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7457A - 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7457A
CN111277457A CN202010043552.6A CN202010043552A CN111277457A CN 111277457 A CN111277457 A CN 111277457A CN 202010043552 A CN202010043552 A CN 202010043552A CN 111277457 A CN111277457 A CN 111277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terminal equipment
tes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35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7457B (zh
Inventor
陈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435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745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004355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1277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7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7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7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7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架运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终端设备确定待访问环境,其中,所述待访问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待访问环境确定流量转发装置;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流量转发装置将流量转发至后端网络,其中,所述后端网络包括测试网络和生产网络;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后端网络的反馈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是否与后端网络连接成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提供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可使终端设备发出的流量有选择性的进入测试网络或生产网络,提高了切换网络环境的效率。

Description

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架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在研发阶段可以访问到研发环境的后端服务,现有做法通常是在前端做特别处理,包含两大类方案:第一类,前端软件增加配置数据,编译打包阶段根据环境变量生成不同的测试软件包。这类方案导致一次测试需要打多个包,降低研发效率;测试软件、生产发布软件不一致,测试覆盖无法全覆盖,还会将软件缺陷引入生产环境等问题。第二类,一个测试软件包需要在代码内增加逻辑判断,并提供开关控制。这类方案导致代码复杂度增加,开关控制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如何在不增加测试软件包且不在代码中增加逻辑判断的情况下,实现网络环境间的切换,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切换网络环境流程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
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专用网络到达边界路由器;
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实现测试流程路由贯通,其中,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通用接入网络,通过DNS网络设备获取生产环境的IP,实现生产流程路由贯通。
可选地,所述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包括:
终端设备判断是否连接到测试WIFI;
若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到所述测试WIFI,则所述终端设备访问测试环境;
若所述终端设备未连接到所述测试WIFI,则所述终端设备访问生产环境。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之后,在所述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专用网络到达边界路由器之前,,包括:
若所述待访问环境为测试环境,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测试环境与预置流量转发装置集合中各个流量转发子装置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获取第一流量转发子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转发子装置由边界路由器和代理服务器组成;
若所述待访问环境为生产环境,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生产环境与预置流量转发装置集合中各个流量转发子装置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获取第二流量转发子装置器,所述第二流量转发子装置为域名解析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实现测试流程路由贯通,其中,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接收边界路由器转发的流量;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Linux Shell脚本,定时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执行Linux Shell脚本,定时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在所述代理服务器集中配置的域名解析规则,将所述流量中的待解析域名解析为测试环境IP地址;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Linux Shell脚本,定时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与所述测试环境IP地址相对应的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可选地,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接收边界路由器转发的流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解析所述待解析域名,得到解析结果;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是否相同;
若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相同,则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域名解析规则的配置;
若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不相同,则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域名解析规则进行配置,直至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相同。
可选地,在所述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通用接入网络,通过DNS网络设备获取生产环境的IP,实现生产流程路由贯通之后,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后端网络发送的心跳包;
所述终端设备解析所述心跳包,得到配置项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比较预置初始配置项数据和所述配置项数据是否相同,生成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配置项数据是否发生变更。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第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包括:
访问环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
流量发出模块,用于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专用网络到达边界路由器;
流量转发模块,用于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实现测试流程路由贯通,其中,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路由贯通模块,用于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通用接入网络,通过DNS网络设备获取生产环境的IP,实现生产流程路由贯通。
可选地,所述访问环境确定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终端设备判断是否连接到测试WIFI;
