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7139B - 弯折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弯折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7139B
CN111257139B CN202010111196.7A CN202010111196A CN111257139B CN 111257139 B CN111257139 B CN 111257139B CN 202010111196 A CN202010111196 A CN 202010111196A CN 111257139 B CN111257139 B CN 111257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late
rotating
rotating shaft
bending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11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7139A (zh
Inventor
朱召吉
单奇
张嘉桓
廖富
后红琪
李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11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7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7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7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7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7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32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8Tes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bending fo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弯折测试装置,包括:承载件,包括围绕一旋转轴可转动连接且相连通的两个容纳槽体;自适应推顶件,连接于两个容纳槽体中至少一者上与旋转轴间隔设置的侧壁、且向与其连接的容纳槽体提供朝向旋转轴的推顶力。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折测试装置能够提高弯折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弯折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折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了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各种电子设备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显示屏幕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随着屏幕的增大,电子设备的外形尺寸也会相应地增大,会带来携带、存放不方便的问题。
可折叠柔性屏手机大大的满足了手机用户对大屏幕的需求,在看电影、玩游戏、视频通话等的同时,给用户很好的体验感;同时,又解决了手机因为屏幕大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因此,柔性折叠屏被认为是未来手机的发展形态。
弯折测试是可折叠柔性屏一项重要的指标。现有技术的弯折测试装置中,弯折测试装置在测试可折叠柔性屏的弯折性能时,还会向可折叠柔性屏施加其他外力,这些外力不仅会影响可折叠柔性屏的寿命,还会导致可折叠柔性屏测试过程中的受力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受力存在偏差,影响实际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弯折测试装置,旨在提高弯折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弯折测试装置,包括:承载件,包括围绕一旋转轴可转动连接且相连通的两个容纳槽体;自适应推顶件,连接于两个容纳槽体中至少一者上与旋转轴间隔设置的侧壁、且向与其连接的容纳槽体提供朝向旋转轴的推顶力。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两个容纳槽体中的至少一者为转动槽体,承载件还包括相对旋转轴可转动设置的转动板,转动槽体设置于转动板;
自适应推顶件包括间隔设置的限位板和施力板、及连接于限位板和施力板之间的复位部,施力板连接于转动槽体上与旋转轴间隔设置的侧壁,复位部通过施力板向转动槽体施加推顶力。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限位板位于施力板背离旋转轴的一侧,复位部用于向施力板提供朝向旋转轴的压力;
或者,限位板位于施力板朝向旋转轴的一侧,复位部用于向施力板提供朝向旋转轴的压力。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自适应推定件还包括万向部,复位部通过万向部连接于施力板,以通过万向部能够调节转动槽体与转动板之间的相对角度。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复位部包括:
导向杆,连接于限位板和万向部之间,且导向杆与限位板和/或万向部的相对位置可调;
弹性体,设置于导向杆并沿导向杆可伸缩设置;
优选的,弹性体为弹簧,弹簧套设于导向杆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限位板包括贯穿设置的连接孔,导向杆在连接孔内可活动设置,导向杆背离万向部的一端连接有止挡头,且止挡头位于限位板背离旋转轴的一侧;
优选的,导向杆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穿过连接孔并在连接孔内可活动设置,止挡头设置于第一连接杆背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第二连接杆连接于第一连接杆和万向部之间,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可调;
优选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万向部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杆背离限位板的一端设置于导向槽、并沿导向槽可移动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施力板上设置有沿旋转轴的轴向延伸成型的第一连接槽,转动槽体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连接槽;
