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4994A - 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4994A
CN111244994A CN202010070876.9A CN202010070876A CN111244994A CN 111244994 A CN111244994 A CN 111244994A CN 202010070876 A CN202010070876 A CN 202010070876A CN 111244994 A CN111244994 A CN 111244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e
storage system
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08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4994B (zh
Inventor
黄际元
邓铭
罗尧
王卓
吴东琳
陈远扬
彭清文
赵子鋆
伍巧佳
李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angsh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angsh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angsh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00708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4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4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4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4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4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10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通过采集电网状态信息参量,结合储能电站状态的有功和无功控制能力,从九区图划分原理出发,对电网状态进行周期性监测和识别,配合储能电站自身状态判断,对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出力控制进行策略的切换,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经储能逆变器并网充放电,自主出力或吸收电网能量,实现储能接入变电站的有功‑无功出力调节功能,起到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稳定性的目的;本发明利用储能系统的有功‑无功功率出力能力,进行调节控制,可灵活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限值的变动,充分发挥变电站变压器的容量优势,保障电网有功无功调节需求,提高设备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能使用的地位也日渐被提高,实现电能替代是现代社会的能源发展目标。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使用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如电采暖、地能热泵、工业电锅炉(窑炉)、电动汽车、电蓄能调峰等。
电能使用的前提则是电能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随着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大规模快速建设和投入运行,其发电固有的不确定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对电网运行造成了重大影响。利用储能的有功和无功的快速吞吐能力,参与电网有功-无功的平衡已成为一个解决电网运行安全稳定问题的有效方案。
为保障我国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接入下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消纳和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迫切需要提升电网智能化,提升输电裕度控制能力,促进大规模新能源的消纳和节能减排。
实际上,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组成,储能电站与传统变电站融合,并赋予数据站的作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站合一”。储能电站具有快速充放电速度,无论是有功功率、还是无功功率,其充放过程,其控制精确,应用便捷灵活。利用储能电站实现电网的有功-无功协调控制,可充分利用电网设备资源,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
传统的电网有功-无功功率调节设备,其可调节的无功功率调节和有功功率调节范围是固定的,在变电站变压器容量下的二次人为规定和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充分利用变电站的容量。
发明内容
针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差、电网智能化水平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根据电池储能系统接入变电站的负荷功率P和接入母线电压U,进行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输出的动态调节,结合九区图的绘制和电池储能系统的状态,以充分发挥电池储能系统(有功-无功设备)的利用率,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具有较好的充/放电能力,提高电网供电质量,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电网获取电池储能系统接入变电站的负荷功率P、接入母线电压U,以及电池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battery,数据采样周期为T;
S2.根据步骤S1获取的电压U和负荷功率P,建立U和P的九区图,判定该储能电站所处的状态及区域;
S3.根据步骤S2中判断的电网状态,对储能系统的有功-无功功率的输出协调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和切换,实现储能出力有功功率出力值Pbattery和无功功率出力值Qbattery的确定;
S4.根据步骤S3中所选择的控制策略,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指令下发,完成其有功-无功的出力过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步骤S2中,判定该储能电站所处的状态及区域;
1)当0≤U<UL0,0≤P<PL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1: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和电压都偏低;
2)当UL0≤U<UH0,0≤P<PL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2: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最佳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偏低;
3)当UH0≤U,0≤P<PL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3: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高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偏低;
4)当UH0≤U,PL0≤P<PH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4: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高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处于最佳状态;
5)当UH0≤U,PH0≤P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5: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高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于偏高状态,即接近满功率状态;
6)当UL0≤U<UH0,PH0≤P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6: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较适宜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于偏高状态,即接近满功率状态;
7)当0≤U<UL0,PH0≤P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7: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低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于偏高状态,即接近满功率状态;
8)当0≤U<UL0,PL0≤P<PH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8: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低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处较适宜状态;
9)当UL0≤U<UH0,PL0≤P<PH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9: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较适宜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较适宜状态,在该状态下,储能电站的调节裕度和调节状态也是最佳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步骤S3中,所述储能出力的有功功率出力值Pbattery和无功功率出力值Qbattery的确定,具体为:
