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4875B - 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4875B
CN111244875B CN202010043969.2A CN202010043969A CN111244875B CN 111244875 B CN111244875 B CN 111244875B CN 202010043969 A CN202010043969 A CN 202010043969A CN 111244875 B CN111244875 B CN 111244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rod
resistor
rod
lightning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39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4875A (zh
Inventor
徐建
黄勇
易金桥
刘三军
孙先波
来国红
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to CN2020100439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4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4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4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4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4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3/00Installations of lightning conductors; Fastening thereof to supporting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02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H12/08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of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包括第一避雷针和与第一避雷针连接的泄流地网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避雷针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将安装座固定安装到通信铁塔上;避雷针防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防晃装置,设置在安装座上,且与第一避雷针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避雷针防护装置用于保护避雷针,如设置避雷针防晃装置,用于防止第一避雷针摇晃,避免第一避雷针摇晃影响避雷针的保护作用,提高现有通信铁塔用的避雷装置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铁塔由塔体、平台、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为避免通信铁塔遭受雷击,一般在通信铁塔上设置有避雷针。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现有通信铁塔使用避雷针通常无避雷针防护装置,如缺少避雷针防晃装置,存在避雷针摇晃影响避雷针的保护作用的风险,使得现有通信铁塔用的避雷装置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用以解决现有上述技术问题,以提高避雷装置的可靠性。
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包括第一避雷针和与第一避雷针连接的泄流地网装置,还包括:
安装座,所述第一避雷针安装在安装座上;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将安装座固定安装到通信铁塔上;
避雷针防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防晃装置,设置在安装座上,且与第一避雷针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连接所述固定装置,所述框架包括:
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第一安装环,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按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且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同心设置;
若干连接支架,所述若干连接支架沿第一安装环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支架与若干第一安装环均固定连接;
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框架顶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避雷针;
所述第一安装环沿其周向间隔设置若干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二避雷针。
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和若干连接支架连接成圆台状框架;
所述第一安装环上均连接有接地块,所述接地块与第二避雷针连接,所述接地块通过第一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所述接地块通过第二导线与通信铁塔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下端、且位于若干第一安装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直支撑杆,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下端设置固定块,所述通信铁塔顶端设有安装所述固定块的安装槽;
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中至少最下面的第一安装环周侧间隔设置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沿第一安装环径向设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纹通孔;
两个第一螺母,均螺纹连接在螺栓上,且两个螺栓分别位于第一安装环内外两侧;
锁紧板,固定连接在螺栓位于第一安装环内侧的一端;
防滑垫,固定连接在锁紧板远离螺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避雷针防晃装置包括:
第一竖直螺纹孔,设置在安装座顶端,所述第一避雷针底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螺纹孔内;
若干第一竖直支撑杆,呈圆形分布在安装座顶端,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底端与安装座顶端固定连接;
第二安装环,固定连接在若干第一竖直支撑杆顶端;
若干第三伸缩杆,呈圆形分布在第二安装环周侧,所述第三伸缩杆沿第二安装环径向设置,所述第三伸缩杆固定端与第二安装环固定连接、伸缩端朝向第二安装环圆心;
若干弧形夹持块,与若干第三伸缩杆一一对应设置,且固定连接在第三伸缩杆的伸缩端端头处,用于夹持锁紧第一避雷针侧壁。
优选的,还包括:
避雷针收纳装置,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电源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和远程监控终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避雷针收纳装置、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包括:气象信息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
所述气象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气象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判断通信铁塔所在地是否为雷雨天气,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避雷针收纳装置收纳或打开第一避雷针。
优选的,所述第一避雷针的接地端通过接地导线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报警器和计数器,所述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与第一避雷针连接;
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与所述接地导线连接;
第三电容,与所述电流互感器并联;
第二电阻,第一端连接电源,第二端与电流互感器靠近第一避雷针的一端连接;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第二端连接;
第一晶体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第二端连接,基极连接电源;
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与第三电阻第二端连接,输出端连接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
