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9346A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9346A
CN111219346A CN202010101816.9A CN202010101816A CN111219346A CN 111219346 A CN111219346 A CN 111219346A CN 202010101816 A CN202010101816 A CN 202010101816A CN 111219346 A CN111219346 A CN 111219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outlet
air flow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18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018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93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9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934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5268 priority patent/WO202116456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08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 for cooling the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083Sealing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0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06Cooling the driv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3Sound attenu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7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by influencing the flow pattern, e.g. suppression of turbule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16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风扇,包括了:体部,包括空气入口、两个空气出口,和用于沿第一方向产生空气流的风扇电机组件;喷嘴,分别连接体部两侧的空气出口,用于接收来自体部的空气流并发射空气流;风扇电机组件包括:叶轮、驱动叶轮旋转的马达以及容置马达的机壳,机壳设有分别向两个空气出口导流的导流叶片,叶轮产生的空气流经过导流叶片分流后被就近分别输送到两个空气出口。本发明能够改变了风扇内空气流的运动方向,降低了风扇的整体高度,缩小了整体体积,延长了滤网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噪音和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 高,室内空气质量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的雾霾、 PM2.5问题的出现,人们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空气净化器是用来净化室内空气的小型家电产品,主要解决由于装 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由于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释 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 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 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 有:低温非对称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吸附技术、负离子技术、负氧 离子技术、分子络合技术、纳米TiO2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 集尘技术、活性氧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 维、HEPA高效材料等,高质量的滤网成本会占到空气净化器总成本的 20%到30%。
