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1265A -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1265A
CN111261265A CN202010038169.1A CN202010038169A CN111261265A CN 111261265 A CN111261265 A CN 111261265A CN 202010038169 A CN202010038169 A CN 202010038169A CN 111261265 A CN111261265 A CN 111261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mage data
patient
virtual
imag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381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61265B (zh
Inventor
于金明
钱俊超
穆向魁
王琳琳
卢洁
贺树萌
李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0381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61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61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1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61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1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12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processing medical images, e.g. edi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72Tomographic images
    • G06T2207/10081Computed x-ray tomography [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72Tomographic images
    • G06T2207/10088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72Tomographic images
    • G06T2207/10104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116X-ray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患者数据,以及用于解析所述患者数据得到患者影像数据;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患者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模,生成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数据交互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端的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向所述用户端提供对应于所述请求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显示单元,包括混合现实设备,用于显示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利用本公开各实施例,可以节省肿瘤诊疗的成本,提高影像信息的观察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在我国居民死因中位居第一位。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可以通过提高肿瘤照射剂量来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而在肿瘤的诊疗过程中,各种影像设备必不可少,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CT、核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CT、正电子发射核磁共振PET-MRI、X射线等影像设备等,都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可视化信息。
但是,由于在肿瘤诊疗的过程中,很多影像在各阶段(放疗前诊断、模拟定位、摆位、疗程中疗效评估和方案修改、随访及疗效评价)都会用到,就会造成很多影像检查会多次进行,增加影像检查的成本。另外,由于在放射治疗中,上述各种设备对应的各种影像都需要用到,就需要在放射治疗室内设置各种影像设备,占用较大的面积,导致放射治疗的成本增加。其次,由于现有的影像设备的影像信息不够直观,观察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以节省肿瘤诊疗的成本,提高影像信息的观察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应用于放射治疗,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患者数据,以及用于解析所述患者数据得到患者影像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患者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模,生成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数据交互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端的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向所述用户端提供对应于所述请求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显示单元,包括混合现实设备,用于显示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结构化存储所述患者数据包含的患者影像数据,为所述患者影像数据与对应的患者识别信息建立关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应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患者影像数据和所述患者识别信息,生成相应的放射治疗计划提醒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获取单元与DICOM网络对接,被配置为从所述DICOM网络获取所述患者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包括现实场景信息,所述数据交互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现实场景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特征点的位置;
将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匹配到所述特征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现实场景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特征点的位置包括:
从所述现实场景信息中获取所述特征点对应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所述特征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现实场景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的一个或多个现实场景画面,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现实场景中设置的标识码,对应的,所述从所述现实场景中获取所述特征点对应的标识信息包括: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现实场景画面中获取所述标识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患者影像数据包括诊断影像数据和/或治疗中影像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诊断影像数据包括PET影像数据、MR影像数据、CT影像数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治疗中影像数据包括CBCT影像数据、MR影像数据、X射线影像数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转换为所述显示单元可读的预定格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包含患者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交互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端的影像数据获取请求,根据所述患者识别信息向所述用户端提供对应于所述请求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端包括PC设备、移动设备、混合现实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数据获取单元获取解析得到已有的患者影像数据,通过包含显示单元的用户端,用户就可以获取到各种患者影像数据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不需要再利用相应的影像设备进行重复检查,不需要在一个空间内(放射治疗室)放置设备,可以减少设备占用的面积,也不需要患者再去其他科室进行重复的影像检查,可以有效节省成本。而且,通过虚拟全息影像,可以直观立体地观察各种影像,可以有效提高观察效果。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户端8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公开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虚拟智能(VI)医疗平台是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全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构建的医疗平台,用于辅助和指导有创、微创、无创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可应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外科、内科、放疗科、介入科等领域。
