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5853A -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5853A
CN111255853A CN202010282018.0A CN202010282018A CN111255853A CN 111255853 A CN111255853 A CN 111255853A CN 202010282018 A CN202010282018 A CN 202010282018A CN 111255853 A CN111255853 A CN 111255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plate
upper plate
vibration
damp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20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陈仁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2820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58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5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58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8/00Type of springs or dampers
    • F16F2238/02Springs
    • F16F2238/026Springs wound- or coil-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边沿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SMA索,所述SMA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中部插接有杠杆机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通过设置的杠杆机构与第二减震机构连接,可有效同时减小外部振动和物品振动引起的危害,进而实现多重减震,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机构与SMA索配合连接,SMA索限制相邻两个第一减震机构的相对位移,并提高上板在经历强震后的自我修复能力,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进而实现多维减震。

Description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领域。
背景技术
地震(英文名称: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会引起大量经济和人体损伤,这时就需要一种减震台。
现有的减震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现有的减震台大多效果单一,大多只能对物体外部或者对物体产生的振动进行择一减震,效果不高,其次,现有的减震台大多使用弹簧能做到一维或二维减震,难以满足现有的减震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现有的减震台大多效果单一,现有的减震台大多只能做到一维或二维减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边沿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SMA索,所述SMA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中部插接有杠杆机构,所述SMA索为记忆金属结构,所述SMA索适于限制相邻两个第一减震机构的相对位移,并提高上板在经历强震后的自我修复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表面与SMA索的底端固定插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外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适于该减震台在发生振动时将左右方向上的振动能转化为齿轮啮合传动的消耗,进而减小振动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上方套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上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上端与空腔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两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块,所述柔性块的远离第一减震机构的一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外侧且位于柔性块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远离第一减震机构的一端与空腔的内沿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分别横向纵向设置,这样可有效实现多维减震,同时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通过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柔性块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通孔导通,所述第二滑槽的内沿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远离第二滑槽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出通孔与转片活动套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离滑块的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转片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内沿与杠杆机构的中部套接,通过第二减震机构的转片与杠杆机构套接,上板上方的物品放置不稳定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会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且压缩弹簧可有效减少上部物体发生振动传递至地面,可有效防止物品自身不稳定或物品自身振动造成外部伤害,安全性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的下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柔性垫,所述上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套杆,所述连接套的下表面与第二减震机构活动套接,所述柔性垫适于在上板放置重物下降过程中,给与上板和第二减震机构缓冲力,防止上板与第二减震机构之间的硬性接触,同时,所述第二减震机构适于防止上板下落过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机构的两端转动有连接管,所述杠杆机构下端的连接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滑板的上表面且位于齿条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开设有套孔,所述杠杆机构下端的连接管与支撑槽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机构的中部与连接口活动插接,所述杠杆机构上端的连接管与套杆活动套接,所述齿轮的外表面与齿条啮合传动,所述滑板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杠杆机构与第二减震机构连接,在上板上表面的物体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传递至齿条,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同时上板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
进一步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所述使用原理如下:
A:使用者分别将SMA索、第一减震机构、杠杆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安装在底板上,并将第二减震机构的连接口的内沿与杠杆机构的中部套接,然后将SMA索、第一减震机构、杠杆机构的上端连接在上板的下表面,这时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可将物品放置在上板的上表面;
B:完成A步骤后,上板上方的物品放置不稳定时,柔性垫适于在上板放置重物下降过程中,给与上板和第二减震机构缓冲力,防止上板与第二减震机构之间的硬性接触,同时,所述第二减震机构适于防止上板下落过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效果,同时由于杠杆原理,两个相同杠杆的支点固定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这样上板会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防止上板倾斜引起物品损坏;