第一访问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到所述测试WIFI,则所述终端设备访问测试环境;
第二访问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未连接到所述测试WIFI,则所述终端设备访问生产环境。
可选地,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包括:
第一流量转发模块,用于若所述待访问环境为测试环境,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测试环境与预置流量转发装置集合中各个流量转发子装置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获取第一流量转发子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转发子装置由边界路由器和代理服务器组成;
第二流量转发模块,用于若所述待访问环境为生产环境,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生产环境与预置流量转发装置集合中各个流量转发子装置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获取第二流量转发子装置器,所述第二流量转发子装置为域名解析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流量转发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接收边界路由器转发的流量;
流量定时转发单元,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执行Linux Shell脚本,定时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可选地,所述流量定时转发单元用于: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在所述代理服务器集中配置的域名解析规则,将所述流量中的待解析域名解析为测试环境IP地址;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Linux Shell脚本,定时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与所述测试环境IP地址相对应的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可选地,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解析所述待解析域名,得到解析结果;
解析结果判断模块,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是否相同;
配置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相同,则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域名解析规则的配置;
配置模块,用于若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不相同,则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域名解析规则进行配置,直至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相同。
可选地,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包括:
心跳包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后端网络发送的心跳包;
心跳包解析模块,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解析所述心跳包,得到配置项数据;
比较模块,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比较预置初始配置项数据和所述配置项数据是否相同,生成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配置项数据是否发生变更。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程序,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程序,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将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网络完全隔离,降低网络环境耦合带来的工作阻塞,可根据待访问环境确定流量转发装置,进而将不同的流量转发至不同的后端网络,实现切换网络环境的目的。通过域名解析规则配置集中配置的方案,避免配置数据分散在多个部门,通过预先配置好的域名解析规则配置可以将多个请求发送至不同的测试子网络,有效隔离不同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10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步骤S30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步骤S302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切换网络环境的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切换网络环境的程序以及其它软件和/或程序的运行。
在图1所示的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的硬件结构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接入网络;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侦测确认指令和编辑指令等。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切换网络环境的程序,并执行以下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的各实施例的操作。
基于上述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配置和功能,终端设备的待访问环境访问策略,可确保被授权允许的终端设备访问到指定的待访问环境,例如,通过网络接入控制,部署WIFI网络,通过对WIFI侧的配置,确保特定的终端设备可以接入到此WIFI网络,若接入到此WIFI网络,终端设备则发送流量,最终流量进入与WIFI网络相对应的待访问环境。
步骤S20,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专用网络到达边界路由器;
在本实施例中,确保被授权允许的终端设备可以访问到指定待访问环境,还需要借助流量转发装置,才能将流量转发至指定的后端网络。
流量转发装置包括边界路由器、代理服务器和域名解析服务器。例如,被授权的前端应用发出的测试流量,到达边界路由器,边界路由器将测试流量路由到代理服务器,最后由代理服务器将测试流量转发至测试网络。
步骤S30,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实现测试流程路由贯通,其中,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隔离,因此预先设置了不同的网络,网络包括专用网络和通用网络,预置转发路由器的类型包括边界路由器、代理服务器和域名解析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使用不同的路由器,因此可以预先设置不同网络与不同的路由器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当检测到当终端设备连接专用网络时,则可以通过边界路由器对由终端设备发出的测试流量进行转发,此处的专用网络可以为WIFI网络。
步骤S40,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通用接入网络,通过DNS网络设备获取生产环境的IP,实现生产流程路由贯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检验由终端设备所发出的测试流量,是否可以被成功转发至指定的后端网络,因此需要采用反馈机制,例如,设置间隔3分钟接收一次由后端网络发送来的反馈信息。
以根据解析出的反馈信息中的参数来检验终端设备是否与后端网络连接成功。若连接成功,则说明终端设备与后端网络之间已经实现路由贯通。
终端设备可以比较灵活地进入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这使得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网络完全隔离,降低网络安全风险。每次的集成测试,只需要一个编译打包,缩短打包时间,提高研发效率。在任何一个环境,被测的终端设备都是同样的配置和同样的功能,提高测试覆盖率和测试结果的质量,可消除因为测试对象不同、测试对象切换等引入的缺陷遗漏;预先集中配置好的域名解析规则,可避免配置数据分散在多个部门,本发明可有效隔离不同项目组的工作,降低网络环境耦合带来的工作阻塞。
参照图3,图3为图2中步骤S10细化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终端设备判断是否连接到测试WIFI;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预先部署WIFI网络,通过对WIFI侧的配置,确保特定的终端设备可以接入到此WIFI网络。获取用户输入的连接WiFi认证答案,若连接WiFi认证答案通过认证,则说明当前特定的终端设备的网络连接了WiFi网络。
步骤S102,若终端设备连接到测试WIFI,则终端设备访问测试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注册广播监听是否连接到WIFI。当终端设备监听到连接WIFI时,则访问测试环境,则可以通过边界路由器对由终端设备发出的测试流量进行转发。
