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0147A - 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0147A
CN111290147A CN202010249290.9A CN202010249290A CN111290147A CN 111290147 A CN111290147 A CN 111290147A CN 202010249290 A CN202010249290 A CN 202010249290A CN 111290147 A CN111290147 A CN 111290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light beam
polarization
electric field
objectiv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92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0147B (zh
Inventor
翁晓羽
屈军乐
刘丽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2492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0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0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0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0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0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3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for the control of polarisation, e.g. state of polarisation [SOP] control, polarisation scrambling, TE-TM mode conversion or sepa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所述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共有一中心轴,所述4f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相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前焦面,所述偏振转换器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后焦面,所述低通滤波器位于所述第一物镜后焦面。本发明利用相位与偏振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相位的调控直接完成光束偏振态的控制。由于光束的相位可以利用相位控制器件实现实时动态像素化控制,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偏振动态实时控制,而且偏振调控精度可达到单个像素。

Description

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振幅、相位、偏振是光束的三个自然属性。纵观光学的发展,对于三者的研究不仅加深人们对光束行为的认识,而且引起光学领域的极大地突破。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们已经见证了以振幅与相位调控为核心的标量光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受益于成熟的振幅及相位调控技术,研究人员基于标量光学理论开创了许多光学应用,比如,自由空间光通信、光镊、光刻技术、光学成像、全息显示等等。这些光学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显著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然而,作为光学发展一个阶段,标量光学的局限性已经慢慢呈现出来。比如,尽管王健等人提出采用轨道角动量的复用解复用技术可实现通信容量突破性扩大,达到1.37Tb/s(参考J.Wang,Jeng-Yuan Yang,et al,Terabit free-space data transmissionemploying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multiplexing,Nature Photonics,2012,6,488-496),然而想要进一步增大光波传输的信息容量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使用具有特殊偏振模式的矢量光束作为信息载体(参见文献“4x 20Gbit/s m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over free space using vector modes and a q-plate mode(de)multiplexer”OpticsLetters.40(9),1980-1983(2015).)。在光刻研究方面,偏振优化调控已经被证明了可进一步提高光刻分辨率(参见文献“Source mask polarization optimization”Journal ofMicro/Nanolithography,MEMS,and MOEMS.10(3),1-10(2011).)。毫无疑问,光学发展趋势必然是由标量光学向矢量光学迈进,而现在仅仅是矢量光学的开端。开启矢量光学的关键在于实现对光束实时动态像素级别的偏振控制。
一般地,基于两种正交偏振光束相互叠加的原理可以实现光束偏振态的调控。例如,采用不同相位的左右旋圆偏振光束叠加或水平与竖直线偏振光束叠加的方式可产生特殊的矢量光束(参见文献“Generation of arbitrary vector beams with a spatiallight modulator and a common path interferometric arrangement”OpticsLetters.32(24),3549-3551(2007).)。然而,此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双光束相干叠加需要精密的干涉光路,这大大增加了此方法应用的难度;第二,该两束正交光束的相位需要独立控制,这需要复杂算法,不利于像素级别偏振控制;第三,能量利用率低下,一般不超过10%。虽然基于几何相原理的偏振转换器可以实现90%以上的能量利用率,但是由于该偏振转换器仅仅只能将水平或竖直的线偏振光直接转换成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因此,我们无法从该种偏振转换器中产生一种同时具有圆偏振态与线偏振态的矢量光束(参见文献“Optical spin-to-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conversion in inhomogeneousanisotropic media”Physical Review Letters.96(16),163905(2006).)。这进一步说明了基于几何相的偏振转换器无法实现任意偏振控制。为了实现光束的全偏振调控,研究人员采用超表面结构设计的方法实现了任意偏振态矢量光束的产生,而且其能量利用率大于70%(参见文献“Dielectric metasurfaces for complete control of phase andpolarization with subwavelengt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high transmission”Nature Nanotechnology.10(11),(2015).)。尽管如此,超表面结构设计加工难度非常大,技术要求极高,加工大尺寸器件所需费用极为昂贵,而且无法实现动态实时可变的偏振调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及难点,提出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旨在提出一种简单的光束调控装置,以实现光束偏振态的动态实时像素级调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所述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所述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共有一中心轴;
