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6563A - 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6563A
CN111246563A CN202010355335.0A CN202010355335A CN111246563A CN 111246563 A CN111246563 A CN 111246563A CN 202010355335 A CN202010355335 A CN 202010355335A CN 111246563 A CN111246563 A CN 111246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nformation
time
operating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53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6563B (zh
Inventor
郭玉海
许俊峰
杨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ev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ev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ev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ev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53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6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6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6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6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6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员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实时获取实时工作信息,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当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位置信息时,则获取当前距离值;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若不满足,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若满足,则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若不满足,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若满足,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判断速度快、判断准确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员定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GPS定位设备很多,许多GPS定位设备都没有办法去探测周边的同类设备并去判定一个人携带两个或多台的作弊或违章行为。在正常的环卫/绿化作业当中,环卫/绿化人员都会且只能携带一台带有GPS定位功能的智能工牌,每台智能工牌(人员定位设备)都会有唯一的IMEI号码,每个人员对应唯一的工牌号码并都会记录在信息管理平台中,每个IMEI号码代表一个作业人员。而且每个作业人员的作业区域会有所不同,正常情况下在工人作业时间段,每个工人所携带的工牌的GPS定位位置会有差异。但是在实际城市环境卫生和绿化管理实践中,往往存在一人携带多个工牌的情况下,系统将无法判断到底是一个作业人员还是多名作业人员在作业。此种一人携带多机的情况因为无法准确评判企业的实际行为并对环卫企业业绩考核产生很大影响并有失公平公正性,也不利于城市环境卫生和绿化系统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定位设备的检测系统判断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服务器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
当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
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
若当前距离值不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若当前距离值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
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
若持续时长不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若持续时长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
进一步地,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的步骤包括:
将当前距离值与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
进一步地,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属于预设的时间判定阈值范围。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入库请求,设备入库请求至少携带有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
设备管理平台将设备标识存储至数据服务器的系统数据库;
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出库请求,设备出库请求至少携带有与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区域数据和第二区域数据;
设备管理平台建立第一区域数据与第一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区域数据与第二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第一区域数据与第一设备标识,以及第二区域数据与第二设备标识对应存储至系统数据库。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第一作业设备检测到第二作业设备的无线传输请求时,建立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连接;
第一作业设备通过无线传输连接获取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数据服务器将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时间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按照预设的编译格式进行信息编译,并将编译后的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发送至设备管理平台;
设备管理平台按照预设的提示方式将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反馈给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数据服务器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
距离值获取模块,用于当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
距离判定模块,用于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
判定失败模块,用于若当前距离值不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若当前距离值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
时间判定模块,用于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
设备不同步模块,用于若持续时长不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设备同步模块,用于若持续时长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入库请求,设备入库请求至少携带有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
标识存储模块,用于设备管理平台将设备标识存储至数据服务器的系统数据库;
设备出库模块,用于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出库请求,设备出库请求至少携带有与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区域数据和第二区域数据;
关系建立模块,用于设备管理平台建立第一区域数据与第一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区域数据与第二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第一区域数据与第一设备标识,以及第二区域数据与第二设备标识对应存储至系统数据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系统,包括:
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数据服务器和设备管理平台,其中,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通过无线传输机构进行无线连接,用于进行设备之间的相互识别和信息传输,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与数据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以太网网络传输进行无线连接,用于将信息发送至数据服务器进行处理,以及数据服务器与设备管理平台通过无线以太网网络传输进行无线连接,数据服务器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设备管理平台,以便于设备管理。
