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4144B -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4144B
CN111294144B CN201910244723.9A CN201910244723A CN111294144B CN 111294144 B CN111294144 B CN 111294144B CN 201910244723 A CN201910244723 A CN 201910244723A CN 111294144 B CN111294144 B CN 1112941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link
reported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di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47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4144A (zh
Inventor
邓云
曲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47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4144B/zh
Priority to EP20776852.4A priority patent/EP395255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6101 priority patent/WO2020192320A1/zh
Priority to US17/599,359 priority patent/US20220191879A1/en
Publication of CN111294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4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4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4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包括:接收上报指示信息,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的有效上报。

Description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标准协议版本12(Release 12)中,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引入了直接通信(Direct Communication)。多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可以通过PC5接口进行直接通信。PC5接口即为UE之间的直接接口。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模式的资源分配方式,一种是调度资源分配方式(scheduled resource allocation),这是由基站通过专用信令配置;一种是自动资源选择方式(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基站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为UE提供用于直接通信的资源池,UE从资源池中选择用于直接通信的资源。如果传输的UE(TransmitterUE,Tx UE)不在网络覆盖范围内,UE采用自动资源选择方式从预先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用于直接通信的资源。
现有技术中,基于直接通信,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也支持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而3GPP正在研究在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引入V2X。因为5G系统能够提供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可以更好的满足V2X的业务需求。
在NR V2X中,基本上延续了LTE中的资源分配方式,如引入模式1(mode 1):基站为UE调度用于V2X数据的传输资源;模式2(mode 2):UE确定V2X数据的传输资源,UE基于网络配置的资源池或者预配置的资源池选择传输资源。当UE需要采用mode 1时,UE需要处于RRC连接状态,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令(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为UE调度用于V2X数据的传输资源,UE收到调度资源之后,在调度资源适用的时隙,通过PC5接口向Rx UE(Receive UE)发送V2X数据。在Mode 1中,一个Tx UE可能同时向多个UE传输V2X数据,此时Tx UE与多个UE同时建立了直接链路的单播通道。Tx UE可以将这些直接链路的链路质量信息提供给基站,以便基站可以合理的调度Tx UE的传输资源以适应不同直接链路的信道状况。
但是,如何实现Tx UE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的有效上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包括:接收上报指示信息,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
可选的,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上行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根据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确定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根据所述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并根据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多个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与多个直接链路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对应至少一个直接链路信息;所述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包括:至少利用所述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
可选的,所述直接链路信息包括目的设备标识,所述根据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如果当前用户设备仅在单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设备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指示的目的设备之间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可选的,所述直接链路信息包括传输频率和目的设备标识,所述根据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如果当前用户设备在多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设备在所述传输频率上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指示的目的设备之间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可选的,所述直接链路信息包括直接链路索引,所述根据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根据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直接链路索引确定直接链路,以作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多个直接链路索引及其对应的多个直接链路。
可选的,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还包括信道质量门限,所述至少利用所述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包括:如果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达到所述信道质量门限,则利用所述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
可选的,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包括:在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数量为多个时,按照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所处的频率和/或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对应的目的设备的标识的顺序,或者按照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索引的顺序,将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一并进行上报。
可选的,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包括多个目的设备标识,或者包括多个传输频率和目的设备标识,或者包括多个直接链路的索引。
可选的,所述上报条件包括信道质量门限,所述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确定信道质量达到所述信道质量门限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包括: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索引、或数量进行上报;或者,如果当前用户设备在单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数量或目的设备标识;或者,如果所述当前用户设备在多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按照频率上报位于各个频率上的待上报直接链路的数量或目的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还包括直接链路信道质量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选自直接链路信道质量指示、预编码矩阵指示和秩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装置,信道质量上报装置包括:上报指示信息接收模块,适于接收上报指示信息,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待上报直接链路确定模块,适于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信道质量上报模块,适于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所述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所述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基站配置的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并将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基站可以通过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确定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用户设备对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的有效上报。
