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8691A - 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88691A CN111288691A CN202010110974.0A CN202010110974A CN111288691A CN 111288691 A CN111288691 A CN 111288691A CN 202010110974 A CN202010110974 A CN 202010110974A CN 111288691 A CN111288691 A CN 1112886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 throttling device
- compressor
- pump system
- heat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1—Discharge press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或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压缩机的排气参数进入预设排气参数的数值范围;排气参数包括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排气过热度中的一种或组合。本发明具体实现了各参数的控制相对独立,热泵系统更容易平稳控制,减少热泵系统的波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泵系统、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泵制热节流部件的控制方式主要是控制排气过热度来实现机组的正常运行,排气过热度由两部分组成,即排气压力、排气温度,为调节到合适的排气过热度,制热节流部件通过开大或关小实现,但会存在开大关小制热节流部件导致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同时发生变化,排气过热度变得不可控,如何使热泵系统能稳定控制,减少系统波动,并保证能力能效及可靠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包括主路出口和辅路入口,主路出口与辅路入口相连,主路出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压缩机的回气口与主路出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二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设置在主路出口与辅路入口之间的管路上;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或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压缩机的排气参数进入预设排气参数的数值范围;排气参数包括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排气过热度中的一种或组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和控制器。其中,第一换热器包括主路和辅路两条冷媒流路,主路的出口与辅路入口相连,使冷媒流经主路后一部分冷媒通过辅路入口进入辅路,在经过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经过压缩机的喷射口对压缩机进行喷气增焓。流经主路的另一部分冷媒通过主路出口返回压缩机的回气口。其中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压缩机的回气口与主路出口之间,实现对冷媒流回压缩机的管路通断以及冷媒的流量进行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设置在主路出口与辅路入口之间,实现对冷媒进入压缩机喷射口的管路通断以及冷媒的流量进行控制。控制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对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控制可以对热泵系统中包括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的排气参数进行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单一的制热节流部件进行调节,实现了各参数的控制相对独立,热泵系统更容易平稳控制,减少热泵系统的波动。
可以理解的是,热泵系统中还包括冷凝器,冷凝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主路出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使经过冷凝器的冷媒换热降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二换热器之间;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其中,第二换热器为水侧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二换热器对第二换热器中的水进行加热,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主路入口相连,在第二换热器换热后的冷媒会流入第一换热器的主路,第一换热器利用主路中的冷媒对辅路中的冷媒进行预热,使辅路中的冷媒维持高温送入压缩机的喷射口对压缩机进行增焓。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的位置,并且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位置更靠近压缩机排气口,实现对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进行检测获取。控制器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并判断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内,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内时,确定压缩机处于高温状态,此时需要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进行下调从而避免排气温度过高导致热泵系统损坏。判断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选择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对排气温度进行调节,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处于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可以认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只需要对利用第一节流装置对排气压力进行修正即可,实现了根据压缩机的要求,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对最高排气压力进行修正,避免出现高压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为排气温度未接近压缩机的最高要求的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压缩机的喷射温度;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压缩机的喷射压力;第一换热器还包括主路入口和辅路出口,主路入口与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相连,辅路出口与压缩机的喷射口相连,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辅路出口与压缩机的喷射口之间,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辅路入口与主路出口之间;控制器还用于,确定第二节流装置不能增大开度,和/或确定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未处于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增大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辅路出口与压缩机的喷射口之间,用于对压缩机的喷射温度进行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辅路入口与主路出口之间,用于对压缩机的喷射压力进行检测。控制器获取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状态,如果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已经最大,或者热泵系统并不需要使用喷气增焓功能时,则确定第二节流装置不能增大开度,如果热泵系统需要使用喷气增焓功能,且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未到最大,则确定第二节流装置可以增大开度。同时判断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是否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即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是否可以继续开大,确定是否通过开大第一节流装置对排气温度进行修正。
