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6386A -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6386A
CN111256386A CN201811456839.0A CN201811456839A CN111256386A CN 111256386 A CN111256386 A CN 111256386A CN 201811456839 A CN201811456839 A CN 201811456839A CN 111256386 A CN111256386 A CN 111256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valve
compressor
cor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68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568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63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6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63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three-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9Pumping down refrigerant from one part of the cycle to another part of the cycle, e.g. when the cycle is changed from cooling to heating, or before a defrost cycle is star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和制冷系统,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具有分隔开的排气口和吸气口;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阀体、阀芯和复位件,所述阀体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所述阀芯可活动地设在所述阀体内以使所述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复位件安装在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常连通。本发明的压缩机,通过设置三通阀,可以实现压缩机本体的快速重启,且在压缩机本体停机后还能利用剩余热量,能效高,三通阀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Description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和具有该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和节流结构的节流作用,从而将制冷剂在低温低压和高温高压之间转化,并利用换热器实现与周围环境的换热,实现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其中,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十分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压缩机的设计对制冷系统的能效和运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压缩机从上一回运行后停机到可以再次启动时,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排气口的压力差必须要达到某个要求的范围内才可以重新启动,特别是对于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来说,该压力差必须达到一个较小的数值例如1kgf/cm2以内,否则将无法启动再次启动压缩机,从而无法实现快速启动功能。
另一方面,相关技术中,当压缩机停机后,高压侧换热器内的制冷剂会通过压缩机零部件的间隙快速的回到低压侧中,从而升高低压侧换热器内的温度和压力,这种情况下,会浪费高压侧换热器中的热量并损失低压侧换热器中的制冷量,不利于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在压缩机外部设置压力控制机构能够有效解决压差过大启动不良的问题,同时合理设置管路可以使得系统高低压能够维持,系统余热可以得以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具有分隔开的排气口和吸气口;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阀体、阀芯和复位件,所述阀体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所述阀芯可活动地设在所述阀体内以使所述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复位件安装在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常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设置三通阀,可以实现压缩机本体的快速重启,且在压缩机本体停机后还能利用剩余热量,能效高,三通阀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第三端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流通面积,且小于所述第二端口的流通面积。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沿所述阀芯的运动方向,所述阀芯的两端的制冷介质的压力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阀体限定出阀腔,所述阀芯将所述阀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且所述阀芯设有使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连通的第一通孔。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阀芯包括芯杆和芯座,所述芯座与所述芯杆相连,所述复位件弹性安装在所述芯座与所述阀体之间,且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芯座。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阀体限定出阀腔,所述阀芯将所述阀腔分隔为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三腔隔断,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三腔连通,所述阀芯运动到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阀芯运动到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腔连通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设在所述阀体的同侧,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设在所述阀体的异侧,所述阀芯包括芯杆和芯座,所述芯座与所述芯杆相连,所述芯座的外周壁抵压所述阀体的内周壁,所述芯杆的周壁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抵压所述阀体的内壁,且所述凸台、所述芯杆、所述芯座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三腔。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芯杆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阀芯适于运动到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正对。