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7814B - 无线流声音处理单元 - Google Patents
无线流声音处理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47814B CN111247814B CN201880068435.6A CN201880068435A CN111247814B CN 111247814 B CN111247814 B CN 111247814B CN 201880068435 A CN201880068435 A CN 201880068435A CN 111247814 B CN111247814 B CN 1112478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processing
- processing unit
- wireless
- input signals
-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2—Binaura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the outer, middle or inner ea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72—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stimulators
- A61N1/37211—Mean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stimulators
- A61N1/37252—Details of algorithms or data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e.g. handshaking, transmitting specific data or segmenting data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1/00—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 G09B21/009—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deaf pers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0—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 H04R25/505—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4—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us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e.g. between microphone and amplifier or using Tco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60—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 H04R25/604—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of acoustic or vibrational transducers
- H04R25/606—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of acoustic or vibrational transducers acting directly on the eardrum, the ossicles or the skull, e.g. mastoid, tooth, maxillary or mandibular bone, or mechanically stimulating the cochlea, e.g. at the oval window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55—Communication between hearing aids and external devices via a network for data ex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61—Aspects relating to 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e.g. functio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4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
- H04R25/407—Circuits for combining signals of a plurality of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第一或第二听力假体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所述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或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当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时,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将所接收的声音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然而,当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时,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捕获输入信号(例如,声音信号、数据信号等),并对这些输入信号编码,以直接或间接地无线传输到双耳听力系统的其它听力假体的声音处理单元。
Description
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听力假体声音处理单元,其可选择性地操作以执行无线流(wireless streaming)操作。
背景技术
听力损失可能由许多不同原因造成,通常为两种类型:传导型和/或感觉神经型。当例如听骨链或耳道损伤阻碍了外耳和/或中耳的正常机械路径时,就发生传导型听力损失。当存在内耳损伤或从内耳到脑部的神经通路或脑部本身损伤时,就发生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
患有传导型听力损失的个体通常具有某种形式的残余听力,因为耳蜗中的毛细胞可能未受到损害。因而,患有传导型听力损失的个体通常接收产生耳蜗流体运动的听觉假体。此类听觉假体包括例如声学助听器、骨传导装置和直接声学刺激器。
然而,在很多全聋的人中,耳聋的原因是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患有一些形式的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的人无法从产生耳蜗流体的机械运动的听力假体获得适当的益处。这样的个体可以受益于可植入听觉假体,其以其他方式(例如,电、光学等)刺激接受者的听觉系统的神经细胞。当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是由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神经脉冲的耳蜗毛细胞不存在或破坏造成时,通常建议耳蜗植入物。听觉脑干刺激器是另一类刺激听觉假体,其也可以在接受者因例如听觉神经损坏而经历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时建议。
某些个体仅受到部分感觉神经听力损失,因此保留至少一些残余听力。这些个体可能是电声听力假体的候选者。
发明内容
在本文提出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听力假体系统的声音处理单元。所述声音处理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无线收发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以将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以及选择性地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以将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编码成由所述无线收发器无线传输。
在本文提出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第一组输入信号;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以将所述第一组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检测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处的无线流模式的启动;在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第二组输入信号;以及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以对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进行编码,以进行无线传输。
