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3142B - 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3142B
CN111253142B CN202010193719.7A CN202010193719A CN111253142B CN 111253142 B CN111253142 B CN 111253142B CN 202010193719 A CN202010193719 A CN 202010193719A CN 111253142 B CN111253142 B CN 1112531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hosphate
magnesium
water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37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3142A (zh
Inventor
田冬
张霄
张亮亮
王坤
王天奇
马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angneng New Kinet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angneng New Kinet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angneng New Kinet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angneng New Kinet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37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3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3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3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3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3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34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cold phosphate binders
    • C04B28/344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cold phosphate binders the phosphate binder being present in the starting composition solely as one or more 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241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293Materials impermeable to liqu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7Water resistance, i.e. waterproof or water-repell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72Repairing or restoring existing buildings or building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05Materials having an early high strength, e.g. allowing fast demoulding or formless cas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本发明所述水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预改性轻烧镁50‑100份,复合酸性磷酸盐15‑30份,减水型缓凝剂6‑12份,pH调控剂6‑12份,超细充填骨料20‑40份,复合膨胀组分0.5‑1.5份,缓释憎水组分0.5‑2份,触变润滑剂0.5‑2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水泥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得到的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具有耐水性好、凝结时间可控性强、施工性能好、早强、高强、粘结强度高、护筋性强、耐老化性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
背景技术
磷酸镁水泥具有早强快硬、粘结强度高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已经在混凝土快速修补与加固领域得到良好应用,同时在生物假体、危险废物的固化处理等方面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磷酸镁水泥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凝结速度快、凝结时间不可控,其次,耐水性能比较差,在潮湿和浸水环境下,其抗压强度或者粘结强度会出现倒缩,因此严格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磷酸镁水泥耐水性能之所以差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磷酸镁水泥水化反应过快使得磷酸盐不能够充分反应而残余;其次,磷酸镁水泥中的磷酸盐在浸水过程中溶出,形成一定的酸性环境,导致水化产物不稳定;然后,磷酸镁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由于自由水受热蒸发、反应产生气体、流动性差等原因使得硬化基体内产生了大量的毛细孔,这种毛细孔的存在加剧了对水分的吸收。目前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改善磷酸镁水泥的耐水性能:减少磷酸盐的量或者增大磷酸盐细度使磷酸盐充分反应、使用减水剂以降低用水量或延缓放热以减少自由水蒸发、加入超细填料使浆体密实从而提高抗渗性等方式。
