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4847B - 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4847B
CN111224847B CN202010043948.0A CN202010043948A CN111224847B CN 111224847 B CN111224847 B CN 111224847B CN 202010043948 A CN202010043948 A CN 202010043948A CN 111224847 B CN111224847 B CN 111224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port
tested
test
network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39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4847A (zh
Inventor
叶大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s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s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s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Qs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439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4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4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4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4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dedicated network management hard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该方法包括:发送卡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并从各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发送卡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发送卡将各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发送卡上待测网口的自发性测试,减少了测试中网线连接的频繁切换,同时也减少了测试中接收卡的使用数量,整个测试过程简单便捷,有效提高了发送卡网口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板卡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一体机具体将接收卡、背光模组以及电源转化集于一体。在实际应用中,LED一体机可以通过与发送卡的交互来实现信号显示。具体的,发送卡可以通过自身网口与LED一体机的控制系统来实现交互,发送卡的交互形式具体包括了控制指令的发送、信号数据传递和控制系统状态结果反馈接收等。由此可见,发送卡在LED一体机的显示实现中占据关键位置。对于发送卡而言,在发送卡出厂之前,发送卡生产商需要对发送卡的网口硬件(包括网口接口以及网口相关的硬件电路)进行测试,以测试发送卡是否存在生产制程问题,如发送卡各部分的电路元器件是否出现连锡、错料以及漏料等。
一般的,发送卡存在多个网口,不同网口能够同时与不同的接收卡进行通信,由此在发送卡测试中需要保证每个网口均处于正常状态。图1给出了发送卡测试的现有测试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测试系统中包括了测试信号输入设备11、被测发送卡12(包含8个待测网口)、LED一体机的接收卡13以及外部电源14。外部电源14为被测发送卡12和LED一体机的接收卡13供电。在实际的发送卡测试中,被测发送卡12的一个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接收卡13连接,测试信号输入设备11向被测发送卡12输入测试信号,由此根据接收卡13的状态结果反馈来确定该待测网口是否正常;该待测网口测试结束后,将网线从该待测网口拔出并插入另一个新的待测网口,再次重复上述测试过程,由此依次完成对8个待测网口的测试,最终的测试结果可现实在测试信号输入设备上。然而,经过上述测试系统实现的发送卡测试,需要接收卡通过一根网线在各待测网口间串行切换。
此外,另一种测试系统(未给出图示)则考虑采用与发送卡待测网口数量相同的接收卡,使得每个待测网口连接一个接收卡,由此进行网口测试时,可同时对待测网口进行测试,但该种方式需要多个接收卡的参与,若发送卡的待测网口数量过多,将会增加测试成本投入。上述两种方式的测试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实现了发送卡网口的高效测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所述发送卡包括偶数个待测网口,各所述待测网口的网口编号依次记为1~2n,n大于或等于1,其中,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接收卡的发送网口连接,所述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所述接收卡的接收网口连接,所述网口编号为2~2n-1的待测网口邻接划分为n-1个待测网口对,各所述待测网口对中的两待测网口通过网线连接,该网口测试方法包括:
发送卡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并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
发送卡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
发送卡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包括:
确定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作为第一发送信号网口;
分别从各所述待测网口对的两待测网口中选定一个作为第二发送信号网口;
确定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作为第三发送信号网口。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卡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包括:
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一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所述接收卡上的发送网口,并接收所述接收卡通过所述发送网口回传的第一反馈数据;
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二测试信号数据分别通过各所述第二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目标待测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目标待测网口对应回传的第二反馈数据;
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三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所述第三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所述接收卡上的接收网口,并接收所述接收卡通过所述接收网口反馈的第三反馈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发送卡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包括:
发送卡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当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一致时,确定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
发送卡比对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的第二反馈数据,将比对结果为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第二反馈数据一致的待测网口对中两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为测试正常;
发送卡比对所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当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三发送信号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发送卡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并在满足状态反馈条件时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
所述接收卡根据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在所连接的显示灯板上展示所述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卡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包括:
发送卡将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确定为第一设定值,并将测试结果为测试异常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确定为第二设定值。
进一步地,所述在满足反馈条件时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包括:
当网口编号为2n的第一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时,通过所述第一待测网口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否则,
当网口编号为1的第二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时,通过所述第二待测网口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卡根据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在所连接的显示灯板上展示所述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包括:
接收卡将所连接显示灯板的显示区划分为设定数量个子显示区,并确定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待测网口,所述设定数量等于所述发送卡所包含待测网口的网口总数量;
所述接收卡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在相应的子显示区域进行测试状态展示。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发送卡在不满足反馈条件时,通过预设置的状态指示灯展示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卡在不满足反馈条件时,通过预设置的状态指示灯展示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包括:
当网口编号为2n以及网口编号为1所对应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均为测试异常时,发送卡控制预设置的指示灯进行设定颜色的灯光闪烁,以用于进行待测网口测试异常的提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包括:发送卡和接收卡。
所述发送卡包括偶数个待测网口,各所述待测网口的网口编号依次记为1~2n,n大于或等于1;所述接收卡包括发送网口和接收网口;
所述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所述发送网口连接,所述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所述接收网口连接;所述发送卡上网口编号为2~2n-1的待测网口邻接划分为n-1个待测网口对,各待测网口对中的两待测网口通过网线连接;
其中,所述发送卡,包括:
网口确定模块,用于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并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
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用于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
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
上述提供的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发送卡上除网口编号为1和2n的待测网口与接收卡的网口连接外,其余待测网口均通过网线两两连接,以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形式环路。发送卡在待测网口基于上述连接形成环路的基础上,首先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并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然后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最终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发送卡上待测网口的自发性测试,减少了测试中网线连接的频繁切换,同时也减少了测试中接收卡的使用数量,整个测试过程简单便捷,有效提高了发送卡网口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给出了现有进行发送卡网口测试的测试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连接图;
图5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测试系统中发送卡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对发送卡的网口进行测试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卡包括了偶数个待测网口,在对发送卡的待测网口进行测试前,可预先按照待测网口的设置位置预先对各待测网口进行编号,由此每个待测网口存在相应的网口编号,且各所述待测网口的网口编号依次记为1~2n,n则大于或等于1。此外,发送卡在进行待测网口测试之前,各待测网口需要按照给定方式进行连接,具体的,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接收卡的发送网口连接,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接收卡的接收网口连接,而网口编号为2~2n-1的待测网口则邻接划分成n-1个待测网口对,各待测网口对中的两待测网口通过网线连接。
本实施例将发送卡上的待测网口通过上述方式进行连接,保证了待测网口间形成一个环路。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卡与接收卡通过上述连接构成了用于发送卡网口测试的测试系统,本实施例一所提供网口测试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测试系统中的发送卡,该方法具体通过运行烧录在发送卡中的网口测试程序实现。
如图2所示,在上述连接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发送卡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并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由外接电源为发送卡供电,烧录在发送卡中的网口测试程序在监测到发送卡上电启动后触发进入网口测试模式。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具体可理解为用于发送卡进行测试信号发送的待测网口,本实施例可以在发送卡包括的偶数个待测网口中选定若干个作为发送信号网口。
S102、发送卡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卡在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后,可以生成用于网口测试的测试信号数据,并可将所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由已确定的发送信号网口通过网线发送至接收信号网口,其中,接收信号网口具体可理解为与发送信号网口通过网线对应连接的网口,不同发送信号网口对应的接收信号网口可能是同一待测网口对中的另一待测网口,也可能是接收卡上的发送网口或接收网口。
本步骤中发送卡还可以接收到通过各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接收信号网口所属对象的不同,进行反馈数据回传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当接收信号网口为接收卡的发送网口或接收网口时,其反馈数据的回传执行对象为接收卡;当接收信号网口为发送卡上待测网口对中的一个待测网口时,其反馈数据的回传执行对象可以是发送卡本身,该种情况,相当于发送卡通过发送信号网口进行测试信号发送以及通过接收信号网口进行反馈数据到对应发送信号网口的回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将通过网线与接收卡的两个网口连接的待测网口均看作发送信号网口,同时将通过网线连接的待测网口对中两待测网口的一个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由此,在基于本步骤进行测试信号发送和反馈数据接收时,相当于发送卡中的全部待测网口均参与其中。
S103、发送卡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S102考虑发送卡中的所有待测网口均参与了信号的发送或接收,对于每个发送信号网口而言,可以通过本步骤来将其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及反馈数据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为两数据一致,则可认为发送信号网口及与其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均为正常网口,由此可确定这两个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相应的,如果比对结果为两数据不一致,则可认为发送信号网口和/或与其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为异常网口,本实施例优选将这两个网口的测试结果均确定为测试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发送卡在待测网口基于上述连接形成环路的基础上,首先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并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然后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最终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发送卡上待测网口的自发性测试,减少了测试中网线连接的频繁切换,同时也减少了测试中接收卡的使用数量,整个测试过程简单便捷,有效提高了发送卡网口的测试效率。