在本文提出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听力假体系统。所述听力假体系统包括:第一可植入部件;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与所述可植入部件通信,其中,所述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无线收发器;以及双模式声音处理模块,所述双模式声音处理模块被配置成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选择性地执行声音处理操作或无线流操作。
附图说明
在本文中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A是可实施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示意图;
图1B是穿戴图1A的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接受者的侧视图;
图1C是图1A的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部件的示意图;
图1D和1E是形成图1A的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一部分的声音处理单元的框图;
图2A是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声音处理单元的声音处理模式的示意图;
图2B是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声音处理单元的无线流模式的示意图;
图2B是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声音处理单元的无线流模式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包的框图;
图4A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处于无线流模式的声音处理单元的功能框图;
图4B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处于无线流模式的声音处理单元的功能框图;以及
图5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双耳听力假体系统包括两个听觉/听力假体,其各自被配置成将声音信号转换成声学、机械和/或电刺激信号(统称为“刺激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以递送至接受者。可形成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听力假体包括例如助听器、耳蜗植入物、中耳刺激器、骨传导装置、脑干植入物、电声装置以及向接受者提供声学、机械和/或电刺激的其它装置。各种不同类型的听力假体也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组合。
听力假体接受者患有不同类型的听力损失(例如,传导型和/或感觉神经型)和/或不同程度/严重性的听力损失。特定的听力假体接受者也可能在他/她的每个耳中经历不同类型/程度的听力损失(即,第一耳中的感觉神经损失、第二耳的传导听力损失;第一耳中的严重感觉神经损失、第二耳中的轻度或中度感觉神经损失,或其它各种听力损失组合)。因而,各种不同类型的听力假体也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组合。
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有效性已显著提高,且在使接受者能够在许多不同聆听情况/环境中感知声音方面是有效的。然而,接受者仍然可能遇到特别具有挑战性的聆听情况,例如某些嘈杂环境(例如,餐厅)、远距离聆听(例如,演讲厅、教室、演出、小组讨论等)等。在这种具有挑战性的聆听情况下,常规听力假体系统的接受者可能在例如聆听演讲、区别演讲者等方面有困难。
常规技术试图通过使用与听力假体一起操作的一种或多种所谓的“无线附件”来在有挑战的聆听情况中帮助接受者。在这些常规技术中,每个无线附件是与听力假体分开且分立的电子装置(例如,无线麦克风系统、移动装置、智能手表等)。无线附件由用户(例如,接受者、护理者等)携带,然后策略性地放置,以捕获提供给由接受者穿戴的听力假体的额外声音输入。然后,听力假体处理由无线附件提供的额外声音输入,可能连同由听力假体本身捕获的声音输入一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
尽管无线附件已被许多接受者成功使用,但它们的使用也存在一些缺点。具体地,由于无线附件是独立的装置,因此通常必须与听力假体分开购买。这增加了接受者的成本,并且可能限制对某些接受者的可及性。此外,无线附件的独立特性需要用户随身携带无线附件,以便无线附件可在需要时使用。无线附件的独立特性还可能需要用户获得额外的服务,并学习使用附加的软件。需要携带独立的装置以及独立的电缆、充电器等,需要额外服务,需要额外软件等可能阻碍无线附件的使用,并且对于幼儿、老年人或其他接受者可能尤其不方便或不适合。
本文提出了用于减少或消除需要在双耳听力假体系统中使用无线附件的技术。更具体地,根据本文提出的技术,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第一或第二听力假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所述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在“声音处理模式”或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当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时,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将所接收的声音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然而,当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时,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捕获输入信号(例如,声音信号、数据信号等),并对这些输入信号编码以直接或间接地无线(数字或模拟)传输到双耳听力系统的其它听力假体的声音处理单元。如下文进一步描述,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选择性地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的能力为接受者提供无线附件的功能,而无需携带独立的装置(即,声音处理单元选择性地作为集成或伴随无线附件)。
如上文所述,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由双耳听力假体系统实施。如本文所使用,“双声”听力假体系统是包括分别位于接受者的第一耳和第二耳的第一听力假体和第二听力假体的系统。在此类系统中,两个听力假体中的每一个都向接受者的两个耳中的一个(即,接受者的右耳或左耳)提供刺激。此类系统中的听力假体可包括例如助听器、耳蜗植入物、中耳刺激器、骨传导装置、脑干植入物、电声装置以及向接受者提供声学、机械和/或电刺激的其它装置。也就是说,在本文提出的双耳听力假体系统中,两个听力假体可相同或不同(例如,两个耳蜗植入物、一个耳蜗植入物和一个助听器、一个耳蜗植入物和一个骨传导装置等)。
图1A-1E是示出了被配置成实施本文提出的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双耳听力假体系统100的图。更具体地,图1A-1E示出了包括被称为耳蜗植入物102L和耳蜗植入物102R的左耳蜗植入物和右耳蜗植入物的示例性双耳系统100。图1A和图1B是在左耳151L穿戴左耳蜗植入物102L和在右耳151R穿戴右耳蜗植入物102R的接受者的示意图,而图1C是示出了左耳蜗植入物和右耳蜗植入物中每一个的其他细节的示意图。图1D和图1E是分别示出了左耳蜗植入物102L和右耳蜗植入物102R的其他细节的框图。
具体参考图1C,耳蜗植入物102L包括:外部部件104L,其被构造成直接或间接地附接到接受者的身体;以及可植入部件112L,其被构造成植入接受者中。外部部件104L包括声音处理单元106L,而可植入部件112L包括内部线圈114L、刺激器单元142L和植入接受者的左耳蜗(图1C中未示出)的细长刺激组件(电极阵列)116L。
耳蜗植入物102R基本上类似于耳蜗植入物102L。具体地,耳蜗植入物102R包括:外部部件104R,该外部部件包括声音处理单元106R;以及可植入部件112R,该可植入部件包括内部线圈114R、刺激器单元142R和细长刺激组件116R。
图1D是示出了耳蜗植入物102L的其他细节的框图,而图1E是示出了耳蜗植入物102R的其他细节的框图。如所述,耳蜗植入物102R基本上类似于耳蜗植入物102L并且包括如下文参照耳蜗植入物102L所述的类似元件。为便于描述,已从描述中省略了耳蜗植入物102R的其他细节。尽管这些说明性实施例包括两个耳蜗植入物,但应了解,本文提出的实施例可在双耳听力假体系统中实施,所述双耳听力假体系统包括其它假体组合,例如在一个耳处的耳蜗植入物和在第二耳处的助听器、两个电声听力假体等。
如所述,耳蜗植入物102L的外部部件104L包括声音处理单元106L。声音处理单元106L包括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例如,声音或数据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113L。在图1D的实例中,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113L包括一个或多个声音输入装置118L(例如,麦克风、音频输入端口、电传线圈等)、一个或多个辅助输入装置119L(例如,音频端口,例如直接音频输入(DAI)、数据端口,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电缆端口等)和无线发射器/接收器(收发器)120L。声音处理单元106L还包括一种类型的紧密耦合的发射器/接收器(收发器)122L(其被称为或射频(RF)收发器122L)、电源123L和双模式处理模块124L。双模式处理模块124L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5L和存储器126L,该存储器包括声音处理逻辑128L以及包括编码译码器174L的无线流逻辑130L。在图1A-1E的实例中,声音处理单元106L和声音处理单元106R是按钮声音处理单元(即,具有大体上圆柱形形状且被配置成磁耦合到接受者头部的部件)等。然而,应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具有其它布置的声音处理单元来实现,例如,通过被配置成附接到接受者的耳部并邻近接受者的耳部穿戴的耳后(BTE)声音处理单元(包括小型或微BTE单元)、被配置成位于接受者的耳道中的耳道内单元、身体穿戴式声音处理单元等实现。