可以理解的是,带喷气增焓功能的压缩机会设置安全的喷射参数范围,如果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调节第二节流装置不会对压缩机造成损坏,如果喷射参数未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此时不能对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器还用于,确定第二节流装置能够增大开度,并确定压缩机的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控制第二节流装置增大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确定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继续开大,并且压缩机的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此时对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不会导致热泵系统故障,从而此时利用第二节流装置对进入压缩机喷射口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起到对压缩机排气温度的修正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排气过热度进入预设排气过热度的数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控制调节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对排气温度进行调节,当排气温度进入到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可能存在第二节流装置调节过量或者第二节流装置调节量不够,导致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并未处于预设排气过热度的数值范围内。此时再次对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整从而对排气过热度进行修正,实现了当第二节流装置可以动作时,利用第二节流装置对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进行修正。通过对排气温度、排气过热度、喷射参数进行修正,满足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要求,同时,由于第二换热器始终保持有一定过冷度,喷射路始终取到的是液态冷媒,有利于对第一换热器辅路的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排气压力未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排气压力进入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排气温度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时,控制器需要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如果排气压力未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则确定此时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过大,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使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进入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开机指令,根据第二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开启至预设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换热器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控制器接到开机指令后,根据第二换热器的出水口温度确定热泵系统以何种工况运行,根据第二换热器的输出温度确定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预设开度,并将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至预设开度,提高了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二换热器的出水温度选择合适的目标排气压力,再通过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将实际的排气压力调节到目标值,保证第二换热器一直有适当的过冷度,保证了热泵系统的能力能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或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压缩机的排气参数进入预设排气参数的数值范围;排气参数包括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排气过热度中的一种或组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热泵系统中第一节流装置可以为制热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可以为喷射节流装置,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对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的控制可以对热泵系统的排气参数进行控制,排气参数包括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排气过热度中的一种或组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单一的制热节流部件对排气过热度进行调节,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选择使用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对各个排气参数进行单独调节,实现了热泵系统中各参数的控制相对独立,热泵系统更容易平稳控制,减少热泵系统的波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或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并判断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内,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内时,确定压缩机处于高温状态,此时需要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进行下调从而避免排气温度过高导致热泵系统损坏。判断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选择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对排气温度进行调节,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处于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可以认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只需要对利用第一节流装置对排气压力进行修正即可,实现了根据压缩机的要求,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对最高排气压力进行修正,避免出现高压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为排气温度未接近压缩机的最高要求的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第二节流装置不能增大开度,和/或确定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未处于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增大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获取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状态,如果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已经最大,或者热泵系统并不需要使用喷气增焓功能时,则确定第二节流装置不能增大开度,如果热泵系统需要使用喷气增焓功能,且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未到最大,则确定第二节流装置可以增大开度。同时判断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是否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即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是否可以继续开大,确定是否通过开大第一节流装置对排气温度进行修正。
