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6846A - 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6846A
CN111276846A CN201811477989.XA CN201811477989A CN111276846A CN 111276846 A CN111276846 A CN 111276846A CN 201811477989 A CN201811477989 A CN 201811477989A CN 111276846 A CN111276846 A CN 111276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connector assembly
groove
boss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79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子良
陈彩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xga Industrial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xga Industrial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xga Industrial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xga Industrial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779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68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6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68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绝缘体,其具有一个以上第一通孔和一个以上卡件结构,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卡件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末端;以及第二绝缘体,其与所述第一绝缘体配合连接,并具有一个以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体,并且,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经由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卡件结构形成贯通连接,所述卡件结构容纳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连接稳定性高、工艺操作较为便捷且有利于提高外部连接线的焊接精密度的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连接器(电连接器)通常应用于电子组件间的电子信号传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连接器(电连接器)由于其连接可靠、插接方便,能同时满足对快速连接与可靠性的要求,因此,其在航空、航天、车载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常用的连接器(电连接器)大多包括金属壳体、绝缘胶芯、接触件和连接附件等结构,其中,接触件为信号传输的主体部件,为确保连接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接触件通常与绝缘胶芯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以防止接触件出现滑动或脱落等现象。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接触件与绝缘胶芯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一些技术文献采用机器压紧的方法,即将接触件通过机器压制进入绝缘胶芯,通过过盈配合实现二者的紧固连接;另一些技术文献则采用防水胶粘合的方式,即将接触件填充进入绝缘胶芯后,向绝缘胶芯的通孔中注入胶体,待胶体固化成型后,使接触件与绝缘胶芯之间形成紧固连接。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缺陷:1、机器压紧的方法中,需要借助机器压紧,操作并不便捷;并且,通过机器压紧形成的过盈配合稳定性不足,使用时间长之后,接触件容易出现滑动、脱落等现象。2、防水胶粘合的方法中,需要额外注入胶体并进行固化成型,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胶体溢出或不足现象,从而影响接触件的紧固稳定性。3、上述两种方法均需要在接触件与绝缘胶芯紧固连接后,再将外部连接线焊接于接触件上,因涉及外部连接线与接触件的对位问题,因此,通常情况下只能通过人工进行焊接,操作成本高,并且,容易出现人工焊接的精密度不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性高、工艺操作较为便捷且有利于提高外部连接线的焊接精密度的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其包括:第一绝缘体,其具有一个以上第一通孔和一个以上卡件结构,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卡件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末端;以及第二绝缘体,其与所述第一绝缘体配合连接,并具有一个以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体,并且,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经由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卡件结构形成贯通连接,所述卡件结构容纳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包括了第一绝缘体以及第二绝缘体,通过在第一绝缘体上设置多个卡件结构,从而将接触件与胶芯连接时,可以通过该卡件结构将接触件限定于特定位置,从而实现了接触件与胶芯的紧固连接;并且,通过卡件结构形成的固定连接方式,提高了接触件与胶芯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其连接器的实用性。
此外,通过在胶芯中设置多个卡件结构,较为便捷地实现了接触件与胶芯的紧固连接,由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先通过仪器点焊实现外部连接线与接触件的精密连接,在将该接触件插装于胶芯中形成紧固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保证接触件与胶芯紧固连接的前提下,提高外部连接线与接触件之间连接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胶芯中,可选地,所述卡件结构与所述第一绝缘体一体成型而成。由此,可以实现第一绝缘体和卡件结构的紧固连接,从而确保插接于第一绝缘体的接触件和卡件结构之间的紧固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胶芯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体的一侧端部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为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所述卡件结构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绝缘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体上与所述凹槽结合一侧的端部。