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4687A - 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4687A
CN111224687A CN201911379501.4A CN201911379501A CN111224687A CN 111224687 A CN111224687 A CN 111224687A CN 201911379501 A CN201911379501 A CN 201911379501A CN 111224687 A CN111224687 A CN 111224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phone
relay
interphones
team
forward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95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键君
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nm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anghai Sun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unm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unm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unm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95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46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4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6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通过上述方法和装置,能够集中控制对讲机的中继功能,减少对讲机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对讲机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讲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现有的对讲机通信大多是使用公共专门分类频点进行通信,对于远距离或多楼层场景,需要使用专用的中继设备,且需要人工布网,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此外,对于集成中继功能的对讲机,例如常见的手持式数字对讲机,由于在实际使用时,多台对讲机设备常常同时中继,容易造成网络时延和啸叫,导致对讲机信号相互干扰,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方法和装置,能够集中控制对讲机的中继功能,减少对讲机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对讲机的通信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包括: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三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三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来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装置,包括: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中继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中继选择单元还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中继选择单元进一步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三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三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中继选择单元根具体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来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设计中的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设计中的的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方法和装置,能够集中控制对讲机的中继功能,减少对讲机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对讲机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是设立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通过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来收集具有集成中继功能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根据该位置信息来优化部署需要执行中继转发的对讲机,对于不需要执行中继转发的对讲机,则关闭其中继功能,从而避免对讲机通信信号干扰,提高对讲机通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包括:
100、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
对讲机属于无线专网通信产品,通信各方需要在同一个频率上才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使通信各方设置相同频率的这种行为称为组队。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通常是针对组队内的对讲机进行中继管理。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首先需要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身份信息,例如对讲机启动后发送注册码到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此外,组队内的对讲机需要支持GPS,WiFi等定位功能,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可以主动向组队内的各个对讲机发送位置请求消息,也可以由对讲机实时或定时向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上报位置信息;优选地,由对讲机每隔一定时间向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上报位置信息,具体的时间间隔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和对讲机的性能来灵活设置。
101、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对讲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会受到自身性能及使用环境等的影响,从而有不同的无线通信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组队内的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根据实际使用环境以及实际使用的对讲机的性能来综合确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会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则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中继选择规则通常考虑如下因素:对讲机性能(例如对讲机电量,对讲机发射功率等)、对讲机之间的距离、对讲机使用环境等。通常来说,对讲机电量越足或对讲机正在充电,更适合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对讲机发射功率大,则对讲机通话距离会增大;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在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时,会考虑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功能覆盖区域内的对讲机的数量,一般覆盖区域内对讲机数量多会好些,这样可以减少干扰;当对讲机在楼宇内使用时,一般建议隔2个楼板设置中继。需要说明的是,中继选择规则在实际制定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场景设置不同的考虑因素,例如,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会根据组队内各个对讲机的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SIN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特性来为测试对讲机的距离和性能。其中,RSRP和SINR的具体门限需要结合网络实际测试来决定。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通过一定的算法来选择第一对讲机,所述算法中会为上述提及的考虑因素设置不同的权重从而来选择第一对讲机,所述算法例如可以根据人工智能AI 算法,人工智能AI算法例如决策树、随机森林算法、逻辑回归、SVM、朴素贝叶斯、K最近邻算法、K均值算法、Adaboost算法、神经网络、马尔可夫等,具体算法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灵活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该第一对讲机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出的最优的执行转发功能的对讲机。
102、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一般说来,安全活动区域主要是考虑执行中继转发的对讲机之间的信号是否发生干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将该第一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设置为该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个对讲机的性能不同以及使用环境的不同,安全活动区域的设置通常需要在对讲机之间实际进行测试才可以得知。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为1公里,则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为以第一对讲机为中心,半径为1公里之内的圆形区域;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将在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覆盖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103、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对于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的对讲机,会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此外,在选择第二对讲机时,还需要考虑到不要和第一对讲机发生信号干扰,一般会选择离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一定距离的对讲机作为第二对讲机,优选地,第二对讲机和第一对讲机的距离为将第一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的1.5-3倍;需要说明的是,后续随着对讲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二对讲机和第一对讲机的距离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总之,确保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尽量确保不会发生信号干扰;