实施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二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具体化为:确定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作为第一发送信号网口;确定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作为第二发送信号网口;分别从各所述待测网口对的两待测网口中选定一个作为第三发送信号网口。
同时,本实施例进一步将发送卡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具体化为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一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所述接收卡上的发送网口,并接收所述接收卡通过所述发送网口回传的第一反馈数据;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二测试信号数据分别通过各所述第二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目标待测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目标待测网口对应回传的第二反馈数据;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三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所述第三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所述接收卡上的接收网口,并接收所述接收卡通过所述接收网口反馈的第三反馈数据。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将发送卡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优化为:发送卡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当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一致时,确定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发送卡比对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的第二反馈数据,将比对结果为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第二反馈数据一致的待测网口对中两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为测试正常;发送卡比对所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当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三发送信号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二下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仍可看做测试系统中的发送卡,具体仍通过烧录在发送卡中的网口测试程序实现。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S201、发送卡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确定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作为第一发送信号网口,分别从各所述待测网口对的两待测网口中选定一个作为第二发送信号网口,确定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作为第三发送信号网口。
可以理解的是,为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设置的网口编号可预先记录在发送卡中,由此发送卡执行本实施例的网口测试方法时已经预先获取了各待测网口的网口编号,本步骤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后,可以将网口编号为1以及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分别看作发送信号网口,并分别记为第一发送信号网口以及第三发送信号网口,同时,还可以获取基于网口编号为2~2n-1的待测网口构成的n-1个待测网口对,并可从每个待测网口对的两待测网口中选定一个作为发送信号网口并记为第二发送信号网口。
示例性的,以包含8个待测网口的发送卡为例,按照上述给定的网口连接方式,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与接收卡的发送网口连接,网口编号为8的待测网口与接收卡的接收网口连接,网口编号为2和3的待测网口、网口编号为4和5的待测网口以及网口编号为6和7的待测网口均分别通过网线连接,由此本步骤可以将网口编号为1以及网口编号为8的待测网口分别确定为第一发送信号网口和第三发送信号网口,以及可以将网口编号为2、4以及6的待测网口均确定为第二发送信号网口。
S202、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一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所述接收卡上的发送网口,并接收所述接收卡通过所述发送网口回传的第一反馈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本步骤可以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并通过第一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卡上的发送网口,该发送网口相当于第一发送信号网口的接收信号网口。
对于接收卡而言,其可以通过与第一发送信号网口连接的发送网口接收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并对应该第一测试信号数据形成第一反馈数据,经该发送网口回传给第一反馈数据,由此,本步骤中发送卡可以接收到该第一反馈数据。
S203、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二测试信号数据分别通过各所述第二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目标待测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目标待测网口对应回传的第二反馈数据。
在本实施中,发送卡优选包括n-1个从各待测网口对中选定中的第二发送信号网口,并将各待测网口中的另一个待测网口作为相应的接收信号网口,本步骤将各接收信号网口记为目标待测网口。
具体的,本步骤可以将生成的第二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每个第二发送信号网口进行传输,所发送的第二测试信号数据将通过网线传递给与各第二发送信号网口对应连接的目标待测网口,之后,发送卡可以基于各第二发送信号网口接收到通过相应目标待测网口回传的第二反馈数据。
S204、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三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所述第三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所述接收卡上的接收网口,并接收所述接收卡通过所述接收网口反馈的第三反馈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本步骤可以生成第三测试信号并通过第三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卡上的接收网口,该接收网口相当于第三发送信号网口的接收信号网口。
对于接收卡而言,其可以通过与第三发送信号网口连接的接收网口接收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并形成该第三测试信号数据的第三反馈数据,之后将该发送网口回传给第三反馈数据,由此,本步骤中发送卡可以接收到该第三反馈数据。
S205、发送卡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当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一致时,确定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
本步骤接上述S202,发送卡可以在获取到第一反馈数据后,将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第一反馈数据比对,由此当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一致时,将作为第一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为测试正常;与之对应的,则可以在两数据不一致时,将作为第一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为测试异常。
