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9377A - 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9377A
CN111289377A CN202010259444.2A CN202010259444A CN111289377A CN 111289377 A CN111289377 A CN 111289377A CN 202010259444 A CN202010259444 A CN 202010259444A CN 111289377 A CN111289377 A CN 111289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axial
confining
osmotic
rock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94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利
李小鹏
张茹
张泽天
谢晶
张朝鹏
刘洋
艾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2594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93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9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937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G01N3/12Pressure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6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4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dead weight, e.g. pendulum; generated by springs ten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2Environment of the test
    • G01N2203/023Pressure
    • G01N2203/0232High press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5Geometry of the test
    • G01N2203/0256Triaxial, i.e. the forces being applied along three normal axes of the specime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58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det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7Parameter measured for estimating the property
    • G01N2203/0682Spatial dimension, e.g. length, area, ang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实验系统包括围压系统、岩石试样夹持机构、轴压系统、渗透压系统、岩石试样体积变化测试系统和声速实时测试系统;围压系统、轴压系统和渗透压系统上均安装有稳压机构,岩石试样夹持机构大部分安装于围压系统的围压缸中,小部分位于轴压系统的轴压缸中;渗透压系统分为两部分,在岩石试样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本方案采用稳压机构进行荷载施加,能克服长时测试过程中的荷载波动问题,使得测试结果更加精确;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模拟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条件下的岩石浸水试验及三轴流变测试方法,该方法能够还原深部赋存特征,从而更真实地揭示深部岩体的长时力学行为与渗透特性。

Description

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 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和探索地球内部未知奥秘,深地空间资源开发与利 用已成为人类活动的未来趋势,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世界 经济迅速发展需要消耗巨量资源,使得地球浅部资源逐渐枯竭,油气、地热、 煤矿、金属矿等资源开采不断走向地球深部,深部资源开采将在未来成为常态。 因此,向地球深部进军已成为人类未来发展所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然而, 深部岩体工程实践常面临高应力、高渗透压的复杂赋存环境条件,在高压水体 作用下岩体发生水软化的概率持续增高,导致岩体产生显著的性状改变,使得 岩体的微细观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质发生明显变化,从而难以准确描述岩体的长 时力学行为与渗透特性,严重影响深部洞室围岩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营。
