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5669A -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5669A
CN111235669A CN202010263371.4A CN202010263371A CN111235669A CN 111235669 A CN111235669 A CN 111235669A CN 202010263371 A CN202010263371 A CN 202010263371A CN 111235669 A CN111235669 A CN 111235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self
modified
cleaning function
spi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33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望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anku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anku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anku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anku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33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56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5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5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4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5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with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in the side chai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4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4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mers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4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5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unsaturated 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树脂材料60~80份、半导体材料5~10份、陶瓷材料1~5份、润滑材料15~30份、抗菌剂0.5~1份、分散剂5~10份,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润滑材料混合均匀后与树脂材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形成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润滑材料均匀吸附在树脂表面的混合状态;将混合状态的物质、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螺杆挤压机中,经融合均匀溶解后挤出、冷却得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通过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润滑材料对树脂材料的超疏水改性,改变纺丝材料的表面接触角,使其具备自清洁功能,具有良好的防尘性和抑菌性。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合成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背景技术
润湿性是一种常见的界面现象,通常把水在在固体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的表面称为自清洁表面,自然界中存在自清洁物质如荷叶等,经研究发现是由于固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共同决定的。
目前科技的发展,在纺织品与服装及包装领域,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天然纤维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合成纤维在全球纤维消费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同时,对于纤维的自清洁性能属于人们对材料评判的一种前提条件。目前针对纺丝材料的自清洁研究有多种方向,主要分为模板法、溶胶-凝胶法、层层自组装费、物理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等。
现有专利CN201510170955.6公开一种自清洁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产品及用途,主要针对自清洁膜材料的静电纺丝技术进行研究,提高了产品的疏水性能和机械强度。
现有专利CN201910573835.9公开一种光催化自清洁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合成介孔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纳米材料处理面料,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自清洁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通过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润滑材料对树脂材料的超疏水改性,改变纺丝材料的表面接触角,使其具备自清洁功能,具有良好的防尘性。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树脂材料60~80份、半导体材料5~10份、陶瓷材料1~5份、润滑材料15~30份、抗菌剂0.5~1份、分散剂5~10份,
所述树脂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氯乙烯、ABS树脂、酚醛树脂、EVA中的一种;
所述半导体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陶瓷材料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滑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
所述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丙二醇、丁二醇、对丙二甲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重量比为5~10:1~5:1~5:1~5。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材料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混合物,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重量比为1~5:1~5:1~5。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石墨烯中的一种。优选为纳米二氧化硅或石墨烯。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的粒径为20~80 nm,所述润滑材料的粒径为50~100 nm。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聚乙二醇200的混合物,三聚磷酸钠/聚乙二醇200的混合物中二者的质量比为1:20~50。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丙二醇/丁二醇/对丙二醇的混合物;丙二醇/丁二醇/对丙二醇的混合物中三者的质量比为1~5:1~5:1~5。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与水的接触角小于5°。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A)取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润滑材料混合均匀后与树脂材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形成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润滑材料均匀吸附在树脂表面的混合状态;
步骤B)将步骤A)混合状态的物质、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螺杆挤压机中,经融合均匀溶解后挤出、冷却得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半导体材料的溶胶制备:取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半导体材料的溶胶;
步骤2)陶瓷材料混合物的制备:取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陶瓷材料混合物;
