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4942B - 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 Google Patents

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4942B
CN111294942B CN201910249429.7A CN201910249429A CN111294942B CN 111294942 B CN111294942 B CN 111294942B CN 201910249429 A CN201910249429 A CN 201910249429A CN 111294942 B CN111294942 B CN 111294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window
resource pool
window length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94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4942A (zh
Inventor
燕威
邹蕾
杨毅
曲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94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4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4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4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4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4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所述确定方法包括:确定资源池;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资源池带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缓存资源的使用,节省存储资源的开销。

Description

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背景技术
2018年,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第80次全会通过了5G新空口(New Radio,简称NR)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简称V2X)的研究项目。V2X指的是使用无线通信、传感探测等技术收集道路交通环境信息,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基础设施之间实时、高效、双向的信息交互和共享,为车辆驾驶员和行人提供可靠的交通信息,从而有效提高道路系统安全、改善交通环境。
V2X通信包括车与车(Vehicle to Vehicle,简称V2V)通信、车与路侧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简称V2I)通信、车与网络(Vehicle to Network,简称V2N)以及车与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简称V2P)通信。
现有技术中,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V2X通信的感知过程采用的是固定长度的感知窗口,既不适用于NR V2X中的感知过程,也可能浪费缓存资源。V2X通信的主流感知方案是在竞争窗口采用能量检测获取资源,该感知方案中,由于感知窗口尺寸可能较大,也会浪费缓存资源。
因而,如何设置感知窗口长度,仍需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确定感知窗口长度,以减少缓存资源,节省缓存开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资源池;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资源池带宽。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子载波间隔。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
可选的,所述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包括: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以及信道忙率检测结果,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所述感知窗口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信道忙率阈值和数据包优先级等级。
可选的,所述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包括: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信道忙率检测结果和数据包优先级统计结果,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所述感知窗口长度。
可选的,在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包括:基于高层信令,接收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之前,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检测信道忙率,以得到所述信道忙率检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包括:在预先配置的感知周期内,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发送方法,包括:确定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资源池带宽;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信道忙率阈值和数据包优先级等级。
可选的,所述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包括:基于高层信令,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装置,包括:确定模块,适于确定资源池;选择模块,适于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至少包括:资源池带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发送装置,包括:确定模块,适于确定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至少包括:资源池带宽;发送模块,适于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资源池;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资源池带宽。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UE可以根据资源池关联的配置参数(例如,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预设对应关系,灵活选择合适的感知窗口长度,可以减少缓存资源的使用,节省存储资源的开销。
进一步,所述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子载波间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先定义资源池关联的资源池带宽、子载波间隔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使得终端可以选择合适的感知窗口长度,进一步为减少缓存资源,节省存储资源的开销提供可行方案。
进一步,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站配置资源池关联的资源池带宽、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使得终端可以灵活选择感知窗口长度,进一步为减少缓存资源的使用,节省存储资源的开销提供可行方案。
进一步,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信道忙率阈值和数据包优先级等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站配置资源池关联的资源池带宽、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数据包优先级等级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使得终端可以得知更多信息,进一步为灵活选择感知窗口长度提供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言,现有技术中的感知窗口长度的值通常较大,导致缓存开销较大,不利于节省缓存资源。