所述4f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相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前焦面,所述偏振转换器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后焦面,所述低通滤波器位于所述第一物镜后焦面;
外界光线经过所述偏振片转换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进入所述相位板;
所述相位板将所述线偏振光的相位调整成φ相位分布,并且经过4f光学系统后垂直入射至所述偏振转换器,获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其电场分布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31
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32
phase表示提取相位的函数,i为虚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33
为常数因子,β为相位控制因子;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34
为广义相位分布,θ,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35
分别为第一物镜的会聚角及方位角,β0为偏振控制因子;
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物镜,分解成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可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36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37
其中,<L>、<R>分别表示左、右旋圆偏振模式;
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入射所述低通滤波器,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被滤除,从而获得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
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透过所述第二物镜,获得所需偏振分布的偏振光束。
可选地,所述相位板用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进行编码或加工镀膜获得。
可选地,所述广义的相位分布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38
使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第一物镜的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在第一物镜焦点区域内实现空间分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为两者焦距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一物镜和第二物镜之间的距离为两者焦距之和。
可选地,所述偏振转换器为液晶偏振调控偏振转换器。
可选地,所述低通滤波器透过率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39
其中,r0为低通滤波器有效通光孔径半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方法,所述调控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控方法包括:
外界光线经过偏振片转换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进入相位板;
通过所述相位板将所述线偏振光的相位调整成φ相位分布,并经过4f光学系统后垂直入射至所述偏振转换器,获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其电场分布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41
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42
phase表示提取相位的函数,i为虚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43
为常数因子,β为相位控制因子;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44
为广义相位分布,θ,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45
分别为第一物镜的会聚角及方位角,β0为偏振控制因子;
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物镜,分解成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可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46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47
其中,<L>、<R>分别表示左、右旋圆偏振模式;
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入射所述低通滤波器,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被滤除,从而获得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
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透过所述第二物镜,获得所需偏振分布的偏振光束。
可选地,所述广义的相位分布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48
使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第一物镜的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在第一物镜焦点区域内实现空间分离。
可选地,所述低通滤波器透过率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49
其中,r0为低通滤波器有效通光孔径半径。
可选地,所述偏振转换器为液晶偏振调控偏振转换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通过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所述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共有一中心轴,所述4f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相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前焦面,所述偏振转换器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后焦面,所述低通滤波器位于所述第一物镜后焦面;外界光线经过所述偏振片转换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进入所述相位板;所述相位板将所述线偏振光的相位调整成φ相位分布,并经4f光学系统后垂直入射至所述偏振转换器,获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其电场分布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52
phase表示提取相位的函数,i为虚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53
为常数因子,β为相位控制因子,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54