由此,将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配合连接时,可以通过凹槽形成更加稳定的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胶芯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体的所述凹槽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一接合部和一个以上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绝缘体的所述第一凸台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接合部和一个以上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配合,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配合,形成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的所述配合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个接合部和卡合部的配合连接,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胶芯的稳固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胶芯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卡槽,所述第一凸台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第二接合部内,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配合,形成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的所述配合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卡槽和卡扣的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胶芯的结构稳定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胶芯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另一侧端部还设置有第二凸台和第三接合部,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三接合部共同与所述连接器组件形成卡合固定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凸台可以限定连接器组件的连接位置与深度,第三接合部可以使连接器组件与胶芯之间形成卡合固定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胶芯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体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连接器组件配合连接。由此,通过限位凸起可以限定第一绝缘体与连接器组件的配合方向,也即可以控制胶芯与连接器组件之间配合连接的方向与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胶芯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体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环绕于所述第一凸台的根部,所述第二限位槽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一侧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另一侧端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另一侧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共同与所述连接器组件形成卡合固定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二限位槽可以限定第二绝缘体与连接器组件的配合方向,也即可以控制胶芯与连接器组件之间配合连接的方向与位置,并且,在第一限位槽的位置还可以放置密封线圈,有利于提高连接器组件的密封性能。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胶芯;接触件,其为具有卡件结合部的插针;以及壳体,其与所述胶芯配合连接,其中,所述接触件填充所述胶芯,所述接触件的所述卡件结合部与所述卡件结构形成紧固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连接器组件包括了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所涉及的胶芯、接触件以及壳体,其中,接触件具有卡件结合部并填充于胶芯中,通过胶芯中的卡件结构与卡件结合部的配合,形成接触件和胶芯的紧固连接。以及,壳体和胶芯之间形成配合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连接器各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升连接器组件的实用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通过在胶芯中设置多个卡件结构,较为便捷地实现了接触件与胶芯的紧固连接,由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先通过仪器点焊实现外部连接线与接触件的精密连接,在将该接触件插装于胶芯中形成紧固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保证接触件与胶芯紧固连接的前提下,提高外部连接线与接触件之间连接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中,可选地,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与所述胶芯和所述壳体形成紧密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连接器组件的密封性能,从而增强其使用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连接稳定性高、工艺操作较为便捷且有利于提高外部连接线的焊接精密度的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的第一绝缘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b)所示的第一绝缘体的立体结构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的第二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所示的连接器组件与外部连接线连接后的立体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的接触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连接器组件;10、胶芯;11、第一绝缘体;110、第一通孔;111、卡件结构;112、凹槽;113、第二凸台;114、第三接合部;115、限位凸起;1120、第一接合部;1121、第一卡合部;1122、卡槽;12、第二绝缘体;120、第二通孔;121、第一凸台;122、第一限位槽;123、第二限位槽;1210、第二接合部;1211、第二卡合部;1212、卡扣;20、接触件;21、插针;210、卡件结合部;211、公端;212、母端;30、壳体;40、密封垫圈;50、外部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10可以包括第一绝缘体11和与其配合连接的第二绝缘体12。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a)、图2(b)和图4所示,第一绝缘体11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第一通孔110和一个以上卡件结构111,第一通孔110贯穿第一绝缘体11,第二绝缘体12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第二通孔120,并且,第二通孔120贯穿第二绝缘体12。在另一些示例中,卡件结构111连接于第一通孔110的末端,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经由第一通孔110、第二通孔120和卡件结构111形成贯通连接,并且,卡件结构111容纳于第二通孔120内。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10通过在第一绝缘体上设置多个卡件结构,从而将接触件与胶芯连接时,可以通过该卡件结构将接触件限定于特定位置,从而实现了接触件与胶芯的紧固连接;并且,通过卡件结构形成的固定连接方式,提高了接触件与胶芯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其连接器的实用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10通过在胶芯10中设置多个卡件结构111,较为便捷地实现了接触件与胶芯的紧固连接,由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先通过仪器点焊实现外部连接线与接触件的精密连接,在将该接触件插装于胶芯中形成紧固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保证接触件与胶芯紧固连接的前提下,提高外部连接线与接触件之间连接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10的数量和排列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a)所示,第一通孔110的数量为7个,其排列方式为对称排列。