目前,人们对深部岩体在高应力高渗透压作用下的长时力学行为和渗透特性 鲜有研究,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都很少,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实验装置难以真 实还原深部原位赋存特征。此外,高应力高渗透压的长时稳定控制也是一个关 键难点问题。现有MTS三轴实验机主要靠电力驱动压力泵,向缸内注入油液实 时动态调节加压控制加载力。在长期测试过程中,实验室在用电高峰期易出现 电压不稳定的情况,影响压力泵的功率从而影响其注入油液的量,致使围压缸、 轴压缸及渗压通道内的油液压力产生波动,即围压、轴压和渗透压不能保持稳 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 统及其实验方法能够长时稳定模拟深部高应力高渗透压环境的原位实验。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其包括:
围压系统,其包括下端为开端的围压缸,围压缸的顶部密封连接有两根与 其连通的围压管道,其中一根围压管道通过围压泵与围压油箱连通,并在该围 压管道上安装围压压力表和控制阀门;另一根围压管道的末端安装有稳压机构;
岩石试样夹持机构,其包括下夹持座和固定于油压缸内顶部的上夹持座, 下夹持座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轴向开设有贯穿其的 进水孔;
轴压系统,其包括轴压缸,轴压缸的顶部密封连接有两根与其连通的轴压 管道,其中一根轴压管道通过轴压泵与轴压油箱连通,并在该轴压管道上安装 有轴压压力表和控制阀门;另一个轴压管道的末端安装有稳压机构;
渗透压系统,其包括分别穿入围压缸和轴压缸、与对应进水孔密封连接的 渗压管道,两根渗压管道的一端均通过渗压泵与渗压水箱连通,并在渗压管道 上安装渗压压力表和控制阀门;两根渗压管道的另一端的末端安装有稳压机构;
轴压缸的顶端开设有供下夹持座的下端进入的安装孔,下夹持座的下端活 动且密封安装于安装孔中,围压缸安装在轴压缸顶端,两者密封连接;所有的 泵、控制阀门及压力表均与处理器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测试不同深度岩石 浸水的方法,其包括:
获取岩石试样模拟的赋存深度对应的第一设定轴向预紧力、第一预设渗透 压和第一预设围压;之后采用热缩膜紧密包裹岩石试样的圆柱面,并放置于下 夹持座上;
通过轴压系统的施力部施加第一设定轴向预紧力,打开轴压泵向轴压缸内 加入油液,当轴压压力表的压力等于第一设定轴向预紧力时,关闭轴压泵;
通过围压系统的施力部施加第一预设围压,打开围压泵向围压缸内加入油 液,当围压压力表的压力等于第一预设围压时,关闭围压泵;
采用渗透压系统的两个施力部分别施加第一预设压力和第二预设压力,打 开两个渗压泵向渗压管道和进水孔输水,当两个渗压压力表的压力均等于其对 应的施力部施加的压力时,关闭两个渗压泵;
当浸水时间未达到目标实验天数时,若轴压压力表、围压压力表或渗压压 力表的数值波动不等于设定阈值时,开启轴压泵、围压泵或渗压泵补充液体, 直至轴压压力表、围压压力表或渗压压力表的值恢复原压力;
当浸水时间达到目标实验天数时,打开轴压系统、围压系统和渗透压系统 的控制阀门,启动轴压泵、围压泵和渗压泵抽回液体,取出岩石试样。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测试深部高应力高 渗环境三轴流变的方法,其包括:
S1、将浸水实验得到的岩石试样放置于下夹持座上,通过轴压系统的施力 部施加第二设定轴向预紧力,打开轴压泵向轴压缸内加入油液,当轴压压力表 的压力等于第二设定轴向预紧力时,关闭轴压泵;
S2、将轴向位移传感器和环向位移传感器安装到岩石试样上,环向位移传 感器需与岩石试样底面保持水平,轴向位移传感器需与岩石试样轴线平行,并 调整轴向位移和环向位移测量系统至初始值;
S3、通过围压系统的施力部施加第二预设围压,打开围压泵向围压缸内加 入油液,当围压压力表的压力等于第二预设围压时,关闭围压泵;
S4、采用渗透压系统的两个施力部分别施加第三预设压力和第四预设压力, 打开两个渗压泵向渗压管道和进水孔输水,当两个渗压压力表的压力均等于其 对应的施力部施加的压力时,关闭两个渗压泵;
S5、当轴压压力表、围压压力表或渗压压力表的数值稳定后,启动声速实 时测试系统,测岩石试样在长时蠕变过程中的动态声速信息;
S6、通过轴压系统的施力部施加预设轴压,打开轴压泵向轴压缸内加入油 液,直至轴向位移传感器和环向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稳定;
S7、观察岩石试样是否发生破坏,若未破坏,令预设轴压=预设轴压+设定 轴向荷载,返回步骤S6,否则进入步骤S8;