根据电池储能系统的自身荷电状态SOCbattery,判断储能的状态:
设定其控制策略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出力上下限,有功功率上限为Pmax、有功功率下限为Pmin;无功功率上限为Qmax、无功功率下限为Qmin,并对储能自身状态进行自恢复,利用PCS逆变器控制其充放电,以实现储能系统设备状态的最佳性能保持:
1)0≤SOCbattery<SOCmin,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该状态下储能系统电量不足,需充电动作补充电能;
2)SOCmin≤SOCbattery<SOCmax,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该状态下储能系统荷电量状态良好,可充可放;
3)SOCmax≤SOCbattery,储能系统处于状态3,该状态下储能系统电量富足,适宜进行放电动作;
其中,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限值包括如下几种情形并应满足如下条件:
Pbattery∈[Pmin,Pmax]
Qbattery∈[Qmin,Qmax]
Sbattery∈[Smin,Smax]
Sbattery 2=Pbattery 2+Qbattery 2,储能的有功无功出力始终满足:
其中,有功功率上限为Pmax、有功功率下限为Pmin;无功功率上限为Qmax、无功功率下限为Qmin;Sbattery为视在功率(KVA),视在功率上限为Smax、视在功率下限为Smin
情形1:最大限档:Pbattery=Smax,Qbattery=0;
情形2:次大限档:Pbattery=A*Pmax,Qbattery=B*Qmax
情形3:中间档:Pbattery=Pmax,Qbattery=Qmax
情形4:次小限档:Pbattery=B*Pmax,Qbattery=A*Qmax
情形5:最小限档:Pbattery=0,Qbattery=Smax
其中:A>1,B<1,Smax 2=A2*Pmax 2+B2*Qmax 2;A、B为根据电网运行状态确定的任意系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步骤S4中,所述有功-无功的出力过程,根据储能系统状态的判断结果,和储能出力的上下限值,切换储能的控制策略和生成各控制策略中储能的有功-无功功率指令:
1)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1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储能系统不动作;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电动作,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3,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中间档;
2)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2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无功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电,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2,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大限档;
3)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3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1,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最大限档;
4)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4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4,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小限档;
5)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5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2,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接近状态3;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3,储能系统无需动作;
6)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6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4,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小限档;
7)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7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无功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无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5,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最小限档;
8)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8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电,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2,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大限档;
9)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9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3,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中间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采用所述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经储能PCS(Power Convert System)逆变器并网充放电,自主出力或吸收电网能量,实现储能接入变电站的有功-无功出力调节功能,起到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稳定性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由PCS逆变器控制经由断路器并入电网,控制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指令和充/放电指令,控制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以完成该调解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通过采集电网状态信息参量,结合储能电站状态的有功和无功控制能力,从九区图划分原理出发,对电网状态进行周期性监测和识别,配合储能电站自身状态判断,对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出力控制进行策略的切换,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经储能逆变器并网充放电,自主出力或吸收电网能量,实现储能接入变电站的有功-无功出力调节功能,起到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稳定性的目的。
本发明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利用储能系统的有功-无功功率出力能力,进行调节控制,可灵活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限值的变动,在保证电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变电站变压器的容量优势,保障电网有功无功调节需求,并充分发挥和提高设备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采集数据的状态划分九区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系统状态划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主要思路是:利用电网的实时状态(包括储能电站的输出功率和电网的电压值),结合九区图,对电网的状态进行划分和判断,并基于该划分和判断的结果,对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出力进行协调控制。实现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充分利用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的充放电能力,改善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缺额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在实现利用储能改善和调节电网有功-无功平衡的基础上,提高设备利用率,避免因传统的有功-无功备用不足带来的电网安全稳定性问题,或设备的闲置而造成的浪费。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对应的基于变电站采集数据的状态划分九区图如图1所示。
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从电网获取储能接入变电站的负荷功率P或接入的10KV母线的电压U及储能荷电状态SOCbattery,其中,获取数据周期为T(以下获取的电网数据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更新周期为T,即U=U(i)、P=P(i)、SOCbattery=SOCbattery(i),i=iT);
步骤2:根据步骤1获取的电压U和功率P等数据,建立U和P的九区图,判定该储能电站所处的状态及区域;
步骤3:根据步骤2中判断的电网状态,对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功率的输出协调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和切换,实现储能出力有功功率出力值Pbattery和无功功率出力值Qbattery的确定;
步骤4:根据步骤3中所选择的控制策略,对储能电站进行指令下发,完成其有功-无功的出力过程。