可植入部件112L包括植入主体(主模块)134L、引线区136L和耳蜗内刺激组件116L,所述部件全部被配置成植入接受者的皮肤/组织(组织)115下方。植入主体134L通常包括气密密封的壳体138L,其中设置了RF接口电路140L和刺激器单元142L。植入主体134L还包括内部/可植入线圈114L,所述内部/可植入线圈通常在壳体138L的外部,但通过气密馈通(图1D中未示出)连接到收发器140L。
如所述,刺激组件116L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植入接受者的耳蜗中。刺激组件116L包括多个纵向间隔开的耳蜗内电刺激触点(电极)144L,其共同形成用于将电刺激(电流)递送到接受者的耳蜗的触点或电极阵列146L。
刺激组件116延伸穿过接受者的耳蜗中的开口(例如,内耳开窗、圆形窗等),并具有经由引线区136L和气密馈通(图1D中未示出)连接到刺激器单元142L的近端。引线区136L包括将电极144L电耦合到刺激器单元142L的多个导体(导线)。
如所述,耳蜗植入物102L包括外部线圈108L和可植入线圈114L。线圈108L和114L通常是线天线线圈,其各自由多匝电绝缘单股或多股铂丝或金丝组成。通常,磁体相对于外部线圈108L和可植入线圈114L中的每一个固定。相对于外部线圈108L和可植入线圈114L固定的磁体有利于外部线圈108L与可植入线圈114L的操作对准。线圈的此操作对准使外部部件104L能够经由在外部线圈108L与可植入线圈114L之间形成的紧密耦合的无线链路将数据以及可能的电力传输到可植入部件112L。在某些实例中,紧密耦合的无线链路是射频(RF)链路。然而,各种其它类型的能量传输,例如红外(IR)、电磁、电容和电感传输,可以用于将电力和/或数据从外部装置传输到可植入部件,并且因此,图1D仅示出了一种示例性布置。
如上文所述,声音处理单元206L包括双模式处理模块124L。双模式处理模块124L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在两种主要方式(模式),即,在“声音处理模式”或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当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时,双模式处理模块124L被配置成将所接收的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145L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即,双模式处理模块124L被配置成对在声音处理单元106L处接收的输入信号执行声音处理)。换句话说,在声音处理模式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5L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器126L中的声音处理逻辑128L,以将所接收的输入信号转换成表示电刺激的输出信号145L,以递送至接受者。被处理并转换成输出信号的输入信号可以是经由声音输入装置118L接收的信号、经由辅助输入装置119L接收的信号,和/或经由无线收发器120L接收的信号。
在图1D的实施例中,输出信号145L被提供至RF收发器114,该RF收发器经由外部线圈108L和可植入线圈114L将输出信号145L(例如,以编码方式)经皮传输到可植入部件112L。也就是说,输出信号145L经由可植入线圈114L在RF接口电路140L处接收并提供至刺激器单元142L。刺激器单元142L被配置成使用输出信号145L生成电刺激信号(例如,电流信号),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刺激触点144L递送至接受者的耳蜗。以该方式,耳蜗植入物102L以使接受者感知所接收的声音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分量的方式电刺激接受者的听神经细胞,绕过通常将声振动转换为神经活动的缺失或有缺陷的毛细胞。
当处于声音处理模式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5L(执行声音处理逻辑128L)根据各种操作参数/设置生成输出信号145L。各种操作参数可以是可执行程序或用于程序中的参数集的形式,且形成声音处理逻辑128L的一部分。这些设置可以适应影响耳蜗植入物102L的操作的多种特定配置中的任何一种。例如,操作参数可以包括不同的数字信号和用于不同算法的声音处理算法、过程和/或操作参数、其它类型的可执行程序(诸如系统配置、用户接口等)或此类程序的操作参数。操作参数还可以包括针对接受者遇到的不同聆情况或环境(即,嘈杂或安静环境、有风环境或其它不受控制的噪声环境)的不同最佳设置。
另外,由于电刺激的动态范围相对较窄,并且跨接受者和刺激触点变化,因此通常单独定制用于声音处理的参数以优化呈现给特定接受者的感知(即,针对每个接受者定制电刺激的特性)。例如,许多语音处理策略依赖于刺激设置的定制集,其为特定接受者提供每个频带的刺激阈值水平(T水平)和舒适度水平(C水平)。一旦建立这些刺激设置,处理器就可以最佳地处理并将所接收的声音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将电或声学刺激信号递送给接受者。
因此,要清楚,典型的耳蜗植入物或其它类型的听力假体具有决定装置的声音处理操作的许多参数。限定听力假体用于处理输入信号且从其生成刺激数据的特定特性的个性化程序、命令、数据、设置、参数、指令和/或其它信息通常统称为“声音处理设置”。
如上文所述,除声音处理模式之外,双模式处理模块124L(且因此声音处理单元106L)还可以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当处于无线流模式时,双模式声音处理模块124L被配置成捕获输入信号(例如,声音或数据信号),并对这些输入信号编码,以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无线传输到双耳听力系统的耳蜗植入物102R的声音处理单元106R。下面参考图2B、2C、3、4A和4B提供无线流模式的其它细节。
总之,虽然双模式处理模块124L处于声音处理模式,但声音处理单元106L被配置成根据确定的声音处理设置(例如,个性化程序、命令、数据、设置、参数、指令等)来操作,以将所接收的声音/音频信号转换成递送给接受者的电刺激。声音处理模式是声音处理单元106L的主要/默认模式。然而,虽然双模式处理模块124L处于无线流模式,但声音处理单元106L被配置成捕获输入信号(例如,声音或数据信号),并对这些输入信号编码,以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无线传输到双耳听力系统的耳蜗植入物102R的声音处理单元106R。由于这些不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106L在本文中有时被称为“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其可以在声音处理模式或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
如所述,耳蜗植入物102R基本上类似于耳蜗植入物102L并且包括外部部件104R和可植入部件112R。外部部件104R包括声音处理单元106R,该声音处理单元包括外部线圈108R、输入装置113R(即,一个或多个声音输入装置118R、一个或多个辅助输入装置119R和无线收发器120R)、紧密耦合的收发器(RF收发器)122R、电源123R和双模式处理模块124R。双模式处理模块124R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5R和存储器126R,所述存储器包括声音处理逻辑128R和包括编码译码器174R的无线流逻辑130R。可植入部件112R包括植入主体(主模块)134R、引线区136R和耳蜗内刺激组件116R,其全部被构造成植入接受者的皮肤/组织(组织)115下方。植入主体134R通常包括气密密封的壳体138R,其中设置了RF接口电路140L和刺激器单元142R。植入主体134R还包括内部/可植入线圈114R,所述内部/可植入线圈通常在壳体138R的外部,但通过气密馈通(图1E中未示出)连接到RF接口电路140R。刺激组件116R包括多个纵向间隔开的耳蜗内电刺激触点(电极)144R,其共同形成用于将电刺激(电流)递送到接受者的耳蜗的触点或电极阵列146R。图1E中所示的耳蜗植入物102R的每一个元件类似于图1D中所示的耳蜗植入物102L的相同编号的元件。
图1A-1E示出了耳蜗植入物102L和102R基本上彼此类似并且各自包括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即,声音处理单元106L和106R各自被配置成在声音处理模式或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的布置。应了解,这些具体实施例是说明性的,并且本发明的这些具体实施例可在双耳听力假体系统中实施,所述双耳听力假体系统包括一个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和具有无线接收器(或收发器)的常规声音处理单元,所述无线接收器被配置成接收由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流传输的无线信号,如下文进一步描述。因而,图1A-1E的这些布置是说明可实施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许多布置中的一个。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在声音处理模式或无线流模式下操作。图2A是示出了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的示意图,而图2B和图2C是示出了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在两个说明性无线流模式下操作的示意图。
