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2185A - 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2185A
CN111222185A CN201911426117.5A CN201911426117A CN111222185A CN 111222185 A CN111222185 A CN 111222185A CN 201911426117 A CN201911426117 A CN 201911426117A CN 111222185 A CN111222185 A CN 111222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angle
mobile terminal
visual angle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61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61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2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2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2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上,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若干液晶分子,所述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包括步骤:确定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本申请能够根据用户选定的目标可视角度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进而调整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可视角度,保护用户的隐私。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的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手机厂商的产品可以做到水平可视角度170度,垂直可视角度160度,而且基本上都在追求更大的可视角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但是在用户使用场景中,不是越大的可视角度越好。比如在拥挤的公共场所玩手机时,不希望被别人看到手机上的内容,目前是市面上对此解决办法是采用贴膜的方式减小可视角度防止他人偷窥。通过贴膜降低可视角度。然而,缺点在于屏幕透光率降低色彩变暗对用户体验影响很大;贴了膜后可视角度降低,如果需要加大可视角度又需要取下膜,这对用户的体验影响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上,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若干液晶分子,所述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
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
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若干液晶分子;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以下步骤:确定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运行后,执行所述可视角度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能够根据确定的目标可视角度确定目标入射角度并控制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目标入射角度,进而达到调整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的目的,可以随时随地的保护用户隐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可视角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应对作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一个”、“一”或“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只是用来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语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含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可视角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可视角度调节方法的执行顺序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顺序。所述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上,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若干液晶分子,所述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01:确定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
步骤102: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
步骤103: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31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其中,当所述若干液晶分子31被施加驱动电压时,所述若干液晶分子31的旋转角度呈预定角度且保持不变,所述入射角度是指所述背光源的光线入射到液晶分子31上的入射角度。
从而,本申请中,能够根据确定的目标可视角度确定目标入射角度并控制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目标入射角度,进而达到调整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的目的,可以随时随地的保护用户隐私。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确定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响应用户输入的可视角度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所述可视角度调整操作是语音输入操作、触控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响应用户输入的可视角度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显示一可视角度调整滑动条;
响应用户拖动所述可视角度调整滑动条的拖动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响应用户输入的可视角度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通过语音输入单元输入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的语音控制指令,例如,“请将可视角度调整至150度”;
响应所述语音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
本实施例中,所在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的调整范围内,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可以被调整至所述调整范围内的任一可视角度,也就是说,可以实现无级调整。从而,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可以做到个性化调整。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及液晶驱动电压确定所述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
从而,在液晶驱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旋转所述背光源而改变所述的入射角度,从而改变投射光线的量进而改变可视角度。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31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转动所述背光源以改变其入射角度,使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等于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31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其中,当转动减小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时,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可视角度减小,当转动增大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时,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可视角度增大。
从而,所述背光源可以旋转,所述背光源通过旋转可以改变其入射角度,不同的入射角度可以获得不同的可视角度。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101之前,所述可视角度调整方法还包括步骤:
判断当前的使用场景并触发对应使用场景的可视角度调整。其中,所述使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人群密集场所和人群稀疏场所。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视角度调节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每次调整过目标可视角度之后,记录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及其使用场景。
当再次遇到同样的使用场景时,将之前记录的同使用场景下的若干目标可视角度求平均,作为当前建议的目标可视角度;
当用户确认使用当前建议的目标可视角度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100调整其可视角度至所述当前建议的目标可视角度;
当用户对当前建议的目标可视角度做出调整时,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100按照调整后的目标可视角度调整其可视角度,并记录所述建议的目标可视角度以用于下次计算。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100的模块示意图。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处理器10和存储器20。所述处理器10可以是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存储器20用于存储各种文件、信息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它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所述存储器20用于存储用于对震动频率与振幅进行优化的相关数据等。
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触控显示屏30,所述触控显示屏30包括若干液晶分子31。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
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
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31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其中,当所述若干液晶分子31被施加驱动电压时,所述若干液晶分子31的旋转角度呈预定角度且保持不变,所述入射角度是指所述背光源的光线入射到液晶分子31上的入射角度。
从而,本申请中,能够根据确定的目标可视角度确定目标入射角度并控制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目标入射角度,进而达到调整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的目的,可以随时随地的保护用户隐私。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执行的步骤“确定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响应用户输入的可视角度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所述可视角度调整操作是语音输入操作、触控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执行的步骤“响应用户输入的可视角度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
控制所述触控显示屏30显示一可视角度调整滑动条;
响应用户拖动所述可视角度调整滑动条的拖动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执行的步骤“响应用户输入的可视角度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通过语音输入单元输入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的语音控制指令,例如,“请将可视角度调整至150度”;
响应所述语音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