S206、发送卡比对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的第二反馈数据,将比对结果为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第二反馈数据一致的待测网口对中两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为测试正常。
本步骤接上述S203,发送卡对应每个第二发送信号网口,接收相应的第二反馈数据,本步骤可以将相应的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第二反馈数据进行比对,由此对应每个待测网口对均存在一个比对结果,本步骤进而可将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第二反馈数据一致的待测网口对中两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为测试正常;与之对应的,则可以将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第二反馈数据不一致的待测网口对中两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测试异常。
S207、发送卡比对所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当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三发送信号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
本步骤接上述S204,发送卡可以在获取到第三反馈数据后,将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第三反馈数据比对,由此当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一致时,将作为第三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为测试正常;与之对应的,则可以在两数据不一致时,将作为第三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为测试异常。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具体化了发送信号网口的确定操作,同时具体化了经过发送信号网口发送测试信号数据以及接收反馈数据的实现过程,还具体化了通过测试信号数据与反馈数据的比对结果确定待测网口测试结果的实现过程。利用该方法,能够简单的通过对待测网口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比对来确定待测网口正常与否,该种方式与现有网口测试方式相比实现了发送卡上待测网口的自发性测试,减少了测试中网线连接的频繁切换,同时也减少了测试中接收卡的使用数量,整个测试过程简单便捷,有效提高了发送卡网口的测试效率。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可选实施例还优化增加了:发送卡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并在满足状态反馈条件时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所述接收卡根据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在所连接的显示灯板上展示所述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
在本可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发送卡与接收卡的交互进行各待测网口测试结果的状态显示,测试参与人员可以通过相对各待测网口的状态显示结果,来获知哪个待测网口正常,哪个待测网口异常,以便在测试异常的待测网口处进行异常标记,本可选实施例的实现中除以发送卡为执行主体外,还包括了接收卡为执行主体的执行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本实施例上述S201至S207的操作,可以确定出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本可选实施例可以针对测试结果中的测试异常以及测试正常分别设定一个对应的状态值,以用于各待测网口测试结果的状态展示。
具体的,发送卡确定各待测网口对应的测试状态值后,在确定与接收卡连接的两个待测网口中任一个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时,就可将每个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通过与接收卡正常连接的网口传递给接收卡;接收卡则可以对所连接显示灯板的显示区进行划分,将划分后的子显示区域关联一个待测网口,由此接收卡可以根据所接收的测试状态值,在显示灯板上的不同子显示区域上显示其所对应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卡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包括:发送卡将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确定为第一设定值,并将测试结果为测试异常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确定为第二设定值。
示例性的,发送卡可以将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确定为1,以及将测试结果为测试异常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确定为0。
进一步地,在满足反馈条件时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包括:当网口编号为2n的第一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时,通过所述第一待测网口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否则,当网口编号为1的第二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时,通过所述第二待测网口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卡上与接收卡连接的两个待测网口的网口编号分别为1和2n,发送卡可以确定这两个待测网口中是否存在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的网口,若存在一个,则可认为发送卡满足反馈条件。作为其中的一个反馈实现形式,发送可以先判定网口编号为2n的第一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是否为测试正常,若正常,则可直接将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通过第一待测网口反馈给接收卡,否则,可继续判定网口编号为1的第二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是否为测试正常,若正常,则可直接将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通过第二待测网口反馈给接收卡,否则,可认为发送卡不满足反馈条件。
在上述优化的基础上,所述接收卡根据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在所连接的显示灯板上展示所述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包括:接收卡将所连接显示灯板的显示区划分为设定数量个子显示区,并确定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待测网口,所述设定数量等于所述发送卡所包含待测网口的网口总数量;所述接收卡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在相应的子显示区域进行测试状态展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灯板可以看作一个LED阵列板,所有的LED构成了显示灯板的显示区,接收卡中同样烧录了用于网口测试的网口测试软件,主要用于实现待测网口在显示灯板上的状态展示。
具体的,接收卡通过运行其烧录的网口测试软件,首先将显示灯板的显示区划分为与待测网口数量相同个的子显示区,各子显示区分别具备显示编号,显示编号也可以依次为1~2n,由此,接收卡可将显示编号与网口编号相同的子显示区及待测网口建立对应关系;之后,当接收卡接收到每个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后,针对每个待测网口,若其对应的测试状态值标识网口测试正常,则控制该待测网口对应的子显示区进行绿色灯光的显示,同时在该子显示区内显示所对应待测网口的网口编号,以告知测试参与人员具体是哪个待测网口测试正常;同样的,当待测网口对应的测试状态值标识网口测试异常,则可控制该待测网口对应的子显示区进行红色灯管的显示,同时在该子显示区内显示所对应待测网口的网口编号,来告知测试参与人员具体是哪个待测网口测试正常。