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避雷针外壁还通过绝缘件连接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第一避雷针通过放电电路连接;
所述放电电路包括:
第四晶体二极管,负极通过第三导线连接金属片,所述第四晶体二极管负极还通过第四导线连接第一避雷针尖端,所述第四导线上连接电流计;
第四电阻,一端与第四晶体二极管正极连接;
晶体闸流管,第一端与第四电阻另一端连接;
第二晶体二极管,负极与晶体闸流管第二端连接;
第五电阻,一端与第二晶体二极管正极连接;
第一电容,一端连接第四晶体二极管正极;
光耦开关,负极与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发射极与第五电阻另一端连接,正极与晶体闸流管第二端连接;
第六电阻,一端与光耦开关负极连接,另一端与光耦开关正极连接;
第一晶体二极管,正极与光耦开关正极连接,负极连接第一避雷针尖端;
第二电容,一端连接光耦开关正极,另一端连接第一避雷针尖端;
高频变压器,一输入端连接晶体闸流管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一避雷针尖端,一输出端连接第一避雷针接地端;
第三晶体二极管,正极连接高频变压器另一输出端,负极连接第一避雷针尖端。
优选的,所述避雷针收纳装置包括:
第一绝缘壳体,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顶端,所述第一绝缘壳体顶端设有第一开口;
水平通孔,设置在第一绝缘壳体一侧壁;
第一挡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通孔内;
第一电动伸缩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端与第一绝缘壳体靠近所述水平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伸缩端,所述连接块上端与所述第一挡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伸缩来驱动所述第一挡板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绝缘壳体,固定连接在第一绝缘壳体内部底端;
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在第二绝缘壳体内部底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
第一锥齿轮,固定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
两个轴承座,分别设置在第二绝缘壳体内侧上下内壁;
螺纹杆,竖直设置,所述螺纹杆与两个轴承座中轴承固定套接,所述螺纹杆上端贯穿第二绝缘壳体上端;
第二锥齿轮,固定套接在螺纹杆外壁,且位于第二绝缘壳体内,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
第一绝缘滑块,所述第一绝缘滑块上设置第二竖直螺纹孔,所述第二竖直螺纹孔套接在所述螺纹杆外壁、且位于第二绝缘壳体上端,所述第二竖直螺纹孔与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避雷针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滑块一侧;
限位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上部。
所述驱动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所述避雷针收纳装置还包括:
若干螺纹套筒,均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上端、位于螺纹杆远离第一避雷针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螺纹套筒位于第一挡板下方;
若干第二电动伸缩撑杆,与所述螺纹套筒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撑杆固定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筒内;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判断通信铁塔所在地是否为下雪天气,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撑杆伸长支撑所述第一挡板;
若干连接弹簧,竖直间隔设置在第一挡板上端;
第二挡板,固定连接在若干连接弹簧上端,所述第二挡板位于第一绝缘壳体内侧;
所述避雷针防晃装置包括:中空圆柱筒,固定连接在第二绝缘壳体上端,所述第一避雷针滑动套接在所述中空圆柱筒内,所述中空圆柱体靠近第一绝缘滑块的一侧设有供所述第一绝缘滑块滑动的第二开口;
所述中空圆柱体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滑槽,所述第一避雷针相对两侧对应设有第二绝缘滑块,所述第二绝缘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优选的,还包括:
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避雷针倾斜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器,所述第一避雷针倾斜信息包括:倾斜角度信息;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检测定位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和定位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远程监控终端;
所述远程监控终端接收所述倾斜角度信息,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判断第一避雷针的倾斜角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倾斜角度标准值,若是,则根据定位模块获取的定位信息,显示倾斜报警信息以及提示对应的避雷针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避雷针检测装置通过稳压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稳压电路包括:
第十电阻,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避雷针检测装置的第一电压端,所述避雷针检测装置的第一电压端通过第十一电容接地;
第一集成芯片,电源端连接电源,所述电源端通过第十电容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以及通过第九电阻连接电源以及通过第九电容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反馈端通过第八电容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的第二电压端,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的第二电压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
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通过信号调理电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
第四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以及通过第五电容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四电阻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解调单元输入端;
第四电容,一端连接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五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七电容与解调单元输出端连接以及通过第十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接地以及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输出端;
第三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与第五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可变电阻连接;
所述第一避雷针还连接有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第三晶体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避雷针,集电极连接电池正极;
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晶体三极管发射极;
第十九电阻,一端连接第三晶体三极管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第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第二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第一端还连接电源开关第一端,所述电源开关第一端连接电池负极,所述电源开关由控制器控制工作;
第二集成芯片,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电源端连接电源开关,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一振荡器引脚和第二振荡器引脚之间连接第二十一电阻;
