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0685A - 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0685A
CN111210685A CN202010016721.7A CN202010016721A CN111210685A CN 111210685 A CN111210685 A CN 111210685A CN 202010016721 A CN202010016721 A CN 202010016721A CN 111210685 A CN111210685 A CN 111210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lementing
knowledge
lesson
course
stu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67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Jinshui Dashan Training Sch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Jinshui Dashan Training Sch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Jinshui Dashan Training Sch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Jinshui Dashan Training Sch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67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06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0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06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7/00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 G09B7/02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type wherein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construc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presented or wherein the machin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presented by a stud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7/00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 G09B7/02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type wherein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construc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presented or wherein the machin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presented by a student
    • G09B7/04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type wherein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construc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presented or wherein the machin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presented by a student characterised by modifying the teaching programme in response to a wrong answer, e.g. repeating the question, supplying a further expla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根据补课知识点,自动在测试题库中确定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在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以使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获取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根据第一答题信息,确定针对学生的补课内容,实现了针对每个学生的精准化、精细化学习情况测试,有效节约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时间。

Description

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教育培训行业根据知识点情况统计学生学情,已经成为一个基本趋势。小班课、小组课、1对1辅导课程是目前主流的学习提升手段,而精准化、精确化、高效地规划学生补习课程及课时成为市场硬需求。在进行补课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目前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补课详情和补课课时的安排。
一般地,目前补课内容和补课课时的安排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同一年级的学生使用同一套排课方案,这种方式无法实现针对学生个体的精准化、精细化补课;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别进行测试,通过教师手动组卷、批改试卷对学生的学习力进行测试,但是这种1对1手动测试的方式速度较慢。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速度快且针对性强的学习情况测试方法,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以克服目前学习情况测试时速度慢且无法实现针对学生个体的精准化、精细化补课的问题。
一种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
根据所述补课知识点,自动在预设的测试题库中确定所述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
在所述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以使所述学生解答所述学前测试题;
获取所述学生解答所述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自动确定针对所述学生的补课内容。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所述补课内容包括所述补课知识点中需要进行补课的目标知识点,以及,所述目标知识点对应的补课时长;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自动确定针对所述学生的补课内容,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确定所述补课知识点对应的学习力;
根据所述学习力,确定所述目标知识点;
根据所述学习力以及所述目标知识点预设的补课区间,确定所述目标知识点的所述补课时长。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所述第一答题信息包括答题得分信息、每道题的复做次数、每道题的平均时间、每道题的对错信息以及答题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补课时长,生成针对所述学生的排课规划。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生成学情测评报告,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学情测评报告调整所述排课规划;
获取调整所述排课规划的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调整指令对所述排课规划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学生的当前补课知识点,根据所述当前补课知识点生成课后测试题;