目前,已经出现了较多的带有空气滤网的无叶风扇。图1为现有技 术的无叶风扇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其中大部分的具有环形喷嘴901、 外壳903、底座904、滤网905、风扇电机906以及网孔内胆907。其 中,具有进风网孔的外壳903设置在底座904上,外壳903内设有滤网 905,滤网905内设有网孔内胆907,网孔内胆907中设有风扇电机906 的第一空气入口,环形喷嘴901都设置于风扇电机906的重力方向的上 方,风扇电机906的出风口连通喷嘴901。室内空气依次经过外壳903 的网孔、滤网905的过滤后进入网孔内胆907,风扇电机906的进风口 沿反重力方向吸入空气后继续沿反重力方向(垂直向上)输送到环形喷嘴901的一端,然后空气散布到环形喷嘴901的各处后,被喷射出去。
在该结构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有待改进:
(1)由于无叶风扇总体积最大的环形喷嘴和风扇电机都必须排列于 重力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造成了无叶风扇的整体高度难以降低,大大限 制了无叶风扇的使用场景。
(2)环形喷嘴的中间是中空的,该区域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了风 扇整体体积的浪费,以及对于产品运输和产品仓储的成本增加。
(3)由于风扇电机的进风口位置较低,会更容易在吸气时将地面的 灰尘吸入,加大了滤网的使用负荷,需要更频繁地更换滤网,明显增大了 无叶风扇的使用成本。
(4)这类无叶风扇的外壳是两个壳体水平对合的结构,每个壳体内 各设有一片滤网。滤网通过设置在下游的立体密封胶条与网孔内胆之间进 行密封,立体密封胶条的成本极高,而且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效果差。
(5)在更换滤网时,就需要分别拆卸出两个壳体各自更换滤网后再 安装回去,过程繁琐,人性化体验较差。
(6)产品难以增加其他功能模块,扩展性差。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扇,克服了现有 技术的,能够改变了风扇内空气流的运动方向,降低了风扇的整体高 度,缩小了整体体积,延长了滤网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噪音和使用成 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包括
体部,包括空气入口、两个空气出口,和用于沿第一方向产生空气流 的风扇电机组件;
喷嘴,分别连接所述体部两侧的空气出口,用于接收来自体部的空气 流并发射所述空气流;
所述风扇电机组件包括:叶轮、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马达以及容置所 述马达的机壳,所述机壳设有分别向两个所述空气出口导流的导流叶片, 所述叶轮产生的空气流经过所述导流叶片被分流后分别沿第一路径和第 二路径就近输送到两个空气出口。
优选地,每个所述导流叶片向就近的所述空气出口倾斜,所述导流叶 片的倾斜面与铅垂面之间的夹角范围是10°至45°。
优选地,不同引导方向的所述导流叶片配合所述机壳的外壳分隔所述 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
优选地,所述机壳包括马达支架以及马达罩,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路径 由所述马达支架、所述马达罩的外壳的外表面与向一个所述空气出口引导 的第一导流叶片共同限定。
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路径由所述马达支架、马达罩的外壳的外 表面与向另一个所述空气出口引导的第二导流叶片共同限定。
优选地,所述风扇电机组件还包括一位于所述机壳下游的出风三通 座,所述出风三通座包括接收所述空气流的进风口、分别联通所述喷嘴的 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以及将所述空气流分流后各自引导到所述第一 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分流墙体,所述喷嘴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出风 口和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沿所述第一路径离开所述机壳的空气流仅所述分流墙体分流 后分别引导到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沿所述第二路径经过所述导 流叶片的空气流被分别引导到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风扇电机组件还包括一进风口,所述分流墙体基于所述 进风口的中轴线设置,均分所述进风口流通面积,所述分流墙体的两侧分 别形成对称的第一引导斜坡和第二引导斜坡,所述第一引导斜坡将部分经 过所述进风口的空气流引导至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引导斜坡将部分经过 所述进风口的空气流引导至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出风三通座的内壁设有自所述第一引导斜坡向第一出风 口延展的下沉式导流台阶,越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下沉式导流台阶 的下沉距离越大;