第二晶体三极管,基极与第二集成芯片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喇叭一端,喇叭另一端连接电池正极,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电源开关。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避雷装置与通信铁塔的塔顶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避雷针防晃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二安装环、弧形夹持块、第三伸缩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框架连接第二避雷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固定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避雷针收纳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信号采集电路和放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稳压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第一避雷针;2、安装座;21、第一安装环;22、连接支架;23、第二避雷针;24、第二竖直支撑杆;25、固定块;26、安装板;3、固定装置;31、螺栓;32、第一螺母;33、锁紧板;4、避雷针防晃装置;41、第一竖直螺纹孔;42、第一竖直支撑杆;43、第二安装环;44、第三伸缩杆;45、弧形夹持块;46、中空圆柱体;47、第二绝缘滑块;5、避雷针收纳装置;51、第一绝缘壳体;52、第一挡板;53、连接块;54、第二绝缘壳体;55、驱动电机;56、第一锥齿轮;57、轴承座;58、螺纹杆;59、第二锥齿轮;510、第一绝缘滑块;511、限位螺母;512、第一电动伸缩杆;513、螺纹套筒;514、第二电动伸缩撑杆;515、连接弹簧;516、第二挡板;517、电机支架;6、通信铁塔;7、金属片;8、第三导线;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5、第十五电阻;R16、第十六电阻;R17、第十七电阻;R18、第十八电阻;R19、第十九电阻;R20、第二十电阻;R21、第二十一电阻;R22、可变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C10、第十电容;C11、第十一电容;Q1、第一晶体三极管;Q2、第二晶体三极管;Q3、第三晶体三极管;U1、第一运算放大器;U2、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U3、光耦开关;U4、晶体闸流管;U5、高频变压器;U6、电流计;U7、电流互感器;U8、第二运算放大器;U9、第三运算放大器;U10、第四运算放大器;U11、第五运算放大器;U12、电源开关;U13、喇叭;D1、第一晶体二极管;D2、第二晶体二极管;D3、第三晶体二极管;D4、第四晶体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第一避雷针1和与第一避雷针1连接的泄流地网装置(为现有泄流地网装置,其原理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还包括:
安装座2,所述第一避雷针1安装在安装座2上;上述第一避雷针为现有避雷针;
所述安装座2上设有固定装置3,用于将安装座2固定安装到通信铁塔6上;上述固定装置可采用现有避雷装置中连接通信铁塔的固定装置,优选的,可在塔顶设置螺纹孔,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板,采用螺栓和螺纹孔配合连接;
避雷针防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防晃装置4,设置在安装座2上,且与第一避雷针1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安装第一避雷针时,首先将第一避雷针安装在安装座上,然后通过固定装置将安装座固定安装到通信铁塔上(塔顶部);通过设置避雷针防护装置用于保护第一避雷针,如设置避雷针防晃装置,用于防止第一避雷针摇晃,避免第一避雷针摇晃影响避雷针的保护作用,提高现有通信铁塔用的避雷装置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5所示,所述安装座2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连接所述固定装置3,所述框架包括:
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第一安装环21,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21按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且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21同心设置;
若干连接支架22,所述若干连接支架22沿第一安装环21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支架22与若干第一安装环21均固定连接;
安装板26,固定连接在框架顶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避雷针1;优选的,所示安装板上可以设置若干开口,第一避雷针底部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和安装板对应设置螺纹孔,使用螺栓螺母通过所述螺纹孔将第一避雷针和安装板连接,所述开口用于手穿过在安装板背面连接螺母。优选的,上述第一安装环、安装板、连接支架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具有连接牢固的优点。
所述第一安装环21沿其周向间隔设置若干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二避雷针23。优选的,第二避雷针的体积小于第一避雷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上述框架结构安装时,可套在通信铁塔顶端,再通过固定装置3将框架固定连接在通信铁塔上,上述框架结构增大了安装座与铁塔的安装面积,便于安装座2与通信铁塔牢固连接,增加了本发明避雷装置的可靠性;
且第一安装环21沿其周向间隔设置若干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二避雷针23,可根据不同的通信铁塔的需要选择适当数量的第二避雷针,提高避雷效果,使得避雷装置可靠性得到提高,且能满足不同通信铁塔的使用需求,适应性较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4所示,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21和若干连接支架22连接成圆台状框架;
所述第一安装环21上均连接有接地块,所述接地块与第二避雷针23连接,所述接地块通过第一导线与接地装置(如可为所述泄流地网装置)连接,所述接地块通过第二导线与通信铁塔6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接地块,便于将第二避雷针接地,以及将通信铁塔上的电荷接地,以上对通信铁塔的保护效果更好,使得本发明可靠性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4所示,所述安装板26下端、且位于若干第一安装环21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直支撑杆24,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24下端设置固定块25,所述通信铁塔6顶端设有安装所述固定块25的安装槽;
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21中至少最下面的第一安装环21周侧间隔设置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沿第一安装环21径向设置;
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
螺栓31,所述螺栓31穿过所述螺纹通孔;
两个第一螺母32,均螺纹连接在螺栓31上,且两个螺栓31分别位于第一安装环21内外两侧;
锁紧板33,固定连接在螺栓31位于第一安装环21内侧的一端;
防滑垫,固定连接在锁紧板33远离螺栓31的一侧。优选的,第一安装环为圆环时,至少在一个第一安装环圆的四周顶点处各设置所述螺纹通孔,具有锁紧效果好的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设置上述第二支撑杆和固定块,加强了对安装板的支撑作用,避免安装板摇晃,从而避免用于安装板摇晃使得第一避雷针摇晃,提高本发明的可靠性;
上述固定装置将框架与通信铁塔锁紧时,提高转动螺栓使得防护贴紧密抵接在通信铁塔表面上,然后将螺母锁紧即可将框架与通信铁塔锁紧,且螺栓伸入第一安装环内侧的长度可调节,使得上述固定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铁塔,适应性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避雷针防晃装置4包括:
第一竖直螺纹孔41,设置在安装座2顶端,所述第一避雷针1底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螺纹孔41内;
若干第一竖直支撑杆42,呈圆形分布在安装座2顶端,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42底端与安装座2顶端固定连接;
第二安装环43,固定连接在若干第一竖直支撑杆42顶端;
若干第三伸缩杆44,呈圆形分布在第二安装环43周侧,所述第三伸缩杆44沿第二安装环43径向设置,所述第三伸缩杆44固定端与第二安装环43固定连接、伸缩端朝向第二安装环43圆心;第三伸缩杆可为手动或电动伸缩杆;
若干弧形夹持块45,与若干第三伸缩杆44一一对应设置,且固定连接在第三伸缩杆44的伸缩端端头处,用于夹持锁紧第一避雷针1侧壁。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持块可为弧形柱体,夹持效果更好。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设置第一竖直螺栓孔便于支撑第一避雷针底部,设置第一竖直支撑杆便于支撑第二安装环,需要锁紧第一避雷针时,通过使得第三伸缩杆伸长,使得弧形夹持块夹紧第一避雷针,再配合第一竖直螺纹孔,使得防止第一电动伸缩杆晃动,且该结构简单,夹紧方便,第一避雷针可拆卸,便于更换第一避雷针,使得本发明装置更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