如专利CN 105800979 A公开了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加入粉煤灰、钢渣、脱硫石膏、石灰石粉等起到复合凝胶以提高浆体的抗渗性,但是石膏和石灰石粉的共同加入使得反应加快,三分钟内即凝固,且流动性差最大仅为90mm,无法满足施工可操作性的要求。同时,此专利通过减少磷酸盐的量,导致磷酸镁水泥强度不高。专利CN107162451 A 公开了一种无需缓凝剂的高耐水性磷酸镁水泥,通过使用磷酸氢二盐缓解磷酸镁水泥凝固过快的问题,且加入硅灰使浆体密实,从而提高其耐水性,但使用磷酸氢二盐制备的磷酸镁水泥强度增长慢,这就失去了磷酸镁水泥作为快硬早强凝胶材料的意义。专利 CN 108249795 A公开了一种磷酸镁水泥,其主要配料是氧化镁混合物、磷酸二氢盐、缓凝剂,此技术使用硼砂和硼酸作为缓凝剂,通过延缓放热以减少自由水蒸发留下的孔洞,但是硼砂和硼酸的缓凝作用是有限的。
综合上述技术可以看出,可通过硼砂或硼酸等缓凝剂改性氧化镁,即通过在氧化镁表面形成一层缓释层,但缓凝效果不佳,而掺加过多缓凝剂则影响了磷酸镁水泥后期水化反应;通过磨细磷酸盐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凝固速度快的问题,而减少磷酸盐的用量则又影响了磷酸镁水泥的强度;仅仅通过降低用水量则不利于浆体流动性,反而由于流动性差加速了凝固、可操作性差产生更多气孔;而适用于硅酸盐水泥体系的减水剂,从传统的基于静电排斥的奈系减水剂以及基于空间位阻的聚羧酸减水剂,由于受到磷酸镁水泥水化初期酸性环境的影响,对磷酸镁水泥均不能表现出有效的减水作用。即上述针对磷酸镁水泥耐水性差所采取的措施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或者只注重耐水性能而影响了磷酸镁水泥的强度性能。之所以不能起到有效作用,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氧化镁需水多、水化速率快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氧化镁表面进行物理预改性的方式,在机械加工破碎的时候加入具有水溶性强的包覆剂对氧化镁颗粒进行包覆,从而在在氧化镁颗粒表面吸附一层疏水膜,提高氧化镁颗粒在浆液中的分散性,降低了需水量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其流动性;而且这层疏水膜可以很好的包覆在氧化镁表面,增强氧化镁的抗水化性能;该疏水膜在酸性条件下有较低的稳定性,随着反应的进行,缓慢失去作用,不影响后期水化反应的进行;可以通过调控水溶性包覆剂和氧化镁比例,精确调控包覆改性程度。本发明通过使用缓释憎水组分,阻止浆体内毛细管对水的吸收,极大地降低基材对水的吸收率。本发明通过对轻烧氧化镁改性及应用,克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重烧氧化镁或者电熔氧化镁作为原料的不足,使得原料获取能耗低更且具有环保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氧化镁表面进行物理预改性的方法制备出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本发明以改性轻烧镁为主要凝胶材料,结合酸性组分为辅助胶凝材料,掺和其他一种或多种外加剂,制备出一种耐水性好、凝结时间可控性强、施工性能好、早强、高强、粘结强度高、护筋性强、耐老化性好的磷酸镁水泥。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制备方法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具体的,本发明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
首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所述水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预改性轻烧镁50-100份,复合酸性磷酸盐15-30份,减水型缓凝剂6-12份,pH调控剂6-12份,超细充填骨料20-40份,复合膨胀组分0.5-1.5份,缓释憎水组分0.5-2份,触变润滑剂0.5-2份。
所述预改性轻烧镁的改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适量水放入容器中,设定温度为60℃,搅拌,制成水溶性包覆剂。
(2)将步骤(1)中的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按一定比例,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即可得到改性轻烧镁。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十六烷基磷酸酯钾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十二烷基磷酸钠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聚乙烯醇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6%(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1:0.1~0.5。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轻烧氧化镁为菱镁矿在900℃下煅烧得到,细度为50-300目,纯度为88%-92%(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5:100
所述复合酸性磷酸盐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磷酸二氢铵40-60份,磷酸二氢钾40-60份。
优选的,所述磷酸二氢铵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优选的,所述磷酸二氢钾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所述减水型缓凝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柠檬酸40-60份,十水四硼酸钠40-60份。
优选的,所述柠檬酸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6%(质量)。
优选的,所述十水四硼酸钠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9%(质量)。
所述pH调控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磷酸氢二钠40-60份,磷酸氢二钾40-60份。
优选的,所述磷酸氢二钠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优选的,所述磷酸氢二钾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所述超细充填骨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硅灰30-40份,粉煤灰 30-40份,偏高岭土30-40粉。
所述硅灰,细度为800-2000目。
所述粉煤灰为电厂排放的一级粉煤灰,细度为325目。
所述偏高岭土为市售产品,细度为325目。
所述复合膨胀组分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石灰石粉40-60份,氧化钠40-60份。