进一步地,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上行资源配置信息;根据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确定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根据所述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并根据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至少利用所述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利用该上行资源进行上报的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由此,用户设备可以先根据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确定适用该上行资源进行上报的待上报直接链路,再利用该上行资源上报该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保证了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的有序性。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按照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所处的频率和/或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对应的目的设备的标识的顺序,或者按照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索引的顺序,将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一并进行上报。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排序后的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一并进行上报,可以实现利用同一上行资源对多个信道质量的上报,从而可以使得基站能够及时调度资源,减小数据传输的时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所示步骤S10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图1所示步骤S10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如何实现Tx UE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服务基站配置的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并将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基站可以通过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确定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用户设备对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的有效上报。
本发明中基站(或服务基站)是指Tx UE与之建立RRC连接的基站,对于Tx UE来说,只会接收服务基站的下行信令,因此本发明中的基站是指Tx UE的服务基站。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所述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可以用于用户设备侧。具体而言,可以由执行V2X传输的用户设备(即Tx UE)执行图1所示的各个步骤。
所述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上报指示信息,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
步骤S102: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
步骤S103: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序号并不代表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包括发送用户设备和接收用户设备)为支持NR V2X业务的用户设备。所述接收用户设备是指接收V2X数据的用户设备。同一个用户设备可以既是发送用户设备,也是接收用户设备,如两个用户设备执行双向的V2X数据传输,此时每一个用户设备既是发送用户设备,也是接收用户设备。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Tx UE在服务小区Cell1(由服务基站gNB1管辖)中,已经建立RRC连接,开展数据传输业务。Tx UE可以向多个接收UE(Rx UE)传输V2X业务(V2Xservice),如在频率F1上:向UE1传输V2X service 1,将Tx UE与UE1之间的直接链路称为SL1(即SL Index为1);向UE2传输V2X service 2和service 3,将Tx UE与UE2之间的直接链路称为SL2;向UE3传输V2X service 4,将Tx UE与UE3之间的直接链路称为SL3。在频率F2上:向UE4传输V2X service 5,将Tx UE与UE4之间的直接链路称为SL4。服务基站可以配置直接链路对应的SL index,或者Tx UE可以向服务基站指示直接链路对应的SL index,如TxUE可以按照频率和Rx UE标识指示直接链路的index。
其中,不同Rx UE的目的设备(destination)的标识不同。UE1、UE2、UE3和UE4可以位于Cell1覆盖范围之内,或者在相邻小区覆盖范围之内、或者可以在覆盖范围之外(out-of-coverage),即检测不到服务小区。上述Rx UE可以是空闲态或连接态(连接态仅限于在小区覆盖范围之内)。
具体实施中,Tx UE可以检测Rx UE发送过来的信号,如其中包含的解调参考信号、同步信号或者特定的参考信号,可以评估Tx UE和该Rx UE之间的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例如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CSI)。Tx UE也可以通过Rx UE评估两者之间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然后从Rx UE获得两者之间的SL CSI,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CSI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秩指示(Rankindication,RI)等的任意组合,如可以是仅包括CQI、或者仅包括CQI和RI。即上报指示信息还包括直接链路信道质量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选自直接链路信道质量指示、预编码矩阵指示和秩指示,Tx UE依据直接链路信道质量的配置信息获知上报的直接链路信道质量的具体内容,所述配置信息可以是直接链路信道质量指示、预编码矩阵指示和秩指示中的任何一种,或者是其任何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报指示信息也可以不包括直接链路信道质量的配置信息,此时采用协议预定义的方式,如Tx UE上报直接链路的CQI、或者上报直接链路的CQI和RI。
服务基站可以预先为用户设备配置上报指示信息,并发送给用户设备。具体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下行控制信令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发送所述上报指示信息。
在步骤S101的具体实施中,用户设备可以从基站接收上报指示信息。由于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因此用户设备可以根据上报指示信息确定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
在步骤S102的具体实施中,在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时,用户设备可以仅根据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在上报指示信息指示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用户设备需要结合上报指示信息以及用户设备的直接链路的其他信息,例如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具体而言,用户设备的直接链路满足所述上报指示信息指示的上报条件时,可以确定该直接链路为待上报直接链路。
进而在步骤S103的具体实施中,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上报至服务基站。
具体可以利用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上行资源具体可以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或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具体而言,服务基站可以利用RRC信令配置位于PUCCH或PUSCH的资源,以便UE通过该PUCCH资源或PUSCH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服务基站也可以利用DCI信令配置位于PUSCH的资源,以便UE通过该PUSCH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
对于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而言,可以根据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从而可以适应性地为待上报直接链路分配传输资源,从而保证该待上报直接链路上的V2X数据传输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基站配置的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并将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基站可以通过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确定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用户设备对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的有效上报。
在本发明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上行资源配置信息。请参照图2,图1所示步骤S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根据所述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确定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
