨机构,所述变轨机构用于与所述推压机构相连,所述变轨机构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着所述推压机构的推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倾斜设置;所述转动座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与所述转动座的背面相互可转动接触配合;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弧形孔,所述滑动件装设于所述转动座的背面上,所述滑动件能沿着所述弧形孔移动,所述滑动件穿过所述弧形孔后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变轨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可沿着所述弧形孔移动的转动板;或者,所述滑动件为可沿着所述弧形孔移动的一个以上第一传动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为所述变轨机构上设置的第一开口,所述变轨机构上设有沿着所述第一开口移动的防脱件,所述防脱件与所述滑动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转轴孔,所述转动座上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机构包括冲泡头、第一壳体、第一螺杆、第一涡轮与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壳体装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冲泡头装设于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涡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涡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外,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涡轮转动;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变轨机构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滑动通道,所述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通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压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设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沿其轴向方向上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中;和/或,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变轨机构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外的第一承重套,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承重套紧固在所述第一螺杆上的第一锁定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台与所述导轨均呈弧形状,且所述导轨的顶面与所述挂台相适应;所述转动座的顶面为弧形面,所述转动座与所述导轨的底面相适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机构包括升降组件与驱动杆;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螺杆、第二涡轮与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二涡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二涡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外,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涡轮转动,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驱动杆相连;所述驱动杆贯穿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底壁后与所述接粉头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机构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装设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二电机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涡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的排渣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导向板设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螺杆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在所述第二螺杆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导向块伸入到所述第二导向槽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二导向槽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的第二止动筋,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与所述驱动杆相连,所述第二止动筋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所述第二止动筋用于与所述第二导向块抵触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通过第二挂钩与所述驱动杆相连;所述驱动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挂钩相适应钩孔,所述第二挂钩装设于钩孔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酿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上设有由所述转动座的顶面延伸到所述转动座的底面的凹槽;所述转动座的正面开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槽口;所述凹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酿造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应设置,所述酿造腔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驱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17.一种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酿造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装粉步骤,酿造腔的进料口处于接粉位置,排渣机构带动接粉头移动到酿造腔的腔室的底部,将咖啡粉装入到所述酿造腔的腔室中;
对接步骤,转动座带动所述酿造腔转动,使所述酿造腔的进料口与所述推压机构的冲泡头相对接;
压粉萃取步骤,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伸入到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对所述腔室内的咖啡粉进行压制萃取处理;
退回步骤,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从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抽离出来,所述排渣机构带动接粉头移动,使接粉头移动到腔室的进料口处;
排渣步骤,转动座带动酿造腔转动到接粉位置,在酿造腔转动到接粉位置时,刮料板同步将所述接粉头上的咖啡渣刮落下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接步骤或所述退回步骤中,通过推压机构带动变轨机构动作,由变轨机构同步驱动转动座转动,以实现所述转动座上的所述酿造腔在接粉位置与压粉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19.一种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酿造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装粉步骤,酿造腔的进料口处于接粉位置,排渣机构带动接粉头移动到酿造腔的腔室的底部,将咖啡粉装入到所述酿造腔的腔室中;
对接步骤,转动座带动所述酿造腔转动,使所述酿造腔的进料口与所述推压机构的冲泡头相对接;