获取所述学生解答所述课后测试题的第二答题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答题信息,生成下一次补课的下一补课知识点的调整信息,以使教师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对所述下一补课知识点进行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确定模块获取模块和选择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课知识点,自动在预设的测试题库中确定所述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以使所述学生解答所述学前测试题;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学生解答所述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自动确定针对所述学生的补课内容。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所述补课内容包括所述补课知识点中需要进行补课的目标知识点,以及,所述目标知识点对应的补课时长;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确定所述补课知识点对应的学习力;根据所述学习力,确定所述目标知识点;根据所述学习力以及所述目标知识点预设的补课区间,确定所述目标知识点和所述补课时长。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课时长,生成针对所述学生的排课规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程序,所述程序至少用于执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根据补课知识点,自动在测试题库中确定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在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以使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获取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根据第一答题信息,确定针对学生的补课内容,实现了针对每个学生的精准化、精细化学习情况测试,有效节约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实施例一提供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实施例二提供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实施例一提供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0、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
本实施例中,可以获取需要补课的学生的补课知识点,其中补课知识点可以携带该学生对补课知识点的知识掌握等级。一般地,知识掌握等级可以分为“高”“中”“低”,知识掌握等级“高”表示该学生对补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较好,知识掌握等级“中”表示该学生对补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一般,知识掌握等级“低”表示该学生对补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较差。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并不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才进行补课,一部分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也会进行补课,以在巩固现有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S101、根据补课知识点,自动在测试题库中确定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
本实施例中预设有测试题库,教师可以根据我国的教学大纲预先编写题目,或者在网站上下载题目,将上述题目存储在测试题库中,并且,不断更新测试题库中的题目。
具体地,可以按照下述步骤确定每个补课知识点的目标题库:首先,在测试题库中确定处于该知识掌握等级的所有题目,本实施例中,知识掌握等级“低”对应简单题目,知识掌握等级“中”对应一般题目,知识掌握等级“高”对应复杂题目;其次,再从处于该知识掌握等级的所有题目中确定与该补课知识点关联的题目,组成目标题库,例如该学生的知识掌握等级为“低”,则可以在简单题目中确定与该补课知识点关联的题目,组成目标题库。
S102、在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
本实施例中,确定目标题库后,可以在每个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所有补课知识点对应的所有题目即组成了学前测试题。
其中,预设规律可以为随机选择,或者选择单数序号题目、双数序号题目等,本实施例此处不做限定。预设个数可以根据学生的预留时间确定,本实施例此处也不做限定。
S103、获取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
在学生完成解答后,可以获取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一答题信息优选为答题得分信息、每道题的复做次数、每道题的平均时间、每道题的对错信息以及答题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信息等。
其中,本实施例可以自动对学前测试题中的客观题进行评测,由教师对主观题进行评测,最终得到学前测试题的答题得分信息。每道题的复做次数、每道题的平均时间、每道题的对错信息以及答题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信息可以在学生答题过程中获取。
S104、根据第一答题信息,确定针对学生的补课内容。
根据上述步骤中获取的第一答题信息,确定该学生的补课课时量,以及,每个课时对应的导学案、补课详情、难点、重点、知识导图等补课内容。
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根据补课知识点,自动在测试题库中确定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在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以使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获取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根据第一答题信息,确定针对学生的补课内容,实现了针对每个学生的精准化、精细化学习情况测试,有效节约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时间。
图2是本发明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实施例二提供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0、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
本步骤的执行过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0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S201、根据补课知识点,自动在测试题库中确定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
本步骤的执行过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1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S202、在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
本步骤的执行过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2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S203、获取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
本步骤的执行过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3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S204、根据第一答题信息,确定补课知识点对应的学习力;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答题信息中答题得分信息、每道题的复做次数、每道题的平均时间、每道题的对错信息以及答题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信息等确定该学生每个补课知识点所对应的学习力。
