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2010A - 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12010A CN111212010A CN201811399029.6A CN201811399029A CN111212010A CN 111212010 A CN111212010 A CN 111212010A CN 201811399029 A CN201811399029 A CN 201811399029A CN 111212010 A CN111212010 A CN 1112120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tted
- bit group
- module
- modulation module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场景类型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将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得到;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载波频段互不重叠;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再通过与对应的解调模块将待传信号解调为发送比特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不同场景发送比特组,根据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对应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从而能够高效得实现多种场景类型的多载波传输,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IFFT/FFT的OFD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4G LTE中,是一种成熟的、频谱利用率极高的多载波传输技术。加窗OFDM技术同样广泛应用于数字广播(Digital VideoBroadcasting,DVB)、无线局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多类新型数字传输系统中。滤波器OFDM技术工程中已开始应用广义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GFDM)、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等技术。
由于OFDM中各个子信道的正交调制和解调是利用快速付里叶反变换(IFFT)和快速付里叶变换(FFT)方式实现的,在频域存在明显的带外辐射,为了加快了信号功率谱密度边沿的下降速度,减少带外损耗,提高OFDM技术应用的价值,采用加窗OFDM和滤波器组OFDM技术,是当前最通用的技术。在技术应用性能、技术实现难度等方面来看,这些多载波传输技术都是独立应用于某个领域,既没有混合应用的业务需求,也没有混合应用的技术基础。OFDM技术因其相当于是时域矩形加窗OFDM,频域频谱的辛格函数存在严重的能量泄漏,对所有子载波的同步性要求极强,信息承载能力单一,不适应物物互联的5G及演进系统。另外,OFDM中还存在较高的PAPR,直接限制了多载波传输中的载波带宽。加窗OFDM技术因其可以在时域对符号加窗,使其可以成为时域非矩形OFDM符号传输,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频域的能量泄漏。由于可以采用不同的窗函数获得不同的非矩形符号,从而可以提高传输信道的适应性,但因窗函数有限,且符号调制精度不够,同样难以满足5G及演进系统中的某些特殊传输需求。滤波器组OFDM技术虽然可以通过改变不同的滤波组达到调整传输波形的目的,使其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但滤波器组对每个子载波滤波,且滤波性能直接与滤波器的技术难度相关,所以采用滤波器组OFDM实现整个系统的多载波传输同样是不实现的。
可见,现有的OFDM技术、加窗OFDM技术和滤波器组OFDM技术都无法解决5G系统中各类业务和传输环境对传输资源的需要,达到适应5G及其演进系统对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5G系统中各类业务和传输环境对传输资源的需要,达到适应5G及其演进系统对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
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
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
将所有分组信号合并后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再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发送端发送的所有分组信号;其中,所述分组信号由发送端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所述发送端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所述发送端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
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
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电子设备的通信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下方法:
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
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
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
将所有分组信号合并后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再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
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
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
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
将所有分组信号合并后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再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通过将不同场景类型的待传数据分为不同的发送比特组,并根据场景类型和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得到对应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在调制后再上变频到互不重叠的载波频段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接收端采用对应的解调模块进行解调后得到所有的发送比特组,从而能够高效得实现多种场景类型的多载波传输,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01、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
发送端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需要发送给接收端的待传数据,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场景类型,例如车联网数据、语音通话数据或者高清视频数据等,各类数据在实时性、准确率以及时延要求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可以将所述待传数据预先划分为多个场景类型。根据场景类型的不同,将相同场景类型的待传数据合成一个发送比特组,从而将所有待传数据分为了多个发送比特组。
步骤S02、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
由于在同一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即对于传输性能的要求也相同,从而可以根据场景类型以及该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数据量得到与所述发送比特组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例如采用QAM调制的OFDM调制、滚降系数为1/16的窗口OFDM调制等,以及该调制模块能够承载的子载波容量,例如256、512等。然后采用得到的调制模块分别将对应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调制为待传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2具体为:
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得到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
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和对应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得到所述发送比特组需要的待传子载波数;
根据所述待传子载波数得到所述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其中所述子载波容量大于所述待传子载波数。
得到与每个发送比特组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方法有很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举例。
可以预先根据大量的历史数据或者数值计算,确定与各个场景类型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从而,在将所有待传数据分组后,就可以根据每个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得到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
至此,就可以得到该调制模块中每个子载波可以承载的单位数据量。然后再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中的数据量和对应调制模块的单位数据量,得到所述调制模块调制该发送比特组需要的待传子载波数,即所述调制模块最少需要的子载波数量。因此在待传子载波数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余量就可以得到所述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所述子载波容量相当于所述调制模块中进行IFFT变换的抽样数,该抽样数的取值为2的幂次方,所以,所述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也是2的幂次方。例如,若发送端将得到的待传数据分为3个发送比特组a1、a2、a3,分别对应场景类型b1、b2、b3,得到的调制模块分别为c1、c2、c3,根据每个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可以得到对应的待传子载波数为Nc1=800、Nc2=200、Nc3=400,则对应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分别为Ns1=1024、Ns2=256、Ns3=512。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先给出适合各个场景类型的多个模块类型,然后再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来确定当前最合适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
步骤S03、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
通过上变频,将每个待传信号由互不重叠的载波频段进行传输得到分组信号。与每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的带宽由得到该待传信号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例如,发送比特组a1、a2、a3,通过调制模块c1、c2、c3调制后得到待传信号d1、d2、d3,分别将d1、d2、d3上变频到对应的载波[fmin1,fmin1+Ns1*Δf]、[fmin2,f2min+Ns2*Δf]、[fmin3,fmin3+Ns3*Δf],其中,fmin2=fmin1+Ns1*Δf+ΔF,fmin3=fmin2+Ns2*Δf+ΔF,所述Δf为子载波带宽,例如0.015MHz,所述ΔF为上变频保护间隔带宽,例如,ΔF=10*Δf。对于载波频段的分配方式有很多,可以根据实际传输的带宽和频段进行具体的设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04、将所有分组信号合并后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再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发送端会将得到的所有分组信号合并后通过射频单元发送给接收端。通过下变频,接收端可以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恢复为所述待传信号,然后再根据每个待传信号对应的场景类型,由对应的解调模块对所述待传信号进行解调,最终得到对应的发送比特组。再将所有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进行合并以得到所有的待传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不同场景类型的待传数据分为不同的发送比特组,并根据场景类型和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得到对应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在调制后再上变频到互不重叠的载波频段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接收端采用对应的解调模块进行解调后得到所有的发送比特组,从而能够高效得实现多种场景类型的多载波传输,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功率峰均比阈值,得到每个调制模块的能够调制的可调数据量;
若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超过了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可调数据量,则需要将所述发送比特组分为至少两个满足所述可调数据量的新的发送比特组,并分别得到与每个新的发送比特组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可调数据量。
过多的子载波数会使得调制模块输出的信号的功率峰均比(Peak to AveragePower Rati,PAPR)过高从而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为此,需要将每个调制模块的子载波数限制在能够满足预设的功率峰均比阈值。
根据所述功率峰均比阈值可以和每个调制模块的调制类型得到所述调制模块的子载波阈值,进而可以计算出每个调制模块能够承载的可调数据量。
若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超过了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可调数据量,则需要将所述发送比特组分为至少两个满足所述可调数据量的新的发送比特组,并根据新的发送比特组得到各自的调制模块,再进行后续的调制和上变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设的功率峰均比阈值得到每个调制模块的可调数据量,并将数据量超过所述可调数据量的发送比特组进行分割后,分别采用各自的调制模块进行调制,从而使系统能够在满足大量的子载波时,最大限度得降低了输出的功率峰均比,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调制模块的采用的调制方式至少包括OFDM调制、加窗OFDM调制和滤波器组OFDM调制。
可以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制方式和模块类型有很多,图3仅给出三种调制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分别为OFDM调制、加窗OFDM调制和滤波器组OFDM调制。三种调制技术均基于IFFT/FFT的OFDM调制技术,所述OFDM调制仅仅通过快速付里叶变换,就可以简单、高效、快捷地实现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传输。加窗OFDM调制在时域对包含有N个子载波的OFDM符号加窗,从而在时域实现对多载波传输的调制,不仅可以降低各子载波间的干扰,还能减少信息能量的流失。滤波器组OFDM调制采用频移方式建立N个滤波器,达到在频域对每个子载波滤波的目的,使多载波传输尽可能吻合所承载信息的基本特征和无线信道传输的基本特性,提高多载波传输性能和信息传输品质。用模块方式和频分复用技术将OFDM、加窗OFDM和滤波器组OFDM等多种多载波传输技术综合应用,使各模块中的子载波不同,实现对基于IFFT/FFT的OFDM多载波传输技术的灵活应用。