C:完成B步骤后,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上板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同时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通过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柔性块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D:完成B步骤后,当物品工作发生振动时,杠杆机构与第二减震机构连接,在上板上表面的物体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传递至齿条,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杠杆机构与第二减震机构连接,可有效同时减小外部振动和物品振动引起的危害,进而实现多重减震,在上板上表面的物体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机构传递至齿条,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上板始终处于水平,亦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进而实现多重减震。
2、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机构与SMA索配合连接,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进而实现多维减震,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通过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同时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通过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柔性块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SMA索限制相邻两个第一减震机构的相对位移,并提高上板在经历强震后的自我修复能力,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进而实现多维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的第一减震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的图1中A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的第二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的第二减震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的转片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的杠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减震机构;3、SMA索;4、第二减震机构;5、上板;6、杠杆机构;101、插槽;102、第一滑槽;103、固定块;104、第一连接杆;105、齿轮;201、支撑板;202、凹槽;203、第一减震弹簧;204、空腔;205、固定槽;206、柔性块;207、第二减震弹簧;401、通孔;402、第二滑槽;403、压缩弹簧;404、滑块;405、第二连接杆;406、转片;407、固定板;408、连接口;501、连接套;502、柔性垫;503、固定架;504、连接块;505、套杆;601、连接管;602、滑板;603、齿条;604、支撑槽;605、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9所示,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的边沿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机构(2),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SMA索(3),SMA锁(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板(5),底板(1)的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机构(4),第二减震机构(4)的中部插接有杠杆机构(6),SMA索(3)为记忆金属结构,SMA索适于限制相邻两个第一减震机构(2)的相对位移,并提高上板(5)在经历强震后的自我修复能力。
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101),插槽(101)的内表面与SMA索(3)的底端固定插接,底板(1)的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的第一滑槽(102),第一滑槽(102)的外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3),固定块(103)的正面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4),第一连接杆(104)的远离固定块(10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齿轮(105),齿轮(105)适于该减震台在发生振动时将左右方向上的振动能转化为齿轮(105)啮合传动的消耗,进而减小振动造成的影响,第一减震机构(2)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
上板(5)的下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套(501),连接套(50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柔性垫(502),上板(5)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503),固定架(50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04),两个连接块(504)之间固定安装有套杆(505),连接套(501)的下表面与第二减震机构(4)活动套接,柔性垫(502)适于在上板(5)放置重物下降过程中,给与上板(5)和第二减震机构(4)缓冲力,防止上板(5)与第二减震机构(4)之间的硬性接触,同时,第二减震机构(4)适于防止上板(5)下落过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效果。
杠杆机构(6)的两端转动有连接管(601),杠杆机构(6)下端的连接管(6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板(602),滑板(6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齿条(603),滑板(602)的上表面且位于齿条(603)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604),连接管(601)的中部开设有套孔(605),杠杆机构(6)下端的连接管(601)与支撑槽(604)活动连接。
杠杆机构(6)的中部与连接口(408)活动插接,杠杆机构(6)上端的连接管(601)与套杆(505)活动套接,齿轮(105)的外表面与齿条(603)啮合传动,滑板(602)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102)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杠杆机构(6)与第二减震机构(4)连接,在上板(5)上表面的物体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5)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传递至齿条(603),并通过齿轮(105)与齿条(603)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5)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1)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2)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同时上板(5)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使用原理如下:
A:使用者分别将SMA索(3)、第一减震机构(2)、杠杆机构(6)和第二减震机构(4)安装在底板(1)上,并将第二减震机构(4)的连接口(408)的内沿与杠杆机构(6)的中部套接,然后将SMA索(3)、第一减震机构(2)、杠杆机构(6)的上端连接在上板(5)的下表面,这时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可将物品放置在上板(5)的上表面;