在实际测验时,可以综合考虑上述状态,得到学生的学习力,以确定该学生是否掌握单个知识点以及对单个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一般地,答题得分信息中得分较高、复做次数低、在排除学生蒙题的情况下平均时间较短以及答题过程中面部表情信息较为轻松,则认定学生的学习力较高,即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反之,则可以认定学生的学习力较低,即对知识点掌握情况不好,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设置。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学习力的方法,通过为答题得分信息、每道题的复做次数、每道题的平均时间、每道题的对错信息以及答题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信息设定分值,计算得到学习力值,通过学习力值与基准表对比,得到该学生每个补课知识点的学习力。其中,表1为答题得分信息分值表,表2为复做次数分值表,表3为每道题的平均时间分值表,表4为每道题的对错信息分值表,表5为面部表情信息分值表,表6为学习力值基准表。
答题得分信息 对应分值
90分以上 10
80-89分 8
70-79分 6
60-69分 4
60分以下 0
表1
复做率 对应分值
复点一次 -1
复点两次 -2
复点三次以上 -4
表2
Figure BDA0002359169850000081
表3
单道题对错 对应分值
3
0
表4
表情变化 对应分值
平淡 0
皱眉 -1
上扬嘴角 1
表5
学习力 分数
五星 6.6分≤n
四星 4.0≤n≤6.5分
三星 2.5≤n≤3.9分
二星 0≤n≤2.4分
一星 0分≥n
表6
具体地,根据表2-5,本实施例在计算某一补课知识点的学习力时,可以先计算该补课知识点在学前测试题中每道题的复做次数、每道题的平均时间、每道题的对错信息以及答题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信息的分值和,将该补课知识点所有题目的分值和再次进行加和,得到答题状态信息权值;参照表1,根据答题得分信息(本实施例以满分为100分为例)确定答题得分信息权值;计算答题状态信息权值和得分信息权值加和之后与该补课知识题目数量的比值,将该比值作为学习力值。参照表6,表6中n即为学习力值,可以根据学习力值的范围确定学习力。本实施例中,从一星到五星,表示学习力逐渐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表3中的分值设置是为了避免出现由于学生蒙题出现误判的情况,例如比平均时间快56%—100%,则认为学生为蒙题,做减三分处理。
S205、根据学习力,确定目标知识点;
本实施例中,某补课知识点的学习力较高,则表示学生较牢固地掌握了该知识点,则可以不针对该知识点进行补课;而某补课知识点的学习力较低,则表示学生并没有牢固掌握该知识点,则可以将该补课知识点作为目标知识点,进行补课。
S206、根据学习力以及目标知识点预设的补课区间,确定目标知识点的补课时长;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该目标知识点对应的学习力设置对应的补课时长,学习力越低,需要设置的补课时长越长。
但是,设置较多的课时并不代表课时的数量可以无限多,设置大量多余的课时不仅不会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持续提高,还会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反感。本实施例中,可以事先针对补课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进行补课区间设置,即讲解该知识点最少不能低于的课时数,以及,最多不能多于的课时数。本实施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补课区间内进行课时数的确定。
S207、根据补课时长进行排课规划;
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可以选择想要聘请的补课教师。在确定补课课时后,可以结合学生的补课时间和补课教师的空闲时间,生成排课规划。
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该学生需要进行补课课时量为两课时,需要1天的时间,其选择的补课教师在周六上午和周日全天处于未排课的空闲时间,而学生的补课时间为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那么排课规划可以为:在周日全天安排排课信息中的内容。
S208、根据第一答题信息,生成学情测评报告;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第一答题信息,生成学情测评报告,学情测评报告可以包括学前测试题的总题数、做对题数、总用时、综合排名、补课知识点情况分析等,使家长,教师等用户根据学情测评报告调整排课规划。
S209、获取调整排课规划的调整指令;
在生成学情测评报告后,学生、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探讨,若认为需要对排课规划进行调整,则可以发出调整排课规划的调整指令,本实施例中可以接收该调整指令。
S210、根据调整指令对排课规划进行调整。
在获取到调整指令后,可以根据调整指令对排课规划进行调整,以使补课的教师按照调整后的排课规划进行备课,学生按照调整后的排课规划安排补课事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或者教师由于意外而无法按照排课规划进行上课,可以在双方认为的前提下,对上课时间和上课顺序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可以根据学生每个补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补课安排,使补课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排课规划进行调整,以使补课过程更为灵活。本实施例还实现了针对每个学生的精准化、精细化排课,而且排课速度快,有效节约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时间。
进一步地,在补课过程中,每堂课上完后,补课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该堂课讲授内容的理解情况,对下一堂课的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补习效率。这一般是通过课后测验完成的,但是课后测验需要教师出题组卷,还要教师批阅试卷,对试卷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挤占了备课时间,影响补课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学生的当前补课知识点,根据当前补课知识点生成课后测试题;获取学生解答课后测试题的第二答题信息;根据第二答题信息,生成下一次补课的下一补课知识点的调整信息,以使教师根据调整信息对下一补课知识点进行调整。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获取学生当前补课的当前补课知识点,根据当前补课知识点自动生成课后测试题,课后测试题的难易程度可以由教师选择,也可以继承补课详情中的知识掌握等级,此处不做限定。本实施例可以自动对课后测试题中的客观题进行评测,由教师对主观题进行评测,最终得到课后测试题的答题得分信息,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记载获取课后测试题的答题状态信息,将课后测试题的答题得分信息和课后测试题的答题状态信息作为第二答题信息。结合第二答题信息,则可以确认学生在经过补习后的当前补课知识点的学习力,若当前补课知识点学习力满足预设要求,则表示学生已掌握当前补课知识点,下堂课教师可以正常安排教学内容,如果学生的学习力并不满足预设要求,则表示学生还未掌握当前补课知识点,教师可以在下堂课中加入当前补课知识点的部分内容,以使学生能够掌握该知识点。
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能够根据当前补课内容生成课后测试题并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生成调整方案,可以降低教师的工作量,节约教师的时间,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备课和授课中来,有效提高了补课效率。
为了更全面,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图3是本发明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0、确定模块11、选择模块12和获取模块13;
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
确定模块11,用于根据补课知识点,自动在预设的测试题库中确定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
选择模块12,用于在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以使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
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
确定模块11,还用于根据第一答题信息,自动确定针对学生的补课内容。