步骤S202:根据所述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并根据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多个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与多个直接链路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对应至少一个直接链路信息。也就是说,一个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对应一个直接链路信息,或者对应多个直接链路信息。进而可以实现,利用所述一个上行资源上报一个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者上报多个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具体而言,直接链路信息可以是直接链路的目的设备标识或直接链路索引(SL Index)或者传输频率和目的设备标识的组合。那么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是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与目的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是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与直接链路索引的对应关系,第一映射关系还可以是传输频率和目的设备标识的组合与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是由基站预先发送给用户设备的。
本实施例中,直接链路信息可以指向直接链路,例如直接链路信息可以是直接链路的目的设备标识或直接链路索引(SL Index)或传输频率和目的设备标识的组合。由此,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基站配置的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后可以确定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根据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可以确定与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对应的直接链路信息,进而可以根据该直接链路信息指向的直接链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
进一步地,图1所示步骤S1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至少利用所述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
对于基站而言,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所处的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以及上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直接链路信息,根据直接链路信息确定具体的直接链路,从而更好地为该直接链路配置传输资源。
更近一步地,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还包括信道质量门限,所述至少利用所述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包括:如果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达到所述信道质量门限,则利用所述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换言之,此时对于服务基站所配置的上行资源,Tx UE可能不使用,Tx UE只在直接链路质量大于所述信道质量门限时,才使用该直接链路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直接链路的CSI。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质量门限可以由服务基站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适应性的配置,或者可以由通信标准协议来约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直接链路信息包括目的设备标识(destination)。图2所示步骤S2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当前用户设备仅在单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设备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指示的目的设备之间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本实施例中,Tx UE有可能只在一个频率上向Rx UE发送V2X数据,则服务基站在配置直接链路信息时,仅需配置目的设备标识。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直接链路信息包括传输频率和目的设备标识,图2所示步骤S2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当前用户设备在多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设备在所述传输频率上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指示的目的设备之间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在不同频率上向同一用户设备发送V2X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基站在配置直接链路信息时,需要配置目的设备标识以及传输频率,或者采用SL Index指示直接链路。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使Tx UE获知需要上报哪一个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服务基站可以采用传输频率和目的设备标识的组合配置与PUCCH资源的对应关系,或者采用SL Index配置与PUCCH资源的对应关系,也即第一映射关系,以便UE在相应的PUCCH资源反馈对应的SL CQI。例如,PUCCH资源1(PUCCH所在的时频位置1)对应传输频率F1与UE1,Tx UE在传输频率F1上与UE1的直接链路为SL1;PUCCH资源2对应传输频率F1与UE2,Tx UE在传输频率F1上与UE2的直接链路为SL2;PUCCH资源3对应传输频率F2与UE4,Tx UE在传输频率F2上与UE4的直接链路为SL4。
由此,Tx UE在确定PUCCH资源1的时频位置后,可以确定在该资源上上报的直接链路为SL1,Tx UE可以在PUCCH资源1上报直接链路SL1的CQI。同理,Tx UE可以在PUCCH资源2上报直接链路SL2的CQI,Tx UE可以在PUCCH资源3上报直接链路SL4的CQI。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直接链路信息包括目的设备索引,图2所示步骤S2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直接链路索引确定直接链路,以作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多个直接链路索引及其对应的多个直接链路。
本发明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1所示步骤S1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在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数量为多个时,按照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所处的频率和/或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对应的目的设备的标识的顺序,或者按照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索引的顺序,将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步骤S302:将排序后的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一并进行上报。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前述实施例是不同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采用不同的上行资源进行上报,而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同一上行资源上报多个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
具体实施中,用户设备在上行资源,例如PUSCH上报直接链路信道质量CSI时,可以使用PUSCH时频资源上的部分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传输上述CSI,也可以是PUSCH时频资源上的所有有用RE传输上述CSI。上述CSI可以在层2编码,然后通过PUSCH传输。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包括多个目的设备标识,或者包括多个传输频率和目的设备标识,或者包括多个直接链路的索引。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
具体实施中,当前用户设备仅在单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时,当前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目的设备标识确定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当前用户设备在多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时,当前用户设备可以确定在多个传输频率上与目的设备标识指示的目的设备之间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映射关系以及多个直接链路的索引确定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多个直接链路索引及其对应的多个直接链路。
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在确定多个待上报的直接链路后,UE可以按照直接链路的传输频率从低到高排列,以及目的设备标识从低到高排序,实现信道质量的组合上报。例如,服务基站需要Tx UE上报所有直接链路的CSI,则UE可以先排列传输频率F1上不同直接链路的CSI(每个CSI占据固定的比特数,如4比特),然后再排列传输频率F2上不同直接链路的CSI。对于传输频率F1,可以按照目的设备标识从小到大排序;或者按照其他设定的需要,如上述直接链路的索引SL1、SL2、SL3的序号排序。
服务基站也可以配置UE上报部分链路如SL1和SL2的链路信道质量,则服务基站分配适配该两条直接链路的CSI数据量大小的PUSCH资源,以便Tx UE上报这两条链路的信道质量。对于服务基站而言,服务基站在收到UE上报的直接链路的CSI之后,按照相同的顺序可以解析获得不同直接链路的CSI。
在本发明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在上报指示信息为上报条件时,图1所示步骤S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信道质量达到所述信道质量门限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此时上报条件为所述信道质量门限、或者是信道质量区间。
具体实施中,信道质量达到所述信道质量门限的直接链路所适用的调制编码参数更高,此时上报条件可以设置为高CQI门限,低于该门限的直接链路信息不需要上报,只需要上报高于该CQI门限的直接链路信息。调制编码参数可以是调制编码策略(ModulationCoding Scheme,MCS)。MCS具体可以是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64QAM等。