现有技术中,LTE V2X通信采用的是固定长度的感知窗口进行感知。由于NR V2X在频带宽度,数理参数(numerology)配置,数据包大小,时延要求以及可能的感知方案等方面和LTE V2X的需求不同,因而直接采用类似LTE V2X固定长度的感知窗口设计方案,可能会导致存储资源的浪费。
在LTE V2X的感知过程中,当数据包在时刻n(n为非负数)抵达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时,将触发资源选择过程。UE通过分析存储器中存储的时间段[n-1000,n]内译码侧链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SCI)和测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简称RSRP)获得信息,得到资源候选窗口[n+T1,n+T2],T1>0,T2>0(T1、T2表示时间)中被其他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占用的资源,以及尽管被占用但是依然可用的资源的分布,排除这些资源,从而获得可用于进行数据包传输的资源的集合。
具体地,考虑到LTE V2X业务传输的最大预留周期是1000ms,因而LTE V2X采用的是1000毫秒(ms)的固定长度感知窗口。由于LTE V2X最大时延要求不超过100ms,因而LTEV2X候选资源窗口的最大取值为100ms。
其中,所述候选资源窗口为[n+T1,n+T2]。T1和T2为时间量,其值由UE的实现决定。考虑到数据包从抵达MAC层至触发资源选择的处理时间小于4ms,因而通常情况下,T1≤4。
对于T2的取值范围,则有两种实现方式:(1)如果高层提供了与参数prioTX对应的最小T2的值T2min(prioTX),那么T2min(prioTX)≤T2≤100,prioTX表示数据发送的优先级,就是SCI中3比特优先级信息。高层信令可以一并配置所述3比特表示的8种优先级对应的T2值,作为候选资源窗长度的下限。
(2)如果高层没有提供相关参数,则有20≤T2≤100。
如果NR V2X的感知过程照搬LTE V2X的感知过程,那么可能带来如下问题:
(1)NR V2X可配置的资源池频带宽度更大,子载波间隔(Sub Carrier Spacing,简称SCS)可能具有不同配置。当配置较大的资源池频带宽度和较大SCS值时,将导致感知过程需要缓存大量数据,增加存储资源开销。
(2)NR V2X中引入更严格的时延要求。当时延要求特别高时(例如时延要求为3ms),固定长度的感知窗口对应的缓存数据可能比较多,分析大缓存数据会增加获得候选资源的时间。
(3)NR V2X中传输的数据包的长度是可变的。如果数据包尺寸特别小,那么在数据包的可靠性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较易获得数据包所需要的传输资源,过长的感知窗口会带来额外的缓存资源开销。
对NR而言,无线接入网工作组1(Radio Access Network working group1,简称RAN1)同意在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长度等方面继续研究物理信道。
对于NR V2X感知过程,目前的主流方案是基于竞争窗口采用能量检测方法来获取资源的方案。如果被其他UE占用的资源未能在候选窗口排除,还可以通过能量检测方法进一步排除,然而该方案中的感知窗口长度较大,将会浪费缓存资源。具体而言,在该方案中,利用感知窗口(sensing window)的长感知(Long term sensing)与资源选择窗口(resource selection window)的能量检测进行感知,所述能量检测方法可以是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简称LBT)。在资源选择窗口中可以通过能量检测来继续排除感知窗口中没有排除掉的被占用资源,感知窗口长度可以小于最大预留周期。
在另一种方案中,将数据包传输分为周期传输和非周期传输。对于周期传输,使用与LTE V2X类似的方案,对于非周期传输,引入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在非周期数据包发送之前传输,用来指示发送资源的时频域位置信息。该方法完全采用资源预留方法,长感知窗口长度至少大于或等于最大预留周期。
在第三种方案中,采用动态资源选择方式,在数据包抵达MAC层后,只需要分析对时刻n有影响的传输相关信息。只有感知窗口长度应当大于或等于最大时隙的聚合数量,才能保证比较准确地识别被其他UE占用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资源池;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资源池带宽。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UE可以根据资源池关联的配置参数(例如,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预设对应关系,灵活选择合适的感知窗口长度,可以减少缓存资源的使用,节省存储资源的开销。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分组时延要求((Packet delay budget)的延迟要求越小,优先级越高,对于感知数据的处理时间要求越短。数据包尺寸(packet size)越大,越难获取传输资源,越难满足延时要求。可靠性(Reliability)要求越高,可能需要的重传资源越多。
本文中的感知窗口指的是:数据包抵达MAC层之前的时间窗口。通过对所述时间窗口中,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资源候选窗口中被占用的资源的相关信息。感知窗口长度可以在最大感知窗口长度和最小感知窗口长度之间取值。
本文中的感知周期指的是:数据抵达时刻前的一个时间窗口,通过对时间窗口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未来的候选资源中被其他UE占用的资源情况。
通常情况下,考虑到LTE V2X业务的最大预留周期是1000ms,因而如果UE未接收到高层信令配置的感知窗口长度,则所述UE可以将最大感知窗口长度设置为1000ms。设置最小感知窗口长度为0或100ms。当数据包尺寸很小,可靠性要求较低时,可以不用感知。或者,考虑到CBR的测量窗口长度,UE可以将所述最小感知窗口长度设置为100ms。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确定方法可以用于用户设备侧。具体而言,所述确定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资源池;
步骤S102,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资源池带宽。
在步骤S101中,UE可以确定资源池,以从所述资源池中选取资源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资源池的配置参数可以是基站发送给所述UE的。
在步骤S102中,所述UE可以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UE的感知窗口长度。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至少可以包括:资源池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资源池带宽和子载波间隔。所述资源池带宽和子载波间隔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无论是所述基站还是所述UE都可以事先得知所述对应关系。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对应关系可以是协议预先定义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资源池带宽、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基站可以根据资源池的特点,确定所述资源池关联的资源池带宽、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之后,所述基站可以利用高层信令发送所述对应关系至所述UE。所述高层信令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
进一步,所述UE可以测量、计算信道忙率(Channel Busy Ratio,简称CBR),以得到信道忙率检测结果。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100ms为例,对于物理直连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SSCH)的时刻n,其CBR指的是测量子帧[n-100,n-1]之间的100ms内侧链接收信号强度指示(Sidelink-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简称S-RSSI)大于某一阈值的子信道(sub-channel)的比例,也即在数据包抵达时刻n之前的100ms时间内,被占用的资源占总的资源的比例。对于物理直连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SCCH)的CBR值,仅在PSCCH与PSSCH不相邻(non-adjacent)时,才会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测量CBR,用于确定系统资源利用情况,和邻近距离预先分组优先级(ProSe Pre-Packet Priority,简称PPPP)结合获得合适的发射参数。CBR表示的是系统级的资源利用状况,是小区级参数。统计CBR时,并不区分优先级。