进一步地,无线传输机构基于蓝牙、ZigBee、NFC、Wifi、UWB或4G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无线形式实现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数据服务器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其中,该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进而当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然后,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若当前距离值不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若当前距离值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能够通过第一作业设备和第二作业设备的工作距离值反映出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的工作区域有重叠或相交的情况,以初步判断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有同步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定位判断的准确性;进而,通过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若持续时长不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若持续时长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能够进一步地保证设备定位的同步判断的准确性,本发明整个过程操作简单、计算复杂度低、成本低,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判断速度快、判断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的设备出入库的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的建立无线连接的一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的编译信息的一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的一优选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的又一优选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的另一优选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参见图1,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服务器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
S2:当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
S3: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
S4:若当前距离值不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S5:若当前距离值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
S6: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
S7:若持续时长不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S8:若持续时长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通过数据服务器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其中,该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进而当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然后,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若当前距离值不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若当前距离值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能够通过第一作业设备和第二作业设备的工作距离值反映出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的工作区域有重叠或相交的情况,以初步判断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有同步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定位判断的准确性;进而,通过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若持续时长不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若持续时长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能够进一步地保证设备定位的同步判断的准确性,本发明整个过程操作简单、计算复杂度低、成本低,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判断速度快、判断准确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在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如GPS人员定位设备,在这些终端设备中有植入无线传输机构,如蓝牙模块、NFC模块等,例如,蓝牙模块可预先通过硬件写入蓝牙地址,即在作业设备入库时登记有相应的蓝牙标识信息,如具体可以为蓝牙标识信息D1、蓝牙标识信息D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作业设备可以理解为发送者的定位设备,第二作业设备可以理解为与第一作业设备相对应的被检测者的定位设备,例如,第一作业设备为正常作业的定位设备A,以及在定位设备A作业区域内被检测到的定位设备B。
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其中,第一位置信息是指第一作业设备正常开机作业时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通常表示为GPS位置P,如GPS位置P1,以及作业设备正常开机作业时产生的实时GPS信号强度,通常表示为GPS信号强度S,如GPS信号强度S1;
第一时间信息是指作业设备作业时的实时具体时间值,通常表示为时间T,如第一时间信息表示为时间T1;
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是第二作业设备正常开机作业时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如GPS位置P2,以及作业设备正常开机作业时产生的实时GPS信号强度,通常表示为GPS信号强度S,如GPS信号强度S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的步骤包括:
将当前距离值与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定的,具体可以设置为5m、10m、20m、30m等,本实施例优选10m作为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
在实施例中,当前距离值具体是通过距离公式计算第一作业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P1,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P2而得到的值。
具体地,通过将第一作业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P1,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P2代入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该当前距离值,如d1=8m,然后,将该当前距离值d1=8m与预先设置的距离判断阈值10m进行数值大小的比较,可知该当前距离值小于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属于预设的时间判定阈值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时间判定阈值范围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定的,具体可以设置为[5min,+∞)、[20min,+∞)、[30min,+∞)、[60min,+∞)等,本实施例优选[30min,+∞)作为预设的时间判定阈值范围。
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可以将该实时工作信息中的第一时间信息进行持续累加,以相应获取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如T1=50min,然后,查看该持续时长T1是否落入预先设置的时间判定阈值范围内,以进行多个设备在同一工作区域作业的时间验证,以保证对作业设备的同步判断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参见图2,该方法还包括:
S9: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入库请求,设备入库请求至少携带有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
S10:设备管理平台将设备标识存储至数据服务器的系统数据库;
S11: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出库请求,设备出库请求至少携带有与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区域数据和第二区域数据;