为广义相位分布,θ,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55
分别为第一物镜的会聚角及方位角,β0为偏振控制因子;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物镜,分解成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可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56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57
其中,<L>、<R>分别表示左、右旋圆偏振模式;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入射所述低通滤波器,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被滤除,从而获得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透过所述第二物镜,获得所需偏振分布的偏振光束。本申请利用相位与偏振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相位的调控直接完成光束偏振态的控制。由于光束的相位可以利用相位控制器件实现实时动态像素化控制,比如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化的相位必然产生像素化的偏振输出,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偏振动态实时控制,而且偏振调控精度可达到单个像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4f光学系统的一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偏振转换器出射的空间变化线偏振光总光强分布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偏振转换器出射的空间变化线偏振光经过偏振片后光强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低通滤波器的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不同相位分布的相位板所产生的具有不同偏振分布的光束一实验结果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不同相位分布的相位板所产生的具有不同偏振分布的光束另一实验结果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在本发明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偏振片1、相位板2、4f光学系统3、偏振转换器4、第一物镜5、低通滤波器6和第二物镜7,所述偏振片1、相位板2、4f光学系统3、偏振转换器4、第一物镜5、低通滤波器6和第二物镜7共有一中心轴,
所述4f光学系统3包括第一透镜8和第二透镜9,所述相位板2位于所述第一透镜8前焦面,偏振转换器4位于所述第二透镜9的后焦面;
所述低通滤波器6位于所述第一物镜5的后焦面;
入射光束垂直入射到偏振片1,并且依次经过相位板2、4f光学系统3、偏振转换器4、物镜5、低通滤波器6、物镜7,最终从物镜7出射所需偏振分布的光束。偏振片1、相位板2、4f光学系统3、偏振转换器4、物镜5,7、低通滤波器6共有一个中心轴。为方便理解,举例进行说明:
入射光为线偏振光束,其直径为4mm,波长为633nm,具体实施可以采用其他波长的光束;
偏振片1为针对入射光波长633nm的偏振片,或者工作波段包括633nm的宽带偏振片;其起偏方向为水平方向;
相位板2采用相位型空间光调制进行编码实现或直接加工镀膜实现,也可用其他实现方法;其相位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71
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72
为第一物镜5的方位角,m=30,具体实施中可以为其他值;
4f光学系统3采用焦距均为100mm的透镜8,9实现,透镜8,9相距200mm;
偏振转换器4采用Q-plate或其他实现方法。偏振转换器4出射光束的偏振参数β0=0,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73
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74
为第一物镜5的方位角,m=30;
物镜5,7的数值孔径均为0.01,孔径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为其他值;
低通滤波器6采用有效通光孔径半径r0=400μm的针孔或光阑实现。
如图1所示,入射光为直径4mm,波长为633nm的线偏振光束,经过偏振片1后,旋转偏振片,使得偏振片的起偏方向为水平方向,则从偏振片出射光束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
相位板2的相位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75
其中,phase表示提取相位的函数;i为虚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76
为常数因子;在本实施例中,m=30;β为相位控制因子。如图1所示,该相位板2与偏振片1共有一个中心轴,偏振片出射的水平线偏振光束经过此相位板2之后,其光束的相位成φ相位分布。此时,通过调节相位板的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77
和β实现对相位板出射的水平方向线偏振光束相位的控制。
如图2所示,4f光学系统3由透镜8和透镜9组成。本实施例中,透镜8和透镜9的焦距均为100mm,两者相距200mm,并且与偏振片共有一个中心轴。由于相位板2位于4f光学系统中透镜8的前焦面上,因此,相位板的相位φ可以投影到4f光学系统中透镜9的后焦面上。
偏振转换器4与偏振片1共有一个中心轴,并且位于4f光学系统中透镜9的后焦面上。本实施例中,偏振转换器4采用Q-plate实现。4f光学系统3出射的水平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偏振转换器4上,由于偏振转换器4及相位板3的偏振及相位调控作用,因此,从偏振转换器4出射的光束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81
其中,i为虚数;φ为相位板2的相位;β0为光线偏振控制因子,本实施例中,β0=0。由偏振转换器4的出射光束E可知,该光束不仅具有相位板2的相位φ,而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
物镜5,与偏振片1共有一个中心轴,其数值孔径为0.01。从偏振转换器4出射的空间变化线偏振光束由物镜5聚焦,其聚焦光束在物镜5的焦点区域内可表示为E=Einner+Eouter,Einner和Eouter分别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82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83
其中,<L>、<R>分别表示左、右旋圆偏振模式;本实施例中,m=30。
如图1所示,在物镜5的焦平面上放置低通滤波器6,低通滤波器6与偏振片1共有一个中心轴。物镜5出射的聚焦光束可分解为两个电场分量Einner和Eouter。由于电场分量Einner和Eouter分别位于物镜5焦平面的不同空间位置,因此,当物镜5出射的聚焦光束E=Einner+Eouter入射到有效通光孔径半径r0=400μm的低通滤波器6时,Eouter被滤除,从低通滤波器6出射的聚焦光束为Einner。由于电场分量Einner和Eouter大小相等,因此,通过低通滤波器6后,光学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为50%。此外,Einner偏振分布仅仅取决于相位板2相位φ的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84
和β。也就是说,通过调节相位板2的相位φ可实现对聚焦光束电场分量Einner的控制。
物镜7,共有上述中心轴,其数值孔径与物镜5相同,均为0.01。低通滤波器6出射的聚焦光束Einner进入物镜7后,由于物镜5,7的数值孔径大小相等,因此,物镜7将低通滤波器6出射的聚焦光束Einner还原为直径4mm的偏振光束。物镜7出射的偏振光束是低通滤波器6出射聚焦光束Einner的还原结果。由于聚焦光束Einner的偏振分布仅仅取决于相位板2相位φ中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85