之后,所述UE可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以及信道忙率检测结果,选择所述资源池的感知窗口长度。
进一步,UE可以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优先地,所述UE还可以在感知周期内,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所述感知周期可以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给所述UE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资源池带宽、资源池数理参数、信道忙率阈值和数据包优先级等级。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基站可以根据资源池的特点,确定所述资源池关联的资源池带宽、资源池数理参数、信道忙率阈值和数据包优先级等级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之后,所述基站可以利用高层信令发送所述对应关系至所述UE。所述高层信令可以是RRC信令。
进一步,所述UE可以测量、计算CBR,以得到信道忙率检测结果。
进一步,所述UE可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信道忙率检测结果和数据包优先级统计结果,选择合适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具体实施时,所述UE可以在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感知周期内,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具体实施例一:
首先,基站根据当前资源池的特点,为UE配置所述当前资源池的资源池带宽、资源池的数理参数、CBR阈值和数据包优先级等级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从而为UE配置一组感知窗口长度。所述感知窗口长度可以为[n-Ts,n],Ts表示感知窗口取值,为正整数。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UE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CBR,数据包的优先级等级统计结果,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在高层配置的感知范围内选择感知窗口长度。
或者,所述UE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CBR,数据包的优先级等级统计结果,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在高层配置的感知范围内,按照高层信令预先配置的感知周期半静态地选择感知窗口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高层没有给出所述对应关系,则UE可以设置Ts的值为1000ms。选择所述感知窗口长度时,UE可以按照w、k的值越大,Ts的值越小;p、x的值越大,Ts的值越大的选择准则进行选择。
在具体实施中,假设资源池带宽w表示的是物理资源块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简称PRB)的数量;CBR阈值x取值为集合{0.1,0.2,0.3,…,0.9}中的元素;资源池数理参数k表示SCS的值,k=1表示SCS为15kHz;k=2表示SCS为30kHz;k=3表示SCS为60kHz;k=4表示SCS为120kHz;k=5表示SCS为240kHz;数据包优先级等级p的取值为集合{1,2,3,…,8}中的元素。基站可以基于上述不同参数组合,给出对应的感知窗口长度,例如,感知窗口长度以Ts表示,Ts的取值可以为1000、500、300、200,Ts的单位为毫秒。
在此条件下,基站通过RRC信令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UE,例如,资源池带宽w=50;资源池数理参数k=3;CBR阈值x=0.2;数据包优先级等级P=2。进一步,如果UE测量得到的CBR的值为0.35,统计得到的数据包优先级等级为2.3,则所述UE可以选择所述对应关系中x=0.4、p=3的感知窗口长度,并基于该感知窗口长度进行资源感知。
具体实施例二:
首先,基站根据当前资源池的特点,为UE配置所述当前资源池的资源池带宽、资源池的数理参数、CBR阈值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从而为UE配置一组感知窗口长度。所述感知窗口长度可以为[n-Ts,n],Ts表示感知窗口取值,为正整数。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UE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CBR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在高层配置的感知范围内选择感知窗口长度。或者,所述UE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CBR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在高层配置的感知范围内,按照高层预先配置的感知周期半静态地选择感知窗口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高层没有给出所述对应关系,则UE可以设置Ts的值为1000ms。则UE可以设置Ts的值为1000ms。选择所述感知窗口长度时,UE可以按照w、k的值越大,Ts的值越小;p、x的值越大,Ts的值越大的选择准则进行选择。
在具体实施中,假设资源池带宽w表示的是PRB的数量;CBR阈值x取值为集合{0.1,0.2,0.3,…,0.9}中的元素;资源池数理参数k表示SCS的值,k=1表示SCS为15kHz;k=2表示SCS为30kHz;k=3表示SCS为60kHz;k=4表示SCS为120kHz;k=5表示SCS为240kHz;数据包优先级等级P的取值为集合{1,2,3,…,8}中的元素。基站可以基于上述不同参数组合,给出对应的感知窗口长度,例如,感知窗口长度Ts为1000(ms)、500、300、200。
在此条件下,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UE,例如,资源池带宽w=50;资源池数理参数k=3;CBR阈值x=0.2。进一步,如果UE测量得到的CBR的值为0.35,则所述UE可以选择所述对应关系中x=0.4的感知窗口长度。
具体实施例三:
协议事先约定资源池关联的资源池带宽和子载波间隔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例如,所述对应关系由表1所示。表1指定了不同资源池特点对应的感知窗口长度。从表1可知,带宽为20个PRB,SCS为15kHz时,对应的感知窗口长度为1000ms;带宽100个PRB,SCS为120kHz时,对应的感知窗口长度为100ms,其它值见表1,不再一一列举。
表1
感知窗口长度(ms) 资源池带宽(PRB数量)、SCS
1000 20个PRB,15kHz
500 50个PRB,30kHz
200 75个PRB,60kHz
100 100个PRB,120kHz
在此条件下,UE可以根据配置的资源池参数(例如,资源池带宽和SCS),从表1中给出的100ms,200ms,500ms,1000ms中选取其合适的感知窗口长度。UE选取合适的感知窗口长度的基本原则是:较大的资源池带宽,较大的SCS对应更大的感知窗口长度。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发送方法可以由基站执行。所述发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确定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资源池带宽;
步骤S202,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在步骤S201中,基站可以确定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并在步骤S202中,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UE。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资源池带宽、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资源池带宽、资源池数理参数、信道忙率阈值和数据包优先级等级。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步骤S201至步骤S202可以视为与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所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2相呼应的执行步骤,两者在具体的实现原理和逻辑上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关于基站侧的感知窗口长度的发送方法可以参考图1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由上,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UE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感知窗口长度,减少缓存资源,节省存储资源的开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装置3(以下简称为确定装置3)可以由终端一侧,例如NR V2X UE执行,实施上述图1所示方法技术方案。