避雷针收纳装置5,与所述安装座2连接;
电源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和远程监控终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避雷针收纳装置5、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包括:气象信息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优选的,气象获取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从网络服务器上获取气象中心发布的天气信息;也可在安装座上设置现有气象判断装置与气象信息获取模块连接;
所述气象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气象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判断通信铁塔6所在地是否为雷雨天气,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避雷针收纳装置5收纳或打开第一避雷针1。优选的,也可设置保护第二避雷针的避雷针收纳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定位模块用于本发明避雷装置(使用避雷装置的通信铁塔)定位,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气象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气象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判断通信铁塔6所在地是否为雷雨天气,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避雷针收纳装置5收纳或打开第一避雷针1,即雷雨天气时,控制模块控制避雷针收纳装置收纳第一避雷针,非雷雨天气时,控制模块控制避雷针收纳装置打开第一避雷针,以对通信铁塔进行避雷。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不需要避雷时,将第一避雷针收纳,保护第一避雷针,避免第一避雷针长时间暴露在外,影响其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避雷针的接地端通过接地导线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U2,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报警器和计数器,所述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U2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与第一避雷针连接;
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U7,与所述接地导线连接;优选的,电流互感器为空芯无铁芯的电流互感器。
第三电容C3,与所述电流互感器U7并联;
第二电阻R2,第一端连接电源,第二端与电流互感器靠近第一避雷针的一端连接;
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第二端连接;
第一晶体三极管Q1,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第二端连接,基极连接电源;
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第二端连接,输出端连接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U2;
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避雷针外壁还通过绝缘件连接金属片7,所述金属片7与第一避雷针通过放电电路连接;
所述放电电路包括:
第四晶体二极管D4,负极通过第三导线8连接金属片7,所述第四晶体二极管D4负极还通过第四导线连接第一避雷针尖端,所述第四导线上连接电流计U6;
第四电阻R4,一端与第四晶体二极管D4正极连接;
晶体闸流管U4,第一端与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
第二晶体二极管D2,负极与晶体闸流管U4第二端连接;
第五电阻R5,一端与第二晶体二极管D2正极连接;
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第四晶体二极管D4正极;
光耦开关,负极与第一电容C1另一端连接,发射极与第五电阻R5另一端连接,正极与晶体闸流管U4第二端连接;
第六电阻R6,一端与光耦开关负极连接,另一端与光耦开关正极连接;
第一晶体二极管D1,正极与光耦开关U3正极连接,负极连接第一避雷针尖端;
第二电容C2,一端(正极)连接光耦开关U3正极,另一端(负极)连接第一避雷针尖端;
高频变压器U5,一输入端连接晶体闸流管U4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一避雷针尖端,一输出端连接第一避雷针接地端;
第三晶体二极管D3,正极连接高频变压器U5另一输出端,负极连接第一避雷针尖端。优选的,上述电路也可在第二避雷针上设置。上述第一晶体二极管和第二晶体二极管为稳压管;优选的,上述放电电路可设置在第一避雷针内部,位于尖端和金属片7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U2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与第一避雷针连接,用于检测避雷针的电流值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预设有电流标准值,当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U2采集的电流大于电流标准值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且通过计数器计算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U2采集到电流的次数,可根据此判断避雷针被雷击中的次数,便于监控避雷针,便于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避雷针,以上提高了本发明的可靠性。
上述信号采集电路中通过在避雷针的接地导线上连接电流互感器,将第一避雷针被雷击引起的短时大幅值脉冲电流对雷击通过第三电容C3充电,并经过放电时间常数设定第二电阻R2放电检测,并经过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晶体三极管、第一电阻进行放大后输送给电流检测模块U2,实现快速响应转换和电流大小的,测量可靠,提高了本发明的可靠性;
上述放电电路能够实现主动放电,能够实现提前接闪,增加本发明第一避雷针保护范围,提高本发明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避雷针收纳装置5包括:
第一绝缘壳体51,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顶端,所述第一绝缘壳体51顶端设有第一开口;
水平通孔,设置在第一绝缘壳体51一侧壁;优选的,也可为倾斜通孔,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90度;
第一挡板52,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通孔内;
第一电动伸缩杆51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12固定端与第一绝缘壳体51靠近所述水平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连接块5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12伸缩端,所述连接块53上端与所述第一挡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12伸缩来驱动所述第一挡板52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一开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底端与第一绝缘壳体远离第一电动伸缩杆一侧壁底端齐平;
第二绝缘壳体54,固定连接在第一绝缘壳体51内部底端;
驱动电机55,通过电机支架517固定连接在第二绝缘壳体内部底端,所述驱动电机55的输出轴水平设置;
第一锥齿轮56,固定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55的输出轴;
两个轴承座57,分别设置在第二绝缘壳体54内侧上下内壁;
螺纹杆58,竖直设置,所述螺纹杆58与两个轴承座57中轴承固定套接,所述螺纹杆58上端贯穿第二绝缘壳体54上端;
第二锥齿轮59,固定套接在螺纹杆58外壁,且位于第二绝缘壳体54内,所述第一锥齿轮56和第二锥齿轮59啮合传动;
第一绝缘滑块510,所述第一绝缘滑块510上设置第二竖直螺纹孔,所述第二竖直螺纹孔套接在所述螺纹杆58外壁、且位于第二绝缘壳体54上端,所述第二竖直螺纹孔与螺纹杆58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避雷针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滑块510一侧;
限位螺母511,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58上部。
所述驱动电机55、第一电动伸缩杆51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需要收纳第一避雷针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驱动螺纹杆转动,第一绝缘滑块在螺纹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一避雷针向下移动,使得收纳进第一绝缘壳体,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伸长,带动第一挡板在水平通孔内滑动,使得第一挡板封闭第一绝缘壳体的第一开口,以达到保护第一避雷针的目的;
