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5701B - 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5701B
CN111235701B CN202010087444.9A CN202010087444A CN111235701B CN 111235701 B CN111235701 B CN 111235701B CN 202010087444 A CN202010087444 A CN 202010087444A CN 111235701 B CN111235701 B CN 111235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elding
cut
plate
main body
polyester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74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35701A (zh
Inventor
刘坤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Fulinhua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ylight Think Tank Culture Communication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ylight Think Tank Culture Communication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ylight Think Tank Culture Communication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74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5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5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5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35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5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00Severing continuous filaments or long fibres, e.g. sta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驱动箱、进料板、输送轮、彻切装置、出料板。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防缠机构设有的惯断组件,对涤纶纤维在进行切断的同时,在护条的配合作用下,对涤纶纤维做固定作用,以避免涤纶纤维在切断后其因两边拉力不一样,而导致切断口出有撕拉的现象,同时在加热的作用下,其切断口做勾丝的收边出现,避免使得两涤纶纤维分离时因该勾丝导致出现破坏,本发明利用设有的清除机构,对切刀表面所切除后残留的勾丝做进一步的剐蹭脱落处理,同时在气流的吸附作用下,做集中的收集处理,以避免勾丝再次与切刀表面做纠缠,导致且切断效果较差。

Description

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纤维加工设备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穿着审美的提高,以及其市场上种类的繁多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服装材料的选用尤为看重,其中涤纶纤维在服装上的应用尤为广泛,故而在对其进行加工切断处理时,通常采用切断设备进行处理,但目前现有的设备具有以下缺陷:
因涤纶纤维在经由设备输送至切断机内部进行切断后,其因分割后的涤纶纤维二则所受到的拉力不同,易导致涤纶纤维在该力的作用下,其切断口处有拉丝的现象产生,从而使得涤纶纤维相互间因拉丝的作用,局部涤纶纤维呈抽丝现象。
因涤纶纤维切断后其会使得切刀表面残留有涤纶纤维杂质,进而使得切刀在进行二次切断时,因该残留的杂质而导致涤纶纤维切断口处出现有间断式的切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因涤纶纤维在经由设备输送至切断机内部进行切断后,其因分割后的涤纶纤维二则所受到的拉力不同,易导致涤纶纤维在该力的作用下,其切断口处有拉丝的现象产生,从而使得涤纶纤维相互间因拉丝的作用,局部涤纶纤维呈抽丝现象,因涤纶纤维切断后其会使得切刀表面残留有涤纶纤维杂质,进而使得切刀在进行二次切断时,因该残留的杂质而导致涤纶纤维切断口处出现有间断式的切口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驱动箱、进料板、输送轮、彻切装置、出料板,所述驱动箱设于设备主体前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进料板安装于设备主体前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输送轮设于进料板上表面且位于设备主体前方,所述彻切装置安装于设备主体内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料板安装于设备主体后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彻切装置包括旋转轴、防缠机构、扣框、清除机构,所述防缠机构与旋转轴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扣框设于防缠机构正上方,所述清除机构设于扣框内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缠机构包括内套环、外环、分腔、活动杆、惯断组件,所述内套环与旋转轴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外环设于内套环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分腔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外环内侧,所述分腔与外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杆共设有四根且分别设于分腔内侧并与内套环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惯断组件共设有四个且分别与活动杆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内套环为不规则结构且其内部设有六颗实心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惯断组件包括活动板、切刀、护条,所述切刀共设有七根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活动板外表面,所述切刀与活动板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护条共设有八条且与切刀呈错开式安装,有利于避免出现有切断后的两涤纶纤维间存在有勾丝拉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活动板内部设有加热棒且与切刀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涤纶纤维切断处做有效的勾刺切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清除机构包括弧槽、流通孔、蹭除组件,所述流通孔共设有九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弧槽内侧壁,所述流通孔与弧槽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所述蹭除组件与流通孔相对应安装且位于弧槽内侧壁,有利于实现对涤纶纤维做相互间的彻底切断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弧槽内部设有吸附气流并与蹭除组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蹭除组件包括扣合框、糙板,所述糙板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安装于扣合框左右两侧,所述糙板与扣合框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惯断组件表面残留有的涤纶纤维做剐蹭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扣合框表面为网状结构,有利于实现对经由糙板剐蹭下的涤纶纤维做吸附处理。
发明有益效果
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防缠机构设有的惯断组件,对涤纶纤维在进行切断的同时,在护条的配合作用下,对涤纶纤维做固定作用,以避免涤纶纤维在切断后其因两边拉力不一样,而导致切断口出有撕拉的现象,同时在加热的作用下,其切断口做勾丝的收边出现,避免使得两涤纶纤维分离时因该勾丝导致出现破坏。