具体而言,所述确定装置3可以包括:确定模块31,适于确定资源池;选择模块32,适于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资源池带宽。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可以包括:子载波间隔。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可以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
所述选择模块32可以包括:第一选择子模块321,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以及信道忙率检测结果,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所述感知窗口长度。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可以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信道忙率阈值和数据包优先级等级。
所述选择模块32可以包括:第二选择子模块322,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信道忙率检测结果和数据包优先级统计结果,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所述感知窗口长度。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确定装置3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3,适于在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之前,接收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接收模块33适于基于高层信令,接收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确定装置3还可以包括:检测模块34,适于在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之前,检测信道忙率,以得到所述信道忙率检测结果。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确定装置3还可以包括:感知模块35,适于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感知模块35可以包括:感知子模块351,适于在预先配置的感知周期内,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
关于所述确定装置3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图1中所述方法技术方案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感知窗口长度的发送装置4(以下简称为发送装置4)可以由基站一侧,例如NR V2X基站执行,实施图2所示方法技术方案。
具体而言,所述发送装置4可以包括:确定模块41,适于确定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资源池带宽;发送模块42,适于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可以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可以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信道忙率阈值和数据包优先级等级。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发送模块42可以包括发送子模块421,适于基于高层信令,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关于所述发送装置4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图2中技术方案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诸如非挥发性(non-volatile)存储器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终端可以为NR UE。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基站可以为NR基站。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资源池;
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资源池带宽;
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所述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包括: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以及信道忙率检测结果,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所述感知窗口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子载波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数据包优先级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信道忙率检测结果和数据包优先级统计结果,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所述感知窗口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包括:
基于高层信令,接收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之前,还包括:
检测信道忙率,以得到所述信道忙率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包括:
在预先配置的感知周期内,基于所述感知窗口长度进行感知。
10.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发送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资源池带宽;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
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以及信道忙率检测结果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数据包优先级等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包括:
基于高层信令,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
13.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适于确定资源池;
选择模块,适于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至少包括:资源池带宽;
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所述至少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感知窗口长度包括: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以及信道忙率检测结果,选择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作为所述感知窗口长度。
14.一种感知窗口长度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适于确定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至少包括:资源池带宽;所述第一配置参数还包括:资源池数理参数和信道忙率阈值;
发送模块,适于发送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与所述资源池匹配的感知窗口长度根据所述资源池关联的第一配置参数与感知窗口长度的对应关系,以及信道忙率检测结果确定。