所述出风三通座的内壁设有自所述第二引导斜坡向第二出风口延展 的下沉式导流台阶,越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下沉式导流台阶的下沉 距离越大。
优选地,所述空气流沿第一方向通过所述体部,随所述空气流进入所 述喷嘴,所述空气流至少基于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的第二方向运动后被发 射出所述喷嘴,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反重力方向, 所述空气入口位于所述体部的沿重力方向的上部,所述空气出口位于所述 体部的沿重力方向的下部,所述风扇电机组件位于所述空气入口与所述空 气出口位之间的区域。
本发明的风扇,能够改变了风扇内空气流的运动方向,缩小了整体 体积,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 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无叶风扇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风扇的内部风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风扇的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的进气罩与进气支架组合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的进气罩与进气支架分离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的进气罩的第一种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的进气罩的第二种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风扇电机组件的剖面图。
图11是图10中B-B向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风扇中风扇电机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风扇中马达罩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风扇中风扇电机组件向喷嘴导流原理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风扇中喷嘴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的风扇中喷嘴的分解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第一种喷嘴的局部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第二种喷嘴的局部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第二种喷嘴增大喷射夹角的原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第二种喷嘴处于最大喷射夹角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
10 体部 504 第一出风口
11 顶盖 505 第二出风口
12 环形连接架 51 导风口罩
13 侧支撑架 52 导风罩
14 进气支架 53 叶轮
141 中央开口 54 马达支架
142 第一卡扣 55 定位减振垫
143 第二卡扣 56 马达
2 过滤器 58 马达罩
3 进气罩 581 第一导流叶片
30 环形侧壁 582 第二导流叶片
31 消音孔 583 出气孔
311 消音孔 6 底座
312 消音孔 7 喷嘴
32 圆形限位槽 70 喷嘴本体
33 卡口 71 出风口
34 基板 72 输出气道
35 开口部 73 正风挡墙
4 内壳 74 第一进风口
5 风扇电机组件 75 第二进风口
50 出风三通座 76 旋转件
502 分流墙体 77 内缩肩台
503 下沉式导流台阶 8 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 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 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 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 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2为本发明的风扇的内部风道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风扇, 包括用于产生空气流的体部10和喷射空气流的喷嘴7。其中,体部10至 少包括了顶盖11、过滤器2、提供空气入口的进气罩3、用于产生空气流 的风扇电机组件5、提供空气出口的外壳8。外壳8的两侧设有进气孔, 过滤器2设置于外壳8中进气孔内侧的对应位置。过滤器2设置于进气 罩3的上游,过滤器2环绕进气罩3。进气罩3设置于风扇电机组件5的 进风口。风扇电机组件5使得空气流沿第一方向W通过体部10,第一方 向W为重力方向。喷嘴7连接空气出口,用于接收来自体部10的空气流 并发射空气流,随空气流进入喷嘴7,空气流至少基于与第一方向W反 向的第二方向X运动后被发射出喷嘴7,第二方向X为反重力方向。