压粉萃取步骤,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伸入到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对所述腔室内的咖啡粉进行压制萃取处理;
退回步骤,推压机构带动冲泡头从所述酿造腔的腔室内抽离出来,同步使得酿造腔由压粉位置转动到接粉位置;
排渣步骤,所述排渣机构带动接粉头移动,使接粉头移动到酿造腔的进料口处,转动座带动酿造腔由接粉位置转动到压粉位置,在酿造腔转动到压粉位置时,刮料板同步将所述接粉头上的咖啡渣刮落下来。
CN202010136265.XA 2020-03-02 2020-03-02 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 Active CN111297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6265.XA CN111297203B (zh) 2020-03-02 2020-03-02 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6265.XA CN111297203B (zh) 2020-03-02 2020-03-02 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7203A CN111297203A (zh) 2020-06-19
CN111297203B true CN111297203B (zh) 2022-03-11

Family

ID=7115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6265.XA Active CN111297203B (zh) 2020-03-02 2020-03-02 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72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8434B (zh) * 2020-07-24 2022-01-28 六安索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酿造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9296A (en) * 1992-03-02 1993-11-09 Jura Elektroapparate Ag Brewing apparatus
US5697288A (en) * 1996-04-29 1997-12-16 King; Alan M. Encapsulating coffee between two layers of paper
CN102599817A (zh) * 2012-04-11 2012-07-25 宁波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咖啡机酿造装置
CN103126533A (zh) * 2013-03-12 2013-06-05 宁波美侬咖啡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饮料冲泡机构
CN104188538A (zh) * 2014-07-31 2014-12-10 宁波美侬咖啡机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刮粉机构
CN108670040A (zh) * 2018-07-11 2018-10-19 广东百晟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
CN209018463U (zh) * 2018-07-11 2019-06-25 广东百胜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酿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2055A (zh) * 2006-09-30 2008-04-02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
CN202086284U (zh) * 2011-01-10 2011-12-28 苏州工业园区咖乐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咖啡机
CN104168869B (zh) * 2013-09-18 2016-06-29 林强 一种奶粉盒和一种冲奶装置
CN206166654U (zh) * 2016-07-21 2017-05-17 宁波博菱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的酿造传动机构
CN105996780B (zh) * 2016-07-21 2019-03-05 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的酿造系统
CN206603635U (zh) * 2016-11-17 2017-11-03 上海宝路通咖啡机有限公司 咖啡机酿造机构
CN208211911U (zh) * 2017-08-15 2018-12-11 宁波路玛电器有限公司 咖啡机升降装置与酿造器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09436971U (zh) * 2018-10-22 2019-09-27 广东圆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自动排渣咖啡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9296A (en) * 1992-03-02 1993-11-09 Jura Elektroapparate Ag Brewing apparatus
US5697288A (en) * 1996-04-29 1997-12-16 King; Alan M. Encapsulating coffee between two layers of paper
CN102599817A (zh) * 2012-04-11 2012-07-25 宁波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咖啡机酿造装置
CN103126533A (zh) * 2013-03-12 2013-06-05 宁波美侬咖啡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饮料冲泡机构
CN104188538A (zh) * 2014-07-31 2014-12-10 宁波美侬咖啡机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刮粉机构
CN108670040A (zh) * 2018-07-11 2018-10-19 广东百晟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
CN209018463U (zh) * 2018-07-11 2019-06-25 广东百胜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酿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7203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7203B (zh) 酿造装置及酿造方法
CN111184441B (zh) 变轨组件及酿造装置
CN104720549A (zh) 具有改进型榨汁筒紧固结构的榨汁机
CN111248750B (zh) 排渣机构及酿造装置
CN210124549U (zh) 一种防滴汁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16183881B (zh) 一种工业用拉丝油原油浓度检测装置
CN215294199U (zh) 一种用于摄像器材的手动拆卸快速连接装置及摄像器材
CN212281018U (zh) 机架及酿造装置
CN110725100A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洗衣机
US9814257B2 (en) Frame for main body of upper driving type juice extractor, and frame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CN209733816U (zh) 一种转动拆装式马桶盖板支架
CN109222734B (zh) 一种转动拆装式马桶盖板支架
KR200449155Y1 (ko) 몹과 탈수통 조립체
CN111297204B (zh) 酿造组件及酿造装置
CN110607949B (zh) 带离合的锁体动力组件
CN220675803U (zh) 一种粉料整理装置及饮品萃取机
CN210923445U (zh) 应用于病理切片扫描仪的载物平台
CN107203084B (zh) 带多功能架的摄像机
CN209315277U (zh) 一种骑马抽与面板的卡接装置
CN109342670B (zh)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CN220655375U (zh) 全自动咖啡机可拆式酿造器
CN115233025B (zh) 一种铝合金液除气用自动压紧装置
CN110079978A (zh) 按压式门锁的凸轮组件、按压式门锁以及洗衣机
CN113358419B (zh) 一种人工湿地用水质取样设备
CN220091722U (zh) 一种离心杯转接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