本发明利用设有的清除机构,对切刀表面所切除后残留的勾丝做进一步的剐蹭脱落处理,同时在气流的吸附作用下,做集中的收集处理,以避免勾丝再次与切刀表面做纠缠,导致且切断效果较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彻切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缠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惯断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清除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蹭除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设备主体-1、驱动箱-2、进料板-3、输送轮-4、彻切装置-5、出料板-6、旋转轴-5a、防缠机构-5b、扣框-5c、清除机构-5d、内套环-5b1、外环-5b2、分腔-5b3、活动杆-5b4、惯断组件-5b5、实心球-g、活动板-5b51、切刀-5b52、护条-5b53、弧槽-5d1、流通孔-5d2、蹭除组件-5d3、扣合框-5d31、糙板-5d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驱动箱2、进料板3、输送轮4、彻切装置5、出料板6,所述驱动箱2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进料板3安装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输送轮4设于进料板3上表面且位于设备主体1前方,所述彻切装置5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料板6安装于设备主体1后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彻切装置5包括旋转轴5a、防缠机构5b、扣框5c、清除机构5d,所述防缠机构5b与旋转轴5a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扣框5c设于防缠机构5b正上方,所述清除机构5d设于扣框5c内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防缠机构5b包括内套环5b1、外环5b2、分腔5b3、活动杆5b4、惯断组件5b5,所述内套环5b1与旋转轴5a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外环5b2设于内套环5b1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分腔5b3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外环5b2内侧,所述分腔5b3与外环5b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杆5b4共设有四根且分别设于分腔5b3内侧并与内套环5b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惯断组件5b5共设有四个且分别与活动杆5b4通过电焊相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内套环5b1为不规则结构且其内部设有六颗实心球g。
如图4所示,所述惯断组件5b5包括活动板5b51、切刀5b52、护条5b53,所述切刀5b52共设有七根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活动板5b51外表面,所述切刀5b52与活动板5b51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护条5b53共设有八条且与切刀5b52呈错开式安装,有利于避免出现有切断后的两涤纶纤维间存在有勾丝拉扯。
如图4所示,所述活动板5b51内部设有加热棒且与切刀5b52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涤纶纤维切断处做有效的勾刺切断。
综上所述,通过设有的防缠机构5b对涤纶纤维做彻底的切断,以避免切割后的涤纶纤维相互间出现有勾丝的纠缠现象。
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在进行使用时,因涤纶纤维在经由设备输送至切断机内部进行切断后,其因分割后的涤纶纤维二则所受到的拉力不同,易导致涤纶纤维在该力的作用下,其切断口处有拉丝的现象产生,从而使得涤纶纤维相互间因拉丝的作用,局部涤纶纤维呈抽丝现象。
故而利用设有的内套环5b1在旋转轴5a的配动作用下做旋转运动,使得内套环5b1内部设有的实心球g在旋转作用下集中的向下移动,从而对活动杆5b4具有向下的作用力,使得惯断组件5b5在活动杆5b4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向涤纶纤维表面做靠近贴合,护条5b53与切刀5b52均与涤纶纤维相接触,涤纶纤维在5b53的压实作用下做固定作用,并在切刀5b52与活动板5b51的配合作用下,其表面温度较高,在对涤纶纤维做切断的同时,其切断口具有很好的加热收边处理,以避免其出现有不必要的勾丝,使得涤纶纤维出现有抽丝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因涤纶纤维在经由设备输送至切断机内部进行切断后,其因分割后的涤纶纤维二则所受到的拉力不同,易导致涤纶纤维在该力的作用下,其切断口处有拉丝的现象产生,从而使得涤纶纤维相互间因拉丝的作用,局部涤纶纤维呈抽丝现象,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利用防缠机构设有的惯断组件,对涤纶纤维在进行切断的同时,在护条的配合作用下,对涤纶纤维做固定作用,以避免涤纶纤维在切断后其因两边拉力不一样,而导致切断口出有撕拉的现象,同时在加热的作用下,其切断口做勾丝的收边出现,避免使得两涤纶纤维分离时因该勾丝导致出现破坏。
第二实施例:
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驱动箱2、进料板3、输送轮4、彻切装置5、出料板6,所述驱动箱2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进料板3安装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输送轮4设于进料板3上表面且位于设备主体1前方,所述彻切装置5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料板6安装于设备主体1后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彻切装置5包括旋转轴5a、防缠机构5b、扣框5c、清除机构5d,所述防缠机构5b与旋转轴5a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扣框5c设于防缠机构5b正上方,所述清除机构5d设于扣框5c内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清除机构5d包括弧槽5d1、流通孔5d2、蹭除组件5d3,所述流通孔5d2共设有九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弧槽5d1内侧壁,所述流通孔5d2与弧槽5d1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所述蹭除组件5d3与流通孔5d2相对应安装且位于弧槽5d1内侧壁,有利于实现对涤纶纤维做相互间的彻底切断处理。
如图5所示,所述弧槽5d1内部设有吸附气流并与蹭除组件5d3相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蹭除组件5d3包括扣合框5d31、糙板5d32,所述糙板5d32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安装于扣合框5d31左右两侧,所述糙板5d32与扣合框5d31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惯断组件5b5表面残留有的涤纶纤维做剐蹭处理。
如图6所示,所述扣合框5d31表面为网状结构,有利于实现对经由糙板5d32剐蹭下的涤纶纤维做吸附处理。
综上所述,通过设有的蹭除组件5d3与弧槽5d1的配合,对蹭除组件5d3表面因切断后所残留有的涤纶纤维勾丝做进一步的剐蹭处理,以避免其表面附着有大量的勾丝,导致二次切断效果不理想。
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在进行使用时,因涤纶纤维切断后其会使得切刀表面残留有涤纶纤维杂质,进而使得切刀在进行二次切断时,因该残留的杂质而导致涤纶纤维切断口处出现有间断式的切口。
故而利用设有的清除机构5d,弧槽5d1内部气流呈吸附状且通过流通孔5d2与蹭除组件5d3贯穿相连接,使得刀片在与蹭除组件5d3相接触时,利用蹭除组件5d3左右两侧表面设有的糙板5d32,对刀片表面残留有的涤纶纤维杂质做碰触式的剐蹭处理,从而将刀片表面的残留物做脱落处理,与此同时,并在扣合框5d31表面呈网状结构的作用下,将脱落物做集中的收集处理。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因涤纶纤维切断后其会使得切刀表面残留有涤纶纤维杂质,进而使得切刀在进行二次切断时,因该残留的杂质而导致涤纶纤维切断口处出现有间断式的切口,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利用设有的清除机构,对切刀表面所切除后残留的勾丝做进一步的剐蹭脱落处理,同时在气流的吸附作用下,做集中的收集处理,以避免勾丝再次与切刀表面做纠缠,导致且切断效果较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2)