优选的,转动槽体包括沿旋转轴的轴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卡扣分体和第二卡扣分体,第一卡扣分体和第二卡扣分体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连接槽;
优选的,转动槽体包括与待测物外表面形状相适配的内表面,以将待测物的至少一部分卡扣于转动槽体内。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承载件还包括固定板,两个容纳槽体中的一者为固定槽体,另一者为转动槽体,固定槽体设置于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沿旋转轴的轴向延伸成型的第二连接槽,固定槽体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连接槽;
优选的,固定槽体包括沿旋转轴的轴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固定分体和第二固定分体,第一固定分体和第二固定分体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连接槽;
优选的,固定槽体包括与待测物形状相适配的内表面,以将待测物的至少一部分卡扣于固定槽体内。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感应器,设置于两个容纳槽体其中一者的一侧、并用于感应两个容纳槽体中的另一者;
优选的,弯折测试装置还包括计数器,用于当感应器感应到两个容纳槽体中的另一者时进行计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折测试装置中,弯折测试装置包括承载件和自适应推顶件,承载件包括相互连通的两个容纳槽体,可以将待测物放入两个容纳槽体内,两个容纳槽体绕一旋转轴可转动连接,使得两个容纳槽体可以带动待测物实现弯折测试。自适应推顶件连接于两个容纳槽体中的至少一者上与旋转轴间隔设置的侧壁,并通过侧壁能够向容纳槽体朝向旋转轴的推顶力。因此在待测物跟随容纳槽体弯折的过程中,容纳槽体和待测物之间出现间隙时,通过推顶力能够使得容纳槽体移动从而弥补该间隙,以免出现间隙时待测物受力不平衡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折测试装置能够提高弯折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测试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测试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承载件;110、旋转轴;120、容纳槽体;121、转动槽体;121a、侧壁;121b、第一卡扣分体;121c、第二卡扣分体;122、固定槽体;122a、第一固定分体;122b、第二固定分体;130、转动板;140、固定板;141、第二连接槽;
200、自适应推顶件;210、限位板;211、连接孔;220、施力板;230、复位部;231、导向杆;231a、第一连接杆;231b、第二连接杆;232、弹性体;233、止挡头;240、万向部;241、导向槽;242、本体部;243、连接杆;
300、感应器;
400、驱动机构;
500、承载台;510、启动装置;520、显示元件;
600、待测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使用弯折测试装置对待测物进行弯折测试时,弯折测试装置上的旋转轴需要与待测物的弯折轴线保持对准,否则可能会影响待测物的测试寿命。但是弯折测试装置从生产加工到装配成型时,往往会存在组装公差,使得弯折测试装置上的旋转轴和待测物的弯折轴线难以保持对准,导致待测物受到其他方向的力而减短寿命。且当弯折测试装置上的旋转轴和待测物的弯折轴线不对准时,测试环境与待测物的实际使用环境存在偏差,难以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折测试装置。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折测试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测试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折测试装置包括:承载件100,包括围绕一旋转轴110可转动连接且相连通的两个容纳槽体120;自适应推顶件200,连接于两个容纳槽体120中至少一者上与旋转轴110间隔设置的侧壁121a、且向与其连接的容纳槽体120提供朝向旋转轴110的推顶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折测试装置中,弯折测试装置包括承载件100和自适应推顶件200,承载件100包括相互连通的两个容纳槽体120,可以将待测物600放入两个容纳槽体120内,两个容纳槽体120绕一旋转轴110可转动连接,使得两个容纳槽体120可以带动待测物600实现弯折测试。自适应推顶件200连接于两个容纳槽体120中的至少一者上与旋转轴110间隔设置的侧壁121a,并通过侧壁121a能够向容纳槽体120朝向旋转轴110的推顶力。因此在待测物600跟随容纳槽体120弯折的过程中,容纳槽体120和待测物600之间出现间隙时,通过推顶力能够使得容纳槽体120移动从而弥补该间隙,使得旋转轴110始终和待测物600的弯折轴线对准,以免出现间隙时待测物600受力不平衡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折测试装置能够提高弯折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待测物600的选择有多种,例如待测物600为可折叠柔性屏的手机、可折叠柔性屏的平板电脑等,可折叠柔性屏的手机例如可以为内折式的可折叠柔性屏手机,或者可折叠柔性屏的手机为外折式的可折叠柔性屏手机等,或者待测物600为可折叠柔性板件等。
容纳槽体120的形状设置有多种,容纳槽体120可以根据待测物600的形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例如当待测物600为大致呈矩形的可折叠柔性屏手机时,容纳槽体120具有U形槽,且两个容纳槽体120的U形槽开口相对,使得可折叠柔性屏手机可以放置于两个容纳槽体120内。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弯折测试装置还包括转动板130,容纳槽体120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于转动板130,转动板130相对旋转轴110可转动设置,以使转动板130能够带动其上的容纳槽体120转动。
转动板130上例如开设有减重槽,以减轻转动板130的重量,便于驱动转动板130转动。