S8、打开轴压系统、围压系统和渗透压系统的控制阀门,启动轴压泵、围 压泵和渗压泵抽回液体,取出岩石试样,观察岩石试样的破坏形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采用稳压机构进行荷载施加,在三种类型压 力表的压力达到施加的荷载时,就可以关闭控制阀门和对应的泵,这样在长时 间试验时,不需要一直启动用电设备,所以即便外界电压波动也不会影响本系 统实验的正常进行。本系统在长时测试过程中通过克服荷载波动问题,使得测 试结果更加精确;
渗透压施加分为上下两部分,将上下两部分所施加的压力差作为渗透压, 这样不仅可实现正向渗透实验,还可开展逆向渗透实验。此外,还可使岩石试 样所受渗透压力更均匀,更全面。
本方案提供的实验系统相对现有的MTS三轴实验机而言,具有结构简单, 成本低、便于实现小型化等优点。
本方案加入声速实时测试系统后,能第一时间反映岩石试样的损伤劣化情 况,并为后续分析提供有力支持;本方案的系统在模拟高应力高渗压(即高围 压高渗压)环境时,轴压系统仅作为给下夹持座提供向上的力以加紧岩石试样, 并不提供轴向压力,通过该种环境的模拟,可以研究岩石试样在此环境下的劣 化机制。
本方案采用提供的系统对岩石试样进行浸水实验后,再进行三轴流变实验, 能够还原深部特征,从而使实验得到的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岩石试样放置在围压缸内,并装上岩石试样体积变化测试系统和声 速实时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轴压缸和围压缸密封安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100m深度岩石蠕变测试声速变化曲线。
图5为100m深度岩石试样蠕变全过程曲线。
其中,1、围压系统;11、围压缸;12、围压管道;13、围压泵;14、围压 油箱;15、围压压力表;16、控制阀门;17、稳压机构;171、压杆;172、活 塞;173、底座;174、施力部;2、岩石试样夹持机构;21、上夹持座;211、 进水孔;22、下夹持座;3、轴压系统;
31、轴压缸;311、安装孔;32、轴压管道;33、轴压泵;34、轴压油箱;35、轴压压力表;4、渗透压系统;41、渗压管道;42、渗压泵;43、渗压水箱; 44、渗压压力表;5、岩石试样体积变化测试系统;51、环向位移传感器;52、 轴向位移传感器;61、超声信号发射器;62、超声信号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 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 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围压系统1、岩石试 样夹持机构2、轴压系统3、渗透压系统4、岩石试样体积变化测试系统5和声 速实时测试系统。
围压系统1包括下端为开端的围压缸11,围压缸11的顶部密封连接(螺纹 连接)有两根与其连通的围压管道12,其中一根围压管道12通过围压泵13与 围压油箱14连通,并在该围压管道12上安装围压压力表15和控制阀门16;另 一根围压管道12的末端安装有稳压机构17。
在开启围压泵13后,首先会将围压缸11的油液灌满,之后另一根围压管 道12内才会存储油液,通过围压管道12内的油液可以给稳压机构17一个向上 的力。
岩石试样夹持机构2包括下夹持座22和固定于油压缸内顶部的上夹持座21, 下夹持座22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上夹持座21为圆柱体结构,上夹持座 21和下夹持座22的轴向均开设有贯穿其的进水孔211。两个进水孔211都呈漏 斗形,岩石试样的两端均密封安装于进水孔211的大孔端。
轴压系统3包括轴压缸31,轴压缸31的顶部密封连接有两根与其连通的轴 压管道32,其中一根轴压管道32通过轴压泵33与轴压油箱34连通,并在该轴 压管道32上安装有轴压压力表35和控制阀门16;另一个轴压管道32的末端安 装有稳压机构17。
在开启轴压泵33后,首先会将轴压缸31的油液灌满,轴压缸31的油液达 到一定压力时,其会带动下夹持座22向上运动,以实现对岩石试样的稳定夹持; 轴压缸31的油液灌满后,另一根轴压管道32内才会存储油液,通过轴压管道 32内的油液可以给其对应的稳压机构17一个向上的力。
渗透压系统4包括分别穿入围压缸11和轴压缸31、与对应进水孔211密封 连接的渗压管道41,两根渗压管道41的一端均通过渗压泵42与渗压水箱43连 通,并在渗压管道41上安装渗压压力表44和控制阀门16;两根渗压管道41的 另一端的末端安装有稳压机构17;
同理,渗透压系统4在注水时,其也是先将进水孔211内的水灌满,之后 渗压管道41邻近稳压机构17才会有水进入,通过渗压管道41内的油液可以给 其对应的稳压机构17一个向上的力。
当渗透压系统4位于岩石试样上部分施加的荷载大于岩石试样下部分施加 的荷载时,则岩石试样受到正向渗压作用;反之,则岩石试样受到逆向渗压的 作用。
轴压缸31的顶端开设有供下夹持座22的下端进入的安装孔311,下夹持座 22的下端活动且密封安装于安装孔311中,围压缸11安装在轴压缸31顶端, 两者密封连接;所有的泵(围压泵13、轴压泵和渗透泵)、控制阀门及压力表(围 压压力表、轴压压力表和渗透压压力表)均与处理器连接。
采用本方案进行实验时,放入岩石试样后,首先需要启动轴压系统3,通过 轴压系统3的油液提供的压力才能实现岩石试样的夹紧,之后才能实现其他模 拟实验的开展。
岩石试样体积变化测试系统5包括用于采集岩石试样径向位移的环向位移 传感器51和用于采集岩石试样轴向位移的轴向位移传感器52,环向位移传感器 51和轴向位移传感器52均与处理器连接。