1.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驱动箱(2)、进料板(3)、输送轮(4)、彻切装置(5)、出料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2)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进料板(3)安装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输送轮(4)设于进料板(3)上表面且位于设备主体(1)前方,所述彻切装置(5)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料板(6)安装于设备主体(1)后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彻切装置(5)包括旋转轴(5a)、防缠机构(5b)、扣框(5c)、清除机构(5d),所述防缠机构(5b)与旋转轴(5a)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扣框(5c)设于防缠机构(5b)正上方,所述清除机构(5d)设于扣框(5c)内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防缠机构(5b)包括内套环(5b1)、外环(5b2)、分腔(5b3)、活动杆(5b4)、惯断组件(5b5),所述内套环(5b1)与旋转轴(5a)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外环(5b2)设于内套环(5b1)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分腔(5b3)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外环(5b2)内侧,所述分腔(5b3)与外环(5b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杆(5b4)共设有四根且分别设于分腔(5b3)内侧并与内套环(5b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惯断组件(5b5)共设有四个且分别与活动杆(5b4)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内套环(5b1)为不规则结构且其内部设有六颗实心球(g);
所述惯断组件(5b5)包括活动板(5b51)、切刀(5b52)、护条(5b53),所述切刀(5b52)共设有七根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活动板(5b51)外表面,所述切刀(5b52)与活动板(5b51)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护条(5b53)共设有八条且与切刀(5b52)呈错开式安装,所述护条(5b53)与活动板(5b51)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活动板(5b51)内部设有加热棒且与切刀(5b52)相连接;
所述清除机构(5d)包括弧槽(5d1)、流通孔(5d2)、蹭除组件(5d3),所述流通孔(5d2)共设有九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弧槽(5d1)内侧壁,所述流通孔(5d2)与弧槽(5d1)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所述蹭除组件(5d3)与流通孔(5d2)相对应安装且位于弧槽(5d1)内侧壁,所述弧槽(5d1)内部设有吸附气流并与蹭除组件(5d3)相连接;
所述蹭除组件(5d3)包括扣合框(5d31)、糙板(5d32),所述糙板(5d32)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安装于扣合框(5d31)左右两侧,所述糙板(5d32)与扣合框(5d31)通过电焊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框(5d31)表面为网状结构。
CN202010087444.9A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 Active CN111235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7444.9A CN111235701B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7444.9A CN111235701B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5701A CN111235701A (zh) 2020-06-05
CN111235701B true CN111235701B (zh) 2021-04-23

