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2445A - 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2445A
CN111242445A CN202010011095.2A CN202010011095A CN111242445A CN 111242445 A CN111242445 A CN 111242445A CN 202010011095 A CN202010011095 A CN 202010011095A CN 111242445 A CN111242445 A CN 111242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module
testing
configuration
produc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10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2445B (zh
Inventor
蔡东楷
王忠亮
唐晓扬
李维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lc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lc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lc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lc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10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2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2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2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2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2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时,读取与所述配置指令对应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并基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所述生产线进行配置;调用经配置的所述生产线中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测试模块,并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本方案将不同测试模块配置为不同生产线,以对不同产品进行测试;通过各测试模块间的组合来提高生产线的复用率,避免了针对各类产品均设置各自的生产线并升级,节省了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越多越多的产品通过生产线来实现流水化生产。而为了确保所生产产品各项功能的正常实现,对产品的各项功能均需要进行测试,经测试无误后才可流向市场,供用户使用。
当前对于产品流向市场前的测试,主要通过设置用于测试的生产线来实现,在生产的产品种类多的情况下,需要针对各类产品均设置各自的生产线。此外,当产品升级时,相应的还需要对用于该产品测试的生产线进行升级。因此,该针对各产品设置生产线进行测试的方式,对人力物力的耗费较大,且各生产线之间的复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产品测试的生产线的复用率低,且耗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所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时,读取与所述配置指令对应的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并基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所述生产线进行配置;
调用经配置的所述生产线中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测试模块,并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的步骤包括:
调用预设脚本框架,将所述配置参数中的类型参数、与所述类型参数分别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传输到所述预设脚本框架,生成脚本文件;
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生成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生成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各类测试模块、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和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
根据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对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模块标识进行排列,生成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并将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的模式标识添加到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
优选地,所述调用经配置的所述生产线中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测试模块,并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的排列顺序,逐一调用所述生产线中与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
根据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在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的模式标识,激活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直到所述测试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均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优选地,所述激活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包括:
根据与所述工作模式对应的运行逻辑和时序,控制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分批读取输入激励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激励数据输出到与所述产品对应的被测模块单元,以基于所述被测模块单元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分批读取所述被测模块单元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所生成的输出数据,并将所述输出数据与所述被测模块单元的标准输出数据比较,生成测试结果并存储。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输出数据与所述被测模块单元的标准输出数据比较,生成测试结果并存储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测试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均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并生成测试结果后,根据所述排列顺序,将各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为测试报告;
检测所述测试报告中是否存在异常测试结论;
若存在所述异常测试结论,则输出测试失败的提示信息;
若不存在所述异常测试结论,则输出测试成功的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检测到达预设周期时,计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故障率;