首先参考图2A,示出了双耳听力假体系统200,其包括分别由接受者250穿戴的第一声音处理单元206L和第二声音处理单元206R。为便于描述,声音处理单元206L和206R各自是耳蜗植入物的一部分,并且各自基本上类似于上文参考图1A-1E描述的声音处理单元106L和106R。因而,也是为了便于描述,已从图2省略了声音处理单元206L和206R的细节。接受者250包括左耳251L(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和右耳251R(还是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在图2A的实例中,声音处理单元206L和206R两者操作以经由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输入装置213L、213R接收声音信号。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输入装置213L包括由一个或多个麦克风形成的麦克风阵列217L以及至少一个无线收发器220L。输入装置213R包括由一个或多个麦克风形成的麦克风阵列217R以及至少一个无线收发器220R。声音处理单元206L和206R还包括相应的用户接口259L和259R,以及相应的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224R。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和224R操作以将所接收的输入信号分别转换成输出信号252L和252R,以用于刺激接受者。具体地,输出信号252L和252R被传输至相应的可植入部件(图2中未示出),并且用于生成电刺激以递送到相应的耳251L或251R。
接下来参考图2B,示出了声音处理单元206L从接受者250的头部移除并且被配置成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的示意图。在图2B的实例中,接受者250在例如教室或演讲环境中位于与说话者254的距离(d)处。考虑到距离d,如果声音处理单元206L和206R均被接受者250穿戴,则声音处理单元206L和206R可能难以捕获并正确地表示说话者254的语音信号256。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声音处理单元206L从接受者250的头部移除并且放置成相对靠近说话者254(即,在距说话者预定距离内)。
当声音处理单元206L从接受者250的头部移除时,声音处理单元206L被配置成以无线流模式操作(即,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的无线流模式被启动/激活)。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无线流模式可以由接受者手动启动,或者无线流模式可以基于检测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而自动启动/激活。
一旦无线流模式被激活,声音处理单元206L(更具体地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不再操作将所检测的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传输到可植入部件。相反,当处于无线流模式时,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操作以对所接收的输入信号(例如,说话者254的语音信号256)编码,以经由无线信道260无线传输至声音处理单元206R。也就是说,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当处于无线流模式时,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被配置成对输入信号(或其经处理版本)编码以在无线信道260上无线传输。
在某些实施例中,无线信道260可以是数字无线信道,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可实施数字编码方案以对输入信号(或其经处理版本)编码以在无线信道260上无线传输。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信道260可以是模拟无线信道,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可实施模拟编码方案以对输入信号(或其经处理版本)编码以在无线信道260上无线传输。仅仅为了便于说明,主要参考示例性数字编码方案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如所述,应当理解,这些数字编码实施例是说明性的,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使用模拟编码方案。
在图2B的数字编码实例中,为了对输入信号(或其经处理版本)编码以在无线信道260上无线传输,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被配置成激活编码译码器274L(图4A),所述编码译码器被专门设计和配置成对输入信号(或其经处理版本)编码或以其他方式调适成由无线传输接口可用(即,在无线信道260上可用)的包/帧格式、包长度和包速率。换句话说,在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中被激活的编码译码器274L识别无线信道260的无线包/帧格式,然后对输入信号(或其经处理版本)编码或映射到可用的包格式。无线收发器220R接着将无线包262传输/发送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该声音处理单元由接受者穿戴。
在某些实例中,图2B的无线信道260可以是标准化无线信道,例如低能耗(BLE)或使用任何数量的标准无线流协议的其它信道接口。是由SIG拥有的注册商标。在其它实例中,图2B的无线信道260可以是专有信道,其利用专有协议来进行输入信号的无线流传输。
如所述,并且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以被配置成将在输入装置213L处接收的输入信号或者输入信号的经处理版本无线流传输至声音处理单元206R。输入信号和输入信号的经处理版本在本文中统称为“输入数据”。
图3是示出了根据图2B的实例输入数据(即在输入装置213L处接收的输入信号或输入信号的经处理版本)可以被编码或映射成的无线包262(即,通过无线信道260发送的无线包)的一个示例性格式的示意图。在图3中,无线包262包括头部263、输入数据的有效载荷264以及误差校正字段/尾部265。有效载荷266可以包括8位、16位、32位等格式化数据,其由经编码的输入数据(即,输入信号或其经处理版本)组成。误差校正字段268可包括循环冗余检查(CRC)信息。应当理解,由于有效载荷266是基于在输入装置213处接收的输入信号生成的,所以有效载荷的大小可以在无线信道260上从一个包到另一个包变化。还应了解,图3的包格式是说明性的,且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声音处理单元可使用不同包格式来发送经编码的无线信号。
如上文所述,图2B示出了在声音处理单元206L和206R之间形成无线信道260的实例。应了解,这种布置是说明性的,并且在某些实施例中,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以被配置成替代地将无线包无线流传输至外部(中间)装置266,例如移动电话、远程控制等,然后所述外部(中间)装置被配置成将无线包或输入数据转发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这种布置的实例在图2C中示出。
更具体地,图2C示出了在声音处理单元206L与外部装置266之间形成第一无线通信信道270,在外部装置266与声音处理单元206R之间形成第二无线通信信道272。在这些实施例中,外部装置266接收包括输入数据(即,在声音处理单元206L处接收的输入信号或其经处理版本)的无线包262。外部装置266被配置成基于所接收的无线包262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外部装置266作为中继装置(例如,调制解调器)操作,中继装置(例如,经由无线收发器220R)将无线包转发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在此类实施例中,无线信道272可利用与无线信道270相同的通信协议。
尽管图2A示出了声音处理单元206R包括无线收发器220R的实施例,但应了解,对于其它声音处理单元可能不是这种情况。也就是说,某些声音处理单元可能缺少通过非紧密耦合的无线链路进行通信的能力。在由接受者穿戴的声音处理单元不包括无线收发器220R的此类实施例中,外部装置266可以被配置成从通过信道270接收的无线包中提取输入数据,并且重新格式化所述数据以经由不同的通信接口,例如,紧密耦合或近场通信链路进行传输(例如,在大约5兆赫兹(MHz)、在大约6.78MHz,在大约13.56MHz,在大约27.12MHz等的RF传输)。
如所述,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例如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以被配置成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以直接或间接地将输入数据无线流传输到另一声音处理单元。然而,无线流模式是声音处理单元的选择性激活模式。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无线流模式可以多种不同方式激活。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流模式通过声音处理单元206L的用户接口259L(例如,一个或多个按钮、触摸屏等)激活或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流模式通过与声音处理单元206L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外部装置266)的用户接口激活或停用(例如,响应于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外部装置266将信号发送至声音处理单元206L以将操作从声音处理模式切换到无线流模式)。