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三通阀还包括:电磁线圈和供电线,所述供电线与所述电磁线圈相连,且所述供电线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电源线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用于驱动所述阀芯。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断开,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断开;所述压缩机设置为当所述压缩机本体从运行状态停机时,所述三通阀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所述压缩机设置为当所述压缩机本体从停机状态启动时,所述三通阀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节流阀、第二换热器、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换向装置、第一换热器、节流阀、第二换热器、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压缩机,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口、第二口、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口相连,所述第三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所述制冷系统与上述的压缩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通阀在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通阀在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缩机本体1,排气口12,排气口管路12a,吸气口13,吸气口管路13a,
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节流阀4,
换向装置5,第一口5a,第二口5b,第三口5c,第四口5d,
三通阀6,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第三端口6c,
阀体61,第一腔61a,第二腔61b,第三腔61c,
阀芯62,芯杆62a,芯座62b,凸台62c,第一通孔62d,第二通孔62e,
电磁线圈63,供电线64,复位件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1和三通阀6。
其中,压缩机本体1具有分隔开的排气口12和吸气口13,压缩机本体1包括密封容器、电机部、压缩机构部,电机部和压缩机构部均设置在密封容器内,电机部用于驱动压缩机构部以实现吸气和压缩排气,密封容器内具有分隔开的排气侧和吸气侧,排气口12与排气侧连通,吸气口13与吸气侧连通,排气侧为高压侧,吸气侧为低压侧。
三通阀6包括:阀体61、阀芯62和复位件65,阀体61设有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第三端口6c,阀芯62可活动地设在阀体61内以使第一端口6a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端口6b、第三端口6c中的一个连通,复位件65安装在阀体61和阀芯62之间以使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阀芯62沿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阀体61内,阀芯62移动即可切换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第三端口6c的连通状态,复位件65可以为弹性件,比如弹簧,复位件65用于驱动阀芯62移动到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的位置,使阀芯62在自然状态下保持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的位置。
第一端口6a与排气口12连通,第三端口6c与吸气口13连通,第二端口6b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
换言之,压缩机本体1通过第二端口6b与外界管路相连,当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断开时,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断开与外部管路的连通,高压侧换热器残存的热量可以继续利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压缩机本体1正常启动工作时,电机部工作,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三通阀6的第三端口6c与第一端口6a断开,且第三端口6c与第一端口6a断开,压缩机本体1的输出的高压气体从排气口12通过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输出到制冷系统的排气口管路12a,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通过吸气口管路13a吸气。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压缩机本体1停止运行时,电机部不工作,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断开。也就是说,三通阀6将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与吸气口13连通,且将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与制冷系统的其他部件断开。通过设置复位件65,当压缩机本体1断电停机时,三通阀6断电,此时在复位件65的作用下,复位件65克服阀芯62移动的摩擦力,使得阀芯62移动,从而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断开,而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实现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的快速压力平衡,且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常连通,这样在压缩机本体1停止运行,可以断开三通阀6的动力源(比如电力),达到节电的效果。
这样,在压缩机本体1停机时,可以使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与吸气口13的压力快速平衡,便于快速再次启动压缩机本体1。
另一方面,在压缩机本体1停机时,三通阀6切断了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和制冷系统的连通,高压侧换热器内部保持较高的压力状态,节流阀4在压差的作用下仍然具有一定的流量,从而使得高压侧换热器剩余的热量仍然可以进行放热而低压侧换热器仍然能够具有蒸发吸热的能力,这样,在压缩机本体1停机时,制冷系统仍然能够利用换热器内剩余的热量,从而提升了制冷系统的总体效率,能使系统的剩余热量得到利用,具有简单可靠,高效节能的特点。
在本发明中,由于压缩机本体1停机后,三通阀6将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与高压侧换热器断开并且直接连通至压缩机本体1的低压侧,由于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容积较小,并且三通阀6具有直接的连通通道,这样的话,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与低压侧可以快速实现压力平衡,满足压缩机本体1启动时的压差如小于/的要求,从而实现压缩机本体1停机后快速重新启动的功能。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测试得到的压力平衡时间根据选用的三通阀6的旁通通道的尺寸大小,可以实现最快分钟内达到压力平衡的要求。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本体1,仅通过增加一个三通阀6,便可同时实现系统的余热利用和快速压力平衡的双重效果,特别适合于对启动压差比较敏感、启动力矩比较大以及有快速重新启动要求的场合,对转子式压缩机本体1的应用尤其有效,具有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控制简单可靠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设置三通阀6,可以实现压缩机本体1的快速重启,且在压缩机本体1停机后还能利用剩余热量,能效高,三通阀6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下面参考图2和图4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三通阀6的结构。