转动板130的个数例如为一个,一个容纳槽体120设置于转动板130上,使得转动板130能够带动其上的容纳槽体120相对另一个容纳槽体120转动。或者,转动板130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容纳槽体120分别设置于两个转动板130上,使得转动板130相互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个容纳槽体120相互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以转动板130的个数为一个为例,两个容纳槽体120中的一者为转动槽体121,转动槽体121设置于转动板130。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动板130的个数为两个时,两个容纳槽体120均为转动槽体121,两个转动槽体121分别设置于两个转动板13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自适应推顶件200包括间隔设置的限位板210和施力板220、以及连接于限位板210和施力板220之间的复位部230,施力板220连接于转动槽体121上与旋转轴110间隔设置的侧壁121a,复位部230通过施力板220能够向转动槽体121施加推顶力。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板210能够提供限位,从而使得复位件以限位板210为基础向施力板220提供复位力,进而使得施力板220能够向转动槽体121提供推顶力,且通过合理设置施力板220的形状,能够使得转动槽体121的受力更加平衡。
例如当转动槽体121的侧壁121a和旋转轴110间隔且平行设置时,施力板220和转动槽体121的侧壁121a贴合,从而保证转动槽体121的受力更加平衡。
施力板220和转动槽体121相互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施力板220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图1中的X方向)延伸成型的第一连接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方向为旋转轴110的轴向,转动槽体121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连接槽。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不仅可以通过改变转动槽体121在第一连接槽内的设置位置来改变转动槽体121和施力板220之间的相对位置,且在第一方向上尺寸不同的转动槽体121均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槽连接于施力板220。
转动槽体121例如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卡扣分体121b和第二卡扣分体121c,第一卡扣分体121b和第二卡扣分体121c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连接槽。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卡扣分体121b和第二卡扣分体121c之间的距离,能够改变转动槽体121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使得转动槽体121能够容纳不同尺寸的待测物600,因此弯折测试装置能够用于测试不同尺寸的待测物600。
第一卡扣分体121b和第二卡扣分体121c的形状设置方式有多种,只要第一卡扣分体121b和第二卡扣分体121c沿第一方向分布能够拼接形成转动槽体121,使得待测物600位于转动槽体121内即可。
例如当转动槽体121呈U形并具有U形槽时,第一卡扣分体121b和第二卡扣分体121c可以分别呈L形,令第一卡扣分体121b和第二卡扣分体121c对接能够形成转动槽体121。或者第一卡扣分体121b和第二卡扣分体121c中的其中一者呈L形,另一者呈I形,使得第一卡扣分体121b和第二卡扣分体121c连接能够形成转动槽体121。
优选的,第一卡扣分体121b和第二卡扣分体121c的形状相同,能够简化弯折测试装置的成型工艺。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槽体121包括与待测物600外表面形状相适配的内表面,以将待测物600的至少一部分卡扣于转动槽体121内。通过转动槽体121本身的形状向待测物600提供限位力,不仅能够简化弯折测试装置的结构,还能够防止待测物600在跟随转动槽体121转动时由转动槽体121上脱落,保证实验过程的正常稳定运行。
限位板210的设置位置有多种,例如限位板210位于施力板220朝向旋转轴110的一侧,复位部230用于向施力板220提供朝向旋转轴110的拉力,进而使得施力板220向转动槽体121提供朝向旋转轴110的推顶力。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复位部230的个数例如为两个,两个复位部230分设于转动槽体121在旋转轴110轴向上的两侧,从而能够保证施力板220受力平衡,保证转动槽体121受力平衡。
或者,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板210位于施力板220背离旋转轴110的一侧,复位部230用于向施力板220提供朝向旋转轴110的压力,进而使得施力板220向转动槽体121提供朝向旋转轴110的推顶力。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复位部230的个数例如为一个,一个复位部230对应于转动槽体121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设置,进而能够保证转动槽体121受力平衡。或者复位部230的个数例如为多个,多个复位部230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多个复位部230关于转动槽体121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进而保证转动槽体121受力平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自适应推顶件200例如还包括万向部240,复位部230通过万向部240连接于施力板220,以通过万向部240能够调节转动槽体121和转动板130之间的相对角度。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待测物600随着转动槽体121的转动而进行弯折的过程中,当待测物600由于和转动板130之间存在夹角误差而产生间隙时,通过万向部240能够调节转动槽体121的角度,从而弥补该间隙,使得转动槽体121和待测物600紧密贴合,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万向部24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如图5所示,例如万向部240为万向连接轴,万向部240具有本体部242及连接杆243,连接杆243的一端和本体部球铰接,连接杆243的另一端连接于施力板220,从而能够调节施力板220的角度,进而能够调节转动槽体121的角度。
施力板220和连接杆相互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施力板220上贯穿设置有通孔,连接杆243朝向施力板220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槽,使得螺栓能够穿过通孔连接于螺纹槽,从而将施力板220固定连接于连接杆243。