图1示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可以是本公开所述的虚拟智能(VI)医疗平台的一部分,即可以基于所述虚拟智能(VI)医疗平台实现所述系统的各种实施方式,具体的,所述系统可以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101,可以用于获取患者数据,以及可以用于解析所述患者数据得到患者影像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获取单元101可以对接医院DICOM(Digital Imaging and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即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网络,可以从DICOM网络获取所述患者数据。所述患者数据可以包括患者在已经完成的各个诊疗阶段、各个科室得到的医学影像,包括所有或部分诊断阶段的医学影像,比如正电子反射PET影像、核磁共振MR影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等,还可以包括所有或部分治疗过程中得到的医学影像,比如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核磁共振MR影像、X射线影像等。当然,上述的医学影像的类型只是示例性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可以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实际检查得到的所有医学影像或者部分医学影像。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可以从所述患者数据中解析得到所述患者影像数据。具体的,所述解析得到所述患者影像数据可以是根据患者数据中各数据的标识字段,从所述患者数据中筛选出所述患者影像数据。通过所述数据获取单元101,可以实现各个诊疗阶段、各个科室得到的影像数据的汇总应用,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同阶段、不同科室进行相同的影像检查,一方面可以减少影像设备占用的面积,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检查,可以有效减少诊疗的成本。
数据处理单元102,可以被配置为对所述患者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模,生成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其中,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可以是预定格式的影像数据,可以便于所述影像数据的后续应用。具体的所述虚拟全息影像的数据格式,可以根据后续数据应用的实际需求确定,即可以以对于后续数据应用设备可读作为标准确定所述影像数据的数据格式。
所述三维重建模可以基于3D Slicer以及Python实现,生成的三维模型(虚拟全息影像所显示的三维模型)可以用Json文件描述,便于后续的数据应用。
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结构化存储所述患者数据包含的患者影像数据,以及包含的患者的基本信息数据,为所述患者影像数据与对应的患者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其中,所述患者的基本信息数据可以包含所述患者识别信息,比如患者的姓名、ID、病历号等,还可以包含患者的其他基本特征信息,比如性别、血压、身高、体重等等。具体的,所述患者影像数据可以包含在DICOM影像文件中,所述DICOM影像文件还可以包含DICOM文件头和数据元素,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02可以自动保存所述患者影像数据,并从DICOM文件头和数据元素中提取患者基本信息数据、扫描参数等,并生成描述数据信息的Json文件用于后续处理。若所述DICOM影像文件为DICOM RT(radiation therapy,放射治疗)文件,所述可以自动保存放射治疗计划信息RT Plan、放射治疗结构集信息RTStructure Set、放射治疗剂量信息RT Dose,并可以生成描述数据信息的Json文件用于后续处理。
本公开一个实例中,可以对处理后的影像数据、Json文件(描述患者基本信息数据)进行关联处理,建立处理后的影像数据与Json文件的关联。对于获取到的新的影像数据,先根据其是否存在关联的Json文件,确定该影像数据是否属于新患者,若属于新患者,即该影像数据不存在关联的Json文件(可以根据患者的唯一识别信息确定),则根据该新患者的基本信息数据建立对应于该新患者的索引,可以根据所述基本信息数据对应的Json文件作为该新患者的索引标识。若不属于新患者,即该影像数据存在关联的Json文件(可以根据患者唯一识别信息确定)则可以在该Json文件对应的索引中,录入该影像数据。
数据交互单元103,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端的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向所述用户端提供对应于所述请求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端可以任意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比如可以是PC、移动终端、混合现实设备等。所述客户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分别设置在多个空间内,比如可以在放射治疗室设置混合现实设备或者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用户在放射治疗室就可以获取到各个科室各个阶段得到医学影像,可以节省空间、节省影像检查成本。
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02已预先为所述患者影像数据与对应的患者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对应的,所述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可以包含患者识别信息,所述数据交互单元103响应于所述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可以根据所述患者识别信息向所述用户端提供虚拟全息影像数据,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为该患者识别信息关联的数据。其中,所述患者识别信息可以是患者的姓名、ID、病历号等。
进一步的,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影像数据获取请求中还可以包含现实场景信息,所述数据交互单元103可以进一步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现实场景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特征点的位置;
将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匹配到所述特征点的位置。
具体的,本例中,可以实现所述虚拟全息影像重叠在真实的患者的身体上,即所述特征点的位置可以是患者身体的具体位置,比如危及器官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可以重叠在患者身体的真实危及器官的位置。
对于混合现实设备之类的用户端,虚拟全息影像是可以匹配到现实物理场景中的,即将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投放到现实物理场景中,与现实物理场景形成特定的位置关系,使虚拟全息影像与现实场景混合,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现实场景匹配到特定的位置。本例中,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对应的影像位置可以匹配到具体的特征点位置,所述特征点的位置可以在用户端发来的影像数据获取请求中得到。具体的,比如,本公开一个实例中,可以以患者皮肤的特殊位置作为特征点,比如胸部中间和两侧,腹部中间和两侧。可以在所述特征点处设置对应的标识信息,比如可以在皮肤上贴标识码(二维码、条形码等),用户端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摄像头等获取一个或多个现实场景信息,从所述现实场景信息中获取所述特征点对应的标识信息(比如标识码等),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所述特征点的位置。
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现实场景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的一个或多个现实场景画面,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现实场景中设置的标识码(二维码、条形码等),对应的,所述从所述现实场景中获取所述特征点对应的标识信息包括: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现实场景画面中获取所述标识码。其中,所述多个现实场景画面可以是多个角度的画面。通过上述特征点和虚拟全息影像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即三维模型对应的特定格式的数据)匹配到现实场景中的具体位置。用户端可以根据所述具体位置进行虚实配准,通过用户端包括的混合现实设备在实际场景中混合显示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可以使用户(医生等)更直观地观察影像,提高影像信息的观察效果。
显示单元104,包括混合现实设备,可以用于显示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104可以是上述用户端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混合现实设备。所述显示单元104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多个显示单元可以设置在多个不同空间中,比如可以设置在放射治疗室、病房等,在放射治疗室内,用户就可以通过用户端的所述显示单元104获取并观察虚拟全息影像,节省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影像信息的观察效果。
图2示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可以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201,可以用于获取患者数据,以及可以用于解析所述患者数据得到患者影像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202,可以被配置为对所述患者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模,生成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数据交互单元203,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端的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向所述用户端提供对应于所述请求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显示单元204,包括混合现实设备,可以用于显示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