判断所述故障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预设周期内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应的异常次数;
根据各所述异常次数的分布趋势,确定各所述测试模块中的异常模块,并基于所述异常模块输出优化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时,读取与所述配置指令对应的配置参数的步骤之前包括:
当侦测到测试启动指令时,判断与所述启动指令对应的用户账户是否具有配置权限;
若具有配置权限,则启动模块配置界面,以基于所述模块配置界面发起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所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总线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以用于以实现如上所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
本实施例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表征具有通过配置生产线来对产品进行测试的需求时,对该配置指令所对应携带的配置参数进行读取;再依据配置参数所表征的配置方式,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并通过模块执行列表所对应的各测试模块来实现生产线的配置;进而调用经配置的生产线中与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各测试模块,来对产品进行测试。以此实现将不同测试模块配置为不同生产线,以对不同产品进行测试;通过各测试模块间的组合来提高生产线的复用率,避免了针对各类产品均设置各自的生产线并升级,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时,读取与所述配置指令对应的配置参数;
本发明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应用于生产线的控制终端,适用于通过控制终端来配置各种形式的生产线,以对需要测试的不同产品进行测试。其中控制终端可以是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等固定终端,也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对此不作限制。需要测试的产品则是经由生产流水线生产而来的各种类型的产品,可以是电视、微波炉、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也可以是焊接机、点胶机等工业设备。本实施例优选以焊接机为例进行说明,即通过配置生产线来对经生产流水线生产的焊接机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生产线其实质为经配置对所生产产品进行检测的测试线,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模块;依据产品所需要测试功能的不同,通过预先由脚本开发的软件模块配置不同检测工序,各个检测工序的工作流程控制逻辑,以及各个检测工序的输入激励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以对产品全面测试。如产品所需要测试的功能为连通性检测和电压检测,则需要通过连通性检测模块和电压检测模块来分别配置连通性检测工序和电压检测工序;该连通性检测模块和电压检测模块的检测顺序,以及两者的输入激励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
可理解地,各检测工序要实现对产品各项功能的检测,需要在与各检测工序对应的工位上设置用于检测的硬件设备。一个检测工序对应一个工位,且各工位上的硬件设备可通过软件上的测试模块来控制启动与否。如用于某一类型产品的所有测试功能的检测工序包括Q、W、E、R、T、Y,则针对该6项检测工序设置6个工位;若对于该产品类型下的某一型号产品,所需要的检测工序为W和T,则可通过启用与检测工序W和T对应的测试模块,通过两者测试模块的启用来控制与检测工序W和T对应工位的硬件设备的启动,而禁止其他检测工序对应工位的硬件设备启动。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终端来配置生产线,其实质为对软件上用于实现各检测工序工作的测试模块进行配置;通过将配置的各个测试模块所对应检测工序的工位,形成为生产线,来实现对不同类型产品依据配置以不同的生产线进行测试。
进一步地,控制终端包含有液晶显示屏或者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显示装置,用于对产品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的测试模块均在显示装置的显示界面上展示。用户依据产品所需要测试的功能,从显示的各测试模块中选择与该功能对应的测试模块后发起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其中选择的内容除了选择所需要的测试模块之外,还选择所需要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及其工作顺序,以在所需要的测试模块中包含有多重工作模式时,从其中选择所需求的工作模式,以及设定该测试模块与其他所选择测试模块之间的测试顺序。将该所选择的测试模块,及其工作模式和工作顺序作为配置参数,和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一并发送到控制终端。
更进一步地,为了确保生产线配置的安全性,设置有在配置之前进行身份验证的机制。具体地,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时,读取与配置指令对应的配置参数的步骤之前包括:
步骤a,当侦测到测试启动指令时,判断与所述启动指令对应的用户账户是否具有配置权限;
步骤b,若具有配置权限,则启动模块配置界面,以基于所述模块配置界面发起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
进一步地,当具有对产品进行测试需求时,用户在控制终端的显示装置上通过注册的账号进行登录操作,并在登录成功后发起启动指令。控制终端在侦测到该启动指令后,先对发起该启动指令的用户账户中的权限标识进行获取,并判断该权限标识和预先设置用于表征具有配置权限的预设配置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说明该用户账户具有配置权限,从而启动模块配置界面。该模块配置界面中显示有可支持配置的用于实现各个测试功能的测试模块,以便于用户从显示的各个测试模块中选择所需求的测试模块。
反之,若权限标识和预设配置标识不一致,则说明用户账户不具有配置权限,此时显示装置的显示界面仅停留在登录后的界面,而不启动模块配置界面。登录后的界面中设置有配置权限申请的虚拟按键,对于不具有配置权限,但确实需要配置的用户,可通过触发该虚拟按键来申请临时配置权限。配置权限申请对接具有权限配置的管理人员,当用户触发配置权限申请的虚拟按键后,提示用户上传证明文件,并在接收到证明文件后,将该证明文件传输到具有权限配置的管理人员的邮箱或者即时通信软件账号中,以便于权限配置的管理人员依据该证明文件为用户分配临时配置权限,实现用户配置生产线,对不同产品进行测试的需求,以在满足配置的同时确保安全性。
其中,临时配置权限可以依频次的方式存在也可以以日期的方式存在,若可使用5次或者一个月,当超过使用频次或者日期,则不能再对生产线进行配置。同时,还可设置黑名单,在用户上传证明文件后,从证明文件中读取用户信息,并判断该用户信息是否存在于黑名单中。若存在于黑名单中,则直接拒绝配置权限的申请;若不存在于黑名单中,才将证明文件传输到具有权限配置的管理人员的邮箱或者即时通信软件账号中,以进一步确保配置的安全性。
更进一步地,在用户具有配置权限,并在模块配置界面发起对生产线配置的配置指令到控制终端后,控制终端对该配置指令进行接收,并对其中携带的表征配置需求的配置参数进行读取,以便于依据该配置参数对生产线进行配置,满足用户的配置需求。
步骤S20,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并基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所述生产线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因配置参数中包含有所选择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从而在读取到配置参数后,依据其中各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即可对各测试模块按照顺序排列,生成表征各测试模块执行先后顺序的模块执行列表。其中模块执行列表其实质为一种数据结构,可通过程序脚本转换的方式,先将配置参数生成为脚本文件,再转换为该模块执行列表的数据结构。通过模块执行列表来对生产线进行配置,控制生产线上与模块执行列表中各测试模块对应检测工序的工位,按照工作顺序启动;实现按照配置的测试模块,以配置的工作顺序和工作模式,对产品进行测试。