可以理解的是,带喷气增焓功能的压缩机会设置安全的喷射参数范围,如果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调节第二节流装置不会对压缩机造成损坏,如果喷射参数未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此时不能对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第二节流装置能够增大开度,并确定压缩机的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控制第二节流装置增大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继续开大,并且压缩机的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此时对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不会导致热泵系统故障,从而此时利用第二节流装置对进入压缩机喷射口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起到对压缩机排气温度的修正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第二节流装置增大开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确定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排气过热度进入预设排气过热度的数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对排气温度进行调节,当排气温度进入到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可能存在第二节流装置调节过量或者第二节流装置调节量不够,导致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并未处于预设排气过热度的数值范围内。此时再次对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整从而对排气过热度进行修正,实现了当第二节流装置可以动作时,利用第二节流装置对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进行修正。通过对排气温度、排气过热度、喷射参数进行修正,满足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要求,同时,由于第二换热器始终保持有一定过冷度,喷射路始终取到的是液态冷媒,有利于辅路的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确定排气压力未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排气压力进入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排气温度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时,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如果排气压力未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则确定此时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过大,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使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进入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为排气压力未接近压缩机的最高要求的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响应于开机指令,根据第二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开启至预设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换热器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控制器接到开机指令后,根据第二换热器的出水口温度确定热泵系统以何种工况运行,根据第二换热器的输出温度确定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预设开度,并将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至预设开度,提高了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二换热器的出水温度选择合适的目标排气压力,再通过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将实际的排气压力调节到目标值,保证第二换热器一直有适当的过冷度,保证了热泵系统的能力能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压缩机,200第一换热器,300第一节流装置,400第二节流装置,500第二换热器,510进水口,520出水口,600第一压力传感器,700第一温度传感器,800四通阀,900第三换热器,1000气液分离器,1100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00;第一换热器200,第一换热器200包括主路出口和辅路入口,主路出口与辅路入口相连,主路出口与压缩机100的回气口相连;第一节流装置300,第一节流装置300设置在压缩机100的回气口与主路出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二节流装置400,第二节流装置400设置在主路出口与辅路入口之间的管路上;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压缩机100的工况参数控制第一节流装置300调节开度或控制第二节流装置400调节开度,使压缩机100的排气参数进入预设排气参数的数值范围;排气参数包括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排气过热度中的一种或组合。
在该实施例中,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00、第一换热器200、第一节流装置300、第二节流装置400和控制器,第一换热器200器包括主路出口和辅路入口。主路的出口与辅路入口相连,使冷媒流经主路后一部分冷媒通过辅路入口进入辅路,在经过第一换热器200换热后经过压缩机100的喷射口对压缩机100进行喷气增焓。流经主路的另一部分冷媒通过主路出口返回压缩机100的回气口。其中第一节流装置300设置在压缩机100的回气口与主路出口之间,实现对冷媒流回压缩机100的管路通断以及冷媒的流量进行控制,第二节流装置400设置在主路出口与辅路入口之间,实现对冷媒进入压缩机100喷射口的管路通断以及冷媒的流量进行控制。控制根据压缩机100的工况参数对第一节流装置300和第二节流装置400的控制可以对热泵系统中包括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的排气参数进行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单一的制热节流部件进行调节,实现了各参数的控制相对独立,热泵系统更容易平稳控制,减少热泵系统的波动。
可以理解的是,热泵系统中还包括冷凝器,冷凝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00的主路出口与压缩机100的回气口之间,使经过冷凝器的冷媒换热降温。
在上述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器500,第二换热器500的冷媒入口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相连;第一压力传感器600,用于获取压缩机100的排气压力,第一压力传感器600设置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与第二换热器500之间;第一温度传感器700,用于获取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700设置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与第二换热器500之间;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根据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工况状态控制第一节流装置300或第二节流装置400调节开度,使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器500、第一压力传感器600、第一温度传感器700,其中,第二换热器500为水侧换热器,第二换热器500的冷媒入口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相连,压缩机10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二换热器500对第二换热器500中的水进行加热,第二换热器500的冷媒出口与第一换热器200的主路入口相连,在第二换热器500换热后的冷媒会流入第一换热器200的主路,第一换热器200利用主路中的冷媒对辅路中的冷媒进行预热,使辅路中的冷媒维持高温送入压缩机100的喷射口对压缩机100进行增焓。第一压力传感器600和第一温度传感器700均设置在压缩机100的排气口与第二换热器500之间的位置,并且第一压力传感器600和第一温度传感器700的位置更靠近压缩机100排气口,实现对压缩机100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进行检测获取。控制器获取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并判断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内,当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内时,确定压缩机100处于高温状态,此时需要对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进行下调从而避免排气温度过高导致热泵系统损坏。判断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工况状态,根据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工况状态选择控制第一节流装置300或第二节流装置400对排气温度进行调节,当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处于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可以认为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只需要对利用第一节流装置300对排气压力进行修正即可,实现了根据压缩机100的要求,控制第一节流装置300对最高排气压力进行修正,避免出现高压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为排气温度未接近压缩机100的最高要求的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00、第一换热器200、第一节流装置300、第二节流装置400、第二换热器500、第一温度传感器700、第一压力传感器600、第二温度传感器1100、第二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换热器200包括主路入口、主路出口、辅路入口和辅路出口,主路入口与第二换热器500的冷媒出口相连,主路出口与辅路入口相连,主路出口与压缩机100的回气口相连,辅路出口与压缩机100的喷射口相连。