岩石试样体积变化测试系统5主要用于轴压系统3施加多级轴压时,用于 采集岩石试样的轴向和径向位移变化情况。
声速实时测试系统包括分别安装于岩石试样两端的超声信号发射器61和超 声信号接收器62;超声信号接收器62通过数字荧光示波器分别与数据采集器和 脉冲接收控制器连接,脉冲接收控制器与超声信号发射器61和数据采集器连接; 脉冲接收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器均与处理器连接。
超声信号发射器61和超声信号接收器62外表面涂有防锈层,其中的防锈 层可以为镀在发射器和接收器外表面的锌;围压管道12、轴压管道32和渗压管 道41可以采用软管制成;三种类型的压力表及所有的控制阀门16均可以采用 高强度不锈钢制成。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稳压机构17包括放置在管道上的压杆171及放置在管 道(围压管道、渗压管道和轴压管道)内、在管道液体压力作用下给压杆171 施加向上的力的活塞172;压杆171一端铰接在底座173上,另一端设有施力部 174。优选施力部174为砝码。
如图3所示,围压缸1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法兰盘,轴压缸31的顶端开 设有包围安装孔311的安装槽;围压缸11下端安装在安装槽内,并通过多根穿 过法兰盘的螺纹连接件固定在轴压缸31的顶部。为了保证两缸的密封连接,可 以在安装槽内设置密封圈。
本方案还提供一种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测试不同深度岩石浸 水的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6。
在步骤101中,获取岩石试样模拟的赋存深度对应的第一设定轴向预紧力、 第一预设渗透压和第一预设围压;之后采用热缩膜紧密包裹岩石试样的圆柱面, 并放置于下夹持座22上。
其中的赋存深度可以根据具体模拟的环境进行选取,比如100m、1000m、 1400m、1800m、2400m,不过每选取一个不同的赋存深度,其在实验时都需 要执行步骤101至步骤106,才能完成一个赋存深度下的岩石试样浸泡。
在步骤102中,通过轴压系统3的施力部174施加第一设定轴向预紧力, 打开轴压泵33向轴压缸31内加入油液,当轴压压力表35的压力等于第一设定 轴向预紧力时,关闭轴压泵33。
当施力部174为砝码时,将第一设定轴向预紧力转换为砝码重量的公式为:
F1=2x1A1/l1,其中,F1为施加在轴压系统3的压杆171右端部的力,l1为轴 压系统3的压杆171的长度,x1为轴压系统3的活塞172与底座173的距离, A1为轴压系统3的活塞172的底面积。
在步骤103中,通过围压系统1的施力部174施加第一预设围压,打开围 压泵13向围压缸11内加入油液,当围压压力表15的压力等于第一预设围压时, 关闭围压泵13;
当施力部174为砝码时,将第一预设围压转换为砝码重量的公式为:
F2=σ2x2A2/l2,其中,F2为施加在围压系统1的压杆171右端部的力,σ2为 岩石试样的围压,l2为围压系统1的压杆171的长度,x2为围压系统1的活塞 172与底座173的距离,A2为围压系统1的活塞172的底面积。
在步骤104中,通过渗透压系统4的两个施力部174分别施加第一预设压 力和第二预设压力,打开两个渗压泵42向渗压管道41和进水孔211输水,当 两个渗压压力表44的压力均等于其对应的施力部施加的压力时,关闭两个渗压 泵42;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和第二预设压力之间的压差为渗透压。
当施力部174为砝码时,将第一设定轴向预紧力转换为砝码重量的公式为:
F3=σ3x3A3/l3,F4=σ4x4A4/l4,σ5=|σ34|,其中,F3、F4分别为施加在渗透压系 统4两根压杆171右端部的力,σ3、σ4分别为岩石试样上部和下部的压力,σ5为岩石试样的渗透压,l3、l4分别为渗透压系统4两根压杆171的长度,x3、x4分别为渗透压系统4两个活塞172与底座173的距离,A3、A4分别为渗透压系 统4的两个活塞172的底面积。
在步骤105中,当浸水时间未达到目标实验天数时,若轴压压力表35、围 压压力表15或渗压压力表44的数值波动不等于设定阈值时,开启轴压泵33、 围压泵13或渗压泵42补充液体,直至轴压压力表35、围压压力表15或渗压压 力表44的值恢复原压力(波动前的压力);
在步骤106中,当浸水时间达到目标实验天数时,打开轴压系统3、围压系 统1和渗透压系统4的控制阀门16,启动轴压泵33、围压泵13和渗压泵42抽 回液体,取出岩石试样。
渗水实验完成后,可以吸取少量渗压缸中的液体,开展浸水溶液化学成份、 矿物(XRD)、元素(XRF)分析,揭示不同赋存深度真实应力和渗透压力组合 条件下的矿物成份溶解过程及物性成份演化规律,探明高应力高渗压条件下水 渗透过程中对岩石微细观结构的物理影响机制,揭示高应力环境、高压水体作 用下岩石矿物膨胀及润滑作用。
为还原深部特征,基于前述五个不同赋存深度(100m、1000m、1400m、 1800m、2400m)浸水试验的岩石试样,开展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三轴流变测 试,其实现方法包括步骤S1至步骤S8。三轴流变试验是基于不同赋存深度浸水 试验得到的岩石试样开展的。