S12:设备管理平台建立第一区域数据与第一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区域数据与第二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第一区域数据与第一设备标识,以及第二区域数据与第二设备标识对应存储至系统数据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人员GPS定位设备,车载GPS定位设备,各类车载移动终端监测设备,例如智能水表、气味感应器、土壤侦测器、RTU智能终端等。
设备管理平台可以是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中的一个功能模块或者网页等,可以实现与管理人员的直接交互。
设备标识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IMEI号码、SIM号码、数字编号、字母编号、文字标识、IP地址或者几种标识的组合,例如AAA、110、一号作业机等;其中,终端设备与该设备标识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一区域数据是指对第一作业设备开机后使用在特定的管理区域进行作业,其中,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所述第一区域数据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当设备管理平台接收到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入库请求时,设备管理平台通过获取设备入库请求中携带的第一作业设备A对应的设备标识,如A00号;进而,设备管理平台可以将该A00号存储至系统数据库,能够保证每个设备标识的唯一性和安全性,便于对设备标识的查找和管理;然后,当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出库请求时,设备管理平台可以直接获取出库请求中携带的与第一作业设备A对应的第一区域数据,如区域α,以及第二作业设备B对应的第二区域数据β;进而,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平台建立区域α与A00号的对应关系,然后,把该区域α与A00号对应存储至系统数据库,便于后续能够根据第一区域数据与设备标识两者中的一个快速索引出另一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查找效率,以及保证获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识别范围内的所有定位设备IMEI号码及无线传输地址将被规划到一个固定的管理区域,只有在这个区域里面的无线传输地址才能被设备相互识别并显示。譬如设备A出库时被指定在管理区域α,B和C出库时被制定到管理区域β,那么设备A如果出现在β管理区域,β管理区域的设备B及C将无法识别到设备A。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参见图3,该方法还包括:
S13:当第一作业设备检测到第二作业设备的无线传输请求时,建立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连接;
S14:第一作业设备通过无线传输连接获取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与数据服务器之间均通过无线以太网网络传输,以保证网络通信、数据传输。
具体地,第一作业设备A开机时,与数据服务器基于无线以太网建立连接;以及第二作业设备B开机后,与数据服务器基于无线以太网建立连接;然后,当A与B之间通过无线传输机构扫描到对方之后,即第一作业设备A检测到第二作业设备B的无线传输请求,可建立无线传输连接,进一步地通过该无线传输连接相互获取对方无线传输地址。
进一步地,第一作业设备A通过无线传输感应确定第二作业设备B的无线传输信号强度值并将B的地址信息作为第二位置信息,传送到数据服务器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参见图4,该方法还包括:
S15:数据服务器将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时间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按照预设的编译格式进行信息编译,并将编译后的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发送至设备管理平台;
S16:设备管理平台按照预设的提示方式将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反馈给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预先在作业设备中设置有数据编译方式,中的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编译后传送到数据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格式具体可以表示为:时间T,作业设备A,GPS定位(GPS位置P,GPS信号强度S),作业设备B的无线传输地址C,信号感应强度M。
例如,第一位置信息表示为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时间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具体可以表示为编译数据格式:时间T1,作业设备A,GPS位置P1,GPS信号强度S1,作业设备B的无线传输地址C2,信号感应强度M2。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管理平台按照预设的提示方式将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反馈给管理人员具体可以是设备管理平台发送短信或邮件通知到各区域相关管理人员。
具体地,数据服务器将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时间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按照预设的编译格式进行信息编译,即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编译得到时间T1,作业设备A,GPS位置P1,GPS信号强度S1,作业设备B的无线传输地址C2,信号感应强度M2,然后将该编译后的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发送至设备管理平台,进一步地,通过设备管理平台通过邮件或者短信将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反馈给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告知管理人员作业设备存在异常,需尽快进行设备管理。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参见图5,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501,用于数据服务器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
距离值获取模块502,用于当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
距离判定模块503,用于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
判定失败模块504,用于若当前距离值不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信息采集模块505,用于若当前距离值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
时间判定模块506,用于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
设备不同步模块507,用于若持续时长不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设备同步模块508,用于若持续时长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通过数据服务器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其中,该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进而当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然后,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若当前距离值不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若当前距离值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能够通过第一作业设备和第二作业设备的工作距离值反映出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的工作区域有重叠或相交的情况,以初步判断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有同步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定位判断的准确性;进而,通过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若持续时长不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若持续时长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能够进一步地保证设备定位的同步判断的准确性,本发明整个过程操作简单、计算复杂度低、成本低,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判断速度快、判断准确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在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如GPS人员定位设备,在这些终端设备中有植入无线传输机构,如蓝牙模块、NFC模块等,例如,蓝牙模块可预先通过硬件写入蓝牙地址,即在作业设备入库时登记有相应的蓝牙标识信息,如具体可以为蓝牙标识信息D1、蓝牙标识信息D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作业设备可以理解为发送者的定位设备,第二作业设备可以理解为与第一作业设备相对应的被检测者的定位设备,例如,第一作业设备为正常作业的定位设备A,以及在定位设备A作业区域内被检测到的定位设备B。
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其中,第一位置信息是指第一作业设备正常开机作业时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通常表示为GPS位置P,如GPS位置P1,以及作业设备正常开机作业时产生的实时GPS信号强度,通常表示为GPS信号强度S,如GPS信号强度S1;