15.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或执行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7.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49429.7A 2019-03-29 2019-03-29 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Active CN111294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9429.7A CN111294942B (zh) 2019-03-29 2019-03-29 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9429.7A CN111294942B (zh) 2019-03-29 2019-03-29 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4942A CN111294942A (zh) 2020-06-16
CN111294942B true CN111294942B (zh) 2023-04-18

Family

ID=71024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9429.7A Active CN111294942B (zh) 2019-03-29 2019-03-29 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49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224960A1 (en) * 2020-07-27 2023-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dapting resource sensing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22027246A1 (en) * 2020-08-04 2022-0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sensing based resource selec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
CN114363854A (zh) * 2020-10-14 2022-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资源感知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513269B (zh) * 2020-11-17 2023-05-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窗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832165B2 (en) 2020-11-24 202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te-based sensing procedure
CN114554602A (zh) * 2020-11-24 2022-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598404B (zh) * 2020-12-03 2023-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感知方法及装置
CN116686376A (zh) * 2020-12-28 2023-09-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感测用于侧链路传输的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15119220A (zh) * 2021-03-19 2022-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检测窗口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707111A (zh) * 2021-08-05 2023-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1017A (zh) * 2017-03-02 2018-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649A (zh) * 2016-08-11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2x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7659995A (zh) * 2017-09-15 2018-02-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终端
CN107949011A (zh) * 2017-12-03 2018-04-20 石春 一种自适应的感知窗口调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1017A (zh) * 2017-03-02 2018-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4942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4942B (zh) 感知窗口长度的确定、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US1070169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024273B (zh)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相应设备
US11690078B2 (en)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972176B (zh) 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0139240B (zh) 一种接收处理方法和第一终端
CN112262601A (zh)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972273A (zh) 传输资源配置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
EP3217750B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channel quality
CN110115059B (zh) 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终端
CN107006000B (zh) 用于传输消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202014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357032B2 (en)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t end, and receive end
CN107682930B (zh)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889158B (zh) 传输控制和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KR20190052079A (ko)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그것의 단말 디바이스
US2022004663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1436118A (zh) 传输资源检测方法、传输资源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7889161B (zh) 传输控制信令和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1422328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794292A (zh) 数据发送方法、资源测量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518381A (zh) 一种资源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0856294B2 (en) Device-to-de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519045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34934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