优选的,所述石灰石粉细度为325目,纯度大于96%(质量)。
优选的,所述氧化钠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所述缓释憎水组分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憎水剂40-60份,胶粉40-60粉。
优选的,所述憎水剂为道康宁SHP-50型有机硅憎水剂。
优选的,所述胶粉为德国瓦克公司生产的8044H型憎水型乳胶粉。
所述触变润滑剂为市售硅酸镁铝,纯度大于99%(质量)。
其次,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改性轻烧镁的制备:
A:将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按质量比1:1:0.1~0.5及适量水放入容器中,设定温度为60℃,搅拌,制成水溶性包覆剂。
B:将步骤A中的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按质量比为1~5:100混合,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即可得到改性轻烧镁。
(2)按质量份数配制预改性轻烧镁50-100份,复合酸性磷酸盐15-30份,减水型缓凝剂6-12份,pH调控剂6-12份,超细充填骨料20-40份,复合膨胀组分0.5-1.5份,缓释憎水组分0.5-2份,触变润滑剂0.5-2份。
(3)将步骤2配制的原料与水按1:0.05-0.09比例混合搅拌得到凝结时间可控性强的磷酸镁水泥。
最后,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在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的凝结时间可控性强的磷酸镁水泥的特点之一是:本发明通过对氧化镁表面进行物理预改性的方式,在机械加工破碎的时候加入具有水溶性强的包覆剂对氧化镁颗粒进行包覆,从而在在氧化镁颗粒表面吸附一层疏水膜,提高氧化镁颗粒在浆液中的分散性,降低了需水量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其流动性;而且这层疏水膜可以很好的包覆在氧化镁表面,增强氧化镁的抗水化性能;该疏水膜在酸性条件下有较低的稳定性,随着反应的进行,缓慢失去作用,不影响后期水化反应的进行;可以通过调控水溶性包覆剂和氧化镁比例,精确调控包覆改性程度。
本发明提出的凝结时间可控性强的磷酸镁水泥的特点之二是:本发明通过使用缓释憎水组分,阻止浆体内毛细管对水的吸收,极大地降低基材对水的吸收率。本发明通过对轻烧氧化镁改性及应用,克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重烧氧化镁或者电熔氧化镁作为原料的不足,使得原料获取能耗低更且具有环保性。
本发明提出的凝结时间可控性强的磷酸镁水泥的特点之三是:所述酸性组分的磷酸二氢铵和磷酸二氢钾,两者复合使用可使胶体硬化初期保持一定的体积稳定性,同时,所述复合膨胀组分在水化过程中会发生二次膨胀,使水泥浆体具有一定的微膨胀性,增强水泥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性;所述超细充填骨料中的硅灰、粉煤灰和偏高岭土,可有效填充磷酸镁水泥水化过程所产生的气孔,因此是磷酸镁水泥固化后有较好的抗渗性;所述硅酸镁铝触变润滑剂,使水泥具有较好的施工性能,增强磷酸镁水泥的施工环境适应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以改性轻烧镁为主要凝胶材料,结合酸性组分为辅助胶凝材料,掺和其他一种或多种外加剂,制备出一种耐水性好、凝结时间可控性强、施工性能好、早强、高强、粘结强度高、护筋性强、耐老化性好的磷酸镁水泥。
(2)本发明通过对氧化镁表面物理预改性,在机械加工破碎的时候加入具有水溶性强的包覆剂对氧化镁颗粒进行包覆,提高了氧化镁颗粒的抗水化能力并降低了其需水量。
(3)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控水溶性包覆剂和氧化镁比例,精确调控包覆改性程度。
(4)本发明通过对轻烧氧化镁改性及应用,克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重烧氧化镁或者电熔氧化镁作为原料的不足,使得原料获取能耗低更且具有环保性。
(5)本发明所使用的减水型缓凝剂柠檬酸和硼砂可进一步减少水泥的用水量,延长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
(6)本发明通过使用缓释憎水组分,阻止浆体内毛细管对水的吸收,极大地降低基材对水的吸收率。
(7)本发明所制备的磷酸镁体积稳定性好,通过添加超细充填骨料使磷酸镁水泥具有较高的致密性,从而使磷酸镁水泥固化后有较好的抗渗性。
(8)本发明所制备的磷酸镁水泥,对施工环境要求低、高低温环境中均可使用、施工方便且环保无污染,可广泛适用于道路修补、预制构件粘结、植筋锚固等各种建筑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所述水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预改性轻烧镁50-100份,复合酸性磷酸盐15-30份,减水型缓凝剂6-12份,pH调控剂6-12份,超细充填骨料20-40份,复合膨胀组分0.5-1.5份,缓释憎水组分0.5-2份,触变润滑剂0.5-2份。
所述预改性轻烧镁的改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适量水放入容器中,设定温度为60℃,搅拌,制成水溶性包覆剂。
(2)将步骤(1)中的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按一定比例,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即可得到改性轻烧镁。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十六烷基磷酸酯钾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十二烷基磷酸钠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聚乙烯醇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6%(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1:0.1~0.5。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轻烧氧化镁为菱镁矿在900℃下煅烧得到,细度为50-300目,纯度为88%-92%(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5:100
所述复合酸性磷酸盐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磷酸二氢铵40-60份,磷酸二氢钾40-60份。