步骤S30,调用经配置的所述生产线中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测试模块,并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更进一步地,在生成表征对产品测试所需要使用的测试模块,及其工作模式和工作顺序的模块执行列表,并基于该模块执行列表对生产线进行配置后,在测试过程中,即可依据模块执行列表,对经配置的生产线中与其对应的测试模块依据工作顺序的前后关系进行调用。即对于工作顺序表征需要在前测试的测试模块先调用,而对于工作顺序表征在后测试的测试模块后调用,并依据各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启动各自对应检测工序的工位上的硬件设备对产品进行测试,满足用户对产品测试在工作顺序上和工作模式上的需求。
此后,若具有针对其他产品或同一产品升级后进行测试的需求,只需要重新发起配置指令,并依据该配置指令中的配置参数,确定新的模块执行列表,即可配置得到新的生产线;进而从新的生产线中调用与新的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测试模块,来实现对其他产品或同一产品升级后进行测试,通过配置来实现对不同产品的不同测试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配置生产流水线的方式来实现不同产品的生产,具体方式和上述配置用于产品测试的生产线的方式类似。即将用于生产流水线或生产线上用于生产或测试的各个检测工序的功能部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当生产或测试的产品或型号改变时,只需要按照新产品的要求,重新调配或者更换生产流水线或生产线上相应的功能部件,控制中心读取经配置生成的新脚本文件转换即可得到模块执行列表,进而完成对流水线的升级改造。相对于传统的常规生产流水线或生产线存在功能固定化、单一化问题,一条生产流水线或生产线只能针对一种产品或产品的一种型号进行设计制造,如果需要生产或测试新产品或产品新型号,则必须对旧线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进行较大规模的升级改造才能满足要求。本实施例中控制中心主软件模块不需要变更,生产流水线或生产线上的硬件主体设备也不需要变更,只需要调换或者变更其中经模块化的功能部件单元,并根据新产品的要求生成新的文本型脚本文件,即可完成新生产流水线或生产线的配置以及控制逻辑的升级改造,大大节省了升级的成本和开发周期。
本实施例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表征具有通过配置生产线来对产品进行测试的需求时,对该配置指令所对应携带的配置参数进行读取;再依据配置参数所表征的配置方式,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并通过模块执行列表所对应的各测试模块来实现生产线的配置;进而调用经配置的生产线中与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各测试模块,来对产品进行测试。以此实现将不同测试模块配置为不同生产线,以对不同产品进行测试;通过各测试模块间的组合来提高生产线的复用率,避免了针对各类产品均设置各自的生产线并升级,节省了人力物力。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基于本发明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调用预设脚本框架,将所述配置参数中的类型参数、与所述类型参数分别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传输到所述预设脚本框架,生成脚本文件;
步骤S22,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生成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
本实施例在依据配置参数确定模块执行列表的过程中,先将配置参数转换为脚本文件,再对脚本文件进行解析,以此来得到模块执行列表。具体地,预先设置有用于生成脚本文件的预设脚本框架,且该预设脚本框架中对于表征所选择测试模块、及其工作模式和模式顺序的代码,用代码变量表示。当具有生成模块执行列表的需求时,对预设脚本框架进行调用,并将配置参数中表征所选择测试模块的模块类型作为配置参数中的类型参数,与所选择测试模块对应的工作模式和工作顺序,即为与类型参数分别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将该类型参数及其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分别传输到预设脚本框架中,对各自的代码变量进行替换,生成为脚本文件。此后对该所生成的脚本文件进行解析,即可得到用于生产线配置的,以及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预设脚本框架中用代码变量Mi、Ni和Ki分别表征类型参数、与类型参数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若参数配置中的类型参数包含有2类,即用户选择了两类测试模块;其中第一类测试模块的类型参数为f1、且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分别为f2和f3,第二类测试模块的类型参数为g1,且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分别为g2和g3。在调用预设脚本框架后,先将与第一类测试模块对应的f1、f2和f3传输到预设脚本框架中,i的取值为1,使得M1、N1和K1分别为f1、f2和f3;再将与第二类测试模块对应的g1、g2和g3传输到预设脚本框架中,i的取值为2,使得M1、N1和K1分别为g1、g2和g3;在配置参数中与各类测试模块相关的参数均替换到预设脚本框架后之后,则可生成脚本文件。进而通过对该脚本文件的解析,即可得到用于生产线配置的,以及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
其中,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生成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的步骤包括:
步骤S221,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各类测试模块、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和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
步骤S222,根据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对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模块标识进行排列,生成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并将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的模式标识添加到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
进一步地,调用预先设置的词法分析器,对脚本文件进行词法分析。其中词法分析器以人类语言单词集合为基础,结合网络上随机采集的大数据脚本文件进行预先训练所生成。在词法分析时,对脚本文件进行分词处理,得到多个字符串,并对各字符串对应的数据、关键字以及逻辑结构等添加标签。
更进一步地,调用预先设置的语法分析器,对脚本文件经分词并添加标签后的字符串进行语法分析。语法分析时先判断脚本文件的语法结构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便利经词法分析器所添加的各个标签,依据语法描述,生成对应于各关键字的逻辑结构的树形结构。树形结构的树节点里包含有字符串中数据所表征配置参数中的类型参数、以及与类型参数分别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遍历该树形结构,即可得到该类信息。其中各类型参数用于表征经配置的生产线上对产品进行测试的各类测试模块,与各类型参数分别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即为各类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和各类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