数据应用单元205,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患者影像数据和所述患者识别信息,生成相应的放射治疗计划提醒信息。
其中,可以针对治疗前获得的诊断影像(比如PET影像、MR影像、CT影像等),以及治疗中累计获得的摆位验证影像(比如CBCT影像、MR影像、X射线影像),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处理,预测得到靶区及患者体态的变化,并生成相应的放射治疗计划提醒信息。具体的,比如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分析处理上述影像,预测到临床靶区CTV的形状或大小或位置发生了变化,则可以生成调整粒子束的方向或粒子剂量的放射治疗计划提醒信息,可以使医务人员及时适应性调整放射治疗计划,实现更精准的放射治疗。当然,对于其他的患者情况的变化(比如体态等),也可以生成相应的放射治疗计划提醒信息,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所述相应的数据分析处理的方式,可以包括图像处理和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检索、人工智能等方式。具体的,可以以能够准确预测靶区及患者体态变化为标准,确定所述数据分析处理的方式。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户端800的框图。所述用户端800可以包括混合现实设备801,所述混合现实设备801还可以配置有传感器组件、多媒体组件、音频组件等。参照图3,用户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用户端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数据通信,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用户端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用户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数据,信息,影像,音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用户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所述混合现实显示单元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用户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用户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用户端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用户端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用户端800或混合现实显示单元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用户端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混合现实显示单元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用户端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用户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用户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放射治疗,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患者数据,以及用于解析所述患者数据得到患者影像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患者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模,生成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数据交互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端的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向所述用户端提供对应于所述请求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显示单元,包括混合现实设备,用于显示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结构化存储所述患者数据包含的患者影像数据,为所述患者影像数据与对应的患者识别信息建立关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应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患者影像数据和所述患者识别信息,生成相应的放射治疗计划提醒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与DICOM网络对接,被配置为从所述DICOM网络获取所述患者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包括现实场景信息,所述数据交互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现实场景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特征点的位置;
将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匹配到所述特征点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现实场景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特征点的位置包括:
从所述现实场景信息中获取所述特征点对应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所述特征点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实场景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的一个或多个现实场景画面,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现实场景中设置的标识码,对应的,所述从所述现实场景中获取所述特征点对应的标识信息包括: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现实场景画面中获取所述标识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影像数据包括诊断影像数据和/或治疗中影像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影像数据包括PET影像数据、MR影像数据、CT影像数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中影像数据包括CBCT影像数据、MR影像数据、X射线影像数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转换为所述显示单元可读的预定格式。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包含患者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交互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端的影像数据获取请求,根据所述患者识别信息向所述用户端提供对应于所述请求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PC设备、移动设备、混合现实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CN202010038169.1A 2020-01-14 2020-01-14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 Active CN111261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8169.1A CN111261265B (zh) 2020-01-14 2020-01-14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8169.1A CN111261265B (zh) 2020-01-14 2020-01-14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1265A true CN111261265A (zh) 2020-06-09
CN111261265B CN111261265B (zh) 2024-02-27

Family

ID=70946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8169.1A Active CN111261265B (zh) 2020-01-14 2020-01-14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6126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4021A (zh) * 2020-07-20 2020-10-2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870825A (zh) * 2020-07-31 2020-11-03 于金明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放射治疗精确逐野摆位方法
CN112466438A (zh) * 2020-11-17 2021-03-09 北京全域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Dicom文件的传输系统及方法、装置
CN114067965A (zh) * 2022-01-17 2022-02-18 深圳市爱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影像展示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53049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形臂设备的动态透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95125A (zh) * 2022-08-04 2022-11-04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文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3772A (zh) * 2016-04-20 2016-08-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放射治疗计划的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6874700A (zh) * 2017-04-01 2017-06-20 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的手术模拟方法、手术模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324246A (zh) * 2018-01-19 2018-07-2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诊断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09698022A (zh) * 2018-12-17 2019-04-30 天津百士德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影像数据的利用与共享平台