步骤S103,若终端设备未连接到测试WIFI,则终端设备访问生产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若终端设备连接WIFI,则访问测试环境,若终端设备未连接WIFI,则访问生产环境,这样同样一份安装包发出发的测试流量可以按照以上策略被转发至指定的待访问环境。实现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隔离,可降低网络环境耦合带来的工作阻塞,再通过预先设置的待访问环境访问策略,控制可访问的网络,达到了降低网络安全风险的目的。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之后,在所述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专用网络到达边界路由器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若待访问环境为测试环境,则终端设备根据测试环境与预置流量转发装置集合中各个流量转发子装置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获取第一流量转发子装置,第一流量转发子装置由边界路由器和代理服务器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终端设备的测试包可以与后端的测试网络实现路由贯通,因此可以预先设置具有不同优先级别的流量转发子装置,当第一优先级的流量转发子装置出现故障时,可采用备用的第二优先级的流量转发子装置,为了凸显出不同的优先级,可以通过哈希算法建立预置流量转发装置集合中各个流量转发子装置与测试环境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然后对不同的流量转发子装置设置优先级别。
步骤S60,若待访问环境为生产环境,则终端设备根据生产环境与预置流量转发装置集合中各个流量转发子装置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获取第二流量转发子装置器,第二流量转发子装置为域名解析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终端设备的测试包可以与后端的生产网络实现路由贯通,可以预先设置多个域名解析服务器,若当前域名解析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则使用备用域名解析服务器,可以根据在不同的时间接收到的流量转发的请求而自动选择不同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可通过哈希算法建立生产环境与预置流量转发装置集合中各个流量转发子装置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参照图5,图5为图2中步骤S30细化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实现测试流程路由贯通,其中,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通过代理服务器接收边界路由器转发的流量;
步骤S302,终端设备执行Linux Shell脚本,定时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为流量接收和转发装置。在实际测试场景中,并不是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流量,就立即将流量转发至后端的测试网络,实现路由贯通,为了适应实际测试场景的需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置的Linux Shell脚本,来实现定时地将流量转发至后端的测试网络。其中,测试网络可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即第一流量可以进入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如果存在多个后端服务子网络,可以把测试环境IP配置为网关地址,网关根据前端应用中的配置数据,将请求转发给不同的后端服务子网络,从而实现测试终端和不同后端服务子网络的路由贯通。例如,存在多个项目组,项目组1希望使用测试子网络1,项目组2使用测试子网络2。
参照图6,图6为图5中步骤S302细化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2,终端设备执行Linux Shell脚本,定时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1,终端设备通过代理服务器接收边界路由器转发的流量,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在代理服务器集中配置的域名解析规则,将流量中的待解析域名解析为测试环境IP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来自不同项目组不同的流量可以转发至指定的测试子网络,因此需要设置一定的规则,以使得指定的流量转发至指定的测试子网络。代理服务器中提前配置所有生产环境域名和测试环境服务IP地址的映射关系。代理服务器把前端请求中的生产环境域名解析为测试环境IP地址,测试流程实现路由贯通。域名解析规则是预先集中配置好的,当存在域名解析的指令时,可根据预先配置好的域名解析规则对待解析的域名进行解析,得到测试环境的IP地址。
步骤S3022,终端设备执行Linux Shell脚本,定时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流量转发至与测试环境IP地址相对应的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预先设置了第一流量与测试环境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可以将不同第一流量根据不同的测试环境IP地址,转发至不同的测试网络。由于测试网络包括至少一个测试子网络,因此第一流量可以与不同的测试子网络实现路由贯通。
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图5的步骤S301,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接收边界路由器转发的流量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终端设备解析待解析域名,得到解析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集中配置的域名解析规则,已经涵盖所有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方法,以及解析过后的解析结果。因此,在接收到解析待解析域名的指令后,可根据预先集中配置的域名解析规则,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为了使不同的待解析域名都具有唯一是与之对应的IP地址,因此需要建立待解析域名和测试环境IP地址间的映射关系,例如,可通过哈希算法建立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S80,终端设备判断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是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个待解析域名和与之相对应的IP地址之间都有唯一确定的映射关系,在本步骤之前,已经根据映射关系获取到了每个待解析域名的预置目标解析结果,因此,只需通过轮询的方式依次检验,即可判断出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是否相同。
步骤S90,若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不相同,则终端设备对域名解析规则进行配置,直至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自动化配置脚本,对域名解析规则进行配置。
步骤S100,若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相同,则终端设备完成对域名解析规则的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若是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相同,则说明可对当前待解析域名进行正确解析,即完成了配置,若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不相同,则说明未配置完全,因此需要继续配置。可通过自动化配置脚本,对域名解析规则进行配置。具体过程是调用函数,以获取配置域名解析规则的参数,以实现对域名解析规则的配置。
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40,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通用接入网络,通过DNS网络设备获取生产环境的IP,实现生产流程路由贯通之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终端设备接收后端网络发送的心跳包;
在本实施例中,将心跳包预先部署在前端应用中,前端应用每间隔预定的时间,就会向后端服务器发送一个心跳包。为了检验前端应用的配置数据是否发生变更,因此需要先获取前端应用的初始配置项数据。可通过预置采集工具来采集初始配置项数据。
步骤S120,终端设备解析心跳包,得到配置项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后端服务器在接收到心跳包后,需要对心跳包进行解析,才可以获取当前前端应用的配置项数据。
步骤S130,终端设备比较预置初始配置项数据和配置项数据是否相同,生成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用于指示配置项数据是否发生变更。
在本实施例中,将获取到的配置项数据与初始配置项数据做比较,可检验出当前前端应用的配置项数据是否发生了变更。预先建立前端应用的初始配置项数据与待访问环境之间的映射关系。当初始配置项数据发生变更的时候,待访问环境也要发生变化。若配置项数据发生变更,则根据变更后的配置项数据确定待访问环境,若否,则不处理。
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包括:
访问环境确定模块10,用于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
流量发出模块20,用于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专用网络到达边界路由器;