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通孔110的数量可以为其他任意数量,其排列方式可以为对称排列或非対称排列。由此,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设计并满足其对通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需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孔120的数量和排列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通孔120的数量为与第一通孔110匹配的7个,其排列方式为与第一通孔110匹配的对称排列。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通孔120的数量可以为其他任意数量,其排列方式可以为对称排列或非対称排列。由此,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设计并满足其对通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需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件结构111的数量和排列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b)所示,卡件结构111的数量为与第一通孔110匹配的7个,其排列方式为与第一通孔110匹配的对称排列。在另一些示例中,卡件结构111的数量可以为其他任意数量,其排列方式可以为对称排列或非対称排列。由此,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设计并满足其对通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件结构111可以与第一绝缘体11一体成型而成。在一些示例中,卡件结构111与第一绝缘体11可以通过模具一体压制成型为整体结构。在另一些示例中,卡件结构111与第一绝缘体11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形成整体结构。由此,可以实现第一绝缘体和卡件结构的紧固连接,从而确保插接于第一绝缘体的接触件和卡件结构之间的紧固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11的一侧端部还可以设置有凹槽112,凹槽112的开口方向为第一通孔110的延伸方向,第二绝缘体12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凸台121,第一凸台121设置于第二绝缘体12上与凹槽112结合一侧的端部。在一些示例中,卡件结构111位于凹槽112内。由此,将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配合连接时,可以通过凹槽形成更加稳定的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件结构111的结构形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b)和图3所示,卡件结构111可以为具有多个凹槽的卡扣式结构。在另一些示例中,卡件结构111还可以为具有止退功能的卡件结构,也可以为螺纹式卡件结构。由此,在连接接触件时,可以将接触件紧固于特定位置,从而使接触件和胶芯之间形成紧固连接,提高接触件与胶芯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其连接器的实用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件结构11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b)和图3所示,卡件结构111为空心圆锥式结构,并且在该圆锥式结构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凹槽。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强接触件和卡件结构之间的结合力,提升接触件和胶芯之间的连接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接触件与胶芯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11的凹槽112上还可以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一接合部1120和一个以上第一卡合部1121,第二绝缘体12的第一凸台121上还可以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接合部1210和一个以上第二卡合部1211,第一接合部1120和第二卡合部1211配合,第一卡合部1121和第二接合部1210配合,形成第一绝缘体11和第二绝缘体12的配合连接。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接合部1120、第一卡合部1121、第二接合部1210和第二卡合部1211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并且分别为相对设置。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接合部1120、第一卡合部1121、第二接合部1210和第二卡合部1211的数量可以分别为多个,也可以为非对称设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个接合部和卡合部的配合连接,尤其是多个接合部和卡合部的配合连接,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胶芯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部1121上还可以设置有一个以上卡槽1122,第一凸台121上还可以设置有一个以上卡扣1212,卡扣1212位于第二接合部1210内,卡槽1122和卡扣1212配合,形成第一绝缘体11和第二绝缘体12的配合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卡槽1122和卡扣1212的数量可以分别为两个,并且分别为相对设置。在另一些示例中,卡槽1122和卡扣1212的数量可以分别为多个,并且可以为非相对设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卡槽和卡扣的配合,尤其是多个卡槽和卡扣的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胶芯的结构稳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槽1122的结构形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卡槽1122可以为贯通式的结构。在另一些示例中,卡槽1122可以为非贯通式的结构。由此,可以满足不同环境下对连接器密封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11的另一侧端部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凸台113和第三接合部114,第二凸台113和第三接合部114共同与连接器组件形成卡合固定连接。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接合部1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且相对设置。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三接合部11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并且可以为非相对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凸台可以限定连接器组件的连接位置与深度,第三接合部可以使连接器组件与胶芯之间形成卡合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11上还可以设置有限位凸起115,限位凸起115与连接器组件配合连接。在一些示例中,限位凸起11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且相对设置。在另一些示例中,限位凸起11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并且可以为非相对设置。由此,通过限位凸起可以限定第一绝缘体与连接器组件的配合方向,也即可以控制胶芯与连接器组件之间配合连接的方向与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体12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2和第二限位槽123。