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接收模块10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确定模块11根据补课知识点,自动在测试题库中确定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选择模块12在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以使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获取模块13获取学生解答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根据第一答题信息,确定模块11确定针对学生的补课内容,实现了针对每个学生的精准化、精细化学习情况测试,有效节约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时间。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是在图3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更加详细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的补课内容包括补课知识点中需要进行补课的目标知识点,以及,目标知识点对应的补课时长;
确定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答题信息,确定补课知识点对应的学习力;根据学习力,确定目标知识点;根据学习力以及目标知识点预设的补课区间,确定目标知识点的补课时长。
其中,第一答题信息包括答题得分信息、每道题的复做次数、每道题的平均时间、每道题的对错信息以及答题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14;
生成模块14,用于根据补课时长,生成针对学生的排课规划。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15;
生成模块14,还用于根据第一答题信息,生成学情测评报告,以使用户根据学情测评报告调整排课规划;
获取模块13,还用于获取调整排课规划的调整指令。
调整模块15,用于根据调整指令对排课规划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获取模块13,还用于获取学生的当前补课知识点;
生成模块14,还用于根据当前补课知识点生成课后测试题;
获取模块13,还用于获取学生解答课后测试题的第二答题信息;
生成模块14,还用于根据第二答题信息,生成下一次补课的下一补课知识点的调整信息,以使教师根据调整信息对下一补课知识点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确定模块11可以根据学生每个补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补课安排,使补课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此外,调整模块15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排课规划进行调整,以使补课过程更为灵活,生成模块14还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后测试题的答题情况对下一补课知识点进行调整,提高补课效率。本实施例还实现了针对每个学生的精准化、精细化排课,而且排课速度快,有效节约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时间。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为了更全面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设备。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设备,包括处理器20和存储器21;
处理器20与存储器21相连接。处理器20,用于调用并执行存储器21中存储的程序;存储器21,用于存储程序,程序至少用于执行以上实施例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
根据所述补课知识点,自动在预设的测试题库中确定所述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
在所述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以使所述学生解答所述学前测试题;
获取所述学生解答所述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自动确定针对所述学生的补课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课内容包括所述补课知识点中需要进行补课的目标知识点,以及,所述目标知识点对应的补课时长;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自动确定针对所述学生的补课内容,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确定所述补课知识点对应的学习力;
根据所述学习力,确定所述目标知识点;
根据所述学习力以及所述目标知识点预设的补课区间,确定所述目标知识点的所述补课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答题信息包括答题得分信息、每道题的复做次数、每道题的平均时间、每道题的对错信息以及答题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补课时长,生成针对所述学生的排课规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生成学情测评报告,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学情测评报告调整所述排课规划;
获取调整所述排课规划的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调整指令对所述排课规划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学生的当前补课知识点;
根据所述当前补课知识点生成课后测试题;
获取所述学生解答所述课后测试题的第二答题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答题信息,生成下一次补课的下一补课知识点的调整信息,以使教师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对所述下一补课知识点进行调整。
7.一种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确定模块获取模块和选择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学生的补课知识点;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课知识点,自动在预设的测试题库中确定所述补课知识点对应的目标题库;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题库中按照预设规律选择预设个数的题目组成学前测试题并输出,以使所述学生解答所述学前测试题;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学生解答所述学前测试题的第一答题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自动确定针对所述学生的补课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课内容包括所述补课知识点中需要进行补课的目标知识点,以及,所述目标知识点对应的补课时长;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答题信息,确定所述补课知识点对应的学习力;根据所述学习力,确定所述目标知识点;根据所述学习力以及所述目标知识点预设的补课区间,确定所述目标知识点和所述补课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成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课时长,生成针对所述学生的排课规划。
10.一种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程序,所述程序至少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
CN202010016721.7A 2020-01-08 2020-01-08 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Pending CN1112106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6721.7A CN111210685A (zh) 2020-01-08 2020-01-08 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6721.7A CN111210685A (zh) 2020-01-08 2020-01-08 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0685A true CN111210685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6721.7A Pending CN111210685A (zh) 2020-01-08 2020-01-08 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068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7324A (zh) * 2020-08-07 2020-10-20 广州驰兴通用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教育用远程教育方法及系统