流量转发模块30,用于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实现测试流程路由贯通,其中,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路由贯通模块40,用于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通用接入网络,通过DNS网络设备获取生产环境的IP,实现生产流程路由贯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本装置的模块,可实现:在任何一个环境,待测的终端设备都是同样的配置和同样的功能,提高测试覆盖率和测试结果的质量,可消除因为测试对象不同、测试对象切换等引入的缺陷遗漏;预先集中配置好的域名解析规则,可避免配置数据分散在多个部门,本发明可有效隔离不同项目组的工作,降低网络环境耦合带来的工作阻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切换网络环境的程序,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
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专用网络到达边界路由器;
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实现测试流程路由贯通,其中,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通用接入网络,通过DNS网络设备获取生产环境的IP,实现生产流程路由贯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包括:
终端设备判断是否连接到测试WIFI;
若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到所述测试WIFI,则所述终端设备访问测试环境;
若所述终端设备未连接到所述测试WIFI,则所述终端设备访问生产环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之后,在所述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专用网络到达边界路由器之前,包括:
若所述待访问环境为测试环境,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测试环境与预置流量转发装置集合中各个流量转发子装置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获取第一流量转发子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转发子装置由边界路由器和代理服务器组成;
若所述待访问环境为生产环境,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生产环境与预置流量转发装置集合中各个流量转发子装置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获取第二流量转发子装置,所述第二流量转发子装置为域名解析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实现测试流程路由贯通,其中,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接收边界路由器转发的流量;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Linux Shell脚本,定时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执行LinuxShell脚本,定时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在所述代理服务器集中配置的域名解析规则,将所述流量中的待解析域名解析为测试环境IP地址;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Linux Shell脚本,定时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与所述测试环境IP地址相对应的后端服务测试网络,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接收边界路由器转发的流量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解析所述待解析域名,得到解析结果;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是否相同;
若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相同,则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域名解析规则的配置;
若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不相同,则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域名解析规则进行配置,直至所述解析结果与预置目标解析结果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通用接入网络,通过DNS网络设备获取生产环境的IP,实现生产流程路由贯通之后,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后端网络发送的心跳包;
所述终端设备解析所述心跳包,得到配置项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比较预置初始配置项数据和所述配置项数据是否相同,生成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配置项数据是否发生变更。
8.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装置包括:
访问环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终端设备处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环境,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
流量发出模块,用于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专用网络到达边界路由器;
流量转发模块,用于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测试网络,实现测试流程路由贯通,其中,所述后端服务测试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后端服务测试子网构成;
路由贯通模块,用于被授权的终端设备发出流量,所述流量通过通用接入网络,通过DNS网络设备获取生产环境的IP,实现生产流程路由贯通。
9.一种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切换网络环境的程序,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切换网络环境的程序,所述切换网络环境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43552.6A 2020-01-15 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77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552.6A CN111277457B (zh) 2020-01-15 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552.6A CN111277457B (zh) 2020-01-15 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7457A true CN111277457A (zh) 2020-06-12
CN111277457B CN111277457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1192A (zh) * 2020-07-15 2020-1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访问数据的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3377678A (zh) * 2021-07-13 2021-09-10 挂号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环境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6934A (zh) * 2021-08-24 2021-11-19 芯河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上网方式的方法
CN113965543A (zh) * 2020-07-03 2022-01-21 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服务器的访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15919A (zh) * 2021-12-02 2022-03-01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地址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CN114520780A (zh) * 2022-01-28 2022-05-20 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代理服务器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4531323A (zh) * 2022-02-08 2022-05-24 北京云思智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测试同构的多环境独立网关系统及软件测试方法