步骤S2中,判定该储能电站所处的状态及区域;
1)当0≤U<UL0,0≤P<PL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1: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和电压都偏低;
2)当UL0≤U<UH0,0≤P<PL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2: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最佳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偏低;
3)当UH0≤U,0≤P<PL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3: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高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偏低;
4)当UH0≤U,PL0≤P<PH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4: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高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处于最佳状态;
5)当UH0≤U,PH0≤P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5: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高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于偏高状态,即接近满功率状态;
6)当UL0≤U<UH0,PH0≤P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6: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较适宜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于偏高状态,即接近满功率状态;
7)当0≤U<UL0,PH0≤P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7: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低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于偏高状态,即接近满功率状态;
8)当0≤U<UL0,PL0≤P<PH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8: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低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处较适宜状态;
9)当UL0≤U<UH0,PL0≤P<PH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9: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较适宜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较适宜状态,在该状态下,储能电站的调节裕度和调节状态也是最佳的。
步骤S3中,所述储能出力的有功功率出力值Pbattery和无功功率出力值Qbattery的确定,具体为:
根据电池储能系统的自身荷电状态SOCbattery,判断储能的状态:
设定其控制策略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出力上下限,有功功率上限为Pmax、有功功率下限为Pmin;无功功率上限为Qmax、无功功率下限为Qmin,并对储能自身状态进行自恢复,利用PCS逆变器控制其充放电,以实现储能系统设备状态的最佳性能保持:
1)0≤SOCbattery<SOCmin,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该状态下储能系统电量不足,需充电动作补充电能;
2)SOCmin≤SOCbattery<SOCmax,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该状态下储能系统荷电量状态良好,可充可放;
3)SOCmax≤SOCbattery,储能系统处于状态3,该状态下储能系统电量富足,适宜进行放电动作,具体如图2所示;
其中,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限值包括如下几种情形并应满足如下条件:
Pbattery∈[Pmin,Pmax]
Qbattery∈[Qmin,Qmax]
Sbattery∈[Smin,Smax]
Sbattery 2=Pbattery 2+Qbattery 2,储能的有功无功出力始终满足:
其中,有功功率上限为Pmax、有功功率下限为Pmin;无功功率上限为Qmax、无功功率下限为Qmin;Sbattery为视在功率(KVA),视在功率上限为Smax、视在功率下限为Smin
情形1:最大限档:Pbattery=Smax,Qbattery=0;
情形2:次大限档:Pbattery=A*Pmax,Qbattery=B*Qmax
情形3:中间档:Pbattery=Pmax,Qbattery=Qmax
情形4:次小限档:Pbattery=B*Pmax,Qbattery=A*Qmax
情形5:最小限档:Pbattery=0,Qbattery=Smax
其中:A>1,B<1,Smax 2=A2*Pmax 2+B2*Qmax 2;A、B为根据电网运行状态确定的任意系数。
步骤S4中,所述有功-无功的出力过程,根据储能系统状态的判断结果,和储能出力的上下限值,切换储能的控制策略和生成各控制策略中储能的有功-无功功率指令:
1)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1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储能系统不动作;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电动作,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3,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中间档;
2)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2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无功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电,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2,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大限档;
3)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3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1,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最大限档;
4)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4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4,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小限档;
5)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5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2,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接近状态3;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3,储能系统无需动作;
6)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6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4,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小限档;
7)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7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无功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无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5,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最小限档;
8)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8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电,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2,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大限档;
9)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9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3,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中间档。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采用所述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经储能PCS(Power Convert System)逆变器并网充放电,自主出力或吸收电网能量,实现储能接入变电站的有功-无功出力调节功能,起到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稳定性的目的。
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由PCS逆变器控制经由断路器并入电网,控制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指令和充/放电指令,控制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以完成该调解过程。