当需要使用第一避雷针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驱动螺纹杆转动,第一绝缘滑块在螺纹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一避雷针向上移动,使得第一避雷针尖端漏出所述第一开口,已达到避雷目的;
上述结构便于控制第一避雷针收纳,且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在第一绝缘壳体内,驱动电机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轴承座均设在第二绝缘壳体内,能够保护第一电动伸缩杆、驱动电机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轴承座,使得本发明收纳装置更可靠;且通过第一滑块在螺纹杆上下移动来带动第一避雷针上下移动,具有导向的作用,便于第一避雷针的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所述避雷针收纳装置5还包括:
若干螺纹套筒513,均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51上端、位于螺纹杆58远离第一避雷针1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螺纹套筒513位于第一挡板下方;
若干第二电动伸缩撑杆,与所述螺纹套筒51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撑杆固定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筒513内;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判断通信铁塔6所在地是否为下雪天气,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撑杆伸长支撑所述第一挡板;
若干连接弹簧515,竖直间隔设置在第一挡板52上端;
第二挡板516,固定连接在若干连接弹簧515上端,所述第二挡板516位于第一绝缘壳体51内侧;
所述避雷针防晃装置4包括:中空圆柱筒,固定连接在第二绝缘壳体54上端,所述第一避雷针1滑动套接在所述中空圆柱筒内,所述中空圆柱体46靠近第一绝缘滑块的一侧设有供所述第一绝缘滑块滑动的第二开口;
所述中空圆柱体46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滑槽,所述第一避雷针1相对两侧对应设有第二绝缘滑块47,所述第二绝缘滑块47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撑杆和螺纹套筒,在冬季可将第二电动伸缩撑杆连接在螺纹套筒内,当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判断通信铁塔6所在地是否为下雪天气,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撑杆伸长支撑所述第一挡板,使得第一挡板支撑可靠,避免损坏第一挡板,影响本发明的可靠性;
设置第二挡板和连接弹簧对雨雪具有缓冲作用,能够加强本发明第一避雷针的保护作用,通过本发明可靠性;
上述避雷针防晃装置结构简单,便于防晃,将防晃和收纳第一避雷针结合,提高本发明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避雷针倾斜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器,所述第一避雷针倾斜信息包括:倾斜角度信息;优选的,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可包括:方向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等。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检测定位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和定位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远程监控终端;
所述远程监控终端接收所述倾斜角度信息,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判断第一避雷针的倾斜角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倾斜角度标准值,若是,则根据定位模块获取的定位信息,显示倾斜报警信息以及提示对应的避雷针的地理位置信息;
如图8所示,所述避雷针检测装置通过稳压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稳压电路包括:
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避雷针检测装置的第一电压端,所述避雷针检测装置的第一电压端通过第十一电容C11接地;
第一集成芯片,电源端连接电源,所述电源端通过第十电容C10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以及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电源以及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反馈端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的第二电压端,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的第二电压端通过第六电容C6接地;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成芯片为稳压芯片;
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通过信号调理电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
第四运算放大器U10,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以及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10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10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四电阻R14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U10输出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10输出端连接解调单元输入端;优选的,上述解调单元用于解调、滤波和积分处理。
第四电容C4,一端连接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U10的输出端;
第五运算放大器U11,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七电容C7与解调单元输出端连接以及通过第十二电阻R12接地,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U11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接地以及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U11输出端;
第三运算放大器U9,同相输入端与第五运算放大器U11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接地,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U9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U9的输出端通过可变电阻R22连接;
所述第一避雷针还连接有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第三晶体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一避雷针,集电极连接电池正极;
第二运算放大器U8,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晶体三极管Q3发射极;
第十九电阻R19,一端连接第三晶体三极管Q3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第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第二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8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第一端还连接电源开关U12第一端,所述电源开关U12第一端连接电池负极,所述电源开关U12由控制器控制工作;
第二集成芯片,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电源端连接电源开关U12,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8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一振荡器引脚和第二振荡器引脚之间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优选的,所述第二芯片为声音集成芯片。