在步骤S1中,将浸水实验得到的岩石试样放置于下夹持座22上,通过轴 压系统3的施力部174施加第二设定轴向预紧力,打开轴压泵33向轴压缸31 内加入油液,当轴压压力表35的压力等于第二设定轴向预紧力时,关闭轴压泵 33;
在步骤S2中,将轴向位移传感器52和环向位移传感器51安装到岩石试样 上,环向位移传感器51需与岩石试样底面保持水平,轴向位移传感器52需与 岩石试样轴线平行,并调整轴向位移和环向位移测量系统至初始值;
基于上述操作,完成岩石试样竖直方向的固定,以便于后续试验。
在步骤S3中,通过围压系统1的施力部174施加第二预设围压,打开围压 泵13向围压缸11内加入油液,当围压压力表15的压力等于第二预设围压时, 关闭围压泵13;
在步骤S4中,采用渗透压系统4的两个施力部174分别施加第三预设压力 和第四预设压力,打开两个渗压泵42向渗压管道41和进水孔211输水,当两 个渗压压力表44的压力均等于其对应的施力部施加的压力时,关闭两个渗压泵 42;其中,第三预设压力和第四预设压力之间的压差为渗透压。
在步骤S5中,当轴压压力表35、围压压力表15或渗压压力表44的数值稳 定后,启动声速实时测试系统,测岩石试样在长时蠕变过程中的动态声速信息, 其实现原理为:
超声信号发射传感器经脉冲接收控制器发出脉冲信号,在岩石试样中传播 至超声信号接收传感器,所用时间被数据采集器所记录,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 算得出声波速度,在数字荧光示波器中显示。以100m赋存深度为例,将所得 岩石蠕变测试声速变化数据绘制于图4。声波的波速随介质裂隙发育、密度降低、 声阻抗增大而降低,随应力增大、密度增大而增加。因此,获取岩石蠕变全过 程的声波实时数据,可以反映岩石的损伤劣化性质,从而更好地揭示岩石长时 蠕变渗流力学行为特性。
在步骤S6中,通过轴压系统3的施力部174施加预设轴压,打开轴压泵33 向轴压缸31内加入油液,直至轴向位移传感器52和环向位移传感器51采集的 数据稳定;
在步骤S7中,观察岩石试样是否发生破坏,若未破坏,令预设轴压=预设 轴压+设定轴向荷载,返回步骤S6,否则进入步骤S8;
优选设定轴向荷载为10MP;在轴压系统3施加轴向力过程中,需要记录实 验全过程中轴向应变和环向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基于此计算岩石试样全 程体积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中,体积应变=轴向应变+2×环向应变,轴向 应变为正值,环向应变为负值。
在步骤S8中,打开轴压系统3、围压系统1和渗透压系统4的控制阀门16, 启动轴压泵33、围压泵13和渗压泵42抽回液体,取出岩石试样,观察岩石试 样的破坏形态。
以100m赋存深度为例,将该赋存深度的岩石试样蠕变全过程所得数据绘 制于图5,分析曲线特征,确定岩石的长期强度,探究不同赋存深度围岩应力- 渗流-裂隙-蠕变耦合机制,揭示高应力高渗透压条件下岩石损伤破坏特征及蠕变 渗流力学行为特性,从而服务于深部地下工程的长时安全稳定运营。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启动声速实时测试系统后,还包括观察轴压压力表35、 围压压力表15或渗压压力表44的数值波动是否不等于设定阈值;若否,则继 续实验;
若是,开启轴压泵33、围压泵13或渗压泵42补充液体,直至轴压压力表 35、围压压力表15或渗压压力表44的值恢复原压力。

Claims (10)

1.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围压系统,其包括下端为开端的围压缸,围压缸的顶部密封连接有两根与其连通的围压管道,其中一根围压管道通过围压泵与围压油箱连通,并在该围压管道上安装有围压压力表和控制阀门;另一根围压管道的末端安装有稳压机构;
岩石试样夹持机构,其包括下夹持座和固定于油压缸内顶部的上夹持座,所述下夹持座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轴向开设有贯穿其的进水孔;
轴压系统,其包括轴压缸,所述轴压缸的顶部密封连接有两根与其连通的轴压管道,其中一根轴压管道通过轴压泵与轴压油箱连通,并在该轴压管道上安装有轴压压力表和控制阀门;另一个轴压管道的末端安装有稳压机构;
渗透压系统,其包括分别穿入围压缸和轴压缸、与对应进水孔密封连接的渗压管道,两根渗压管道的一端均通过渗压泵与渗压水箱连通,并在渗压管道上安装渗压压力表和控制阀门;两根渗压管道的另一端的末端安装有稳压机构;
所述轴压缸的顶端开设有供下夹持座的下端进入的安装孔,所述下夹持座的下端活动且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围压缸安装在所述轴压缸顶端,两者密封连接;所有的泵、控制阀门及压力表均与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岩石试样体积变化测试系统,其包括用于采集岩石试样径向位移的环向位移传感器和用于采集岩石试样轴向位移的轴向位移传感器,所述环向位移传感器和轴向位移传感器均与处理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速实时测试系统,其包括分别安装于岩石试样两端的超声信号发射器和超声信号接收器;超声信号接收器通过数字荧光示波器分别与数据采集器和脉冲接收控制器连接,脉冲接收控制器与超声信号发射器和数据采集器连接;所述脉冲接收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器均与处理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信号发射器和超声信号接收器外表面涂有防锈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机构包括放置在管道上的压杆及放置在管道内、在管道液体压力作用下给压杆施加向上的力的活塞;所述压杆一端铰接在底座上,另一端设有施力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为砝码。