优选的,所述磷酸二氢铵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优选的,所述磷酸二氢钾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所述减水型缓凝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柠檬酸40-60份,十水四硼酸钠40-60份。
优选的,所述柠檬酸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6%(质量)。
优选的,所述十水四硼酸钠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9%(质量)。
所述pH调控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磷酸氢二钠40-60份,磷酸氢二钾40-60份。
优选的,所述磷酸氢二钠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优选的,所述磷酸氢二钾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所述超细充填骨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硅灰30-40份,粉煤灰 30-40份,偏高岭土30-40粉。
所述硅灰,细度为800-2000目。
所述粉煤灰为电厂排放的一级粉煤灰,细度为325目。
所述偏高岭土为市售产品,细度为325目。
所述复合膨胀组分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石灰石粉40-60份,氧化钠40-60份。
优选的,所述石灰石粉细度为325目,纯度大于96%(质量)。
优选的,所述氧化钠为工业级,纯度大于98%(质量)。
所述缓释憎水组分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憎水剂40-60份,胶粉40-60粉。
优选的,所述憎水剂为道康宁SHP-50型有机硅憎水剂。
优选的,所述胶粉为德国瓦克公司生产的8044H型憎水型乳胶粉。
所述触变润滑剂为市售硅酸镁铝,纯度大于99%(质量)。
其次,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改性轻烧镁的制备:
A:将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按质量比1:1:0.1~0.5及适量水放入容器中,设定温度为60℃,搅拌,制成水溶性包覆剂。
B:将步骤A中的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按质量比为1~5:100混合,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即可得到改性轻烧镁。
(2)按质量份数配制预改性轻烧镁50-100份,复合酸性磷酸盐15-30份,减水型缓凝剂6-12份,pH调控剂6-12份,超细充填骨料20-40份,复合膨胀组分0.5-1.5份,缓释憎水组分0.5-2份,触变润滑剂0.5-2份。
(3)将步骤2配制的原料与水按1:0.05-0.09比例混合搅拌得到凝结时间可控性强的磷酸镁水泥。
最后,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在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实施例1
(1)预改性轻烧镁的制备:
A:将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按质量比1:1: 0.5及适量水放入容器中,设定温度为60℃,搅拌,制成水溶性包覆剂。
B:将步骤A中的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按质量比为5:100混合,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即可得到改性轻烧镁。
(2)按质量份数配制预改性轻烧镁100份,复合酸性磷酸盐30份(磷酸二氢铵60份,磷酸二氢钾40份),减水型缓凝剂12份(柠檬酸60份,十水四硼酸钠40份),pH调控剂12份(磷酸氢二钠60份,磷酸氢二钾40份),超细充填骨料40份(硅灰40份,粉煤灰 30份,偏高岭土30粉),复合膨胀组分1.5份(石灰石粉60份,氧化钠40份),缓释憎水组分2份(憎水剂60份,胶粉40粉),触变润滑剂2份。
(3)将步骤2配制的原料与水按1:0.05比例混合搅拌得到凝结时间可控性强的磷酸镁水泥。
实施例2
(1)预改性轻烧镁的制备:
A:将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按质量比1:1: 0.4及适量水放入容器中,设定温度为60℃,搅拌,制成水溶性包覆剂。
B:将步骤A中的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按质量比为4:100混合,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即可得到改性轻烧镁。
(2)按质量份数配制预改性轻烧镁75份,复合酸性磷酸盐20份(磷酸二氢铵50份,磷酸二氢钾50份),减水型缓凝剂8份(柠檬酸50份,十水四硼酸钠50份),pH调控剂8份(磷酸氢二钠50份,磷酸氢二钾50份),超细充填骨料30份(硅灰30份,粉煤灰 30份,偏高岭土40粉),复合膨胀组分1份(石灰石粉50份,氧化钠50份),缓释憎水组分1份(憎水剂50份,胶粉50粉),触变润滑剂1份。
(3)将步骤2配制的原料与水按1:0.06比例混合搅拌得到凝结时间可控性强的磷酸镁水泥。
实施例3
(1)预改性轻烧镁的制备:
A:将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按质量比1:1: 0.2及适量水放入容器中,设定温度为60℃,搅拌,制成水溶性包覆剂。
B:将步骤A中的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按质量比为2:100混合,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即可得到改性轻烧镁。
(2)按质量份数配制预改性轻烧镁50份,复合酸性磷酸盐15份(磷酸二氢铵40份,磷酸二氢钾60份),减水型缓凝剂6份(柠檬酸40份,十水四硼酸钠60份),pH调控剂6份(磷酸氢二钠40份,磷酸氢二钾60份),超细充填骨料20份(硅灰30份,粉煤灰 40份,偏高岭土30粉),复合膨胀组分0.5份(石灰石粉40份,氧化钠60份),缓释憎水组分0.5份(憎水剂40份,胶粉60粉),触变润滑剂0.5份。
(3)将步骤2配制的原料与水按1:0.08比例混合搅拌得到凝结时间可控性强的磷酸镁水泥。
实施例4
(1)预改性轻烧镁的制备:
A:将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按质量比1:1: 0.1及适量水放入容器中,设定温度为60℃,搅拌,制成水溶性包覆剂。
B:将步骤A中的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按质量比为1:100混合,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即可得到改性轻烧镁。