本实施例中,信道质量门限可以根据传输频率而设置,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传输频率上的直接链路所适用的信道质量门限不同。具体而言,基站可以配置多个信道质量门限,以便UE上报满足不同区间的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服务基站可以只配置一个低CQI门限(即上报条件为该低CQI门限),让UE上报低于该门限的直接链路信息或直接链路信道质量,高于该门限的直接链路信息或直接链路信道质量不需要上报。对于该直接链路,基站可以配置采用最低的调制解调参数的传输资源、或者要求UE终止该直接链路的V2X数据传输。对于不满足该门限的直接链路,服务基站可以为Tx UE分配的传输资源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
进一步地,图1所示步骤S1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索引、或数量进行上报;或者,如果当前用户设备在单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数量或目的设备标识;或者,如果所述当前用户设备在多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按照频率上报位于各个频率上的待上报直接链路的数量或目的设备标识。
本实施例中,信道质量达到所述信道质量门限的直接链路可以适用通用调制编码参数之外的其他调制编码参数(此时信道质量门限为高CQI门限,Tx UE仅上报高于该门限的直接链路信息),由此,用户设备可以仅上报待上报直接链路的数量,使得基站可以为上报信道质量的直接链路单独分配具有更高调制编码参数的传输资源,例如采用高阶调制的传输资源,以便取得更好的传输效率。对于未上报信道质量的直接链路,基站可以按照通用调制编码参数为其配置传输资源。
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Tx UE开展V2X传输均默认采用16QAM的调制编码方式,采用低阶调制可以适应较差的信道条件,但是频谱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仅需要获知哪些直接链路是可以适用于高阶调制的,因此基站可以配置一个CQI门限,高于该门限的直接链路,UE才需要上报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者仅上报该直接链路而不报告具体的信号质量值,或者仅上报满足该门限的直接链路数量。
如果Tx UE只在一个频率上传输V2X数据,Tx UE可以只上报超过门限的直接链路数量;如果Tx UE在多个频率上传输V2X数据,Tx UE可以按照频率上报每个频率上超过门限的直接链路数量。基站收到超过门限的链路数量之后,可以合理调度高阶调制的SL Grant数量,以满足Tx UE在信道条件较好的直接链路应用高阶调制的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另一种信道质量上报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侧,也即可以由基站执行该方法的各个步骤。所述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配置上报指示信息,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将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以供所述用户设备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并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
关于上述方法的更多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装置。请参照图4,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装置40可以包括上报指示信息接收模块401、待上报直接链路确定模块402和信道质量上报模块403。
其中,上报指示信息接收模块401适于接收上报指示信息,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待上报直接链路确定模块402适于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信道质量上报模块403适于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用户设备对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的有效上报。
关于所述信道质量上报装置40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图1至图3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可以执行图1至图3中所示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可以执行图1至图3中所示方法的步骤。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可以执行所述信道质量上报方法的步骤。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上报指示信息,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所述上报条件包括信道质量门限;
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
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以用于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分配具有比通用调制编码参数更高调制编码参数的传输资源;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确定信道质量达到所述信道质量门限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上行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确定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
根据所述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并根据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多个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与多个直接链路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上行资源的时频位置对应至少一个直接链路信息;
所述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包括:
至少利用所述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链路信息包括目的设备标识,所述根据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
如果当前用户设备仅在单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设备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指示的目的设备之间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链路信息包括传输频率和目的设备标识,所述根据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
如果当前用户设备在多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设备在所述传输频率上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指示的目的设备之间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链路信息包括直接链路索引,所述根据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
根据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直接链路索引确定直接链路,以作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多个直接链路索引及其对应的多个直接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还包括信道质量门限,所述至少利用所述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包括:
如果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达到所述信道质量门限,则利用所述上行资源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包括:
在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数量为多个时,按照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所处的频率和/或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对应的目的设备的标识的顺序,或者按照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索引的顺序,将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将排序后的所述多个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一并进行上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包括多个目的设备标识,或者包括多个传输频率和目的设备标识,或者包括多个直接链路的索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包括:
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索引、或数量进行上报;
或者,如果当前用户设备在单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上报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数量或目的设备标识;
或者,如果所述当前用户设备在多个频率上发送V2X数据,则按照频率上报位于各个频率上的待上报直接链路的数量或目的设备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还包括直接链路信道质量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选自直接链路信道质量指示、预编码矩阵指示和秩指示。
11.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上报指示信息,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所述上报条件包括信道质量门限;
将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以供所述用户设备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并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以用于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分配具有比通用调制编码参数更高调制编码参数的传输资源;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确定信道质量达到所述信道质量门限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12.一种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报指示信息接收模块,适于接收上报指示信息,所述上报指示信息能够指示需要上报的直接链路或者上报条件,所述上报条件包括信道质量门限;