第二晶体三极管Q2,基极与第二集成芯片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喇叭U13一端,喇叭U13另一端连接电池正极,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电源开关U1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避雷针倾斜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器,第一避雷针倾斜信息包括:倾斜角度信息;定位模块用于检测定位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和定位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远程监控终端;远程监控终端接收所述倾斜角度信息,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判断第一避雷针的倾斜角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倾斜角度标准值,若是,则根据定位模块获取的定位信息,显示倾斜报警信息以及提示对应的避雷针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实现监测避雷针的倾斜角度,及时发现避雷针倾斜来采取相关措施,避免避雷针倾斜影响避雷针的避雷效果,且能够提示避雷针地理位置信息,便于同时监测多个区域的避雷针。
上述稳压电路通过稳压芯片稳压,通过滤波电容C10、C11滤波,实现对避雷针检测装置的可靠稳压作用,设置R10限流,且当电源关闭时第一集成芯片不工作,即便由于第二电压端的电压晚于第一电压端下电,产生较小电压差,该电压差通过第一电压端作用于第二集成芯片,电压差因不足以启动第一集成芯,使得稳压电路始终处于不工作状态,进而使得避雷针检测装置不会漏电。
上述信号调理电路通过U10、R11、R14、R15、C5实现高通滤波,然后传输给解调单元进行解调,然后通过R12、R16、R17、C7、U11实现低通滤波,再通过U9放大处理后发送给控制器,使得信号传输可靠,保证避雷针可靠工作。
第一避雷针上的电流正常时应该传输到大地,上述检测电路中,可由控制器控制开关每隔预设时长进行检测,将Q3基极与第一避雷针连接,当检测到第一避雷针有电流时,说明第一避雷针失效,由于电流使得Q2导通,R19上的电流通过U8放大,启动第二集成芯片,通过喇叭报警。以实现对避雷针的进一步检测,保证避雷针可靠工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包括第一避雷针(1)和与第一避雷针(1)连接的泄流地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座(2),所述第一避雷针(1)安装在安装座(2)上;
所述安装座(2)上设有固定装置(3),用于将安装座(2)固定安装到通信铁塔(6)上;
避雷针防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防晃装置(4),设置在安装座(2)上,且与第一避雷针(1)连接;
还包括:
避雷针收纳装置(5),与所述安装座(2)连接;
电源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和远程监控终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避雷针收纳装置(5)、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包括:气象信息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
所述气象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气象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判断通信铁塔(6)所在地是否为雷雨天气,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避雷针收纳装置(5)收纳或打开第一避雷针(1);
还包括:
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避雷针倾斜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器,所述第一避雷针倾斜信息包括:倾斜角度信息;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检测定位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模块将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和定位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远程监控终端;
所述远程监控终端接收所述倾斜角度信息,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判断第一避雷针的倾斜角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倾斜角度标准值,若是,则根据定位模块获取的定位信息,显示倾斜报警信息以及提示对应的避雷针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避雷针检测装置通过稳压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稳压电路包括:
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避雷针检测装置的第一电压端,所述避雷针检测装置的第一电压端通过第十一电容(C11)接地;
第一集成芯片,电源端连接电源,所述电源端通过第十电容(C10)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以及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电源以及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反馈端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的第二电压端,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的第二电压端通过第六电容(C6)接地;
所述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通过信号调理电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
第四运算放大器(U10),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以及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10)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10)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四电阻(R14)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U10)输出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10)输出端连接解调单元输入端;
第四电容(C4),一端连接避雷针倾斜检测装置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U10)的输出端;
第五运算放大器(U11),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七电容(C7)与解调单元输出端连接以及通过第十二电阻(R12)接地,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U11)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接地以及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U11)输出端;
第三运算放大器(U9),同相输入端与第五运算放大器(U11)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接地,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U9)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U9)的输出端通过可变电阻(R22)连接;
所述第一避雷针还连接有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第三晶体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一避雷针,集电极连接电池正极;
第二运算放大器(U8),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晶体三极管(Q3)发射极;
第十九电阻(R19),一端连接第三晶体三极管(Q3)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第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第二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8)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第一端还连接电源开关(U12)第一端,所述电源开关(U12)第一端连接电池负极,所述电源开关(U12)由控制器控制工作;
第二集成芯片,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电源端连接电源开关(U12),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8)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一振荡器引脚和第二振荡器引脚之间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
第二晶体三极管(Q2),基极与第二集成芯片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喇叭(U13)一端,喇叭(U13)另一端连接电池正极,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电源开关(U12);
所述避雷针收纳装置(5)包括:
第一绝缘壳体(51),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顶端,所述第一绝缘壳体(51)顶端设有第一开口;
水平通孔,设置在第一绝缘壳体(51)一侧壁;
第一挡板(52),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通孔内;
第一电动伸缩杆(51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12)固定端与第一绝缘壳体(51)靠近所述水平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连接块(5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12)伸缩端,所述连接块(53)上端与所述第一挡板(5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12)伸缩来驱动所述第一挡板(52)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绝缘壳体(54),固定连接在第一绝缘壳体(51)内部底端;
驱动电机(55),通过电机支架(517)固定连接在第二绝缘壳体(54)内部底端,所述驱动电机(55)的输出轴水平设置;
第一锥齿轮(56),固定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55)的输出轴;
两个轴承座(57),分别设置在第二绝缘壳体(54)内侧上下内壁;
螺纹杆(58),竖直设置,所述螺纹杆(58)与两个轴承座(57)中轴承固定套接,所述螺纹杆(58)上端贯穿第二绝缘壳体(54)上端;
第二锥齿轮(59),固定套接在螺纹杆(58)外壁,且位于第二绝缘壳体(54)内,所述第一锥齿轮(56)和第二锥齿轮(59)啮合传动;
第一绝缘滑块(510),所述第一绝缘滑块(510)上设置第二竖直螺纹孔,所述第二竖直螺纹孔套接在所述螺纹杆(58)外壁、且位于第二绝缘壳体(54)上端,所述第二竖直螺纹孔与螺纹杆(58)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避雷针(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滑块(510)一侧;
限位螺母(511),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58)上部;
所述驱动电机(55)、第一电动伸缩杆(51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所述避雷针收纳装置(5)还包括:
若干螺纹套筒(513),均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51)上端、位于螺纹杆(58)远离第一避雷针(1)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螺纹套筒(513)位于第一挡板下方;
若干第二电动伸缩撑杆(514),与所述螺纹套筒(51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撑杆(514)固定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筒(513)内;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判断通信铁塔(6)所在地是否为下雪天气,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撑杆(514)伸长支撑所述第一挡板(52);
若干连接弹簧(515),竖直间隔设置在第一挡板(52)上端;
第二挡板(516),固定连接在若干连接弹簧(515)上端,所述第二挡板(516)位于第一绝缘壳体(51)内侧;
所述避雷针防晃装置(4)包括:中空圆柱筒,固定连接在第二绝缘壳体(54)上端,所述第一避雷针(1)滑动套接在所述中空圆柱筒内,所述中空圆柱体(46)靠近第一绝缘滑块(510)的一侧设有供所述第一绝缘滑块(510)滑动的第二开口;
所述中空圆柱体(46)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滑槽,所述第一避雷针(1)相对两侧对应设有第二绝缘滑块(47),所述第二绝缘滑块(47)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2)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连接所述固定装置(3),所述框架包括:
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第一安装环(21),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21)按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且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21)同心设置;
若干连接支架(22),所述若干连接支架(22)沿第一安装环(21)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支架(22)与若干第一安装环(21)均固定连接;
安装板(26),固定连接在框架顶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避雷针(1);
所述第一安装环(21)沿其周向间隔设置若干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二避雷针(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21)和若干连接支架(22)连接成圆台状框架;
所述第一安装环(21)上均连接有接地块,所述接地块与第二避雷针(23)连接,所述接地块通过第一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所述接地块通过第二导线与通信铁塔(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26)下端、且位于若干第一安装环(21)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直支撑杆(24),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24)下端设置固定块(25),所述通信铁塔(6)顶端设有安装所述固定块(25)的安装槽;
若干所述第一安装环(21)中至少最下面的第一安装环(21)周侧间隔设置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沿第一安装环(21)径向设置;
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
螺栓(31),所述螺栓(31)穿过所述螺纹通孔;
两个第一螺母(32),均螺纹连接在螺栓(31)上,且两个螺栓(31)分别位于第一安装环(21)内外两侧;
锁紧板(33),固定连接在螺栓(31)位于第一安装环(21)内侧的一端;
防滑垫,固定连接在锁紧板(33)远离螺栓(3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防晃装置(4)包括:
第一竖直螺纹孔(41),设置在安装座(2)顶端,所述第一避雷针(1)底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螺纹孔(41)内;
若干第一竖直支撑杆(42),呈圆形分布在安装座(2)顶端,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42)底端与安装座(2)顶端固定连接;
第二安装环(43),固定连接在若干第一竖直支撑杆(42)顶端;
若干第三伸缩杆(44),呈圆形分布在第二安装环(43)周侧,所述第三伸缩杆(44)沿第二安装环(43)径向设置,所述第三伸缩杆(44)固定端与第二安装环(43)固定连接、伸缩端朝向第二安装环(43)圆心;
若干弧形夹持块(45),与若干第三伸缩杆(44)一一对应设置,且固定连接在第三伸缩杆(44)的伸缩端端头处,用于夹持锁紧第一避雷针(1)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避雷针(1)的接地端通过接地导线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U2),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报警器和计数器,所述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U2)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与第一避雷针(1)连接;
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U7),与所述接地导线连接;
第三电容(C3),与所述电流互感器(U7)并联;
第二电阻(R2),第一端连接电源,第二端与电流互感器(U7)靠近第一避雷针的一端连接;
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第二端连接;
第一晶体三极管(Q1),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第二端连接,基极连接电源;
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第二端连接,输出端连接避雷针电流检测模块(U2);
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避雷针(1)外壁还通过绝缘件连接金属片(7),所述金属片(7)与第一避雷针(1)通过放电电路连接;
所述放电电路包括:
第四晶体二极管(D4),负极通过第三导线(8)连接金属片(7),所述第四晶体二极管(D4)负极还通过第四导线连接第一避雷针(1)尖端,所述第四导线上连接电流计(U6);
第四电阻(R4),一端与第四晶体二极管(D4)正极连接;
晶体闸流管(U4),第一端与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
第二晶体二极管(D2),负极与晶体闸流管(U4)第二端连接;
第五电阻(R5),一端与第二晶体二极管(D2)正极连接;