空气 入口设置于进气罩3,进气罩3位于体部10的沿重力方向的上部。空气 出口位于体部10的外壳8的两侧沿重力方向的下部,风扇电机组件5位 于空气入口与空气出口位之间的区域。喷嘴7具有至少一输出气道72, 输出气道72的延展方向与第一方向W平行,空气流沿第二方向X通过 输出气道72。本发明的风扇通过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风道设计,将风 扇电机组件5的吸气方向倒置,从体部10的上部进行高吸气,空气流自 上而下经过风扇电机组件5后,从体部10的下部排气进入到喷嘴7,空 气流再由喷嘴7自下而上流动后,可以从喷嘴7的不同高度的出风口71 喷射出去。本发明将风扇电机组件5的位置布局与喷嘴7的位置布局在第 一方向上重叠,进一步减小了整体高度,并充分利用喷嘴7中央的闲置空 间。并且,在相等高度的前提下,本发明能够实现更大的喷嘴7,加强送 风能力。
在一个变形例中,喷嘴7可以是设置于体部10一侧的沿垂直方向延 展的管状件,管状件的下段可转动地连接体部10的开口,但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中的喷嘴7和风扇电机组件5可以沿第一方向W(或第二方 向X)平行排列,并且,喷嘴7和风扇电机组件5各自基于同一铅垂面的 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这使得喷嘴7的出风口71可以设置在与风扇电机组 件5同水平的高度,甚至是低于风扇电机组件5的水平的高度。本发明通 过对风道的改进,将现有技术中空气流沿单一方向先后经过风扇电机组件 和喷嘴的长距离空气流行程分为了至少两段方向相反的短距离空气流行 程,两段短距离空气流行程可以相互平行,从而突破了在高度方向上风扇 电机组件和喷嘴必须依次排列的行业技术壁垒,使得风扇的整体高度能够 大大地减小,也降低了产品的重心,提高了产品站立姿态的稳定性。并且 位于上方位置的进风口在吸气时不会将地面的灰尘吸入,减小了滤网的使 用负荷,无需频繁地更换滤网,大大减小了无叶风扇滤网的使用成本。
风扇电机组件5的出风口连接两引导气道,引导气道分别连通到体部 10两侧的开口,喷嘴7具有一半框型的喷嘴本体70,喷嘴本体70跨接 于体部10朝向第一方向W的第一侧面,且喷嘴本体70的两端分别连通 开口。体部10具有至少一改变空气流的流向的引导气道,引导气道沿垂 直于第一方向W的第三方向Y延展,分别联通风扇电机组件5的出风口 和喷嘴7。本实施例中,风扇电机组件5、引导气道与喷嘴7共同形成至 少一U型组合气道,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中的喷嘴本体70的形状为 倒U型,且喷嘴本体70可以基于体部10的开口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 于体部10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以便向不同方向吹风。在旋转后,虽然 沿喷嘴本体70流动的空气流是斜向流动(基于铅垂面),但是随着空气 流向喷嘴本体70的深处进入,空气流依然会产生向第二方向X(反重力 方向)的位移。喷嘴本体70设有至少一沿第四方向Z开口的出风孔71, 第四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W与第三方向Y共同构成的平面。喷嘴本体 70的出风孔71组合形成倒U型风道,体部10的空气入口位于倒U型风 道的范围内。
在一个优选例中,喷嘴本体70具有跨接于体部10朝向第一方向的 第一侧面的第一状态,以及基于开口转动后,喷嘴本体70回避过滤器2 基于第二方向投影区域的第二状态,过滤器2具有基于喷嘴本体70的第 二状态沿第二方向避开喷嘴本体70以进出体部10的升降行程。过滤器2 的升降行程基于第二方向的投影与喷嘴本体70的第二状态基于第二方向 的投影不重叠,以便能够将过滤器2沿第二方向X拆卸后移除体部10, 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优选例中,容置空间具有两个供过滤器2进出容置空间的更换 通道(U型的喷嘴本体70天然具有两个联通内部容置空间的超大开口), 更换通道的延展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过滤器2具有沿第二方向自体部 10进出容置空间的第一行程,以及自更换通道进出容置空间的第二行程。 容置空间的高度与更换通道的高度J均大于过滤器2的高度K,容置空间 的宽度与更换通道的宽度均大于过滤器2的宽度。
图3为本发明的风扇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图5 为本发明的风扇的分解图。如图3至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中,本发明的风扇的体部包括沿第二方向X自下而上设置的底座6、用于 产生空气流的风扇电机组件5、进气支架14、提供空气入口的进气罩3、 过滤器2以及顶盖11。本发明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中空闲的喷嘴7的 中央区域,将体部10整体设置于喷嘴7的中央区域中,体部10的空气 入口位于倒U型风道的范围内,使得产品的体积大大减小,降低了产品 运输和产品仓储的成本。
两个能够相互对合的内壳4卡合风扇电机组件5和底座6的两侧, 内壳4对合螺接后将风扇电机组件5限位于底座6上方,两内壳4对合 后形成一环形槽。喷嘴本体70两端的内侧分别设置第一进风口74和第 二进风口75,第一进风口74和第二进风口75各自联通体部10两侧的 一个开口。