可理解地,各类测试模块以模块标识进行区分,在经遍历树形结构,得到生产线上对产品进行测试的各类测试模块、各类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和各类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后,依据各类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即可对表征各类测试模块的模块标识进行排列,生成为模块执行列表,实现将配置参数转换模块执行列表的数据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模块执行列表中各测试模块以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在生成模块执行列表后,还将用户对各类测试模块所设定工作模式的模式标识添加到模块执行列表中,以便于控制终端在调用经配置的生产线中的各类测试模块时,依据所调用测试模块添加的模式标识,确定其工作模式,并以该工作模式启动,调用与测试模块对应检测工序的工位上的硬件设备对产品进行测试。具体地,调用经配置的生产线中与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测试模块,并基于各测试模块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根据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的排列顺序,逐一调用所述生产线中与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
步骤S32,根据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在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的模式标识,激活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直到所述测试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均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更进一步地,控制终端在依据模块执行列表对经配置的生产线中的测试模块进行调用,并基于调用的测试模块对产品进行测试时,先依据模块执行列表中各模块标识的排列顺序,逐一查找各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以对产品进行测试。测试时先对该查找的测试模块进行调用,以启动生产线中与测试模块对应检测工序的工位上的硬件设备。同时从模块执行列表中读取该测试模块的模式标识,并对测试模块以模式标识对应的工作模式进行激活,以使启动的硬件设备按照该工作模式下的输入激励数据对产品进行测试。在将当前查找到的测试模块对产品测试完成后,再查找下一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对产品进行测试,直到模块执行列表中各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均经查找并对产品进行了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经配置的每条生产线都是由控制终端、被测模块单元和多个功能不一的测试模块单元组成,以实现不同功能的测试。各个测试模块单元的工作模式由输入激励数据组、测试模块的运行逻辑、被测试模块单元相应的输出数据组三个部分决定。控制终端对脚本文件进行解析所生成的模块执行中包含生产线的运行逻辑,各个测试模块单元对应的输入激励数据组、测试模块单元运行逻辑、被测试模块的标准输出数据组;其中生产线的运行逻辑包括表征生产线上各被测模块单元运行时间先后的运行时序,测试模块单元运行逻辑包括表征数据激励数据组中各数据输入时间先后的测试时序。
将当前调用的测试模块所在测试模块单元的工作模式,作为该当前调用的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在激活工作模式进行测试时,由控制终端根据与工作模式对应的运行逻辑和时序,控制当前调用的测试模块从输入激励数据组中分批读取输入激励数据,其中所分批次依据产品所测试功能不同而预先设定。再将读取的输入激励数据传输到被测模块单元,该被测模块单元对应产品测试所在测工序的硬件设备,在被测模块单元对产品进行测试。按照输入激励数据的分批顺序,分批读取经测试生成的输出数据,并将其和被测模块单元的标准输出数据比较,生成测试结果和输入激励数据一并存储,以便后续查看当前调用的测试模块的测试结果及其生成依据。
本实施例通过将经配置的包括类型参数、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的配置参数先生成为脚本文件,以由生成该脚本文件的类型参数、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分别来表征当前产品测试所需要的模块类型,各模块之间控制逻辑、输入激励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工作流程;再将脚本文件转换为模块执行列表,通过模块执行列表所表征经配置的各测试模块以配置的工作模式和工作顺序对产品进行测试,实现了依据不同的产品测试需求对生产线进行配置,在满足测试需求的同时提高了生产线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输出数据与所述被测模块单元的标准输出数据比较,生成测试结果并存储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c,在所述测试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均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并生成测试结果后,根据所述排列顺序,将各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为测试报告;
步骤d,检测所述测试报告中是否存在异常测试结论;
步骤e,若存在所述异常测试结论,则输出测试失败的提示信息;
步骤f,若不存在所述异常测试结论,则输出测试成功的提示信息。
可理解地,在将输出数据与被测模块单元的标准输出数据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一旦当控制终端检测到输出数据时,则查找被测模块单元的标准输出数据,并在输出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对比,判断两者之间是否一致,根据两者的一致性来生成对产品进行测试得到的测试结果。当经对比确定输出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之间不一致,则说明输出数据有误,所生成的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反之,当经输出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之间一致,则说明输出数据正确,所生成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输出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之间的一致性,依据测试功能的不同而设定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对于是否型的结果,判断标准具有唯一性;当输出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完全一样时,才判定两者一致。如连通性测试,预设结果为连通,则只有测试结果也是连通,才可判定两者一致。对于数值型的结果,判断标准具有区间浮动性;当输出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不完全一样,在一定的范围区间浮动,可判定两者一致。如电压测试,预设结果为220V,输出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之间的差值在正负10以内浮动,仍可认为两者一致。
进一步地,测试执行列表中所涉及到的测试模块类型众多,各个测试模块均会对产品进行测试,生成输出数据,并与各自对应的标准输出数据进行对比,生成各自的测试结果。在各个测试模块均对产品进行了测试,并生成测试结果后,可按照各测试模块在测试执行列表中的排列顺序,对各测试结果进行整合,生成为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整体性测试报告。
更进一步地,各测试结果均在测试报告中呈现,且对于输出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不一致,所生成的测试失败的测试结论,在测试报告中以异常测试结论的形式存在;对于输出数据和标准输出数据一致,所生成的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在测试报告中以正常测试结论的形式存在。为了确定产品测试的整体性结论,对测试报告进行检测,确定其中是否存在异常性测试结论。若存在异常性测试结论,则说明所测试的产品整体上存在问题;将生成该异常性测试结论的测试模块添加到测试失败的提示信息中并输出,以便于依据提示信息对产品经测试失败的功能进行检测。反之,若不存在异常性测试结论,则说明所测试的产品整体上完好,不存在问题;在输出测试成功的提示信息后,完成对产品的测试。