步骤3)改性物质的制备:取润滑材料、半导体材料的溶胶、陶瓷材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再将树脂材料加入,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形成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
步骤4)将步骤3)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螺杆挤压机中,经熔融均匀后挤出得到纺丝材料粗品;
步骤5)纺丝材料粗品冷却后进行一级和二级拉伸,拉伸后的单丝卷绕收丝,得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材料的溶胶还可以用如下方法制备:取氯化钛、氯化铜、氯化锡、氯化锰分别溶于蒸馏水中,然后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调pH至7~8;上述溶液混合后过滤,将所得物质在超声作用下用硝酸调节pH至6,于30~60℃加热回流,得到半导体材料的溶胶;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30~40:1,螺杆转速为150~250 r/min,螺杆温度为200~300 ℃。
进一步地,所述纺丝材料粗品冷却前的温度为275~290℃。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采用鼓风机或液体冷却,温度为常温,冷却长度为2~8m。优选地,所述液体为水。优选常温温度为0~40℃。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和二级拉伸的温度为200~300℃。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和二级拉伸总拉伸倍率为2~6倍。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半导体材料的溶胶、陶瓷材料混合物、润滑材料、树脂材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使得材料表面得到改性,对于树脂材料本身具有的性能没有得到改变,因此树脂材料本身具有的力学性能不会发生改变,后续制备的纺丝具有自清洁性能。
半导体材料颗粒细小均匀,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具有闪锌矿的结构,可以产生大量自由基电子和自由基,能起到自清洁作用,也可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能高效去除污染;陶瓷材料的加入能够加强纺丝表面的耐磨性能,有效改善摩擦磨损性能,降低摩擦系统的磨损率;润滑材料本身具有的极性基团,与半导体材料和陶瓷材料表面的基团结合,能够起到很好的融合作用,利于在树脂材料表面附着改性。抗菌剂的加入,使得制备的纺丝具有自抑菌性能。本发明制备的经改性的纺丝的结构饱满细密,层次均匀,具有超亲水性,水与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小于5°,具有自清洁功能、抑菌性、耐久性、耐摩擦和快干性,污染物和灰尘能够自动脱落或被降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实施例1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ABS树脂80份、半导体材料10份、陶瓷材料1份、纳米二氧化硅30份、纳米银0.5份、分散剂10份;
所述半导体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重量比为5:5:1:5;
所述陶瓷材料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混合物,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重量比为1:5:1;
所述分散剂为质量比为1:20的三聚磷酸钠/聚乙二醇200。
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半导体材料的溶胶制备:取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半导体材料的溶胶;
步骤2)陶瓷材料混合物的制备:取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陶瓷材料混合物;
步骤3)改性物质的制备:取润滑材料、半导体材料的溶胶、陶瓷材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再将树脂材料加入,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形成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
步骤4)将步骤3)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螺杆挤压机中,经熔融均匀后挤出得到纺丝材料粗品;所述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螺杆转速为100r/min,螺杆温度为300℃,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纺丝;冷却采用鼓风机冷却,温度为常温状态,冷却长度为8m,冷却后的单丝进行一级和二级拉伸,温度为300℃,总拉伸倍率为2~3倍,拉伸后的单丝卷绕收丝。
制备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为4.89°,大肠杆菌抗菌率99.9%,金色葡萄球菌99.8%,防污性5级。
实施例2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树脂材料60份、半导体材料10份、陶瓷材料1份、润滑材料30份、纳米银0.5份、分散剂10份;
所述树脂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所述半导体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重量比为10:1:5:1;
所述陶瓷材料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混合物,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重量比为5:1:5;
所述润滑材料为石墨烯;
所述分散剂为质量比为1:50三聚磷酸钠/聚乙二醇200的混合物。
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半导体材料的溶胶制备:取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半导体材料的溶胶;
步骤2)陶瓷材料混合物的制备:取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陶瓷材料混合物;
步骤3)改性物质的制备:取润滑材料、半导体材料的溶胶、陶瓷材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再将树脂材料加入,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形成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
步骤4)将步骤3)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螺杆挤压机中,经熔融均匀后挤出得到纺丝材料粗品;所述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30:1,螺杆转速为250r/min,螺杆温度为200℃,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纺丝;冷却采用液体冷却,温度为0-10℃,冷却长度为2~3m,冷却后的单丝进行一级和二级拉伸,温度为200℃,总拉伸倍率为5~6倍,拉伸后的单丝卷绕收丝。
制备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为4.97°,大肠杆菌抗菌率99.9%,金色葡萄球菌98.8%,防污性4级。
实施例3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树脂材料70份、半导体材料8份、陶瓷材料4份、润滑材料20份、纳米银1份、分散剂8份;
所述树脂材料为聚氯乙烯;
所述半导体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重量比为6:3:2:1;
所述陶瓷材料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混合物,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重量比为1:2:4;
所述润滑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分散剂为质量比为1:30三聚磷酸钠/聚乙二醇200的混合物。
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半导体材料的溶胶制备:取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半导体材料的溶胶;
步骤2)陶瓷材料混合物的制备:取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陶瓷材料混合物;
步骤3)改性物质的制备:取润滑材料、半导体材料的溶胶、陶瓷材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再将树脂材料加入,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形成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
步骤4)将步骤3)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螺杆挤压机中,经熔融均匀后挤出得到纺丝材料粗品;所述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35:1,螺杆转速为200r/min,螺杆温度为250℃,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纺丝;冷却采用液体冷却,温度为0-10℃,冷却长度为7~8m,冷却后的单丝进行一级和二级拉伸,温度为250℃,总拉伸倍率为4~5倍,拉伸后的单丝卷绕收丝。