第一节流装置300设置在压缩机100的回气口与主路出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二节流装置400,第二节流装置400设置在主路出口与辅路入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二换热器500的冷媒入口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相连,第一压力传感器600设置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与第二换热器500之间,第一温度传感器700设置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与第二换热器500之间,第二温度传感器1100设于辅路出口与压缩机的喷射口之间,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辅路入口与主路出口之间。控制器还用于,确定第二节流装置400不能增大开度,和/或确定压缩机100的喷射参数未处于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控制第一节流装置300增大开度。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不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在机器正常运行中,通过第二节流部件与第一换热器200之间的温度传感器得到温度,再换算成压力,从而实现降低整套系统生产成本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110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00的辅路出口与压缩机100的喷射口之间,用于对压缩机100的喷射温度进行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00的辅路入口与主路出口之间,用于对压缩机100的喷射压力进行检测。控制器获取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开度状态,如果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开度已经最大,或者热泵系统并不需要使用喷气增焓功能时,则确定第二节流装置400不能增大开度,如果热泵系统需要使用喷气增焓功能,且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开度未到最大,则确定第二节流装置400可以增大开度。同时判断压缩机100的喷射参数是否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即根据第二节流装置400的是否可以继续开大,确定是否通过开大第一节流装置300对排气温度进行修正,实现了根据压缩机100的工况参数和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工况状态确定可以利用第一节流装置300进行调节,通过对压缩机100喷射路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带喷气增焓功能的压缩机100会设置安全的喷射参数范围,如果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调节第二节流装置400不会对压缩机100造成损坏,如果喷射参数未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此时不能对第二节流装置400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确定第二节流装置400能够增大开度,并确定压缩机100的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控制第二节流装置400增大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确定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开度能够继续开大,并且压缩机100的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此时对第二节流装置400调节开度不会导致热泵系统故障,从而此时利用第二节流装置400对进入压缩机100喷射口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起到对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修正作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控制第二节流装置400调节开度,使排气过热度进入预设排气过热度的数值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调节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开度增大对排气温度进行调节,当排气温度进入到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可能存在第二节流装置400调节过量或者第二节流装置400调节量不够,导致压缩机100的排气过热度并未处于预设排气过热度的数值范围内。此时再次对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开度进行调整从而对排气过热度进行修正,实现了当第二节流装置400可以动作时,利用第二节流装置400对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进行修正。通过对排气温度、排气过热度、喷射参数进行修正,满足压缩机100运行的可靠性要求,同时,由于第二换热器500始终保持有一定过冷度,喷射路始终取到的是液态冷媒,有利于对第一换热器200辅路的控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排气压力未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控制第一节流装置300调节开度,使排气压力进入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在排气温度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时,控制器需要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如果排气压力未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则确定此时压缩机100的排气压力过大,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300的开度增大,使压缩机100的排气压力进入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响应于开机指令,根据第二换热器500的温度控制第一节流装置300和第二节流装置400开启至预设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500具有进水口510和出水口520,在控制器接到开机指令后,根据第二换热器500的出水口520温度确定热泵系统以何种工况运行,根据第二换热器500的输出温度确定第一节流装置300和第二节流装置400的预设开度,并将第一节流装置300和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开度调整至预设开度,提高了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二换热器500的出水温度选择合适的目标排气压力,再通过控制第一节流装置300将实际的排气压力调节到目标值,保证第二换热器500一直有适当的过冷度,保证了热泵系统的能力能效。
在上述实施例的热泵系统中,还包括四通阀800和第三换热器900,第三换热器900可以选用翅片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压缩机100工作将高温高压冷媒经过排气口排出通过四通阀800流入第二换热器500中,对第二换热器500中的水加热,水经过第二换热器500的进水口510进入第二换热器500,经过第二换热器500的出水口520排出第二换热器500,冷媒在第二换热器500换热后从主路入口流经第一换热器200的主路,从第一换热器200的主路出口流出后一部分进入第一换热器200的辅路,另一部分流入第三换热器900中吸热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流经四通阀800通过气液分离器1000后从压缩机100的回气口进入压缩机100,从辅路出口流出的部分冷媒在第一换热器200中与主路中的冷媒换热后进入压缩机100的喷射口,对压缩机100进行喷气增焓。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300的开度可以主要控制喷射过热度,调节第二节流装置400的开度可以主要控制排气压力,从而实现对热泵系统中各个参数的独立控制,使系统控制更加平稳。
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700和第一压力传感器600对压缩机100的排气参数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到的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确定排气过热度,第二温度传感器110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压缩机100的喷射参数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到的喷射温度和喷射压力可以确定喷射过热度。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热泵系统,包括:
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或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压缩机的排气参数进入预设排气参数的数值范围;排气参数包括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排气过热度中的一种或组合。