CN113487926A (zh) * 2021-03-29 2021-10-08 苏州芯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半导体刻蚀技术教育培训和考核方法
CN114742678A (zh) * 2022-05-13 2022-07-12 北京举个例子科技有限公司 线上教学知识点标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19914A (ko) * 2009-05-04 2010-11-12 신중철 웹캠을 이용한 온라인평가 응시자의 진정성 확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7680019A (zh) * 2017-09-30 2018-02-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考试方案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29497A (zh) * 2018-04-25 2018-10-09 北京比特智学科技有限公司 课程内容掌握程度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9325696A (zh) * 2018-09-29 2019-02-12 牛剑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课程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KR20190063690A (ko) * 2017-11-30 2019-06-10 주식회사 꿀비 동공 추적을 이용한 온라인 강의의 수강태도 감독 시스템
CN109872026A (zh) * 2018-12-14 2019-06-1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评测结果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03201A (zh) * 2017-12-11 2019-06-18 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个性化培养方案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09949638A (zh) * 2019-04-22 2019-06-28 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知识掌握程度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10163514A (zh) * 2019-05-25 2019-08-23 上海乂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课表安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19914A (ko) * 2009-05-04 2010-11-12 신중철 웹캠을 이용한 온라인평가 응시자의 진정성 확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7680019A (zh) * 2017-09-30 2018-02-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考试方案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063690A (ko) * 2017-11-30 2019-06-10 주식회사 꿀비 동공 추적을 이용한 온라인 강의의 수강태도 감독 시스템
CN109903201A (zh) * 2017-12-11 2019-06-18 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个性化培养方案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08629497A (zh) * 2018-04-25 2018-10-09 北京比特智学科技有限公司 课程内容掌握程度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9325696A (zh) * 2018-09-29 2019-02-12 牛剑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课程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9872026A (zh) * 2018-12-14 2019-06-1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评测结果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49638A (zh) * 2019-04-22 2019-06-28 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知识掌握程度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10163514A (zh) * 2019-05-25 2019-08-23 上海乂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课表安排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7324A (zh) * 2020-08-07 2020-10-20 广州驰兴通用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教育用远程教育方法及系统
CN113487926A (zh) * 2021-03-29 2021-10-08 苏州芯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半导体刻蚀技术教育培训和考核方法
CN114742678A (zh) * 2022-05-13 2022-07-12 北京举个例子科技有限公司 线上教学知识点标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3617B (zh) 个性化练习方法和系统
CN111210685A (zh) 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Weiss Adaptive testing by computer.
US20110318723A1 (en) Study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virtual cards
CN111062842A (zh) 动态生成个性化题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54991A (zh) 一种语言学习方法及装置
US202003572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quiry-Based Learning Including Collaborative Question Generation
CN109559580B (zh) 一种在线学习系统
KR101041672B1 (ko) 지능형 맞춤화된 학습서비스 방법
CN115952299A (zh) 一种智能化模拟考试推荐系统及方法
JP2015121682A (ja) 学習支援プログラム、学習支援装置および学習支援方法
CN113657723A (zh) 知识点掌握情况诊断方法、试题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4490918A (zh) 基于动态学习模型的动态知识图谱搭建系统、方法及应用
US20120329028A1 (en) Method for intelligent personalized learning service
Shu et al. Research on the learning behavi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blended teaching
KR20120033442A (ko) 사용자 맞춤형 온오프라인 계산력 수학교육방법
CN111932160A (zh) 知识掌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00880B (zh) 基于动态学习风格信息的自适应学习特征提取系统及应用
Brittan et al. College timetable construction by computer
CN11510091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教学活动设计系统
CN113139742A (zh) 基于虚拟现实场景的学生模拟竞赛测评管控方法
CN111506806A (zh) 教学顾问培训提醒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14938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演示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Byhar et al. The impact of gamification on the motivation of primary schoolers under martial law
JP7485395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