CN110141360A (zh) * 2018-02-11 2019-08-20 四川英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技术导航方法
CN110353806A (zh) * 2019-06-18 2019-10-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用于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增强现实导航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3772A (zh) * 2016-04-20 2016-08-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放射治疗计划的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6874700A (zh) * 2017-04-01 2017-06-20 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的手术模拟方法、手术模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324246A (zh) * 2018-01-19 2018-07-2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诊断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0141360A (zh) * 2018-02-11 2019-08-20 四川英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技术导航方法
CN109698022A (zh) * 2018-12-17 2019-04-30 天津百士德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影像数据的利用与共享平台
CN110353806A (zh) * 2019-06-18 2019-10-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用于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增强现实导航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4021A (zh) * 2020-07-20 2020-10-2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870825A (zh) * 2020-07-31 2020-11-03 于金明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放射治疗精确逐野摆位方法
CN111870825B (zh) * 2020-07-31 2023-08-18 于金明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放射治疗精确逐野摆位方法
WO2022053049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形臂设备的动态透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66438A (zh) * 2020-11-17 2021-03-09 北京全域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Dicom文件的传输系统及方法、装置
CN112466438B (zh) * 2020-11-17 2023-07-14 北京全域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Dicom文件的传输系统及方法、装置
CN114067965A (zh) * 2022-01-17 2022-02-18 深圳市爱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影像展示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95125A (zh) * 2022-08-04 2022-11-04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文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295125B (zh) * 2022-08-04 2023-11-17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文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1265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1265B (zh)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
CN109035234B (zh) 一种结节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9402592B2 (en) Wireless X-ray system
US9355309B2 (en) Generation of medical image series including a patient photograph
US20140104311A1 (en) Medical image display method using virtual patient model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11275825B (zh) 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摆位结果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US79619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acking using three-dimensional subtraction in a picture archiv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8503460A (ja) フォローアップ磁気共鳴撮像のための自動化スキャン計画
CN108701170A (zh) 用于产生解剖部分的三维(3d)视图的图像处理系统和方法
JP2019103848A (ja) 医用画像処理方法、医用画像処理装置、医用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医用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KR20150106491A (ko) 이종데이터를 이용한 통합진단 및 유사환자 검색 시스템
KR102294618B1 (ko) 전자 차트 관리 장치, 전자 차트 관리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CN113662573B (zh) 乳腺病灶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16575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00119109A (ko) 방사선 치료 이미지 생성시스템
US20230196573A1 (en) Image scann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edical devices
US10089752B1 (en) Dynamic image and image marker tracking
JP2005189915A (ja) カンファレンス支援装置
US10146907B2 (en)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mputer tomograph
US947198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thereof
JP2017207793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11223575A (zh) 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放射治疗辅助显示方法及系统
JP6711675B2 (ja) 読影支援装置
US10624597B2 (en) Medical imaging device and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WO2022061787A1 (en) Medical system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9

Address after: 250117 Shandong city of Ji'nan province Yan Ji Road, No. 440 Shandong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Applicant after: Yu Jinming

Applicant after: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stitute 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250117 Shandong city of Ji'nan province Yan Ji Road, No. 440 Shandong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Applicant before: Yu Jinm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5

Address after: 201807 2258 Chengbei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117 Shandong city of Ji'nan province Yan Ji Road, No. 440 Shandong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Applicant before: Yu Jinming

Applicant before: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stitute 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