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限位槽122环绕于第一凸台121的根部,第二限位槽123沿第二通孔120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限位槽123的一侧端部延伸至第二绝缘体12的另一侧端部,第二限位槽123的另一侧端部延伸至第一限位槽122,第一凸台121、第一限位槽122和第二限位槽123共同与连接器组件形成卡合固定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限位槽12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且相对设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二限位槽可以限定第二绝缘体与连接器组件的配合方向,也即可以控制胶芯与连接器组件之间配合连接的方向与位置,并且,在第一限位槽的位置还可以放置密封线圈,有利于提高连接器组件的密封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11和第二绝缘体12的材料组成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体11和第二绝缘体12可以由塑胶构成。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体11和第二绝缘体12可以由橡胶构成。由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材料制成胶芯,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求。
如图5(b)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1可以包括胶芯10、接触件20以及壳体30。其中,壳体30与胶芯10配合连接,接触件20填充胶芯10。在一些示例中,接触件20可以为具有卡件结合部210的插针21,卡件结合部210与卡件结构111形成紧固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插针21还可以具有公端211和母端212。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1包括了胶芯10、接触件20以及壳体30,其中,接触件20的插针21上具有卡件结合部210并填充于胶芯10中,通过胶芯中的卡件结构111与卡件结合部210的配合,形成接触件和胶芯的紧固连接。以及,壳体和胶芯之间形成配合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连接器各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升连接器组件的实用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1通过在胶芯10中设置多个卡件结构111,较为便捷地实现了接触件与胶芯的紧固连接,由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先通过仪器点焊实现外部连接线与接触件的精密连接,在将该接触件插装于胶芯中形成紧固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保证接触件与胶芯紧固连接的前提下,提高外部连接线与接触件之间连接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件20的插针21上的卡件结合部210上可以具有卡扣结构(未图示)。由此,可以使卡件结合部与胶芯中的卡件结构形成更加紧密的连接,从而提升其连接器组件的紧固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组件1还可以包括密封垫圈40,密封垫圈40与胶芯10和壳体30形成紧密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密封垫圈40可以填充于第一限位槽122。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连接器组件的密封性能,从而增强其使用稳定性、防水性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组件1还可以包括外部连接线50。在一些示例中,外部连接线50焊接于接触件20的插针21的公端212。由此,可以与外部配件形成良好的连接(例如电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组件1还可以包括其他附件结构(未图示)。在一些示例中,其他附件结构可以为结构附件,例如可以为卡圈、定位槽、定位销、导向销、联接环、电缆夹、密封圈、密封垫等。在另一些示例中,其他附件结构可以为安装附件,例如可以为螺钉、螺母、螺杆、弹簧圈等。由此,可以形成匹配度更高、性能更加优异的连接器组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0的材料组成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壳体30可以由高强度的材料组成。在另一些示例中,壳体30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由此,可以形成具有高强度性能的外壳,从而为其内部组件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的保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件20的材料组成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接触件20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在另一些示例中,接触件20可以由黄铜、磷青铜中的一种以上构成。由此,其形成的连接器组件具有良好的电连接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针21的公端211可以为实心的插针或插片结构,插针21的母端212可以为空心的插孔结构。在一些示例中,母端212的插孔结构可以为圆筒型、音叉型、悬臂梁型、折迭型、盒型、双曲面型等。由此,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环境下,对连接器组件配合结构的要求,从而提升连接器组件的实用性。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发明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体(11),其具有一个以上第一通孔(110)和一个以上卡件结构(111),所述第一通孔(110)贯穿所述第一绝缘体(11),所述卡件结构(111)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110)的末端;以及
第二绝缘体(12),其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1)配合连接,并具有一个以上第二通孔(120),所述第二通孔(120)贯穿所述第二绝缘体(12),并且,
所述第一绝缘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体(12)经由所述第一通孔(110)、所述第二通孔(120)和所述卡件结构(111)形成贯通连接,
所述卡件结构(111)容纳于所述第二通孔(1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件结构(111)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1)一体成型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11)的一侧端部还设置有凹槽(112),所述凹槽(112)的开口方向为所述第一通孔(110)的延伸方向,所述卡件结构(111)位于所述凹槽(112)内,
所述第二绝缘体(12)上还设置有第一凸台(121),所述第一凸台(121)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体(12)上与所述凹槽(112)结合一侧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11)的所述凹槽(112)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一接合部(1120)和一个以上第一卡合部(1121),
所述第二绝缘体(12)的所述第一凸台(121)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接合部(1210)和一个以上第二卡合部(1211),
所述第一接合部(1120)和所述第二卡合部(1211)配合,所述第一卡合部(1121)和所述第二接合部(1210)配合,形成所述第一绝缘体(11)和所述第二绝缘体(12)的所述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1121)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卡槽(1122),