复位部23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复位部230包括导向杆231和弹性体232,导向杆231连接于限位板210和万向部240之间,且导向杆231与限位板210和/或万向部240的相对位置可调,弹性体232设置于导向杆231并沿导向杆231可伸缩设置。例如弹性体232为套设于导向杆231的弹簧。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体232具有复位力,导向杆231和限位板210和/或万向部240的相对位置可调,因此通过弹性体232变形能够向限位板210和/或万向部240施加复位力,进而向施力板220施加压力或拉力。
例如,弹簧套设于导向杆231,当限位板210位于施力板220背离旋转轴110的一侧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向限位板210和/或万向部240施加复位压力,万向部240能够向施力板220施加压力。当限位板210位于施力板220朝向旋转轴110的一侧时,弹簧处理拉伸状态,弹簧能够向限位板210和/或万向部240施加复位拉力,万向部240能够向施力板220施加拉力。
导向杆231与限位板210之间相对位置可调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限位板210包括贯穿设置的连接孔211,导向杆231在连接孔211内可活动设置,导向杆231背离万向部240的一端连接有止挡头233,且止挡头233位于限位板210背离旋转轴110的一侧。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止挡头233位于限位板210背离旋转轴110的一侧,当导向杆231在连接孔211内活动时,能够防止导向杆231由连接孔211处脱落。导向杆231在连接孔211内可活动设置,从而能够改变限位板210和万向部240之间的距离,即能够改变弹性体232的延伸长度,进而能够调节转动槽体121的位置。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杆231例如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31a和第二连接杆231b,第一连接杆231a穿过连接孔211并在连接孔211内可活动设置,止挡头233设置于第一连接杆231a背离第二连接杆231b的一端,第二连接杆231b连接于第一连接杆231a和万向部240之间,第一连接杆231a和第二连接杆231b的相对位置可调。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231a和第二连接杆231b的相对位置可调,即第一连接杆231a在连接孔211内活动的范围可调。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测试需要调节第一连接杆231a在连接孔211内活动的范围,提高弯折测试装置的适应性。且能够避免由于推顶力过大对待测物600造成损伤,或者推顶力过小难以弥补转动槽体121和待测物600之间的间隙。
优选的,第一连接杆231a和第二连接杆231b螺纹连接,第一连接杆231a和第二连接杆231b中的一者上设置有螺纹孔另一者上设置有螺纹杆,通过调节螺纹杆在螺纹孔内的进深距离,可以调节第一连接杆231a和第二连接杆231b的相对位置。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杆231和万向部240的相对位置可调。例如万向部240上设置有导向槽241,导向杆231背离限位板210的一端设置于导向槽241、并沿导向槽241可移动设置。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调节导向杆231在导向槽241内的进深距离,能够调节万向部240和限位板21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通过弹性体232调节转动槽体121和限位板210的距离,弥补转动槽体121和待测物600之间出现的间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板130的个数为一个,承载件100还包括固定板140,两个容纳槽体120中的一者为固定槽体122,另一者为转动槽体121,固定槽体122设置于固定板140,固定板140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的第二连接槽141,固定槽体122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连接槽141。通过调节固定槽体122在第二连接槽141内的位置,可以调节固定槽体122和固定板140的相对位置,提高弯折测试装置的适应性。
固定槽体122例如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连接槽141。因此,通过改变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在第二连接槽141内的位置,可以改变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固定槽体122的尺寸,使得固定槽体122能够适配于不同尺寸的待测物600。
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的形状设置方式有多种,只要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沿第一方向分布能够拼接形成固定槽体122,使得待测物600位于固定槽体122内即可。
例如当固定槽体122呈U形并具有U形槽时,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可以分别呈L形,令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对接能够形成固定槽体122。或者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中的其中一者呈L形,另一者呈I形,使得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连接能够形成固定槽体122。
优选的,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的形状相同,能够简化弯折测试装置的成型工艺。
进一步优选的,转动槽体121和固定槽体122的形状相同,第一卡扣分体121b、第二卡扣分体121c、第一固定分体122a和第二固定分体122b的形状设置均相同,能够进一步简化弯折测试装置的成型工艺。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槽体122包括与待测物600外表面形状相适配的内表面,以将待测物600的至少一部分卡扣于固定槽体122内。通过固定槽体122本身的形状向待测物600提供限位力,不仅能够简化弯折测试装置的结构,还能够防止待测物600在弯折测试过程中和固定槽体122脱离,保证实验过程的正常稳定运行。
固定槽体122和转动槽体121相对转动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将固定槽体122固定于固定板140,使得转动板130带动转动槽体121相对固定槽体122相对转动;或者,可以将转动槽体121固定于转动板130,使得固定板140带动固定槽体122相对转动槽体121转动。
弯折测试装置例如还包括承载台500,转动板130和固定板140均设置于承载台500,且转动槽体121设置于转动板130背离承载台500的一侧,固定槽体122设置于固定板140背离承载台500的一侧。通过承载台500能够向转动板130、固定板140、转动槽体121和固定槽体122等零部件提供支撑。