在上述可选实施例的基础上,还优化增加了发送卡在不满足反馈条件时,通过预设置的状态指示灯展示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具体的,所述发送卡在不满足反馈条件时,通过预设置的状态指示灯展示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优化包括:当网口编号为2n以及网口编号为1所对应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均为测试异常时,发送卡控制预设置的指示灯进行设定颜色的灯光闪烁,以用于进行待测网口测试异常的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当网口编号为2n以及网口编号为1所对应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均为测试异常时,可认为发送卡不满足将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接收卡的状态反馈条件,此时,发送卡可直接控制预设置在自身上的指示灯进行红色的灯光闪烁,来提示网口编号为1和2n的待测网口均为异常网口。可以理解的是,该种情况下,无需对发送卡上其他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进行显示,测试参与人员可直接将该发送卡标记异常发送卡。
本实施例上述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具体增加了待测网口测试结果展示的实现过程,在该具体实现中,可以直接通过与接收卡一体设置的显示灯板来进行测试状态显示,与现有测试系统相比,无需提供额外与发送卡连接的计算机设备来专门进行测试界面显示,由此简化了网口测试的测试流程,降低了网口测试的测试成本。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测试系统包括:发送卡31和接收卡32,
发送卡31包括偶数个待测网口311(图4中以具备8个待测网口为例),各待测网口311的网口编号依次记为1~2n,n大于或等于1;接收卡32包括发送网口321和接收网口322;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311通过网线与所述发送网口连接,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311通过网线与接收网口322连接;发送卡31上网口编号为2~2n-1的待测网口311邻接划分为n-1个待测网口对,各待测网口对中的两待测网口311通过网线连接。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以图4中示出的发送卡为例,发送卡31上包括了8个待测网口311,其中,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311与接收卡32上的发送网口321连接,网口编号为8的待测网口311与接收卡32上的接收网口322连接,网口编号为2和3的待测网口311通过网线连接,网口编号为4和5的待测网口311通过网线连接,以及网口编号为6和7的待测网口311通过网线连接。
进一步地,图5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测试系统中发送卡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发送卡包括了网口确定模块312、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313以及结果确定模块314。在发送卡中的各待测网口满足上述连接条件时,对于发送卡所具备的各功能模块而言,网口确定模块312,用于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并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313,用于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结果确定模块314,用于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系统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提供了测试基础。与现有的测试系统相比,能够实现发送卡上待测网口的自发性测试,减少了测试中网线连接的频繁切换,同时也减少了测试中接收卡的使用数量,整个测试过程简单便捷,有效提高了发送卡网口的测试效率。
进一步地,网口确定模块312具体用于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并确定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作为第一发送信号网口,分别从各所述待测网口对的两待测网口中选定一个作为第二发送信号网口以及确定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作为第三发送信号网口。
进一步地,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313具体用于将生成的第一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所述接收卡上的发送网口,并接收所述接收卡通过所述发送网口回传的第一反馈数据;将生成的第二测试信号数据分别通过各所述第二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目标待测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目标待测网口对应回传的第二反馈数据;将生成的第三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所述第三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所述接收卡上的接收网口,并接收所述接收卡通过所述接收网口反馈的第三反馈数据。
进一步地,结果确定模块314具体用于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当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一致时,确定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比对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的第二反馈数据,将比对结果为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第二反馈数据一致的待测网口对中两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为测试正常;比对所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当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三发送信号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
进一步地,测试系统还包括了:显示灯板33,接收卡通过显示端子与显示灯板连接,相应的,发送卡还包括:状态值确定模块;其中,状态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并在满足状态反馈条件时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接收卡包括状态显示控制模块,状态显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在所连接的显示灯板上展示所述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状态值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确定为第一设定值,并将测试结果为测试异常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确定为第二设定值,以及当网口编号为2n的第一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时,通过所述第一待测网口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否则,当网口编号为1的第二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时,通过所述第二待测网口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
同时,状态显示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连接显示灯板的显示区划分为设定数量个子显示区,并确定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待测网口,所述设定数量等于所述发送卡所包含待测网口的网口总数量,以及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在相应的子显示区域进行测试状态展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发送卡还包括:状态展示模块,状态展示模块用于在不满足反馈条件时,通过预设置的状态指示灯展示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
进一步地,状态展示模块具体用于当网口编号为2n以及网口编号为1所对应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均为测试异常时,发送卡控制预设置的指示灯进行设定颜色的灯光闪烁,以用于进行待测网口测试异常的提示。
此外,如图4所示,测试系统中还包括了供电电源34,供电电源34可以为发送卡31及接收卡32供电。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卡包括偶数个待测网口,各所述待测网口的网口编号依次记为1~2n,n大于或等于1,其中,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接收卡的发送网口连接,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所述接收卡的接收网口连接,网口编号为2~2n-1的待测网口邻接划分为n-1个待测网口对,各所述待测网口对中的两待测网口通过网线连接,所述网口测试方法包括:
发送卡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并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
发送卡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其中,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包括同一待测网口对中的另一待测网口与所述接收卡上的发送网口及接收网口;
发送卡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包括:
确定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作为第一发送信号网口;
分别从各所述待测网口对的两待测网口中选定一个作为第二发送信号网口;
确定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作为第三发送信号网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卡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包括:
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一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所述接收卡上的发送网口,并接收所述接收卡通过所述发送网口回传的第一反馈数据;
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二测试信号数据分别通过各所述第二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目标待测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目标待测网口对应回传的第二反馈数据;
发送卡将生成的第三测试信号数据通过所述第三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所述接收卡上的接收网口,并接收所述接收卡通过所述接收网口反馈的第三反馈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卡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包括:
发送卡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当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一反馈数据一致时,确定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
发送卡比对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的第二反馈数据,将比对结果为第二测试信号数据与相应第二反馈数据一致的待测网口对中两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为测试正常;
发送卡比对所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当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三测试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三反馈数据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三发送信号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卡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并在满足状态反馈条件时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
所述接收卡根据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在所连接的显示灯板上展示所述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卡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包括:
发送卡将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确定为第一设定值,并将测试结果为测试异常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确定为第二设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满足反馈条件时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包括:
当网口编号为2n的第一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时,通过所述第一待测网口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否则,
当网口编号为1的第二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正常时,通过所述第二待测网口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卡根据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在所连接的显示灯板上展示所述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包括:
接收卡将所连接显示灯板的显示区划分为设定数量个子显示区域 ,并确定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待测网口,所述设定数量等于所述发送卡所包含待测网口的网口总数量;
所述接收卡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在相应的子显示区域进行测试状态展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卡在不满足反馈条件时,通过预设置的状态指示灯展示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卡在不满足反馈条件时,通过预设置的状态指示灯展示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包括:
当网口编号为2n以及网口编号为1所对应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均为测试异常时,发送卡控制预设置的指示灯进行设定颜色的灯光闪烁,以用于进行待测网口测试异常的提示。
11.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卡和接收卡,
所述发送卡包括偶数个待测网口,各所述待测网口的网口编号依次记为1~2n,n大于或等于1;所述接收卡包括发送网口和接收网口;
所述网口编号为1的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所述发送网口连接,所述网口编号为2n的待测网口通过网线与所述接收网口连接;所述发送卡上网口编号为2~2n-1的待测网口邻接划分为n-1个待测网口对,各待测网口对中的两待测网口通过网线连接;
其中,所述发送卡,包括:
网口确定模块,用于在上电启动后进入网口测试模式,并从各所述待测网口中确定作为发送信号网口的待测网口;
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用于将生成的测试信号数据通过各所述发送信号网口发送至由网线对应连接的接收信号网口,并接收通过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回传的反馈数据;其中,各所述接收信号网口包括同一待测网口对中的另一待测网口与所述接收卡上的发送网口及接收网口;
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将各所述反馈数据与相对应的测试信号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灯板,
所述接收卡通过显示端子与所述显示灯板连接;
相应的,所述发送卡还包括:状态值确定模块;其中,状态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结果,确定各所述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值,并在满足状态反馈条件时将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反馈给所述接收卡;
所述接收卡包括:状态显示控制模块,其中,状态显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测试状态值,在所连接的显示灯板上展示所述发送卡上各待测网口的测试状态。
CN202010043948.0A 2020-01-15 2020-01-15 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Active CN111224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948.0A CN111224847B (zh) 2020-01-15 2020-01-15 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948.0A CN111224847B (zh) 2020-01-15 2020-01-15 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4847A CN111224847A (zh) 2020-06-02
CN111224847B true CN111224847B (zh) 2023-02-28

Family