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第四晶体二极管(D4)正极;
光耦开关(U3),负极与第一电容(C1)另一端连接,发射极与第五电阻(R5)另一端连接,正极与晶体闸流管(U4)第二端连接;
第六电阻(R6),一端与光耦开关(U3)负极连接,另一端与光耦开关(U3)正极连接;
第一晶体二极管(D1),正极与光耦开关(U3)正极连接,负极连接第一避雷针(1)尖端;
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光耦开关(U3)正极,另一端连接第一避雷针(1)尖端;
高频变压器(U5),一输入端连接晶体闸流管(U4)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一避雷针(1)尖端,一输出端连接第一避雷针(1)接地端;
第三晶体二极管(D3),正极连接高频变压器(U5)另一输出端,负极连接第一避雷针(1)尖端。
CN202010043969.2A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 Active CN111244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969.2A CN111244875B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969.2A CN111244875B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4875A CN111244875A (zh) 2020-06-05
CN111244875B true CN111244875B (zh) 2021-08-10

Family

ID=7087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3969.2A Active CN111244875B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48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7801B (zh) * 2020-08-24 2024-02-06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10kV架空线路便携式绝缘跨越架
CN112490997A (zh) * 2020-12-16 2021-03-12 南京克晟圣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避雷针的防断裂装置
CN113690831B (zh) * 2021-08-31 2022-09-06 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托什干河水电分公司 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避雷塔结构
CN114825245B (zh) * 2022-06-20 2023-11-0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荣成市供电公司 一种10kV配电线路耐张杆大跨度避雷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0922A (ja) * 2002-10-17 2004-05-13 Sankosha Corp 避雷針接地装置
CN202150634U (zh) * 2011-04-12 2012-02-22 何锡华 主动式提前预放电避雷针
CN203205705U (zh) * 2013-04-23 2013-09-18 国家电网公司 鼓型铁塔防绕击雷避雷针
CN204424686U (zh) * 2015-03-20 2015-06-24 青岛宏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避雷针铁塔
CN105305361A (zh) * 2015-11-13 2016-02-0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一种防止避雷针倒塌的固定结构及其固定方法
CN206646904U (zh) * 2017-04-11 2017-11-17 云南睿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通讯基站铁塔
CN206711352U (zh) * 2017-04-28 2017-12-05 马涛 一种避雷器失效报警装置
CN107588755A (zh) * 2017-09-20 2018-01-16 宁波永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技术的变电站避雷针倾斜监测装置
CN109088321A (zh) * 2018-08-30 2018-12-25 吴波挺 一种安全可靠的断续式脉冲电晕放电避雷针装置
CN209247867U (zh) * 2018-12-05 2019-08-13 佛山凯源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雷击电流的快速精确测量转换装置
CN209344515U (zh) * 2019-03-21 2019-09-03 吉林省德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铁塔用避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654B (zh) * 2010-04-26 2011-12-07 重庆大学 自供能雷电流检测系统
CN207847225U (zh) * 2018-01-31 2018-09-11 昆明市明利丰通信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通信铁塔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0922A (ja) * 2002-10-17 2004-05-13 Sankosha Corp 避雷針接地装置
CN202150634U (zh) * 2011-04-12 2012-02-22 何锡华 主动式提前预放电避雷针
CN203205705U (zh) * 2013-04-23 2013-09-18 国家电网公司 鼓型铁塔防绕击雷避雷针
CN204424686U (zh) * 2015-03-20 2015-06-24 青岛宏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避雷针铁塔
CN105305361A (zh) * 2015-11-13 2016-02-0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一种防止避雷针倒塌的固定结构及其固定方法
CN206646904U (zh) * 2017-04-11 2017-11-17 云南睿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通讯基站铁塔
CN206711352U (zh) * 2017-04-28 2017-12-05 马涛 一种避雷器失效报警装置
CN107588755A (zh) * 2017-09-20 2018-01-16 宁波永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技术的变电站避雷针倾斜监测装置
CN109088321A (zh) * 2018-08-30 2018-12-25 吴波挺 一种安全可靠的断续式脉冲电晕放电避雷针装置
CN209247867U (zh) * 2018-12-05 2019-08-13 佛山凯源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雷击电流的快速精确测量转换装置
CN209344515U (zh) * 2019-03-21 2019-09-03 吉林省德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铁塔用避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4875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4875B (zh) 一种通信铁塔用的新型避雷装置
CN110850185B (zh) 一种基于输电线路的雷电预报方法
KR101066080B1 (ko) 이동식 낙뢰보호 시스템
CN107218570A (zh) 一种防盗led智慧路灯
CN107393258A (zh) 一种基坑沉降自动报警装置
CN110940382A (zh)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
CN203590886U (zh) 一种输电线路用多功能驱鸟器
CN107904600B (zh) 一种埋地金属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与阳极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0712623U (zh) 一种设有伸缩机构的交通用抓拍装置
CN206158310U (zh) 一种具备防雷功能的电线杆
CN216621223U (zh) 地下水遥测站立杆装置
CN211181030U (zh) 一种道路工程监测报警装置
CN211234549U (zh) 渗滤液流量与污染物智能探测装置
CN211553683U (zh) 一种移动式的太阳能环境监测装置
CN208847214U (zh) 一种野外环境监测仪
CN215064749U (zh) 一种水库库岸边坡预警平台建设监测装置
CN211291724U (zh) 自带报警功能的噪音检测设备
CN211478284U (zh) 远程在线环保数据采集系统
CN206503421U (zh) 一种防盗的高强度通讯铁塔
CN111736232A (zh) 电力通信光缆防外破告警装置及方法
CN213015754U (zh) 一种具有防水定位功能的电子围栏设备
CN214500714U (zh) 一种安防视频监控设备
CN219349757U (zh) 一种电缆防破坏警示监控装置
CN220289596U (zh) 一种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监测装置
CN219799806U (zh) 一种具备保护功能的水浸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