弯折测试装置例如还包括驱动机构400,驱动机构400连接于转动轴,并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得转动轴能够带动转动槽体121转动。当转动槽体121设置于转动板130时,转动轴例如用于带动转动板130转动。驱动机构400例如设置于承载件100的一侧。驱动机构400例如为气缸或电机等。承载台500上例如还设置有启动装置510,用于控制驱动机构400的启停,进而控制弯折测试实验的开始和结束。
弯折测试装置例如还包括感应器300,感应器300设置于两个容纳槽体120中一者的一侧,且感应器300用于感应另一容纳槽体120。例如当两个容纳槽体120分别包括转动槽体121和固定槽体122时,感应器300设置于固定槽体122的一侧,感应器300用于感应转动至固定槽体122上预设位置的转动槽体121。
弯折测试装置例如还包括计数器,用于当感应器300感应到转动槽体121时进行计数。承载台500上例如还设置有显示元件520,用于显示上述的弯折次数,便于用户及时了解待测物600的弯折次数。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7)

1.一种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件,包括围绕一旋转轴可转动连接且相连通的两个容纳槽体;
自适应推顶件,连接于两个所述容纳槽体中至少一者上与所述旋转轴间隔设置的侧壁,用于向与其连接的所述容纳槽体提供朝向所述旋转轴的推顶力;
两个所述容纳槽体中的至少一者为转动槽体,所述承载件还包括相对所述旋转轴可转动设置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槽体设置于所述转动板;
所述自适应推顶件包括间隔设置的限位板和施力板、及连接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施力板之间的复位部,所述施力板连接于所述转动槽体上与所述旋转轴间隔设置的侧壁,所述复位部通过所述施力板向所述转动槽体施加所述推顶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施力板背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所述复位部用于向所述施力板提供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压力;
或者,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施力板朝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所述复位部用于向所述施力板提供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推定件还包括万向部,所述复位部通过所述万向部连接于所述施力板,以通过所述万向部能够调节所述转动槽体与所述转动板之间的相对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包括:
导向杆,连接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万向部之间,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限位板和/或所述万向部的相对位置可调;
弹性体,设置于所述导向杆并沿所述导向杆可伸缩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包括贯穿设置的连接孔,所述导向杆在所述连接孔内可活动设置,所述导向杆背离所述万向部的一端连接有止挡头,且所述止挡头位于所述限位板背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孔并在所述连接孔内可活动设置,所述止挡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万向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所述万向部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杆背离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并沿所述导向槽可移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板上设置有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延伸成型的第一连接槽,所述转动槽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体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卡扣分体和第二卡扣分体,所述第一卡扣分体和所述第二卡扣分体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体包括与待测物外表面形状相适配的内表面,以将所述待测物的至少一部分卡扣于所述转动槽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件还包括固定板,两个所述容纳槽体中的一者为固定槽体,另一者为所述转动槽体,所述固定槽体设置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延伸成型的第二连接槽,所述固定槽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体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固定分体和第二固定分体,所述第一固定分体和所述第二固定分体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体包括与待测物形状相适配的内表面,以将所述待测物的至少一部分卡扣于所述固定槽体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器,设置于两个所述容纳槽体其中一者的一侧、并用于感应两个所述容纳槽体中的另一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测试装置还包括计数器,用于当所述感应器感应到所述两个所述容纳槽体中的另一者时进行计数。
CN202010111196.7A 2020-02-24 2020-02-24 弯折测试装置 Active CN111257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1196.7A CN111257139B (zh) 2020-02-24 2020-02-24 弯折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1196.7A CN111257139B (zh) 2020-02-24 2020-02-24 弯折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7139A CN111257139A (zh) 2020-06-09
CN111257139B true CN111257139B (zh) 2022-07-05