在该实施例中,在热泵系统中第一节流装置可以为制热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可以为喷射节流装置,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对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的控制可以对热泵系统的排气参数进行控制,排气参数包括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排气过热度中的一种或组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单一的制热节流部件对排气过热度进行调节,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选择使用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对各个排气参数进行单独调节,实现了热泵系统中各参数的控制相对独立,热泵系统更容易平稳控制,减少热泵系统的波动。
如图2所示,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或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102,确定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
步骤S104,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排气温度是否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判断排气温度是否达到压缩机的最高排气温度,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并判断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内,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内时,确定压缩机处于高温状态,此时需要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进行下调从而避免排气温度过高导致热泵系统损坏。判断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选择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对排气温度进行调节,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处于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可以认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只需要对利用第一节流装置对排气压力进行修正即可,实现了根据压缩机的要求,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对最高排气压力进行修正,避免出现高压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为排气温度未接近压缩机的最高要求的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
实施例四: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热泵系统,包括:
步骤S202,确定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
步骤S204,确定第二节流装置不能增大开度,和/或确定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未处于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
步骤S206,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增大开度对排气温度修正。
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二节流装置能够开大和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是否处于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进行判断,根据第二节流装置是否能够继续开大,和/或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是否处于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增大开度。获取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状态,如果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已经最大,或者热泵系统并不需要使用喷气增焓功能时,则确定第二节流装置不能增大开度,如果热泵系统需要使用喷气增焓功能,且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未到最大,则确定第二节流装置可以增大开度。同时判断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是否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即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是否可以继续开大,确定是否通过开大第一节流装置对排气温度进行修正。
可以理解的是,带喷气增焓功能的压缩机会设置安全的喷射参数范围,如果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调节第二节流装置不会对压缩机造成损坏,如果喷射参数未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此时不能对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调节。
实施例五: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热泵系统,包括:
步骤S302,确定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
步骤S304,确定第二节流装置能够增大开度;
步骤S306,确定压缩机的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
步骤S308,控制第二节流装置增大开度对排气温度修正。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继续开大,并且压缩机的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认为此时对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不会导致热泵系统故障,从而此时利用第二节流装置对进入压缩机喷射口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起到对压缩机排气温度的修正作用。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第二节流装置增大开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2,确定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
步骤S404,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对排气过热度修正。
在该实施例中,调节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对排气温度进行调节,当排气温度进入到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可能存在第二节流装置调节过量或者第二节流装置调节量不够,导致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并未处于预设排气过热度的数值范围内。此时再次对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整从而对排气过热度进行修正,实现了当第二节流装置可以动作时,利用第二节流装置对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进行修正。通过对排气温度、排气过热度、喷射参数进行修正,满足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要求,同时,由于第二换热器始终保持有一定过冷度,喷射路始终取到的是液态冷媒,有利于辅路的控制。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热泵系统,包括:
在上述实施例中,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2,响应于开机指令,根据第二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开启至预设开度;
步骤S504,确定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
步骤S506,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
步骤S508,确定排气压力未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