两个能够相互对合的外壳8卡合于内壳4的外周,外壳8罩盖进气 罩3和风扇电机组件5,每个外壳8的对应进气罩3的区域设有网孔状的 进气孔。
过滤器2环绕进气罩3,过滤器2设置于进气罩3的空气入口的上游。 过滤器2为一管状空气滤网23,管状空气滤网23的第一侧设有固定第一 环形密封件21的第一环形支撑架22,顶盖11的下表面设有插槽,顶盖11的插槽与第一环形支撑架22可拆卸地卡合。管状空气滤网23的介质 可以是现有的空气过滤材料或是未来发明的空气过滤材料,不以此为限。
图6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的进气罩与进气支架组合的示意图。图7为本 发明的风扇中的进气罩与进气支架分离的示意图。如图6和7所示,本实 施例中的进气罩3设置于空气入口的下游并位于风扇电机组件5的进气口 的上游,进气罩3设有消音孔31,空气流经过消音孔31之后,沿第一方 向通过体部10。消音孔31在进气罩3表面阵列排列形成消音孔31阵列, 消音孔31阵列环绕进气罩3。消音孔31为变径通孔,每个消音孔31在 外壁的开孔面积大于内壁的开孔面积,每个消音孔31位于进气罩3的外 壁的开口直径为2.5mm至4mm,位于进气罩3的内壁的开口直径为1 mm至2.5mm。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消音孔31位于进气罩3的外壁的开 口直径为2.8mm至3.0mm,位于进气罩3的内壁的开口直径为2.5mm, 使得每个消音孔31都具有更好的消音降噪功能,以便获得更好的整机静 音效果。
为了在进气量以及音量之间获得最优效果,风扇电机组件5的进气口 的流通截面积为S1,所有消音孔31的流通截面积的总和为S2,S2≥S1。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有消音孔31的流通截面积的总和为S2大于等于 2.5倍的进气口的流通截面积S1,从而进一步保证更好的静音效果。
而且,顶盖11与体部10旋转卡合,基板34支撑顶盖11,顶盖11 压接管状空气滤网的一侧设有限位件,基板34设有圆形限位槽32,引导 限位件在圆形限位槽32的范围内转动,随限位件的旋转,顶盖11与体 部10卡合或分离。进气支架14沿第二方向支撑管状空气滤网第二侧, 管状空气滤网23的环形上端面以及进气罩3的基板34均与顶盖11密 封,管状空气滤网23的环形下端面以及进气罩3的开口部35与进气支 架14之间密封。进气罩3提供了对于顶盖11的支撑和旋转引导作用, 加强了产品的整体强度和特殊的更换滤网的功能性,本发明的风扇通过 旋转打开顶盖11后替换新的管状空气滤网23。
进气支架14设有环绕中央开口141的多个第一卡扣142和排列于第 一卡扣142之外的多个第二卡扣143。进气罩3的开口部35的卡口与进 气支架14的第一卡扣142扣合,两片侧支撑架13的下表面连接于进气 支架14的第二卡扣143,外壳8的高度大于风扇电机组件5的高度,合 围后的外壳8的上部两片侧支撑架13之间提了容置过滤器2和进气罩3 的空间。进气支架14的下表面设有连接柱,进气罩3连接于进气支架14 的上表面,使得进气罩3可以通过进气支架14连接于风扇电机组件5的 进风口处。
为了增强气流流速和静音效果,本发明的可以采用以下结构的进气罩 3:
图8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的进气罩的第一种变形例的示意图。如图8 所示,进气罩3为一倒置桶状件,包括环形侧壁30、位于环形侧壁30下 端的开口部35和位于环形侧壁30上端的基板34,开口部35密封连通 进气支架14的中央开口141且开口部35罩盖于风扇电机组件5的进气 口,进气口与基板34之间形成进风空间。进气罩3上的每个消音孔311 都是沿电机旋转轴向向外放射的方向设置的变径通孔,位于进气罩3的外 壁的开口大于位于进气罩3的内壁的开口,以便获得更好的静音效果。
图9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的进气罩的第二种变形例的示意图。如图9 所示,进气罩3为一锥台件,包括锥台型的环形侧壁30、位于环形侧壁 30的下端的开口部35和位于环形侧壁30上端的基板34,开口部35罩 盖于风扇电机组件5的进气口,进气口与基板34之间形成进风空间。进 气罩3上的每个消音孔312不但是变径通孔,位于进气罩3的外壁的开 口大于位于进气罩3的内壁的开口,而且每个消音孔312的导流方向指 向风扇电机组件5的进气口,限定经过消音孔31的空气流向风扇电机组 件5的进气口汇集,以便在气流流速和静音效果之间获得更好的平衡,提 高整机的综合性能和人性化体验。
图10为本发明的风扇电机组件的剖面图。图11是图8中B-B向的 剖视图。图12为本发明的风扇中风扇电机组件的局部分解图。图13为 本发明的风扇中马达罩的立体图。图14为本发明的风扇中风扇电机组件 向喷嘴导流原理示意图。如图10至14所示,本发明的风扇中的风扇电 机组件5包括:沿第一方向W依次组合的导风口罩51、导风罩52、叶 轮53、马达支架54、马达56、马达罩58以及出风三通座50,主要通过 定位减振垫55将上述部件组合。导风口罩51密封连通进气罩3的涡旋 通道34和导风罩52。马达支架54和马达罩58共同形成容置马达56的 机壳,机壳设有分别向两个空气出口导流的第一导流叶片581、第二导流 叶片582,叶轮产生的部分空气流经过第一导流叶片581引导后沿第一路 径5a被就近输送到第一出风口504,叶轮产生的其余部分空气流经过第 二导流叶片582引导后沿第二路径5b被就近输送到第二出风口505。