CN115150298A (zh) * 2021-03-31 2022-10-04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网关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987776A (zh) * 2022-11-30 2023-04-18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路由器在智汇家平台实现环境分离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333A (zh) * 2008-05-22 2008-10-08 上海交通大学 分布式多协议代理与中心系统消息交换的方法
US20120166391A1 (en) * 2009-09-02 2012-06-2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US20140006570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er specific test system allocation in a production environment
CN105827446A (zh) * 2016-03-31 2016-08-03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通api网关及智能交通业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333A (zh) * 2008-05-22 2008-10-08 上海交通大学 分布式多协议代理与中心系统消息交换的方法
US20120166391A1 (en) * 2009-09-02 2012-06-2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US20140006570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er specific test system allocation in a production environment
CN105827446A (zh) * 2016-03-31 2016-08-03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通api网关及智能交通业务系统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5543B (zh) * 2020-07-03 2024-01-16 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服务器的访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965543A (zh) * 2020-07-03 2022-01-21 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服务器的访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01192B (zh) * 2020-07-15 2023-09-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访问数据的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1901192A (zh) * 2020-07-15 2020-1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访问数据的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5150298A (zh) * 2021-03-31 2022-10-04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网关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150298B (zh) * 2021-03-31 2023-11-03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网关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377678B (zh) * 2021-07-13 2023-05-16 挂号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环境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7678A (zh) * 2021-07-13 2021-09-10 挂号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环境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6934A (zh) * 2021-08-24 2021-11-19 芯河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上网方式的方法
CN113676934B (zh) * 2021-08-24 2024-02-09 芯河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上网方式的方法
CN114115919A (zh) * 2021-12-02 2022-03-01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地址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CN114115919B (zh) * 2021-12-02 2023-10-31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地址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CN114520780A (zh) * 2022-01-28 2022-05-20 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代理服务器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4531323A (zh) * 2022-02-08 2022-05-24 北京云思智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测试同构的多环境独立网关系统及软件测试方法
CN115987776A (zh) * 2022-11-30 2023-04-18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路由器在智汇家平台实现环境分离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34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and/or using packets to facilitate fault detection
EP3684010A1 (en) 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me
RU2562438C2 (ru) Сетев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етью
CN106878135B (zh) 一种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6534289B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221121A (zh) 应用软件联网加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30902B (zh) 交换机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8214928A1 (zh) 一种定位解析故障的方法和装置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201503041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ning network capability, and related network element
CN108769016B (zh) 一种业务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95042B (zh) 业务拓扑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89178A1 (en) Network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gateway device
CN108881460B (zh) 一种云平台统一监控的实现方法和实现装置
CN111464523A (zh) 网络监控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7303B (zh) 网络多出口测试平台系统及测试方法
KR101265715B1 (ko) 스마트 단말을 이용한 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277457B (zh) 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7457A (zh) 切换网络环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01653A (zh) 网络探测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54576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666249B (zh) 云平台上的流量采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51074B (zh) 一种基于portal协议的服务器负载均衡处理办法
CN115037664B (zh) 一种网络连接测试方法、装置、中继器和存储介质
CN111770077B (zh) 基于边缘计算虚拟专网的数据分发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
CN110417566B (zh) 一种多头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