如图3所示,在将所有的待传数据作为串行比特通过信道编码交织后,将得到的总比特根据场景类型的不同分为长度不同的发送比特组:发送比特1分组、发送比特2分组、发送比我3分组,然后分别采用OFDM调制模块、加窗OFDM调制模块和滤波器组OFDM调制模块进行调制得到待传信号后,分别上变频为分组信号后合并并发送给接收端。而接收端则通过下变频分别得到待传信号后,由各自对应的OFDM解调模块、加窗OFDM解调模块和滤波器组OFDM解调模块来进行解调,以得到各个发送比特组,再经过合并和解交解信道码得到所述串行比特。由于三个调制模块的子载波数和攻作流程不同,上变频时需要分别对符号扩时和模块延时,下变频时需要分别对符号缩时,才能保证三模块传输信号经过上变频合并和下变频分离后的符号正确解调。
除了上述三种调制、解调方式外还可以有采用其它的技术,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而对于具体的每种模块类型则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例如,加窗OFDM调制、解调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窗函数,滤波器组OFDM调制、解调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型滤波器函数,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基带调制、解调方式等分别细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不同场景类型的发送比特组采用对应的调制模块进行调制、解调,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可以根据调制方式的不同进行细分,从而能够高效得实现多种场景类型的多载波传输,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接收由发送端发送的所有分组信号;其中,所述分组信号由发送端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所述发送端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所述发送端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
发送端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需要发送给接收端的待传数据,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场景类型,各类数据在实时性、准确率以及时延要求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可以将所述待传数据预先划分为多个场景类型。根据场景类型的不同,将相同场景类型的待传数据合成一个发送比特组,从而将所有待传数据分为了多个发送比特组。
由于在同一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即对于传输性能的要求也相同,从而可以根据场景类型以及该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数据量得到与所述发送比特组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以及该调制模块能够承载的子载波容量。然后采用得到的调制模块分别将对应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调制为待传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具体为:
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得到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
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和对应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得到所述发送比特组需要的待传子载波数;
根据所述待传子载波数得到所述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其中所述子载波容量大于所述待传子载波数。
得到与每个发送比特组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方法有很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举例。
预先根据大量的历史数据或者数值计算,确定与各个场景类型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从而,在将所有待传数据分组后,就可以根据每个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得到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
至此,就可以得到该调制模块中每个子载波可以承载的单位数据量。然后再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中的数据量和对应调制模块的单位数据量,得到所述调制模块调制该发送比特组需要的待传子载波数,即所述调制模块最少需要的子载波数量。因此在待传子载波数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余量就可以得到所述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所述子载波容量相当于所述调制模块中进行IFFT变换的抽样数,该抽样数的取值为2的幂次方,所以,所述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也是2的幂次方。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先给出适合各个场景类型的多个模块类型,然后再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来确定当前最合适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
通过上变频,将每个待传信号由互不重叠的载波频段进行传输得到分组信号。与每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的带宽由得到该待传信号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
步骤S11、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
步骤S12、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发送端会将得到的所有分组信号合并后通过射频单元发送给接收端。通过下变频,接收端可以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恢复为所述待传信号,然后再根据每个待传信号对应的场景类型,由与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对所述待传信号进行解调,例如,加窗OFDM调制模块对应加窗OFDM解调模块,且其中的各个参数也相互对应,最终得到对应的发送比特组。再将所有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进行合并以得到所有的待传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不同场景类型的待传数据分为不同的发送比特组,并根据场景类型和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得到对应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在调制后再上变频到互不重叠的载波频段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接收端采用对应的解调模块进行解调后得到所有的发送比特组,从而能够高效得实现多种场景类型的多载波传输,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根据预设的功率峰均比阈值,得到每个调制模块的能够调制的可调数据量;
若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超过了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可调数据量,则所述发送端需要将所述发送比特组分为至少两个满足所述可调数据量的新的发送比特组,并分别得到与每个新的发送比特组对应的调制模块来进行调制。
所述发送端预设的功率峰均比阈值,然后根据所述功率峰均比阈值可以和每个调制模块的调制类型得到所述调制模块的子载波阈值,进而可以计算出每个调制模块能够承载的可调数据量。