104、将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105、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三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三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根据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确定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则会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三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在选择第三对讲机时,需要考虑不要和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发生信号干扰,在本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一般会选择分别离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一定距离的对讲机作为第三对讲机;在具体实践中,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可以获取到所述组队内需要中继转发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即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的组队内的其他对讲机位置信息,预估执行中继转发的对讲机(即第三对讲机)分别离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距离,确定离自己较近的执行转发功能的对讲机;若较近的执行转发功能的对讲机为第二对讲机,优选地,第三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距离优选为将第二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的1.5-3倍;若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都属于较近的执行转发功能的对讲机,则第三对讲机和第一对讲机的距离优选为将第一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的1.5-3倍,同时,第三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距离也优选为将第二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的1.5-3倍。需要说明的是,后续随着对讲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对讲机和第一对讲机或第二对讲机的距离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总之,尽量确保第三对讲机和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都不会发生信号干扰。
依次类推,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第二对讲机直至第n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n+1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或者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第二对讲机直至第n 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不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则结束流程。
当根据中继选择规则确定第一对讲机、第二对讲机或第n对讲机不适合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则重复步骤100-106;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中继选择规则中对讲机不适合执行中继转发的条件可以是对讲机的电量不足或者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更新,需要重新选择适合执行中继转发功能的对讲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能够集中控制对讲机的中继功能,减少对讲机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对讲机的通信质量。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
对讲机属于无线专网通信产品,通信各方需要在同一个频率上才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使通信各方设置相同频率的这种行为称为组队。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通常是针对组队内的对讲机进行中继管理。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中的位置获取单元首先需要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身份信息,例如对讲机启动后发送注册码到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此外,组队内的对讲机需要支持GPS,WiFi等定位功能,位置获取单元可以主动向组队内的各个对讲机发送位置请求消息,也可以由对讲机实时或定时向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上报位置信息;优选地,由对讲机每隔一定时间向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上报位置信息,具体的时间间隔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和对讲机的性能来灵活设置。
中继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对讲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会受到自身性能及使用环境等的影响,从而有不同的无线通信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组队内的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根据实际使用环境以及实际使用的对讲机的性能来综合确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中的中继选择单元会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则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中继选择规则通常考虑如下因素:对讲机性能(例如对讲机电量,对讲机发射功率等)、对讲机之间的距离、对讲机使用环境等。通常来说,对讲机电量越足或对讲机正在充电,更适合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对讲机发射功率大,则对讲机通话距离会增大;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在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时,会考虑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功能覆盖区域内的对讲机的数量,一般覆盖区域内对讲机数量多会好些,这样可以减少干扰;当对讲机在楼宇内使用时,一般建议隔2个楼板设置中继。需要说明的是,中继选择规则在实际制定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场景设置不同的考虑因素,例如,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中的中继选择单元会根据组队内各个对讲机的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SINR (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特性来为测试对讲机的距离和性能。其中,RSRP和SINR的具体门限需要结合网络实际测试来决定。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中继选择单元会通过一定的算法来选择第一对讲机,所述算法中会为上述提及的考虑因素设置不同的权重从而选择第一对讲机。所述算法例如可以根据人工智能AI算法,人工智能AI算法例如决策树、随机森林算法、逻辑回归、SVM、朴素贝叶斯、K最近邻算法、K均值算法、Adaboost算法、神经网络、马尔可夫等,具体算法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灵活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该第一对讲机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出的最优的执行转发功能的对讲机。
当中继选择单元选出该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则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一般说来,安全活动区域主要是考虑执行中继转发的对讲机之间的信号是否发生干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将该第一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设置为该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个对讲机的性能不同以及使用环境的不同,安全活动区域的设置通常需要在对讲机之间实际进行测试才可以得知。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为1公里,则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为以第一对讲机为中心,半径为1公里之内的圆形区域;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将在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覆盖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选择单元还可以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中继选择单元对于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的对讲机,会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此外,在选择第二对讲机时,还需要考虑到不要和第一对讲机发生信号干扰,一般会选择离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一定距离的对讲机作为第二对讲机,优选地,第二对讲机和第一对讲机的距离为将第一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的1.5-3倍;需要说明的是,后续随着对讲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二对讲机和第一对讲机的距离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总之,确保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尽量确保不会发生信号干扰;
当中继选择单元选出该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则将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选择单元进一步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三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三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中继选择单元根据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确定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则会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三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在选择第三对讲机时,需要考虑不要和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发生信号干扰,在本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时,一般会选择分别离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一定距离的对讲机作为第三对讲机;在具体实践中,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可以获取到所述组队内需要中继转发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即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的组队内的其他对讲机位置信息,预估执行中继转发的对讲机(即第三对讲机)分别离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距离,确定离自己较近的执行转发功能的对讲机;若较近的执行转发功能的对讲机为第二对讲机,优选地,第三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距离优选为将第二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的1.5-3倍;若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都属于较近的执行转发功能的对讲机,则第三对讲机和第一对讲机的距离优选为将第一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的1.5-3倍,同时,第三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距离也优选为将第二对讲机的信号不会被其他对讲机干扰的最短距离的1.5-3倍。需要说明的是,后续随着对讲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对讲机和第一对讲机或第二对讲机的距离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总之,尽量确保第三对讲机和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都不会发生信号干扰。