制备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为4.87°,大肠杆菌抗菌率99.8%,金色葡萄球菌99.9%,防污性5级。
实施例4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树脂材料70份、半导体材料10份、陶瓷材料5份、润滑材料30份、纳米银1份、分散剂5份;
所述树脂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所述半导体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重量比为10:1:1:1;
所述陶瓷材料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混合物,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重量比为5:1:1;
所述润滑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分散剂为质量比为1:5:5的丙二醇/丁二醇/对丙二醇的混合物。
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半导体材料的溶胶制备:取氯化钛、氯化铜、氯化锡、氯化锰分别溶于蒸馏水中,然后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调pH至7~8;上述溶液混合后过滤,将所得物质在超声作用下用硝酸调节pH至6,于30~60℃加热回流,得到半导体材料的溶胶;
步骤2)陶瓷材料混合物的制备:取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陶瓷材料混合物;
步骤3)改性物质的制备:取润滑材料、半导体材料的溶胶、陶瓷材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再将树脂材料加入,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形成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
步骤4)将步骤3)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螺杆挤压机中,经熔融均匀后挤出得到纺丝材料粗品;所述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35:1,螺杆转速为150r/min,螺杆温度为275℃,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纺丝;冷却采用液体冷却,温度为0~10℃,冷却长度为7~8m,冷却后的单丝进行一级和二级拉伸,温度为250℃,总拉伸倍率为4~5倍,拉伸后的单丝卷绕收丝。
制备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为4.59°,大肠杆菌抗菌率99.9%,金色葡萄球菌99.8%,防污性5级。
实施例5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树脂材料75份、半导体材料6份、陶瓷材料5份、润滑材料25份、纳米银0.6份、分散剂6份;
所述树脂材料为EVA;
所述半导体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重量比为8:4:3:1;
所述陶瓷材料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混合物,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重量比为5:2:1;
所述润滑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分散剂为质量比为1:5:5的丙二醇/丁二醇/对丙二醇的混合物。
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半导体材料的溶胶制备:取氯化钛、氯化铜、氯化锡、氯化锰分别溶于蒸馏水中,然后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调pH至7~8;上述溶液混合后过滤,将所得物质在超声作用下用硝酸调节pH至6,于30~60℃加热回流,得到半导体材料的溶胶;
步骤2)陶瓷材料混合物的制备:取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陶瓷材料混合物;
步骤3)改性物质的制备:取润滑材料、半导体材料的溶胶、陶瓷材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再将树脂材料加入,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形成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
步骤4)将步骤3)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螺杆挤压机中,经熔融均匀后挤出得到纺丝材料粗品;所述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35:1,螺杆转速为150r/min,螺杆温度为275℃,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纺丝;冷却采用液体冷却,温度为0~10℃,冷却长度为7~8m,冷却后的单丝进行一级和二级拉伸,温度为250℃,总拉伸倍率为4~5倍,拉伸后的单丝卷绕收丝。
制备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为4.81°,大肠杆菌抗菌率99.5%,金色葡萄球菌99.4%,防污性4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树脂材料60~80份、半导体材料5~10份、陶瓷材料1~5份、润滑材料15~30份、抗菌剂0.5~1份、分散剂5~10份,
所述树脂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氯乙烯、ABS树脂、酚醛树脂、EVA中的一种;
所述半导体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陶瓷材料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滑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
所述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丙二醇、丁二醇、对丙二甲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的重量比为5~10:1~5:1~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材料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混合物,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的重量比为1~5:1~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的粒径为20~80 nm,所述润滑材料的粒径为50~100 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聚乙二醇200的混合物,三聚磷酸钠/聚乙二醇200的混合物中二者的质量比为1:20~50;
或,所述分散剂为丙二醇/丁二醇/对丙二醇的混合物;丙二醇/丁二醇/对丙二醇的混合物中三者的质量比为1~5:1~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与水的接触角小于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A)取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润滑材料混合均匀后与树脂材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形成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润滑材料均匀吸附在树脂表面的混合状态;
步骤B)将步骤A)混合状态的物质、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螺杆挤压机中,经融合均匀溶解后挤出、冷却得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半导体材料的溶胶制备:取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锰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半导体材料的溶胶;
步骤2)陶瓷材料混合物的制备:取纳米氧化锆、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铬溶于无水乙醇,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得到陶瓷材料混合物;
步骤3)改性物质的制备:取润滑材料、半导体材料的溶胶、陶瓷材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再将树脂材料加入,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形成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
步骤4)将步骤3)混合状态的改性物质、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螺杆挤压机中,经熔融均匀后挤出得到纺丝材料粗品;
步骤5)纺丝材料粗品冷却后进行一级和二级拉伸,拉伸后的单丝卷绕收丝,得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30~40:1,螺杆转速为150~250 r/min,螺杆温度为200~300 ℃。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材料粗品冷却前的温度为275~290℃;