三通阀6还包括:电磁线圈63和供电线64,供电线64与电磁线圈63相连,且供电线64与压缩机本体1的电源线连接,电磁线圈63用于驱动阀芯62,这样压缩机本体1通电则电磁线圈63通电,驱动阀芯62运动到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的位置,压缩机本体1断电则电磁线圈63断电,驱动阀芯62复位到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的位置。这样,无需设置额外的控制策略。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三端口6c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一端口6a的流通面积,第三端口6c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端口6b的流通面积。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端口6a连通的压缩机内部空间有限,设置较小管径的第三端口6c便可实现快速的压力平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沿阀芯62的运动方向,阀芯62的两端的制冷介质的压力相同。这样,阀芯62两端的压差力合力为零,阀芯62在运动过程中,只需受到复位件65的弹性力、阀芯22余阀体61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电磁驱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阀体61限定出阀腔,阀芯62将阀腔分隔为第一腔61a和第二腔61b,复位件65设于第二腔61b,且阀芯62设有使第一腔61a和第二腔61b连通的第一通孔62d。阀芯62包括芯杆62a和芯座62b,芯座62b与芯杆62a相连,芯座62b将阀腔分隔为第一腔61a和第二腔61b,复位件65弹性安装在芯座62b与阀体61之间,且第一通孔62d设于芯座62b。通过设置第一通孔62d,可以实现第一腔61a和第二腔61b的压力相同,即阀芯62两端位于相同的压力环境。
相关技术中,在制冷系统中,高、低压的压差一般较大,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R410A制冷剂,一般正常工作时的压差为1~2MPa,当压差作用力作用于阀芯62时,驱动机构推动阀芯62运动需要产生很大的驱动力,这样的话,若使用电磁驱动,那么电磁线圈63的规格需要做到很大,且在这种状况下,电磁线圈63的驱动力控制及稳定性会大幅降低,给阀的控制带来问题。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第一通孔62d,使得阀芯62两端位于相同的压力环境,即阀芯62两端的压差力合力为零,当压缩机本体1通电时,电磁线圈63通电,电磁驱动力只需克服复位件65的弹性力和摩擦力即可实现阀芯62的移动,且第二端口6b为高压侧,第三端口6c为低压侧,阀芯62在压差的作用下,更好地实现第三端口6c与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的密封分隔。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阀芯62两端位于相同的压力环境下,且阀芯62在移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差力合力为零,因此,阀芯62的移动不需要克服移动方向上的压差力作用,可以实现使用较小的电磁线圈63或仅使用弹簧力的作用便可实现阀芯62移动的目的,从而可以不需要使用先导阀便可实现主阀移动控制,简化了三通阀6的结构和尺寸,并改善了阀的可靠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阀体61限定出阀腔,阀芯62将阀腔分隔为第一腔61a、第二腔61b和第三腔61c,第一腔61a与第三腔61c隔断,第二端口6b与第一腔61a连通,第三端口6c与第三腔61c连通,阀芯62运动到第一端口6a与第一腔61a连通时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阀芯62运动到第一端口6a与第三腔61c连通时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
第一端口6a和第三端口6c设在阀体61的同侧,第二端口6b与第一端口6a设在阀体61的异侧,阀芯62包括芯杆62a和芯座62b,芯座62b与芯杆62a相连,芯座62b的外周壁抵压阀体61的内周壁,芯杆62a的周壁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台62c,凸台62c抵压阀体61的内壁,且凸台62c、芯杆62a、芯座62b共同限定出第三腔61c。第一端口6a和第三端口6c设在第二端口6b的另一侧更易于实现流路的控制。
芯杆62a设有第二通孔62e,阀芯62适于运动到第二通孔62e与第一端口6a及第二端口6b正对,第二通孔62e用于改善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的连通效果,防止压力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三通阀6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如图2所示,在第一状态时,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断开;如图4所示,在第二状态时,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断开。压缩机设置为当压缩机本体1从运行状态停机时,三通阀6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压缩机设置为当压缩机本体1从停机状态启动时,三通阀6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也就是说,压缩机启动时,三通阀6自动切换到第一状态,便于压缩机本体1向外排气,压缩机本体1停机时,三通阀6自动切换到第二状态,便于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和吸气口13的压力迅速平衡,便于下次迅速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本体1还包括:储液器,储液器的出口与压缩机构部的进气口连通,储液器上设置有吸气口13,吸气口13包括储液器和吸气口13;密封容器限定出高压的容纳腔,密封容器上设有排气口12,排气口12包括容纳腔和排气口12。
也就是说,密封容器围成高压的内部空间,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连通高压内部空间的排气口12,密封容器的内部空间及排气口12共同构成了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电机部及压缩机构部设置在高压的密封容器内部空间中;储液器设置在密封容器外部,储液器的出口与压缩机本体1构的进气口连通,在储液器上设置有吸气口13,吸气口13与制冷系统的吸气口管路13a(低压管路)连通,储液器、吸气口13共同构成了压缩机本体1的低压侧。
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a与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连通,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6b与制冷系统的排气口管路12a(高压管路)连通,三通阀6的第三端口6c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及制冷系统的吸气口管路13a(低压管路)连通。
如图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容器限定出与吸气口13连通的低压腔和与排气口12连通的高压腔,也就是说,密封容器围成低压的内部空间,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连通低压内部空间的吸气口13,吸气口13与制冷系统的吸气口管路13a(低压管路)连通,低压的内部空间、吸气口13共同构成了压缩机本体1的低压侧;电机部及压缩机构部设置在低压的密封容器内部空间中。