所述第一凸台(121)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卡扣(1212),所述卡扣(1212)位于所述第二接合部(1210)内,
所述卡槽(1122)和所述卡扣(1212)配合,形成所述第一绝缘体(11)和所述第二绝缘体(12)的所述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11)的另一侧端部还设置有第二凸台(113)和第三接合部(114),
所述第二凸台(113)和所述第三接合部(114)共同与所述连接器组件形成卡合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11)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115),所述限位凸起(115)与所述连接器组件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体(12)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2)和第二限位槽(123),
所述第一限位槽(122)环绕于所述第一凸台(121)的根部,
所述第二限位槽(123)沿所述第二通孔(120)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槽(123)的一侧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绝缘体(12)的另一侧端部,所述第二限位槽(123)的另一侧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槽(122),
所述第一凸台(121)、所述第一限位槽(12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23)共同与所述连接器组件形成卡合固定连接。
9.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胶芯(10);
接触件(20),其为具有卡件结合部(210)的插针(21);以及
壳体(30),其与所述胶芯(10)配合连接,其中,
所述接触件(20)填充所述胶芯(10),所述接触件(20)的所述卡件结合部(210)与所述卡件结构(111)形成紧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密封垫圈(40),所述密封垫圈(40)与所述胶芯(10)和所述壳体(30)形成紧密连接。
CN201811477989.XA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Pending CN1112768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7989.XA CN111276846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7989.XA CN111276846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6846A true CN111276846A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98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7989.XA Pending CN111276846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684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2279A (zh) * 2023-01-09 2023-03-31 东莞市典威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9217U (zh) * 2010-06-02 2011-01-05 亮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易于卸装导电端子的连接器
CN202495608U (zh) * 2012-03-09 2012-10-17 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插针端子定位安装结构
US20140148032A1 (en) * 2012-11-26 2014-05-29 Coninvers Gmbh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sulating body that is locked in place on the plug side and can be released by a tool
CN104485537A (zh) * 2014-12-31 2015-04-01 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 连接器接触件固定结构
CN104937784A (zh) * 2012-12-17 2015-09-23 浩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充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9217U (zh) * 2010-06-02 2011-01-05 亮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易于卸装导电端子的连接器
CN202495608U (zh) * 2012-03-09 2012-10-17 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插针端子定位安装结构
US20140148032A1 (en) * 2012-11-26 2014-05-29 Coninvers Gmbh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sulating body that is locked in place on the plug side and can be released by a tool
CN104937784A (zh) * 2012-12-17 2015-09-23 浩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充电连接器
CN104485537A (zh) * 2014-12-31 2015-04-01 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 连接器接触件固定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2279A (zh) * 2023-01-09 2023-03-31 东莞市典威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18605A (en) Connector socket
US20230223725A1 (en)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KR102532871B1 (ko) 전기 커넥터의 제조 방법,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111276846A (zh) 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CN117039515B (zh) 密封线端连接器
CN211629389U (zh) 基于四合一线端的faktra连接器
CN219477045U (zh) 高频二合一连接器组件
CN219477044U (zh) 直头线端连接器
US9666960B2 (en) Power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conductive wire to a circuit board
CN117039517A (zh) 连接器组件
CN217427245U (zh) 一种水平双内锁式卡扣工业防水线对板连接器
CN216389779U (zh) 夹线连接器组件
CN107425356B (zh)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CN220368193U (zh) 直通连接器
CN220233626U (zh) 线端固定连接器
CN117154441B (zh) 高频二合一连接器组件
CN209844004U9 (zh) 联接器和包括所述联接器的电机
CN216818765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
CN212323291U (zh) 一种hsd卧式连接器
CN220368196U (zh) 线端连接器
CN220368180U (zh) 对插式连接器
CN220510346U (zh) 密封线端连接器
CN220492323U (zh) 连接器及其连接器插头
CN213043110U (zh) 一种hsd双头线束连接器
CN216120888U (zh) 快速接线的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