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压缸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法兰盘,轴压缸的顶端开设有包围安装孔的安装槽;围压缸下端安装在安装槽内,并通过多根穿过法兰盘的螺纹连接件固定在轴压缸的顶部。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测试不同深度岩石浸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岩石试样模拟的赋存深度对应的第一设定轴向预紧力、第一预设渗透压和第一预设围压;之后采用热缩膜紧密包裹岩石试样的圆柱面,并放置于下夹持座上;
通过轴压系统的施力部施加第一设定轴向预紧力,打开轴压泵向轴压缸内加入油液,当轴压压力表的压力等于第一设定轴向预紧力时,关闭轴压泵;
通过围压系统的施力部施加第一预设围压,打开围压泵向围压缸内加入油液,当围压压力表的压力等于第一预设围压时,关闭围压泵;
采用渗透压系统的两个施力部分别施加第一预设压力和第二预设压力,打开两个渗压泵向渗压管道和进水孔输水,当两个渗压压力表的压力均等于其对应的施力部施加的压力时,关闭两个渗压泵;
当浸水时间未达到目标实验天数时,若轴压压力表、围压压力表或渗压压力表的数值波动不等于设定阈值时,开启轴压泵、围压泵或渗压泵补充液体,直至轴压压力表、围压压力表或渗压压力表的值恢复原压力;
当浸水时间达到目标实验天数时,打开轴压系统、围压系统和渗透压系统的控制阀门,启动轴压泵、围压泵和渗压泵抽回液体,取出岩石试样。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测试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三轴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浸水实验得到的岩石试样放置于下夹持座上,通过轴压系统的施力部施加第二设定轴向预紧力,打开轴压泵向轴压缸内加入油液,当轴压压力表的压力等于第二设定轴向预紧力时,关闭轴压泵;
S2、将轴向位移传感器和环向位移传感器安装到岩石试样上,环向位移传感器需与岩石试样底面保持水平,轴向位移传感器需与岩石试样轴线平行,并调整轴向位移和环向位移测量系统至初始值;
S3、通过围压系统的施力部施加第二预设围压,打开围压泵向围压缸内加入油液,当围压压力表的压力等于第二预设围压时,关闭围压泵;
S4、采用渗透压系统的两个施力部分别施加第三预设压力和第四预设压力,打开两个渗压泵向渗压管道和进水孔输水,当两个渗压压力表的压力均等于其对应的施力部施加的压力时,关闭两个渗压泵;
S5、当轴压压力表、围压压力表或渗压压力表的数值稳定后,启动声速实时测试系统,测岩石试样在长时蠕变过程中的动态声速信息;
S6、通过轴压系统的施力部施加预设轴压,打开轴压泵向轴压缸内加入油液,直至轴向位移传感器和环向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稳定;
S7、观察岩石试样是否发生破坏,若未破坏,令预设轴压=预设轴压+设定轴向荷载,返回步骤S6,否则进入步骤S8;
S8、打开轴压系统、围压系统和渗透压系统的控制阀门,启动轴压泵、围压泵和渗压泵抽回液体,取出岩石试样,观察岩石试样的破坏形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三轴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声速实时测试系统后,还包括观察轴压压力表、围压压力表或渗压压力表的数值波动是否不等于设定阈值;若否,则继续实验;
若是,开启轴压泵、围压泵或渗压泵补充液体,直至轴压压力表、围压压力表或渗压压力表的值恢复原压力。
CN202010259444.2A 2020-04-03 2020-04-03 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Withdrawn CN1112893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9444.2A CN111289377A (zh) 2020-04-03 2020-04-03 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9444.2A CN111289377A (zh) 2020-04-03 2020-04-03 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9377A true CN111289377A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1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9444.2A Withdrawn CN111289377A (zh) 2020-04-03 2020-04-03 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937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2779A (zh) * 2020-08-19 2020-11-24 河海大学 一种空心圆柱岩石试样模拟有压隧道渗流变形的试验方法