步骤S510,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对排气压力修正。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控制器接到开机指令后,根据第二换热器的出水口温度确定热泵系统以何种工况运行,根据第二换热器的输出温度确定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预设开度,并将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至预设开度,提高了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根据第二换热器的出水温度选择合适的目标排气压力,再通过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将实际的排气压力调节到目标值,保证第二换热器一直有适当的过冷度,保证了热泵系统的能力能效在排气温度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时,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如果排气压力未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则确定此时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过大,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使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进入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为排气压力未接近压缩机的最高要求的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热泵系统,包括:
步骤S602,响应于开机指令,根据第二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开启至预设开度;
步骤S604,判断排气温度是否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616,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606;
步骤S606,判断第二节流装置能否增大开度,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608,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610;
步骤S608,判断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是否处于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612,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610;
步骤S610,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增大开度对排气温度修正;
步骤S612,控制第二节流装置增大开度对排气温度修正;
步骤S614,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对排气过热度修正;
步骤S616,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618,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
步骤S618,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对排气压力修正。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排气温度是否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判断排气温度是否达到压缩机的最高排气温度,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并判断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内,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内时,确定压缩机处于高温状态,此时需要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进行下调从而避免排气温度过高导致热泵系统损坏。判断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选择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对排气温度进行调节,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处于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可以认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只需要对利用第一节流装置对排气压力进行修正即可,实现了根据压缩机的要求,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对最高排气压力进行修正,避免出现高压保护。
实施例八: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热泵系统,包括:
步骤S702,启动前自检;
步骤S704,开启风机、水泵、提取环境温度、出水温度;
步骤S706,制热节流部件、喷射节流部件选择合适的初始开度开机;
步骤S708,开机;
步骤S710,实时根据环境温度选择节流部件的开启范围和控制方式,根据水温计算目标排气压力;
步骤S712,制热节流部件调节实际压力到目标排气压力;
步骤S714,判断排气温度是否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716,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740;
步骤S716,判断喷射节流部件是否开启,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718,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722;
步骤S718,判断喷射节流部件是否满足开启条件,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720,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722;
步骤S720,制热节流部件调节排气温度到安全温度以下;
步骤S722,喷射节流部件根据喷射过热度调节;
步骤S724,判断喷射压力是否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720,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726;
步骤S726,判断排气温度是否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判断结构为是则执行步骤S728,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732;
步骤S728,判断喷射节流部件能否继续开大,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730,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720;
步骤S730,喷射节流部件修正排气温度;
步骤S732,判断排气过热度是否接近压缩机最低要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734,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740;
步骤S734,喷射节流部件修正排气过热度;
步骤S736,判断排气压力是否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738,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740;
步骤S738,制热节流部件调节实际压力到安全压力以下;
步骤S740,判断是否满足停机条件,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742,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710;
步骤S742,停机。
其中,制热节流部件为第一节流装置,喷射节流部件为第二节流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以排气压力为控制目标,并对排气温度、排气过热度做修正,根据当前的出水温度选择合适的目标排气压力,再通过控制热节流部件将实际的排气压力调节到目标值,保证水侧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一直有适当的过冷度,保证了能力能效;通过喷射路控制喷射过热度,并对排气温度、排气过热度、喷射压力进行修正,以满足压缩机可靠性要求,同时,由于水侧换热器始终保持有一定过冷度,喷射路始终取到的是液态冷媒,有利于辅路的控制;根据压缩机的要求,控制热节流部件对最高排气压力进行修正,避免出现高压保护;对于不开喷射或喷气情况下,或对于无喷气增焓、喷液冷却的压缩机,根据压缩机的要求,控制热节流部件对最低排气过热度进行修正,避免出现排气过热度偏低。
以冷凝压力范围0.99MPa-4.15MPa,回气压力范围0.117MPa-1.35MPa,排气温度要求≤120℃(稳定在100-105℃最好),排气过热度≥20℃,建议喷射压力≤2.3MPa(非强制),最佳喷射过热度3℃-5℃,排气温度偏高情况下喷射过热度可以为零,回气压力>0.99MPa且冷凝压力>3.35MPa的部分区域不得开喷射的热泵系统为例。该热泵系统使用翅片换热器和壳管换热器,壳管换热器回气压力要求≥0.65MPa。
可以理解的是,在制热过程中,可以不检测压缩机的回气压力。并且可以不设置喷射压力传感器,在机器正常运行中,通过喷射节流部件与经济器之间的温度传感器得到温度,再换算成压力,从而实现降低整套系统生产成本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1):
在压缩机正常运行情况下,即通过控制制热节流部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实际压力至目标排气压力,期间无排气温度过高等风险,喷射节流部件(第二节流装置)满足开启条件。
具体地,当环境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当前出水温度为45℃,根据前期的模拟仿真已得知目标排气压力为2.9MPa,制热节流部件调节开度使实际排气压力稳定在2.9MPa±0.1,喷射节流部件按目标过热度3℃-5℃运行。