B:完成A步骤后,上板(5)上方的物品放置不稳定时,柔性垫(502)适于在上板(5)放置重物下降过程中,给与上板(5)和第二减震机构(4)缓冲力,防止上板(5)与第二减震机构(4)之间的硬性接触,同时,第二减震机构(4)适于防止上板(5)下落过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效果,同时由于杠杆原理,两个相同杠杆的支点固定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这样上板(5)会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防止上板(5)倾斜引起物品损坏;
C:完成B步骤后,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1)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2)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上板(5)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同时支撑板(201)与第一减震机构(2)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第二减震弹簧(207)和柔性块(206)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201)与第一减震机构(2)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D:完成B步骤后,当物品工作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5)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机构(6)传递至齿条(603),并通过齿轮(105)与齿条(603)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5)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杠杆机构(6)与第二减震机构(4)连接,可有效同时减小外部振动和物品振动引起的危害,进而实现多重减震,在上板(5)上表面的物体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5)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机构(6)传递至齿条(603),并通过齿轮(105)与齿条(603)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5)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上板(5)始终处于水平,亦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进而实现多重减震。
实施例2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的边沿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机构(2),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SMA索(3),SMA锁(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板(5),底板(1)的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机构(4),第二减震机构(4)的中部插接有杠杆机构(6),SMA索(3)为记忆金属结构,SMA索适于限制相邻两个第一减震机构(2)的相对位移,并提高上板(5)在经历强震后的自我修复能力。
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101),插槽(101)的内表面与SMA索(3)的底端固定插接,底板(1)的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的第一滑槽(102),第一滑槽(102)的外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3),固定块(103)的正面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4),第一连接杆(104)的远离固定块(10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齿轮(105),齿轮(105)适于该减震台在发生振动时将左右方向上的振动能转化为齿轮(105)啮合传动的消耗,进而减小振动造成的影响,第一减震机构(2)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
第一减震机构(2)的上方套接有支撑板(201),支撑板(201)的上表面与上板(5)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减震机构(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02),凹槽(2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203),支撑板(201)的下表面开设有空腔(204),第一减震弹簧(203)的上端与空腔(204)的内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减震机构(2)的两侧开设有固定槽(205),固定槽(20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块(206),柔性块(206)的远离第一减震机构(2)的一侧与支撑板(201)固定连接,第一减震机构(2)的外侧且位于柔性块(20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207),第二减震弹簧(207)的远离第一减震机构(2)的一端与空腔(204)的内沿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与第二减震弹簧(207)分别横向纵向设置,这样可有效实现多维减震,同时支撑板(201)与第一减震机构(2)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第二减震弹簧(207)和柔性块(206)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201)与第一减震机构(2)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第二减震机构(4)的正面开设有通孔(401),第二减震机构(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402),第二滑槽(402)与通孔(401)导通,第二滑槽(402)的内沿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403),第二滑槽(4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04),滑块(404)的一侧与压缩弹簧(403)固定连接,滑块(404)的远离第二滑槽(402)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405),第二连接杆(405)的远离滑块(404)的一端贯穿出通孔(401)与活动套接有转片(406),第二连接杆(405)的远离滑块(404)的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7),转片(406)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口(408),连接口(408)的内沿与杠杆机构(6)的中部套接,通过第二减震机构(4)的转片(406)与杠杆机构(6)套接,上板(5)上方的物品放置不稳定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5)会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且压缩弹簧(403)可有效减少上部物体发生振动传递至地面,可有效防止物品自身不稳定或物品自身振动造成外部伤害,安全性较好。
杠杆机构(6)的中部与连接口(408)活动插接,杠杆机构(6)上端的连接管(601)与套杆(505)活动套接,齿轮(105)的外表面与齿条(603)啮合传动,滑板(602)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102)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杠杆机构(6)与第二减震机构(4)连接,在上板(5)上表面的物体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5)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传递至齿条(603),并通过齿轮(105)与齿条(603)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5)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1)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2)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同时上板(5)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使用原理如下:
A:使用者分别将SMA索(3)、第一减震机构(2)、杠杆机构(6)和第二减震机构(4)安装在底板(1)上,并将第二减震机构(4)的连接口(408)的内沿与杠杆机构(6)的中部套接,然后将SMA索(3)、第一减震机构(2)、杠杆机构(6)的上端连接在上板(5)的下表面,这时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可将物品放置在上板(5)的上表面;