本发明提出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利用电网的实时状态(包括储能电站的输出功率和电网的电压值),结合九区图,对电网的状态进行划分和判断,并基于该划分和判断的结果,对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出力进行协调控制。实现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充分利用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的充放电能力,改善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缺额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在实现利用储能改善和调节电网有功-无功平衡的基础上,提高设备利用率。避免因传统的有功-无功备用不足带来的电网安全稳定性问题,或设备的闲置而造成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电网获取电池储能系统接入变电站的负荷功率P、接入母线电压U,以及电池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battery,数据采样周期为T;
S2.根据步骤S1获取的电压U和负荷功率P,建立U和P的九区图,判定该储能电站所处的状态及区域;
S3.根据步骤S2中判断的电网状态,对储能系统的有功-无功功率的输出协调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和切换,实现储能出力有功功率出力值Pbattery和无功功率出力值Qbattery的确定;
S4.根据步骤S3中所选择的控制策略,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指令下发,完成其有功-无功的出力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判定该储能电站所处的状态及区域;
1)当0≤U<UL0,0≤P<PL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1: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和电压都偏低;
2)当UL0≤U<UH0,0≤P<PL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2: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最佳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偏低;
3)当UH0≤U,0≤P<PL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3: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高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偏低;
4)当UH0≤U,PL0≤P<PH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4: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高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处于最佳状态;
5)当UH0≤U,PH0≤P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5: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高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于偏高状态,即接近满功率状态;
6)当UL0≤U<UH0,PH0≤P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6: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较适宜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于偏高状态,即接近满功率状态;
7)当0≤U<UL0,PH0≤P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7: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低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于偏高状态,即接近满功率状态;
8)当0≤U<UL0,PL0≤P<PH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8: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于偏低的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处较适宜状态;
9)当UL0≤U<UH0,PL0≤P<PH0时,判定电网工况处于区域9:该区域中储能系统的电压处较适宜状态,而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处较适宜状态,在该状态下,储能电站的调节裕度和调节状态也是最佳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储能出力的有功功率出力值Pbattery和无功功率出力值Qbattery的确定,具体为:
根据电池储能系统的自身荷电状态SOCbattery,判断储能的状态:
设定其控制策略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出力上下限,有功功率上限为Pmax、有功功率下限为Pmin;无功功率上限为Qmax、无功功率下限为Qmin,并对储能自身状态进行自恢复,利用PCS逆变器控制其充放电,以实现储能系统设备状态的最佳性能保持:
1)0≤SOCbattery<SOCmin,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该状态下储能系统电量不足,需充电动作补充电能;
2)SOCmin≤SOCbattery<SOCmax,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该状态下储能系统荷电量状态良好,可充可放;
3)SOCmax≤SOCbattery,储能系统处于状态3,该状态下储能系统电量富足,适宜进行放电动作;
其中,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限值包括如下几种情形并应满足如下条件:
Pbattery∈[Pmin,Pmax]
Qbattery∈[Qmin,Qmax]
Sbattery∈[Smin,Smax]
Sbattery 2=Pbattery 2+Qbattery 2,储能的有功无功出力始终满足:
其中,有功功率上限为Pmax、有功功率下限为Pmin;无功功率上限为Qmax、无功功率下限为Qmin;Sbattery为视在功率(KVA),视在功率上限为Smax、视在功率下限为Smin
情形1:最大限档:Pbattery=Smax,Qbattery=0;
情形2:次大限档:Pbattery=A*Pmax,Qbattery=B*Qmax
情形3:中间档:Pbattery=Pmax,Qbattery=Qmax
情形4:次小限档:Pbattery=B*Pmax,Qbattery=A*Qmax
情形5:最小限档:Pbattery=0,Qbattery=Smax
其中:A>1,B<1,Smax 2=A2*Pmax 2+B2*Qmax 2;A、B为根据电网运行状态确定的任意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有功-无功的出力过程,根据储能系统状态的判断结果,和储能出力的上下限值,切换储能的控制策略和生成各控制策略中储能的有功-无功功率指令:
1)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1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储能系统不动作;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电动作,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3,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中间档;
2)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2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无功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电,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2,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大限档;
3)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3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1,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最大限档;
4)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4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4,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小限档;
5)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5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2,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接近状态3;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3,储能系统无需动作;
6)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6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4,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小限档;
7)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7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无功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无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5,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最小限档;