特别地,某些设计中,将密封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较大容积的低压的内部空间和较小容积的高压内部空间两部分,压缩机本体1构的一端位于低压的内部空间中,而另一端位于高压的内部空间中,这种情况下,由于低压的内部空间较大,我们仍然认为压缩机本体1机构位于低压的内部空间中,而该压缩机本体1为密封容器内低压力结构的压缩机本体1。
密封容器内低压力结构的压缩机本体1还具有高压排气腔及排气口12,高压排气腔作为容纳经过压缩机本体1构压缩后的高压气体的空间用以与低压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分隔,排气口12连通高压排气腔。在实际设计中,高压排气腔可以设置在密封容器的内部空间中,也可以设置在密封容器的外部。高压排气腔及排气口12共同构成了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
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a与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连通,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6b与制冷系统的排气口管路12a(高压管路)连通,三通阀6的第三端口6c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及制冷系统的吸气口管路13a(低压管路)连通。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先导式三通阀6进行针对性改造,设置复位件65的结构,便可同时实现系统的余热利用和快速压力平衡的双重效果,特别适合于对启动压差比较敏感、启动力矩比较大以及有快速重新启动要求的场合,对转子式压缩机的应用尤其有效,具有可靠性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控制简单可靠的优点。
下面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可以为空调器、冰箱等。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本体1、第一换热器2、节流阀4、第二换热器3,其中该压缩机本体1为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本体1,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接口与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6b相连,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接口与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6b之间通过排气口管路12a(高压管路)连通,节流阀4连接在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换热器3的第一接口之间,第二换热器3的第二接口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相连,第二换热器3的第二接口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之间通过吸气口管路13a(低压管路)连通,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可以形成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可以实现快速重启,且在压缩机本体1停机后还能利用剩余热量,能效高。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本体1、换向装置5、第一换热器2、节流阀4、第二换热器3。
换向装置5包括第一口5a、第二口5b、第三口5c和第四口5d,换向装置5可以为四通阀,第一口5a与第二端口6b相连,第二口5b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接口相连,第二口5b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接口之间通过排气口管路12a(高压管路)连通,节流阀4连接在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换热器3的第一接口之间,第二换热器3的第二接口与第四口5d相连,第三口5c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相连,第三口5c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之间通过吸气口管路13a(低压管路)连通,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可以形成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的端部。
当第一口5a与第二口5b连通,且第三口5c与第四口5d连通时,第一换热器2为高压侧换热器,第二换热器3为低压侧换热器;当第一口5a与第四口5d连通,且第二口5b与第三口5c连通时,第二换热器3为高压侧换热器,第一换热器2为低压侧换热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具有分隔开的排气口和吸气口;
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阀体、阀芯和复位件,所述阀体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所述阀芯可活动地设在所述阀体内以使所述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复位件安装在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流通面积,且小于所述第二端口的流通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阀芯的运动方向,所述阀芯的两端的制冷介质的压力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限定出阀腔,所述阀芯将所述阀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且所述阀芯设有使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连通的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芯杆和芯座,所述芯座与所述芯杆相连,所述复位件弹性安装在所述芯座与所述阀体之间,且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芯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限定出阀腔,所述阀芯将所述阀腔分隔为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三腔隔断,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三腔连通,所述阀芯运动到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阀芯运动到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腔连通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设在所述阀体的同侧,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设在所述阀体的异侧,所述阀芯包括芯杆和芯座,所述芯座与所述芯杆相连,所述芯座的外周壁抵压所述阀体的内周壁,所述芯杆的周壁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抵压所述阀体的内壁,且所述凸台、所述芯杆、所述芯座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三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阀芯适于运动到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正对。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还包括:电磁线圈和供电线,所述供电线与所述电磁线圈相连,且所述供电线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电源线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用于驱动所述阀芯。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断开,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断开;