第一时间信息是指作业设备作业时的实时具体时间值,通常表示为时间T,如第一时间信息表示为时间T1;
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是第二作业设备正常开机作业时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如GPS位置P2,以及作业设备正常开机作业时产生的实时GPS信号强度,通常表示为GPS信号强度S,如GPS信号强度S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的步骤包括:
将当前距离值与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定的,具体可以设置为5m、10m、20m、30m等,本实施例优选10m作为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
在实施例中,当前距离值具体是通过距离公式计算第一作业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P1,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P2而得到的值。
具体地,通过将第一作业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P1,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P2代入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该当前距离值,如d1=8m,然后,将该当前距离值d1=8m与预先设置的距离判断阈值10m进行数值大小的比较,可知该当前距离值小于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属于预设的时间判定阈值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时间判定阈值范围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定的,具体可以设置为[5min,+∞)、[20min,+∞)、[30min,+∞)、[60min,+∞)等,本实施例优选[30min,+∞)作为预设的时间判定阈值范围。
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可以将该实时工作信息中的第一时间信息进行持续累加,以相应获取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如T1=50min,然后,查看该持续时长T1是否落入预先设置的时间判定阈值范围内,以进行多个设备在同一工作区域作业的时间验证,以保证对作业设备的同步判断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参见图6,该装置还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609,用于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入库请求,设备入库请求至少携带有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
标识存储模块610,用于设备管理平台将设备标识存储至数据服务器的系统数据库;
设备出库模块611,用于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出库请求,设备出库请求至少携带有与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区域数据和第二区域数据;
关系建立模块612,用于设备管理平台建立第一区域数据与第一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区域数据与第二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第一区域数据与第一设备标识,以及第二区域数据与第二设备标识对应存储至系统数据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人员GPS定位设备,车载GPS定位设备,各类车载移动终端监测设备,例如智能水表、气味感应器、土壤侦测器、RTU智能终端等。
设备管理平台可以是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中的一个功能模块或者网页等,可以实现与管理人员的直接交互。
设备标识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IMEI号码、SIM号码、数字编号、字母编号、文字标识、IP地址或者几种标识的组合,例如AAA、110、一号作业机等;其中,终端设备与该设备标识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一区域数据是指对第一作业设备开机后使用在特定的管理区域进行作业,其中,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所述第一区域数据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当设备管理平台接收到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入库请求时,设备管理平台通过获取设备入库请求中携带的第一作业设备A对应的设备标识,如A00号;进而,设备管理平台可以将该A00号存储至系统数据库,能够保证每个设备标识的唯一性和安全性,便于对设备标识的查找和管理;然后,当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出库请求时,设备管理平台可以直接获取出库请求中携带的与第一作业设备A对应的第一区域数据,如区域α,以及第二作业设备B对应的第二区域数据β;进而,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平台建立区域α与A00号的对应关系,然后,把该区域α与A00号对应存储至系统数据库,便于后续能够根据第一区域数据与设备标识两者中的一个快速索引出另一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查找效率,以及保证获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识别范围内的所有定位设备IMEI号码及无线传输地址将被规划到一个固定的管理区域,只有在这个区域里面的无线传输地址才能被设备相互识别并显示。譬如设备A出库时被指定在管理区域α,B和C出库时被制定到管理区域β,那么设备A如果出现在β管理区域,β管理区域的设备B及C将无法识别到设备A。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参见图7,该装置还包括:
请求检测模块713,用于当第一作业设备检测到第二作业设备的无线传输请求时,建立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连接;
信息传输模块714,用于第一作业设备通过无线传输连接获取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与数据服务器之间均通过无线以太网网络传输,以保证网络通信、数据传输。
具体地,第一作业设备A开机时,与数据服务器基于无线以太网建立连接;以及第二作业设备B开机后,与数据服务器基于无线以太网建立连接;然后,当A与B之间通过无线传输机构扫描到对方之后,即第一作业设备A检测到第二作业设备B的无线传输请求,可建立无线传输连接,进一步地通过该无线传输连接相互获取对方无线传输地址。
进一步地,第一作业设备A通过无线传输感应确定第二作业设备B的无线传输信号强度值并将B的地址信息作为第二位置信息,传送到数据服务器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参见图8,该装置还包括:
信息编译模块815,用于数据服务器将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时间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按照预设的编译格式进行信息编译,并将编译后的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发送至设备管理平台;
信息反馈模块816,用于设备管理平台按照预设的提示方式将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反馈给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预先在作业设备中设置有数据编译方式,中的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编译后传送到数据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格式具体可以表示为:时间T,作业设备A,GPS定位(GPS位置P,GPS信号强度S),作业设备B的无线传输地址C,信号感应强度M。
例如,第一位置信息表示为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时间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具体可以表示为编译数据格式:时间T1,作业设备A,GPS位置P1,GPS信号强度S1,作业设备B的无线传输地址C2,信号感应强度M2。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管理平台按照预设的提示方式将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反馈给管理人员具体可以是设备管理平台发送短信或邮件通知到各区域相关管理人员。