在其它实施例中,响应于检测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声音处理单元206L的无线流模式可由声音处理单元206L本身或声音处理单元206R自动激活或停用。例如,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以包括加速度计261L,并且触发条件是加速度计261L检测声音处理单元206L的预定取向、预定运动模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即,特定运动模式、取向等可以由加速度计261L检测,该加速度计又生成提供给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的信号。当从加速度计261L接收到指示检测到特定运动模式、取向等信号时,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接着可以启动无线流模式。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声音处理单元(例如,声音处理单元206L和声音处理单元206R)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感应耦合到可植入部件的线圈。声音处理单元还可以被配置成直接或经由外部装置(例如,使用外部装置作为无线中继器/路由器装置)彼此通信。在某些此类实施例中,导致无线流模式激活的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包括检测第一处理单元中的线圈与相关联的可植入部件之间的耦合损耗,以及从第二(对侧)声音处理单元接收预定数据。来自第二声音处理单元的预定数据可以是指示第二声音处理单元仍被接受者穿戴的数据。此条件(即,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已从可植入部件分离并且第二处理单元仍被接受者穿戴的情况)可能指示被移除的/分离的声音处理单元应当激活无线流模式,而不是简单地关闭,如在分离的声音处理单元正被充电、手动停用等的情况下。
在处于无线流模式时由声音处理单元206L执行的无线流操作的细节可以变化,并且也可以许多不同方式设置/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流操作由声音处理单元206L本身动态地设置,或者由接受者、护理者或其他用户动态地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无线流操作是(例如,由装置制造商、临床医生等)预先确定的。
如本文其他地方更详细描述的,当处于无线流模式时,声音处理单元206L被配置成将输入数据(直接或间接地)无线流传输到仍被接受者穿戴的声音处理单元206R。然而,另外,声音处理单元206L还可以被配置成执行一个或多个其它操作。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以停用不用于无线流传输输入数据的所有声音处理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无线流模式被激活时,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调整用户接口259L(例如,显示器、按钮等)的操作。例如,用户接口259L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当处于声音处理模式时,可以激活这些LED以向接受者或其他用户传达信息(例如,闪烁的LED指示声音处理单元联接到植入物,点亮LED以指示声音处理单元或植入物有问题等)。然而,当处于无线流模式时,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以例如由说话者穿戴,位于桌子上,置于教室前方等,其中LED可能分散接受者或其他人的注意力。因而,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以在处于声音处理模式时禁用LED。声音处理单元206L还可以或可替代地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时调整改变与任何按钮相关联的功能。例如,可以修改与按钮相关联的功能,以便在无线流模式下使用,以重复/刷新/确认配对,将无线模式打开/关闭,使输入装置静音等。
在其它实施例中,当处于无线流模式时,可以调整声音处理单元206L的物理布置。例如,在BTE的情况下,接受者或其他用户可以移除/省略诸如线圈、声学接收器、耳钩等附件。
如所述,声音处理单元206L的输入装置213L可以包括形成麦克风阵列217L的一个或多个麦克风。当声音处理单元处于无线流模式时,麦克风阵列217可具有调整的方向性。例如,当处于声音处理模式时,可以优化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以用于全方位操作。然而,当声音处理单元206L处于无线流模式时,可以启用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以用于波束成形,或另外针对一个或多个体外位置对一个或多个麦克风进行优化。麦克风阵列217L的方向性可以基于声音处理单元206L的定向方式、输入信号的来源等而改变。
如本文中别处所述,声音处理单元206L将输入数据(直接或间接地)无线流传输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在某些实施例中,在声音处理单元206R处不产生任何变化,声音处理单元206R以类似于经由任何其它输入装置接收输入信号的方式处理无线接收的输入数据。在此类实例中,声音处理单元206R可根据混合比将无线流传输的输入数据与在任何其它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混合。混合比可以(例如,由临床医师)预先确定,或可以由接受者或声音处理单元206R本身动态调整。
如上文所述,声音处理单元206L和206R可以被配置成直接或经由外部装置彼此通信。在此类实施例中,分离的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指示其余声音处理单元206R进行一个或多个操作调整,以增强无线流操作。例如,分离的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指示其余声音处理单元206R调整混合比以强调无线流传输的输入数据。在另一实例中,分离的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指示其余声音处理单元206R改变声音编码行为(例如,关断所有双耳特征,执行增益调整,调整麦克风阵列217R的波束成形器特性等),以仅依赖由接受者穿戴的一个处理单元。
如所述,图2B和图2C示出了两个实例,其中,声音处理单元206L被配置成将输入信号无线流传输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具体地,图2B示出了输入信号直接流传输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的布置,而图2C示出了经由外部装置266将输入信号间接流传输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的布置。例如,直接或间接流传输的选择可以基于装置的能力、相对距离等。对于直接流传输,不需要额外的装置,不需要进一步配对,从而提供更容易的体验。间接流传输可以提供更长的自主性(更大的电池)、更长的无线范围、无头影效应等。
图4A是示出了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时双处理模块224L的元件的功能框图。一般来说,图4A仅示出了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与通过无线信道流传输输入数据相关的双处理模块224L和声音处理单元206L的元件。为便于说明,已从图4A省略了双处理模块224L和声音处理单元106L的其它元件。
图4A中示出了一个特定输入装置,即麦克风218L,双处理模块224L和无线收发器220L。双处理模块224L包括编码译码器274L,所述编码译码器包括压缩模块275L和编码器276L。在此实施例中,麦克风218L被配置成接收/检测声音信号277并将声音信号277转换成电输入信号278。电输入信号278提供给压缩模块275L以用于压缩。压缩模块275L生成经压缩输入数据279,该经压缩输入数据然后提供给编码器276L。编码器276L被配置成编码经压缩输入数据279,以在为无线信道(例如,无线信道260或270)提供的所选无线框架(即,包/帧格式)内传输。大体上通过图4A中箭头280表示的经编码和压缩的输入数据接着由无线收发器220L传输(即,无线收发器220L包括硬件/软件以传输无线包262)。尽管图4A示出了存在压缩模块275L,但是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压缩模块275L(并且因此压缩操作)。
如所述,无线包262直接地或间接地传输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因而,声音处理单元206R和/或外部装置266可操作以解码无线包262并提取其输入数据。
图4A示出了输入信号(即,声音信号277)被直接编码以无线传输到声音处理单元206L的布置(即,输入数据大体上对应于输入信号)。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输入信号可在被编码以进行无线传输之前被处理。这种布置在图4B中示出。