其中,在该状态下压缩机的运行参数:排气压力为2.91MPa、回气压力为0.67MPa、排气温度为74℃、排气过热度:25℃、制热节流部件开度为80%、喷射节流部件开度为25%、喷射过热度:3℃、喷射压力为1.35MP。
具体实施例(2):
在排气温度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的情况下,即制热节流部件调节实际压力至目标排气压力,期间有排气温度过高风险,喷射节流部件满足开启条件。
具体地,环境干球温度-20℃相对湿度50%,当前出水温度为45℃,根据前期的模拟仿真已得知目标排气压力为2.9MPa,制热节流部件调节开度使实际排气压力稳定在2.9MPa±0.1,喷射节流部件按目标过热度3℃-5℃运行,但此时排气温度有升高趋势。
其中,在该状态下压缩机的运行参数:排气压力为2.92MPa、回气压力为0.269MPa、排气温度为110℃、排气过热度为61℃、制热节流部件开度为25%、喷射节流部件开度为15%、喷射过热度为3℃、喷射压力为1.0MPa。
此时由于排气温度正在升高,且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120℃),并且喷射节流部件已开启、喷射压力未接近最高要求,从而控制喷射节流部件修正排气温度。
其中,最终稳定运行时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为:排气压力为2.95MPa、回气压力为0.269MPa、排气温度为102℃、排气过热度为53℃、制热节流部件开度为25%、喷射节流部件开度为20%、喷射过热度为0℃。
具体实施例(3):
在排气压力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制热节流部件调节实际压力至目标排气压力,期间无排气温度过高等风险,喷射节流部件满足开启条件。
具体地,环境干球温度-7℃相对湿度60%,当前出水温度为57℃,根据前期的模拟仿真已得知目标排气压力为3.75MPa,制热节流部件调节开度时使实际排气压力使排气压力有升高且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趋势。
其中,在该状态下压缩机的运行参数:排气压力为4.0MPa、回气压力为0.44MPa、排气温度为103℃、排气过热度为40℃、制热节流部件开度为30%、喷射节流部件开度为23%、喷射过热度:0℃、喷射压力为1.70MPa。
此时由于排气压力有升高且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通过制热节流部件修正排气压力。
其中,最终稳定运行时压缩机的运行参数:排气压力:3.85MPa、回气压力为0.44MPa、排气温度为103℃、排气过热度为42℃、制热节流部件开度为35%、喷射节流部件开度为25%、喷射过热度为0℃、喷射压力:1.75MPa。
具体实施例(4):
在排气温度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制热节流部件调节实际压力至目标排气压力,期间有排气温度过高风险,但喷射节流部件不满足开启条件。
具体地,环境干球温度45℃湿球温度25℃,当前出水温度为50℃,根据前期的模拟仿真已得知目标排气压力为3.6MPa,制热节流部件调节开度使实际排气压力稳定在3.6MPa±0.2,而此时回气压力偏高,压缩机已进入不得开喷射区间,但此时排气温度有升高趋势。
其中,在该状态下压缩机的运行参数:排气压力为3.75MPa、回气压力为1.3MPa、排气温度为107℃、排气过热度为47℃、制热节流部件开度为75%且控制制热节流部件的旁通阀打开。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估算为环境温度为45℃以上时回气压力偏高,如果此时排气压力也较高,就要关闭喷射节流部件。此时不进行喷气增焓,故喷射节流部件开度为0%,且没有喷射过热度和喷射压力。
此时由于排气温度正在升高,且接近压缩机最高要求(120℃)。
其中,最终稳定运行时压缩机的运行参数:排气压力为3.7MPa、回气压力为1.3MPa、排气温度为95℃、排气过热度为35、制热节流部件开度为90%,并且将制热节流部件的旁通阀打开。
实施例九: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主路出口和辅路入口,所述主路出口与所述辅路入口相连,所述主路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
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所述主路出口之间的管路上;
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主路出口与所述辅路入口之间的管路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工况参数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或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参数进入预设排气参数的数值范围;
所述排气参数包括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排气过热度中的一种或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
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所述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根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或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所述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喷射温度;
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压力;
所述第一换热器还包括主路入口和辅路出口,所述主路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相连,所述辅路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口相连,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辅路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口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辅路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口之间;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不能增大开度,和/或确定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未处于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增大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能够增大开度,并确定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增大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所述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排气过热度进入预设排气过热度的数值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所述排气压力未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所述排气压力进入所述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开机指令,根据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开启至预设开度。
8.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或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压缩机的排气参数进入预设排气参数的数值范围;
所述排气参数包括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排气过热度中的一种或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参数控制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或控制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排气温度未处于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根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或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所述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不能增大开度,和/或确定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参数未处于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增大开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工况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或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能够增大开度,并确定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参数处于预设喷射参数的数值范围内,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增大开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增大开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排气温度进入预设排气温度的数值范围,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排气过热度进入预设排气过热度的数值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排气压力未处于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内,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开度,使所述排气压力进入所述预设排气压力的数值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开机指令,根据第二换热器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开启至预设开度。