本实施例通过将各测试模块的输出数据均生成为测试结果,并由各测试结果来生成整体上的测试报告,以便于通过测试报告确定产品整体上是否完好。当产品整体上有问题时,则可通过各个测试结论来快速确定引起问题的功能,进而实现快速对产品的问题点进行定位检测。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基于本发明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40,当检测到达预设周期时,计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故障率;
步骤S50,判断所述故障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预设周期内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应的异常次数;
步骤S60,根据各所述异常次数的分布趋势,确定各所述测试模块中的异常模块,并基于所述异常模块输出优化提示信息。
可理解地,随着生产线的使用,其硬件设备可能出现故障,本实施例设置有通过产品测试的故障率来预估硬件设备故障的可能性的机制。具体地,预先依据需求设置预设周期,如一年、半年;每当检测到达该预设周期,则对在该预设周期内测试的产品的故障率进行计算。统计在预设周期内所测试产品的总数量,以及测试失败的产品数量,在产品数量和总数量之间做比值,比值的结果即为预设周期内的故障率。
进一步地,预先设置有表征故障率高低的预设阈值,将经计算的故障率和预设阈值对比,判断故障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故障率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故障率较高;反之,若故障率不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故障率较低。当经对比判定故障率高,说明产品经测试未通过的次数高时,未通过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产品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用于测试的硬件设备的问题。为了确定未通过的原因,在经判定故障率大于预设阈值后,对预设周期内各测试模块对产品进行测试所出现测试失败的失败次数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作为各测试模块的异常次数。
可理解地,对于产品本身问题所引起的故障率高,在测试模块上不具有规律性,一个产品可能在一个测试模块的测试过程中测试失败,另一个产品则在另一个测试模块的测试过程中测试失败,虽然整体上都是导致故障率升高,但是各测试模块的异常次数不一样,测试失败的情况相对分散于各个测试模块。对于用于测试的硬件设备问题,则在测试模块上具有规律性,多个产品在同一个测试模块的测试过程中测试失败,在整体上导致故障率升高的同时,该测试模块的异常次数也高,测试失败的情况相对集中于该测试模块。从而在得到各测试模块的异常次数后,可依据异常次数的分布趋势,来推测各测试模块中可能存在异常的异常模块。即若分布趋势相对分散,则判定产品本身的问题,可输出对产品生产的流程进行优化的提示信息;若分布趋势相对集中,则将集中的测试模块确定为异常模块。其中测试模块的异常性其实质为测试模块对应检测工序的工位上的硬件设备的故障,通过推测确定各测试模块中的异常模块,并将异常模块的模块信息添加到优化提示信息中输出,以提醒对与异常模块对应检测工序的工位上的硬件设备进行优化。
本实施例通过计算预设周期内的故障率,并在故障率高时,通过各测试模块的异常次数,来推测引起故障率高的原因,并输出优化提示信息,以避免因外界引起产品测试的不准确性,提高测试的准确率。
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可以是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 ),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便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
如图4所示,该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5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该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网络接口、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宽带)模块等等。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以及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以及其它软件和/或程序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存储器1005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中其它硬件和软件之间通信。
在图4所示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中,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时,读取与所述配置指令对应的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并基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所述生产线进行配置;
调用经配置的所述生产线中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测试模块,并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的步骤包括:
调用预设脚本框架,将所述配置参数中的类型参数、与所述类型参数分别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传输到所述预设脚本框架,生成脚本文件;
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生成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生成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各类测试模块、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和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
根据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对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模块标识进行排列,生成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并将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的模式标识添加到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经配置的所述生产线中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测试模块,并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的排列顺序,逐一调用所述生产线中与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
根据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在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的模式标识,激活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直到所述测试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均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激活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包括:
根据与所述工作模式对应的运行逻辑和时序,控制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分批读取输入激励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激励数据输出到与所述产品对应的被测模块单元,以基于所述被测模块单元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分批读取所述被测模块单元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所生成的输出数据,并将所述输出数据与所述被测模块单元的标准输出数据比较,生成测试结果并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输出数据与所述被测模块单元的标准输出数据比较,生成测试结果并存储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测试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均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并生成测试结果后,根据所述排列顺序,将各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为测试报告;
检测所述测试报告中是否存在异常测试结论;
若存在所述异常测试结论,则输出测试失败的提示信息;
若不存在所述异常测试结论,则输出测试成功的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达预设周期时,计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故障率;
判断所述故障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预设周期内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应的异常次数;
根据各所述异常次数的分布趋势,确定各所述测试模块中的异常模块,并基于所述异常模块输出优化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时,读取与所述配置指令对应的配置参数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当侦测到测试启动指令时,判断与所述启动指令对应的用户账户是否具有配置权限;
若具有配置权限,则启动模块配置界面,以基于所述模块配置界面发起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可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上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各实施例中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可读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时,读取与所述配置指令对应的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并基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所述生产线进行配置;
调用经配置的所述生产线中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测试模块,并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的步骤包括:
调用预设脚本框架,将所述配置参数中的类型参数、与所述类型参数分别对应的工作参数和顺序参数,传输到所述预设脚本框架,生成脚本文件;
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生成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生成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模块执行列表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确定对产品进行测试的各类测试模块、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和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
根据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顺序,对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模块标识进行排列,生成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并将各类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的模式标识添加到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经配置的所述生产线中与所述模块执行列表对应的测试模块,并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的排列顺序,逐一调用所述生产线中与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
根据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在所述模块执行列表中的模式标识,激活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直到所述测试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均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的工作模式,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包括:
根据与所述工作模式对应的运行逻辑和时序,控制当前调用的所述测试模块分批读取输入激励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激励数据输出到与所述产品对应的被测模块单元,以基于所述被测模块单元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
分批读取所述被测模块单元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所生成的输出数据,并将所述输出数据与所述被测模块单元的标准输出数据比较,生成测试结果并存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输出数据与所述被测模块单元的标准输出数据比较,生成测试结果并存储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测试执行列表中各所述模块标识对应的测试模块均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并生成测试结果后,根据所述排列顺序,将各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为测试报告;
检测所述测试报告中是否存在异常测试结论;
若存在所述异常测试结论,则输出测试失败的提示信息;
若不存在所述异常测试结论,则输出测试成功的提示信息。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检测到达预设周期时,计算对所述产品进行测试的故障率;
判断所述故障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预设周期内与各所述测试模块对应的异常次数;
根据各所述异常次数的分布趋势,确定各所述测试模块中的异常模块,并基于所述异常模块输出优化提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时,读取与所述配置指令对应的配置参数的步骤之前包括:
当侦测到测试启动指令时,判断与所述启动指令对应的用户账户是否具有配置权限;
若具有配置权限,则启动模块配置界面,以基于所述模块配置界面发起对生产线的配置指令。
9.一种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总线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所述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11095.2A 2020-01-06 2020-01-06 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42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1095.2A CN111242445B (zh) 2020-01-06 2020-01-06 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1095.2A CN111242445B (zh) 2020-01-06 2020-01-06 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2445A true CN111242445A (zh) 2020-06-05
CN111242445B CN111242445B (zh) 2023-08-04

Family