ID=7082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3948.0A Active CN111224847B (zh) 2020-01-15 2020-01-15 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48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3595B (zh) * 2020-12-15 2022-08-12 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芯片网络功能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953799B (zh) * 2021-03-30 2022-04-19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校验系统及数据校验方法
CN114898702B (zh) * 2022-04-29 2023-10-10 卡莱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模组的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7452A (zh) * 2005-08-19 2007-02-21 上海亿人通信终端有限公司 测试以太网交换机转发性能的方法及其网络配置方法
WO2009052666A1 (fr) * 2007-10-26 2009-04-30 Zte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ssai multi-port
CN101877658A (zh) * 2010-06-30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iptv机顶盒网口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41480A (zh) * 2015-09-21 2015-12-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oE交换机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5337806A (zh) * 2015-11-20 2016-02-17 武汉微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以太网交换机接口测试方法
CN107547304A (zh) * 2017-07-13 2018-01-05 紫光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卡测试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5110A (zh) * 2018-05-18 2019-11-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口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多网口主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7452A (zh) * 2005-08-19 2007-02-21 上海亿人通信终端有限公司 测试以太网交换机转发性能的方法及其网络配置方法
WO2009052666A1 (fr) * 2007-10-26 2009-04-30 Zte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ssai multi-port
CN101877658A (zh) * 2010-06-30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iptv机顶盒网口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41480A (zh) * 2015-09-21 2015-12-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oE交换机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5337806A (zh) * 2015-11-20 2016-02-17 武汉微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以太网交换机接口测试方法
CN107547304A (zh) * 2017-07-13 2018-01-05 紫光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卡测试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5110A (zh) * 2018-05-18 2019-11-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口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多网口主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4847A (zh) 202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4847B (zh) 发送卡的网口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US7701359B2 (en) Setting device of control system
CN101848043B (zh) 一种射频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5676840B (zh) 汽车电控系统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
CN103983884B (zh) 多芯线缆测试系统及方法
KR101991342B1 (ko) 연결 포트 검출 기능을 구비한 패치 패널
CN111082478B (zh) 电池管理系统
CN111288743A (zh) 一种家用电器故障检测系统
CN108415801A (zh) 背板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737817A (zh) 一种机顶盒自动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KR20090128814A (ko) 포트 선택기, 이를 이용한 디바이스 평가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768693B (zh) 多网络端口中共享端口的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05676109A (zh) 一种主板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05653003A (zh) 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系统及其通信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050275405A1 (en) Switching matrix apparatus for semiconductor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06301985A (zh) 网络设备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JP2007295774A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システム電源
US7236143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identification of a display
US7076739B2 (en) Data compu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data computation apparatus for adjustment of electronic controller
US20170187648A1 (en) Signalling from port connections to switches
EP0647044A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1938756B1 (ko) 전원 공급 상태 진단 및 표시 기능을 구비한 poe 패치 패널
CN210575339U (zh) 一种多通道电磁铁驱动板卡
CN111104361A (zh) 串口的端口号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10313692A1 (en) Enhanced Intelligent Patch Panel Diagnostic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7

Address after: 710118 floor 12, northwest regional headquarters of Shiyuan Co., Ltd., north of Fengdong Second Road and east of FengHao Avenue, Fengdong new town, Xi'an,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S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30 No. 6, Yun Po four road, Whampo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