更具体地,图4B示出了类似于图4A的布置,但其中双模式处理模块224L还包括声音处理器218L(即,一个或多个处理执行声音处理软件/逻辑)。在这些实施例中,电输入信号278提供给声音处理器281L。声音处理器281L执行一个或多个声音处理/编码策略以将电输入信号278转换成经处理输入信号282L。处理输入信号282L提供给压缩模块275L以用于生成经压缩输入数据279。类似于图4A的实例,编码器276L接着被配置成编码经压缩输入数据279以通过无线收发器220L经由无线信道(例如,无线信道260或270)传输。在图4B的实施例中,无线流传输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的输入数据是输入信号的经声音处理的版本,而非一般输入信号本身。因而,图4A和图4B共同地示出了无线流传输的输入数据可为完全格式或预处理的音频(例如,带宽和能耗较低的单个流)。
图4A和图4B示出了在麦克风218L处接收的声音信号用于生成(直接或间接地)无线流传输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的输入数据的布置。如所述,此实例是说明性的,并且声音处理单元206L可以包括接收输入信号的其他类型的输入装置(例如,电传线圈、诸如直接音频输入(DAI)的辅助输入端口、无线收发器等)。来自这些或其它输入装置中的任一个的输入信号可用于生成输入数据,以用于无线流传输到声音处理单元206R。
图5是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方法586的流程图。方法586在587处开始,在该处,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接收第一组输入信号。在588处,当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时,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将第一组声音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在589处,第一声音处理单元检测无线流模式的启动。在590处,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在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第二组声音信号。在591处,当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时,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将第二组输入信号转换成无线包。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然后可以将无线包无线地传输到第二声音处理单元。
上文已主要参考使用由接受者穿戴的两个声音处理单元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应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在包括两个或三个声音处理单元并且其中声音处理单元中的一个不被接受者穿戴的实施例中实施。例如,接受者可以出于各种原因携带补充声音处理器,并且此补充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执行本文所述的无线流操作(即,用作无线附件,以将输入数据无线流传输到由接受者穿戴的一个或两个声音处理单元)。
应了解,以上实施例不相互排斥,并且可以各种布置彼此组合。
本文描述和要求保护的发明在范围上不受本文公开的具体优选实施例的限制,原因是这些实施例旨在作为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几个方面。任何等同的实施例都意图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际上,除了本文中示出和描述的那些之外,根据前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这样的修改也意图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31)
1.一种听力假体系统的声音处理单元,包括:
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
无线收发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以将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以及
选择性地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以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编码,并且由所述无线收发器无线传输被编码的所述输入信号,其中无线传输的被编码的所述输入信号至少部分地被用于刺激所述接受者的第二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单元,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而自动启动所述无线流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声音处理单元包括加速度计,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包括由所述加速度计检测预定取向或预定运动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声音处理单元包括:
线圈,所述线圈被配置成感应耦合到可植入部件;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包括检测所述线圈与所述可植入部件之间的耦合损耗,以及从第二声音处理单元接收预定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处理单元,其中,来自所述第二声音处理单元的所述预定数据是指示所述第二声音处理单元被所述接受者穿戴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单元,还包括用户接口,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用户接口处的用户输入而自动启动所述无线流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单元,其中,在所述无线流模式下,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压缩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以及
将被压缩的所述输入信号编码成无线包以由所述无线收发器无线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声音处理单元包括用户接口,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当处于所述无线流模式时调整所述用户接口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单元,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包括形成麦克风阵列的多个麦克风,并且其中,在所述无线流模式下,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调整所述麦克风阵列的方向性。
10.一种用于声音处理方法,包括:
在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第一组输入信号;
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以将所述第一组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
检测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处的无线流模式的启动;
在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第二组输入信号;以及
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以对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编码并且无线传输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其中无线传输的被编码的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至少部分地被用于刺激所述接受者的第二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直接地无线传输到第二声音处理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第一无线链路将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从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无线传输到外部装置;以及
经由第二无线链路将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从所述外部装置无线传输到第二声音处理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链路和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使用相同的通信协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链路是紧密耦合的无线链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声音处理单元处接收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生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所述接受者的所述第二耳。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处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输入信号;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入信号两者,生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所述接受者的所述第二耳。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处的无线流模式的启动包括:
在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的用户接口处接收预定的用户输入。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处的无线流模式的启动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处的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包括加速度计,并且其中,检测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处的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包括:
由所述加速度计检测预定取向或预定运动中的至少一者。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包括线圈,所述线圈被配置成感应耦合到可植入部件,并且其中,检测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处的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包括:
检测所述线圈与所述可植入部件之间的耦合损耗;以及
检测从第二声音处理单元接收预定数据,所述预定数据指示所述第二声音处理单元联接到可植入部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以对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编码以进行无线传输包括:
压缩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第二组输入信号;以及
将被压缩的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编码成无线包以进行无线传输。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包括用户接口,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无线流模式时,调整用户接口的操作。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包括麦克风阵列,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无线流模式时,调整麦克风阵列的方向性。
2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无线流模式时,调整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的物理布置。
25.一种听力假体系统,包括:
第一可植入部件;以及
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与所述可植入部件通信,其中,所述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包括:
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
无线收发器;以及
双模式声音处理模块,所述双模式声音处理模块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执行:
声音处理操作,将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入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或者
无线流操作,将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编码,并且以由所述无线收发器无线传输被编码的所述输入信号,其中无线传输的被编码的所述输入信号至少部分地被用于刺激所述接受者的第二耳。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听力假体系统,还包括用户接口,并且其中,所述双模式声音处理模块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用户接口处的用户输入而自动启动所述无线流操作。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听力假体系统,其中,当选择性地执行所述无线流操作时,所述双模式声音处理模块被配置成:
压缩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以及
将被压缩的所述输入信号编码成无线包以由所述无线收发器无线传输。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听力假体系统,其中,所述双模式声音处理模块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而自动启动所述无线流操作。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听力假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包括加速度计,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包括由所述加速度计检测预定取向或预定运动中的至少一者。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听力假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包括:
外部线圈,所述外部线圈被配置成感应耦合到所述第一可植入部件的可植入线圈;并且
其中,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包括检测所述外部线圈与所述可植入线圈之间的耦合损耗,以及从第二声音处理单元接收预定数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听力假体系统,其中,来自所述第二声音处理单元的所述预定数据是指示所述第二声音处理单元被接受者穿戴的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762576761P | 2017-10-25 | 2017-10-25 | |
US62/576,761 | 2017-10-25 | ||
PCT/IB2018/058247 WO2019082075A1 (en) | 2017-10-25 | 2018-10-23 | WIRELESS CONTINUOUS BROADCAST AUDIO PROCESSING UNI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47814A CN111247814A (zh) | 2020-06-05 |
CN111247814B true CN111247814B (zh) | 2022-05-27 |
Family
ID=66247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68435.6A Active CN111247814B (zh) | 2017-10-25 | 2018-10-23 | 无线流声音处理单元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357982B2 (zh) |
CN (1) | CN111247814B (zh) |
WO (1) | WO201908207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3130978A1 (en) | 2019-02-21 | 2020-08-27 | Envoy Medical Corporation | Implantable cochlear system with integrated components and lead characterization |
US11122376B2 (en) * | 2019-04-01 | 2021-09-14 |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 Ear-worn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magnetically coupled feed for an antenna |
US11564046B2 (en) | 2020-08-28 | 2023-01-24 | Envoy Medical Corporation | Programming of cochlear implant accessories |
US11806531B2 (en) | 2020-12-02 | 2023-11-07 | Envoy Medical Corporation | Implantable cochlear system with inner ear sensor |
US11697019B2 (en) | 2020-12-02 | 2023-07-11 | Envoy Medical Corporation | Combination hearing aid and cochlear implant system |
US11471689B2 (en) | 2020-12-02 | 2022-10-18 | Envoy Medical Corporation | Cochlear implant stimulation calibration |