和β,因此,物镜7出射的偏振光束可直接由相位板2的相位φ进行控制。如图5所示,不同的相位板2相位可以从物镜7出射不同偏振分布的光束。具体地,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5(a)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水平线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竖直线偏振光束组成;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5(d)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右旋圆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左旋圆偏振光束组成;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5(g)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水平线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右旋圆偏振光束组成。图5(b,e,h)分别为上述三种情况出射光束的总光强分布。图5(c,f,i)分别为上述三种情况出射光束经过起偏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及快轴与水平方向成45度的四分之一波片的光强分布图。在实际应用中,相位板2相位φ可以通过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或其他光学元件实现像素化、实时动态的控制。若将图5(a,d,g)的正方形区域相位减小至单个像素,则该像素所对应的偏振也随之改变。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相位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91
其中,θ,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092
分别为第一物镜5的会聚角及方位角,k=2π/λ,入射光波长λ=633nm,m=20,低通滤波器6采用有效通光孔径半径r0=310μm的针孔或光阑实现。各部件位置,以及光路通过方向和顺序与上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做赘述。结果可以如如图6所示,不同的相位板2相位可以从物镜7出射不同偏振分布的光束。具体地,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6(a)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水平线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竖直线偏振光束组成;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6(d)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右旋圆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左旋圆偏振光束组成;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6(g)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水平线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右旋圆偏振光束组成。图6(b,e,h)分别为上述三种情况出射光束的总光强分布。图6(c,f,i)分别为上述三种情况出射光束经过起偏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及快轴与水平方向成45度的四分之一波片的光强分布图。在实际应用中,相位板2相位φ可以通过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或其他光学元件实现像素化、实时动态的控制。若将图6(a,d,g)的正方形区域相位减小至单个像素,则该像素所对应的偏振也随之改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通过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所述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共有一中心轴,所述4f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相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前焦面,所述偏振转换器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后焦面,所述低通滤波器位于所述第一物镜的后焦面;外界光线经过所述偏振片转换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进入所述相位板;所述相位板将所述线偏振光的相位调整成φ相位分布,并经4f光学系统后垂直入射至所述偏振转换器,获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其电场分布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01
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02
phase表示提取相位的函数,i为虚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03
为常数因子,β为相位控制因子;本实施例中,β0=0,m=30;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物镜,分解成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Einner和Eouter分别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04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05
其中,<L>、<R>分别表示左、右旋圆偏振模式;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垂直入射所述低通滤波器,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被滤除,从而获得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光束;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光束透过所述第二物镜,获得所需偏振分布的偏振光束。本申请利用相位与偏振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相位的调控直接完成光束偏振态的控制。由于光束的相位可以利用相位控制器件实现实时动态像素化控制,比如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化的相位必然产生像素化的偏振输出,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偏振动态实时控制,而且偏振调控精度可达到单个像素。此方法不仅实现了动态实时像素级别的偏振控制,而且能量利用率可达50%。与采用双光束相干叠加方式和超表面设计、基于几何相原理的偏振调控方式相比,本发明还避免了高精度的干涉系统、复杂的算法,昂贵及精密的加工等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方法,所述调控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调控装置,所述调控方法包括:
S10,外界光线经过偏振片转换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进入相位板;
S20,通过所述相位板将所述线偏振光的相位调整成φ相位分布,并经过4f光学系统后垂直入射至所述偏振转换器,获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其电场分布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06