每个导流叶片向就近的空气出口倾斜,导流叶片的倾斜面与铅垂面之 间的夹角范围是10°至45°。在一个优选例中,根据马达罩58的圆周 具有等分镜像倾斜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分别在四个象限等分镜像分布。, 导流叶片的倾斜面与铅垂面之间的夹角范围是20°,以便能将叶轮的风 导向两侧的出风口,使得出风均匀,降低噪音。
本实施例中,通过不同的导流叶片配合外壳分隔出第一路径5a和第 二路径5b,至少部分第一路径5a由马达支架54、马达罩58的外壳的外 表面与马达罩58的第一导流叶片581共同限定。至少部分第二路径5b 由马达支架54、马达罩58的外壳的外表面与马达罩58的第二导流叶片 582共同限定。
风扇电机组件5还包括一位于机壳下游的出风三通座50,出风三通 座50包括接收空气流的进风口、分别联通喷嘴7的第一出风口504和第 二出风口505,以及将空气流分流后各自引导到第一出风口504和第二出 风口505的分流墙体502,喷嘴7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出风口504和第 二出风口505。沿第一路径5a经过第一导流叶片581的空气流经分流墙体502的一侧被引导到第一出风口504,沿第二路径5b经过第二导流叶 片582的空气流经分流墙体502的另一侧被引导到第二出风口505。风 扇电机组件5还包括一进风口,分流墙体502基于进风口的中轴线设置, 均分进风口流通面积,分流墙体502的两侧分别形成对称的第一引导斜 坡和第二引导斜坡,第一引导斜坡将部分经过进风口的空气流引导至第一 出风口504,第二引导斜坡将部分经过进风口的空气流引导至第二出风口 505,以便能在降低噪音的前提下,将将经过进风口的空气流分流。出风 三通座50的内壁设有自第一引导斜坡向第一出风口504延展的下沉式导 流台阶,越靠近第一出风口504,下沉式导流台阶的下沉距离越大;出风 三通座50的内壁设有自第二引导斜坡向第二出风口505延展的下沉式导流台阶,越靠近第二出风口505,下沉式导流台阶的下沉距离越大以便减 小空气流转向是的噪音,并为底座6提供空间,但不以此为限。
由叶轮53生成的空气流,沿着R方向(图13、14中点划线箭头方 向)先后经过马达支架54、马达罩58的外壳的外表面与马达罩58的第 一导流叶片581、第二导流叶片582后分别达到第一出风口504和第二 出风口505,第二部分空气流不需要经过分流墙体502的对齐进行转向。 本是实施例中,S方向与R方向相近,使得带着马达产生的热量的空气流 分别沿着R方向的运动,有助于更高效地带出马达支架54、马达罩58 之间马达56产生的热量,有助于冷却马达。
本实施例中,马达罩58的底部设有散热的出气孔583,马达产生的 热量穿过出气孔583经过沿着S方向被排放后,部分带着热量的空气流 受到由第一导流叶片581引导沿第一路径5a的局部路线被输送到第一出 风口504排放,部分带着热量的空气流受到由第而导流叶片582引导沿 第二路径5b的局部路线被输送到第二出风口505排放,由于沿第一路径5a的空气流和沿第二路径5b空气流的高速流动,使得马达罩58的出气 孔583的下侧能够形成负压,便于将具有马达罩58内的马达产生的热量 的空气流沿重力方向吸出马达罩58(本发明中的用于马达散热的风道与 现有技术中热空气完全向上排放的结构相反),这部分空气流经由出风三 通座50的分流墙体502分流后分别顺着下沉式导流台阶到达第一出风口504和第二出风口505。本发明通过第一导流叶片581、第二导流叶片582 以及分流墙体502的配合将空气流分流后分别转向,有效降低了噪音(实 验表明大股空气流在转向时的噪音非常严重,本发明将大股空气流分化成 多个小股后分别转向能明显降低造影),并能加快空气流经过出风三通座 50流向喷嘴7的速度。本发明中的出风三通座50将导流与分流和一体化, 大大降低了风扇电机组件5的高度,使得风扇整机的总高度和体积也进一 步减小。
在一个优选例中,马达产生的热量穿过出气孔583经过沿着S方向 被排放后,部分带着热量的空气流受到由第一导流叶片581引导沿第一 路径5a的局部路线被输送到第一出风口504的偏上部位置排放,部分带 着热量的空气流受到由第而导流叶片582引导沿第二路径5b的局部路线 被输送到第二出风口505的偏上部位置排放,并且还有一部分空气流经 由出风三通座50的分流墙体502分流后分别顺着下沉式导流台阶到达第 一出风口504的偏下部位置和第二出风口505的偏下部位置排放,从而 最大化利用了第一出风口504和第二出风口505的整个流通截面,更能 加快空气流经过出风三通座50流向喷嘴7的速度,尽可能减小空气流在 体部10内转向对风速的损耗,进一步提高风扇出风的风速。
图15为本发明的风扇中喷嘴的立体图。图16为本发明的风扇中喷 嘴的分解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第一种喷嘴的局部剖视图。如 图15至20所示,本发明的喷嘴7包括输出气道72、第一进风口74、第 二进风口75、出风口71以及至少一正风挡墙73,喷嘴7的形状为倒U 型,喷嘴7的两个进风口分别连通体部10的两侧。进风口接收来自体部 10的空气流,经输出气道72传输到出风口71后发射空气流,正风挡墙 73阻挡流向出风口71的部分空气流,调节空气流喷射出出风口71的出 风角度。随空气流进入喷嘴7,空气流至少基于与第一方向反向的第二方 向运动后被发射出喷嘴7。正风挡墙73设置于输出气道72的内壁且与出 风口71同侧,正风挡墙73位于出风口71的上游,正风挡墙73所处平 面与输出气道72的引导方向垂直,正风挡墙73可以将出风角度导正, 减小空气流喷射出出风口71的出风方向与出风口71的轴线的夹角a为 15°。