8)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8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电,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2,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次大限档;
9)当电网状态处于区域9时:
①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1,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电,使荷电状态恢复至状态2;
②若储能系统处于状态2、3,可优先对储能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充放,该工况下控制策略适应情景3,设置储能出力的有功调节范围为中间档。
5.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储能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经储能PCS逆变器并网充放电,自主出力或吸收电网能量,实现储能接入变电站的有功-无功出力调节功能,起到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稳定性的目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由PCS逆变器控制经由断路器并入电网,控制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指令和充/放电指令,控制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以完成该调解过程。
CN202010070876.9A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244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0876.9A CN111244994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0876.9A CN111244994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4994A true CN111244994A (zh) 2020-06-05
CN111244994B CN111244994B (zh) 2021-10-08

Family

ID=70879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0876.9A Active CN111244994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49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3983A (zh) * 2020-12-15 2021-09-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牵引车调度方法及移动储能系统
CN113541171A (zh) * 2021-06-22 2021-10-2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规模化储能电站统一调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88900A1 (en) * 2011-10-10 2013-04-11 Jong-Ho Park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5656027A (zh) * 2016-01-19 2016-06-08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风储联合发电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电压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712012A (zh) * 2017-02-13 2017-05-24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大规模电动汽车并网充放电的集中控制方法
CN109768581A (zh) * 2018-12-28 2019-05-17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用于储能电站的电网调压与动态无功支撑控制方法
CN110190595A (zh) * 2019-05-15 2019-08-3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力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仿真与控制模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88900A1 (en) * 2011-10-10 2013-04-11 Jong-Ho Park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5656027A (zh) * 2016-01-19 2016-06-08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风储联合发电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电压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712012A (zh) * 2017-02-13 2017-05-24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大规模电动汽车并网充放电的集中控制方法
CN109768581A (zh) * 2018-12-28 2019-05-17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用于储能电站的电网调压与动态无功支撑控制方法
CN110190595A (zh) * 2019-05-15 2019-08-3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力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仿真与控制模型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金山 周泊宇 张艳 艾欣: ""考虑储能的地区电网有功和电压联合控制策略研究"", 《现代电力》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3983A (zh) * 2020-12-15 2021-09-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牵引车调度方法及移动储能系统
CN113541171A (zh) * 2021-06-22 2021-10-2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规模化储能电站统一调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541171B (zh) * 2021-06-22 2022-10-28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规模化储能电站统一调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4994B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3455B (zh) 一种离并网光伏储能逆变器功率控制方法
CN109301914B (zh) 一种具有soc优化的光伏微网储能控制方法
CN204089688U (zh) 一种独立式光伏发电铁路供电控制系统
CN107579698A (zh) 一种光伏电站储能方法
CN204669070U (zh) 风光油互补智能发电控制系统
CN204681125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05932704A (zh) 一种基于光伏直流侧储能的电网智能调控系统
CN108923446B (zh) 一种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中储能容量的配置方法
CN111244994B (zh) 一种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方法
CN105576685A (zh) 新能源微电网储能系统
CN106953356A (zh) 一种孤岛模式下的无储能风光柴互补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05896603A (zh) 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2838603A (zh) 一种风光储抽多源能源agc协调互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560533B (zh) 基于变化率控制储能电站平滑风光发电波动的方法及系统
Sun et al. A Hybrid renewable DC microgrid voltage control
CN110707747A (zh) 含煤改电设备的户用光伏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
CN113452044B (zh) 一种含氢与液态金属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的风力光伏电网调度方法
CN201708564U (zh) 基于最佳发电量匹配的离网型风光复合发电系统
CN109936151A (zh) 一种由微电网系统参与火电机组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法
CN116345629A (zh) 一种光伏储能设备的储能管理系统
CN110854878A (zh) 一种基于储能电池的光伏发电主动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6894253U (zh) 一种基于光伏直流侧储能的电网智能调控系统
CN115719973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电压综合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15149552A (zh) 一种交流耦合离网风电制氢系统控制方法
CN205017247U (zh) 一种光储联合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