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07
phase表示提取相位的函数,i为虚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11
为常数因子,β为相位控制因子;本实施例中,β0=0,m=30;
S30,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物镜,分解成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12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13
S40,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入射所述低通滤波器,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被滤除,从而获得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光束;
S50,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光束透过所述第二物镜,获得所需偏振分布的偏振光束。
光束偏振态的调整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偏振片1、相位板2、4f光学系统3、偏振转换器4、第一物镜5、低通滤波器6和第二物镜7,所述偏振片1、相位板2、4f光学系统3、偏振转换器4、第一物镜5、低通滤波器6和第二物镜7共有一中心轴,
所述4f光学系统3包括第一透镜8和第二透镜9,所述相位板2位于所述第一透镜8前焦面,偏振转换器4位于所述第二透镜9的后焦面,所述低通滤波器6位于所述第一物镜5的后焦面;
入射光束垂直入射到偏振片1,并且依次经过相位板2、4f光学系统3、偏振转换器4、物镜5、低通滤波器6、物镜7,最终从物镜7出射所需偏振分布的光束。偏振片1、相位板2、4f光学系统3、偏振转换器4、物镜5,7、低通滤波器6共有一个中心轴。为方便理解,举例进行说明:
入射光为线偏振光束,其直径为4mm,波长为633nm,具体实施可以采用其他波长的光束;
偏振片1为针对入射光波长633nm的偏振片,或者工作波段包括633nm的宽带偏振片;其起偏方向为水平方向;
相位板2采用相位型空间光调制进行编码实现或直接加工镀膜实现,也可用其他实现方法;其相位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14
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15
为第一物镜5的方位角,m=30,具体实施中可以为其他值;
4f光学系统3采用焦距均为100mm的透镜8,9实现,透镜8,9相距200mm;
偏振转换器4采用Q-plate或其他实现方法。偏振转换器4出射光束的偏振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21
和β0=0,其中m=30;
物镜5,7的数值孔径均为0.01;
低通滤波器6采用有效通光孔径半径r0=400μm的针孔或光阑实现。
如图1所示,入射光为直径4mm,波长为633nm的线偏振光束,经过偏振片1后,旋转偏振片1,使得偏振片1的起偏方向为水平方向,则从偏振片1出射光束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
相位板2的相位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22
其中,phase表示提取相位的函数;i为虚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23
为常数因子;在本实施例中,m=30;β为相位控制因子。如图1所示,该相位板2与偏振片1共有一个中心轴,偏振片出射的水平线偏振光束经过此相位板2之后,该光束的相位成φ相位分布。此时,通过调节相位板的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24
和β实现对相位板出射的水平方向线偏振光束相位的控制。
如图2所示,4f光学系统3由透镜8,9组成。本实施例中,透镜8,9的焦距均为100mm,两者相距200mm,并且与偏振片共有一个中心轴。由于相位板2位于4f光学系统3中透镜8的前焦面上,因此,相位板的相位φ可以投影到4f光学系统3中透镜9的后焦面上。
偏振转换器4与偏振片1共有一个中心轴,并且位于4f光学系统3中透镜9的后焦面上。本实施例中,偏振转换器4采用Q-plate实现。4f光学系统3出射的水平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偏振转换器4上,由于偏振转换器4及相位板3的偏振及相位调控作用,因此,从偏振转换器4出射的光束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25
其中,i为虚数;φ为相位板2的相位;β0为偏振控制因子,本实施例中,β0=0。由偏振转换器4的出射光束E可知,该光束不仅具有相位板2的相位φ,而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
物镜5,与偏振片1共有一个中心轴,其数值孔径为0.01。从偏振转换器4出射的空间变化线偏振光束由物镜5聚焦,其聚焦光束在物镜5的焦点区域内可表示为E=Einner+Eouter,其中,Einner和Eouter分别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31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32
本实施例中,m=30。
如图1所示,在物镜5的焦平面上放置低通滤波器6,低通滤波器6与偏振片1共有一个中心轴。物镜5出射的聚焦光束可分解为两个电场分量Einner和Eouter。由于电场分量Einner和Eouter分别位于物镜5焦平面的不同空间位置,因此,当物镜5出射的聚焦光束E=Einner+Eouter入射到有效通光孔径半径r0=400μm的低通滤波器6时,Eouter被滤除,从低通滤波器6出射的聚焦光束为Einner。由于电场分量Einner和Eouter大小相等,因此,通过低通滤波器6后,光学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为50%。此外,由于Einner偏振分布仅仅取决于相位板2相位φ的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33
和β,因此,通过调节相位板2的相位φ可实现对聚焦光束电场分量Einner的控制。
物镜7,共有上述中心轴,其数值孔径与物镜5相同,均为0.01。低通滤波器6出射的聚焦光束Einner进入物镜7后,由于物镜5,7的数值孔径大小相等,因此,物镜7将低通滤波器6出射的聚焦光束Einner还原为直径4mm的偏振光束。物镜7出射的偏振光束是低通滤波器6出射聚焦光束Einner的还原结果。由于聚焦光束Einner的偏振分布仅仅取决于相位板2相位φ中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34
和β,因此,物镜7出射的偏振光束可直接由相位板2的相位φ进行控制。如图5所示,不同的相位板2相位可以从物镜7出射不同偏振分布的光束。具体地,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5(a)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水平线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竖直线偏振光束组成;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5(d)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右旋圆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左旋圆偏振光束组成;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5(g)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水平线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右旋圆偏振光束组成。图5(b,e,h)分别为上述三种情况出射光束的总光强分布。图5(c,f,i)分别为上述三种情况出射光束经过起偏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及快轴与水平方向成45度的四分之一波片的光强分布图。在实际应用中,相位板2相位φ可以通过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或其他光学元件实现像素化、实时动态的控制。若将图5(a,d,g)的正方形区域相位减小至单个像素,则该像素所对应的偏振也随之改变。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相位参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35