(如果不设置正风挡墙73,空气流喷射出出风口71的出风方向与 出风口71的轴线的夹角可能超过为45°,此时风扇只能作为低位的立扇 使用,无法作为台扇使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输出气道72内沿输出气道72的引导方向 依次设有多道正风挡墙73。沿输出气道72的引导方向,正风挡墙73的 高度依次增大。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出风口71设有内缩肩台77,内缩肩台77的 内缩深度小于正风挡墙73的高度,内缩肩台77的内缩深度为5mm至 12mm,正风挡墙73的高度为15mm至25mm。本实施例中,内缩肩台 77的内缩深度为7mm,正风挡墙73的高度为18.5mm,以便进一步减小空气流喷射出出风口71的出风方向与出风口71的轴线的夹角a。
图18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第二种喷嘴的局部剖视图。图19为本发明 的风扇中第二种喷嘴增大喷射夹角的原理图。图20为本发明的风扇中第 二种喷嘴处于最大喷射夹角的原理图。如图18至20所示,本发明的喷 嘴7还包括调节正风挡墙73与输出气道72的引导方向之间角度的旋转 件76。旋转件76设置于输出气道72的内壁且与出风口71同侧,旋转 件76连接正风挡墙73。随正风挡墙73阻挡更多空气流,空气流喷射出 出风口71的出风方向与出风口71的轴线的夹角a减小(例如:减小到 15°)。对比图19至20,随正风挡墙73阻挡更少空气流,空气流喷射 出出风口71的出风方向与出风口71的轴线的夹角a增大(例如:增大到45°)。本发明通过旋转件76在输出气道72中旋转正风挡墙73,来 调节正风挡墙73对于靠近出风口71侧的输出气道72的空气流,从而实 现使得出风角度调整到适合人体舒适的角度,使得本发明的风扇可以同时 应用于台扇和立扇两种不同使用场景。
综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扇,能够改变了风扇内空气流的运动 方向,缩小了整体体积,降低了使用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 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体部(10),包括空气入口、两个空气出口,和用于沿第一方向产生空气流的风扇电机组件(5);
喷嘴(7),分别连接所述体部(10)两侧的空气出口,用于接收来自体部(10)的空气流并发射所述空气流;
所述风扇电机组件(5)包括:叶轮、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马达(56)以及容置所述马达(56)的机壳,所述机壳设有分别向两个所述空气出口导流的导流叶片,所述叶轮产生的空气流经过所述导流叶片被分流后分别沿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就近输送到两个空气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叶片向就近的所述空气出口倾斜,所述导流叶片的倾斜面与铅垂面之间的夹角范围是10°至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不同引导方向的所述导流叶片配合所述机壳的外壳分隔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马达支架(54)以及马达罩(58),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路径由所述马达支架(54)、所述马达罩(58)的外壳的外表面与向一个所述空气出口引导的第一导流叶片(581)共同限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路径由所述马达支架(54)、马达罩(58)的外壳的外表面与向另一个所述空气出口引导的第二导流叶片(582)共同限定。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组件(5)还包括一位于所述机壳下游的出风三通座(50),所述出风三通座(50)包括接收所述空气流的进风口、分别联通所述喷嘴(7)的第一出风口(504)和第二出风口(505),以及将所述空气流分流后各自引导到所述第一出风口(504)和第二出风口(505)的分流墙体(502),所述喷嘴(7)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504)和第二出风口(50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路径离开所述机壳的空气流仅所述分流墙体(502)分流后分别引导到所述第一出风口(504)和第二出风口(505),沿所述第二路径经过所述导流叶片的空气流被分别引导到所述第一出风口(504)和第二出风口(50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组件(5)还包括一进风口,所述分流墙体(502)基于所述进风口的中轴线设置,均分所述进风口流通面积,所述分流墙体(502)的两侧分别形成对称的第一引导斜坡和第二引导斜坡,所述第一引导斜坡将部分经过所述进风口的空气流引导至第一出风口(504),所述第二引导斜坡将部分经过所述进风口的空气流引导至第二出风口(50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三通座(50)的内壁设有自所述第一引导斜坡向第一出风口(504)延展的下沉式导流台阶,越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504),所述下沉式导流台阶的下沉距离越大;