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热泵系统的控制程序,所述热泵系统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0974.0A CN111288691A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0974.0A CN111288691A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8691A true CN111288691A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20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10974.0A Pending CN111288691A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88691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8587A (zh) * | 2021-03-31 | 2021-06-25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故障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13028585A (zh) * | 2021-03-31 | 2021-06-25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控制保护方法和系统 |
CN113028586A (zh) * | 2021-03-31 | 2021-06-25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控制保护方法和系统 |
CN113028588A (zh) * | 2021-03-31 | 2021-06-25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故障保护方法和系统 |
WO2023045287A1 (zh) * | 2021-09-27 | 2023-03-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37136U (zh) * | 2010-07-15 | 2011-05-18 | 湖北东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带经济器的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 |
WO2013001572A1 (ja) * | 2011-06-29 | 2013-01-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6352613A (zh) * | 2016-09-26 | 2017-01-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系统 |
CN107192159A (zh) * | 2017-07-11 | 2017-09-22 |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的补气增焓冷热机组 |
CN107477933A (zh) * | 2017-09-18 | 2017-12-15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式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02-24 CN CN202010110974.0A patent/CN11128869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37136U (zh) * | 2010-07-15 | 2011-05-18 | 湖北东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带经济器的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 |
WO2013001572A1 (ja) * | 2011-06-29 | 2013-01-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6352613A (zh) * | 2016-09-26 | 2017-01-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系统 |
CN107192159A (zh) * | 2017-07-11 | 2017-09-22 |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的补气增焓冷热机组 |
CN107477933A (zh) * | 2017-09-18 | 2017-12-15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式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方贵银编著: "《蓄冷空调工程实用新技术》", 31 May 2000 * |
石文星: "《小型空调热泵装置设计》", 31 October 2013, 中国建筑工业 * |
马旭升主编: "《制冷 净化 干燥设备 原理 结构 维修》", 31 July 1991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8587A (zh) * | 2021-03-31 | 2021-06-25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故障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13028585A (zh) * | 2021-03-31 | 2021-06-25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控制保护方法和系统 |
CN113028586A (zh) * | 2021-03-31 | 2021-06-25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控制保护方法和系统 |
CN113028588A (zh) * | 2021-03-31 | 2021-06-25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故障保护方法和系统 |
WO2023045287A1 (zh) * | 2021-09-27 | 2023-03-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88691A (zh) | 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288690A (zh) | 冷水机系统、冷水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421176B (zh) |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热泵系统 | |
US8572995B2 (en) | Refrigeration system | |
EP2175213B1 (en) | Freezing apparatus | |
KR101222331B1 (ko) | 히트 펌프식 급탕기 | |
CN109282545A (zh) | 低温型直流变频热泵系统的补气增焓控制方法 | |
JP2008232508A (ja) | 給湯器 | |
KR20080096821A (ko) | 공기 조화 장치 | |
JP6493460B2 (ja) | 冷凍装置 | |
WO2022038870A1 (ja) | 電池温調システム | |
KR101166385B1 (ko) | 수열원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US20200158370A1 (en) |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at pump systems | |
JP397344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3739340A (zh) | 多联机盘管温度自修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 |
JP6191490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2944514A (zh) | 热泵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US11506435B2 (en) | Water regulator | |
KR102130437B1 (ko) | 공기조화 시스템 | |
WO2015121992A1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11561770B (zh) | 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1920842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based on estimated flow | |
JP6766239B2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4583114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3558788B2 (ja) |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