待上报直接链路确定模块,适于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
信道质量上报模块,适于将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或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的信息进行上报,以用于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分配具有比通用调制编码参数更高调制编码参数的传输资源;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待上报直接链路包括:确定信道质量达到所述信道质量门限的直接链路为所述待上报直接链路。
13.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的步骤,或者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的步骤。
14.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的步骤。
15.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44723.9A 2019-03-28 2019-03-28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Active CN111294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723.9A CN111294144B (zh) 2019-03-28 2019-03-28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EP20776852.4A EP3952557A4 (en) 2019-03-28 2020-02-21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METHOD AND DIRECT LINK APPARATUS, RECORDING MEDIA AND USER EQUIPMENT
PCT/CN2020/076101 WO2020192320A1 (zh) 2019-03-28 2020-02-21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US17/599,359 US20220191879A1 (en) 2019-03-28 2020-02-21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irect link, storage medium,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723.9A CN111294144B (zh) 2019-03-28 2019-03-28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4144A CN111294144A (zh) 2020-06-16
CN111294144B true CN111294144B (zh) 2021-11-26

Family

ID=71028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4723.9A Active CN111294144B (zh) 2019-03-28 2019-03-28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91879A1 (zh)
EP (1) EP3952557A4 (zh)
CN (1) CN111294144B (zh)
WO (1) WO20201923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93669A (zh) * 2022-09-21 2024-03-29 索尼集团公司 用户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5088A (zh) * 2013-04-03 2014-10-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交互链路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33648A (zh) * 2017-05-27 2018-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9246659A (zh) * 2017-06-15 2019-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1592A1 (ko) * 2012-03-22 2013-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02346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用户设备间信道状态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WO2016185986A1 (ja) * 2015-05-15 2016-11-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
US10470097B2 (en) * 2016-07-11 2019-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procedur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0291731B (zh) * 2016-12-21 2022-08-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Its状态指示
US10931426B2 (en) * 2017-08-10 2021-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CN110380828B (zh) * 2018-04-13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CN110536316A (zh) * 2018-09-28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测方法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5088A (zh) * 2013-04-03 2014-10-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交互链路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33648A (zh) * 2017-05-27 2018-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9246659A (zh) * 2017-06-15 2019-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91879A1 (en) 2022-06-16
CN111294144A (zh) 2020-06-16
EP3952557A4 (en) 2022-12-28
EP3952557A1 (en) 2022-02-09
WO2020192320A1 (zh)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56100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2391180B1 (en) Allocation method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base station
US9125101B2 (en) Distributed power control for D2D communications
RU2019141040A (ru) Надежная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управления
US20100002642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WO2013177447A1 (en) Allocating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JP2012520645A (ja) 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pusch)における定期的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送信の構成
CN107736073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通信系统
US9698936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uplink channel
EP2839707A1 (en) Signaling for uplink sounding
KR20190140988A (ko) 업링크 제어 정보(uci)의 송신
CN102740484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CN110557839A (zh) 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5992380B (zh) 基站、移动台和下行链路调度方法
CN111294854B (zh) 侧链csi的上报、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CN113079570B (zh) 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294144B (zh)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CN116326050A (zh) 侧行链路载波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294755B (zh) V2x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US20180035299A1 (en)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JP6515210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KR102091714B1 (ko) 무선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256qam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94754B (zh) 基于直接链路资源的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795790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与ue间协作相关的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24003919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조정 정보의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9 18 / F, block B, Zhizhen building, No.7,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Room 516, building A, Tsinghua Science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PREADTRUM HI-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