所述压缩机设置为当所述压缩机本体从运行状态停机时,所述三通阀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所述压缩机设置为当所述压缩机本体从停机状态启动时,所述三通阀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
1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节流阀、第二换热器、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12.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装置、第一换热器、节流阀、第二换热器、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口、第二口、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口相连,所述第三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CN201811456839.0A 2018-11-30 2018-11-30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Pending CN1112563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6839.0A CN111256386A (zh) 2018-11-30 2018-11-30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6839.0A CN111256386A (zh) 2018-11-30 2018-11-30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6386A true CN111256386A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46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6839.0A Pending CN111256386A (zh) 2018-11-30 2018-11-30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63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1973A (zh) * 2020-11-19 2021-02-26 上海腾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鞘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3241Y (zh) * 1993-06-26 1995-11-22 倪建国 制冷压缩机卸载起动装置
CN2551903Y (zh) * 2002-04-16 2003-05-21 张荣德 分体空调器
CN201925524U (zh) * 2011-01-17 2011-08-10 东莞市瑞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冷媒系统转向三通阀
CN102537414A (zh) * 2012-02-17 2012-07-0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三通阀及热水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CN203719269U (zh) * 2014-03-05 2014-07-16 韩劭芳 一种制冷机组及热泵机组
CN105221422A (zh) * 2015-10-16 2016-01-0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3241Y (zh) * 1993-06-26 1995-11-22 倪建国 制冷压缩机卸载起动装置
CN2551903Y (zh) * 2002-04-16 2003-05-21 张荣德 分体空调器
CN201925524U (zh) * 2011-01-17 2011-08-10 东莞市瑞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冷媒系统转向三通阀
CN102537414A (zh) * 2012-02-17 2012-07-0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三通阀及热水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CN203719269U (zh) * 2014-03-05 2014-07-16 韩劭芳 一种制冷机组及热泵机组
CN105221422A (zh) * 2015-10-16 2016-01-0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1973A (zh) * 2020-11-19 2021-02-26 上海腾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鞘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6006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WO2005047782A1 (en) Refrigerant system with controlled refrigerant charge amount
CN106969524B (zh) 空调压差平衡系统和空调压差的平衡方法
CN204730502U (zh) 一种低温制冷机房空调器
WO2023040210A1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111256386A (zh)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US11933526B2 (en)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CN107989768A (zh) 压缩机以及制冷装置
CN111120690B (zh) 四通阀
CN110966202A (zh) 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的控制方法和制冷设备
CN111255914B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111852871A (zh)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KR101599537B1 (ko) 냉장시스템
CN111561790B (zh)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KR20180094408A (ko) 고압식 압축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동사이클 장치
CN106016807A (zh) 冷冻装置
CN111059319B (zh) 三通阀、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62008A (zh) 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CN112901490B (zh) 双级压缩机
CN111120689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5693121B2 (ja) ヒートポンプおよびその四方切換弁切換え方法
CN111059319A (zh) 三通阀、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62009A (zh) 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CN111561789B (zh) 压缩机的三通阀、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CN102901157A (zh) 一种中央空调制冷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