其中,θ,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36
分别为第一物镜5的会聚角及方位角,k=2π/λ,入射光波长λ=633nm,m=20,低通滤波器6采用有效通光孔径半径r0=310μm的针孔或光阑实现。各部件位置,以及光路通过方向和顺序与上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做赘述。结果可以如如图6所示,不同的相位板2相位可以从物镜7出射不同偏振分布的光束。具体地,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6(a)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水平线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竖直线偏振光束组成;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6(d)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右旋圆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左旋圆偏振光束组成;当相位板2相位分布为图6(g)时,物镜7出射的光束由背景水平线偏振光及正方形区域右旋圆偏振光束组成。图6(b,e,h)分别为上述三种情况出射光束的总光强分布。图6(c,f,i)分别为上述三种情况出射光束经过起偏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及快轴与水平方向成45度的四分之一波片的光强分布图。在实际应用中,相位板2相位φ可以通过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或其他光学元件实现像素化、实时动态的控制。若将图6(a,d,g)的正方形区域相位减小至单个像素,则该像素所对应的偏振也随之改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通过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所述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共有一中心轴,所述4f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相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前焦面,所述偏振转换器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后焦面,所述低通滤波器位于所述第一物镜的后焦面;外界光线经过所述偏振片转换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进入所述相位板;所述相位板将所述线偏振光的相位调整成φ相位分布,并经4f光学系统后垂直入射至所述偏振转换器,获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其电场分布为: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41
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42
phase表示提取相位的函数,i为虚数,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43
为常数因子,β为相位控制因子;本实施例中,β0=0,m=30;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物镜,分解成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其中,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44
Figure BDA0002434914720000145
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光束入射所述低通滤波器,第二电场分量Eouter光束被滤除,从而获得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光束;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光束透过所述第二物镜,获得所需偏振分布的偏振光束。本申请利用相位与偏振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相位的调控直接完成光束偏振态的控制。由于光束的相位可以利用相位控制器件实现实时动态像素化控制,比如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化的相位必然产生像素化的偏振输出,因此,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光束动态实时像素级的偏振控制,而且能量利用率可高达50%。与采用双光束相干叠加方式和超表面设计、基于几何相原理的偏振调控方式相比,本发明还避免了高精度的干涉系统、复杂的算法,昂贵及精密的加工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所述偏振片、相位板、4f光学系统、偏振转换器、第一物镜、低通滤波器和第二物镜共有一中心轴,
所述4f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相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前焦面,所述偏振转换器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后焦面,所述低通滤波器位于所述第一物镜后焦面;
外界光线经过所述偏振片转换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进入所述相位板;
所述相位板将所述线偏振光的相位调整成φ相位分布,并经过4f光学系统后垂直入射至所述偏振转换器,获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其电场分布表示为: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11
其中,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12
phase表示提取相位的函数,i为虚数,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13
为常数因子,β为相位控制因子;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14
为广义相位分布,θ,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15
分别为第一物镜的会聚角及方位角,β0为偏振控制因子;
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物镜,分解成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可分别表示为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16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17
其中,<L>、<R>分别表示左、右旋圆偏振模式;
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入射所述低通滤波器,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被滤除,从而获得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