具体地,数据服务器将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时间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按照预设的编译格式进行信息编译,即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编译得到时间T1,作业设备A,GPS位置P1,GPS信号强度S1,作业设备B的无线传输地址C2,信号感应强度M2,然后将该编译后的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发送至设备管理平台,进一步地,通过设备管理平台通过邮件或者短信将设备定位信息以及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反馈给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告知管理人员作业设备存在异常,需尽快进行设备管理。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系统,参见图9,包括: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数据服务器和设备管理平台,其中,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通过无线传输机构进行无线连接,用于进行设备之间的相互识别和信息传输,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与数据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以太网网络传输进行无线连接,用于将信息发送至数据服务器进行处理,以及数据服务器与设备管理平台通过无线以太网网络传输进行无线连接,数据服务器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设备管理平台,以便于设备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定位设备的检测系统,通过数据服务器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其中,该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进而当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然后,数据服务器判断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若当前距离值不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若当前距离值满足距离判定条件,则持续采集实时工作信息,能够通过第一作业设备和第二作业设备的工作距离值反映出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的工作区域有重叠或相交的情况,以初步判断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有同步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定位判断的准确性;进而,通过数据服务器判断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若持续时长不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若持续时长满足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能够进一步地保证设备定位的同步判断的准确性,本发明整个过程操作简单、计算复杂度低、成本低,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系统判断速度快、判断准确度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无线传输机构基于蓝牙、ZigBee、NFC、Wifi、UWB或4G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无线形式实现数据传输。
具体地,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通过无线传输机构建立连接关系,能够用于实现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其中,无线传输机构具体可以为蓝牙、ZigBee、NFC、Wifi、UWB或4G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中,所提及的一人携带多台终端设备,即多台终端设备同步的行为是指在工作人员的正常作业情况下,即在规定的作业区域内和规定的作业时间范围内,两个作业人员的工作距离不会小于一个固定的较小范围,当两个以上设备可以相互通信说明两台设备距离小于该最小距离范围时,则可以判定出现一人携带多台设备的违规情况。
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判断两台或多台的人员定位终端设备持续出现的时长,以及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的近距离设备感应信息判断以上两台或多台设备为同一人员携带。
与现有的定位设备的检测系统相比,本发明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的优点在于:
1.过程操作简单、计算复杂度低、成本低;
2.判断速度快;
3.判断准确度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服务器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所述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
当所述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
所述数据服务器判断所述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
若所述当前距离值不满足所述距离判定条件,则判定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所述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若所述当前距离值满足所述距离判定条件,则持续采集所述实时工作信息;
所述数据服务器判断所述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所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
若所述持续时长不满足所述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所述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若所述持续时长满足所述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所述第二作业设备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服务器判断所述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当前距离值与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当前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距离判定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服务器判断所述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所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所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属于预设的时间判定阈值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所述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还包括:
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入库请求,所述设备入库请求至少携带有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
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将所述设备标识存储至所述数据服务器的系统数据库;
所述设备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出库请求,所述设备出库请求至少携带有与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区域数据和第二区域数据;
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建立所述第一区域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区域数据与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第一区域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以及所述第二区域数据与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对应存储至所述系统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的步骤之前,所述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作业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二作业设备的无线传输请求时,建立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所述第二作业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连接;
所述第一作业设备通过所述无线传输连接获取所述第二作业设备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持续时长满足所述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所述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步骤之后,所述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服务器将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时间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按照预设的编译格式进行信息编译,并将编译后的设备定位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平台;
所述设备管理平台按照预设的提示方式将所述设备定位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的判定结果反馈给所述管理人员,以便所述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
7.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数据服务器实时获取第一作业设备发送的实时工作信息,所述实时工作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信息;