US11633591B2 (en) | 2021-02-23 | 2023-04-25 | Envoy Medical Corporation | Combination implant system with removable earplug sensor and implanted battery |
US11839765B2 (en) | 2021-02-23 | 2023-12-12 | Envoy Medical Corporation | Cochlear implant system with integrated signal analysis functionality |
US12081061B2 (en) | 2021-02-23 | 2024-09-03 | Envoy Medical Corporation | Predicting a cumulative thermal dose in implantable battery recharge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1865339B2 (en) | 2021-04-05 | 2024-01-09 | Envoy Medical Corporation | Cochlear implant system with electrode impedance diagnostics |
CN115297406B (zh) * | 2022-07-28 | 2024-11-05 | 湖南芯海聆半导体有限公司 | 基于双模音频三维码的声音接收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3118A (zh) * | 2007-10-16 | 2010-09-22 | 峰力公司 | 用于无线听力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105192A (zh) * | 2008-06-13 | 2011-06-22 | 耳蜗有限公司 | 用于听力假体的可植入式声音感测器 |
CN107071674A (zh) * | 2015-10-12 | 2017-08-18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配置成定位声源的听力装置和听力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30714A1 (en) * | 2006-04-03 | 2007-10-04 | Armstrong Stephen W | Time-delay hearing instrument system and method |
DE602007003605D1 (de) * | 2006-06-23 | 2010-01-14 | Gn Resound As | Hörinstrument mit adaptiver richtsignalverarbeitung |
AT506055B1 (de) | 2007-04-30 | 2014-03-15 | Cochlear Ltd | Synchronisation von zweiseitigen prothesen |
US9227058B2 (en) | 2012-11-30 | 2016-01-05 | Cochlear Limited | Data/power transfer over a communication link |
US9820061B2 (en) | 2013-03-15 | 2017-11-14 | Cochlear Limited | Controlling a link for different load conditions |
US10142740B2 (en) | 2013-03-15 | 2018-11-27 | Cochlear Limited | Audio monitoring of a hearing prosthesis |
US9179222B2 (en) * | 2013-06-06 | 2015-11-03 | Cochlear Limited | Signal processing for hearing prostheses |
US9936310B2 (en) | 2013-12-10 | 2018-04-03 | Sonova Ag | Wireless stereo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
US9544699B2 (en) | 2014-05-09 | 2017-01-10 |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 Wireless streaming to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s |
US10356542B2 (en) * | 2014-05-28 | 2019-07-16 | Advanced Bionics Ag | Auditory prosthesis system including sound processor apparatus with position sensor |
EP3051844B1 (en) * | 2015-01-30 | 2017-11-15 | Oticon A/s | A binaural hearing system |
US11426592B2 (en) * | 2015-05-14 | 2022-08-30 | Cochlear Limited | Functionality migration |
KR102538348B1 (ko) * | 2015-09-17 | 2023-05-3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제어 방법 |
-
2018
- 2018-10-23 US US16/758,591 patent/US1135798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0-23 CN CN201880068435.6A patent/CN111247814B/zh active Active
- 2018-10-23 WO PCT/IB2018/058247 patent/WO201908207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
- 2022-05-06 US US17/738,599 patent/US1204265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3118A (zh) * | 2007-10-16 | 2010-09-22 | 峰力公司 | 用于无线听力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105192A (zh) * | 2008-06-13 | 2011-06-22 | 耳蜗有限公司 | 用于听力假体的可植入式声音感测器 |
CN107071674A (zh) * | 2015-10-12 | 2017-08-18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配置成定位声源的听力装置和听力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2042654B2 (en) | 2024-07-23 |
US20220331590A1 (en) | 2022-10-20 |
US20210187293A1 (en) | 2021-06-24 |
US11357982B2 (en) | 2022-06-14 |
WO2019082075A1 (en) | 2019-05-02 |
CN111247814A (zh) | 2020-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47814B (zh) | 无线流声音处理单元 | |
US7174214B2 (en) | General purpose accessory for a cochlear implant system | |
US11865330B2 (en) | Headpieceless hear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distributed power | |
US8641596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modal auditory prosthesis | |
US9319807B2 (en) | Device with combined antenna and transducer | |
US20120041515A1 (en) | Wireless remote device for a hearing prosthesis | |
US9408006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oacoustic stimulation using an off-the-ear sound processor module | |
US20240205617A1 (en) | Hearing aid adapter | |
US10238871B2 (en) |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arrangements | |
US20140146985A1 (en) | Two-piece sound processor system for use in an auditory prosthesis system | |
EP3212279B1 (en) | Cochlear implant systems with automatic contralateral signal routing | |
US10524067B2 (en) |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 |
US20230269013A1 (en) | Broadcast selection | |
WO2023203442A1 (en) | Wireless streaming from multiple sources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