(2)按质量份数配制预改性轻烧镁60份,复合酸性磷酸盐18份(磷酸二氢铵45份,磷酸二氢钾55份),减水型缓凝剂7份(柠檬酸55份,十水四硼酸钠45份),pH调控剂9份(磷酸氢二钠45份,磷酸氢二钾55份),超细充填骨料25份(硅灰35份,粉煤灰35份,偏高岭土30粉),复合膨胀组分0.9份(石灰石粉41份,氧化钠59份),缓释憎水组分1.8份(憎水剂56份,胶粉44粉),触变润滑剂1.2份。
(3)将步骤2配制的原料与水按1:0.09比例混合搅拌得到凝结时间可控性强的磷酸镁水泥。
根据以上四个实施例的试验方法,选择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磷酸镁水泥作为对比样,按照《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和《水泥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1999)的方法,在同样施工条件下、标准养护和测试条件下,得到性能数据如下所示。
项目 凝结时间/min 7d抗压强度/MPa 7d泡水抗压强度/MPa 泡水抗压强度降低率
实施例1 90 80 75 6.2%
实施例2 75 76 70 7.8%
实施例3 45 71 66 7.0%
实施例4 8 68 64 5.8%
对比例 10 67 56 16.4%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预改性轻烧镁50-100份,复合酸性磷酸盐15-30份,减水型缓凝剂6-12份,pH调控剂6-12份,超细充填骨料20-40份,复合膨胀组分0.5-1.5份,缓释憎水组分0.5-2份,触变润滑剂0.5-2份;所述预改性轻烧镁的改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适量水放入容器中,设定温度为60℃,搅拌,制成水溶性包覆剂;
所述步骤①中十六烷基磷酸酯钾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8%;
所述步骤①中十二烷基磷酸钠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8%;
步骤①所述聚乙烯醇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6%;
步骤①所述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1:0.1~0.5;
②将步骤①中的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按一定比例,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即可得到改性轻烧镁;
步骤②所述轻烧氧化镁为菱镁矿在900℃下煅烧得到,细度为50-300目,质量纯度为88%-92%;
步骤②所述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5:100;
所述复合酸性磷酸盐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组成:磷酸二氢铵40-60份,磷酸二氢钾40-60份;所述磷酸二氢铵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8%;所述磷酸二氢钾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8%;
所述减水型缓凝剂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组成:柠檬酸40-60份,十水四硼酸钠40-60份;
所述pH调控剂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组成:磷酸氢二钠40-60份,磷酸氢二钾40-60份;
所述超细充填骨料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组成:硅灰30-40份,粉煤灰30-40份,偏高岭土30-40份;
所述复合膨胀组分由下述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石灰石粉40-60份,氧化钠40-60份;
所述缓释憎水组分由下述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憎水剂40-60份,胶粉4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酸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6%;所述十水四硼酸钠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氢二钠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8%;所述磷酸氢二钾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细度为800-2000目;所述粉煤灰为电厂排放的一级粉煤灰,细度为325目;所述偏高岭土为市售产品,细度为325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石粉细度为325目,质量纯度大于96%;所述氧化钠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剂为道康宁SHP-50型有机硅憎水剂;所述胶粉为德国瓦克公司生产的8044H型憎水型乳胶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润滑剂为市售硅酸镁铝,质量纯度大于9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预改性轻烧镁的制备:
A:将十六烷基磷酸酯钾、十二烷基磷酸钠、聚乙烯醇按质量比1:1:0.1~0.5及适量水放入容器中,设定温度为60℃,搅拌,制成水溶性包覆剂;
B:将步骤A中的水溶性包覆剂与轻烧氧化镁按质量比为1~5:100混合,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即可得到改性轻烧镁;
②按质量份数配制预改性轻烧镁50-100份,复合酸性磷酸盐15-30份,减水型缓凝剂6-12份,pH调控剂6-12份,超细充填骨料20-40份,复合膨胀组分0.5-1.5份,缓释憎水组分0.5-2份,触变润滑剂0.5-2份;
③将步骤②配制的原料与水按1:0.05-0.09比例混合搅拌得到凝结时间可控性强的磷酸镁水泥。
CN202010193719.7A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应用 Active CN111253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3719.7A CN111253142B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3719.7A CN111253142B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3142A CN111253142A (zh) 2020-06-09
CN111253142B true CN111253142B (zh) 2023-06-16