B:完成A步骤后,上板(5)上方的物品放置不稳定时,柔性垫(502)适于在上板(5)放置重物下降过程中,给与上板(5)和第二减震机构(4)缓冲力,防止上板(5)与第二减震机构(4)之间的硬性接触,同时,所述第二减震机构(4)适于防止上板(5)下落过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效果,同时由于杠杆原理,两个相同杠杆的支点固定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这样上板(5)会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防止上板(5)倾斜引起物品损坏;
C:完成B步骤后,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1)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2)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上板(5)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同时支撑板(201)与第一减震机构(2)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第二减震弹簧(207)和柔性块(206)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201)与第一减震机构(2)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D:完成B步骤后,当物品工作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5)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机构(6)传递至齿条(603),并通过齿轮(105)与齿条(603)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5)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机构(2)与SMA索(3)配合连接,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进而实现多维减震,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1)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2)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和第二减震弹簧(207),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同时支撑板(201)与第一减震机构(2)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第二减震弹簧(207)和柔性块(206)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201)与第一减震机构(2)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SMA索(3)限制相邻两个第一减震机构(2)的相对位移,并提高上板(5)在经历强震后的自我修复能力,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进而实现多维减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分别将SMA索(3)、第一减震机构(2)、杠杆机构(6)和第二减震机构(4)安装在底板(1)上,并将第二减震机构(4)的连接口(408)的内沿与杠杆机构(6)的中部套接,然后将SMA索(3)、第一减震机构(2)、杠杆机构(6)的上端连接在上板(5)的下表面,这时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可将物品放置在上板(5)的上表面,其次,上板(5)上方的物品放置不稳定时,柔性垫(502)适于在上板(5)放置重物下降过程中,给与上板(5)和第二减震机构(4)缓冲力,防止上板(5)与第二减震机构(4)之间的硬性接触,同时,所述第二减震机构(4)适于防止上板(5)下落过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效果,同时由于杠杆原理,两个相同杠杆的支点固定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这样上板(5)会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防止上板(5)倾斜引起物品损坏,然后,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1)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2)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上板(5)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同时支撑板(201)与第一减震机构(2)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第二减震弹簧(207)和柔性块(206)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201)与第一减震机构(2)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最后,当物品工作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5)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机构(6)传递至齿条(603),并通过齿轮(105)与齿条(603)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5)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边沿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SMA索,所述SMA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中部插接有杠杆机构,所述SMA索为记忆金属结构,所述SMA索适于限制相邻两个第一减震机构的相对位移,并提高上板在经历强震后的自我修复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表面与SMA索的底端固定插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外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适于该减震台在发生振动时将左右方向上的振动能转化为齿轮啮合传动的消耗,进而减小振动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上方套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上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上端与空腔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两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块,所述柔性块的远离第一减震机构的一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外侧且位于柔性块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远离第一减震机构的一端与空腔的内沿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分别横向纵向设置,这样可有效实现多维减震,同时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通过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柔性块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通孔导通,所述第二滑槽的内沿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远离第二滑槽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出通孔与活动套接有转片,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离滑块的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转片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内沿与杠杆机构的中部套接,通过第二减震机构的转片与杠杆机构套接,上板上方的物品放置不稳定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会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且压缩弹簧可有效减少上部物体发生振动传递至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下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