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透过所述第二物镜,获得所需偏振分布的偏振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板用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进行编码或加工镀膜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义的相位分布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21
使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第一物镜的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在第一物镜焦点区域内实现空间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镜和第二物镜之间的距离为两者焦距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转换器为液晶偏振调控偏振转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器透过率表示为: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22
其中,r0为低通滤波器有效通光孔径半径。
7.一种光束偏振态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控装置,所述调控方法包括:
外界光线经过偏振片转换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进入相位板;
通过所述相位板将所述线偏振光的相位调整成φ相位分布,并经过4f光学系统后垂直入射至所述偏振转换器,获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其电场分布表示为: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23
其中,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24
phase表示提取相位的函数,i为虚数,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25
为常数因子,β为相位控制因子;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26
为广义相位分布,θ,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27
分别为第一物镜的会聚角及方位角,β0为偏振控制因子;
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物镜,分解成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可分别表示为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28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31
其中,<L>、<R>分别表示左、右旋圆偏振模式;
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入射所述低通滤波器,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被滤除,从而获得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
所述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透过所述第二物镜,获得所需偏振分布的偏振光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义的相位分布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32
使得相位为φ且其偏振态为空间变化的线偏振光透过第一物镜的第一电场分量Einner聚焦光束和第二电场分量Eouter聚焦光束在第一物镜焦点区域内实现空间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器透过率表示为:
Figure FDA0002434914710000033
其中,r0为低通滤波器有效通光孔径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转换器为液晶偏振调控偏振转换器。
CN202010249290.9A 2020-04-01 2020-04-01 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1290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9290.9A CN111290147B (zh) 2020-04-01 2020-04-01 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9290.9A CN111290147B (zh) 2020-04-01 2020-04-01 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0147A true CN111290147A (zh) 2020-06-16
CN111290147B CN111290147B (zh) 2023-01-31

Family

ID=7102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9290.9A Active CN111290147B (zh) 2020-04-01 2020-04-01 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014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212A (zh) * 2020-06-29 2020-11-13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模拟光反向开关装置
CN112731692A (zh) * 2021-01-06 2021-04-3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相位分布曲面的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13589560A (zh) * 2021-07-28 2021-11-02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角向二值化相位的轨道角动量光梳生成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484A (zh) * 2007-12-07 2008-05-14 南京大学 任意偏振分布矢量光束的生成装置
JP2012047953A (ja) * 2010-08-26 2012-03-08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偏波制御装置
CN103235413A (zh) * 2013-05-21 2013-08-07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相位板控制焦点位置方法
US20140153097A1 (en) * 2011-05-03 2014-06-05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Space variant polarization converter
CN106681026A (zh) * 2017-02-10 2017-05-17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超颖表面‑相变材料的任意偏振动态调控器件及方法
CN108873165A (zh) * 2018-06-28 2018-11-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超构表面集成的双芯光纤的任意偏振态合成器
CN109459870A (zh) * 2018-07-04 2019-03-12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双折射介质超颖表面的多通道矢量全息偏振复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484A (zh) * 2007-12-07 2008-05-14 南京大学 任意偏振分布矢量光束的生成装置