距离值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实时工作信息还包含有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时,则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的当前距离值;
距离判定模块,用于所述数据服务器判断所述当前距离值是否满足距离判定条件;
判定失败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距离值不满足所述距离判定条件,则判定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所述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距离值满足所述距离判定条件,则持续采集所述实时工作信息;
时间判定模块,用于所述数据服务器判断所述实时工作信息中出现所述第二作业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满足时间判定条件;
设备不同步模块,用于若所述持续时长不满足所述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不同步;
设备同步模块,用于若所述持续时长满足所述时间判定条件,则判定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第二作业设备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设备的检测装置还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设备管理平台接收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入库请求,所述设备入库请求至少携带有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
标识存储模块,用于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将所述设备标识存储至所述数据服务器的系统数据库;
设备出库模块,用于所述设备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管理人员发送的设备出库请求,所述设备出库请求至少携带有与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以及第二作业设备对应的第一区域数据和第二区域数据;
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建立所述第一区域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区域数据与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第一区域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以及所述第二区域数据与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对应存储至所述系统数据库。
9.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作业设备、第二作业设备、数据服务器和设备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第一作业设备与所述第二作业设备之间通过无线传输机构进行无线连接,用于进行设备之间的相互识别和信息传输,所述第一作业设备、所述第二作业设备与所述数据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以太网网络传输进行无线连接,用于将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服务器进行处理,以及所述数据服务器与所述设备管理平台通过无线以太网网络传输进行无线连接,所述数据服务器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以便于设备管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设备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机构基于蓝牙、ZigBee、NFC、Wifi、UWB或4G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无线形式实现数据传输。
CN202010355335.0A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1246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5335.0A CN111246563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5335.0A CN111246563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6563A true CN111246563A (zh) 2020-06-05
CN111246563B CN111246563B (zh) 2020-08-21

Family

ID=70875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5335.0A Active CN111246563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65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9767A (zh) * 2021-11-05 2022-03-25 深圳市敏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6601A1 (en) * 2008-06-20 2009-12-24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7765281A (zh) * 2016-08-17 2018-03-06 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环卫绿化户外作业考勤定位终端
CN110472947A (zh) * 2019-08-20 2019-11-19 张占军 异常对象识别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6601A1 (en) * 2008-06-20 2009-12-24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7765281A (zh) * 2016-08-17 2018-03-06 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环卫绿化户外作业考勤定位终端
CN110472947A (zh) * 2019-08-20 2019-11-19 张占军 异常对象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9767A (zh) * 2021-11-05 2022-03-25 深圳市敏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6563B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6973B (zh) 一种目标对象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2591991A (zh) 一种列车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2950152A (zh) 一种人员在岗定位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1246563B (zh) 一种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73118A (zh) 一种智能设备数据采集方法
CN112287251B (zh) 线上门店的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19237A (zh) 继电保护操作校核的方法
CN111222754A (zh) 一种处理地铁系统故障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808015B (zh) 一种告警信息相关性的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4090380A (zh) 一种终端监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83516B (zh) 一种现场设备检测及管理系统
CN107797526B (zh) 一种现场设备检测及管理系统
JP2005293600A (ja) 保守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サーバ
CN105259434B (zh) 电力设备故障信息获取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04779B (zh) 通信协议一致性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10830944A (zh) 一种无线传感中继消息处理方法及电力设备监测系统
CN108966236A (zh) 伪基站识别开关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122037A (zh) It运维管理方法及it运维管理装置
CN109286947B (zh) 无线接入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105447B (zh) 一种基站告警信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9995790A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节点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488625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5150272B (zh) 网络场景下设备入网管理方法
CN112565015B (zh)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31899B (zh)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无源锁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