柔性垫,所述上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套杆,所述连接套的下表面与第二减震机构活动套接,所述柔性垫适于在上板放置重物下降过程中,给与上板和第二减震机构缓冲力,防止上板与第二减震机构之间的硬性接触,同时,所述第二减震机构适于防止上板下落过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机构的两端转动有连接管,所述杠杆机构下端的连接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滑板的上表面且位于齿条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开设有套孔,所述杠杆机构下端的连接管与支撑槽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机构的中部与连接口活动插接,所述杠杆机构上端的连接管与套杆活动套接,所述齿轮的外表面与齿条啮合传动,所述滑板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杠杆机构与第二减震机构连接,在上板上表面的物体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传递至齿条,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消耗,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同时上板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原理如下:
A:使用者分别将SMA索、第一减震机构、杠杆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安装在底板上,并将第二减震机构的连接口的内沿与杠杆机构的中部套接,然后将SMA索、第一减震机构、杠杆机构的上端连接在上板的下表面,这时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可将物品放置在上板的上表面;
B:完成A步骤后,上板上方的物品放置不稳定时,柔性垫适于在上板放置重物下降过程中,给与上板和第二减震机构缓冲力,防止上板与第二减震机构之间的硬性接触,同时,所述第二减震机构适于防止上板下落过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效果,同时由于杠杆原理,两个相同杠杆的支点固定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这样上板会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防止上板倾斜引起物品损坏;
C:完成B步骤后,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上板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同时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通过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柔性块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D:完成B步骤后,当物品工作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机构传递至齿条,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
CN202010282018.0A 2020-04-11 2020-04-11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 Withdrawn CN1112558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2018.0A CN111255853A (zh) 2020-04-11 2020-04-11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2018.0A CN111255853A (zh) 2020-04-11 2020-04-11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5853A true CN111255853A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53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2018.0A Withdrawn CN111255853A (zh) 2020-04-11 2020-04-11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585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4858A (zh) * 2020-08-15 2020-11-20 鹰潭和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台
CN112072833A (zh) * 2020-09-09 2020-12-11 无锡泓阳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共振消除功能的新能源电机
CN113985079A (zh) * 2021-11-01 2022-01-28 亿策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emc测试机械的定位装置
CN115363360A (zh) * 2022-08-26 2022-11-22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及馆藏文物防震座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4858A (zh) * 2020-08-15 2020-11-20 鹰潭和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台
CN111964858B (zh) * 2020-08-15 2022-09-20 鹰潭和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台
CN112072833A (zh) * 2020-09-09 2020-12-11 无锡泓阳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共振消除功能的新能源电机
CN112072833B (zh) * 2020-09-09 2022-12-02 无锡泓阳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共振消除功能的新能源电机
CN113985079A (zh) * 2021-11-01 2022-01-28 亿策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emc测试机械的定位装置
CN115363360A (zh) * 2022-08-26 2022-11-22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及馆藏文物防震座
CN115363360B (zh) * 2022-08-26 2023-10-3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及馆藏文物防震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5853A (zh) 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
CN209743475U (zh) 一种岩土工程抗震结构
CN212743007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
CN213840077U (zh) 一种采矿设备减震底座
CN213926795U (zh) 一种建筑结构缝构造
CN211009706U (zh) 一种煤矿采掘机底座减震装置
CN210823443U (zh) 一种机电设备运输防护装置
CN107618013A (zh) 一种五金工具放置箱
CN210454797U (zh) 一种电机车缓冲底座
CN210488452U (zh) 一种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CN213007733U (zh) 一种无人驾驶场地车车内减震座椅
CN210662049U (zh) 一种数控设备减震保护底座
CN210716567U (zh) 一种减震移动式空气源热泵
CN211065809U (zh) 一种减震型调节式布艺沙发
CN206091170U (zh) 一种表面防裂石材板
CN215111521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具有减震结构的支撑座
CN207564445U (zh) 一种五金工具放置箱
CN211641665U (zh) 一种陶瓷浮雕工艺品
CN211956322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的减震固定装置
CN214852230U (zh) 一种抗震控制箱
CN213871757U (zh) 一种用于印刷机的抗震防护底座
CN213064479U (zh) 一种新型苗木栽种用挖坑机减震装置
CN220824080U (zh) 一种取药柜的防护机构
CN210896626U (zh) 一种用于视频播放器的减震外壳
CN213973557U (zh) 一种农机发动机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