若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超过了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可调数据量,则需要将所述发送比特组分为至少两个满足所述可调数据量的新的发送比特组,并根据新的发送比特组得到各自的调制模块,再进行后续的调制和上变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设的功率峰均比阈值得到每个调制模块的可调数据量,并将数据量超过所述可调数据量的发送比特组进行分割后,分别采用各自的调制模块进行调制,从而使系统能够在满足大量的子载波时,最大限度得降低了输出的功率峰均比,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解调模块的采用的解调方式至少包括OFDM解调、加窗OFDM解调和滤波器组OFDM解调。
可以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解调方式和模块类型有很多,如图3所示,仅给出其中的三种解调方式,分别为OFDM解调、加窗OFDM解调和滤波器组OFDM解调。
如图3所示,在将所有的待传数据作为串行比特通过信道编码交织后,将得到的总比特根据场景类型的不同分为长度不同的发送比特组:发送比特1分组、发送比特2分组、发送比我3分组,然后分别采用OFDM调制模块、加窗OFDM调制模块和滤波器组OFDM调制模块进行调制得到待传信号后,分别上变频为分组信号后合并并发送给接收端。而接收端则通过下变频分别得到待传信号后,由各自对应的OFDM解调模块、加窗OFDM解调模块和滤波器组OFDM解调模块来进行解调,以得到各个发送比特组,再经过合并和解交解信道码得到所述串行比特。由于三个调制模块的子载波数和攻作流程不同,上变频时需要分别对符号扩时和模块延时,下变频时需要分别对符号缩时,才能保证三模块传输信号经过上变频合并和下变频分离后的符号正确解调。
除了上述三种解调方式外还可以有采用其它的技术,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各个解调模块的模块类型与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不同场景类型的发送比特组采用对应的调制模块进行调制、解调,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可以根据调制方式的不同进行细分,从而能够高效得实现多种场景类型的多载波传输,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图4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存储器(memory)830和通信总线840,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存储器830通过通信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将所有分组信号合并后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再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将所有分组信号合并后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再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将所有分组信号合并后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再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电子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
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
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
将所有分组信号合并后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再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具体为:
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得到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
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和对应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得到所述发送比特组需要的待传子载波数;
根据所述待传子载波数得到所述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其中所述子载波容量大于所述待传子载波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功率峰均比阈值,得到每个调制模块的能够调制的可调数据量;
若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超过了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可调数据量,则需要将所述发送比特组分为至少两个满足所述可调数据量的新的发送比特组,并分别得到与每个新的发送比特组对应的调制模块来进行调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的采用的调制方式至少包括OFDM调制、加窗OFDM调制和滤波器组OFDM调制。
5.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发送端发送的所有分组信号;其中,所述分组信号由发送端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将所有的待传数据分为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场景类型相同;所述发送端将每个发送比特组通过对应的调制模块调制为待传信号;其中,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所述发送端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与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分组信号;其中,每段载波频段的带宽根据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得到,且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
将接收到的分组信号下变频为对应的待传信号;
通过与所述调制模块一一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所述发送比特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和子载波容量根据对应的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和数据量得到,具体为:
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的场景类型,得到对应的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
根据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和对应调制模块的模块类型,得到所述发送比特组需要的待传子载波数;
根据所述待传子载波数得到所述调制模块的子载波容量;其中所述子载波容量大于所述待传子载波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根据预设的功率峰均比阈值,得到每个调制模块的能够调制的可调数据量;
若所述发送比特组的数据量超过了对应的调制模块的可调数据量,则所述发送端需要将所述发送比特组分为至少两个满足所述可调数据量的新的发送比特组,并分别得到与每个新的发送比特组对应的调制模块来进行调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模块的采用的解调方式至少包括OFDM解调、加窗OFDM解调和滤波器组OFDM解调。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99029.6A CN111212010B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99029.6A CN111212010B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12010A true CN111212010A (zh) | 2020-05-29 |