ID=70874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1095.2A Active CN111242445B (zh) 2020-01-06 2020-01-06 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244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8487A (zh) * 2021-04-25 2021-08-24 蒲惠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制造执行进程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3377433A (zh) * 2021-05-27 2021-09-10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半导体工艺的执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6561A1 (en) * 2010-11-08 2012-05-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rogram tes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testing a program, and program testing program
CN105738723A (zh) * 2016-01-29 2016-07-06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一种产线自动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
CN108399082A (zh) * 2017-02-08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持续集成流水线的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09783350A (zh) * 2018-12-13 2019-05-21 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40206A (zh) * 2018-12-26 2019-06-04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39557A (zh) * 2019-01-14 2019-06-0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系统、方法及测试平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6561A1 (en) * 2010-11-08 2012-05-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rogram tes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testing a program, and program testing program
CN105738723A (zh) * 2016-01-29 2016-07-06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一种产线自动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
CN108399082A (zh) * 2017-02-08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持续集成流水线的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09783350A (zh) * 2018-12-13 2019-05-21 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40206A (zh) * 2018-12-26 2019-06-04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39557A (zh) * 2019-01-14 2019-06-0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系统、方法及测试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8487A (zh) * 2021-04-25 2021-08-24 蒲惠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制造执行进程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3298487B (zh) * 2021-04-25 2023-03-24 蒲惠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制造执行进程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3377433A (zh) * 2021-05-27 2021-09-10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半导体工艺的执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2445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0973B (zh) 基于仿真的设备测试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08297B (zh) 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14313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20297367A1 (en) Testing an application
CN109726100A (zh) 应用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87364B (zh) 任务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93812B (zh) 配网测试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处理器及主控设备
CN108628748B (zh) 自动化测试管理方法和自动化测试管理系统
CN111124919A (zh) 一种用户界面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302722B (zh) Cts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9902017A (zh) 一种基于RobotFramework测试Dubbo接口的方法及终端
CN110058998B (zh) 软件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090751B (zh) 一种在Android系统上获取root权限的方法
CN111522738A (zh) 微服务系统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242445B (zh) 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0269A (zh) 一种接口测试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74587A (zh) 空闲洗衣机信息的显示方法及装置、洗衣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647471A (zh) 接口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8469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software test reports
CN112269746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371994B (zh)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动态移动app测试方法
CN114328240A (zh) 电子设备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88420A (zh) 应用升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93188A (zh) 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31522A (zh) 一种低代码对象存储网关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