Family

ID=70947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1196.7A Active CN111257139B (zh) 2020-02-24 2020-02-24 弯折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7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5109B (zh) * 2020-11-06 2023-04-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14414400B (zh) * 2022-01-04 2024-05-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装置
CN114577450B (zh) * 2022-02-23 2024-04-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贴合对位治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483A (zh) * 2012-04-26 2013-10-3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芯片卡弹出装置
CN208225377U (zh) * 2018-03-12 2018-12-1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弯折组件与柔性显示装置
CN209400335U (zh) * 2018-10-26 2019-09-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弯折测试装置
WO2019174223A1 (zh) * 2018-03-12 2019-09-1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壳体及电子装置
CN209627500U (zh) * 2019-05-22 2019-11-12 江西小辣椒通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手机检测固定装置
CN110631939A (zh) * 2019-09-12 2019-12-31 北京玛尔斯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或膜材料弯折测试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483A (zh) * 2012-04-26 2013-10-3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芯片卡弹出装置
CN208225377U (zh) * 2018-03-12 2018-12-1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弯折组件与柔性显示装置
WO2019174223A1 (zh) * 2018-03-12 2019-09-1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壳体及电子装置
CN209400335U (zh) * 2018-10-26 2019-09-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弯折测试装置
CN209627500U (zh) * 2019-05-22 2019-11-12 江西小辣椒通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手机检测固定装置
CN110631939A (zh) * 2019-09-12 2019-12-31 北京玛尔斯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或膜材料弯折测试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7139A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7139B (zh) 弯折测试装置
US7784747B2 (en) Slidably adjustable stand
KR101346146B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모듈
US8251332B2 (en) Support stand for flat-panel display monitor
US7708243B2 (en) Height-adjustable stand
US8986029B2 (en) Dock connector with compliance mechanism
US8201782B2 (en) Height adjustable stand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tilizing the same
US7854417B2 (en) Height adjustable stand
US7919948B2 (en) Desktop charger holder
US7195214B2 (en) Stand for display
US8111507B2 (en) Adjustment module
WO2015093801A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모듈
KR101593042B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모듈
US8196875B2 (en) Support stand with intermediate connecting assembly
US8316720B2 (en) Torque testing device
KR102456179B1 (ko) 플렉서블 디바이스의 벤딩 테스트장치
US20090230261A1 (en) Height Adjustable Holding Apparatus
KR20110079536A (ko) 슬라이드형 전자장치
US8018125B2 (en) Linear drive ultrasonic motor
WO2009145012A1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の落下試験装置
US20090114777A1 (en) Clamping device for securing data cables
KR101473006B1 (ko) 스탠드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기기
US7732979B2 (en) Linear drive ultrasonic motor
KR20100081182A (ko)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지지 장치
KR200430987Y1 (ko) 슬라이드 힌지 및 슬라이드 타입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슬라이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