Family

ID=70873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7444.9A Active CN111235701B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570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8235B2 (ja) * 1989-07-31 1994-11-09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繊維束切断装置
NL1021659C1 (nl) * 2002-10-15 2002-11-25 Willem Frans Van Der Mast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snijden van vezels en sturen van het proces en/of voorgaande processtappen.
JP2009114612A (ja) * 2007-10-16 2009-05-28 Toray Ind Inc チョップド繊維束および成形材料の製造方法、成形材料、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
CN107263587A (zh) * 2017-08-17 2017-10-20 蒋春源 一种化纤涤纶的生产设备
CN207672175U (zh) * 2017-11-10 2018-07-31 长兴县澳兴服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纤废丝切闸机
CN108724278A (zh) * 2018-06-25 2018-11-02 浙江国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切制盘状蛇类的截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5701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5859B (zh) 一种废旧棉纺织品再生混纺纱线的方法
CN111235701B (zh) 一种涤纶纤维加工用切断机
CN109457300A (zh) 一种基于切叶蚁上颚仿生的香蕉纤维提取装置
CN216891366U (zh) 一种环保再生纤维布料回收利用加工碎料装置
CN111108922A (zh) 一种多功能揉丝机
CN215405012U (zh) 一种利用回收聚酯纺制阻燃短纤维用废料处理装置
CN2435409Y (zh) 立式罗布麻剥皮机
CN209770698U (zh) 一种新型医用纱布成型机
CN210304996U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废弃布料的切碎装置
CN210470713U (zh) 双保护脱茧机
CN220406360U (zh) 纺织品震动除废料装置
CN209408555U (zh) 一种自动剪粉机
CN205347655U (zh) 一种全自动切绵机用切棉滚筒
CN2425927Y (zh) 轧花机
CN212152870U (zh) 一种纺织品上下面刮板式高效清洁装置
CN218059337U (zh) 一种清花机尘棒维护装置
CN210886348U (zh) 一种开棉机用除渣装置
CN205329233U (zh) 一种全自动切绵机
CN220597971U (zh) 一种纺织生产毛边清理装置
CN212421548U (zh) 一种n95和kn95口罩双刀双鼻梁高速竖切打片机
CN214782429U (zh) 一种织布机的废边输送装置
CN113102661A (zh) 一种建筑领域用切割设备
CN214529519U (zh) 一种自动剪线装置
JP2002069818A (ja) 紡績針(丸針)を用いた不織布の開繊装置
CN211005748U (zh) 一种挂花自动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9

Address after: 215500 No. 1, Xian Shi Road, Changsh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Skylight think tank culture communication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No.1, Tongji North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Liu Kunl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7

Address after: 441700 Guche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Fulinhua Text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No. 1, Xian Shi Road, Changsh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kylight think tank culture communication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