Family

ID=7094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3719.7A Active CN111253142B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31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9534A (zh) * 2020-11-13 2021-01-29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高活性氧化镁粉的镁基复合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07060B (zh) * 2021-12-27 2023-05-16 山东坊能新动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寒地区凝结可控的高强建筑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4773025A (zh) * 2022-04-24 2022-07-2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修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6854A (en) * 1984-06-27 1989-06-06 J. R. Simplot Co. Stabilization of setting times of phosphate-bonded magnesia cements
CN102390943A (zh) * 2011-07-27 2012-03-28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利用盐湖碳酸锂副产氧化镁制备的磷酸镁水泥
CN104496395A (zh) * 2014-11-27 2015-04-08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磷酸镁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49796A (zh) * 2018-03-13 2018-07-0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二氧化硅改性的磷酸镁基骨水泥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6854A (en) * 1984-06-27 1989-06-06 J. R. Simplot Co. Stabilization of setting times of phosphate-bonded magnesia cements
CN102390943A (zh) * 2011-07-27 2012-03-28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利用盐湖碳酸锂副产氧化镁制备的磷酸镁水泥
CN104496395A (zh) * 2014-11-27 2015-04-08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磷酸镁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49796A (zh) * 2018-03-13 2018-07-0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二氧化硅改性的磷酸镁基骨水泥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3142A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3142B (zh) 一种耐水性好的磷酸镁水泥及其应用
CN113493321B (zh) 一种凝结时间可调性强的磷酸镁水泥
CN110746165A (zh) 一种海洋工程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1065B (zh) 一种高强度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8350B (zh) 一种粉煤灰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7912A (zh) 沸石制备铁尾矿干粉砂浆
CN111792902A (zh) 一种高强耐水型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3764A (zh) 一种防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9117A (zh) 一种高性能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41760A (zh) 喷射混凝土用复合掺和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003966B (zh) 一种抗硫酸盐低碱硅酸盐水泥增强剂及其应用
CN114605121B (zh) 一种钨尾矿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25149A (zh) 一种喷射混凝土用复合外加剂
CN112047708A (zh) 一种喷射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95954A (zh) 一种电解锰渣轻骨料空心砌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4711B (zh) 一种高耐久性无机植筋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4858A (zh) 一种磷酸镁基修补材料
CN112299808A (zh) 一种高性能饰面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9130A (zh) 用于临时性喷锚支护工程的地聚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7769A (zh) 一种c30p10地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257126C (zh) 一种混凝土膨胀剂
CN105384366A (zh) 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凝结硬化性能的调整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56009A (zh) 一种c60p10地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10137B (zh) 一种碱激发体系用大尺寸岩板粘贴用粘合剂
CN109354509A (zh) 一种免蒸压的加气磷石膏基混凝土砌块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