CN111212010B CN111212010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70788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99029.6A Active CN111212010B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1201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02558A1 (zh) * | 2022-04-18 | 2023-10-2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819195A2 (en) * | 2006-02-13 | 2007-08-15 | Phonak Communications Ag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hearing assistance to a user |
CN101267415A (zh) * | 2007-03-12 | 2008-09-17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灵巧的基于滤波器组的上行多址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
CN102611668A (zh) * | 2011-01-25 | 2012-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及光线路终端 |
CN102638437A (zh) * | 2012-05-10 | 2012-08-1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选择载波调制的多载波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60127403A1 (en) * | 2014-10-30 | 2016-05-05 | Bastille Networks, Inc. | Sensor mesh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architectures for electromagnetic signature analysis |
-
2018
- 2018-11-22 CN CN201811399029.6A patent/CN1112120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819195A2 (en) * | 2006-02-13 | 2007-08-15 | Phonak Communications Ag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hearing assistance to a user |
CN101267415A (zh) * | 2007-03-12 | 2008-09-17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灵巧的基于滤波器组的上行多址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
CN102611668A (zh) * | 2011-01-25 | 2012-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及光线路终端 |
CN102638437A (zh) * | 2012-05-10 | 2012-08-1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选择载波调制的多载波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60127403A1 (en) * | 2014-10-30 | 2016-05-05 | Bastille Networks, Inc. | Sensor mesh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architectures for electromagnetic signature analysis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HONG XU: "Frame rate up-conversion with true motion estimation and adaptive motion vector refinement", 《2011 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 |
罗目华: "多载波卫星信号监测系统关键技术", 《信息科技辑》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02558A1 (zh) * | 2022-04-18 | 2023-10-2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12010B (zh) | 2022-05-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56878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CN107645464B (zh) | 多载波系统及多载波系统的数据调制、解调方法及装置 | |
EP3716558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US20240223427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ata mod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21223503A1 (zh) | 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4125184A (zh) | 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
US10257007B2 (en) |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
WO2018091528A1 (en) | Proces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gnals | |
CN111200572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6961405B (zh) | 多载波系统的数据调制、解调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节点 | |
CN112202699B (zh) | 多载波系统的数据调制、解调方法、帧生成方法及节点 | |
CN110401517B (zh) | 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 |
CN107026809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1212010B (zh) | 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 | |
Mowla et al. |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wo clipping based filtering methods for PAPR reduction in OFDM signal | |
US10581546B2 (en) | Transmitt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er based on time-domain windows | |
WO2017190289A1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7438041A (zh) | 一种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959647B (zh) | 多载波系统的符号配置方法及装置、数据解调方法及装置 | |
CN109905343B (zh) | 一种综合调制多载波的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 |
Loulou et al. | Look-up table based implementation of ultra-low complexity narrowband OFDM transmitters | |
US20190349157A1 (en) | Receiver, transmit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bband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s for subband communication | |
CN110226314B (zh) | Ofdm调制器、ofdm解调器及操作ofdm调制器和ofdm解调器的方法 | |
WO2024087649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处理方法、通信设备、介质及产品 | |
CN112187691B (zh) |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