本实施例中,所在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的调整范围内,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可以被调整至所述调整范围内的任一可视角度,也就是说,可以实现无级调整。从而,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可以做到个性化调整。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执行的步骤“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及液晶驱动电压确定所述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
从而,在液晶驱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旋转所述背光源而改变所述的入射角度,从而改变投射光线的量进而改变可视角度。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执行的步骤“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31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转动所述背光源以改变其入射角度,使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等于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31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其中,当转动减小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时,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可视角度减小,当转动增大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时,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可视角度增大。
从而,所述背光源可以旋转,所述背光源通过旋转可以改变其入射角度,不同的入射角度可以获得不同的可视角度。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确定移动终端100的触控显示屏30的目标可视角度”之前,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
判断当前的使用场景并触发对应使用场景的可视角度调整。其中,所述使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人群密集场所和人群稀疏场所。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
在每次调整过目标可视角度之后,记录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及其使用场景。
当再次遇到同样的使用场景时,将之前记录的同使用场景下的若干目标可视角度求平均,作为当前建议的目标可视角度;
当用户确认使用当前建议的目标可视角度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100调整其可视角度至所述当前建议的目标可视角度;
当用户对当前建议的目标可视角度做出调整时,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100按照调整后的目标可视角度调整其可视角度,并记录所述建议的目标可视角度以用于下次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上,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若干液晶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
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
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确定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响应用户输入的可视角度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所述可视角度调整操作是语音输入操作、触控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响应用户输入的可视角度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显示一可视角度调整滑动条;
响应用户拖动所述可视角度调整滑动条的拖动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及液晶驱动电压确定所述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转动所述背光源以改变其入射角度,使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等于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其中,当转动减小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视角度减小,当转动增大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视角度增大。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若干液晶分子;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
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
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执行的步骤“确定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响应用户输入的可视角度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所述可视角度调整操作是语音输入操作、触控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执行的步骤“响应用户输入的可视角度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
控制所述触控显示屏显示一可视角度调整滑动条;
响应用户拖动所述可视角度调整滑动条的拖动操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的目标可视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执行的步骤“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确定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及液晶驱动电压确定所述背光源的目标入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执行的步骤“调整背光源的入射角度至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转动所述背光源以改变其入射角度,使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等于所述目标入射角度,使得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所述目标入射角度入射到液晶分子上,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其中,当转动减小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视角度减小,当转动增大所述背光源的入射角度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视角度增大。
CN201911426117.5A 2019-12-31 2019-12-31 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 Pending CN111222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6117.5A CN111222185A (zh) 2019-12-31 2019-12-31 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6117.5A CN111222185A (zh) 2019-12-31 2019-12-31 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2185A true CN111222185A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6117.5A Pending CN111222185A (zh) 2019-12-31 2019-12-31 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218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3382A (zh) * 2012-05-11 2012-09-26 李俊 一种密码抗窥装置及其抗窥方法
CN103167113A (zh) * 2012-05-08 2013-06-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人眼与屏幕角度自动调整显示屏背光角度的防窥视系统及方法
CN103728748A (zh) * 2012-10-16 2014-04-16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可视角度的调节方法、液晶显示屏与终端
KR20190001371A (ko) * 2017-06-27 2019-01-04 현대위아 주식회사 Nc 데이터를 이용한 가공 공정 판별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113A (zh) * 2012-05-08 2013-06-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人眼与屏幕角度自动调整显示屏背光角度的防窥视系统及方法
CN102693382A (zh) * 2012-05-11 2012-09-26 李俊 一种密码抗窥装置及其抗窥方法
CN103728748A (zh) * 2012-10-16 2014-04-16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可视角度的调节方法、液晶显示屏与终端
KR20190001371A (ko) * 2017-06-27 2019-01-04 현대위아 주식회사 Nc 데이터를 이용한 가공 공정 판별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1009B2 (ja) トレンドランキングリストの表示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KR102606422B1 (ko)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저장 매체 및 전자 장치
US10359844B2 (en) Resizing interfaces based on eye gaze
WO2016082586A1 (zh) 网页更新方法及装置
US9093050B1 (en) Determining when to delay sending updates to a display device
CN113168038B (zh) 一种显示图像的方法、装置
KR20170053513A (ko)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17128893A1 (zh) 关键帧动画的生成装置及方法
WO2014187043A1 (zh) 应用程序的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04122B (zh) 电子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WO2017092309A1 (zh) 屏幕调节显示亮度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318141B2 (en) Scroll speed control for document display device
WO2020061783A1 (zh) 可弯折电子设备及其界面适配方法
US1027612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240780A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显示终端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618976B2 (en) Hinged computer stand that slides up and down on a video display
WO2018113748A1 (zh) 一种视频全屏的实现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22185A (zh) 移动终端及其可视角度调节方法
US983012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766325B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20092378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integrating a fit-to-size scale factor in a sequence of scale factors
US20200193931A1 (en) Contextual display dimension control i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to reduce the addiction of mobile device
US88849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flash veil on an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CN113330407A (zh) 交互方法、柔性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10022A1 (zh) 图像显示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