所述出风三通座(50)的内壁设有自所述第二引导斜坡向第二出风口(505)延展的下沉式导流台阶,越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505),所述下沉式导流台阶的下沉距离越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沿第一方向通过所述体部(10),随所述空气流进入所述喷嘴(7),所述空气流至少基于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的第二方向运动后被发射出所述喷嘴(7),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反重力方向,所述空气入口位于所述体部(10)的沿重力方向的上部,所述空气出口位于所述体部(10)的沿重力方向的下部,所述风扇电机组件(5)位于所述空气入口与所述空气出口位之间的区域。
CN202010101816.9A 2020-02-19 2020-02-19 风扇 Pending CN1112193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1816.9A CN111219346A (zh) 2020-02-19 2020-02-19 风扇
PCT/CN2021/075268 WO2021164567A1 (zh) 2020-02-19 2021-02-04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1816.9A CN111219346A (zh) 2020-02-19 2020-02-19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9346A true CN111219346A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1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1816.9A Pending CN111219346A (zh) 2020-02-19 2020-02-19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934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4567A1 (zh) * 2020-02-19 2021-08-26 应辉 风扇
WO2021164565A1 (zh) * 2020-02-19 2021-08-26 应辉 风扇
WO2021164566A1 (zh) * 2020-02-19 2021-08-26 应辉 风扇
CN114176446A (zh) * 2020-09-14 2022-03-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干燥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4567A1 (zh) * 2020-02-19 2021-08-26 应辉 风扇
WO2021164565A1 (zh) * 2020-02-19 2021-08-26 应辉 风扇
WO2021164566A1 (zh) * 2020-02-19 2021-08-26 应辉 风扇
CN114176446A (zh) * 2020-09-14 2022-03-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干燥装置
US11771273B2 (en) 2020-09-14 2023-10-03 Lg Electronics Inc. Drying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9346A (zh) 风扇
CN111306082A (zh) 风扇
CN110792639B (zh) 风扇以及风扇更换过滤器的方法
CN110762060A (zh) 风扇
WO2021164567A1 (zh) 风扇
CN111237221A (zh) 风扇
CN110792640A (zh) 风扇
CN110762061A (zh) 风扇
CN110762063A (zh) 风扇
CN210949213U (zh) 净化空气的无叶风扇
CN211852219U (zh) 风扇
CN110685941A (zh) 净化空气的无叶风扇
CN211852218U (zh) 风扇
CN210949306U (zh) 风扇
CN211852217U (zh) 风扇
CN110762062B (zh) 风扇以及风扇更换过滤器的方法
US20230138791A1 (en) Fan module, and portable air purifier having same
CN210949304U (zh) 风扇
CN211501114U (zh) 风扇
CN211501019U (zh) 风扇
CN210949216U (zh) 风扇
CN210919599U (zh) 风扇
CN210949302U (zh) 风扇
CN210919598U (zh) 风扇
CN210949303U (zh) 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