CN112924300A (zh) * 2021-01-28 2021-06-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深层超深层岩石高温-渗流-应力-化学耦合试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2779A (zh) * 2020-08-19 2020-11-24 河海大学 一种空心圆柱岩石试样模拟有压隧道渗流变形的试验方法
CN112924300A (zh) * 2021-01-28 2021-06-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深层超深层岩石高温-渗流-应力-化学耦合试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6562B (zh) 一种多场耦合真三轴测试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104865124B (zh) 基于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和超声波纵波速度的页岩脆性指数测定方法
CN101387598B (zh) 化学渗透与蠕变耦合作用下岩石孔隙度实时测试装置
US81914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pe testing
CN211740920U (zh) 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
CN106525686B (zh) 一种定制脉冲式冲击破岩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203396653U (zh) 岩体外载形变与裂隙扩展动态测定装置
CN206233918U (zh) 油气井水泥环密封完整性测试装置
CN111735716A (zh) 水环境下岩石温度-应力耦合蠕变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1289377A (zh) 深部高应力高渗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Xu et al. Creep properties and permeability evolution in triaxial rheological tests of hard rock in dam foundation
CN111521493B (zh) 一种同时多级加载的高温三轴岩石蠕变试验机及使用方法
CN110857906B (zh) 岩石水压破裂动态监测系统及其测定方法
CN105716948A (zh) 水下岩石绝热应力变化的温度响应系数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12858024A (zh) 用于测量水力耦合作用下深部岩石动态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N109490119B (zh) 一种岩石材料损伤变量的确定方法
CN111982692A (zh) 一种岩石在不同应力分量下的长期变形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CN109752256A (zh) 测量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动应变的动三轴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3281178A (zh) 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的水压致裂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CN113295540A (zh) 一种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三轴试验装置
CN105699202A (zh) 一种测量岩体力学参数的液压装置
CN113790853A (zh) 一种储气库盖层岩石动态密封性的综合测试平台
CN116411959A (zh) 一种模拟真实地层环境下的油气井压裂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9696324A (zh) 一种岩土钻孔中岩土体的原位围压实验装置
CN218937995U (zh) 一种模拟土真实受力状态的新型侧限压缩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