JP2012047953A (ja) * 2010-08-26 2012-03-08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偏波制御装置
US20140153097A1 (en) * 2011-05-03 2014-06-05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Space variant polarization converter
CN103235413A (zh) * 2013-05-21 2013-08-07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相位板控制焦点位置方法
CN106681026A (zh) * 2017-02-10 2017-05-17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超颖表面‑相变材料的任意偏振动态调控器件及方法
CN108873165A (zh) * 2018-06-28 2018-11-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超构表面集成的双芯光纤的任意偏振态合成器
CN109459870A (zh) * 2018-07-04 2019-03-12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双折射介质超颖表面的多通道矢量全息偏振复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YU WENG 等: "Generating Arbitrary Order Cylindrical Vector Beams With Inherent Transform Mechanism", 《IEEE PHOTONICS JOURNAL》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212A (zh) * 2020-06-29 2020-11-13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模拟光反向开关装置
CN112731692A (zh) * 2021-01-06 2021-04-3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相位分布曲面的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13589560A (zh) * 2021-07-28 2021-11-02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角向二值化相位的轨道角动量光梳生成方法与系统
CN113589560B (zh) * 2021-07-28 2022-05-2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角向二值化相位的轨道角动量光梳生成方法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0147B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ing et al. Versatile polarization generation and manipulation using dielectric metasurfaces
Fan et al. Broadband generation of photonic spin-controlled arbitrary accelerating light beams in the visible
Bai et al. Vortex beam: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of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CN111290147B (zh) 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Yue et al. Multichannel polarization-controllable superpositions of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states
Pachava et al. Gener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scalar and vector modes carrying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a review
Chen et al.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erfect vortex beam with a large topological charge through a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i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polarization‐encoded optical metasurfaces
US20220099861A1 (en) 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conversion elem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conversion system
WO2021196078A1 (zh) 光束偏振态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Dong et al. Information encoding with optical dielectric metasurface via independent multichannels
Wen et al. All-dielectric synthetic-phase metasurfaces generating practical airy beams
Intaravanne et al. Color-selective three-dimensional polarization structures
Bashkansky et al. Azimuthally and radially polarized light with a nematic SLM
Zhang et al. Full-Stokes polarization transformations and time sequence metasurface holographic display
Ahmed et al. Multichannel superposition of grafted perfect vortex beams
Chen et al. Multifunctional metasurface: coplanar embedded design for metalens and nanoprinted display
CN111812893B (zh) 一种圆艾里光束的液晶分束器、制备方法及产生系统
Du et al. Dielectric metasurfaces enabling twisted light generation/detection/(de) multiplexing for data information transfer
WO2017117751A1 (zh) 实时变参量微纳米光场调制系统和干涉光刻系统
Grunwald Thin film micro-optics: new frontiers of spatio-temporal beam shaping
Ahmed et al. Strain‐Multiplex Metalens Array for Tunable Focusing and Imaging
Weng et al. Generating arbitrary order cylindrical vector beams with inherent transform mechanism
Sephton et al. Purity and efficiency of hybrid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generating metasurfaces
Guo et al. On-demand light wave manipulation enabled by single-layer dielectric metasurfa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