依次类推,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第二对讲机直至第n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n+1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或者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第二对讲机直至第n 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不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则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能够集中控制对讲机的中继功能,减少对讲机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对讲机的通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具体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具体实现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集成在一个或两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是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其中,集成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时,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上述模块对应的实体的硬件可以为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模块(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为数字处理模块等等。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借口,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与其它节点进行通信。该中继管理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程序。存储器还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本申请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3中以处理器300、存储器302以及通信接口304之间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在图3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为,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国年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产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将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三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将所述第三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来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5.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
中继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选择单元还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选择单元进一步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三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三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选择单元根具体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来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9.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对讲机中继管理方法。
CN201911379501.4A 2019-12-27 2019-12-27 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2246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9501.4A CN111224687A (zh) 2019-12-27 2019-12-27 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9501.4A CN111224687A (zh) 2019-12-27 2019-12-27 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4687A true CN111224687A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9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9501.4A Pending CN111224687A (zh) 2019-12-27 2019-12-27 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468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8504A (zh) * 2020-11-19 2021-02-23 广东沃科融合通讯有限公司 对讲机工作模式设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584329A (zh) * 2020-11-19 2021-03-30 广东沃科融合通讯有限公司 终端中继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01265A (zh) * 2020-11-19 2021-04-02 广东沃科融合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中继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33240B1 (ko) * 2010-06-23 2011-05-06 엘아이지넥스원 주식회사 음성 통신 중계 시스템 및, 음성 통신 중계 시스템이 구비된 비행체
CN106953656A (zh) * 2017-03-30 2017-07-1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智能终端控制对讲机进行信息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KR102041542B1 (ko) * 2019-06-24 2019-11-06 (주)캐스트윈 소화 및 구조 활동을 위한 양방향 무선통신 보조 시스템
CN209608641U (zh) * 2018-12-26 2019-11-08 广东三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33240B1 (ko) * 2010-06-23 2011-05-06 엘아이지넥스원 주식회사 음성 통신 중계 시스템 및, 음성 통신 중계 시스템이 구비된 비행체
CN106953656A (zh) * 2017-03-30 2017-07-1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智能终端控制对讲机进行信息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CN209608641U (zh) * 2018-12-26 2019-11-08 广东三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
KR102041542B1 (ko) * 2019-06-24 2019-11-06 (주)캐스트윈 소화 및 구조 활동을 위한 양방향 무선통신 보조 시스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8504A (zh) * 2020-11-19 2021-02-23 广东沃科融合通讯有限公司 对讲机工作模式设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584329A (zh) * 2020-11-19 2021-03-30 广东沃科融合通讯有限公司 终端中继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01265A (zh) * 2020-11-19 2021-04-02 广东沃科融合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中继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4687A (zh) 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JP5960326B2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リソース適応
Lundén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distributed multiagent sensing policy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GB2586868A (en)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sation us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N104602347A (zh) 在多个资源块上对小区进行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JP5300710B2 (ja) サービス状態管理サーバ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4029305A1 (en) Apparatus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data collection
CN112188505A (zh) 一种网络优化方法和装置
US1020556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inter-cell information for cancel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EP3911005A1 (en) Event-based load balancing in 4g-5g 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
GB2536241A (en) Self-organising network engine for per user optimis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5530203B (zh) D2d通信链路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JP6309647B2 (ja) モバイルセルラ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電力消費量最適化のための方法
EP3141015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potential conflicts among instances of son functions
Liotou et al.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for resource sharing among D2D communications
KR101658161B1 (ko) 방법 및 장치
CN116506863A (zh) 决策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59800B (zh) 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事件的联合评估方法及装置
Ahmed et al. Channel allocation for fairness in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networks
CN112867080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4396318A (zh) 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Feng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dynamic network self-optimization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20170325099A1 (en) Base st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Al-Rubaye et al. Evaluation of MCDM-based handover decision algorithms in OMNeT++
KR102074301B1 (ko) 사용자 이동성 예측을 통한 원격 무선 장비의 전원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