所述冷却采用鼓风机或液体冷却,温度为常温,冷却长度为2~8m;
所述一级和二级拉伸的温度为200~300℃;
所述一级和二级拉伸总拉伸倍率为2~6倍。
CN202010263371.4A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Pending CN1112356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3371.4A CN111235669A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3371.4A CN111235669A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5669A true CN111235669A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73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3371.4A Pending CN111235669A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566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16A (zh) * 1994-03-11 1995-09-13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 远红外辐射性涤纶纤维
CN1587453A (zh) * 2004-07-02 2005-03-02 汪莹 光触媒、抗菌、远红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5184A (zh) * 2011-08-02 2012-02-08 苏州东胜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聚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60724A (zh) * 2010-12-31 2012-07-11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纳米光响应型自清洁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3361805A (zh) * 2013-08-06 2013-10-23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汉麻、莫代尔和涤纶混纺面料
CN103556394A (zh) * 2013-11-08 2014-02-05 丹阳市超超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无胶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79984A (zh) * 2017-11-22 2018-03-09 东莞市亿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材料改性的pbt纺丝
CN107779983A (zh) * 2017-11-22 2018-03-09 东莞市亿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材料改性的pbt纺丝的制备方法
CN109853079A (zh) * 2018-12-31 2019-06-07 盐城工学院 一种光催化自清洁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2528A (zh) * 2019-04-18 2019-07-23 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16A (zh) * 1994-03-11 1995-09-13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 远红外辐射性涤纶纤维
CN1587453A (zh) * 2004-07-02 2005-03-02 汪莹 光触媒、抗菌、远红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60724A (zh) * 2010-12-31 2012-07-11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纳米光响应型自清洁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345184A (zh) * 2011-08-02 2012-02-08 苏州东胜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聚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61805A (zh) * 2013-08-06 2013-10-23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汉麻、莫代尔和涤纶混纺面料
CN103556394A (zh) * 2013-11-08 2014-02-05 丹阳市超超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无胶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79984A (zh) * 2017-11-22 2018-03-09 东莞市亿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材料改性的pbt纺丝
CN107779983A (zh) * 2017-11-22 2018-03-09 东莞市亿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材料改性的pbt纺丝的制备方法
CN109853079A (zh) * 2018-12-31 2019-06-07 盐城工学院 一种光催化自清洁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2528A (zh) * 2019-04-18 2019-07-23 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贾瑛等: "《过渡金属氧化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0 September 2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76355B2 (ja) 抗菌・抗ウイルス性組成物
Hadavand et al. Preparation of modified nano ZnO/polyester/TGIC powder coating nanocomposite and evaluation of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CN102380980A (zh) 一种自净化纺织品及其加工方法
CN100465360C (zh) 光触媒抗菌防霉负离子聚丙烯单丝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694176B (zh) 一种抗菌增强hdpe管道功能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8556A (zh) 超疏水或超亲水且具备抗菌性能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8301202A (zh) 一种二维二氧化钛/石墨烯片状改性的自清洁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6533B (zh) 一种抗菌防霉丙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5702A (zh) 一种改性白石墨烯涤纶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haudhari et al. A review on polymer TiO2 nanocomposites
CN106243696B (zh) 一种高性能复合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9525A (zh) 一种基于原位聚合法制备PA6/介孔纳米材料@Ag复合抗菌纤维的方法
CN107779984B (zh) 一种纳米材料改性的pbt纺丝
CN113005556A (zh) 一种添加稀土氧化物的抗菌合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184667A (zh) 一种改性白石墨烯丙纶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93976A (zh) 纳米复合乳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7210B (zh) 一种复合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9618A (zh) 一种改性增强的抗菌型聚氨酯复合材料
JP2014144420A (ja) 抗菌エアフィルタろ材
CN111235669A (zh) 一种改性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丝材料
WO2017092234A1 (zh) 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6971B (zh) 一种光触媒纳米织物整理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ang et al. Design of broad-spectrum antimicrobial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abrics by coating composited natural brucites
CN111334892A (zh) 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改性材料
CN1277978C (zh) 一种多功能处理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